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和合”意识的历史演进,应当注意汉代思想史的背景。①而《太平经》中的相关信息,也值得研究者关注。《太平经》中所见“和合”意识,体现了对“和合阴阳”的自然秩序的认识,以及对“和合同心”的社会理想的追求。《太平经》有关“和合”的观念,可以看作对《老子》“中气以为和”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同时亦有汉代多元社会文化影响的背景。《太平经》“和合”意识对道教文化特质的形成和宣传有重要作用。
(一)自然秩序:“和合阴阳”
《太平经》中可以看到有关“和合”意识生成背景的表述。其基本理念,即“天地”和“阴阳”的自然“和合”,形成了一种规范万物的
————————
① 王子今:《汉代社会意识中的“和合”观》,《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自然秩序。
《太平经》庚部卷一一七《天乐得善人文付火君诀》写道:“天地之生凡物也,两为一合。今是上天与是下地为合。”“天虽上行无极,亦自有阴阳,两两为合。”“地亦自下行何极①,亦自有阴阳,两两相合。”不仅“上天”与“下地”“两为一合”,“天”和“地”“亦自有阴阳,两两相合”。而生命的发生正由自于这种“合”。《太平经》庚部卷一一九《三者为一家阳火数五诀》说:“……夫生者皆反其本,阴阳相与合乃能生。”有学者指出,这里所谓“合”,“是指互相联结互相依存而言。”②
这里的“阴阳”之“合”,又表述为“和合阴阳”。《太平经》乙部补卷二二《以乐却灾法》写道:“夫乐于道何为者也?乐乃可和合阴阳,凡事默作也,使人得道本也。”有学者将这段文字与《太平经》丙部卷四八《三合相通诀》“阴阳相得,交而为和”联系起来分析,以为意思是“保持心情的愉悦对房事具有积极意义”。③《太平经》乙部卷二九《行道有优劣法》:“和合夫妇之道,阴阳俱得其所,天地为安。”这里确实是说“夫妇之道”。然而同时又强调了“夫妇之道”的“和合”,可以使“天地为安”。又《太平经》丙部卷五〇《诸乐古文是非诀》:“诸乐者,所以通声音,化动六方八极之气,其面④和则来应顺善,不和则其来应战逆。”又说:“故古者圣贤调乐,所以感物类,
————————
① 注家以为:“何极,无极。”俞理明;《太平经正读》,巴蜀书社2001年6月版,第481页。
② 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2月版,第5页。
③ 姜守诚:《(太平经>研究——以生命为中心的综合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7月版,第184页。
④ 俞理明注:“面,当作相。”《太平经正读》,巴蜀书社2001年6月版,第481页。
和阴阳,定四时五行。阴阳调则其声易听,阴阳不和,乖逆错乱,则音声难听。弦又当调,宜以九九,次其丝弦,大小声相得,思之不伤人藏精神也。”又已部卷九六《守一入室知神戒》:“阴阳和合,无复有战斗者。”庚部卷一一五《苦乐断刑罚诀》又写道:“元气自然乐则合,共生天地,悦则阴阳和合,风雨调。风雨调,则共生万二千物。凡物乐,则奇瑞应俱出,生万物之应,精上著天,三光更明察察也。三光乐而合,则四时顺行,春乐生,夏乐长,秋乐收,冬乐藏。”“阴阳和合”,可以看作导生“三光”、“四时”、“万物”之秩序的根由。
宇宙之运行,也就是“天地”“四时五行”等种种自然规律的表现,皆基于“阴阳”的“和合”。正如《太平经》主部卷一四二《五德神人兵马图诀》所说:“太平气①,风雨时节,万物生多长。”“天地之行,尚须阴阳相得和合,然后太平,而致四时五行之吏也。”②《太平经》癸部卷一五四《却不祥法》又写道:“顺用四时五行,外内思正,身散邪,却不祥,悬象而思守,行顺四时气,和合阴阳,罗网政治鬼神,令使不得妄行害人。”③就是说,《太平经》所谓“和合阴阳”,不
————————
① 俞理明注:“此疑脱:至。”《太平经正读》,巴蜀书社2001年6月版,第536页。
② “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淮南子•览冥》说到“风雨时节,五谷丰孰”。《汉书•地理志下》说到地方地理人文条件“有和气之应”时,也使用了“风雨时节,谷杂常贱”的说法。汉镜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孰”,“风雨时节五谷熟”的文句,或者又写作“风雨常节五谷熟”,“风雨时,五谷孰,得天力”,“风雨时节五谷成,家给人足天下平”等,都表达了对气候正常的祈祝。袁宏《后汉纪》卷二二载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刘淑对策,以“仁义立则阴阳和而风雨时”为主题,也体现了同样的社会愿望。《史记•乐书》:“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张守节《正义》:“寒暑,天地之气也。若寒暑不时,则民多疾疫也。”“风雨,天事也。风雨有声形,故为事也。若飘洒凄厉,不有时节,则谷损民饥也。”参看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419—420页。
