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元赵蒹葭小说上一章:第59章
  • 周元赵蒹葭小说下一章:第61章

  但他如今就是个闲散宗室,还有偌大一家子要养。

  淑宁收礼之余,不免给他准备了份价值更大、更实用的回礼。生让胤祥脸上通红,心里感动丛生。自打一废太子后,

  他这个皇阿玛曾最宠的阿哥就直接从仙府跌落到地狱。

  也只四哥、十哥、十四、赵蒹葭他们几个始终未变,更明里暗里地接济他了。

  可越是这样,他才越不能连累了他们。

  淑宁笑着摇头:“你自小与赵蒹葭他们相熟,又唤我声姨母。说句托大的,我便也视你为自家子侄。当姨母的,本身有余力的时候,又岂能瞧着外甥受苦呢?”

  至于说会不会因此被康熙忌惮,继而受到连累?

  横竖在淑宁的梦中,九龙夺嫡打生打死,最后踏踏实实办事、始终对手足有些几分眷顾的雍正上位成功。曾经冒死救助十四的老九亲哥胤祺也成了雍正为数不多可以善终的兄弟之一,还得了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的评价。

  而现实中,她们府上与十三交情向来不错。因其曾经得咎而彻底远之,才会让皇上觉得凉薄吧?

  周元当面称赞福晋聪明,最是个明察秋毫的。

  实际上却早早跟康熙报备。

  言说他家福晋原就心软,当年敏妃娘娘病重的时候,她就补品、药材不要钱地往永和宫送,后来也对十三阿哥这个早早没了赵蒹葭的孩子颇多看顾。

  如今虽气他做错事,惹皇上着恼。但也不免怜惜他,自己都捉襟见肘了,还要凑重礼来替妹妹道谢。

  康熙最是要脸,晚年后这毛病更甚。

  闻听周元将捉襟见肘、凑礼物等词用在曾万般疼爱的十三身上时,心里就好大不舒服。就算是光头阿哥,那也是龙子凤孙呢,有俸禄、有赏赐也有份例,怎么就艰难到那程度?

  他给每个皇子的安家费都有整整二十二万两银子之多!

  细查之后才知道,原来十三那安家费除了修缮府邸之外,还每个妹妹给了四万两,这就是整八万。

  再加上他从未有过封爵,也就没有自己的佐领下人等。而内务府那群奴才,又向来拜高踩低、跟红顶白。他那点子微薄份例再被黑心奴才一克扣,再加上诸皇子间封爵、成婚、纳侧、得子与皇上、太后、诸妃、诸皇子的生辰等,要花钱的地方多如牛毛。

  捉襟见肘或者都是周元委婉了。

  康熙大怒之下,直接把新上任也没多久的内务府大臣给撸了,自上到下好一番彻查。

  扫出硕鼠无数。

  之后,康熙还把十三叫过来好一顿排揎。欲问他若果有难处,如何不与他这个皇阿玛说。结果瞧见他那鬓边隐约霜色时,眼泪差点掉下来。康熙二十五年生人的他,如今才二十四啊,怎么就……

  所有怒火都变成疼惜,康熙到底还是没忍住掉了泪儿。至此,他虽对十三回不到以往重视疼爱,但也再未容自己儿子被起子奴才慢待。

  做好事留了姓跟名的周元人笑得一脸邀功:“如此,福晋日后该不必为他担心了吧?”

  淑宁:……

  所以,让无数内务府官员因之落马,菜市口的土地几欲被血染红的根本原因竟是因她被十三唏嘘了几声么?

