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爱小说上一章:白银时代的星空
- 爱爱小说下一章:散见战国秦汉简帛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
① 姚维:《道家和合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5期。
②《老子》2章,王本、敦煌甲本马王堆汉墓帛书乙本,以及邢玄、景福、庆阳、楼古、磻溪、孟俯、楼正、傅、范、司马等诸本作“音声”,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作“意声”。苏、邵、彭三本“‘音声’二字作‘声音’”。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5月版,第229—230页。
③ 左亚文;《阴阳和合辩证思维的当代阐释》,《江汉论坛》2001年第7期。
和者,其方凶恶。”①
《老子》书中关于“道”、“万物”、“阴阳”的关系,有这样的说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②这里指出了宇宙生成和运行的原理。“冲气以为和”,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作“中气以为和”。所谓“中气以为和”,或许可以另行开辟一条理解《老子》有关“和合”观念的思路。清儒黄生《义府》卷上“司中”条即以“中”理解“冲”。其中写道:“《周礼》有‘司中’、‘司命’二神,始不解‘司中’之义。偶读《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乃知‘中’即指此‘冲气’而言。冲气以为和’,谓阴阳两相和合,不偏不杂,人得之以生,此所以为万物之灵。《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意与《老子》合。”《中庸》的说法正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样的理解,是有道理的。③
尽管《中庸》中的“和”以及“中和”的思想,强调着一种合理度,而与阴阳五行学说有关异质“和合”的思想有所不同,④然而我们又看到,在“中”与“和”的关系方面,《老子》书与儒家学说的文化倾向是相当接近的。
————————
① 关于音乐与“和合”的关系,可参看李成:《<乐记〉“和合”美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学术交流》2004年第6期。
② 高明指出,“楼古与范应元二本‘冲’字作‘盅’,谓‘盅气以为和’。”《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5月版,第29页。
③ 与《老子》之说相对应,《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也明确讲述了“阴阳”“交通成和”由是演生万物的道理。
④ 孙小金:《从<中庸〉到“和合学”》,《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老子》又说“天地相合”(32章),有研究者认为,“这里的‘合’是和合的意思”。《老子》还以这样的形式说到“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3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56章)所谓“音声相和”,所谓“和其光”,都是我们在讨论“和合”文化时应当注意的命题。《太平经》所谓“上下和合”,所谓“上天与是下地为合”,所谓“天地各出半力,并心同欲和合”,正是《老子》“天地和合”思想的延续。
《老子》还说,“圣人皆孩子”(49章),又特别指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55章)“精之至”与“和之至”是对应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写作“和曰‘常’,知和曰‘明’”。《老子》又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六亲不和”.是与“大道废”、“国家昏乱”相对应的非理想状况。《老子》书中又可见所谓“和大怨,必有余怨”(79章),王弼注:“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以‘和’之,其伤不复,故必有‘余怨’也。”可知“和”应当是及时的、彻底的。
有研究者这样以为,“老子的和合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诠释:一是从守静不争出发的人之和;二是具有整一性与阴阳调和性的道之和;三是体道向天的自然之和。”①这样的“诠释”是否合理,
————————
