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晚年的时候,由于受病痛折磨,过得其实是很痛苦的。不过天性坚强的她却很少表露,而且还会用各种形式为自己找乐。这就是孟小冬,一生倔强。
1976年,孟小冬已经是69岁高龄了。对于这样一个大人物,身边的人自然是关心的,所以大家都觉得应该为她老人家庆生,办一次大寿。一般来讲人们常说七十大寿或八十大寿,但很少有整七十岁、八十岁的时候过的,都是六十九岁或七十九岁的时候过。原因无他,老祖宗留下的一种习俗而已,在我们的传统中,一直都有“庆九不庆十”的说法,也就是七十大寿要六十九岁过才好。
孟小冬的生日是农历十一月十六日,不过这一年的春节刚过,她那些港台的弟子以及亲友们就开始互相联系,商量着怎么给孟小冬过寿。最初,制订的计划是在这一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堂会,不过,因为孟小冬的弟子们比较分散,没办法凑在一起排练,所以最终没有成行。
最后,孟小冬的弟子、亲朋们在孟小冬生日的前一天举办了一个大的聚会。第二天,又在金山街上的金山行业公司招待所举行了盛大的庆生仪式。这一天,除了孟小冬的亲朋挚友以及那些弟子外,还来了很多其他人,如当时台湾京剧界的一些知名人士,以及其他一些传统剧种的知名人士等。
那是一次众星云集的集会,也是一次很热闹的集会。期间,不少人纷纷登台清唱,场面极为火爆。孟小冬因为年事已高,加上有病在身,没法登台,但她却是最开心的一个。
连续两天的活动下来,虽然孟小冬的心情很好,但身体上却有些吃不消了。从那以后一直到年底,孟小冬始终小病不断,不是感冒就是哮喘加重,整天都无精打采的。春节刚过,姚玉兰就劝孟小冬去医院看看,可孟小冬不同意,她觉得大过年跑去医院看病,太不吉利了。为此,两个老姐妹还颇为争执了一番。
春节过后,孟小冬的哮喘病愈加严重了,以前服用的那些中成药也不再管用。这时候,姚玉兰和杜美霞都劝她赶紧去医院治疗,可她就是不愿意去。就这样,一直拖到5月份,实在支持不下去的孟小冬才答应请医师来家帮她治疗。医生看了孟小冬的病情之后,劝她去医院住院治疗,但她坚持不肯,只是说:“等我考虑一下,等有了决定再找你们吧!”
家人朋友们自然知道,她这话的含义就是不去,于是纷纷来劝。可是孟小冬很是固执,人们说多了,她便反驳,最后弄得别人也不好再开口。
生活在台北的孟小冬
5月下旬的时候,孟小冬的病情就已经很严重了,医生检查出她肺部积水,要求她立即住院,但孟小冬坚持不肯。等到了25号的时候,孟小冬在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不省人事。家人见状,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急救。医生帮她排除了肺部的积痰,然而她依然昏迷不醒。5月26日,孟小冬因肺气肿和心脏并发症不治离世,享年70岁。
这样一位堪称伟大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就这样悄悄离开了这个世界。纵观孟小冬的一生,是多彩的,不过其中却掺杂了太多的灰色。她少年成名,令无数人羡慕,但她也失去了美好的童年;她成年之后,嫁得佳婿,结果受到的却是伤害;她中年拜师,终于学成无二艺术,但却因为病痛,浑身本事无法施展;她老年的时候身边各路名人簇拥,但她所爱的那个人却早已经离她而去。
她取得了太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成就,但她同时也经历了许多别人想忍都无法忍的痛苦。这就是孟小冬,一个多彩的女人,过了一个多彩的人生。或许,上天是公平的,在此处关闭一扇门,便会在另一处打开一扇窗。在此处敞开一扇窗,便会在别处关闭一扇门。
孟小冬是坚忍而又倔强的。年少时,便付出了比别人多出好几倍的努力,却从未言苦;成名后依然勤学苦练,却从不言累;年老后受疾病折磨,却从不言痛。但同时,她也是脆弱的,面对感情的飘忽不定,她会伤心也会流泪,甚至留下一生的创伤。说到底,她还是一个女人,即使再坚强也需要有人呵护、有人疼爱。可惜的是,青春年少时,她身边的爱人不懂得去呵护、疼爱她。等到老了,找到那个疼爱她的人了,上帝却从她身边将那个人带走了。
或许,这就是人生吧!有苦有乐,彼此掺杂,会让人哭,也会让人笑。
