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爱小说上一章:秦汉社会意识研究
- 爱爱小说下一章:南怀瑾先生讲中国智慧系列一《正道的谋略》
① 陈剑:《上博竹书〈曹沫之陈〉新编释文(稿)》,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12日(http:-//www. jian-bo. org/admin3/-2005/chenjian001. htm)。
② 陈斯鹏:《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曹沫之陈〉释文校理稿》,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20日( http://www. jianbo. org/admin3/list. asp? id= 1328)。
③ 李锐:《〈曹刿之陈〉释文新编》,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25日http://www. jianbo. org/admin3/2005/lirui002.htm)。
+ 52453 上,32 下 + 61 + 53 下(5457) + (1516),(5960)+48446 下+(3336)+28 + 37 +49,63下64 + 65上+7下+8上+65下。①(5)蔡丹(2006)分为九个编联组3,41 +以6) + 7上+8下+(914)+(1722)+29 + 24 下+25,23 下+24 上,26 + 62 + 58,49, (5960),37 下 + 13840) + 3245)+46 上47 + 63 上27 + 23 上+51 下 + 50 + 51 ±431 + 32 ±430 + 524~53 上,32 下 + 61+53 下+(54~57)+(15~16),48 + 46 下4(3336)+28 +37上+63下64 + 65上+7下+8上+65下。②本文简文编联以及考释主要依据蔡丹(2006)。
(2)军纪:整理者:疑指军队编制。
(3)一人:整理者:重文,读“万人”。“万人”以下应接“以军”。《管子•小匡》以一万人为“军”,《司马法》佚文和《周礼•夏官•序官》以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陈剑(2005):“一人”原作合文,右下角有合文符号,原误释为“万(万)人”重文。蔡丹(2006)、单育辰(2007)③均从之。
(4)又(有)多:陈剑(2005)又”字末笔向左弯曲,此类写法之“又”字本篇多见。“战功曰多”,旧注多见。
(5)四人:陈剑(2005):“四人”当指一“伍”之中除有动者外之其它四人。
(6)断:陈剑(2005):断,决也,犹言裁定功过赏罚之标准。
(7)毋上(尚)获而上(尚)闻命,所以为毋退:整理者:“退”,写法有点怪,声旁的上部,里面多了一竖。陈剑(2005):以上“……所以为断”、“……所以为毋退”、“……所以同死”相呼应,是简62与简58必当连读之证。相连处“毋上获而上闻命,所以为毋退”意为以“毋上获而上闻命”使兵众临战不退却。其所引沈培意见则为:“‘上’似当读为‘尚’,句意为以听命为上而不以俘获多少为上。”蔡丹(2006):闻命,听命、接受建议。《晏子春秋•谏上》:“公曰:'若是,孤之罪也。夫子就席,寡人闻命矣
(8)率车以车,率徒以徒:这里是指率车则与车同在,率徒则与徒同在。
(9)三者:整理者:上文残缺,不得其详。陈剑(2005):简49之“此三者”当即简28“此三者所以战”之“此三者”,即卒长、军帅、邦(国)君。同时简48与简49间不容有长达一简(假设简48下段与简49上段)之缺戈,以此知简48与49之
——————————
①白于蓝:《上博简〈曹沫之陈〉释文新编》,简帛研究网,2005年4月10日( http://www. jianbo.org/admin3/200 5lbaiyulan001.htm).
②蔡丹;《上博四〈曹沫之陈〉集释》,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③单育辰:《〈曹沫之陈〉文本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必当拼合为一支整简。但相连处的“不和则不辑不兼畏于民”如何断句、理解尚待考。李锐(2005):此处“三者”指“为和于邦”、“为和于舍”、“为和于阵”三教。陈斯鹏(2005):“三者”指“卒有长,三军有帅,邦有君”。蔡丹(2006):疑此“三者”指“为和于邦”、“为和于舍”、“为和于阵”,故将简49置于简58之后,但其间应有缺简。
(10)一出言:整理者:犹言“一下令”。 ,
(11)如:陈剑(2006):“如”字原误释为上,从“弗”,读为“弗”蔡丹(2006):根据图版可知此字上所从应为“女”,释为“如”甚确。
(12)毋冒以陷:整理者:“冒”,指冒险;“陷”指陷败。
