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若您总像今日这般出风头,郡主的眼里是很难容得下别人,不如您之后稍微收敛收敛锋芒,让着点他们,衬托一下他们?”
“就这些人,我让他们一只手……”元策举起左手一顿,又加上右手,“两只,也很难衬托得动。”
青松翻了翻画像,拎起一幅揭开来:“那不从武艺上说,论相貌呢,此人长得很是标致,或有机会博取郡主芳心?”
元策瞥了眼,摇头:“今日见过本尊,远不如画像,差点没认出来。”
“居然有这等事!穆将军调查得太不小心了,这不是害您露马脚吗……”青松继续转头去挑拣,过了会儿又拎起一幅,“那这个,瞧着气质很是乖巧,郡主常在您这儿吃瘪,也许会觉得乖巧听话的不错?”
元策面无表情:“能问出‘北羯人是不是都长得青面獠牙’的,一看脑子就不行。”
“那是不行,脑子不能不行,脑子不行怎么配得上郡主……”青松点点头,再接再厉继续,眼睛一亮,“这个脑子好!是书院里难得文采斐然之人,郡主说话一套一套的,也许能与他聊到一处去?”
元策:“卖弄文采,掉书袋之徒,不被她甩眼刀子就不错。”
“这个……”
“身上熏的香一丈之外便可闻到,她受不了。”
“这……”
“日日流连勾栏瓦舍,与她表哥一路货色。”
……
烛火摇晃,青松眼前渐渐现出重影,揉揉挑花了的眼,朝最后一卷未揭开的画像伸出手去。
“行了,”元策捏了捏眉心,“带上你的馊主意回你的后罩房去。”
翌日晌午,天崇书院门前,谷雨扶着一身男装的姜稚衣下了马车。
侯府离书院着实路远,昨日郡主为了赶进学的时辰已是起了个大早,今日实在困得起不来身。
谷雨便劝她反正人就在那儿,又不会跑了,不如到晌午再来,刚好还能给沈少将军送一顿温情脉脉的午膳。
郡主听了,夸赞她会来事儿,放心地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养足了精神,神清气爽地带上食盒便来了。
谷雨一手拎着食盒,一手搀着姜稚衣,陪她往里走去:“奴婢已经给青松送过消息,叫他今日不必来送饭,沈少将军这会儿肯定正饿着肚子等您呢。”
“那咱们走快些!”姜稚衣心心念念着人,笑着快步走进天字斋,却一眼看到最后一排空空荡荡。
放眼望去,整间学堂此刻只有一人。是坐在她前座的那位公子。
似是余光瞥见她进门,那人从书卷里抬起头来,目光在她脸上一落,朝她微微颔了下首,便又低下头去看书了。
思忖着该如何不经意地问起元策去向,姜稚衣回到自己的坐席坐下,与谷雨对视了眼,用好奇的语气道:“这才刚散学的时辰,怎的人这么快就走空了?”
果不其然,前座那人又像昨日那样并不回头,却主动为她解了惑:“今日先生提早了一刻钟放课。”
姜稚衣稍作感慨:“这些人家里送饭的仆役倒来得挺快。”
前座人继续温温和和地接话:“怕饿着主子挨板子,通常都是早到一刻的。”
“那若是家里仆役没到的,此刻会去哪里?”
“这便是各人自由了。”
三问三答过后,姜稚衣陷入了沉默。
又不能太过明目张胆,怕也问不出什么了,要不便等上一等吧。
想着,姜稚衣无趣地托起腮,瞥瞥前座这道十分书卷气的背影:“你怎的不去用午膳?”
“今日是舍妹来送饭,她脚程慢上一些,我在这里等她。”
看人家知道妹妹要来送饭,便会安安静静等在此处,瞧瞧她家这个!
姜稚衣瞥瞥右手边的空席,在心底轻哼了声,再转过眼,看见一道头戴帷帽的纤瘦身影拎着食盒走进了学堂。
“阿兄,我半路遇上一突发恶疾的老人,将人送去医馆耽搁了时辰,你是不是饿坏了?”少女揭开帷帽轻纱走上前来。
几乎是第一眼,姜稚衣便认出了来人——
是宝嘉阿姊酒楼开张那日,曾与她有一面之缘的那位裴相之女,裴雪青。
……这么说,坐在她前座的这位竟是相国之子。
裴相家的嫡长子,不好好去研习四书五经,竟在这等无所成就的书院混日子?