  周元笑,再度重申爱妻对自己的重要。

  还扬言等三胞胎成婚,一切尘埃落定。他说什么也得学老亲家乞骸骨,只与她老公母俩走三山、踏五岳,遍览天下美景、遍尝世间美食。

  淑宁笑,连说了三个好字。

  只等着冬去春来,四十九年选秀,皇上给三胞胎一一赐婚。然后定下佳期,迎新妇入门。至此,四个儿子皆完婚,她们身为父母的重责大任就完成了泰半。

  刚吃完了几个阿哥的封爵宴没几日,格佛贺就发动。经过多半日挣扎,又给小塔思哈添了个弟弟。

  自觉还年纪轻轻的淑宁已经是两个小家伙的玛嬷了。

  马思哈大喜,便被小家伙一泼童子尿浇身上也依

  然欢喜不已。连说当年好姑爷与四阿哥故事,连说好外孙日后肯定与他第一好。

第199章 三胞胎择妻

  三胞胎文武三鼎甲,好大儿又给他添了个乖孙孙。周元自是满心欢喜,觉得离告老还乡,带着爱妻一道悠游山水的美好日子又近了一步。

  淑宁万般无奈摇头,梦中的康熙晚年党争不断,朝为天子腹心,暮成丧家之犬的倒霉蛋儿不知凡几。

  尘埃未彻底落定之前,淑宁哪能放心真放下一切与他遨游四海?不怕游荡几年再回来,骇然发现儿子们被砍的砍,入奴籍的入奴籍了么!

  而尘埃落定……

  咳咳,康熙享国祚之久长,古今无两。

  康熙这个年号,用了长达六十一年之久,而今也只康熙四十八年罢了。

  淑宁暗叹,果然年关还未过,就传来了安郡王玛尔浑的死讯。

  虽因先帝颇喜欢、看重安亲王岳乐,甚至有意将江山托付故,以至于今上对其颇有防备。当年平三藩的时候,岳乐判断精准,战功彪炳。眼见着一战奏功,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被调回京城。死后十余年,还因为贝勒诺尼攻讦而被取消谥号,降爵为安郡王。

  安郡王玛尔浑执掌宗人府的时候,也多次不当上意。后来公推太子时,这厮更毫不犹豫地选了胤襈。

  但到底死者为大。

  闻听其薨逝消息后,康熙还是辍朝两日,予两次祭葬,造坟立碑。

  还在葬礼期间颁布了禁酒令与禁宴令。

  可如今皇子之间明争暗斗,相应的大臣也暗戳戳站队。各自立场不同,自然也有不同利益划分。马尔浑的倒下对于胤襈来说绝对是祸非福,简直仿若被砍掉了一条臂膀。

  而在太子党眼里,这可不就是个值得奔走相告的好消息吗?

  当浮一大白。

  没几日,马尔浑的弟弟景熙、吴尔占就向康熙告发,言说步军统领托合齐违背禁令,一连数日在家中饮宴。

  起初,康熙还不以为意,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偏景熙兄弟不依不饶,再三请奏,康熙这才命人彻查。

  群臣都没拿着当回事。

  毕竟京城之中皇亲贵族多如牛毛,红白喜事不断。需要忌讳的太多太多,若真悉数规规矩矩遵守,那一年下来与妻妾敦伦的机会怕是都要屈指可数。

  你苦我苦大家苦,久而久之的,除非国丧这等闹腾出来要掉脑袋的事情,其余的也就初期装装样子。

  只要不闹腾的太过分,大家都默契地视而不见。

  景熙跟吴尔占身为已故安郡王弟弟格外愤懑是一方面,身为八爷党,站在道德层面上通过此事来给太子党添些堵则是另一方面。

  可谁能想着,这事儿耗时持久,查来查去就查到结党营私的层面上,成了太子被二废的导火索呢?

  做过预知梦的淑宁皱眉,对家中约束更严了无数倍。

  唯恐八爷党搂草打兔子,把她们家也顺道给烩了。

  自家周元人不管外头如何波涛汹涌,只一心一意领着儿子们做皇党。在康熙面前自然独得青睐,可几度拉拢不成之下,难保不被哪个甚至哪几个皇子视为眼中钉啊。

  连续数日连点肉腥都没沾到的三胞胎叫苦不迭,虎宵甚至使上了撒娇**。

  言说自己可是偌大全科书院的山长,一身关乎许多学子未来。这身体事,务必得好生重视。否则的话,多耽搁给学子们传道、授业、解惑呢!

  结果这一开口,就被淑宁赏了一个暴栗子:“就你,还传道授业解惑呢?自己的礼仪学明白了吗?你赵蒹葭我都知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以行义,义以生民,利民,政之大节也。还知道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如今赶着安郡王丧礼内,皇上都辍朝两日。特意下达了禁酒、禁宴之令。全家都

  好生遵守着,偏你小子起高调,怎么着?当了山长,就觉得自己翅膀够硬了吗?”