(13) 牪:整理者:疑同“犇”,即“奔”字。陈斯鹏(2006):疑简文“牪”字读作“眷”。眷者,顾也,恋也。苏建洲(2005):“牪”可能是属于“同符合体字”,简单说就是“牛”的繁体,或可读作“愚"①。王兰(2005):“牪”字见于《玉篇•牛部》,训“牛件也”;又见《字汇•牛部》,训“牛伴也”。两释显然于此不合。《玉篇•牛部》又有“𤘧”字,训“牛也”,音“宄”。疑此处“牪”即“𤘧”字,读为“宄”…… 宄,《说文•宀部》:“宄,奸也。外为盗,内为宄。”段玉裁注:“凡盗起外为奸,中出为宄。”简文此处“宄”指军队内部作乱。②
(14)尔正 :苏建洲(2005):“正 ”,可能读“征贡”。“正”读“征”古籍常 见。“ ”读“贡”,见于《上博(二)容成氏》简20“四海之外皆请 (贡)”“尔”指那些士兵。整句话可释为:“……又戒言曰:愚,尔定 ;不愚,而或兴或康以会。故帅不可使愚,愚则不行。”意思大约是说:“……又告诫说:如果是愚将,那些士兵一定会争吵、溃乱,(不听上面的命令)。如果不愚笨的话(智将),士兵会大量来归附他或与他会合,所以不可使用或派遣愚笨的人担任将军,愚将会让阵列溃散。”③王兰(2005):“ ”字金文、战国文字皆有出现,本义为祭名,假作“攻”或“功”。此处的“正 ”应假作他字,非其本义。这段简文应释:“□又(有)戒言曰:‘牪(宄),尔正(定) (讧);不牪(宄),而(尔)或兴或康以会。'故率,不可思(使)牪(宄),牪(宄)则不行。”整段话连起来大意是:军队有内乱的话,你们必定
————————————
①苏建洲:《〈上博(四)曹沫之陈〉三则补议》,简帛研究网,2005年3月10日( http://www. jian-bo. org/admin3/200 5/sujianzhou003. htm).。
② 王兰;《“牪尔正〇(从系从工)”句试释》,简帛网,2005年12月10日( http://www. bsm. org. cn/show article. phpid=128) 。
③ 苏建洲:《《上博(四)曹沫之陈〉札记》,孔子2000网,2005年3月7日( http://www. confu-cius2000. com/adrnin/list. aspid= 1648)。
会争吵溃乱;军队没有内乱,就会昌盛安定地聚合起来。所以率领军队,不能使
军队产生内乱,有内乱就不能成功。
(15)或兴或康以会:整理者:“兴”,有作、起之义;“康”有荒、废之义,二者是相反的词。李锐(2005):“会”古音为匣纽月部字,“刖”为疑纽月部字,音近可通。苏建洲(2005):“兴”有事情刚开始发生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少数”。“康”则有繁盛、广大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很多”“会”应该有会合、聚会的意思。“或兴或康”就字面来说,大概是说归附或会合的人数“或少或多”,这应该是个偏义副词,重点在“康”。“不料,而或兴或康以会”意思是说如果是个“智将”的话,士兵都会来归附他。陈斯鹏(2005):“兴”指兴师,“康”训安宁。“会”古有“成”义。整句话重新断读作“牪(眷)尔正 (功),不牪(眷)而或(国)!兴,或(国)康以会“眷尔正功,不眷而国”谓须一心顾念功业,英勇征战,不应怀恋旧国乡土。“兴,国康以会”意谓兴师杀敌则可保国家无虞,既是对“眷尔正功,不眷而国”的解释,亦寓鼓舞之意。接言“帅不可思(使)牪(眷),牪(眷)则不行”,是曹蔑进一步强调“不使眷”对于率军出战的关键意义。以此回答庄公关于“一出言三军皆劝,一出言三军皆往”之问。王兰(2005):“或”,有也。“兴”训“昌盛”,“康”训“安定”,此处并列对举。“会”训“聚合”。“而或兴或康以会”即“尔有兴有康以聚”,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可意译成“你们的军队就会昌盛安定地聚合起来”。
(16)故率不可便奔则不行:李锐(2005):“行”,《广雅•释诂二》:“行,陈(阵)也。”苏建洲(2005):行,陈(阵)也。王兰(2005):简文此句应读为“故率,不可使宄,宄则不行”“使宄”指“使军队宄”。“行”训“成功”建不行”与前句“定订”照应,再次强调“宄”的恶果。
(17)勿兵以克:整理者:似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参看《孙子谋
攻》)。孟蓬生(2005):“勿”,义为“无”“无兵以克”,是说没有(不依靠)军队而取得胜利,亦即不战而屈人之兵。①高佑仁(2005):简文“勿兵以克”,犹言“莫以士兵克敌”之义,士兵皆血肉之躯,因此曹沫以为勿以士兵来克敌致胜,而从两个面向来取胜,一是从兵器之砥砺胄甲之坚来胜敌,二是以“势”来压过敌军。②
〔译文〕
每什伍之间,一定要有公孙公子,这就叫军纪。五人成为一伍,其人一个有
——————————
① 孟蓬生:《上博竹书(四)闲诂》,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15日://www. jianbo. org/admin3/2005/mengpengsheng001. htm) 。
