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相互信任、形影不离,让旁人很是羡慕,在别人眼里,这是一对标准的神仙眷侣,模范夫妻。
为了长期陪伴丈夫身边,全身心支持丈夫的事业,王明华一时考虑不周,竟然在生了一双儿女之后,做了绝育手术。却不料,老天不仅没有眷顾这个优秀的女人,反而降临给她许多的灾难。就在梅兰芳事业有成,整个家庭步入幸福之后,他们两个的孩子大永和五十相继因病夭折。丧子之痛让梅兰芳备受打击。然而,处在悲痛中的梅兰芳又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安慰受伤的妻子,这是一个丈夫的责任。
不过,梅兰芳的安慰和鼓励并没有让王明华走出悲痛,她从此一蹶不振,甚至经常在半夜惊醒,之后再也无法入睡。上天对王明华似乎有些太过残忍了,就在她还没有从丧子之痛中恢复过来的时候,又患上了结核病。
正值好年华的福芝芳
这时候,梅兰芳的日子也不好过。那时,人们是极度在意香火问题的,一家如果没有儿子、无法延续香火便会被人嘲笑,而他们自己也会因此极度烦恼。梅雨田夫妇就是曾经烦恼过的,他们年轻时只有两个女儿,一直在为没有儿子而发愁、焦虑。到后来虽然过继了梅兰芳过来,但老两口在曾经的焦虑与失落中被吓破了胆。所以他们才会那么急着给梅兰芳张罗亲事,为的就是能够尽早看到第三代。
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老两口还没在孙子、孙女双全的幸福中体验够甜蜜的滋味,两个孩子就去了另一个世界。这对两位老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他们急于想再要一个孙子,可偏偏王明华做了绝育手术,不能再生了。于是,老人们便想要梅兰芳再娶一房,帮助梅家传递香火。
梅兰芳虽然深爱着王明华,但一样不能违背长辈的意愿。更何况在那个时代,为了延续家族的香火而另立侧室是很正常的事情。人们不仅不会将这个视为道德问题,反而觉得这样做的男子是孝顺的。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梅兰芳结识了福芝芳,并将其娶回家门。福芝芳过门之后,王明华担心自己的病会传染给家人,更担心传染给梅兰芳,便自己提出离开家,去天津的医院住院治疗了。
梅兰芳和福芝芳的缘分,也是来自舞台。福芝芳是满人,早年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福芝芳的母亲很倔强,也很刚强,她硬是靠着卖手工削制的牙签,把女儿培养成人,女儿还成了北京的名角儿。
梅兰芳和第二任妻子福芝芳
后来,福芝芳与梅兰芳相识,并相爱,然后嫁入了梅家。婚后,两个人的感情也很好,福芝芳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主动放弃了演戏,专门在家相夫教子。平时闲暇,便学着读书认字。梅兰芳对她也很关爱,知道她想要识字,便给她请了两个教师,教她读书。
福芝芳很努力,很快便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已经可以很轻松地读一般的古文了。那之后,福芝芳的角色就改变了,她不再像以前一样,只待在家里相夫教子,而也像王明华那般,开始帮助丈夫打理事业。她开始经常陪伴梅兰芳看书、修改和整理剧本等,也偶尔会去后台帮助化妆,以及做些服装设计等工作。甚至,有时候如果戏班里的演员之间有了芥蒂,她还会出面帮忙说和,以前这些都是梅兰芳一个人完成的。
渐渐地,福芝芳在梅兰芳的事业中参与度越来越高了。她的这种行为,让“梅党”中的很多人不爽。王明华是一个性格较为温和的人,跟这些人还能够较好地相处,有时候大家有些意见不同的地方,王明华也能做出让步。而福芝芳则不同,她跟自己的母亲一样,很刚强,也很倔强,是一个很有性格的女人。她对那些“梅党”过多插手丈夫的事业很是不满。甚至有时候,会给这些“梅党”白眼。这让他们很不舒服。
如今,“梅党”们看到孟小冬色艺双绝,而且颇具男子气,很大方,也好相与,便想撮合她跟梅兰芳。他们觉得,如果孟小冬进了梅家的门,就可以对抗福芝芳了,而且以孟小冬的为人,如果她掌管了梅家,不仅对梅兰芳,对“梅党”们也都是有好处的,至少孟小冬极好相处。
