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其说又见于《商君书•更法》,
②《史记•商君列传》。
③《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异。例如《商君书•说民》:“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靳令》则说:“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力。”又《开塞》:“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故效于古者,先德而治;效于今者,前刑而法;此世之所惑也。”《错法》:“凡明君之治也,任其力不任其德。”都表现出对于“德”的崇拜的某种保留。
《韩非子•解老》:“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全。用之思之则不固,不固则无功,无功则生于德。德则无德,不德则在有德。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种对“德”的理解也与儒学正统宣传明显不同。又《五意》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则提出了对“德”进行历史分析的见解。此外,《显学》写道:“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认为在政治实践中,“德厚”其实是不如“威势”的,这种实力至上的观念,是和秦强国胜兵的经验相一致的。同篇“不务德而务法”的主张,尤其鲜明生动地体现了秦政的风格。
《吕氏春秋•论威》还提出了“凶德”之说:“凡兵,天下之凶器也;勇,天下之凶德也。举凶器,行凶德,犹不得已也。举凶器必杀,杀,所以生之也;行凶德必威,威,所以慑之也。敌慑民生,此义兵之所以隆也。”所谓“义兵”的宣传,是对自以为正义的战争的肯定。①与“义兵”相联系的“凶德”,也具有正义的性质。《汉书•艺
————————
①《吕氏春秋•荡兵》称以实现“大一统”为目的的战争形式为“义兵”。“争斗之所自来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古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古之贤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欲偃天下之兵,悖。”“义兵之为天下良药也亦大矣。”
文志》将《吕氏春秋》一书列入“杂家”之中,又说,“杂家”的特点,是兼采合化儒家、墨家、名家、法家诸说,而所谓“国体”、“王治”,即治国之体和王者之治,正应当兼合诸学,博采众说,取百家思想之所长。《吕氏春秋》的确是“兼”、“合”以前各派学说编集而成的一部文化名著。司马迁记述《吕氏春秋》成书过程的特点时使用“集论”一语,是符合事实的。汉代学者高诱为《吕氏春秋》作注,曾经评价说,这部书的基本宗旨,是以“道德”作为目标,以“无为”作为纲纪的,儒学的说教只是被借用为形式。后来有学者根据这样的说法分析说,吕书作者虽然包括有儒家学者在内,但是此书却是以道家学说为主体内容,以儒家学说为宣传形式,在吕不韦的主观上,比较是有意畸重于道家的。①《吕氏春秋》这部书的重要文化价值,还突出表现在其实质,是在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即将形成的时代,为推进这一历史进步所进行的一种文化准备。《吕氏春秋》是战国百家争鸣时代最后的文化成就,同时作为文化史即将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的文化标志,可以看作一座文化进程的里程碑。《吕氏春秋》的政治文化倾向,对秦帝国的基本政策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有关“德”的内容,无疑值得秦史研究者注意。
与秦政有关的“德”的理念,其实丰富了传统“德”的学说,在中国“德治”史和“德治”思想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秦史中通常被看作反面人物的赵高和胡亥,在策动沙丘政变时的对话,有涉及“德”的言辞:
胡亥曰:“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
——————————
① 参见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3月版,第658页。
孝也;能薄而材谤,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
高曰:“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德,孔子著之,不为不孝。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故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愿子遂之!”
胡亥关于“逆德”的顾虑,赵高所谓“盛德不辞让”的劝慰,都体现了“德”作为政治观念在统治集团上层的影响。秦二世继位后,赵高献策:“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于此。”而“二世然高之言”,这里所谓“阴德”、“厚德”,都反映赵高、胡亥们心中的“德”,比较倾重于利益关系,与儒学倡导的“德”的精神,是存在距离的。又如赵高对李斯夸赞胡亥时所谓“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虽然也说“慈仁笃厚”,但是仍归结于“重士”、“敬士”,与“阴德”、“厚德”之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李斯警告秦二世:“田常为简公臣,爵列无敌于国,私家之富与公家均,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阴取齐国,杀宰予于庭,即弑简公于朝,遂有齐国。”赵高则说:“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①田常所为之“布惠施德,下得百姓,上得群臣”,其所谓“德”,也有同样的含义。
——————————
①《史记•李斯列传》。
作为“德治”思想的历史中继,影响秦政的“德”的观念虽然与其东方起源有所变异,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仍然具有值得重视的文化价值。
(六)“秦德”宣传的文化本质及其政治史的惯性
“秦德”的宣传和“秦暴”的实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史记•赵世家》可见“秦暴”的说法。《郦生陆贾列传》则曰“暴秦”。《苏秦列传》:“秦之行暴”,《刺客列传》:“秦王之暴”,又说:“秦王贪。”《秦始皇本纪》:“秦王怀贪鄙之心”,《穰侯列传》:“秦贪戾之国也”。“贪鄙”、“贪戾”,也表现出与“德”的对立。
《荀子•议兵》写道:“秦人其生民以狭厄,其使民以酷烈。”郝懿行《荀子补注》:“狭厄犹狭隘也。”“酷烈”体现政治文化的风格,使人联想到《史记•商君列传》所谓“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商君书•垦令》又说到“褊急之民”、“很刚之民”。秦以国势之强盛、军威之勇进以及民气之急烈,于东方得“虎狼之国”的恶名①。所谓“虎狼之秦”,以其暴烈与贪戾,曾经形成了严重威胁东方列国的所谓“秦患”②。