① 李汉相:《浅论老子的和合思想》,《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还可以讨论,但是注意到《老子》“和合思想”的文化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分析《太平经》的“和合”意识,正可以从《老子》学说中寻求到起初的文化渊源。
(五)“和合”:“生长自养”的规律
《太平经》“和合”意识的发生和提炼,其实又有农耕社会自然主义观念的背景。
历代易学学者大都注意到《周易》中阐说的“阴阳和合”思想,有学者认为,其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和合天地自然”。①王弼注《周易》所谓“和合相润,以成其文”(《周易注疏》卷四),如果将其中的“文”作延伸性理解,扩展到与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化”有关的范畴,也许是适宜的。
古来“和合”意识的发生,原本亦有自然主义的文化基础。关于“和合”的早期观念,往往表述为“阴阳和合”,体现出对宇宙运行、自然发展、世界构造的朴素的认识。
《易传•系辞下》:“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说卦传》:“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可知“阴阳”的关系被看作世界秩序模式的基本架构。理解和说明“阴阳”的关系,也是追寻宇宙真理的主要路径。正如《庄子•天下》所说,“《易》以道阴阳。”“阴阳作为《周易》生命哲学的基础可以说是有深刻的学术背景的。”有学者指出,在这里,
——————————
① 赵继明:《和合:〈周易〉的精神本质》,《晋阳学刊》1999年第4期。
“阴阳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矛盾概念,阴阳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即在一个系统中二者各有自己的趋向和性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阴阳彼此是和谐共处的。”①而“阴阳和合”,被看作“阴阳彼此是和谐共处的”观念的一种表述。
我们在这里可以对历代学者《周易》研究中有关“和合”的有较大文化影响的解说试作梳理:“天地和合,万物萌动。”②“夫雨者阴阳和合之所致也。”③“阴阳二气相感相应而和合,是相与也。”④“水由地中行,地能容而下之,故地得润泽,而水得安流。地上有水,和合亲比之象也。”⑤“庄氏云:天地網温,和合二气,共生万物。然万物之体,有感于天气偏多者,有感于地气偏多者。故《周礼•大宗伯》有‘天产’‘地产’。《大司徒》云:动物、植物,本受气于天者是动物,含灵之属天体运动,含灵之物亦运动,是亲附于上也。本受气于地者是植物,无识之属地体凝滞,植物亦不移动,是亲附于下也。则各从其类者。言天地之间共相感应,各从其气类。”⑥“彼此之和
——————————
① 王宏海、左华:《<易传〉生命哲学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② 《周易集解》卷一七引荀爽曰。
③ 《周易口义》卷七。
④ [宋]程子《伊川易传》卷三。论者对“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进行解释时,又写道:“推物理之同以明睽之时用,乃圣人合睽之道也。见同之为同者,世俗之知也。圣人则明物理之本同,所以能同天下而和合万类也。以天地男女万物明之,天高地下,其体啖也。然阳降阴升,相合而成化育之事,则同也。男女异质,睽也。而相求之志则通也。生物万殊,睽也。然而得天地之和,禀阴阳之气,则相类也。物虽异而理本同。故天下之大,群生之众,映散万殊,而圣人为能同之,处睽之时,合睽之用,其事至大。故云:大矣哉。”
⑤ [宋]沈该:《易小传》卷一下。
⑥ [宋]魏了翁:《周易要义》。
合,如阴阳畅而成雨。”①“阴阳男女相交相感而和合,相与也。”②“和合为婚媾。”③“天气下降,地气上腾。柔感则刚应,和合大同,不相拂戾,此造化所感之正也。”④在这些《易》学家的眼中,“和合”是自然规律,是宇宙秩序。《史记•乐书》“昭阳汁洽”句,裴骃《集解》以为“‘汁’,一作‘协’”。张守节《正义》:“李巡云:‘言阴阳化生,万物和合,故曰协治也。’”⑤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有序的世界,正是以“和合”为特征的。《焦氏易林》卷一《师•解》说:“王德五材,和合四时,阴阳顺序,国无咎灾。”作为以农耕为主体经济形式的国度,社会将这种“和合”看作体现出自然秩序的至上原则。如果背弃这一原则,将会受到“咎灾”的惩罚。
《焦氏易林》所说,从字面看,是“和合四时”。然而下文说“阴阳顺序”。其直义,似以说“四时顺序”、“阴阳和合”为好。从全句文字看,依然是说自然的“和合”,人与自然的“和合”。清代学者李光地《榕树语录》卷一四《三礼》写道:“夫五行播于四时,是天地阴
——————————
① [元]胡震:《周易衍义》卷九。