不过话虽这么说,当时的“梅党”也并不是老早就怀着积怨要给梅兰芳再娶一房以对抗福芝芳的。最开始的时候,不过是一个玩笑,后来人们觉得这个好玩,因此常常聊上几句,结果越聊越深入,越聊越觉得孟小冬跟梅兰芳合适,也便由一种玩笑变成了一种想法了。
很多事情其实都是这样的。原本只是无心的一句玩笑,可是静下来一想,好像也有些道理,而且较为有趣,于是便开始往深处想。后来,越想越觉得可行,便开始去做了。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很多人的思维特性。不仅有些闹剧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沿着这种过程上演的。甚至很多极为有意义,对人类发展很重要的事件,也是这么开始,沿着这种路径上演的。
“梅党”当中,最为重要的有三个人,分别是齐如山、李释戡和冯耿光。齐如山和李释戡都是文人,主要帮助梅兰芳写剧本,探讨艺术方面的事情。冯耿光则负责梅兰芳事业发展事务等,他的话语权更大些。
齐如山和李释戡喜欢所谓的雅事,他们愿意看书中的情爱故事,也常常在戏剧中编制各种美丽的爱情故事。如今,生活中有这么一对璧人,结合后能够成就一段佳话,自然不会放过。而冯一开始是没有什么表示的,甚至有些反对,可经不住别人总说,又因为他跟福芝芳有些不睦,也就不再阻拦了。
关于冯耿光和福芝芳之间的矛盾,是这样的。冯是中国银行的总裁,他见梅兰芳为人老实,尤其不善理财,于是就替梅兰芳在中国银行开了个账户,并帮忙办理了“特殊储户”的手续,这样一来,梅兰芳在中国银行就可以享受最高级别的利息了。然而,这种类型的储户,虽然能够享受更多的利润,但如果想要一次性大笔取钱,也会多出一道手续,需要冯的参谋进行核准。
对于这点,福芝芳很不乐意,她有一种自己的家却被别人掌控的感觉。因此常跟梅兰芳抱怨,甚至多次要求梅兰芳将钱从中国银行取出来,存入别家。梅兰芳是一个较为随意的人,他觉得人不能忘本,因此常跟福芝芳说,如果没有冯六爷,我们也不会有今天。而且,人家也并没有要控制我们的家庭,所以随意些就好,不必太过计较。福芝芳觉得丈夫的这种行为是一种软弱,可是她也无可奈何。于是这股怨气便向其他人的身上发泄了。这也是前面说福芝芳对“梅党”过多参与梅兰芳事业而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
福芝芳没有当着冯的面表达过抱怨,但私下里也是说过些坏话的。时间久了,自然就传到了冯耿光夫妇的耳朵里。冯听了之后非常生气,觉得被人冤枉了,冯的夫人更是气愤,觉得一片好心不仅没有得到好报,反而被人奚落很是不值。于是便劝冯以后不要再管梅家的事情。
但冯耿光觉得,梅兰芳太过忠厚,而且对理财等实在是一窍不通,如果自己放手不管他,他很可能会在外面吃亏。所以就跟夫人说,我们是为了兰芳,还是一切以大局为重的好,何必跟一个妇人一般见识。
这样,虽然没发生什么事情,但都不待见彼此。
所以,当齐如山等人总是在耳边说孟小冬和梅兰芳合适,冯耿光也便不再阻挠,同意了这一想法,并托请齐如山和李释戡做大媒。齐、李二人自然是愿意的。
至此,好像一切都已经齐备了,但是还差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梅兰芳同意吗?“梅党”跟梅兰芳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梅兰芳是高兴的。他跟孟小冬平时接触不多,基本都是有堂会的时候一起演出。但梅兰芳对孟小冬的印象极好,她很认真,也很努力,更重要的是她有才华,有魅力。这些都是梅兰芳看重的,也是梅兰芳欣赏的。
而且,梅兰芳也梦想那样一种生活,跟一个有灵气的女子一起,台上扮着夫妻,台下是真夫妻,夫妇同唱,既有共同语言,又能够长时间待在一起。可谓是理想生活的典范。
不过,梅兰芳虽然也很喜欢孟小冬,但并没有立即答应冯耿光和齐如山他们要娶孟小冬过门。原因很简单,他是有妻室的,而且他们夫妻之间没有什么嫌隙,再说现在也不像当初娶福芝芳的时候,可以用传宗接代为借口。而且,最让他担心的是,以福芝芳那种强势的性格,她能容得下孟小冬吗?到时候,一家人如何相处?
