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显宗时辟公府,以能理剧,再迁日南太守。从京师至官,道经清阳,过李元冢。未至一里,乃脱朝服,持组去草。及拜墓,哭泣甚悲,身自炊爨,执鼎俎以修祭祀。垂泣曰:“君夫人,善在此。”尽哀,数日乃去。到官,以爱惠为政,怀来异俗。迁九江太守,未至,道病卒。
续至河间相。
李善事迹显然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其中难免夸张,如“亲自哺养,乳为生湮”情节,但是终竟与一般内容空洞、形式僵化的道德说教不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后汉书•独行列传》的记载没有出现“忠”字,而武氏祠画像却标榜其“忠孝”。李善的“忠”,并不是以帝王为对象,而是以病逝的主人“君夫人”为对象,颇可发人深思。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汉代“忠”政治道德教育在向较广阔的社会层面普及的过程中发生的微妙变化,以及下层社会对“忠”的一般理解。
我们看到,从“忠孝李善”故事所透露的汉代民间对“忠”的认识看,“忠”原本所带有的浓烈的政治色彩似乎明显淡化了。
所谓“忠孝李善”,“忠”的内容与规范的定义有了偏差,李善其实只可以称作义仆而已。而“孝”更不知所言。相反,“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有事则长跪请白,然后行之”,可知李续对李善反而是在行弟子礼。看来,在当时的社会意识中,“忠孝”可能已经成为一种“修义”成功的好人的符号,其具体含义似乎并不必要仔细深究。从这一角度理解“忠”对汉代社会的普遍的道德文化影响,可能也是有益的。
有的学者分析“忠孝李善”时说道:“由于李善这个封建地主阶级的奴才对其主子尽忠竭孝,维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秩序和伦理道德,因而博得了朝廷的恩赐,封官加爵至九江太守。也正因此,被封建统治阶级大加宣扬,就在东汉一代便成为传刻于画像石上的典范了。”①这里“封建地主阶级的奴才”的标签,似乎表现出历史研究的简单化、公式化的倾向,不足以说明社会史的丰富内涵。“大加宣扬”一语,则说明了当时社会上下共同推崇“忠孝”的比较普遍的道德文化现象。《水经注•济水》引戴延之《西征记》曰:
焦氏山北数里,汉司隶校尉鲁峻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曰金乡山。山形峻峭,家前有石祠、石庙,四壁皆青石隐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像,像边皆刻石记之,文字分明。
可知冢中石壁刻画“忠臣”“形象”是十分普遍的情形。又宫室壁画也有以“忠臣”故事为主题者。汉赋作者王延寿在其名作《鲁灵光殿赋》中写道:
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上纪开辟,遂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鸿荒朴略,厥状睢盱。焕炳可观,黄帝、唐、虞。轩冕以庸,衣裳有殊。下及三后,媱妃②、乱主。忠臣、孝子,烈士、贞女。贤愚成败,靡不载叙。恶以诫世,善以示后。
可以在以善恶警诫天下,垂示后人的政治文化工程中发挥作用,明确显示出“忠臣”形象对于社会道德教育的特殊意义。
——————————
① 蒋英炬、吴文祺:《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98页。
② “媱”,或作“滛”。

五 汉代社会意识中的“和合”观
“和合”,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存在。“和合”体现了一种文化倾向,也体现了一种文化理念、一种文化意境、一种文化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中,“和合”表现出重要的意义。探索“和合”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不能忽略汉代思想史。通过对汉代社会意识的考察,可以看到,“和合”有自然主义的思想渊源,“和合”同时作为一种公众愿望、一种社会理想,又被某些政论家借以构筑合理的社会政治模式。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也以遵循“和合”的原则,作为维护安定的一种思想规范和行为规范。
