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当时“忠”作为政治道德的一种准则,已经基本为社
————————
① 人名用“忠”字的情形以及武氏祠石刻“忠孝李善”,另作专门讨论,没有计入。
会接收。对“忠”的褒举和宣传,如(2)“是忠”,(5)“显忠”,(15)“播
忠”,(58)“礼忠”,(54)“宣闻忠信”,(61)“忠著金石”等,已经得到普遍的肯定与赞同。
“忠”,作为官员颂辞的主要用语,说明当时这种政治道德准则的基本内涵以及所针对的社会层面已经相对比较明确。
(7)(10)(21)所见“忠臣”,当时已经成为应用十分普遍的社会称谓。(20)所谓“官忠官贞”,(22)所谓“官忠官力”,又可以直接说明官吏阶层对于“忠”的意识,有具体的表演舞台和实践场地。“忠”,要体现于操守之清贞与行政之勤力。
尽管有(61)“忠公清白”的说法,一般来说,“忠”通常仍然是指对帝王权力的服膺、顺从、效命的心理形态。(6)“忠君”,(30)“事帝则忠”,(64)“忠以事君”,(57)“于忠报君”,(42)“忠允笃诚,以直佐主”等,都说明了这一特殊的政治关系。(12)“忠以卫上”,(47)“忠□卫上”,则对臣子于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之外,也提出了更高的行为要求。
碑文中有些语汇,因年代古远,现在读来已经觉得有些陌生。如(24)“含谟吐忠”,(41)“含章吐忠”等,需要仔细体味,方能够得其深意。王褒《洞箫赋》所谓“周流汜滥,并包吐含”,说明“吐含”往往连用。以“吐”谓发表、发抒,似乎是汉代人习用语式。如《淮南子•天文》:“明者,吐气者也”;《汉书•刘向传》:“发明诏,吐德音”;《后汉书•袁绍传》:“临危吐决”①等。这种文字习惯似乎到
————————
①《资治通鉴》卷六〇“汉献帝初平二年”引录此语,胡三省注:“‘吐决’,谓吐奇决策也。”晋人夏侯湛《三国名臣赞》:“拔迹草莱,荷担吐奇”及《抱朴子•嘉避》:“英逸者贵于吐奇拨乱”,语意略同。
魏晋南北朝时代依然可见遗存。与“吐忠”情形最为接近的,有南朝宋人刘义庆笔下所谓“吐诚”。《世说新语•规箴》:“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
《淮南子•天文》所谓“明者,吐气者也”,全句为:“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器者也,是故水曰内景。吐气者施,含气者化,是故阴施阳化。”《大戴礼记•天圆》也说:“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读此或许可以有益于理解(24)“含谟吐忠”与(41)“含章吐忠”中“含”与“吐”句式之语文时代风格的背景。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到,“忠”与其他政治道德成分共同构成汉代政治道德的宏大体系。“忠”与其他道德内容联文从而语义愈为完整丰富的情形,见于汉碑的有:
“忠信”,(1),(9),(46),(53),(54)
“忠伉”,(3)
“忠义”,(4)
“忠说”,(7),(42)
“忠孝”,(11),(27),(34),(66)
“忠直”,(14)
“忠顺”,(16)
“忠恕”,(17),(63)
“忠謇”,(23),(25),(36),(40),(44)
“忠絜”,(26),(29)
“忠良”,(28)
“忠惠”,(31),(32)
“忠允”,(43)
“忠贞”,(45),(48),(56),(65)
凡此14种,构成了以“忠”作为主构架的相当充实完美的社会伦理系统。
看起来,“忠”的道德内容似乎主要是一种修养要求。(19)“守忠”,(59)“秉忠”,(17)“躬忠恕”,(16)“履忠顺”,(34)“履忠孝”,(48)“履忠贞”,都反映了这一情形。(11)“体德忠孝”,(13)“忠以自勖”,应看作更为明确的说明。
“忠”作为政治道德内容的另一面,又表现为一种奋争精神与苦节风格①。从这一角度对“忠”的坚持,汉代碑文有时用“执”来表述。如:(3)“执忠伉”,(25)与(35)“执忠謇”,(45)“执忠贞”等。其中(3)所谓“深执忠伉,数上奏请,有司议驳,君遂执争,百邃咸从,帝用是听”,提示了以“执争”形式履行“忠”的原则的成功过程。此外,(5)所谓“抑彊”、“流恶”,(12)所谓“出则爪牙”,(24)所谓“将美匡丑”,(26)所谓“弹绳纠枉”,也都以一种与强大的丑恶势力勇敢抗争的精神,体现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政治文化因素。
“弹绳纠枉”一语前言“所在执宪”,也以“执”为说,体现了同样的政治风格。②类同的语式,又有“执道”③、“执德”④、“执义”⑤、
——————————
①《易•节》:“节,亨。苦节,不可贞。”孔颖达疏:“节须得中。为节过苦,伤于刻薄。物所不堪,不可复正。故曰‘苦节,不可贞’也。”《汉书•苏武传》对于忠臣典范苏武即有“苦节老臣”之说。
