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将门毒后小说上一章:第65章
  • 重生之将门毒后小说下一章:第67章

  高阳看了一眼季羽书,季羽书眼巴巴的盯着白虎,盯了一会儿,下定决心道:“有件事情要告诉你。”

  “什么事?”谢景行今日独自出城了一趟,是以还真不知道定京发生了何事。

  “定京最近的治安不太好,有些乱。”季羽书抓耳挠腮,顾左右而言他,道:“就是今日有小姐出去逛城,就在酒楼下,自家护卫里混了歹人,直接就把马车给劫跑了,那马车里还有另外两名官家小姐。到现在都没找着下落。”

  谢景行盯着季羽书。

  季羽书被他的目光盯得有些胆寒,颤颤巍巍道:“我和高阳想要提醒你,你的美貌不比那些小姐差,千万要小心。”

  谢景行平静开口:“季羽书。”

  “我说!那个人你也认识,就是沈五小姐!”季羽书飞快开口,不动声色的后退一步,藏到了高阳身后。

  屋中有一刻的寂静。

  “人呢?”季羽书茫然的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只有白虎被人随手扔在地上,疼的嗷嗷叫唤。

  “你是不是傻?”高阳冷眼看他。

  “比你聪明就行。”季羽书回到。

  与此同时,正在城里各处搜寻沈妙下落的沈丘得到消息,已经找到了罗潭。

  莫擎道:“罗小姐快不行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来

  罗潭被人找到的时候,是在定京城西一个几乎废弃的巷子里,那巷子连通着好几条胡同,路程七歪八扭的十分不好找。还是阿智那头的城守备有人对定京城的边边角角都十分熟悉,这才发现了罗潭的下落。

  然而虽然找到了罗潭,情况却并未让人觉得轻松。罗潭的腰部接近腹部的地方被人深深捅了一刀,伤口极深,因着找到她又花费了一番时间,等送回沈府的时候,已然奄奄一息了。

  一连来了好几个大夫都,瞧着罗潭的伤势也只是连连摇头,只说回天乏力,气的沈信差点就要拔刀。还是罗雪雁道:“既然都是些庸医,就拿阿信的帖子去请宫中太医!太医院的人不是各个都能妙手回春么?谁治好了潭儿,沈家必然重重有赏!”

  沈丘命自己的手下拿沈信的帖子去宫中请太医了,众人围在罗潭的床榻之前,罗雪雁眼眶都红了,道:“是谁干的?竟然这般心狠手辣!”

  罗凌也目光沉沉,罗潭是他堂妹,如今生死未知,他自然心中难受。然而更让人不安的是,罗潭找到了,却还没有沈妙的下落。罗潭尚且落得如此下场,对方毫不手软,显然是穷凶极恶之人,那沈妙到底会遭遇什么,众人想都不敢想。

  沈家的兵在定京城马不停蹄的搜寻,可愣是没找出一丝半点的线索。那些人仿佛就凭空消失了般,平头老百姓家都已经搜过了,街头小巷也查的差不离,总不能去搜那些官家的府邸,便是他们想,也没这个权力。

  屋中陷入了可怕的沉默中。

  外头发生的一切,沈妙并不知道,等她醒来的时候,已经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手和脚都被绑着不能动弹,沈妙慢慢的睁开眼睛,对方倒是忘记蒙她的眼,或许觉得根本没有必要。

  这是一处空旷的密室,里头有一张书桌,一个柜子,还有一张床,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看上去似乎是什么人家的府邸里的密室。沈妙甚至动弹不了,只得安静的看着。

  外头没有任何声音,什么都听不见。沈妙之前被打晕,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不晓得罗潭逃出去没有,给谢景行的话有没有带到。

  如今沈信是定京城里众人都要忌惮三分的角色,尤其是在眼下秦国和大凉的使者都未离开的情况下。因着文惠帝要仰仗沈信,沈信的地位也节节攀升,加之收回兵权,寻常人都不会在沈信头上动土的。而眼下居然有人就这么不带脑子的做了,这般胆大又不顾后果,沈妙用后脑勺也猜得出来那人是谁,除了明安公主,谁还会这么简单粗暴的手段?