不过不管怎么样,孟小冬依然是成功的,她的出现让那个动荡年代的人们,有了暂时忘掉痛苦,享受片刻欢愉的机会和可能。一个可以给别人带来享受的人,一定是一个不虚此生的人。
早在临终前一个月,孟小冬就仿佛感觉到了自己大限将到。有一天,她找来了杜月笙的大弟子陆京士,拜托他为自己选一个墓地。因为孟小冬早已经一心向佛,所以,她早就决定了死后要葬在佛教公墓中。陆京士得了委托之后,帮忙四处打听。最后,他听人说台北县的树林镇净律寺旁的佛教公墓正好有一块墓地出让,便跟孟小冬说了。孟小冬听后便让他买了下来。
买下墓地之后,陆京士找人帮忙设计了坟墓的样式,可是画了两次图纸孟小冬都不满意,最后她亲自修改后,才决定了最终样式。
5月27日晚间,杜府家人及孟小冬的一众朋友们,聚集在一起商议如何出讣闻。当时,因为孟小冬身边没有子女,因此众人对于怎么撰写讣闻颇感为难。最后,杜月笙的长子杜维藩出面,说愿意以自己的名义称孟小冬为“继妣杜母孟太夫人”。
6月6日,台湾的《中央日报》和香港的《工商日报》同时登载了杜府发布的讣闻。一时间,舆论哗然,大家都为杜家大公子识大体而大加称赞,更是为一代京剧“冬皇”的陨落而悲伤。
6月8日下午,杜府在台北的市立殡仪馆举行孟小冬的入殓仪式。当天,各界知名人士都送来了挽联和花圈等,祭奠这位京剧大师。
张岳军挽联:
绝艺贞忱
陈立夫挽联:
菊坛遗爱
张大千挽联:
魂归天上,誉满人间,法曲竞成广陵散
不畏成劫,宁论利往,节概应标列女篇
一代“冬皇”,就此谢幕。
附录1 师承与弟子
孟小冬师承(含正式拜师及给予诸多指点者):
仇月祥 孙佐臣 王君直 陈秀华 陈彦衡 杨宝忠
鲍吉祥 李适可 程君谋 闫继鹏 苏少卿 余叔岩
孟小冬琴师:
马少亭 孙佐臣 杨宝忠 王瑞芝 任莘寿
孟小冬弟子(含正式拜师及给予诸多指点者):
吕 光 钱培荣 赵培鑫 吴必彰 张文涓 黄金懋
李 猷 蔡国蘅 李相度 沈泰魁 丁存坤 赵从衍
吴中一 吴彬青 丁宝麟 严许颂辉 万啸甫 周慰如
徐文缃 冯德曼 姜竹华 汪文汉 龚耀显 张雨文
许密甫 金如新
资料来源:《京剧冬皇孟小冬》311—312页
附录2 孟小冬年谱
1908年12月9日,孟小冬出生于上海民国路同庆街观盛里(今人民路观盛里)。
1915年,孟小冬7岁。拜孙(菊仙)派老生,亦是孟小冬之姨夫仇月样为师,学老生。
1919年,孟小冬11岁。该年3月起在无锡正式开始营业演出,在无锡共演出68场,历时两个多月。挂牌时用艺名“孟筱冬”,并一炮走红。同年7月,应无锡戏迷之邀,两至无锡,在新世界屋顶花园演出,历时110天。12月1日回沪,加盟上海大世界游乐场乾坤大京班为正式演员。
1920年,孟小冬12岁。在上海大世界乾坤大京班演出,至该年11月合同期满停演。12月14日正式搭班共舞台,改艺名为孟小冬,接露兰春在连台本戏中担任主角。
1921年,孟小冬13岁。在共舞台合同期满后辞演,之后应邀赴福建作短期演出,又赴菲律宾献艺数月。同年在百代公司首次灌制唱片若干,有《击鼓骂曹》《逍遥津》《徐策跑城》《武家坡》《奇冤报》《捉放曹》等。
1922年,孟小冬14岁。该年8月20日孟小冬与师父仇月祥及琴师“胡琴圣手”孙佐臣由上海同赴汉口演出,场场爆满,在汉口一炮而红。
1923年,孟小冬15岁。继续在汉口演出,后半年返回上海。
1924年,孟小冬16岁。该年6月至7月初,孟小冬应邀三赴无锡,反响强烈。返沪后与著名武生白玉昆在上海商议组班,欲北上深造。后辗转山东济南、天津、北京演出,仇月样、孙佐臣随同前往。
1925年,孟小冬17岁。该年春,孟小冬随白玉昆班到达天津,于新民大戏院演出,大受欢迎,获得天津戏迷认可。期间,在天津结识数位著名票友,其中谭派名票王君直还给了孟小冬很多指点。6月到北京,于北京前门外大栅栏三庆园演出,以全本《四郎探母》打炮,获得成功。后陆续演出于开明、三庆、广德等戏园及城南游艺园。同年在长城、丽歌唱片公司灌制唱片《珠帘寨》《捉放曹》和《逍遥津》三张。8月参加北京第一舞台盛大义演,8月23日冯公度母亲八十寿辰堂会,孟小冬与梅兰芳合演《四郎探母》,轰动一时。
1926年,孟小冬18岁。彼时其已在北京立足脚跟,遂接全家来京,后典屋东四三条25号、26号。同年,为求深造先后向谭派名宿陈秀华、陈彦衡、王君直、苏少卿、言菊朋、李适可等问艺,又请杨宝忠说戏兼操琴伴奏。后来,在天津与金少梅组班,于大罗天剧场演出。下半年在王克敏生日堂会上与梅兰芳合演《游龙戏凤》。