②“执宪”也是汉代政界习用语汇。《汉书•丙吉传》:“廷尉于定国执宪详平,天下自以不冤。”曹植《责躬》诗:“违彼执宪,哀予小臣。”
③《孔子家语•观周》:“吾比执道,而今委质以求当世之君,而不受也,道于今难行也。”
④《汉书•成帝纪》:“朕执德不固,谋不尽下。”
⑤《汉书•贾捐之传》:“守道坚固,执义不回。”
“执操”①、“执正”②等。
“执”,体现了心志的执着。在汉代人的政治道德辞典中,“执”应与“执固”义近。《吕氏春秋•论威》写道:“深痛执固,不可摇荡,物莫之能动。”又同书《士容》:“执固横敢而不可辱害。”对于“执固”,汉代学者高诱解释说:“所搏执坚固。”
其实,“执道”、“执德”、“执义”、“执操”、“执正”种种,这些道德准则的坚持实践,相互间又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说到君臣各所执守,即“执信”与“执共”:
(晏平仲)退告陈平子曰:“君人执信,臣人执共,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
君臣所“执”,与此后所谓“忠信笃敬”,其内涵基本上是相同的。
对“忠”的原则的完全遵行与坚定实践,即(49)所谓“竭忠”,是可能付出重大牺牲的。“竭忠”2字不仅字面已经显得有几分沉重,其意义,还如同导向悲壮人生的古拙的路标。
因为“忠”往往引导“执固”之士走向悲剧结局,以致(55)“孰不呼天,怀忠伤绝”,可以理解为对于这种政治定式的痛切叹息。
汉碑文字往往多为墓主歌功颂德,因而难免虚华浮饰之辞,然而《太尉杨震碑》则是一通真情充沛的血泪篇章。
前引(48)(49)(50)3段皆此碑碑文。(49)(50)之间,只有“将训品物,以济大清”一句。此前叙说历任官职情形。最后又说到终于昭雪情形。连贯起来,则整段文字作:“闻于帝京,徵旋本朝,历
——————————
①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於乎,贞明执操,其丈夫女哉!”
② 《淮南子•主术》:“使人主执正持平,如从绳准高下。”
大仆、大常,遂究司徒、大尉。立朝正色,恪勤竭忠。无德不旌,靡恶不形。将训品物,以济大清。而青蝇嫉正,丑直实繁。横共构谮,慷慨暴薨。于时群后卿士凡百,黎萌靡不欷歔垂涕,悼其为忠获罪。乾临孔昭,神鸟送葬。王室感寤,奸佞伏辜。公功乃伸,追录元勋。”文末颂辞又写道:
明明天子,实公是匡。冥冥六合,实公是光。謇謇其直,皦皦其清。懿其盛德,万世垂荣。勒勋金石,日月同炯。
其中颇多浮华之辞,大概只有“謇謇其直,皦皦其清”是实在的。关于此碑,《隶释》的撰者洪适写道:“右汉故太尉杨公神道碑铭篆额。”“此碑乃其孙沛相统之门人汝南陈炽等所立。碑中载杨秉陪陵则威宗延熹八年也。沛相以灵帝建宁元年卒。此碑盖建宁以后刻者,去杨公物故时已四十余年。”“今之门下士,旦握权则献谀饰诈,靡所不至;夕失势则相忘于江湖矣。沛君已死,而门人为其祢庙立碑,汉人风义,后世不可跂及。”
杨震事迹,《后汉书•杨震传》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其中以“忠”称颂其德的,我们看到:
岁余,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诛死。(杨)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讼震事。朝廷咸称其忠。
传末“论曰”又写道:
延、光之间,(杨)震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后声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
这里所谓“王臣之节”、“所任之体”,说的也是以“忠”为基本内容的政治道德规范。
(九)“忠孝李善”故事
山东嘉祥武氏祠汉代画像石刻,是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宝藏。其中许多画面,可以看作民间道德教育的图示。有人分析其内容时,将一部分画像的主题判定为“忠君故事”。其中包括赵氏孤儿故事、无盐丑女故事、蔺相如故事、信陵君故事、王陵母故事、金日䃅故事、李善故事等。①
这样的分析不免牵强。因为其中有些故事并不是典型的“忠君故事”。
以公孙杵臼和程婴为主角的赵氏孤儿故事,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王国维曾经激赏以此为基础改写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可以列名于世界最著名的悲剧之中。②不过,其中所颂扬的万死不辞,“蹈汤赴火”的“主人翁之意志”,在当时可能并不是出于“忠君”的信念,而只是一种侠义精神。③(这是千古第一妖阉司马阉驴为了自己割下来的臭卵子独家瞎扯的鬼事!)