  但她没想到,明安公主竟然这么快就在定京城里寻了帮手。显然,明安公主不会亲自动手,便是皇甫灏也不会允许明安公主这么愚蠢的手段。而当日掳走她的人竟然能混在冯家的护卫中,对冯家有所了解,对她和冯安宁的行程看来打听的十分清楚,尤其是当时驾着马车飞快甩掉冯家护卫,走进了荒无人烟的小巷,一切的一切,无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昭示着一个事实,明安公主找来的这个帮手,对明齐的各处路线都熟悉得很,显然是土生土长的定京城的人。

  明安公主这般自以为是的人,不可能与什么小人物有关联,但若是有些官位地位的人,又怎么肯以身犯险,陪明安公主赌上自己的前途来掳走沈妙。要知道日后若是被沈信查出底细,沈信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明齐官员们向来趋利避害,这样凶险的事情,是决计不会做的。

  是以,只能是那些有一定官位,却还极端渴望着向上爬的更高,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的人。明齐的官僚中,谁是这样的人呢?沈妙一时半会儿倒也想不起来了。

  不过事关明安公主,沈信做起许多事情来都未免牵连麻烦,不知道为什么,沈妙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若是谢景行出手,应当能很快找到她。想想也是了,谢景行还有个沣仙当铺,沣仙当铺的情报四面八方,若是掳走她的人在定京城哪里都熟悉,沣仙当铺在明齐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更是四通八达,焉有落败的道理?

  沈妙心中便也只得希望谢景行能尽快发现她了。

  她费力的将手往袖子里缩,对方绑绳子绑的极紧,沈妙几乎是将手腕都磨破了皮才探到了袖中的簪子。

  那是她特意做的,重生以来,为了避免发生各种意外,她特意做的簪子。簪子的尖端弯成了勾,千钧一发的时候,大约还可以用这个来刺瞎对方的双眼。这是她前生在宫里学到的手段,只是眼下,用来磨一磨绑着手脚的绳子也是可以的。

  刚想动手,却听得外头传来人的脚步声,沈妙心中一动,迅速将簪子塞回袖中,靠墙紧闭双眼,装作还未清醒的模样。

  门被打开了,似乎从外头走进来人,听脚步声不止一个人。

  其中一人道:“沈家动静太大了,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把人运走?”

  另一人回到:“慌什么,现在人在我们手上,避过这阵子风头再送出去也不迟。”

  是两个人。沈妙心中盘算着,听对方的口气,如今在这里只是暂时避避风头,到最后还是会将她送出去的。明安公主能将她送到什么地方,总归不是什么好去处。心中稍稍宽慰的便是沈信的动作极快,如今全城都备严,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下,对方想要将她送出门去未免也有些困难,至少在短暂的一段时间里,她不会有什么危险。

  只是……沈妙心中狐疑,这两个人的声音怎么听着有些耳熟?可她眼下是在装睡,不能睁开眼去看。

  似乎感觉到有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沈妙听闻一人有些迟疑道:“她怎么还不醒?是不是之前办事的手重了。”

  “二哥,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关心她醒不醒?”另一人道:“你放心,就算沈妙是醒不过来,公主那边也只会高兴。公主的态度你也看到了,沈妙越惨越好,是死是活都没关系。”

  “我只是担心,”叫“二哥”的人声音里果真是含了几分担忧:“要是此事被爹发现……”

  “爹发现又如何?别忘了,你和我可是爹的亲生儿子,自从那小杂种死了后,爹将来能依仗的也就只有我们兄弟二人。”那人道:“再说了,谢家和沈家本来就不对盘。你以为,爹会为了一个不对盘的沈家去告发自己的亲生儿子么?”

  谢家?谢家!

  角落里的沈妙睫毛微微一颤,难掩心中的震惊。

  她倒是没想到,掳走她的人竟然是谢家人,那人叫另一人“二哥”,毫无疑问,这二人就是谢长武和谢长朝!