“和合”是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文化凝集,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主体内容之一。认真考察汉代社会的相关文化现象,对于科学地总结“和合”思想完备化成熟化的历史过程,对于全面地认识汉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风格,无疑都是有益的。
(一)“和合”:自然主义的文化原则
《史记•乐书》“昭阳汁洽二年”句,裴骃《集解》:“‘汁’,一作协’。”张守节《正义》:“李巡云:‘言阴阳化生,万物和合,故曰协治也。’”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有序的世界,正是以“和合”为特征的。
《史记•乐书》“洽”,李巡似读作“治”,又被理解为“合”。秦汉文献中确多有“和洽”可以解作“和合”的文例。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刘敬叔孙通列传》:“及周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慕义怀德。”《汉书•宣帝纪》:“诏曰:‘盖闻上古之治,君臣同心,举措曲直,各得其所。是以上下和洽,海内康平,其德弗可及已。’”《董仲舒传》:“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以位为乐也,故……众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东方朔传》:“上不变天性,下不夺人伦,则天地和洽,远方怀之。”《平当传》:“三十年之间,道德和洽,制礼兴乐,灾害不生,祸乱不作。”这里所谓“天下和洽”、“上下和洽”、“天地和洽”、“道德和洽”,其实可以读作“天下和合”、“上下和合”、“天地和合”、“道德和合”。①
“和合”又写作“合和”。如《淮南子•本经》:“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人气也。”“天地”“阴阳”并说,都是指自然力,而与“人气”对应。
《焦氏易林》卷一《师•解》说:
————————————
① 秦汉文献中“洽”与“合”相通之例,又有《史记•秦始皇本纪》:“普天率土,遐迩洽同。”《盐铁论•险固》:“博爱远施,外内合同。”朱起凤《辞通》说,“‘合’乃‘洽’字之省。《书•尧典》‘协和万邦’,又《舜典》‘协时月’,《史记•五帝纪》引《书》并作‘合’。此‘协’‘洽’“合’三字通用之证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5月版,上册第3页。据高亨《古字通假会典》,《周礼•考工记•弓人》:“春液角则合。”郑注:“合读为洽。”《史记•高祖本纪》:“合阳侯。”《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吴王濞列传》并作“洽阳”。《水经注》卷四《河水》亦作“洽阳”,齐鲁书社1989年7月版,第693页。后世仍然有以“和洽”为“和合”者,如《魏书•太武帝纪》也有“时气和洽,嘉瑞并降,遍于郡国,不可胜纪”的说法。
王德五材,和合四时,阴阳顺序,国无咎灾。
作为以农耕为主体经济形式的国度,社会将这种“和合”看作体现出自然秩序的至上的原则。如果背弃这一原则,将会受到“咎灾”的惩罚。
《焦氏易林》所说,从字面看,是“和合四时”。然而下文说“阴阳顺序”。其直义,似以说“四时顺序”、“阴阳和合”为好。从全句文字看,依然是说自然的“和合”,人与自然的“和合”。清代学者李光地《榕树语录》卷一四《三礼》写道:“夫五行播于四时,是天地阴阳之和合也。和合故月生焉,阴精阳气会于太虚而成象,生之谓也。”这里所解说的“五行”“四时”与"天地阴阳之和合"的关系,自可帮助我们理解《焦氏易林》所谓“五材”"四时"与"阴阳""和合"的关系。
“和合”意识的发生,据说可以上溯至儒学早期精神领袖的思想理念。
《孔丛子》卷上《论书》引录了一段孔子关于“和合”的言论。其中写道:
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
孔子曰:“夫山者岿然高。”
子张曰:“高则何乐尔?”
