低头看见叶昭的妹妹额头上还带着伤,可怜巴巴的都不太敢正眼看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叶昭肯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事了,李瑞香也不好多问,只道:“你亲戚家住哪里?我以后下班了找你玩。”
叶昭连忙婉拒:“我住两天就走的。”
高月月敷衍地“哦”了一声,李瑞香以前就跟叶昭感情好,她依然没有放弃,“如果你有事,你来找我们也行。我们就住后面玩具厂的宿舍305,你记一下,305,你要是想进厂,你来找我。“
“好的。我记住了。”叶昭借口太晚得回去了,就跟她们挥手再见。
没走多远,李瑞香又追上来,她买了一包绿豆饼强行塞给了小琴,“给妹妹吃的,拿着。”
搞得叶昭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她有点羡慕原主有这么实在的好友,她让妹妹收下,然后道:“谢谢老同学,有机会我们再聊。”
“行呀,小昭你有时间记得来找我玩。”
叶昭微笑着挥了挥手,牵着妹妹走了。
她在村尾安静的地段找了一家两层楼的“阿娇家庭旅馆”,就一个老太太坐在门口打瞌睡,可能是她儿媳的老板娘带着叶昭去二楼选房。
多人间是每天1元钱,小间要贵一点,每天3元,这边物价比宛城的贵。
叶昭身上带着现金,她不想跟别人合住,以免横生意外,最后她选了一间靠里的小房间,房间很简陋,除了床和一张旧桌子之外,没其他东西。
小琴这一路跟着姐姐,看着她哗啦啦花了将近一百块钱,小女孩忧心忡忡,但又不敢多说什么,本来自己就是个负担,她怕姐姐最后不得不抛弃她。
下楼去买洗漱用品的时候,经过一家大排档的外围,小丛的绿篱下,丢弃着好几个易拉罐和一个大大的烂纸皮箱子,小琴像看见宝贝似的,一路小跑过去捡。
叶昭虽在孤儿院长大,但从小衣食是无忧的,并没有捡过破烂。
看着妹妹努力想要抱起易拉罐和烂纸皮的样子,像极了捡了西瓜还不忘抱紧桃的小猴子,叶昭憋不住笑起来,她不忍心打消小琴的积极性,这可能是妹妹在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叶昭劝道:“我们先去买东西,回来再捡。”
小琴憨憨摇头:“不行,等会儿就被人捡走了。”说着手里的纸皮和易拉罐哗啦啦掉到了地上。
叶昭赶紧把破烂捡起来,这也不方便去买东西,她决定陪妹妹先拿回旅馆。
往旅馆方向走的时候,经过一条小巷子,耳边传来摩托车发动机“呜呜呜”的嗡鸣,还有脚步追赶的声音夹杂着嬉笑怒骂。
巷子里路灯昏暗,道路窄小,又刚好在拐角处,叶昭拉着妹妹往后退,谁知已经来不及,耳边传来刺耳的刹车声,一辆摩托撞到墙角上!
吱!!!!!嘭!
叶昭背转身,把妹妹挡在角落。
身后传来打斗的声音,有人想逃跑被抓回来,有人还在笑闹。
“祥哥!摩托车还你!我跟他们开玩笑的,你别当真啊,都怪胖墩……”
“怎么怪我?瘦猴!你个屁精!”
叶昭回过头,刚好看见笑闹说话的大男孩应该就是瘦猴,被一拳头打在嘴角上,打得不轻,看着都疼。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么不给面子,瘦猴笑不出来了,想要反抗又不敢,只敢用脚去踢地上的摩托车。
他才踢了一脚摩托,又被连捶了几下,眼见他两眼冒金星的,吓得叶昭裹着妹妹往墙角又挤了挤。
瘦猴被打老实了,连连哭喊着投降,“祥哥!祥哥!我下次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旁边另外一个被抓回来的胖子,直接跪了下来,啪啪轻轻扇了自己两巴掌,“祥哥,别打我,我怕疼。祥哥,明天学校我给你买水。”
看样子,是这两个被打的男孩偷了祥哥的摩托车,而打人者祥哥,也同样只是个十七八岁的男生。
“滚!”