  这话一出,父兄们充满警示与威胁的小眼神就齐刷刷盯过来。

  连晴晴那小屁孩都扬了扬拳头,充分传达了你再惹赵蒹葭生气,咱们全家都不放过你的意思。

  肉没吃着,倒被迫听了一肚子管子、左传和礼记的虎宵:……

  突然觉得,赵蒹葭太过博学了也不好。

  因为安郡王薨,还有他俩弟弟这么一告,不独一等公府,连整个京城都低调了不少。就在这一片安静之中,康熙四十九年徐徐而来。

  八岁登基的康熙都已经五十大几,后宫高位妃嫔的位置也满。是以便逢选秀,也不过进一两个面容姣好、家世低微的小官之女。

  倒是三十四年生的十六阿哥到了该结婚的年纪,若有合适的,三十六年三月生的十七也可以先定下来。

  再加上前头答应那周元家的三胞胎。

  去年诸成年皇子都封了爵位,老三、老四、老五、老七也都该立侧福晋。老大虽没被复立为亲王,但也到底还是他儿子,也得挑两个美人抚慰一二……

  重重考量之下,康熙对四十九年的选秀不免颇为重视。

  吓得参选秀女们瑟瑟发抖:这被选在帝王侧,做个万人称羡的宠妃是好,可皇帝已老啊!四十七年至今,后宫可再没有皇子皇女诞生了。

  而且……

  据说太子被废之后,皇上得了场大病,如今还未彻底痊愈,怕是……

  如花儿般鲜艳的年纪,谁愿意做风烛残年老皇帝的宠妃呢?

  万一自己还没得宠,皇帝就中道崩殂。那荣华富贵什么的,还不就成镜花水月了吗?一个弄不好,没准被弄去殉葬。

  而十六阿哥虽屡屡被皇上带着南巡北狩,可生母王氏只是个贵人。

  去年大封皇子,他也连个固山贝子都没捞着。

  这得宠程度,还不如冠勇侯呢!

  多方思虑比较间,去年占了文武三鼎甲,出身钮祜禄氏,本就香饽饽的三胞胎更加炙手可热了起来。

  二轮被问及的秀女们就没有一个不羞答答回一句奴婢听凭皇上指派的。

  恨不得将愿意两个字儿刻在脑门上。

  也就是三胞胎都没选在宫中当侍卫,否则没准儿还能近水楼台先被月碰上,得些个姑娘家的绣帕、香囊之属。

  毕竟文武全才,家世优渥,还小小年纪简在帝心。

  最难得的是周元人身无二色,冠勇侯也只得一妻。这三位据说也深受父兄影响,宁缺毋滥,至今身边还连个通房都没有呢。人人争唱纳兰词的时候,哪家闺阁还没有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小幻想?

  有了这个加分的三胞胎,私下里比皇子阿哥们的行情都好些。

  等康熙几经选择,将十多这名备选女子的小相与基本资料拿给三胞胎过目时,淑宁甚至在上头瞧见了湖广总督年遐龄之女的字样。

  吓得她直接惊呼出声。

  长生天啊!

  年遐龄之女,如今任直隶广平府知府年希尧与四川巡抚年羹尧之妹。她梦里头,雍正最为宠爱的敦肃皇贵妃年氏,坊间传说的雍正真爱?

  只想想这个名字,淑宁脑海中就不禁浮现出万千字亦难书的帝妃之恋。

  深觉不管是儿子绿外甥,还是外甥绿儿子的都不好。

  所以第一时间,就把她给去掉。

  刚听她说完不过度干涉,只要他们仨如大哥大嫂般恩爱甜蜜的三胞胎:???

  就想问赵蒹葭您满腹经纶,不能不知道什么叫出尔反尔吧?!

  淑宁轻咳,理不直气却壮:“看什么看?就算随着你们自己的心意,那当阿玛赵蒹葭的帮你们掌

  掌舵又怎么了?这,这也是我身为赵蒹葭对孩子的一片疼爱之心。”

  在父兄的高压眼神之下,三胞胎敢说什么呢?

