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现身的余派唱腔,加上强大的演员阵容,再加上“冬皇”复出,这场戏可以说是赚足了眼球。当然,演出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观众极为满意。
孟小冬的这次复出,时机也是非常好的。当时,余叔岩已经辍演多年,而杨小楼年事已高,早已经不能挑大梁了,再加上梅兰芳长期逗留南方,北京的京剧界,虽然也有马连良、谭富英、言菊朋等名角儿,但孟小冬的回归还是给了戏迷们很大的期待,也给京城的京剧界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孟小冬复出的消息一经放出,天津那边也马上行动起来了。他们第一时间找到了孟小冬,邀请她去天津唱戏。10月份的时候,孟小冬在天津连唱三天,让天津的戏迷大大过了一把瘾。据说,当时演出结束之后,压抑了许久的天津戏迷彻底疯狂了,他们在散戏后久久不愿离场,而是在戏园高喊“冬皇!冬皇!”“吾皇万岁!”等口号,表达自己对孟小冬的支持和热爱。
自此之后,孟小冬开始了常规演出,奔波于京津之间,不时上演自己的拿手戏。而没有戏要唱的时候,就去跟自己的老师鲍吉祥学习余派唱腔。
那段时间,是孟小冬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此时,她的艺术造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更为重要的是,余派唱腔中的其他人,早已经没落,而深得精髓的,也差不多只有她一个了。那些原来的余派戏迷,纷纷投入孟小冬麾下,成了她的忠实观众。
一次,孟小冬上演跟鲍吉祥新学的《捉放曹》。在其他人看来,这一天很是平常。不过那天确实发生了一件不平常的事。这一天,余叔岩去听孟小冬的戏了。余叔岩早就认识孟小冬,不过那时候,孟小冬还没有专门研究余派唱腔。而自她复出之后,人们纷纷议论,觉得孟小冬的余派唱腔是最好的,深得余叔岩的精髓。所以他就想去看看,这个孟小冬到底到了什么境界。
那天,余叔岩是悄悄去的,他没有张扬,而是找了个不起眼儿的位置坐下了。戏一开场,余叔岩就被深深吸引了,整个演出过程中,他不断点头,显然他认可了孟小冬。最后,由于害怕被人认出,戏还没演完,他就提前退场了。不过,他走的时候,心中已经没有疑惑了。他已经被孟小冬征服了。或许,后来他肯收孟小冬为徒,这一次的看戏经历极为关键。
1935年夏,南方发生洪灾,受灾地区达八省之多。为了唤起人们的慈爱之心,上海大亨杜月笙以慈善家的身份在上海发起了赈灾义演。另一位大亨黄金荣则提供场地,将自己的黄金大戏院腾出,专门用于赈灾义演。
杜月笙和黄金荣共同举办的活动,请来的必然是名角儿,而孟小冬自然也在其中。本次,她演出的剧目有《空城计》《捉放曹》等,都是拿手剧目。然而,正在孟小冬踌躇满志的时候,她的老胃病犯了,无奈原定40天的演出,只演了20天便演不下去了,不得不辍演。不过,她没有当即回北京,而是留在了姚玉兰的家中调养治疗。
所谓命运无常,对于孟小冬来说,确实如此。她年少得志,成名又早,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本来以为自己的艺术生命会很长,没想到在北京遇到了梅兰芳,并与之成立家庭,从而为了恪守妇道而退出舞台。那是她最好的年纪,却没能从事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等到感情破裂,经历一些事情之后,她重新出山,并再取辉煌,可没想到却又遭遇病痛,无法长时间演出。这对于一个天才式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来说,算是极大的打击了。