胖墩和瘦猴赶紧连滚带爬溜走了,就留下了打人者微低着头,扯手腕上缠着的绷带。
叶昭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她不想引起对方的注意,倒在地上的摩托车拦住了她的去路,想走又没办法走。
幸好,有妹妹一起壮胆,不然就她一个女孩,在这八十年代末,混乱的没有摄像头的城中村里,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她偷偷瞥了眼对面的大男孩,旁边的路灯从头顶上打下光来,照在男孩轮廓分明的侧脸上,跟普通飞仔不一样,这个男孩很帅。
男孩留着《灌篮高手》里流川枫那样的头发,头发蓬松、稀碎,额间滴着细汗,就连脸颊轮廓也跟流川枫神似,有股子亦正亦邪的痞气。
他手腕之前应该是受了伤,他在重新绕紧纱布。
只见他用力绷紧纱布,一圈一圈缠实了,纱布里渗出一丝鲜红的血迹,男孩皱着眉头,一声不吭。
夜晚的街角,这会儿没有其他行人,在远处喧闹声的衬托下,显得特别安静。
哐当当当当……当……
妹妹手上的一个易拉罐掉在了地上。
空气突然凝滞,少年手上动作一顿,他低垂着的头微微一侧,这才发现墙角站着人,昏暗的灯光下,女孩白得发光。
扫了一眼女孩手里拿着的纸皮和易拉罐,他走到摩托车前停下来,随即弯腰,捡起地上的易拉罐,递了过来。
习惯自我保护的叶昭并没伸手,还是小琴动作快,她快速拿回易拉罐,都不敢抬头看对方。
少年扶起摩托车,直接跨上车,头往后一甩戴上头盔,顿时Bking满级。
嘟……呜……呜……轰……
Bking骑着他的摩托车开走了。


第5章 村霸
这边的夏天比宛城炎热,尽管打开了窗户,屋子里依然是一点风都没有。
叶昭跑去问老板娘有没有风扇,老板娘像看怪物似的扫了她一眼,似乎在说,又不是什么高级宾馆,怎么可能提供风扇,最后老板娘给了她一把蒲扇。
闷热,蚊子多,即使很困了,叶昭依然睡不着。
她打着蒲扇,小琴倒是睡的很踏实,嘴角都是微笑着的。
叶昭枕手盯着天花板,思绪在飘散,她想起那个骑摩托车的少年,想起他流川枫似的脸颊,打人时动作稳准狠,如此特别,如此Bking,这是原书里的角色吗?
毕竟原女主白露在曾屋围长大,而原主后来也在这一片生活,那少年跟她们可能是有交情的,谁知道呢。
“在想什么。”系统突然问了一句。
叶昭还没回答,系统似乎不需要她答案似的,又问:“你接下来怎么打算?”
“不是说过了吗?上学,参加高考,找她妈……”说完叶昭意识到这措辞好像在骂人,又补了一句,“找原主她亲妈。”
系统:“我的意思是,你打算怎么应付你爸,也就是叶定国。”
叶昭打了个哈欠,侧身向外,“没打算,走一步算一步!”
系统并不相信,它已经摸索出来了,这位宿主想法可不要太多,就是不喜欢跟它分享。
“我不信。”
面对系统撒娇似的说它不信,叶昭不免笑了,她反问:“你有什么高见?”
系统“嘿嘿”了两声,语重心长道:“你终于想起问我建议了。”
“你说,我听着。”
“我建议你先低头,别跟叶定国把关系闹得太僵,免得他不给你办转学。叶定国想再婚,你就让他再婚,他再婚不影响你完成任务。而且你不同意他再婚,也没用,他可以去补办户口本,那你手上这本不就作废了吗?“系统说得苦口婆心。
“按照户口本上登记的出生日期,我明天就满十八岁了。”
“满十八岁怎么了?”
“满十八岁,叶定国要补办户口本,需要我签字。”
系统内心“挖槽”了一声,还没说话,叶昭开始质疑道:“你怎么什么都不懂?你是不是歪屁股?”
系统气急败坏:“我怎么歪屁股了?”
“你的心是偏向白露的。你在企图说服我屈服,给白露让路。”
“冤枉,你赢了我才能升级,我当然是偏向你的。”系统急了,“我我我在等着你爸给你跪下叫爹呢!”