② 《〈曹沫之陈〉校读九则》,简帛研究网,2005年11月13日( http://www. jianbo. org/admin3/2005/gaoyouren004. htm)。
功劳,其它四人也要一起奖赏,做为裁定功过赏罚的标准。要求士卒不要只重视 获敌,而要重视听从命令,这样士兵就不会私自后退。率领战车的人要跟战车在 一起,率领步兵的人要跟步兵在一起,这样才能上下生死同命。
对于人民……庄公问:“做到亲、和、义这三者,就足以与敌邦作战获胜吗?” 答:“要警惕!战胜……”
“……有此志向的人很少呀!”庄公又说:“我听说:‘一句话可以让三军都振奋,一句话可以让三军都勇往直前。‘有这种话吗?”答:“有。做到谨慎小心,怎么会不能取胜呢?不要过于冒进而陷于危险,稳扎稳打,一定能超越前次战役所攻击的地方。”
又警戒道:“奔跑,你们的作战队形一定会乱掉;不奔跑,你们才能保持作战队形奋起,顺利地依据战法聚合。”所以将帅不可以让军队肆意奔跑,肆意奔跑就会不成阵形。战争有更明白的道理,那就是:不靠战争手段来求取胜利。
【参考文献】
季旭升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读本》,〔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
秦简篇
龙岗秦简
〔解题〕
1989年10月12月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孝感地区博物馆和云梦县博物馆参加组成的考古队,在云梦龙岗配合工程建设发掘中,共发掘了九座秦汉墓葬。其中6棺内出土秦代的293枚竹简、1枚木牍以及138枚残简,这批简牍后来被称为“龙岗秦简”根据保存完整的简,简长280,宽0.5cm,厚约0.1cm。简文字迹或清晰或漫漶,总的来说,简上半部字迹较清晰,下半部漫漶甚或朽穿,无法辨识。全部简文均书写在蔑黄一面,简背未见字迹。书写风格统一,为一人所书。字迹笔划一律由左向右倾斜,笔道劲快,结构、布局甚有章法,是很成熟的秦代隶书。由于龙岗简残断严重,且无完整律名,《云梦龙岗秦简)X1997)将全部简文分为禁苑、驰道、马牛羊、田赢、其它共五类,其中有关禁苑的律文为龙岗简的主要内容。以下简文内容编排及注释主要依据《龙岗秦简)X2001);简号标注大写依据《龙岗秦简》(2001),括号内阿拉伯数字为《云梦龙岗秦简)X1997)中竹简的出土登记号,并标出《云梦龙岗秦简》(1997)页码,便于查对;简文校注是先简文再校注最后是译文。
一、竹简
〔简文〕
诸叚(假)(1)两云梦(2)池鱼(御)(3)及有到云梦禁中(4)者,得取灌(5)□□〼 (278,页 27)
〔校注〕
(1)既租借,租赁。
(2)两云梦:皇家设在云梦中的两处苑囿,一在南郡编县,一在江夏郡西陵县(《汉书•地理志》)。赵平安指出:“两云梦,当指秦代的左云梦和右云梦。”①
(3)池鱼(御):《云梦龙岗秦简》(页27):印玺;《龙岗秦简》(页69)从李家浩 释写,改为“池鱼” 池御:特指官有的池湖、苑囿。御,禁苑。
(4)禁中:此指“禁苑中”之省称,皇家禁区,平民百姓禁止入内。
(5)《云梦龙岗秦简》(页27)指出:“灌”下二字模糊不可辨识,此“灌”是指灌木还是假作“获”,谨阙疑备考。
〔译文〕
凡在两处云梦苑租借管有的池塘、田地以及到云梦禁苑中的人,可以取……
〔简文〕
实出入(1)及毋(无)符传(2)而阑入(3)门者,斩其男子左趾(4),□女【子】〼2(272,页32)
〔校注〕
(1):孔,此指打洞、钻洞。“窦出入”,可能是自行打洞出入,也可能是经由原有的孔穴出入。
(2)符传:通过关卡的凭证。符是证件,传是文书,两者相互配合方能起通行 证的作用。符,《说文竹部》:“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现在发现最早的符节实物是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的战国铜器鄂君启节,分为舟节两枚、车节三枚,均为铜制,上刻铭文,表明其车队和船队数量,一年内可以往返五次。居延汉简有符的实例:“始元七年(公元前80年)闰月甲辰,居延与金关为出入六寸符券,齿百,从第一至千。左居官,右移金关。符合以从事。第八。”(《合校》65 7)符为木制,其中用毛笔大书“百”字,并在其上刻齿,中间剖开,左边由居延县颁发给申领人,右边发送给金关县。一共应该有一千枚,这枚编号第八。出行者拿着这左半部分符节到达金关时,守官人员取出编号第八的右半部分,如果相合,则放行。刘熙《释名》:“传,转也,转移所在,识以为信也。”传与符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是符有齿,传无齿,不必契合相验;二是符分左右,要先寄右符到边关,用以合符,传则只一份,由出入关境人员自行携带;三是符有编号,传没有,不受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