  沈妙心中难以置信,她万万没想到和明安公主结盟的既然是谢长武和谢长朝二人,要知道谢长武和谢长朝虽然一直对谢景行不满,可是由前生看来,却也和他们的主子傅修宜一样,是善于隐忍的人,怎么会在这一世如此狂妄自大,不惜以身犯险,连掳人的勾当都干出来了。

  临安侯府是明齐的世家大族,便是庶子,那也是胜过许多官家的嫡子,谢长武和谢长朝所做的事情一旦被揭发,整个临安侯府都要被毁了,这两个人是疯了不成?

  谢长武“啐”了一口,道:“这地方安全么?”

  “自然安全。”谢长朝得意道:“有谁会想到,那沈家的小姐会藏在咱们府上?再说便是在这府上,这件密室知道的人也不过你我二人罢了。就算沈信真的得了陛下的口谕,福至心灵的搜到咱们府上,我也保管让他铩羽而归。”

  “那就好。”谢长武松了口气,道:“此事在成在败,都是一念之间,不可出一点纰漏。等外头风声一过,就速速把人送出去。”

  谢长朝点头,从篮子里拿出清水和饭,走到沈妙身边,把两个碗放在沈妙面前。

  “叫醒她现在吃么?总不能把人饿死了。”谢长武问。

  “不用。”谢长朝道:“绑着她,她又不是没嘴,你不觉得,让一个千金小姐学狗一样的吃饭,公主殿下听到心中也会欢喜的多么?到了那时候,公主心喜,替咱们在殿下面前美言几句也是好的。”

  谢长武便道:“也好,还是三弟想的周到。既然如此,我们也先出去,省的令人怀疑。”二人说完后便离开了。

  待外头再无声响后,沈妙缓缓睁开了眼睛。

  面前的地上摆着两只碗,一碗是清水,另一碗是。万幸的是谢长武和谢长朝没拿更恶心的东西让她吃。

  沈妙心中叹了口气。

  她又不是没吃过,冷宫里的残羹冷炙里,甚至还有发馊的饭菜,那又如何?为了活命,人的尊严其实是可以暂时放下的,只要有一日有了机会,再报复回来就是。

  只是谢长武和谢长朝的话,终是让她慢慢的蹙起了眉。

  这里竟然是临安侯府的密室,如果真是如此,那沈信要找到这里来,恐怕是很难了。第一,没有文惠帝的口谕命令,是不可能搜寻一个官僚家的府邸,除非能拿出切实的证据。可是无缘无故的,谢家兄弟和沈妙平日里毫无交集,旁人怎么会想到他们才是掳人的凶手。第二,便是沈信真的拿到了口谕,如谢家兄弟所说,这密室想来十分隐秘,谢鼎都不知道的事情,沈信又如何找到?

  谢家人倒是另辟蹊径,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样一来,事情反倒是棘手了。

  沈妙看着面前的清水。

  谢景行能找到吗?

  ……

  另一头,沈宅里,宫中的太医终于是来了。

  来人一身白衣翩翩,手持一把折扇,若非背着的医箱,到好似哪家温润如玉的王孙公子,不像是来救人,倒像是来赏花的。

  这来人却是宫中的年轻太医,高阳。

  罗雪雁和沈信就目录怀疑之色。虽然高阳在宫中医术令人称道,可宫中那些看病的,都是妃嫔女子,女子总喜欢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谁也不能说未必就不是因为高阳长得好看,众人才夸他医术高明的。而且对于医者,世人大抵都有一种想法,便是年纪越大的,医术越是卓绝,至于年轻的,不过是只懂些皮毛罢了。

  沈信没料到宫中请来的这位太医竟然是高阳,一时间又不好拒绝,若是再重新去请,只怕会耽误不少时间。

  那位传说中的高太医倒是十分知晓世事,先是被人迎进来,派头摆的很足,走到昏迷中的罗潭身前,替罗潭把脉。

  众人都目光炯炯的瞧着他,半晌,高阳才摇头叹息道:“气息微弱,脉象紊乱,伤口太深伤及肺腑,又流了不少血,难。”

  罗雪雁登时就道:“原又是个庸医,丘儿,你再拿你爹的帖子去请大夫。”

  “慢着!”高阳不悦道:“我只是说难,又没有说重症不治,你们邀我过来出诊,又去找别的大夫,沈将军这是何意?”