② [元]王申子:《大易缉说》卷九。
③ [元]陈应润:《周易爻变易组》卷五。
④ [清]傅以渐、曹本荣:《易经通注》卷四。
⑤ 《史记•乐书》“洽”,李巡似读作“治”,又被理解为“合”。秦汉文献中确多有“和洽”可以解作“和合”的文例。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刘敬叔孙通列传》:“及周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慕义怀德。”《汉书•宣帝纪》:“诏曰:‘盖闻上古之治,君臣同心,举措曲直,各得其所。是以上下和洽,海内康平,其德弗可及已。’”《董仲舒传》:“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优,而未以位为乐也,故……众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东方朔传》:“上不变天性,下不夺人伦,则天地和洽,远方怀之。”《平当传》:“三十年之间,道德和洽,制礼兴乐,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后世仍然有以“和洽”为“和合者,如《魏书•太武帝纪》也有“时气和洽,嘉瑞并降,遍于郡国,不可胜纪”的说法。
阳之和合也。和合故月生焉,阴精阳气会于太虚而成象,生之谓也。”这里所解说的“五行”“四时”与"天地阴阳之和合"的关系,自可帮助我们理解《焦氏易林》所谓“五材”“四时”与“阴阳”“和合”的关系。
“和合”提供了生命创造、生命发育和生命衍化的环境条件。这是古代哲人的智慧发现,也是古代社会人们共有的朴素的自然主义认识。有的学者判断,曾经深刻影响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正是“‘和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终极追求”。①有的学者提出了更明确的意见,“《易传》和合思想的核心是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和合的最高境界是人与天地合德,是‘天人合一’。”②
汉代民间生态意识中,与“阴阳和合”不同的气候环境,被称作“不和”。③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写在一枚“觚”上的文书,其中有“方春不和时”语(1448)。④所谓“方春不和时”,可以参考“方春不时”与“方春不和”理解。敦煌汉简可见“春时风气不和”辞句(779)。居延汉简中又可以看到“盛寒不和”简文(494.4B)。又如“缓急始春未和”(435.4),“始春未和”,也就是“始春不和”。
————————
① 张冠湘:《和合:中国人的生活哲理》,《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② 陈恩林:《论(易传〉的和合思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③ 在汉代文书中又称作“不调”、“不时”、“不节”。参看王子今:《“不和”与“不节”:汉简所见西北边地异常气候记录》,《简帛研究200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④ 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汉简》,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下册第274页。
对于“不和”、“未和”的忧虑,是与农耕生产实践需求的有关日照、气温、降水等基本条件有关的。正是在这样的意识背景下,“和合”愿望很自然地成为一种影响较为普遍的思想定式和文化传统。《太平经》己部卷九六《六极六竟孝顺忠诀》:“万物者,随四时五行而衰兴,而生长自养,是其弟子也。不能尽力随其时气而生长实老,终为不顺之弟子。其年物伤人,反共罪过其时气不和,为时气得重过。”按照这样的观念,对“时气不和”的抱怨,也是不允许的。
(六)民间“和合”意识与道家“和合”理念
在可以较平实地体现民间社会意识倾向的汉镜铭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涉及“和合”的内容。例如宋人王蔽等撰《博古图录》(宝古堂刻本)卷二八载录一件“长生鉴”,铭文40字,内层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外层为:“调刻冶镜日月清明□五得商羽声天地和合子孙成常保夫妇乐长生”。又《汉代镜铭集录》著录一件“永嘉元年夔凤镜”,内层铭文为“长宜子孙”,外层为:“□加元年五月丙午造作广汉西蜀尚方明竟和合三阳幽练白黄明如日月照见四方师□延年”“长乐未央买此竟者家富昌五男四女为侯王后买此竟居大市家□掌佳名□里有八弟□戊子”。所谓“天地和合”,所谓“和合三阳”,都反映汉代民间较宽广的社会层面对“和合”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