可以说,梅兰芳想的这些都非常现实,也确实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梅党”们不这么想,他们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
所以会有这个差别,就在于角度问题。梅兰芳是主角,之后的生活需要他自己去经历,所以他能意识到有些问题将会很棘手。而“梅党”们是旁观者,他们不过是想看一出自己喜欢的爱情故事罢了。至于这故事中的主角们到底用何种方式去生活,甚至生活得怎么样,他们是不会考虑的。
面对梅兰芳的担心,“梅党”们并不在意。最后,李释戡给梅兰芳出了个主意,让他先到外面找所房子,跟孟小冬直接成亲,来个先斩后奏。这样,即使福芝芳不满意,她也没有办法了,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至于之后的事情,或者可能出现的状况,到时候见机行事就好了。
梅兰芳听了李释戡的话之后,点头微笑,表示同意。他觉得这个办法很好。
到这里,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现在差的就是孟小冬那边是否会同意。


第三章 名定兼祧新婚燕尔
孟小冬自然是不会同意的。不是因为她不喜欢梅兰芳,事实上,“梅兰芳”三个字对孟小冬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确实,在那个年代,梅兰芳绝对是家喻户晓的大师。在同行的眼中,就更是如此了,因为他们懂戏,所以他们更加明白梅兰芳到底有多厉害。
孟小冬也想象过,如果能够跟伶界大王梅兰芳成亲,那确实是一件美事。可是,孟小冬担心的最大问题是,梅兰芳已经有妻室了,自己如果嫁过去,只是一个妾。这种身份,她是不能接受的,其实她更担心的是,父母不会接受自己去给人家做妾。
所以,当齐如山和李释戡来到孟家,正式跟孟小冬说起这事的时候,孟小冬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跟他们说,这种事还是需要问下父母的意见。
很快,孟鸿群夫妇就随孟小冬出来了,陪同齐如山、李释戡二人一同说话。孟鸿群是一个直爽的人,所以说话也开门见山,他直接对媒人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之常情。孟某在这里先谢过两位媒人的美意。对于小冬,能够嫁给梅老板是她的造化,可是老汉听闻梅老板已经有了两房夫人,如果小冬过去,如何安排呢?若要小冬做个偏房,我们孟家还是要好好商量一下的。”
言下之意非常明显,孟家对梅兰芳是认可的,但即使对方是梅兰芳,让自己的女儿去做偏房,也是不大可能的。
齐如山和李释戡早已经预料到了孟家的态度,并做好了准备。因此,孟鸿群话音刚落,齐如山就开口了:
“请孟五爷放心,梅家是不会让小冬受委屈的,畹华也会对小冬好。第一,王夫人如今病体沉重,早已经去了天津疗养,平时是不来北京的,所以实际梅家只有一房。第二,小冬嫁过去之后,并不住梅家,而是另择婚房两人分居另过,暂时不在一起生活,因此不会有矛盾。第三,畹华自幼兼祧两头,这一点孟五爷应该是知道的。因此小冬过去也是正室,并非偏房。”