疑惑一闪而过,裴雪青已迈着碎步走到自家兄长跟前,似才发现珠帘后还坐了个人,慌忙向姜稚衣福了福身。
姜稚衣朝她点了下头,听前座兄妹俩说起体己话,随手拿起谷雨刚斟的暖胃茶喝了一口。
再抬起眼时,发现裴雪青一面与兄长说着话,一面悄悄往元策的坐席瞟了过去。
姜稚衣跟着她的视线往右手边望去。
裴雪青一回眼,注意到她的眼神,飞快低下了头。
“阿兄慢慢吃着,我先去洗个手……”片刻后,裴雪青小声同兄长告辞,又向姜稚衣福身行了个礼,撂下帽纱,转身匆匆往外走去。
姜稚衣捏着茶盏蹙了蹙眉。
她记得,这个裴雪青上回便在酒楼听见了她和阿策哥哥的私情,后来在宝嘉阿姊的宴席上,一直对她多有窥视。
看裴雪青方才望向阿策哥哥坐席的那一眼,也透着说不出的古怪。
那个眼神,就像她偷看阿策哥哥坐席时一样……
一种不太舒服的直觉萦绕着姜稚衣,让她有点坐不下去了。
看了眼手边特意准备的食盒,姜稚衣想了想,起身走出了学堂。
跨过门槛,朝四下一望,恰见长廊尽头处,帽纱飘逸的少女和元策相对而立,正你来我往地说着什么话。
果然被她猜中了……
阿策哥哥回京这么久,何曾将眼睛放在别的女子身上过,又何曾与别的女子站这么近说过话?
姜稚衣胸口一堵,闷着气走上前去。
那头元策敏锐察觉到有人靠近,冲身后穆新鸿使了个眼色,朝她看来一眼。
只一眼过后,又像被面前裴雪青说的话拉去了注意力——
“雪青略通医术,可为将军包扎一下……”
姜稚衣压根儿没听清包扎什么,两只耳朵全拿来听那一句“雪青”了。
……在嫡亲兄长面前都只是自称“我”,在外男面前竟自称闺名?
她都没当面对阿策哥哥这么自称过呢!
姜稚衣颤抖着深吸一口气,快步走到裴雪青身后,带着磨刀霍霍的架势冲元策狠狠一扬下巴:“稚衣也略通医术,还是稚衣来为将军包扎吧!”
穆新鸿一个激灵提刀上前,护住了元策的伤手。


第27章
这气势汹汹的一句包扎, 怕不是下一刻便要“包”住少将军的手给他“扎”上一刀……
眼看少将军垂在身侧的手一滞,面前这位裴姑娘帽纱下的脸似乎也白了一白,廊中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穆新鸿上次见到这么剑拔弩张的场面, 还是在战场上一挑十二的时候。
听见身后逼近的声音, 裴雪青侧身避让到一旁,低下头去,帽纱后的那双眼不安地垂视下来。
姜稚衣瞪了眼牢牢护在元策身前的穆新鸿。
穆新鸿三十六计上心头,回头给了元策一个“您自求多福”的眼神, 走上为计地默默退回了元策身后。
元策:“……”
姜稚衣靴尖一抬上前,站到了裴雪青方才踩的那块砖, 直视着元策, 下巴轻轻一点:“沈少将军意下如何?”
元策看着对面人, 似有若无地轻叹一声:“多谢姜小公子与裴姑娘关心,一点小伤,沈某自会处理,不劳烦二位。”
“?”姜稚衣冷下脸, 上下打量起他来, “我道沈少将军不吃午膳是去做什么了……”
穆新鸿刚想说是因为他来汇报军务,少将军才——
姜稚衣:“原是去练习端水啦?”
元策:“……”
“倒是练得颇有成效,这水端得真平。”姜稚衣板着脸看着他,“不过我这人生平最讨厌别人端水, 本郡主现在——命令你来劳烦我。”
一字一顿地说完, 姜稚衣一把拽过元策的手,当着一旁两人的面, 就这么拉上人走了。
眼睁睁看少将军一路毫无还手之力地被拽远,穆新鸿目瞪口呆感慨了句“力气真大”,才想起身边还有人在, 连忙朝裴雪青拱了拱手,歉声道:“裴姑娘,失礼了,告辞。”
裴雪青轻颤着眼睫点了下头,注视着长廊那头渐行渐远的少年少女,闪烁的目光一点点黯了下去。
长廊尽头,姜稚衣拽着人风风火火走过拐角,一看四下是片空无人迹的小竹林,松了手转过身去。
温软的触感消失在指尖,元策低头摩挲了下空荡荡的手。
再抬起眼,姜稚衣已是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说吧,你与这裴姑娘怎么回事?”
