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②
另一次推行“德治”的机会,是在秦始皇去世,秦二世继位之后。
——————————
① 贾谊这里所说的“诸侯”,当然也是包括在统一战争中表现出主动活跃态势的秦国的。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引贾谊《过秦论》。
贾谊曾经评论道:“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桓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汗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止矣。”然而,“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贾谊对于秦行“王道”、“仁义”之政,“为仁”,“礼天下”,“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的说法,只是一种假设。这种假设在历史的实际中必然成为泡影,是因秦政治文化的特定的固有传统和时代条件所决定的。
(四)“秦德”的社会文化渊源
在先秦时代,“德治”思想是源起于东方的具有先进意义的比较成熟的政治思想。
《论语•为政》开篇第一段话,即:“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认为,以“德”的原则为政,就会如同北极星一样,自在其所,而群星都拱卫于四周。《左传•昭公五年记载了孔子的另一段话,同样强调“为政”必须坚持“德”的原则,“周任有言曰:‘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①据汉代学者郑玄的解释,是说国君如果倡行德治,“则天下顺从其政。”孔子其他直接论及“德治”的语录,据《孔子集语•主德》辑录,还有十余例。如《尚书大传》:“孔子曰:‘吾于《高宗彤日》,见德之有报之疾也。’”《大戴礼记•主言》:“孔子曰:‘吾语女: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大戴礼记•五帝德》回顾传说时代帝喾、帝尧、帝舜以及禹的政治成功,也记录了孔子“其德嶷嶷”、“其德不回”、“其德不慝”的评价。同书《虞戴德》篇中,又可以看到孔子有关“用民德”、“正民德”的主张。当君主问政时,孔子又回答道:“兴民之德,守之以长。”《大戴礼记•诰志》又可见孔子对于“舜治以德使力”的赞扬。而《用兵》篇又记载了孔子强调“德治”,以为“德”的文化影响可以十分久远的言论:“圣人爱百姓而忧海内,及后世之人,思其德,必称其人,故今之道尧、舜、禹、汤、文、武者犹依然,至今若存。夫民思其德,必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皇天,上神歆焉,故永其世而丰其年也。”
与孔子大致同时的子产作为春秋时期成就卓著的执政者,
——————————
①“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出自《诗•大雅•抑》。
也曾经发表“为政必以德”的主张。①可见,在相当久远的年代,“为政以德”的思想,不仅已经形成政治理论,而且已经影响政治实践。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有“大上以德抚民”的说法,强调最高境界的政治成功,是依靠“德”的宣传和实践来赢得民众的顺从,实现社会安定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德”,事实上已经成为不同学派共同关注的政治文化命题,也成为不同学派共同高举的政治文化旗帜。《老子》以“道德”名篇,通称《道德经》。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则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孟子•公孙丑上》主张“以德服人”。《庄子•天下》强调“以德为本”。《管子•兵法》也认为,“通德者王。”《荀子•议兵》也说,“以德兼人者王。”虽然诸子百家政治立场不同,文化倾向各异,但是对于以“德”作为政治主导的原则,看来基本上都是赞同的。
《大戴礼记•少间》中曾经托孔子之言总结“古之治天下者”的成败,指出,古来政治的得失,都体现为“德”的作用。舜“以天德嗣尧,布功散德制礼”,取得海外诸夷“来服”的成功。禹“修德使力”,同样致使海之外诸夷“来服”。②然而“桀不率先王之明德”,“德昏政乱”,而成汤“发厥明德”,亦使得海之外诸夷“来服”。而成汤之后“殷德小破”,武丁之后,“殷德大破”,纣“桀不率先王之明德”,“德昏政乱”,于是又有周人的兴起。据说同样出自孔子之口的“夏
——————————
① 《史记•郑世家》。子产论德治的言论,又有《左传•宜公二十四年》:子产告范宣子:“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② 李世民《金镜》引录孔子曰:“所服者,大道之所施者。”《全唐文》卷一〇。
道不亡,商德不作;商道不亡,周德不作”①,也讲述了同样的观点。《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载,西汉初年,有的政论家甚至还指出,“有德”和“无德”所导致的政治的成败得失,甚至可以分别至于极端:“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
秦定都雍城的君主是秦德公,其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77年至公元前676年。以“德”为谥,说明秦的主体政治思想与东方诸国的共同之处。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和《六国年表》,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君主中以“德”为名号者仅此一例。②足见秦国上层政治人士对“德”的倾心。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十五年(前645),“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鸷。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缪公,缪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这一故事当出自秦史记载。“食马之德”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秦人有关“德”的观念的特征。
——————————