  “你果真能救潭表妹?”沈丘上前一步问。

  “若是再耽误一会儿,在下也束手无策了。”高阳道。

  “好。”沈信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信你。若高太医能治好潭儿,沈家必然重金奉上!”

  高阳笑了一声,道:“不敢不敢,医者父母心,银子什么的便不必了。罗小姐命在旦夕,耽误不了了,在下必须先为罗小姐施针,还请诸位在外等候。”

  罗雪雁仍旧有些犹豫,沈信却已经往外走了,他走南闯北,知道有些有本事的人大抵都有些古怪的习惯。而且医术这一回事最怕外传,想来高阳是怕被人瞧了去。

  沈丘和罗凌也紧跟在沈信身后,罗雪雁见状,再如何担忧,也只得跟着出去了。

  屋子里就只剩下高阳和床榻上昏迷不醒的罗潭。高阳将自己的医箱放下来,一边打开一边喃喃自语道:“这些都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倒成了出力的人了。”

  他取出一个布包,摊开来,却是数十枚大小形状各异的金针。

  高阳道:“讨好沈妙便罢了,现在连家人也要一并讨好了么?”他摇了摇头,伸手解开罗潭的衣襟,颇为无奈道:“得罪了,在下也不想的,若是想要负责,便去睿王府上,戴面具的那个就是。”

  ……

  时日过的很快,一连就是两日过去了。

  两日里,宫中的那位高太医,的确是展示了卓绝的医术。在一众大夫都一筹莫展的时候,高阳施了两次针,让人给罗潭煎药喂了两碗后,罗潭的气息渐渐平稳下来,脉象也比从前有力的多。换了个大夫来看,便也说至少命是保住了。

  一改之前对高阳的怀疑态度,罗雪雁将高阳奉为座上宾,因着怕罗潭中途病情有反复,恰好高阳施针还有两次才得全完,因此罗雪雁便让高阳现在沈宅里住着。方便日日查看罗潭的病情。

  罗潭的病情是稳住了,可是沈妙那头,却迟迟没有好消息传来。

  文惠帝得知了此事也是勃然大怒,抛开对沈信的成见不提,有人在天子脚下掳走官家嫡女,尤其是在秦国和大凉的使者未离开的情况下,岂不是明明白白的昭示着定京城贼子作乱,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因此倒是默许了沈信这大张旗鼓的寻女动静。

  可将定京城掘地三尺,都未曾发现沈妙的下落。

  就仿佛那些人凭空消失了一般。百姓家都挨家挨户的查过了,接下来要查,便也只能查到定京城的那些官户,可官户间关系各自错综复杂,一个不小心便会引起极大的混乱,文惠帝也不肯。

  因此,倒是陷入了僵局。士兵们整日在街上巡逻,定京治安好了不少,可却对沈家人来说,无异于烈火烹心,更加焦急。

  临安侯府的书房里,谢长武和谢长朝正在攀谈。

  谢长武道:“沈家盯得太紧了,我们根本没法子把沈妙运出去。再这样下去,明安公主只怕要责怪了。”

  事实上,明安公主已经生气了。虽然谢家兄弟将沈妙成功掳了出来,可是明安公主如今对沈妙恨之入骨,恨不得今日就能看到沈妙沦落烟花之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谁知道因为沈信在外头弄出这样大的阵仗寻人,谢长武和谢长朝不敢轻举妄动,沈妙一直被关在临安侯府的密室之中,明安公主这样的急性子怎么可能忍耐的住。今日一早就派人过来警告谢长武,若是再不将沈妙送出去,之前的交易便都作废了。

  前面是沈信的手下挨家挨户的铁血盘点,后有明安公主不分青红皂白的步步紧逼,饶是谢长武再如何精明,未免也觉得头疼。

  “二哥不要急,沈信盘点的厉害,咱们自然要先保证自己不被暴露。”谢长朝道。

  “我是不急,可公主那头催得厉害。”谢长武说到此处,也忍不住有些埋怨:“也不想想这样的时候,若是出了纰漏,她也逃不了!”

  “行了,”谢长朝道:“公主想看的无非就是沈妙被人侮辱,虽然我们将沈妙送不出去,却可以把人送进来。临安侯府招些粗使下人,从嬷嬷手里买人,不犯法吧?也没什么可疑的吧?”