1927年,孟小冬19岁。在冯耿光、齐如山等人撮合下,与梅兰芳在冯府成亲。期间息影罢演,曾拜师鲍吉祥。9月14日,一位迷恋孟小冬的戏迷李志刚欲绑架梅兰芳敲诈未果,愤而杀死梅的朋友张汉举。
1928年,孟小冬20岁。因与梅兰芳吵架,愤而复出,与雪艳琴在天津公演十余天。天津《大风报》创办人沙大风撰文捧小冬为“冬皇”。
1929年,孟小冬21岁。与梅兰芳及梅党一众共同筹备赴美演出的后勤事宜。同年12月梅兰芳离京赴美国演出,孟小冬与梅兰芳在寓所送别合影。
1930年,孟小冬22岁。梅兰芳访美结束,于8月回京。因梅兰芳大伯母逝世,孟小冬前往梅宅奔丧吊唁被拒于门外。孟万念俱灰,遂往天津念佛隐居。
1931年,孟小冬23岁。仍息影,不过在长城公司灌制《捉放曹》《珠帘寨》唱片,杨宝忠操琴。与梅兰芳分手后居于天津,情绪低落,看破红尘,一度整日念经打坐。该年12月因父孟鸿群患病,由天津返北京探视。
1932年,孟小冬24岁。该年2月孟小冬父孟鸿群病逝。9月孟小冬在天津拜苏少卿为师,为家庭生计,欲重返舞台。
1933年,孟小冬25岁。该年9月5、6、7日孟小冬在天津《大公报》连续三天发表“紧要启事”,澄清与梅交往事体。因婚姻关系息影5年以后,终于重返舞台。
1934年,孟小冬26岁。不定期地在北京、天津等地演出。并向鲍吉祥学演余派戏。12月经杨梧山、窦公颖介绍,在杨宅宴会上得余叔岩指点,余承诺,有问题尽可问他,但未正式拜师。
1935年,孟小冬27岁。继续在北京、天津作不定期演出。11月应章遏云之邀同赴上海义演,原定演出20天,因病只演8天结束。
1938年,孟小冬30岁。该年10月21日,孟小冬在北京泰丰楼正式拜余叔岩为师。12月24日在北京新新大剧院首次公演余叔岩亲授剧目《洪洋洞》。
1939~1942年,孟小冬31~34岁。该段时间内,孟小冬上台次数极少,主要在余叔岩家学戏。
1943年,孟小冬35岁。该年5月19日,余叔岩因患膀胱癌于北京病逝,孟小冬6月3日为《369画报》撰文《余老师逝世后感想》。当时正值日本侵华,孟小冬以“为师心丧三年”为由退出舞台隐居。
1947年,孟小冬39岁。该年5月孟小冬赴上海。9月为陕西水灾义演暨贺杜月笙六十大寿,共义演10天。期间,孟小冬演两天大轴。演出盛况空前,孟自此告别舞台。
1948年,孟小冬40岁。年底离京赴上海,入住杜府。
1949年,孟小冬41岁。于4月27日,跟随杜月笙乘船赴香港。
1950年,孟小冬42岁。在港与杜月笙补行结婚。
1952年,孟小冬44岁。春季在港收赵培鑫、钱培荣、吴必彰为徒。
1953年,孟小冬45岁。为孙养农著《谈余叔岩》一书作序,题为《仰思先师》。
1977年5月26日深夜,孟小冬在台北去世,享年70岁。
资料来源:《孟小冬》264—266页
附录3 同时代人物年代
梅兰芳(1894—1961)
杜月笙(1888—1951)
程砚秋(1904—1958)
姚玉兰(1904—1983)
荀慧生(1900—1968)
孙佐臣(1862—1936)
尚小云(1900—1976)
余叔岩(1889—1943)
陈彦衡(1868—1933)
言菊朋(1890—1942)
马连良(1901—1966)
李佩卿(1897—1932)
谭富英(1906—1977)
杨宝忠(1899—1967)
杨宝森(1909—1958)
王瑞芝(1909—1976)
李少春(1919—1975)
王少楼(1909—1966)
苏少卿(1890—1971)
露兰春(1898—1936)
张君秋(1920—1997)
章遏云(1911—2003)
赵培鑫(1914—1968)
裘盛戎(1915—1971)
沙大风(1900—1973)
资料来源:《京剧冬皇孟小冬》313页
后 记
孟小冬是一个颇为特别的人,她本人极为简单,但她的命运却很复杂,甚至外界对她的评价都呈现出了某种矛盾性。
有些人觉得,孟小冬是极为优秀的,甚至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她所处的是一个动荡的年代,那个时代中的人们,人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孟小冬的人生尤其不确定。她的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于她本人性格跟那个时代的冲突。