①朱敬则:《陈武帝论》,《全唐文》卷一七一。这些话很可能是后人假托孔子之说,但是却也是基本符合孔子“德治”思想的。
②《史记•陈杞世家》说到杞有“德公”:“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对于所谓“德公”,裴骃《集解》:“徐广曰:《世本》曰惠公。’”司马贞《索隐》:“《系本》及谯周并作惠公。”正如司马迁所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纪事有所错乱是可能的。
秦穆公会见由余,“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所谓“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体现出与中原地方即所谓“中国”有所不同的带有“戎夷”特色的政治文化风格。秦穆公以为“贤”“圣”的由余后来降秦,秦穆公“以客礼礼之”,其政治倾向自然可以对秦国行政有所影响。
我们在文献中所见最早的关于“秦德”的文字,是《吕氏春秋•原乱》:“晋无君。公子夷吾重赂秦以地而求入,秦缪公率师以纳之,晋人立以为君,是为惠公。惠公既定于管,背秦德而不予地。”
秦穆公去世,“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铖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君子曰:‘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彊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所谓“君子”从“德”的角度对秦政的批评,已经值得我们注意。
秦孝公下令国中,回顾秦穆公事业,有“修德行武”语。又史录“庄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于民”等事,也应当是基于《秦记》的记载①,因而可以看作秦国当时正统政
——————————
①参看王子今:《<秦记〉考识》,《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秦记〉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秦文化论丛》第5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
治观念的遗存。
分析活跃于秦政坛的政治评论家和政治实践家的言论,如赵良所谓“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①,范雎所谓“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业也”②,蔡泽所谓“质仁秉义,行道施德,得志于天下,天下怀乐敬爱而尊慕之”,“富贵显荣,成理万物,使各得其所;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天下继其统,守其业,传之无穷;名实纯粹,泽流千里,世世称之而无绝,与天地终始:岂道德之符而圣人所谓吉祥善事者与?”“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③,李斯所谓“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④等,也都说明“德”的观念在秦国也有一定的影响。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二世时代发生指鹿为马的故事之后,“二世惊,自以为惑,乃召太卜,令卦之,太卜曰:‘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庙鬼神,斋戒不明,故至于此。可依盛德而明斋戒。’于是乃入上林斋戒。”“盛德”,可能是指高凌于人事之上的自然之盛气。⑤
——————————
①《史记•商君列传》。
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述范睢事迹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其中“一饭之德”,可以与秦穆公故事“食马之德”对照读。
③“三子”,谓“商君、吴起、大夫种”。《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④《谏逐客书》,《史记•李斯列传》。
⑤《礼记•月令》:“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先立夏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斋。”“先立冬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又《吕氏春秋•孟春纪》:“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孟夏纪》:“先立夏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斋。”《孟秋纪》:“先立秋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斋。”《盂冬纪》:“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
秦太卜“依盛德”的说法,也体现出有关“德”的文化观念在秦地的全面普及。
商鞅劝说秦孝公推行变法,曾经提出:“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①也以“至德”作为宣传。不过,他又明确说道:“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②以为秦的“德”与殷周之“德”不可以相提并论。所谓“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的说法,③也反映了秦的“德”与东方诸国的“德”,其文化基点和文化内涵有所不同的认识。
(五)“德治”思想的历史中继
在战国时期与西汉时期之间,政治观念史存在秦王朝统治时期这一重要的中间环节。
“德治”思想在这一环节中,发生了显著的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历史变化。
考察对于秦政形成显著影响的历史文献,以“德”字的出现频率计,《商君书》14见,《韩非子》118见,《吕氏春秋》113见。可见,“德”这一成为东方地区文化热点的政论命题,在秦国也是逐渐受到重视的。
不过,秦地通行的“德”的政治文化内容,确与东方存在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