孔子曰:“夫山,草木植焉,鸟兽蕃焉,财用出焉,直而无私焉,四方皆伐焉。直而无私,兴吐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咸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乎山也。”
这里借孔子名义发表的对“山”的赞美,体现出一种文化态度。山“直而无私,兴吐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咸飨”,接近了“仁”的境界。所谓“万物以成,百姓咸飨”,正是李光地所说“生之谓也”。
《太平御览》卷三八引《尚书大传》也说:“孔子曰:‘夫山者嵬嵬然,草木生焉,禽兽蕃焉,材用植焉,四方皆无私焉,出云雨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此仁者之乐于山也。’”又《太平御览》卷四一九引《尚书大传》曰:“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也?’孔子曰:‘夫山者,然高。’‘然高则何乐焉?’‘夫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为四方皆伐焉,每无私予焉,出云风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享,此仁者之所乐于山者也。’”所引孔子的话,与《孔丛子》所见更为接近。
“和合”提供了创造生命和维护生命的环境条件。这是古代哲人的智慧发现,也是古代社会人们共有的朴素的自然主义认识。有的学者认为,曾经深刻影响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正是“‘和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终极追求”。①有的学者更明确地指出,“《易传》和合思想的核心是阴阳的对立统一,阴阳和合的最高境界是人与天地合德,是‘天人合一’。”论者以为“《易传》的和合思想”“是先秦和合思想的集中代表”。②然而亦有学者以为《易传》成书于秦汉之际,③甚至在西汉昭宣时代以后。④承认
————————
① 张冠湘:《和合:中国人的生活哲理》,《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② 陈恩林:《论<易传>的和合思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③ 冯友兰:《易传的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60年第7期。
④ 李镜池:《易传探源》,《周易探源》,中华书局1978年3月版,第301页。
《易传》“合和”思想对汉代社会意识有显著的影响,应当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汉代民间观念中,与“阴阳和合”不同的气候环境,被称作“不和”。①
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写在一枚“觚”上的文书,以“制诏皇太子”开篇,被有的学者看作汉武帝的遗书。②其中有“方春不和时”辞句:
制诏皇大子朕体不安今将绝矣与地合同众不复起谨视皇天之苛加曾朕在善禺百姓赋
敛以理存贤近圣必聚谓士表教奉先自致天子胡依自汜灭名绝纪审察朕言众身
毋久苍苍之天不可得久视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绝矣告后世及其孙子
忽忽锡锡恐见故至毋贰天地更亡更在去如鄙庐下敦间里人固当死慎毋取恼
贱 第时谴伏地再拜请翁乡足下善毋恙甚苦候望事方春不和时伏愿翁纟
将侍近衣便酒食明察蓬火事宽忍小人毋行庶桉时便甚=
伏地再拜请
————————
① 在汉代文书中又称作“不调”、“不时”、“不节”。参看王子今:《“不和”与“不节”:汉简所见西北边地异常气候记录》,《简帛研究》200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② 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时伏愿翁纟有往来者便赐记令时奉闻翁纟𥾵急严教(1448)①
简文所谓“方春不和时”,可以参考“方春不时”与“方春不和”理解。
敦煌汉简可见“春时风气不和”语:
息子来卿叩头多问丈人无恙来卿叩=头=春时风气不和来卿叩头唯丈人慎衣数进酒食宽忍小人愚者(779)
居延汉简中又可以看到这样的简文:
司便致言解俱叩头顷得谒见始除盛寒不和唯为时平衣强奉
酒食愚戆毋伦甚焉叩头数已张子春累毋已子侯奉以彭故不
遣亡至意得已蒙厚恩甚厚谨因子春致书彭叩头单
记□□□不谒彭叩头(494.4B)
又如:
□缓急始春未□
□缓急始春未和□(435.4)
“始春未和”,也就是“始春不和”。
对于“不和”、“未和”的忧虑②,是与农耕生产实践需求的有关
————————
① 释文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中华书局1991年6月版,下册第274页。
②《太平经》己部卷九六《六极六竟孝顺忠诀》:“万物者,随四时五行而衰兴,而生长自养,是其弟子也。不能尽力随其时气而生长实老,终为不顺之弟子。其年物伤人,反共罪过其时气不和,为时气得重过。”按照这样的观念,对“时气不和”的抱怨,也是不允许的。
日照、气温、降水等基本条件有关的。正是在这样的意识背景下,“和合”愿望很自然地成为一种影响较为普遍的精神定式和文化传统。
(二)儒学社会文化观念体系中的“和合”意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和合”概念又有政治文化方面的延伸。“和合”体现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实现了更广泛、更深固的影响。
先古圣王所创造的政治模式的理想画面,基本色调就是“和合”。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归藏》曰:“昔女娲筮,张云幕,枚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极。平均土地,和合四国。’”这里所谓“枚占”,是指不告其事而占问吉凶。①“和合四国”云者,可以理解为传说时代圣王女娲最辉煌业绩的一种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