孟小冬确实是天才级别的。她的一生结识过无数的京剧名家,但若论嗓子,孟小冬没有服过谁,而且,也确实没人能够比得过她。当时,在戏曲行当里,曾有一句老话,叫做“台下不见,台上见。”意思是在台下,我不跟你一般见识,等到了台上,咱们再比个高低。
那个时代,技术极其落后,没有麦克风,演员唱戏全凭高嗓门,如果嗓子不够高,是唱不了戏的。因为你在台上唱,必须要保证台下每一个人都能听见,且听得清,还要让他听出好来。如果声音过小,后面的听不见,观众自然不干。
当时,有一位著名的京剧演员金少山,此人天赋极好,是公认的好嗓子。而且不仅唱得好,对京剧的贡献也很大,还自创了一种较为先进的新唱法。一般有才之人,大都狂傲,这金少山也一样。
金少山很少循规蹈矩,一般都是想什么就做什么,很是随性,也颇不守规矩。据传,有一次金少山在南京演戏,跟他合演的是当时著名的武生王虎臣,他们演的剧目则是全本的《连环套》。在后台准备的时候,王虎臣那边的人一边准备化妆,一边聊着天。其中就有人说虽然外面传言金少山很厉害,但他看其实没什么,应该没有自己这边的王老板牛。巧的是,正好被金少山这边的人听见了,就告诉了金少山。金少山听了之后,并没作声,心里却已经想好了惩戒对方的办法。
开场后,金少山先唱《盗御马》,那次他是卯足了劲儿了,唱得尤其好,观众听得也非常过瘾,一场戏下来,喝彩声不断。金少山演完之后,就卸了妆,换身衣服,跟人说出去溜达溜达,然后就走了。
舞台上的戏还在接着演,等要到需要金少山再次上台的时候,后台经理才发现人不见了。经理很着急,赶紧派人四处去找,同时跟观众们说,金老板临时发烧,去医院打针了,估计要几十分钟才能回来,请大家谅解。台下观众已经被开场的《盗御马》勾起了兴致,对金少山也是非常欣赏,因此竟然毫不在意,甚至有人说没关系,就是等上一个小时也没问题,只要能听到金少山的戏就行了。
舞台是不能晾着的,最后经理无奈,只好临时插了一场《瞎子逛灯》,以拖延时间,同时也算是给观众一个小小的交代。
众人找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在剧场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找到了金少山。满肚子气的剧场经理见到这位角儿,赶紧换了笑脸迎了上去,跟他说要喝咖啡叫他们送来就好了,何必跑这么远呢?
金少山答道:“等我干吗啊!这种戏谁演不了啊!不是有人说我金少山没什么了不起吗?让了得起的人去唱就好了嘛!”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从此金少山也就给人一种玩世不恭的形象,甚至有人还给他扣了一顶误场怠工的帽子。不过金少山并不在意,反而继续我行我素。
而且,金少山也确实有不太守时的毛病。以前他在黄金荣的场子演戏的时候,就很不守时,常不把误场当回事,那时候经常是戏已经开场了,金少山却还没到。有一次黄金荣在自己的剧场看戏,结果又遇到了金少山误场,当时气得不行,恨不得立刻将金少山揪到自己的面前,一枪崩了他。可是,当金少山匆忙赶来,连续喊了几个高腔之后,弄得整个剧场掌声、喝彩声不断,搞得黄金荣也哭笑不得,无奈地跟身边的人说:“这个赤佬,虽不守规矩,可还真得他唱才行。”
金少山
就在1935年的这次上海赈灾义演中,孟小冬遇见了金少山,他们两个合演压轴《法门寺》,孟小冬演赵廉,金少山则演刘瑾。这一次,金少山又来晚了,等孟小冬都化完了妆,前面的戏已经快要下场了,金少山才慢腾腾地走进后台。孟小冬对这位有着“金嗓子”之称的金三爷的故事早有耳闻,这次见他依然这么不拿演出当回事,不禁心里不快,同时她的调皮劲儿也上来了,就决定恶搞一下这位爷。