《史记•刺客列传》有“以雕鸷之秦,行怨暴之怒”的说法,民风
——————————
①《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语、楚威王语,《樗里子甘茂列传》游腾语,《孟尝君列传》苏代语,《屈原贾生列传》屈平语。又《楚世家》:昭雎曰:“秦虎狼,不可信。”《项羽本纪》:樊哙曰:“秦王有虎狼之心。”
② “秦患”之说,见《史记•楚世家》、《魏世家》、《苏秦列传》、《张仪列传》、《孟尝君列传》。
的急烈,影响到政治心理的特质,而执政集团政治心理的特质,又决定了政治形式的特色。即行政主持者之所谓“心忿含怒”①,规定了秦为“苛政”②、执“苛法”③、行“苛仪法”④的政治实践的特征。
秦王朝虽然竭力强化“秦德”的宣传,然而秦始皇“以暴虐为天下始”,秦二世又“暴虐以重祸”,以致民众心怀对“暴秦”的怨怒,⑤最终“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⑥
考察中国历史文化,应当穿破表面透视其真质。分析涉及政治文化的现象更是如此。正如鲁迅所说,历史上“人的言行”,在明处和暗处,“常常显得两样”,古来帝王们炫示“德治”的种种政治宣传,其实往往是“黑暗的装饰”,“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的雪花膏”。⑦秦王朝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的专制主义政权,因“秦德”宣传所肇始的政治虚荣、政治伪装、政治欺骗的风气,传递千百年而成为一种传统。
西汉末年运用矫情伪饰的手段取得高位的外戚王莽,就是一
————————
①《史记•张仪列传》。
②《史记•孝文本纪》。
③《史记•淮阴侯列传》。
④《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⑤“诛暴秦”,曾经是秦末普遍通行的政治口号。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张耳陈余列传》:“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继绝,功德宜为王。”“……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郦生陆贾列传》:“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秦楚之际月表》:“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也以“灭秦”、“诛暴”并称。
⑥《史记•秦始皇本纪》。
⑦ 鲁迅:《夜颂》,《准风月谈》《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194页。
位极善于进行“德”的表演的权谋家。《汉书•王莽传》正文中所见“德”字多至93例。所说“威德日盛”,“功德烂然”,“圣德纯茂”,“至德要道,通于神明”等等,都是对王莽正面的颂扬。而尽管他的言行时时处处以“德”为标榜,对照当时的黑暗政治,可以清晰地透见这种宣传的虚伪与无聊。直到民众暴动的烈火燃烧到宫中,王莽仍然模仿孔子故事,宣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对于这种借用“德”以自欺欺人的伎俩,后世的历史评论家曾经轻蔑地斥之为:“笑话!”①
回顾历史,一些距离理想的“德”十分遥远的暴虐的帝王、昏庸的帝王、荒淫的帝王,都不愿意舍弃“德”的旗帜。凡在他们当政的历史时期,文字遗存中可能更多见极端无耻的“以德治国”的自我炫耀。即使是专制时代的“英德之主”、“圣德之主”,在接近真正意义的德政之外,仍然多有有意夸饰的“德”的宣传。
正如有的西方历史学者曾经指出的,在中国传统政治形式下,“国家的主宰们由于掌握着极权力量,所以很容易维持最适合统治者的宣传条件。”“专制者可能把他们的政权描述为仁慈的政权,但是实际上,即使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他们也总是力求达到对自己最适宜的、而不是对人民最适宜的理性条件。”中国传统专制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仁慈的形式和暴虐的实质。”②这一说法,或许也可
——————————
① [明]李贽:《史纲评要》卷九。
② 论者分析了“仁慈神话的双重作用”,指出:1.它强调专制政权的长远利益;2.它削弱潜在的反对派;3.好皇帝和清官不能扭转风气。〔美〕卡尔•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集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徐式谷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32—134页。这里所谓“仁慈神话”,不妨译读为“德治神话”。
以译读为“德治”是其形式,“暴政”是其实质。所谓“德治”,长期成为千百年来专制制度的一种“仁慈的”政治文化的包装。而影响政治全局的这种现象,可以说是起始于秦王朝专制主义体制的建立。

二 秦代专制主义体制与“忠”的社会意识导向
秦政对中国政治史有重要影响。“忠”这种战国以来有一定影响的政治意识,在秦代专制体制的作用下,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鲜明的意识导向。
(一)“忠”的法则与秦王朝的集权统治
在秦王朝中央政府最高决策集团以“诏书”名义颁发的正式公文中涉及“忠”的内容,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致只有一例。这就是《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的赵高、李斯合谋政变,“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并且为书赐长子扶苏:
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天子,日夜怨望。
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
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扶苏于是自杀,蒙恬起初心存疑猜而不肯死,被囚禁于阳周,上诉驳回,最终也吞药自杀。
“为人子不孝”和“为人臣不忠”,都是对于臣子最为严厉的指责。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东巡,在“颂秦德,明得意”,主要用作政治宣传的琅邪刻石中,也可以看到提示“忠”的政治准则的文句:
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
刻石文字首先是帝德的自我标榜,又是对新成立的政体政治风格的炫耀,所谓“端直敦忠”等,当然也是对服务于这一政治体制中的官员的道德要求。
其他如泰山刻石所谓“贵贱分明”,“慎遵职事”,之(芝)罘刻石所谓“职臣遵分,各知所行”,碣石刻石所谓“事各有序”,“莫不安所”,会稽刻石所谓“皆遵度轨,和安敦勉,莫不顺令”等①,也都可以读作对臣民们必须严格遵顺的“忠”的政治原则的某种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