  谢长武一愣。不错啊,明安公主想看的无非就是有人把沈妙折辱一番,如今外头风声紧,沈妙送不出去,为何不能将外人引回来呢?将沈妙变成禁脔,是不是也可以满足明安公主的心态?

  “三弟,你……。”谢长武道:“你已经想到了?”

  “爹今日有个户部郎中的应酬,你我二人不能同时缺席,否则遭人怀疑。”谢长朝道:“二哥你先去,我让管事嬷嬷买几个促使下人……事成之后,再与公主报信。”

  这几日因为时时关注沈妙的事情,谢鼎难得安排几个应酬两人都推辞了,再这么下去太过反常。谢长武便道:“我知道了,三弟你也多加小心,不要给人留下把柄。”

  谢长朝应了。等谢长武走后,谢长朝才从袖中摸出密室钥匙,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

  ……

  沈妙在密室了呆了两日,她虽然不知道具体时间是多久,由送饭菜的次数却能够猜到,一颗心不由得往下沉,已经两天了,这些人既然没有动她,说明沈信的动静真的很大。可是弄出这么大的动静都没人找到这里来,只能说明谢家兄弟的筹码是正确的,很难有人想到这里来。

  正思索着,却听见外头有人的脚步声,门被人推开了。

  昏暗的光线下,那人对上沈妙的目光,倒是怔了一怔,随即笑了:“这几日每次来你都装睡,怎么今日不装了?”

  谢长朝生的和谢长武有几分肖似,只是比起谢长武的隐忍来,他显得更加浮躁一些。此刻也是走近沈妙,看了看已经被沈妙用过一半的清水的米饭,“啧啧”了两声,颇为遗憾的开口:“不光是公主殿下,其实我也很想看看千金小姐学狗吃饭是个什么模样,你怎么不等等我呢?”

  沈妙冷眼看着他。

  有一瞬间,沈妙觉得她能理解谢景行为何这样讨厌这两个庶弟,就如同沈清和沈玥一样。沈清和沈玥尚且还要遮掩一下自己的祸心,谢长武和谢长朝却是活脱脱的小人嘴脸,连恶毒都不屑掩饰。

  似乎被沈妙轻蔑的目光激怒了,谢长朝猛地捏住沈妙的下巴,逼她盯着自己。谢长朝道:“沈小姐还不知道吧,沈将军和沈夫人如今在满定京城的找你下落,万两黄金悬赏,可惜到现在都还无人认领。你说,若是我将你送出去,会不会得到万两黄金呢?”

  沈妙不言。

  “可惜我也是替人办事,自然不能这么轻易地将你放出去。”谢长朝又是一笑:“放心,今日之后,你的日子会稍稍好过一点……公主殿下本来打算将你卖入下等窑子里去的,可惜沈将军追得太猛,咱们便只能将窑子开到侯府里来了。”

  沈妙目光微沉。

  似乎极为满意沈妙这副姿态,谢长朝凑近沈妙,几乎是在她耳边以一种诡异的音调低语道:“早上我吩咐管事嬷嬷去招几个看院子的大汉,要身强力壮的庄稼汉那种,你说,过了今夜,你还有力气瞪我么?”

  沈妙垂眸,袖中的手却是暗自摸到了那把带着勾的簪子。这两天她也没有闲着,每天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毅力慢慢的反手用簪子磨手脚上的绳索。她估摸着到了眼下,手脚上的绳子都只剩下一点点相连的地方,只要轻轻一挣就能挣脱。到时候,她就用簪子刺瞎谢长朝的眼睛。

  这世上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所谓的绝路,也不过是没有勇气去试一试罢了。

  谢长朝道:“可是我不愿意将你这么个娇滴滴的小美人拱手让人。细皮嫩肉的官家‘嫡女’”,他重重的咬了“嫡女”二字,微笑道:“倒不如让我先享受。”

  “当初谢景行那个小杂种似乎对你有些不同寻常。”谢长朝笑的有些下流:“他那个人,我同他做了十几年兄弟,最是了解不过,你和他之间怕是不是普通关系。怎么,沈小姐是谢景行的姘头么?”

