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辅而远拂,忠臣拥塞,谏言不出。”这里所说的“拥塞”,应即“壅塞”。《吕氏春秋•骄恣》写道:“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无备召祸,专独位危,简士壅塞。欲无壅塞必礼士,欲位无危必得众,欲无召祸必完备。三者人君之大经也。”对于“自智则专独”,高诱注:“不咨忠臣。”对于“简士壅塞”,高诱解释说:“士不尽规,故壅塞无闻知。”陈奇遒又据《国语•楚语》韦昭注补充说:“规,谏也。”①
这样说来,镜铭“心忽扬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壅塞”与“愿忠”相联系,应当理解为忠情不能畅达,忠志不能施展。其中幽怨之情,正与陈直所谓“气势完全与汉赋相近”有一致之处。“忽扬”有可能即“骛扬”的俗写。②
不过,我们又发现,镜铭文字“心忽扬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有时与表抒男女情爱的词句有所联系,例如前引陕西长安汉墓出土汉镜,外区铭文是“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乎兮日月,心忽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内区铭文又有:“见日之光,长毋相忘。”③又江苏盱眙西汉中晚期墓出土一例,两周凸弦纹圈内有铭文“内清质以
——————————
① 《吕氏春秋•去宥》:“荆威王学书于沈尹华,昭釐恶之。威王好制。有中谢佐制者,为昭釐谓威王曰:‘国人皆曰: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王不悦,因疏沈尹华。中谢,细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文学之士不得进,令昭益得行其私。故细人之言,不可不察也。且数怒人主,以为奸人除路;奸路以除而恶壅却,岂不难哉?”高诱注:“除,犹开通也,故曰而恶壅却,岂不难也。”陈奇道以为:“注当有脱误,疑当作‘除,犹开通也。奸路已开通而恶塞却,故曰岂不难也’。”所谓“壅却”,应与“壅塞”义近。
② 《庄子•外物》:“(大鱼)牵巨钩够没而下,鸯扬而奋警,白波若山,海水震荡。”汉代语汇“登扬”,应有贾谊《惜誓》所谓“驰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所谓“奔扬”之意。
③ 陕西淳化一例,与此类同。
昭明,光象夫日月,心忽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外区又有铭文:“洁清白事君,怨之合明,彼玄锡之泽,恐疏远日忘,怀美之穷皑,承驩之可说,慕变之灵泉,绝而。”其中“恐疏远日忘”句,点明了怨心所由。而“怀美”“承驩”之意,是两段铭文全篇之要旨。从“洁清白事君”之自陈来理解这里“忠”的原始意义,应当是切近真实的。
山西朔县与陕西西安出土的镜铭文例,也有类似的情形:
内区铭文:
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扬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
外区铭文:
如皎光而耀美,挟佳都而无间,怀驩察而性宁,志存神而不迁,得并观而不弃,精昭折而伴君。
两段文字联系起来看,也可知这里所说的“忠”,是指坚贞而专一,“耀美”“无间”,“不迁”“不弃”的情爱之心。
不过,还应该指出,在汉代社会,不仅“忠”是典型的政治语汇,所谓“雍塞”或“壅塞”,也具有明确的政治含义。
比如,曹操《上书理窦武陈蕃》写道:“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刘向《列女传》卷六《辩通•楚处庄侄》:“王曰:‘女何为者也?’侄对曰:‘妾,县邑之女也,欲言隐事于王,恐壅阏蔽塞而不得见,闻大王出游五百里,因以帜见。’”12岁“女童”楚处庄侄这里所谓“壅阏蔽塞”,或许可以看作对“壅塞”的一种注解。
另一种解说,见于汉代学者赵岐的《<孟子>题辞》:“正塗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孙奭疏:“‘壅底’者,言正道郁塞而不明也。”同样的意思,或又写作“拥遏”。《史记•龟策列传》:“桀纣之时,与天争功,拥遏鬼神,使不得通。”《盐铁论•褒贤》:“道拥遏不得行,自孔子以至于兹,而秦复重禁之。”①