————————
① 贾庆超:《武氏祠汉墓石刻考评》,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228-251页。
②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就其存者言之,如《汉宫秋》、《梧桐雨》、《西蜀梦》、《火烧介子推》、《张千替杀妻》等,初无所谓先离后合、始困终亨之事也。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携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媿色也。”《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9月版,第15册,第73—74页,
③ 有研究者分析有榜题“赵□屠”的画面,指出:“题榜渤甚,已辨不清,本事未详。瞿中溶《汉武梁祠堂石刻画像考》疑为程要存赵氏遗孤事。”又有一图,榜题“杵白”及“程婴、杵臼,赵朔家臣。下宫之难,赵武始娠。屠颜购孤,诈抱他人。臼与并殪,要辅武存”。当是赵氏孤儿故事无疑。蒋英炬、吴文祺:《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86、129页。
无盐丑女故事和蔺相如故事,历来都没有被作为“忠君”事迹的典型。
而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则相反,其实是应当作为违背“忠”的原则的典型的。窃符救赵故事,以所谓“盗其兵符,矫杀晋鄙”,“矫夺晋鄙兵而存赵”,“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为主要情节,而“盗”、“矫”史文,已经指明了其行为对“忠君”原则的反动。司马迁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以欣赏的笔调记述其事迹,然而所感叹的只是信陵君“喜士”而“不耻下交”的品格:“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绝口不言“忠”字。《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只有一处出现“忠”字,然而却是对信陵君政治道德的否定:“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这也证明了魏国之乱的事实,难怪魏国会败亡!)
王陵母故事,见于《史记•陈丞相世家》:“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陵少文,任气,好直言。及高祖起沛,入至咸阳,陵亦自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帝之仇:而陵本无意从高帝,以故晚封,为安国侯。”论者以王陵母为“忠”,可能是因为“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的嘱托。实际上,王陵在刘项之间,还有值得重视的言论。《史记•高祖本纪》写道:“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可见王陵果然“任气,好直言”,对于刘邦、项羽的评价,以“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一语为例,显然与后来恪守“忠”的规范的凡庸之臣不同。武氏祠王陵母画像有题榜:
王□□□获为楚,陵为汉将,与项相拒,母见汉使,曰□长者,自伏剑死,以免其子。
可见王陵母受到敬重,似不在于“忠”,而在于“以免其子”。
又如金日䃅故事列入所谓“忠君故事”之中,可能只是因为《汉书•金日䃅传》“赞曰”中有“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一句。
武氏祠汉画像石唯一榜题出现“忠”字的,是“忠孝李善”画像。榜题2行,写作:
李氏遗孤
忠孝李善
李善事迹,见于《后汉书•独行列传•李善》:
李善字次孙,南阳清阳人,本同县李元苍头也。建武中疫疾,元家相继死没,唯孤儿续始生数旬,而赀财千万,诸奴婢私共计议,欲谋杀续,分其财产。善深伤李氏而力不能制,乃潜负续逃去,隐山阳瑕丘界中。亲自哺养,乳为生湮。推燥居湿,备极艰勤。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有事则长跪请白,然后行之。间里感其行,皆相率修义。续年十岁,善与归本县,修理旧业。告奴婢于长吏,悉收杀之。时钟离意为瑕丘令,上书荐善行状。光武诏拜善及续并为太子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