叶昭忍不住揶揄道:“如果不是歪屁股,那就是你的系统等级太低,智商还不太行!知识储备也不够。”
系统气得吐血:“宝宝我三岁了!”
叶昭:“难怪。”
系统还想辩解,被叶昭无情打断:“睡吧宝宝,姐姐困了。”
系统:“!!!!!!!!”
……
被汽车的喇叭声吵醒,叶昭捏了捏眉头,昨晚没睡好,脑袋昏昏沉沉的。
她侧身发现小琴已经起来了,此刻正趴在窗边往外看。
叶昭走过去,站在小琴身后,周围一圈都是低矮的楼房,其实跟他们的小县城也没太大差别,就是远处有三四栋还在建设的高楼大厦。
十年后,这里将是深城的CBD,整个曾屋围都会被拆迁改造,寸土寸金。叶昭的野心不大也不小,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里有一栋属于自己的小小楼房。
小琴指着远处的高楼,“姐姐,那栋楼好高呀。”
叶昭大概记得,那是深城首家自带顶层旋转餐厅的国银大厦,大概明年才会建成,她摸了摸妹妹凌乱还没梳理的头发,“等它建好了,带你去吃饭。”
小琴昂着头甜甜笑了,她有很多不解,但她不敢问。她懵懵懂懂之间,觉得姐姐这段时间变化很大,她默默看在眼中,静静跟在身后,她想跟着姐姐,同时又怕给姐姐太大的负担。
小小的脑袋瓜子,已经有复杂的理不清的想法。
窗户下的街道两侧连着三四家卖早餐的铺子,有卖三及第汤的,有卖肠粉的,还有卖炒粉豆浆油条包子的,飘香四溢,家家门口都有打工人在排队,人满为患。
她们下楼去吃早餐,在一楼遇到旅馆老板娘在扫地,叶昭问老板娘能不能帮忙问问这周围有没有可以租的小房子。
老板娘是本地人,操着一口不地道的普通话,这附近出租房太多了,介绍成功了还能吃个回扣,她很热情地答应帮她去问。
吃完早点,在附近找了一家照相馆拍身份证照,照片第二天才能取,之后再去办理身份证。
一个上午,老板娘带她去看了好几处房子,都是那种昏暗握手楼,人员混杂,一上楼就有股难言的汗臭味。
老板娘见叶昭都没有看上的,略微有些不爽,她瞄了眼身穿半旧连衣裙的叶昭,心想小姑娘也不是什么大城市来的,怎么那么挑剔,刚想抱怨,却见叶昭在一个院子门口停住脚步。
叶昭看向墙上挂着的硬纸壳牌子,上面写着“招租”两个字。
旅馆老板娘在她身后,轻声道:“她家房子贵。”
“有多贵?”
“跟住我们家的旅馆差不多了,不划算。”
叶昭站在院门口往里看,是个倒三角的院子,院子不大,左边西侧和正面各有一栋两层的老洋房,东侧是一堵墙,墙面爬满了丝瓜藤,墙脚堆了一些废砖块,砖块上错落有致地放了几盆葱、韭菜和花。
院子虽老旧,但看上去很清爽舒服。
有个平头中年男子在院子里修理自行车,旅馆老板娘吊声问 :“哑巴,你姐呢?”
哑巴瞄了她们一眼,没搭理,继续低头修车。
旅馆老板娘似乎跟这家人关系一般,别人不搭理她,她也没办法,只好大声往里喊:“肥婆!肥婆英!在不在家?有人来租房。”
一个肥胖妇女从屋里出来,身上系着围裙,手里还拿着半颗正在剥的大蒜子。
“娇婶,你家垃圾别再乱倒了啊,把我们租客都赶跑了。”
原来肥婆英在阿娇旅馆旁边还有一栋房子出租,两家为了倒垃圾的事闹过矛盾。
旅馆老板娘娇婶笑道:“多久以前的事了,还说?我特意拉客人来看你家房子,给你介绍生意呢。”
“都租出去了,暂时没空房。”
娇婶指了指外头:“不是挂了牌子吗?”