元策轻挑了下眉:“我以为你会先问,我伤着哪儿了。”
“……”
“哦,”她给忘了,“你、你伤着哪儿了?”
“你刚才拽着的地方。”
“啊?”姜稚衣脸色一变,立马拎起他的手,见他中指第二指节上一道渗着殷红的伤口,惊地“呀”了一声。
他的手太大了,她方才其实只拽到他三根手指,好像刚巧就抓在这道口子上……这得多疼呀!
“你怎么不早跟我说!”
“郡主有命——臣何敢不从?”
“我不也是一时情急才那么说……”姜稚衣快快拉过他的手,朝前方一座八角凉亭走去,这回小心避开了他的伤口,“快过来我看看。”
元策被她拉进凉亭,摁着肩膀在长凳坐下。
姜稚衣坐在他旁边,揪着他的手指左看右看,忧心忡忡:“瞧着好像有点要渗血的样子,是不是方才被我抓的……”
一抬头,却见元策随意摊着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似的睨着她头顶心,看也没看那根手指一眼。
“怎么,你跟你这根手指是不亲吗?”姜稚衣满眼诧异,“这都渗血了,你不疼?”
元策像听见什么好笑的事:“这点口子,三岁就——”
“嗯?”姜稚衣一愣,“什么三岁?”
元策目光轻闪了下:“我说过去三年受的伤多了,这也至于疼?”
“你不疼,我心疼……!”姜稚衣拿起随身的锦帕轻轻压了压渗血的口子,忍不住“疼”地嘶了口冷气。
元策懒懒靠着凉亭柱子,弯了弯唇:“不必如此以身相代,你若受这伤,也不会疼,早就晕过去了。”
“……”
姜稚衣瞪他一眼,继续低下头去:“这么细的口子,又怪深的,你是被什么伤到——”
话说一半,姜稚衣蓦地一顿,脑海里忽闪过她的唇擦向他下颌,他脱手射出的那一箭。
像弓弦嗡一声轻振,两人齐齐一滞,沉默对望间,飞快各朝一边撇开头去。
森冷的空气里陡然升腾起一股热意。
姜稚衣红着脸盯住了自己的靴尖:“那个,再小的伤也是伤,要不还是包扎一下……”
元策目视竹林:“……随你。”
“我这锦帕内衬是干净的,就是需要撕一下,我撕不动……”姜稚衣垂着眼将帕子递过去。
元策错着目光接过,撕了条布条下来,继续望着竹林那头的风景递回给她。
姜稚衣慢吞吞将布条一圈圈缠上他的手指。
伤口看不见了,脸热也终于慢慢被压了下来。
捏着布条剩下的两头,姜稚衣思考着比划了几下,打了个结:“……好了,你看看。”
元策回过头来:“……”
姜稚衣眼睛一眨:“怎、怎么了?”
一根手指被裹得两根粗,还带着一个两丈之外便能看见的外翻蝴蝶结,她说怎么了?
元策:“这就是你的——略通医术?”
“……”
“包扎不就是包好然后扎起来,我哪里做得不对?这么嫌弃,那你让略通医术的裴姑娘帮你好了!”
姜稚衣不高兴地撇撇嘴,才想起这事差点被他躲了过去:“你还没说呢,你跟那裴姑娘到底怎么回事,她为何会与你说上话,还这么关心你?”
不过是走廊里碰上,她打了声招呼,他抬手作揖,便叫人看到了这道口子。
元策据实答。
“那她为何在你面前自称闺名呢?”
“这很不寻常?”元策眨了眨眼,“我近来在长安偶遇的年轻贵女一多半这样。”
“……”
行啊,要不是他今日说漏嘴,她都不知道这长安城里还有千千万万个裴雪青!
姜稚衣起身跺了跺脚:“这些在你面前自称闺名的姑娘,以后都不许再跟她们讲话,不然不给你好果子吃!”