在当时的京剧界,金少山的嗓音之高,是赫赫有名的,很少有人敢在嗓音上挑战他。孟小冬暗地里告诉自己的琴师,等到“庙堂”一段的时候,将调门调到正宫调。琴师有些疑惑地问小冬行吗,小冬调皮一笑,跟他说没事,你就等着看戏吧,之后便上场了。
那段戏的顺序是这样的,先是孙玉姣唱,然后是孟小冬的词,金少山则接孟小冬。等孙玉姣唱完之后,正好到了“庙堂”一段,也就是孟小冬告诉琴师升调的地方。琴师跟随孟小冬已久,自然早有默契,等孙玉姣一唱完,马上就把调门变了,成了正宫调。孟小冬丝毫不在意,按着这个调门就唱上了,丝毫不费力气,台下观众听得大呼过瘾,顿时喝彩声四起。不过,旁边的金少山却被这一下弄懵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孟小冬到这里会突然提调。不过这是台上,哪有他多想的时间,他只能跟着孟小冬的调门往上唱。本来,唱这一段的时候,按照戏本金少山演的刘瑾是坐着的。可是金少山知道,这么高的调门,坐着唱是肯定唱不上去了,只好站起来,在站起来的同时,还不忘狠狠地瞪了孟小冬饰演的赵廉一眼。一口气唱完了一大段之后,金少山的贴身内衣都湿透了,人也累得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回了原座。虽然受了些惊吓,但总算拼了老命没丢人。台下此时已经沸腾了,刚才的孟小冬的高调门,加上金少山的高调门,让他们过足了瘾。
台下的观众光顾着听得过瘾了,自然没太多想,不知道是孟小冬在戏耍金少山,台上的演员可是从一开始就看出来了。当时,由韩金奎饰演的贾桂,在台上就忍不住乐了。孟小冬饰演的赵廉,按照本子是背对着台口跪在台上的,此时也忍不住低着头咯咯笑个不停。更为有趣的是,从金少山的这次演出开始,这段刘瑾原应该坐着唱的戏,都改成站着唱了。
戏完之后,演员到回到了后台。这时候,韩金奎忍不住去打趣金少山,说道:“金三爷,想不到您老也有今天啊!让孟老板给压过去了吧!”金少山此时是哭笑不得,只好略带无奈地说:“好吗!可累死我了。”转脸看到了正要卸妆的孟小冬,马上板了脸,故作生气地说道:“爷们儿,你今天可把我坑苦了哈!”孟小冬,赶紧冲着金少山深深鞠了一躬,用京戏韵白的方式答道:“千岁爷,下官多有得罪了,还望海涵。”说完,又跑到一边偷着乐去了。
这算是孟小冬此次去上海义演中的一段插曲。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那段时间,孟小冬的心情应该是不错的,要不然也不会想出这种办法来捉弄金少山。他们之间的所谓比试,更多的是娱乐性的,带有搞怪的性质,根本不是较劲儿。而且,也能看出,这时候孟小冬的嗓音是极好的。
孟小冬这次去上海,不仅给观众带来了享受,也见到了许多多年没见的老朋友。姚玉兰就不用说了,孟小冬一直住在她家里。而杜月笙此时是姚玉兰的丈夫,自然跟孟小冬也常能见面。事实上,这次孟小冬去上海,另一个收获便是跟杜月笙走得更近了。这对她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次义演是杜月笙和黄金荣等大佬联合起来,用赈灾的名义举办的。这种盛会自然少不了梅兰芳,否则就给人一种规格不够的感觉了。既然梅兰芳和孟小冬都参与了这次演出,少不了是要碰面的。不过,各种记述显示两个人好像没什么交集。
虽然孟小冬离开了梅兰芳,而且离开得很彻底,甚至做了让梅兰芳很不高兴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孟小冬并没有忘记他。她的心里还是有梅兰芳的。只不过,我们已经无从判断,孟小冬是因为无法忘怀过去所受的伤害才不能忘记梅兰芳,还是因为时常想起梅兰芳的好而无法彻底忘记他。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这两个京剧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注定是没有缘分的。他们再也不可能在一起了,不仅不可能在一起生活,同样也不可能在一起演出了。对戏迷来说,这是一个损失,但对双方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