所谓“雍塞”或“壅塞”及其近义语,在汉代政治生活中颇为多见。
如《史记•朝鲜列传》:“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拥阏不通。”与所谓“正塗壅底”及“道拥遏”语义极接近。
与“忠臣拥塞”及“善人壅塞”相类的说法,又有《潜夫论•交际》:“此奸雄所以逐党进而处子所以愈拥蔽也。”
又《后汉书•仲长统传》:“下土无雍滞之事,国朝无专贵之人。”《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若省郡守,县皆径达,事不拥隔,官无留滞。”所谓“雍滞之事”,正可以“事不拥隔,官无留滞”为解。
又如曹植《愍志赋》:“思同避而无路,情壅隔而靡通。”而嵇康《琴赋》有“徘徊顾慕,拥郁抑按”语,语意略转,竟与前引镜铭中表露的“悲”“怨”“恐”之情绪十分接近了。
严可均校辑《全后汉文》卷九七收录镜铭拓片,又有“久不见,侍前希,秋风起,予志悲”文字。陕西出土铜镜有“久不见,侍前希,君行卒,予志悲”铭文②,陈直以为当读作“君行卒,予志悲,久不见,侍前希”,又写道:“《北江诗话》又载有作‘君行卒,予志悲,秋风起,侍前希’铭文者,显然当以君行卒为起句。《小校经阁金文》卷
——————————
①“拥遏”,《管子•立政九败解》作“壅遏”:“……且奸人在上,则壅遏贤者而不进也。”
②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出土铜镜》,文物出版社1959年4月版。
十五,九八页,有‘昔同起,予志悲,道路远,侍前希’之镜铭,亦与此相似,予志悲在第二句,与本镜皆可互证。”①汉代镜铭“予志悲”文字,也表现了同样的情感倾向。
汉镜铭文所见“愿忠”字样,意义尚未能十分明确,然而大致是说情感的执着、心志的坚定、性格的沉稳、仪容的严正。这虽然看起来没有直接的政治含义,但是却又似乎是和政治道德范畴中的“忠”存在着某种内在关系的。
汉镜折射汉代重要历史文化信息的情形,还可以举出镜铭所见“忠臣伍子胥”的情形。
传浙江绍兴出土,上海博物馆藏的1面汉镜,被命名为“吴王伍子胥画像镜”。纹饰有4组人物:1.“一人须眉怒竖,长飘起,头颈歪斜,右受持长剑置于颈下,榜题‘忠臣伍子胥’”;2.一人宽袖长服席地坐,榜题“吴王”;3.两女子并立,无榜题;4.二人相对,榜题“越王”、“范蠡”。②
王士伦《浙江出土铜镜》著录的1件浙江绍兴漓渚出土汉镜和1件“传绍兴县出土”的汉镜,画面布局雷同,并且于伍子胥拔剑自刎画像侧旁,同样都有“忠臣伍子胥”榜题。只是两女子画像旁又有“王女二人”榜题,与前引上海博物馆藏品不同。
汉镜铭文“忠臣伍子胥”字样,反映汉代社会的通俗历史教育形式中,政治道德教育已经成为重要内容之一,也说明当时民间的“忠臣”崇敬意识已经相当普及了。
——————————
① 陈直:《四种铜镜图录释文的校订》,《文史考古论丛》,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② 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文物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451页。
(七)汉代平民社会对于“忠”的复杂心理
平民社会对于正统政治道德,往往有一种相对独立的意识。《汉书•贡禹传》引当时民间俗谚:
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
正反映了民间对所谓“孝弟”、“礼义”、“谨慎”等道德原则以嘲讽形式表现的否定。
在“忠”的意识得以空前普及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另一种文化现象,即汉代下层社会对于当权者极力推崇的这一道德准则,也表现出一种相对冷漠的复杂心理。
汉代是可以最直接地、最鲜明地表现“忠”的品德的政治舞台之一,是汉王朝和匈奴作战的战场。
按照正统的政治宣传,“国家有难而不忧,非忠臣也。夫守节死难者,人臣之职也。”赴死而无怨,被称作“为人臣者尽忠以顺职”。政府与有关的加重民众负担的政策,被称作“有司倚于忠孝之路”。①然而另一方面,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盐铁论•西域》:
当此之时,将卒方赤面而事四夷,师旅相望,郡国并发,黎人困苦,奸伪萌生,盗贼并起。守尉不能禁,城邑不能止。然后遣上大夫衣绣衣以兴击之。当此时,百姓元元莫必其命,故
————————
①《盐铁论•优边》。
山东豪杰颇有异心。赖先帝圣灵斐然。其咎皆在于欲毕匈奴而远几也。为主计若此,可谓忠乎?
