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的猜想》作者:[英]安格斯·班克罗夫特+[英] 拉尔夫·费弗尔
版权信息
书名:米拉的猜想
作者:[英]安格斯·班克罗夫特,
[英]拉尔夫·费弗尔
译者:金芳旭 (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社会学专业)
版权: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推荐
☆《米拉的猜想》被誉为“社会学版的《苏菲的世界》”,独特之处在于摒除了干瘪乏味的社会学家知识介绍,而是以叙事的形式、结合米拉生活的故事和反思来讲述社会学的大观念。
☆这本书对于我这种社会学的小白很适用,算是社会学的入门读物,涵盖了社会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但要是求深度的话,恐怕这本书难以胜任。
☆这本书从结构上来说,对啥都不懂的初学者也是超友好:每一个章节主体以小说形式叙述社会学理论,章节末尾以漫画形式引人思考+外加总结回顾章节知识点。
内容简介
十八岁这年,雷雨倾泻在米拉的世界:父亲因涉嫌股票诈骗入狱,母亲似与父亲的同事不轨,哥哥纸醉金迷,姨妈们无法掩饰的同情……一时之间,过去的生活恍如隔世。米拉成了臭名昭著的“罪人之女”,只好乔装化名,东躲西藏。在这难堪狼狈的时期,她却结交了知心的友人和恋人。
面对公众谩骂,米拉应该站出来袒露心声吗?理想主义的失落靠什么挽救?一名脆弱的青年,还能否向他人伸出援手?米拉猜想,或许是社会学救济了自己。
作者简介
安格斯·班克罗夫特(Angus Bancroft),爱丁堡大学社会学高级讲师。
拉尔夫·费弗尔(Ralph Fevre),卡迪夫大学社会学教授。
前言
我们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我们知道在社会学中有一些十分有价值的观点,事实上,读者们很有可能已经接触过其中那些最具价值的。同时,有一些观点很可能就连社会学专业的人也不曾好好了解过。说到这种失误的成因,我们认为,很大程度上应该归结于像我们这样的专业人士在一开始就没能够好好地阐释这些观点。因此,我们着手开辟一条更优途径:不仅仅是解读它们,更希望接触到这些理论的读者能够吸收它们;不是单纯地记诵,而是真正能够运用所学观点去提出自己的主张,武装自己,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到解决自己的问题上。对于我们来说,这也许就是学术的精髓。
如果你准备在学校选修一门社会学的课程,或者你已经开始上这类课程,但是发现课程提供的书目读起来并不是特别轻松;或者,你对那些有趣的想法感兴趣,相信有更多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世界是怎样的”或者“人们是如何行事的”,而不满足于“事情本身就是这样的”的说法,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无论你的背景如何,有怎样的兴趣,这本书的目标都绝不仅仅是教导你该如何思考,或者告诉你什么理论是最好的,而是为你展示应该如何以这些理论的视角去思考。
鸣谢
在这里,我们想感谢所有为本书第一版做出贡献的人,尤其是艾米莉·德鲁,她的远见和鞭策使这本书的问世成为可能。此外,我们也一并感谢从各种渠道收到的大家对于本书两版策划的建议。同时,感谢那些使用这本书,并为此书提出深刻的、有建设性意见的学生和老师,以及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的签约匿名评审。感谢劳埃德·朗曼在家中主持第二版的出版事宜,也感谢帕尔格雷夫出版社的信任投票。
成书过程中,很多朋友和家人为我们提供了灵感、想法和帮助。感谢艾利斯和史蒂夫·坎普的好主意,以及金、科林、玛蒂娜、埃尔温和拉尼亚的无私照料。我们非常感谢娜塔莎·费弗尔在编辑方面提供的支持。
在写作本书第一版的过程中,我们从乔斯坦·贾德的著作《苏菲的世界: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中收获了很多灵感。我们像他一样遵循了一种上可追溯至苏格拉底的,通过对话来阐释观点和激发思考的写作传统。某些情况下,我们的讨论排除了思考的局限,使得那些看似已成事实的内容受到质疑,这正是我们要赞颂的引人深思、无根无蒂、触发人们产生不安感的社会学和哲学的传统。
开场白
社会学旨在解释人们在社会中的行动、描述社会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C.赖特·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所说,无论是什么议题,无论是哪条进路,社会学总是关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想象。而社会学的想象就意味着,从那些我们不假思索的日常生活——比如刷牙、拖着步子上班上学、恋人或夫妻之间的争吵,甚至晚上出门找乐子之类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行动入手,去理解所有这些世俗活动是如何被诸如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制度等因素塑造而成的。只有我们主动去追问“为什么”“为什么是那样”“谁说它非得是那样”“它一直都是那样吗”“它有可能不一样吗”,这些因素才会浮现出来。当然,问题也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人们在生活中总能感觉到自己承受着传统、制度、法律和他人期待的不能承受之重。当我们产生怀疑时,事物的“实然”而非“应然”,就显得无比清晰了。