肥婆英下巴往西座小楼抬了抬,“曾二巧家有。”
“那算了吧。我才不给她介绍,吃力不讨好。”娇婶似乎对这个曾二巧成见更大,她小声跟叶昭嘀咕,“我另外给你们找合适的。”
叶昭不想被旅馆老板娘牵着鼻子走,她往西座的小洋楼看了一眼,外立面是带有浓重年代色彩的马赛克瓷片。
一楼左右各有一户,从窗户往里看,每户至少都是三居室。
两户中间有楼梯通往二楼,如果她没猜错,楼上应该也是两户。
三居室的房子她租不起,她只想租个单间。
“哑巴!”一个妇女的声音突然窜进耳膜,“你找死啊?!机油又弄到我家门口了!你怎么不弄到你家门口去?!”
叶昭回过头,只见一个穿着拖鞋,留着齐肩短发,眼角微微向上飞起,满脸凶相的中年妇女怼着哑巴就是一阵骂。
对娇婶爱答不理的哑巴,赶紧把沾了机油的自行车链子捡起来放到硬质壳上,满脸写着:惹不起。
这个让哑巴惹不起的女人应该就是西栋小洋楼的主人曾二巧。
曾二巧眼神扫向叶昭,问娇婶:“干什么呢?”
“巧姐回来啦?我有个客人想要租房。”刚才还说不甩曾二巧的娇婶,瞬间变了一副嘴脸,咧着嘴笑着,语气献媚,“小姑娘看了一上午,就看得上你们这院子。我知道,没有中介费是吧,我不要中介费。”
曾二巧手里挽着一兜新鲜的蔬菜,她上下打量叶昭,小姑娘长得白嫩水灵,就是看上去不像能租得起她家房子的人。
叶昭看这房东不好说话,便有意打退堂鼓,“好像没有合适的,我想租个单间……”
“上来先。”说完曾二巧也不等她们回话,就噔噔噔上楼去。
叶昭愣了一下,难道二楼有单间出租?她看向娇婶,娇婶推了推她:“那就上去看看。”
楼梯的木质扶手,朱红色的油漆已脱落大半,叶昭轻声向娇婶打探:“你怎么那么怕她?”
娇婶尴尬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小声辩解道:“我不是怕她,是不想跟她计较。她爸以前是老村霸,她就是我们曾屋围的村霸,她儿子是小村霸。”
村霸?叶昭了然,等会儿找个借口说不租就好了。
到了二楼,也是一左一右两户,靠北边的一户是曾二巧自住,三室两厅的房子,陈设质朴,客厅摆放着破旧的沙发和黑白电视机,目之所及,没有一样家具是新的。
虽然摆设陈旧,但屋子收拾地非常干净整洁,几乎一尘不染。
曾二巧家有一个房间空出来了要出租,房间还算宽敞,有床有桌子,还有个旧衣柜,自带的小阳台上种满了花草。
要不是房东难搞,这环境叶昭真挺喜欢的,可惜了。
从房间出来,旁边餐厅墙上挂着的相框吸引了叶昭的注意力,相框里除了大家庭的合照外,几乎都是一个男孩从小到大的相片,那男孩看着眼熟。
叶昭想起来了,是昨晚打架骑摩托车那位Bking少年。原来村霸母子就是他和他母亲。
“你们在别处找不到我这么好的房子。”曾二巧对自家房子自信满满。
叶昭也不敢明着嫌弃,“阿姨,多少钱一个月?”
“30。”
叶昭假装吃惊地撇了撇嘴,“我……我租不起。”
曾二巧马上收了脸上的笑容,“阿娇,你带的什么房客。你没告诉她价钱先吗?”
娇婶忙撇清责任:“好的她租不起,便宜的她又看不上。”
果然,曾二巧果断挥手赶客,“哎哟,这些乡下来的小孩,眼高手低的咧。走吧走吧。”
叶昭正想脱身走人,回头发现小琴不在跟前,在屋子里找了一圈,最后在小阳台上找到了。
小阳台角落里放着个小水缸,缸里养了睡莲和几尾金鱼,小琴就蹲在旁边,看着水缸里的鱼游啊游,她抬头笑着看向叶昭,妹妹喜欢这里,叶昭看出来了。
曾二巧站在阳台门口看着姐妹俩,好奇问:“你们爸妈呢?”