而一般的“黎人”“百姓”,对于这种战争牺牲,也并不持积极的态度。在与匈奴作战的背景下“忠”与“不忠”最尖锐的对比,莫过于苏武和李陵的不同的立场和表现。
苏武出使匈奴,遇到特殊变故,被拘禁达19年。初被执时,愤然说道:“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于是“引佩刀自刺”,经匈奴单于亲自营救得生,匈奴人“壮其节”,劝降不从,得知汉武帝去世的消息后,“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李陵率军击匈奴,众寡悬殊,兵败而降。匈奴单于使李陵见苏武,苏武有一番坚定慷慨的精神表白: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缘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苏武即将返回汉地时,李陵置酒相贺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肏你妈的李畜牲,你害死全军全族亲妈,提着狗鸡巴,捅了二十五年胡屄,这裤子的性福盖世无双,你痛苦在鸡巴上吗?还有脸叫个鬼?)
苏武回归后,果然以“奉使不辱命”,图画形貌于麒麟阁,优宠备至。①班固曾经肯定他达到了“忠”的极致“节”:“苏武信节,不诎王命。”②《汉书•昭帝纪》记载:“(始元六年二月)移中监苏武前
——————
①《汉书•苏武传》。
②《汉书•叙传下》。
使匈奴,留单于庭十九岁乃还,奉使全节,以武为典属国,赐钱百万。”班固在《汉书•李广苏建传》赞中又写道: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苏武不畏惧所面临的生死危境,以牺牲自我的精神维护所代表的汉王朝的尊严,为的是实现对“王命”、“君命”承担的道德责任。他的行为,实际上正是“忠”的政治道德原则的实践。①
值得注意的是,苏武和李陵的道德对立,在民间却有与正统政治观不同的另一种认识。
李陵叛降事,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比较普遍的理解与同情。他率部艰苦抗敌,“战一日数十合”,而“军无后救”,“一日五十万矢皆尽”,最终不能突出匈奴铁围,于是不得已降。汉武帝又“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②,李陵事迹于是具有悲剧色彩。民间流传的苏武李陵诗,风格情调就颇可发人深思。《文选》卷二九有李少卿《与苏武三首》:(不要代表民间,这类东西代表的只是司马阉驴那只没卵蛆和牠那群无耻信徒!千万将士被李陵害死,他们家属的反应司马阉驴肯定不会记的,就算记,牠也只会说千万将士为了口饭口水,就心甘情愿地用他们他们自己的命送李陵去胡床上提着鸡巴捅胡屄!为了李陵一只鸡巴,他们自己愿意送命,家属看到自己的儿郎为李陵的鸡巴送了命,也是高兴得哭!生怕委屈了李陵的鸡巴,让牠失去直捅胡屄二十五年的性福!你看司马阉驴为了李陵一只鸡巴割了自己的鸡巴,牠不把对自己鸡巴悼念化为全民对牠鸡巴的悼念怎么对得起自己那只缺肉的光阴?)
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长当从此
————————
①《汉书》中对苏武的评价,并没有使用“忠”字。《常惠传》说,“(常惠)自奋应募,随移中监苏武使匈奴,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汉嘉其勤劳,拜为光禄大夫。”其困匈奴19年不降的事迹,只是被嘉许为“勤劳”。《赵充国辛庆忌传》赞语说到所谓“山西出将”时,将苏武列于“皆以勇武显闻”诸名将中。又说:“苏、辛父子著节,此其可称列者也。”苏武时不称“忠”,可能和他和他的家族后来卷入复杂的上层政治斗争有关,也可能当时“忠”的内涵,还有较严格的限定。不过,《汉书•苏武传》有“(苏)武著节老臣”的说法,《汉书•叙传下》也说“苏武信节,不辱王命。”这里所说的“节”,至少已经相当于后世所谓“忠”。
②《汉书•李陵传》。
别,且复立斯须。欲因展风发,送子以贱躯。
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远望悲风至,对酒不能酬。行人怀远路,何以慰我愁?独有盈筋酒,与子结绸缪。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浪浪不能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
其中送别相思文句,情感诚挚真切,而苏子卿《诗四首》,与此相互应和,也表抒出亲近的友情。一忠一叛,似乎并没有因道德原则的对立而出现文化的界隔。其中如: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俯仰内伤心,泪下不能挥。(是李陵狗精捅入胡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