用完饭的学生开始陆续往学堂走,两人不宜大庭广众并肩同行,姜稚衣让元策在凉亭等谷雨送食盒过去,将午膳吃了再回来,自己先一步回了天字斋。
晌午过后便是下午的第一堂课,堂中本是一片昏昏欲睡的气氛,教书先生进来的时候,姜稚衣发现前排打瞌睡的世家公子们一下清醒了一半。
满头华发的老先生走到讲坛上,一拍镇尺,剩下那一半也醒了。
姜稚衣记得,昨日下午那位年轻先生的课,满堂的人几乎都是睡过去的。看眼下这位老先生一脸刚正不阿的模样,想来同冯教头一样,是个让人闻风丧胆的角色。
不过姜稚衣无甚可怕的,坐在末排坐席,时不时往右手边的元策看一眼,仍自顾自想着心事。
是她错以为他还是当初那个在外讨人嫌的纨绔,忘了他如今有多风光,该成了京城贵女圈中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她如今无名无分,实则也怪不得那些贵女向他示好,要不干脆回头摆个宴,把这香饽饽已“名花有主”的消息暗示给她们?
讲坛上,先生开始讲课,姜稚衣偶尔听上一耳朵,更多时候专心想着她的宴席该如何操办。
不知多久过去,忽然听见一声“姜小公子”。
姜稚衣眼皮一抬,对上了讲坛上老先生望过来的犀利目光。
“这一问,请你来作答吧。”
姜稚衣一愣,看见前排有人窸窸窣窣回过头来,似乎也很惊讶老先生竟然会点她的名。
一愣过后,姜稚衣明白了,为何这位先生方才进门之时有那般威力。
不惧权贵的大儒,是连皇伯伯都吃不消的。
姜稚衣张了张嘴——
问题是什么来着?
虽看穿她根本没听讲,老先生并未下她的面子,又提了一嘴:“若你是朝中臣子,当此时,是主战,还是主和?”
原是二选一,那便随意蒙一个就是了。
姜稚衣刚要开口——
“理由是什么?”
“……”
姜稚衣轻轻闭了闭眼。
她倒不像这堂中的公子们惧怕挨手板,料定这老先生也不可能罚她,只是当着这么多纨绔的面,她若比他们还一问三不知,未免也太丢脸了。
这事要传出去,别说宴席不必摆了,她看她日后婚席也不必摆了!
这一辈子都别出去见人了!
姜稚衣抬袖掩了下额,往右手边悄悄递去眼神。
恰见元策搁下笔,将书案上写了字的白宣扯下,在掌心叠了起来。
“先生请容我想想——”姜稚衣拖延着时辰,盼着这字条快些扔过来,正是紧张之际,余光忽然瞥见前方什么一闪。
姜稚衣转过眼,看见前座人状似无意地举高了手中的书卷。
书卷空白处赫然写了几个大字。
姜稚衣一眼扫过去,如蒙大赦:“我主和。”
右手边,元策将将掷出的字条顿在了手心,顺着姜稚衣的视线往斜前方看去。
姜稚衣清了清嗓,回想着那几个大字的提醒,继续道:“西北两族联合发动战事,若迎战,我军必大损,纵观前朝,陆时卿陆中书大人便曾在吐蕃与南诏两族联合起战之时,有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先例,若和谈可击破瓦解西北两族之联盟,又何必有此一战?”
老先生捋了捋长须,尚算满意地点点头:“此问并无定论,主战或主和不过各抒己见,姜小公子由此想到前朝吐蕃与南诏之战,也算切题——行了,今日的课便上到这里。”
姜稚衣为捡回的面子松了口气。
老先生一出学堂,前排世家公子齐齐转过头来:“姜小公子真是博古通今,令我等佩服不已!”
“我若有姜小公子一半引经据典之能,也不会总挨手板了!”
“……”
可都闭嘴吧!真正博古通今、引经据典的人,在她前面。
姜稚衣冲众人比了个打住的手势,向前座尴尬地看去一眼。
裴子宋似有所觉,半转过头来,朝她压低声道:“这是姜小公子应得的夸赞,我不过写了几个词提醒,若姜小公子不通晓这段史实,不可能看明白,若不是真心主和,也不可能答得上来。”
……这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愧是相国之子,夸人也夸得分寸有度,让人听着不至于尴尬,不像那群言过其实的马屁精。
姜稚衣缓缓点了点头,认可了自己肚子里的墨水。
“这是自然,和为贵嘛!”主和这事自然是毫无疑问的,若是打起仗来,阿策哥哥不就又要去边关受苦,与她分隔两地了吗?