③ 王明《太平经合校》题“以自防却不祥法”。俞理明注:“‘却不祥”上原有‘以自防’三字,是上篇篇末误人。”列为“太平经钞癸部(补甲部卷二)”。《太平经正读》,巴蜀书社2001年6月版,第4页,
仅表达了对自然世界理想秩序的期望,也表达了对人文世界理想秩序的期望。
(二)社会理想:“和合同心”
《太平经》庚部卷一一五《苦乐断刑罚诀》关于理想的人际关系的论说,推崇“阴阳和合同心为一家”的境界:“人莫不悦乐喜,阴阳和合同心为一家,传相生。凡事乐者,无有恶也。凡阴阳乐,则生之始也,万物所受命而起也,皆与人相似。男女乐则同心共生,无不成也。不乐,则不肯相与欢合也,怒不乐而强欢合,后皆有凶。”“阴阳和合”需有必要的环境条件,即所谓“阴阳乐”,而“不乐,则不肯相与欢合也”。
《太平经》乙部卷一八可见《合阴阳顺道法》,丙部卷四八有《三合相通诀》,也讲了阴阳“共生和”的道理:“蠕动之属雄雌合,乃共生和相通,并力同心,以传其类。男女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子。三人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家。君臣民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一国。此皆本之元气自然天地授命。凡事悉皆三相通,乃道可成也。”“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共生和,三事常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职,共成一事,如不足一事便凶。故有阳无阴,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无阳,亦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有阳而无和,不能传其类,亦绝灭。故有天而无地,凡物无于止;有地而无天,凡物无于生;有天地相连而无和,物无于相容自养也。故男不能独生,女不能独养,男女无可生子,以何而成一家,而名为父与母乎?故天法皆使三合乃成。故古者圣人深知天情,象之以相治。故君为父,象天;臣为母,象地;民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扰扰之属,悉当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体也,乃天使相须而行,不可无一也。”这里“天地中和同心”的说法,“共生和相通”的说法,阴阳天地不可以“无和”的说法,逻辑关系似乎并不十分清晰,然而对“和”的尊崇,是明确的。
《太平经》癸部卷一五四至卷一七○又专有《和合阴阳法》。其中写道:“自天有地,自日有月,自阴有阳,自春有秋,自夏有冬,自昼有夜,自左有右,自表有里,自白有黑,自明有冥,自刚有柔,自男有女,自前有后,自上有下,自君有臣,自甲有乙,自子有丑,自五有六,自木有草,自牝有牡,自雄有雌,自山有阜。此道之根柄也。阴阳之枢机,神灵之至意也。”而所谓“上天与是下地为合”,也被解说为“天地和合”。《太平经》丙部卷四七《上善臣子弟子为君父师得仙方诀》:“天地和合,三气俱悦,人君为之增寿益算,百姓尚当复为帝王求奇方殊术,闭藏隐之文莫不为其出,天下向应,皆言咄咄。善哉,未尝有也。”在《太平经》作者的理念中,所谓“天地和合”,是“王者”应当遵循的准则。《太平经》癸部卷一五四《王者无忧法》也写道:“天地和合,帝王且行吾道,何咎之有?”①
将“和合”精神推行至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例证,还有《太平经》庚部卷一一二《七十二色死尸诫》关于“人君”必须“和合神灵”的说法:“天有四维,地有四维,故有日月相传推。星有度数,照察
——————————
① 俞理明列为“太平经钞癸部(补甲部卷九)”,《太平经正读》,巴蜀书社2001年6月版,第13页。