孟鸿群听了之后,疑虑自然消了大半,便说:“如果是这样,倒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是二位知道,冬儿是我的大女儿,这些年在外漂泊,挣钱养家,也极为不易,我们老两口指望着她,也觉得亏欠了她。如今她要出嫁了,我们自不能拦着,但这毕竟是一件大事,容我们再商议商议,到时候给二位回话。”齐如山说:“这个自然,婚嫁乃是大事,马虎不得,五爷这么做也是人之常情。那我们就等消息吧!”之后,便和李释戡起身告辞。
在这里要插一句,所谓的兼祧两头,就是古时候有的男子肩负着两家的继承人任务。梅兰芳自幼丧父,是由大伯抚养大的,而他的大伯没有儿子。这样,梅兰芳身上就肩负着一个重任,他既要为自己的父亲传宗接代,也担负起了大伯那边传宗接代的任务。理论上说,这种情况下的人是可以有两房正妻的。一个是代表自己父亲那头,另一个则代表大伯那头。
齐如山等人所以能够想到这个名目,就在于福芝芳和梅兰芳结合的时候,福芝芳的母亲也是不太同意的,一样是不喜欢自己的女儿给别人家做小,当时“梅党”们用的就是兼祧两头的说法。
孟鸿群夫妇虽是孟小冬的父母,对女儿的婚嫁有一定的决定权,但孟小冬毕竟是拜过师,签过契约的。如今要嫁人了,自然要跟仇月祥商量一下,至少是打个招呼。
可是他们没想到,仇月祥竟然极力反对。他觉得,孟小冬刚刚崭露头角,成了一方名角儿,正是应该大展拳脚去唱戏的时候,这时候如果嫁人,以后怕就没办法上台了,太过可惜。而且,对方已经有了两房妻子,嫁过去也未必就能有好日子过。给人做小,不是那么简单的。
孟鸿群跟仇月祥解释了对方兼祧两头的说法,仇月祥听了非常不以为然,他觉得这话未必可信。
本来,孟鸿群夫妇也是有些犹疑的,一会儿觉得孟小冬嫁入梅家确实不错,一会儿又觉得有些不妥。所以跟仇月祥说这件事,不仅是打声招呼,也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让他帮忙出个主意。可没想到,仇月祥的态度极为坚决。这反而让孟家觉得,仇月祥所以这样不是为了孟小冬的将来考虑,而是怕失了孟小冬这棵摇钱树。反而不太将他的意见看重了。
同时,孟小冬的心里也是有类似情绪的。她对嫁给梅兰芳,自然是从内心愿意的。本来,她对这个师父兼姨夫很是感恩,他虽然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但都是为了自己好。她明白师父的苦心,所以对师父的话也一直是听从的。但如今,师父却极力反对,不禁就让她产生了逆反心理。
不过,虽然此时孟家都同意这门亲事,但孟小冬有些顾虑,而且仇月祥又反对,所以虽然想要答应,但并没有立即行动,而是暂时拖了下来。孟小冬心里也是焦急的,可她却不好意思跟父母提出来,让他们赶紧去回对方的话。
齐如山等人看孟家没有立即答复,便开始想对策了。他们三言两语就分析出了孟家的顾虑。他们觉得,孟鸿群之所以到现在还在犹疑,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孟小冬跟仇月祥那边有契约在,而仇月祥是一定会反对的,这样孟家即使不愿听仇月祥的话,也不好直接驳回仇月祥的面子。而且,结婚就要解除契约,按规矩是要给仇月祥一笔费用的,这笔费用可能孟家不一定想出。第二个,就是名分问题了。孟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三代唱戏,在梨园内也是有名有姓的,女儿要嫁给人家做小,肯定面子上过不去,即使对方是梅兰芳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