社会学与其研究的世界并不遥远,而是相互交织。你可能接触过数以千计关于生活的陈词滥调和刻板印象,也就是那些我们常说的“众所周知”的事情。社会学家设法求证:这些人人都相信的东西就是事实吗?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毒贩手中有大量现金,他们的沟通方式是诉诸暴力,使其他人服从。如果社会学家想了解贩毒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他们会花上数月甚至数年时间与毒贩待在一起。素德·文卡特斯(Sudhir Venkatesh)在研究一个贩毒黑帮期间,因为深受成员们信任,而被要求做“一日老大”,其他人都仰仗他来解决各种争端。此后他发现,很多黑帮成员的收入还不如一个普通人多。另一位社会学家,詹妮弗·福利特伍德(Jennifer Fleetwood)发现,毒贩的社会网络的组织方式类似于黑手党,事实上在沟通中他们会尽可能避免使用暴力。
在这种意义上,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性学科,它要求你潜入社会生活中,去质疑世界为何如此。这也说明了,那些看似非人格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后果,那些似乎不可避免且无法改变的生活事实,其实是人类决策和选择的结果。我们常觉得自己受到某种无法掌控的力量的冲击,倘若我们可以将其视作一种人类历程、制度或某种选择的结果,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研究,从而理解它们,甚至可以把握它们。比方说,近几十年金融市场重塑了世界格局,个人、企业和政府似乎听凭其摆布。一个国家如果需要借债,则必须拥有良好的信誉,其信誉等级需要根据一系列客观的价值评估获得。社会学家意欲揭示,这些市场中所采用的结果不仅仅是货币价值的评估,与任何人类活动相同,它们受到文化价值评价的影响,诸如对他人行动的预期,以及对于何事可能、何事不可能的理解。社会学家唐纳德·麦肯齐(Donald McKenzie)发现,人们用于描述金融市场的计算机模型同时也在改变着市场本身,因为市场中的交易者会将模型所显示的内容作为行动依据。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重要影响:其一,这些模型说明重大的金融风险是可以被规避的;其二,每个利益相关者都相信,他们所使用的模型和方程可以保证金融安全。这正是2007年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人们总是会忘记,人类创造物(如技术、制度)完全有可能脱离他们的控制。
如何使用这本书?
本书是一本小说,故事围绕主人公米拉(Mila)在其朋友和家人陪伴下的大学生活而展开。你会从书中听到不同的声音。有来自米拉的老师和教材的权威之声,我们把米拉使用的教材叫作“福森与斯坦”(“Fussein and Stein”);也有米拉很喜欢的助教达莉娜(Dalina)的声音——是你会从教材或学院听到的声音。本书也会为你展示教材里没有,但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他的声音——那些在课堂上提问的学生,那些“杠精”,那些挑战权威之声的人。作为社会学家,我们都是作为这些“其他的声音”开始活动的,想必你也是其中之一。阅读本书时,你或许觉得自己既像米拉,也像贾丝明(Jasmine)、米拉的哥哥,或者她的姨妈,又或者和所有人物都有相似之处。
我们清楚你希望自由地汲取书中的任意内容,本书完全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书中涵盖了社会学家认为重要的议题,以及这些议题的反对意见。这个世界的变化是如此迅速,每一种对世界不同的看法同时塑造着这个世界,因此,人们对于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的看法注定存在争议。如果你有意将此书与一本主要描述不同理论脉络和研究主题的传统教材配合使用,我们将在此为你提供一种把它们搭配起来的使用方法。这本书介绍了社会学关注的问题,以及将理论投入使用的方法,其他的教材则列出了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并对这些理论予以支持的依据。比如说,你可以先阅读本书第十四和十五章关于“何为社会阶层”的争论,再参考你手边的教材,了解研究者对社会阶层进行的相关研究、社会阶层对社会不平等和政治的影响,以及社会的变迁如何改变了社会阶层的意涵。教材作为桥梁,可以将你的个人生活与本书内容联系起来,让你反思自己所处的环境——社会、民族、国家以及其他共同体。
书中都有哪些内容?