是非,人有贵贱,寿命有长短,各禀命六甲。生有早晚,禄相当直,善恶异处,不失铢分。俗人不知,反谓无真,和合神灵,乃得称人。得神灵腹心,乃可为人君。”《太平经》乙部补卷一八有《合阴阳顺道法》,其中写道:“顺天地者,其治长久。顺四时者,其王日兴。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乱;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详思此意,与道合同。”题曰“合阴阳顺道”,正文又说“一阴一阳,为其用也”,而论说的主题,是强调“王”“治”之成功,要点在于“与道合同”。天地有“四维”,“日月”有常规,社会政治也是同样。明了其原理,遵循其规律,统治才能“长久”,事业才能“日兴”。这种原理,这种规律,就是“道”。执政者因此应当“与道合同”。
(三)“和合天下”,“和合万物”
《太平经》王部卷一五〇《两生成一诀》说到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同欲和合”,“同志和合”:“夫大神不过天与地,大明不过日与月,尚皆两半共成一。夫天地各出半力,并心同欲和合,乃能发生万物。昼夜各半力,乃成一日。春夏秋冬各出半力而成一岁。月始生于西,长而东,行至十五日名为阳,过十五日消,名为阴。各出半力,乃成一月也。男女各出半力,同志和合,乃成一家。天地之道,乃一阴一阳,各出半力,合为一,乃后共成一。故君与臣合心并力,各出半力,区区思同,乃成太平之理。”有了“天地”的“并心同欲和合”,才可以“发生方物”。有了“男女”的“同志和合”,才可以“成一家”。自然观和社会观,在这里也是相互“和合”,“合为一”,“共成一”的。《太平经》的作者说,“天地之道”,“太平之理”,其实正在于此。通过“太平之理”的字面我们就可以知道,《太平经》的理论核心,早期道教的基本教义,正是这种“和合”原则。
《太平经》关于“和合”的文字,又有“上下和合”、“五德和合”、“与元气和合”、“四时之气悉和合”等,例如:“应天理上下和合天灾除奸伪断绝谶本文”(丁部卷五六《与神约束诀》)。“通其气,乐知得失,上下和合,谏及四远卑贱,令无冤结,以称皇天心,乐灾除去,勿令天怒。”(己部卷一〇二《经文部数所应诀》)“五德和合见魂魄,心神已明大道陈。”(戊部卷八O《占中不中诀》)“上士修道,先当食气,是欲与元气和合,当茅室斋戒,不睹邪恶,日炼其形,无夺其欲,能出入无间,上助仙真元气天治也。”(丙部卷四二《九天消先王灾法》)“上皇皇天之气悉下生,后土之气悉上养,五行之气悉并力,四时之气悉和合。”(已部卷一〇二《经文部数所应诀》)“和合”这一语汇出现如此密集,使用如此频繁,是相当罕见的。
《太平经》丙部卷三九《解师策书诀》写道:“阴阳主和,凡事言阴阳气,当复和合天下而兴之也。”其中“阴阳主和”的命题值得学者特别关注。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点,方可以“和合天下而兴之”。丁部卷六三《分别九人诀》写道:“圣人者象阴阳,阴阳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万物,圣人亦当和合万物,成天心,顺阴阳而行。”“和合万物”,即是“顺阴阳而行”,正是因为“阴阳主和”的缘故。
《太平经》的“和合”学说如此完备,是值得思想史学者认真总结的。有的学者综合考察诸多道家文献后指出,与和合文化构成中“儒家的‘中庸’、‘中和’”比较,“道家的和合思想具有独到之处”,“道家的和合思想更具有独到之处”,“道家的和合思想追求自然状态和精神境界两个层面上的主客统一、天人合一,是既现世又超越的。”①论者在进行这样的讨论时忽略了《太平经》的相关内容,似乎有所不妥。
(四)《老子》“中气以为和”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太平经》与《老子》思想之间的继承关系是明显的。
有学者注意到《老子》“音声相和”(2章)论说的价值,并进行了不同文化系统的比较:“在谈到不同的音调结合在一起造成和谐的乐曲时,西方的哲学家所注重的是不同音调之间的对立和斗争,认为‘美的和谐’也是‘通过斗争而产生的’,而中国哲学家所强调的却是和合与和谐,认为美的音乐是由不同的‘声音相和’②所产生的。”③《太平经》除了前引“古者圣贤调乐,所以感物类,和阴阳……”的说法之外,庚部卷一一六《音声俸曲吉凶》也论述了音乐与“和”、“和合”的关系:“夫心同意合,皆为大乐也。苦心异意,皆为乖错,悉致苦气也。夫乐者何?必歌舞、众声相和也。”“五音乃各有所引动,或引天,或引地,或引日月星辰,或引四时五行,或引山川,或引人民万物。音动者,皆有所动摇,各有所致。是故和合,得其意者致善,不得其意者致恶。”“音和者,其方和善。”“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