孟小冬的思想是较为前卫的,她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更重要的是她渴望独立和自由。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很平常,但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对女性来说,自由和独立却是一种稀缺品。于是,这里便有了矛盾。
孟小冬虽然倔强,但她并不是一个善于或者说乐于制造矛盾的人。她人生中的种种矛盾大都是被动卷入的。就像跟梅兰芳先生的婚姻。严格来说,两个人想要的是不一样的,梅兰芳显然想要一个传统式的,贤妻良母般的女人,乐于奉献,少于索取。
不过,孟小冬却不是这样的女性。孟小冬虽然也有奉献精神,但她愿意奉献的是自己的事业,而不是自己的人生,尤其不是自己的爱。这样,矛盾就来了,一个渴望拥有男人全部的爱,一个却无法给予。这是梅孟婚姻中最主要的矛盾。
孟小冬之所以离开梅兰芳,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被梅家轻视了,而是感觉自己的爱情不完整。然而,这一切,都源于“梅党”们的一个玩笑式的提议。在整个过程中,孟小冬和梅兰芳更像是在演一场“梅党”们导演的戏剧。
孟小冬身上的另一种矛盾,便是事业上的。她是一个热爱京剧的人,甚至可以说把唱戏当成自己生命的人。但上天却偏偏没有给她一个好的身体,以至于她年纪轻轻便很少登台演出。
因为对京剧有着无与伦比的爱,孟小冬在艺术上的要求十分严苛。对她来说,艺术可以没有,但不可以不完美。这一点上,她的师父余叔岩跟她有着极为相似的看法。也正是因为这点,余叔岩很少收徒,他要的是认真学,心思全在戏上的徒弟,而不要那种只是为了好玩,或者仅是将戏当成谋生工具的徒弟。
他们师徒二人,骨子里都是完美主义者。孟小冬继承了师父的衣钵,也继承了师父的这种性格。所以她虽然也收了几个徒弟,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传人。在艺术传承上,孟小冬是有些保守的。
据传,孟小冬是不轻易教人的,甚至有时候吊嗓都不让别人偷听。也正是这点,让她受到了许多诟病。有人觉得,她的保守,让余派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可以跟她和余叔岩比肩的大师级人物,这是余派的损失,也是京剧界的损失。
但如果从孟小冬的角度上看,却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艺术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刻苦、需要钻研,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师,一定是对艺术有爱的,那些仅仅将之当成一种谋生手段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大师的。
而在孟小冬人生的晚期,这样的人其实已经不多了。在一个完美主义者眼里,如果不能完美传承,不如索性放弃。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孟小冬不想教,不愿意教,而是时代的改变让京剧变得不那么流行了,想学习的人没那么多了。喜欢的人少了,想学的人少了,孟小冬选择徒弟的范围自然就少了。基数少造成的必然结果便是人才少,尤其是可造人才少。所以,她宁可将一身技艺带到另一个世界,也不愿意在这边留下许多“半成品”。
这就是孟小冬的性格,追求自由、追求完美。她的想法没有错,错在不应该生在那个年代。
人生的悲剧,很多时候都是来自时代的悲剧。孟小冬是其中的典型。不过,解读孟小冬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展现她的悲剧人生,而是从她的人生中获得助益。我们可以看到,孟小冬一直是在抗争的:婚姻不如意的时候,她在抗争;京剧艺术衰落的时候,她在抗争。还有就是她精益求精、积极向上的态度。孟小冬少年成名,但并没有自傲,反而是一直以低姿态向别人求教,可以她说一生都在学习。正是这种态度,让她做到了别人所做不到,做成了许多别人所做不成的事。这些才是孟小冬的真正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