姜稚衣笑盈盈说完,感觉到右手边一道目光落在自己脸上,偏过头去,朝元策会心一笑,轻眨了下右眼。
元策看了眼侃侃而谈的裴子宋,面无表情撇开头,在无人看见的角落,将那张写有“主战”二字的字条撕成了两半。


第28章
翌日一早, 姜稚衣又多贪睡了半个时辰,到天崇书院时,上午第一堂课已经过半。
听说今日这第一堂课又是昨日那老先生讲授, 姜稚衣立马打消了中途进学堂的念头。
这等资历老又性情刚直的大儒,昨日既能当堂点她的名,今日见她迟到, 当众训斥她几句也不是没可能。
想想自父亲母亲不在以后,别说挨训, 这近十年她连句重话都没听过,姜稚衣干脆在马车里小憩至第一堂课结束,等到课间歇息的时辰才进学堂。
一走进天字斋, 却发现里头只有七零八落几名学生, 元策也不在席上。
姜稚衣在书案前坐下, 看向前座的裴子宋。
有了昨日的“舞弊”之交, 她也不再装模作样问谷雨了, 直截了当朝前问:“这些人都去哪儿了?”
裴子宋从书卷里抬起头,答道:“今日第二堂课打马球, 钟小伯爷和沈小将军各组了一支马球队, 他们都去换行头了。”
“那岂不是又……”能看到阿策哥哥马上的英姿了!
姜稚衣兴高采烈到一半一个急转弯:“……又有热闹看了。”
裴子宋笑而未语。
看着那道有问必答,无问又不多嘴的背影,姜稚衣很是满意, 想起什么, 给一旁谷雨使了个眼色。
谷雨心领神会,拿起今早准备的一只礼匣走上前去。
郡主不爱欠人情,每逢受人恩惠,必要赏赐下去些什么,昨日得这位裴公子相助, 之后也要继续仰仗他了解沈少将军在书院的动向,此时送上一份回礼再合适不过。
谷雨走到裴子宋书案前,说明来意,双手呈上礼匣:“微微薄礼,请裴公子笑纳。”
裴子宋面露诧异之色,起身回头朝姜稚衣作了一揖:“同窗之间本该互帮互助,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裴某无功,不敢受禄。”
姜稚衣最烦这些推礼的说辞,她库房里多的是落了灰的古董与奇珍异宝,吩咐管事挑份礼物不过一句话的事,与人唧唧歪歪反倒多费口舌。
“给你就是给你了,你自己打开看看,若不要,随便转送哪个同窗。”姜稚衣随意一挥手。
察觉到姜稚衣的不悦,裴子宋揭开了匣盖,这一看倒是愣了愣:“这是前朝陆中书为官时用的砚台,当世只存此一方——姜小公子怎知我是陆中书的追慕者?”
“你昨日不是引用了陆中书的事迹,这很难猜?”
裴子宋眼底微亮,当即更为郑重地向她作了一揖:“既是陆中书的宝砚,不可流落凡尘,子宋便冒昧收下了。”
虽是谦逊守礼的读书人,毕竟还未及冠,自有少年人的真性情在,见到心爱之物想必也管不了相国老爹的谆谆教诲了。
裴子宋爱不释手地捧着那方砚台,好一会儿才合拢礼匣,轻笑一声:“有了这方砚台,子宋日后多用它写些姜小公子想看的字。”
“……”
也不必如此乌鸦嘴!
她来这书院是会情郎的,不是以文会友的,可不想再被先生提问一次了!
姜稚衣轻一竖掌,一本正经板起脸:“此等课堂‘舞弊’之事,想必陆中书不会愿意看到,你还是拿它做正经功课去吧。”
看出姜稚衣掩饰的尴尬,裴子宋颔首一笑:“姜小公子教训得是,是子宋狭隘了。”
几丈之遥的地方,一身马球服的人静立在窗外,看里头颇为志趣相投的两人你一句来、我一句往,眉梢冷冷一挑。
开头还是“裴某”,说着说着就成“子宋”了,这情谊来得还真够快的。
说什么不准他同那些自称闺名的贵女说话,倒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元策瞟了眼丝毫未发现他的姜稚衣,单手一拎球杖,沉着脸转身朝马球场去了。
两刻钟后,马球场边。
姜稚衣带着谷雨在观赛的高台落座,目光切切向场上搜寻而去。
今日两支马球队各有十人,一队穿绯,一队穿青。这马球赛的规矩,便是各队儿郎人手一柄球杖,在驰骋间以球杖击球,击入对方球门一次算一筹,最终筹数多的一方为胜。
姜稚衣视线飞快一掠,一眼找到了场上那道鹤立鸡群的身影——
少年穿一身绯色窄袖长袍,系绯色额带,蹬乌皮马靴,于马背之上一手执缰,一手持一柄乌木金纹球杖,正面朝中线,静静等待对面另一队准备就绪。
姜稚衣定了定心。方才她在学堂里等了半天,才听说阿策哥哥已经来马球场了,这便坐着步舆紧赶慢赶过来,幸好不曾落下开场。
不过仔细一看,阿策哥哥今日拉着个脸,眉眼尤其锋利,似乎心情不佳。
难道是以为她没来给他助威,不高兴了?