  谢长朝话说的如此难听,以至于沈妙也显出一点愤怒来。然而这愤怒却像是取悦了谢长朝,他大笑道:“你是他的姘头也没关系,这么多年,那个小杂种在临安候府压了我兄弟二人这么多年,今日我就睡了他的女人,这感觉也不亏。”他邪笑着:“沈小姐应该感谢我,你的第一次给了我这样的官家少爷,比跟了那些泥巴地里打滚的庄稼汉好得多!在我之后,你才会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粗鲁!”

  他猛地扳过沈妙的头,拇指在沈妙的脸上摩挲,面上升起了些迷醉的神情,却是令人作呕。

  沈妙目光平静,却是算计着在什么时候将簪子戳进谢长朝的眼睛,又如何再刺瞎他的另一只眼睛。废了他一双招子,看他如何横行!

  谢长朝目光微微清醒,他突然沉下脸,看向沈妙,道:“你为何不怕?”

  沈妙瞧着他。

  谢长朝沉着脸,似乎对她无动于衷的反应十分不悦,道:“你为什么不怕?你还在等谁来救你么?”

  沈妙道:“你到底想干什么?”

  谢长朝忽然纵身一跃,沈妙躲避不及,被他一下子扑倒在地。这下子再也顾不得别的,双手双脚挣开绳子,可她还未来得及伸手拿出簪子,谢长朝却猛地在她身上乱啃起来。他像是疯了一样,嘴里胡乱嚷道:“你在等谁来救你?莫非是那个死了的谢景行么?”

  沈妙好容易才摸出簪子,谢长朝背对着她,脸埋在沈妙脖颈间就要扯开她的衣衫,沈妙目光冷然,扬手就要对准他的后背刺下!

  却在余光扫到门口时蓦地停手。

  “你以为谢景行会来救你吗?”谢长朝嚷嚷道:“那个小杂种已经被剥皮砍头,死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平静的、带着收敛的磅礴怒意的声音在空旷的密室淡淡响起。

  “是吗?”

第一百四十二章 结盟

  “是吗?”

  空旷的密室里响起男子低沉的声音,这声音十分平静,甚至称得上悦耳动听,然而在此刻此时,却仿佛带着令人心悸的力量,让人听了便觉得毛骨悚然。

  谢长朝一愣,闪电般的放开沈妙转头注视着来人。

  密室的墙壁上挂着牛角,牛角里放置有照明的火把,燃烧的火把火光明亮,将昏暗的密室似乎分成了两部分,对面的人站在暗色里,就着昏暗的火光,依稀可以看清楚他的相貌。

  那是一个身量极高极挺拔的青年,外罩一件玄色锦鼠毛披风,却露出里头紫金锦袍,鹿皮青靴,暗金腰带,便是在这样阴暗的地方,亦是丝毫不掩尊贵之气。而他面上戴着半块银质的面具,分明是极冷的色泽,却又在密室里火把的照耀下跳跃出几分暖意,让人不由自主的被吸引。

  谢长朝呆滞片刻,忽然叫道:“睿王殿下!”

  他是在明齐的朝贡宴上见过此人的,也在太子的东宫宴席里与此人打过照面。带着半块银面具的人不是大凉睿王又是谁?可是大凉睿王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个地方?谢长朝忽然心中一沉,他问:“你怎么知道这里?”

  这是临安侯府内的密室,便是睿王有天大的本事能潜入其中,可是这密室却决计是万万都不会找到的。这密室谢鼎都一无所知,整个临安侯府,只有谢长武和谢长朝二人知道。大凉睿王一个外人,又是如此发现此地?谢长武肯定是不会说出去的。

  沈妙在瞧见谢景行出现的那一刻便松了口气,心中生出几分庆幸。她固然可以和谢长朝拼上一拼,也未必想不出别的脱身法子,但总会有万一。万一有什么不好,将来也凶险的多。谢景行的出现,似乎就连“意外”二字都省了。

  “说啊!你为什么知道这里有密室?”谢长朝的心中忽然涌出了一种强烈的不安,这种不安并非是因为对方是大凉睿王而生出的恐惧。而是一种本能的,打心底冒出来的畏怯。可是这密室只有他和谢长武知道,就连他的那些手下都不晓得。今日也是一人前来,此刻要逃也来不及。