叶昭随便敷衍了一句:“没妈,我爸那边没地方住。”
曾二巧一听,就猜到这可能是离异家庭的小孩,当即犀利的眼神微微一黯,没再说什么。
叶昭哄着小琴:“我们走吧。”
小琴本就是个乖小孩,再喜欢这里,她也不想让姐姐为难,她依依不舍地站起身,跟着姐姐往外走。
“你们想要多少钱嘛?”
刚才还着急赶她们走的曾二巧竟然让她还价?
叶昭和娇婶面面相觑,一时摸不准村霸大婶的意思。
但人家问了,叶昭必须得还一个价,给村霸一个面子。之前看了几家环境没那么好的,都是25元左右,娇婶给她递了个眼神,似乎在说,要不你回个25。
为了彻底把这条道堵死,叶昭咬了咬牙根,“阿姨……”
“叫我巧姨!”
“巧姨,”叶昭可怜兮兮地说了一个曾二巧根本不可能答应的价格:“我只租得起15的……”
好家伙,直接拦腰砍价,你以为买衣服呢?
娇婶怕得罪曾二巧,吓得赶紧打断:“哎呀呀,你不会还价就不要还了。”
“你爸就给你们15块钱出来租房?”包租婆曾二巧的脑回路好像跟别人的不太一样。
叶昭支吾了一下:“我爸……我爸他不管我的事。”
“你爸是不是给你找了个后妈?
我的妈呀!料事如神。
曾二巧似乎从叶昭的表情里已经得到了答案,她又问:“你爸在哪个厂打工?””
叶昭不敢说实话了,“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厂。”
“你这样,我这个房间最便宜最便宜20块钱给你,你要是钱不够,剩下的可以先欠着,找机会我自然会找你爸要。”
这就是来自地头蛇村霸的自信,而且是不能拒绝的自信,如果叶昭拒绝了,她怕自己以后在曾屋围就没办法混下去。
不过,如果村霸大婶的大腿可以抱,那也不是不能抱的……


第6章 拿捏
叶昭带着妹妹“拎包入住”,直接搬过来了。
一起搬过来的还有半个蛇皮袋的硬纸壳和易拉罐,这都是小琴的宝贝。
叶昭并不喜欢往家里捡破烂,但她能理解小琴的行为,为了给妹妹一个定心丸,出去吃午饭前,她拿出10块散钱递给妹妹。
“给你零花。”
小琴连忙摆手不要,“姐姐,你是不是快没钱了?”
叶昭把钱塞到小琴的连衣裙兜里,“我有钱,够我们用一年的。以后别去捡破烂了。我去给你买几本故事书,你平时没事就在家看书,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开学了,你是在这里读,还是回去读,都得……”
听见可能让她回去读书,小琴急得直接打断姐姐:“我不要回去。我可以不读书。”
叶昭拍了拍她的小脑袋:“你才多大?不读书你要后悔一辈子。读书的事情后面再说,总之,我们不缺钱,你安心吃喝玩乐,好吗?小可爱。”
小可爱甜甜笑了,不过她内心并不相信姐姐真的不缺钱。
中午在外面吃的快餐,然后去买了床上用品和一些日常用物,本来叶昭想买个电饭锅的,她以前在学校经常用电饭锅做饭炒菜,简单、万能,还好吃。
但在周围逛了一圈,也没看到有卖电饭锅的,还得另外找时间去大百货买。
她们把小窝打扫了一遍,收拾好之后,小琴困了,在家睡午觉,叶昭出去找了一个有电话的报刊亭,给她爸家打了个电话,正如她所料,电话铃声响尽,也没人来接。
她爸和白韵莲应该是今天的火车,估计最快明天才能回到深城。
报刊亭旁边有几家平价服装店和鞋店,叶昭挑选了2套简洁又尚算时髦的裙子,给自己和妹妹各买了一双运动鞋。
也没怎么逛,天阴沉沉的,似乎要下雨,她一路小跑,跑回小西楼,外面开始下起了瓢泼大雨。
上二楼掏出钥匙开了房门,包租婆不知道在午睡还是出去了,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妹妹不在家,她放下手里的东西,叫了一声,也没人应。