我们会为你介绍一些社会理论。所谓“社会理论”,就是用于阐释人类行为背景与环境的分析框架,我们从细微之处入手并逐渐使之丰满。书中提及的不同理论对此采取不同的分析进路,其中的研究也常常体现在不同的层面上。有一些理论研究人们的互动,另一些则更关注制度、经济或社会本身。我们写这本书就是希望告诉你,你完全可以透过自己的生活探索社会学的世界,反之亦然。全书遵循着初学者米拉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将理论融会贯通,并将其融入她不断进化着的世界图景之中。
社会学的产生是为了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在社会过去所依赖的机制——传统、家庭、宗教、权威——在现代工作场合中或者消失,或者发生了根本变化的前提下,社会如何运作。我们将这种不断变化的状态称为“现代性”。这是第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将会在第一章 讨论到。社会学家为是否存在一种“现代性”争论不休,或者说他们在意是否存在很多种现代性,以及这种现代性是否仍然适用于解释当下的世界。
如果你问人们“你是谁”,他们通常会回答一系列他们的来历——他们成长的地点、社区、民族等。而社会学所研究的“人们从哪儿来”,则关于产生、塑造个体并为其提供支持的社会。为这个研究的对象赋名远比在讨论它本身“是什么”“有哪些作用”上达成一致要容易得多。所以,在第二章 ,我们要聊聊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的研究,他指出,现代社会在建立社会关系方面具有一种特质,即这种关系可以在社会成员彼此素未谋面的情况下持续发挥作用,他称之为“有机团结”。这听起来十分美好,但涂尔干也试图了解这种社会强加于人的义务如何损害个体。其中,自杀就是人们感觉自己与无所依靠的世界相分离而造成的一种结果。他指出,自杀就是一种普通社会状态——“失范”(anomie)的一个例子——在此情况下人们失去了生活下去的盼头。
综上所述,社会学兼具宏观和微观的视野。第三章 则会关注更加私人的体验——情感(emotions)。文中所涉及的情感与理性(reason)的对立,也常常被我们用于理解其他的对立,如女人与男人、自然与文化、野蛮与开化。这些实属社会差异,而非天生的对立。本书会告诉你为何情感和理性紧密相连,两者互相依存。其中,情感实际上是一种由文化生产和塑造的概念。人们除了在回答心理测试问题时会关注情感外,很少站在学术研究的视野下关注情感。本章表明,社会学和心理学给予情感以足够的重视,并将其视作社会结构与本质的一部分。社会学观察发现,个人生活的日常面是被隐藏的对立与不平等形塑的。第四章中讨论的女性主义进路强调性别的对立,认为性别差异贯穿于社会中所有其他制度——社会阶层、工作场合、教育系统以及家庭等——的各个部分。性别常被视为本质的、遗传的、无法变更的事实。我们则会指出这种性别角色和期待是由社会建构的。个体越是按照社会性别真实存在的期待和方式行动,社会性别就越真实存在。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最私人和最特别的特质和体验大概是我们与其他人互动的结果。从第五章 开始,我们就要介绍由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ierce)与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关于意识与社会的研究。研究说明,想法不仅仅源自我们自己的头脑,也源自象征性的反映。这种反映依赖于符号而存在,这些符号为生活中无形的“橡皮泥”赋予形状与意义。这一章也告诉我们,如果你意欲与现实中的某人产生联系,就必须在想象中与他们建立联系。这也是科幻小说和神话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与影响的原因,想象远比现实来得更有力。若想要这些符号产生意义,我们就要与其互动。第六章讨论了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所说的,要成为有思想的成年人,就必须以从外部向下看的姿态,作为一个客体与世界发生联系。接下来会介绍布鲁默(Blumer)的符号互动论,每一个活动都是一种互动。所有社会学研究的宏大结构——性别、社会阶层、宗教信仰——都是由互动组成的,脱离了个体的互动,这些也就不复存在了。符号互动论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研究人们如何通过符号性与世界上的其他人以及自己的经验产生关联。
从这些作者那里我们可以知道,正是个人行为构成了日常的生活,并使其看起来正常得毫不费力。在第七章 ,阿尔弗雷德·舒茨(Alfred Shutz)将其称为个体为容忍情境而进行的类型化(typification)——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能够容忍那些最无可容忍的情形。这一章主要探索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的相关内容,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产生于人们对于质疑“什么是正常”的不情愿,我们的社会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一种幻觉。第八章继续从意识出发讨论了更多关于人们为了操演自己的角色而做出的努力,援引了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关于公共场合与个人自我呈现的研究,该研究指出,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一种表演。人们展示出自己的前台(front),并试图使他人信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异常的例子,即人们不能控制他们的“前台”和“后台”(backstage)的情况——如此类比精神病院这类全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