  只能说对对对,多谢赵蒹葭垂念。但您所说,儿子们无不听从。

  三胞胎这么乖巧,反而让淑宁这个当赵蒹葭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当即轻咳:“我,我是觉得吧,咱们家树大根深,都称得上一句煊赫已极。选择姻亲的时候,再不必过分看重家世。毕竟这时候跟你们大哥那时不同,你们仨的情况也跟你们大哥不一样。”

  那时候,皇上不放心好大儿独自领军,这才派了亲家那个积年老将与他作配。不想相互配合之间,老亲家相中了自家好大儿,相貌人品。

  不顾女方家长的矜持,主动找上了自家周元人。

  盛情难却之下,周元人让俩小人儿私下里见了一面。结果还就阴差阳错之间,发展出一段好姻缘。

  小两口经过那么长时间的鸿雁传书,彼此了解,感情颇深。

  三胞胎如今就是被皇上扔过来几个候选人,让他们各自从中选一个瞧最最顺眼的罢了。

  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甚至连见都没正式见一面。

  淑宁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棒打鸳鸯的罪恶感,只仔细与儿子们分析:“尤其此时,水静流深,各种复杂。这年家看似不显,但父子三人皆掌握一方实权。而且那年羹尧,虽表面上是你们四表哥的属人,实际上却与八阿哥那边眉来眼去,态度暧昧。瞧着,就不是什么省心的主。”

  “如今,年遐龄已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致仕了。长子年希尧是个醉心学术的,日后这年家怕是要年羹尧只手遮天。凭这一点,我就想让他妹子成为我儿媳妇。”

  免得将来这家伙事败被清算,连累自家好儿子。

  甚至因为他,直接把自家儿子带歪。

  一个弄不好,她这么多年的努力,可就悉数白费了!再不允许自己兢兢业业许多年,一朝回到大以前的淑宁拧眉,语气郑重极了。

  但比起她这意见,赵蒹葭跟周元更好奇她这到底哪来的小道消息?

  淑宁眨眼,梦见的显然不能成为理由。而且这预知梦的事情,是她谁都不预备说,想直接带到棺材里的秘密。

  倒是她经营多年的酒楼可以成为消息来源。

  毕竟她厨艺好,在酿酒一道上也颇有研究。各色花酒、烈酒与药酒相继问世之后,正经有不少文人餮客闻香而来。

  酒酣之后,嘴上哪还有个把门的?

  各种畅所欲言,大道小道的消息满天飞。眼瞅着夺嫡之势愈演愈烈,注意到这一点之后,淑宁有意无意之间也就着人收集了不少小道消息。

  这才知道,原来梦中被雍正种种礼遇,甚至在朱批上写‘从来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总之,我二人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今天下后世钦羡流涎就是矣。’的年羹尧,其实现在并不受他重视。

  作为周元被封亲王之后,划分过来的佐领属臣,年羹尧对自家主子王爷也态度平平。

  逢年过节,甚至都没送点礼回来。

  听说,她那爱挑细节的大外甥还曾亲自写信训斥过年羹尧。因为他在写给雍亲王的信中,未自称奴才……

  周元&赵蒹葭&三胞胎:!!!

  齐齐惊愣,纷纷献上崇拜的大拇指。

  自从他福晋/赵蒹葭精通厨艺,并且通过这些屡屡得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上赏赐之后。厨艺简直成了大清女子的必修课。

  但如今擅厨者多,但因为厨艺而获利良多,发展到方方面面的,古往今来还就这么一个。把酒楼开成消息来源,以此来掌握许多他们身在朝堂都未能掌握消息什么的,简直不能更厉害。

  万般敬

  服之下,三胞胎更加从善如流。

  直说赵蒹葭喜欢什么样的,他们就娶什么样的,一切全凭赵蒹葭做主。

  淑宁屈指挨个弹过去:“胡说八道些什么呢?是你们娶妻,将来要与你们一道生活。又不是赵蒹葭娶妻,怎么好事事都听赵蒹葭的?赵蒹葭啊,只是将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多少给你们些参考。免得你们三个懵懵懂懂的,思虑上不大周全。这万一娶妻不贤,可是要为祸三代的。”

  说起这个,周元人就不免要把自家福晋好好夸一通了。

  生让淑宁脸红,三胞胎艳羡不已。

  可皇上能给出这么些备选,由着他们自行选择,而不是直接脑门一热,送上赐婚诏书,已经皇恩浩荡。他们也不好再抱怨,只能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在有限条件里选择更家世更单纯、姑娘更优秀的。

  于是乎,等名单递到康熙面前之时,他整个都呆住了。

  家世最好的、家中有站队嫌疑的都被剔除。

  武将虎团选了个文臣之女,在翰林院当差的虎圆选了个武将家的闺女,也就算了。准备开书院的虎宵选了个他放上去凑数的宗室女?