叶昭出去的时候给妹妹在桌上留了纸条,让她醒后在家乖乖等着,哪儿也别去,结果纸条和人都不见了。
这下雨的天,人生地不熟的,叶昭怕出意外。
正要出门去找,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回头看见小琴已经站在了房间门口,一身上下湿透了,手上抱着个小小蛇皮袋,蛇皮袋滴滴答答往下滴着雨水。
“姐,我捡了好多铁。”小琴语气里都是兴奋,她把蛇皮袋重重放到门边。
叶昭顿时无语,她中午跟妹妹说的话,白说了,还没来得及说她,却见小琴身后有个身影闪过,门边又多了半蛇皮袋的东西……
小琴回头拽住那人,“有人要抢我的铁,是小哥哥把他们打跑的。”
小哥哥?叶昭微微探头一看,果然是那位摩托车少年,少年有些不自在地抽回被妹妹拉住的手……
“我坐哥哥摩托车回来的,哥哥也住这里。”小鹌鹑今天格外的伶牙俐齿。
这才刚搬进来,就要欠别人的人情,叶昭简直无语哽咽。
叶昭看那少年满脸嫌弃地抽回被小琴拽住的手,也不敢过分热情,她只能礼节性地弯了弯眉毛:“谢谢……”
她实在叫不出“小哥哥”这三个字。
少年单手插兜,他低了低头,眉头微皱,咳嗽了一声,满脸Bking地正要说什么,谁知巧姨不知道从哪儿走出来,站在走廊上。
“祥崽!我的崽呀,你又逃课?下雨你不会躲一躲?哎哟,一身都湿了,快去换衣服。”包租婆满脸的慈母圣光。
祥崽……我的崽……
空气尴尬地在Bking的脑袋上空凝固。
叶昭抿着唇,忍住笑。
祥崽推开了对面的房门,“嘭”一声把门关上了。
叶昭拎起门口的一大一小两袋蛇皮袋的铁条,也赶紧关房门,她怕被包租婆看见妹妹捡破烂带回来。
谁知门没关上,就被一只脚卡住了,曾二巧推开门质问:“你们搞什么呀,弄的一地都是水?”
小琴吓得躲在叶昭的身后,叶昭忙道:“巧姨,我马上拿拖把拖干净。”
“蛇皮袋里装了什么?脏兮兮的!”
叶昭不敢说是妹妹捡的破烂,她嘻嘻一笑,站在了蛇皮袋的前面,“我买的红薯。”
吃不起饭要吃红薯?曾二巧无奈摇了摇头,似乎有点后悔招惹了两个穷鬼回来住。
“把地板拖干净!”
等包租婆出去后,叶昭才小声质问:“工地里捡的?”
小琴“嗯”了一声,站在一边低着头不敢说话。
“知道错了吗?”
小琴委委屈屈地点头。
“工地里很危险,万一落个砖头下来把你砸了,你说怎么办?工地里泥水工人那么多,万一遇到个坏种呢?”
叶昭内心暴躁如雷地想要发火,但看小鹌鹑的可怜样子,她又不忍心真骂,只好耐着性子把小琴数落了一通,小琴保证以后再也不去捡破烂,这才罢休。
想想还欠那个Bking一个人情,叶昭就郁闷,“你捡的这些铁还不够你还人情的!”
小琴糯糯地、满脸崇拜地道:“小哥哥是好人,他很厉害,有个歪脖子要来枪我捡的铁,小哥哥三下两下就把人打跑了。”
村霸能不厉害吗?
叶昭白了妹妹一眼,左一个小哥哥,右一个小哥哥,叫的还挺亲热。
第二天一早,叶昭起床就去派出所办身份证,结果派出所户籍室的人不在,让下午去。
叶昭只好吃了午饭再去,身份证很快就办好了,但要十多天才能拿到手,叶昭就先办了个临时身份证。
从派出所出来,她翻出电话簿,给她爸的挚友苏应民叔叔打了个电话。
苏应民和叶定国都是宛城来的下乡知青,他们当年没有回城的名额,留在小渔村里因祸得福,遇到了改革开放的机会,小渔村变成了经济特区,他们是最早经商致富的那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