这次不比上回的骑射考校,高台与马球场隔着一段很远的距离,任元策再如何为她分神,都是听不见她的声儿了。
姜稚衣想朝场上挥个手,叫元策看见她来了,别臭着脸了开心开心,却碍于高台上还坐了其他不上场的同窗和地玄黄三斋的小公子们,只好作罢。
场上另一边,钟伯勇与己方九名队友调整好阵形,做完最后的战略部署,拨转马头回身,朝发令员抬了下手。
发令员将一颗拳头大小,涂金绘彩的马球放在了中线处。
铜锣一敲,绯青两色的少年郎扬鞭而出,满场的骏马瞬间自两边飞驰向中线。
一阵眼花缭乱之下,两匹马很快杀出重围。
只见元策和钟伯勇在中线一个错身而过,两柄球杖齐齐一挥。
姜稚衣目光紧盯着场上,眼看那球被其中一柄球杖的弯月头一挑。
下一瞬,一绯衣儿郎接过了元策挥去的球。
姜稚衣心下一喜,盯着那球在一柄柄球杖的接力之下迅速靠近了青队球门。
元策与他身下的马宛若游龙般穿梭其间,到得最后一程,扬臂一挥。
球高高飞起,直射球门,准准投入!
绯队拔得头筹!
唱筹员一举红旗,高台之上一阵欢呼,姜稚衣双手一合,被一旁谷雨眼疾手快地捂在了掌心。
姜稚衣:“……”
要鼓的掌化作一声叹息,姜稚衣压下澎湃的心潮,收敛了眉梢喜色。
的确也不能高兴得太早。这个钟伯勇自上次骑射考校输给阿策哥哥后,便想方设法要找回场子,听裴子宋说,今日这马球赛就是钟伯勇向阿策哥哥下的战帖,绯队那边其实都是钟伯勇挑剩的人,虽起始拿下头筹,最终胜负尚未可知。
姜稚衣不敢掉以轻心地观望着,却很快发现,这担心似乎有些多余。
因为——根本没人追得上元策的马。
虽然绯队整体实力较弱,可只需队友稍一辅助传球,不论那球滚向场上何处,元策的马皆可风驰电掣般抵达。
待青衣儿郎转头去拦,已见尘土飞扬,只能吃着一嘴马蹄溅起的飞沙。
就算是追得上风,都追不上元策。
如此一眨眼的功夫,绯队便又进了一球。
青队接连失利两球,气势明显弱下去一截。
第三球,元策带了两个队友乘胜追击,左右突围,所向披靡之下,青队儿郎非但不敢拦截,甚至开始惊慌躲闪——
虽然钟伯勇今日带了股不甘的狠劲儿,但元策似乎更不好惹,上回骑射还扯个嘴角笑笑,在这球场上却是从头到尾一张冷脸,知道的晓得是在打马球,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打人呢!
这个钟伯勇,肯定又惹阿策哥哥不高兴了……
也好,这次叫他输个彻底,知道下回不要再惹不该惹的人!
满场只见元策额带飘扬,一次次挥动球杖,钟伯勇甚至连靠近绯队球门的机会都没捞着,脸色已是难看至极。
球一发发投入,高台之上一阵又一阵惊喜欢呼,唯独姜稚衣,却还要装作对她“死对头”进球根本不屑一顾的模样,每每欲要为阿策哥哥鼓掌之际都被谷雨努力按下,忍到最后,手都快抽筋了。
眼看场上绯队旗帜飘展,想来胜局已定,姜稚衣一颗无处宣泄的心着实憋得慌,便稍稍将目光移出了球场,想着缓上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