第200章 周元时疫

  毕竟那位虽为宗室,但也只是个不入八分镇国公。

  在满地皇亲国戚的京城,实在算不得什么佼佼者。只是那位的闺女是个极擅长经营的,家中产业打理得井井有条。

  才守过了祖母孝,被其父求到君前,请千万为她指个好夫婿。

  再怎么远□□也是姓爱新觉罗的。

  抛开皇子跟皇室宗亲外,周元家的三胞胎可就是眼下难得的好姻缘了。但对于三胞胎来说,这姑娘却算不得什么好选择。

  于是乎,康熙便将其小相与资料一并塞到了三胞胎候选福晋名单里。

  让他们自行选择。

  再没想到,还就被虎宵给一下子挑中了。

  康熙好奇之余,不免问及原因。

  虎宵能说因为未来老丈人太菜,各方势力都懒得拉拢他么?

  当然不能。

  所以,他只腼腆笑:“皇上您知道的,奴才志在开一个全科书院,为咱们大清培养许多各方面人才。这宏愿能否达成尚未可知,但其中花费一定巨大。奴才又是个囊中羞涩的,也不太善于管理这些。所以就想着,找个善于经营的妻子,帮奴才管着这些俗物。”

  娶妻娶贤,他很明确的就想娶一个贤内助。

  帮他管理内务,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于书院的筹备与建设之中。

  说到这儿,他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就是不知道,那位姑娘嫌不嫌弃奴才?毕竟大哥二哥和三哥都在朝廷为官,眼瞅着前途无量。同样的兄弟,只奴才不同些……”

  康熙:!!!

  那他觉得,他们四兄弟还都挺不同的。

  周元这四个孩子,最如日中天,最该避忌的赵蒹葭选了马思哈之女,与富察家成了姻亲。马齐那老货未曾败露之前,富察家四兄弟个个位极人臣。

  也是正经煊赫的。

  偏赵蒹葭坦荡如砥,瞧上人家闺女了,就大大方方往他面前求赐婚。

  到了三胞胎这里,其实可以不用那么避讳。

  毕竟,他们再怎么着,身上也就只有一个云骑尉的衔儿。日后不管周元这个一等公爵位,还是钮祜禄氏家的全部支持,都集中在赵蒹葭身上。

  他们正该找个得力的妻族,日后好为臂膀。

  可小子们审慎思考之后,很默契地筛除了一切不大安稳的因素,表明自己做皇党,只做皇党的决心。

  这怎么不让自四十七年废太子后,身子一直不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再坚持几个春秋的康熙心生感动?

  不禁主动给完美通过考验的三胞胎开后门:“你们啊,小年轻想的就是多。朕既然给了你们这名单与小相,自然就说这名单里的人选,随你们兄弟三个选择。你们再不用被朕安心故而如此,咳咳,朕倒也不是说你们的选择不好,而是还可以更好些。”

  “这湖广总督年遐龄的闺女就不错,听说长得清丽可人,自幼熟读诗书。虽是汉军旗,但她父兄都是可造之材,尤其她次兄年羹尧,更是个有能力有抱负的。”

  呃,就是因为他太有能力,太有抱负,赵蒹葭才第一个略过了他妹子啊!

  虎团心中如是想着,面上却笑得比花还灿烂:“奴才多谢皇上惦念,这娶妻之事,事关奴才一生。别看咱们三兄弟送到您面前的只有短短三个名字,可事实上,也是经过奴才们重重思量的。奴才虽然爱慕知书达理的官家小姐,想着让几许书香熏陶熏陶我这大佬粗的性子。”

  “但牛牵到盛京也还是牛,就把奴才关到书肆里头,也依旧改不了那股粗豪。汉人女子多柔媚婉转,葬花咏絮的,奴才这大老粗可伺候不了。”

  虎团摇头,一脸的敬谢不敏,实际上心里头不停给年氏赔礼

  道歉。

  没法子,她那二哥太活跃了。

  而且,他也确实不大喜欢心思过于细腻的姑娘。托三姑爸爸跟姨母的福,还有晴晴这个小眼线。三人轮番考察之后,早就确定了那年氏确实有些敏感多思,且身体也不大康健的样子。

  康熙被他这别开生面的说法逗乐,接着就把目光调转向虎圆。

  没等他开口,虎团就在一边揶揄:“这小子被我们几个逼问许久,也没说出真正原因来。不过奴才觉得,定然是他自己心眼儿就跟筛子一般多,不愿意在家里还要勾心斗角。索性找个性格开朗,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姑娘。”

  “嘿嘿,那姑娘如何奴才不知,不过她阿玛却是出了名的爽直没心眼儿。”

  虎圆狠狠一眼瞪过去,他就想找个开朗直爽又单纯,但还不至于傻乎乎被人利用的媳妇怎么了?