总的来说,孟小冬的这次上海之行还是很快乐的。虽然身体不如以前了,但是毕竟唱了戏,更为重要的是见到了许多老朋友。
同年,黄金荣对自己的黄金大剧院租赁给了金廷荪。剧院经营者改变,自然要重新举办开幕仪式。而那次开幕仪式异常隆重,特意请孟小冬、章遏云、陆素娟来帮忙剪彩。之后,孟小冬还上台演了几天的戏。
那次演出北京来了很多名角儿,像马连良先生等都在其中。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已经定居上海的梅兰芳先生并没有出现在这次的演出中。他所以没去,不是因为怕见孟小冬,而是因为当时他有事情不在上海,时间实在赶不开,所以就没有到场演出。
演完戏之后,孟小冬又在上海住了一段时间,自然还是住在姚玉兰的家里。结果,这一住改变了孟小冬的命运。她跟杜月笙产生了感情。
提起这段感情,也是颇为不同寻常的。孟小冬对杜月笙的印象自然是很好的,这位青帮老大这么多年来没少帮助自己,同时又是好姐妹的丈夫,感情自然就进了一步。不过,她却从没有想过要跟杜月笙发生什么纠葛。
孟小冬(右)与姚玉兰
而杜月笙是喜欢孟小冬的。孟小冬十几岁的时候,杜月笙就知道她,也曾经关注过她。后来她长大成人了,更是让杜月笙时常牵挂。可以说,杜月笙早就对孟小冬倾心了,不过因为孟小冬嫁给了梅兰芳,所以他没了机会,便没有表达过。而只是在背后默默帮助孟小冬摆平各种事情。
姚玉兰也是通过京剧跟杜月笙相识的。杜月笙看了她的表演很是喜欢,便不懈追求,最终抱得美人归。那时候,杜月笙已经有三个老婆了,姚玉兰是他的四姨太。不过,虽然杜月笙老婆较多,但他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姚玉兰身上的。他们结婚后,更多时候杜月笙都是跟姚玉兰在一起的。
然而,姚玉兰虽然得宠,却并不安心。她爱丈夫,她的丈夫也喜欢她,但她总是没有安全感。因为她还有三个竞争者,虽然现在丈夫的心思都在自己身上,可是男人尤其是像杜月笙这种地位的男人,喜新厌旧是很平常的。他很可能再找一房姨太太,那时候自己也便失宠了。姚玉兰是一个很聪明的女性,也是一个比较看得开的人。她想,反正也阻止不了丈夫纳妾,那为什么不索性让步再大些,自己给他介绍呢?这样,杜月笙即使厌倦了她这个人,也会对她感恩,从而不至于太过冷落她。
找人,是门学问,尤其是给自己找一个潜在的竞争者,就更是一门学问了。姚玉兰早就知道,丈夫是喜欢孟小冬的。她也知道孟小冬是一个很好的人,她不会背叛自己,更不会对付自己。因此,孟小冬便成了姚玉兰的目标,她要撮合孟跟自己的丈夫结合。这样一来,对几个人都好,孟小冬是自己的姐妹,进门之后自然跟自己一派,这样即使杜月笙的另外三个老婆想要对付自己,那么也有了跟她们抗衡的资本了。杜月笙喜欢孟小冬,他二人结合之后,杜月笙得偿所愿。而孟小冬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找个归宿了。所以这是一个极为圆满的结局。
打定主意后,自然就是实施了。杜月笙这边是不需要做什么工作的。差就差在孟小冬未必会同意。
姚玉兰是孟小冬的好姐妹,她的话孟小冬自然是听的,也是信的。姚玉兰总是说杜月笙的好,孟小冬不自觉地就信了。而且杜月笙也确实对她很好,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孟小冬对杜月笙的好感,自然是急剧上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