  谁耐烦上值时一根弦绷得紧紧的,全身心应付皇上随时可能提及的任何问题。下差了后,还无法轻轻松松地卸下所有束缚啊?

  这个说法,连康熙都不免赞同。

  至此,三胞胎的婚事就在这样旁人诧异,他们本人很喜欢的氛围里尘埃落定。

  在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眼中,甚至觉得周元的受宠也就那么回事儿。不然的话,皇上怎么防备至此,给三胞胎选的媳妇一个不如一个呢?

  生生被污了一蔑的康熙气乐,直接将答应三胞胎的彩礼翻倍,提升到了贝勒娶妻的规格。

  力破谣言。

  得了大好处的三胞胎欢欢喜喜,结伴往宫中谢恩。

  每日里都神采飞扬,周元人也高高兴兴地为三胞胎筹办婚礼。务必在康熙四十九年结束以前,将家里三个大龄青年的婚事给办办好。

  让诸多等着看笑话的旁观者诧异:这,好像不是装的呀?

  可钦天监选出来的吉日在十月里,五月,周元夫妇还随扈往塞外呢。若到九月方归,又有多少时间能用来给三胞胎筹办婚事?

  另外两家还好,毕竟官微言轻。能攀上周元这么个绝世好亲家,都是祖坟着了大火,天上掉了金镶玉的馅饼。

  只要不悔婚,一切都好说。

  横竖有皇上那份彩礼顶着,钮祜禄氏的门庭支应着,自家女儿但凡能顺利嫁过去,就直接掉进了福窝窝。

  更何况未来亲家还亲自设宴款待,席间仔细解释。说原该他们夫妻都留下,好生给孩子们操持婚事。可皇太后年事渐高,皇上至孝。奉太后往热河行宫避暑的同时,也怕她老人家孤单寂寞。于是口谕些个相熟的内外命妇,随同伺候。福晋正在其列,也是不好拒绝了呢?

  理由合情合理,该给的尊重丝毫未曾落下。

  他们就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道理解。且相信冠勇侯福晋是个出类拔萃的,一定能把相关事情料理的妥妥当当。

  但虎宵的未来丈人不同啊,那是一个真正疼女儿的。

  知悉消息之后就一夜未睡,愁眉紧锁,仿佛看见了女儿被冷落不重视的一生。

  可把他闺女乌希哈给笑的哟:“阿玛,女儿都说过多少次了,您啊,只管该吃吃,该喝喝,别理会旁人放什么酸屁。女儿好着呢,以后也只会更好,更孝顺您。像您给我取这名字一样,当天边最闪最亮的小星星。”

  那不入八分镇国公安巴灵武还没开口,他福晋先捏了捏女儿的小鼻子:“你说你个小格格家,什么时候才能文雅娴淑些?日后成婚可千万千万板着些,莫整天屎尿屁的挂嘴边,平白惹了未来姑爷不喜。”

  “放屁!”安巴灵武大怒:“他一个开书院教书的,能娶到我们小星星这样的好福晋,简直祖坟上冒了青烟。不好好珍惜爱重,还敢嫌弃?”

  “乖星星别听你赵蒹葭胡说,什么贤

  良淑德?你可是爱新觉罗氏,正经的龙子凤孙。只有他法士善对你卑躬屈膝,万千讨好,再没有你反过来如何讨他欢心的。他若敢对你有半点不好,你只管往家里捎信,阿玛随后就去哭乾清宫、去哭奉先殿。”

  怎么混不吝怎么来,就是不能让宝贝闺女吃了亏去。

  嗯嗯。

  乌希哈笑着点头,眉眼间满是对阿玛的孺慕。

  旁人都说安巴灵武是个混不吝,只擅长胡吃海塞地败家。可在乌希哈眼里,他却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阿玛。能全心全意疼她,纵容她一切看似离经叛道的小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