  “临安侯府,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

  那紫袍青年慢悠悠的踱步上前,从暗处走到了光明底下。越是明亮的火把映照下,银质的面具亦是跳动着闪耀的熠熠光泽。他勾了勾唇,笑容也不知是嘲讽还是真心,慢慢的伸手拂向脸上的面具。

  沈妙微微一怔,谢长朝咽了咽口水,一眨不眨的盯着面前的紫衣青年。

  银质的面具被拿下了。

  灯火一寸一寸爬上青年近乎完美的脸庞上,五官英俊到烈日都为之失色,那似笑非笑的顽劣表情一如既往,而一双桃花眼经过岁月的沉淀,少年时期的轻佻敛下,生出几分淡漠几分深沉,却如同行驶在暗夜星河上的小舟,低头去望,依旧是满眼明亮。

  比两年前更英俊、更沉稳、更深不可测、也更危险的谢景行。

  是在战场上被人万箭穿心的,剥皮风干早已在明齐历史上形成唏嘘一叹的谢景行。

  谢长朝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大叫道:“谢景行!谢景行!”

  “难为你还记得我的名字。”谢景行含笑上前,只是笑意并未到达眼底。

  “别来无恙,谢长朝。”

  “你不是死了吗?”谢长朝面上开始升腾出恐惧的神情,他惶急的开口:“你不是在北疆战场上被万箭穿心,扒皮风干示众,早就死的尸骨无存了吗?你是人是鬼?别过来!”他说的又快又急,仿佛这样就能掩饰自己心中的恐惧似的,仿佛一个劲儿的说谢景行死去的消息,说的那些话就能成为事实一般。

  谢景行道:“你说我是人还是鬼?”

  谢长朝一愣。

  面前的青年衣饰矜贵,姿态优雅入骨,如果说两年前的谢景行是一把看上去就十分华丽的宝刀,而如今这把宝刀终于出鞘,带着收敛的杀意,却让所有人都忽视不了其中锐利刀锋。

  谢长朝的目光落在谢景行手中的银面具上,心中一动。

  谢景行若是真的是鬼,怎么还能以睿王的身份出现?谢长朝可记得清清楚楚,面前的谢景行戴上面具,分明就是大凉的睿王。难怪他和谢长武总觉得大凉的睿王十分肖似一个人,却总是想不起来,如今想来,就是谢景行无疑。只是两年前谢景行战死沙场的事情人尽皆知,没有人会把睿王同一个死了两年的人联系起来,却不知,此人早已偷梁换柱!

  思及此,谢长朝忽然冷笑道:“原来如此,原来你没有死,却跑去投奔大凉,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摇身一变成了大凉的睿王。你假死叛国,不配做谢家的子孙,父亲知道此事,一定以你为辱。大哥,小弟可真佩服你啊。”

  沈妙已经退到了角落里,闻言有些诧异,没想到谢长朝竟然会以为谢景行做了明齐的贼子,投奔了大凉。却也不想想,大凉就算再如何厚待有才之士,一个永乐帝胞弟的身份,却也不是随随便便许给别人的。

  果然,谢景行轻笑一声,眸光渐冷:“不要拿你肮脏的血统与我混为一谈。想做我的兄弟,谢长朝,你还不够资格。”

  谢长朝不屑的笑道:“莫非你以为你得了个睿王的身份,就真的是大凉永乐帝的胞弟了?谢景行,你自来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如今却也学会做白日梦了。”

  谢景行不置可否。

  谢长朝见状,面色慢慢变了,他道:“你……你真的是大凉的睿王?”

  “所以呢?”谢景行盯着他:“我有没有告诉过你,别碰我的东西。”

  谢长朝怔住。自他和谢长武很小的时候起,就很讨厌谢景行。临安侯府的下人们原先都是跟着玉清公主的老人,偶尔聚在一起的时候说话,谢长朝听见说是方氏逼死了玉清公主。谢长朝不认识那个他们出生就死了的玉清公主,却十分记恨谢景行,原因无他,因为谢鼎对谢景行宠爱的没有理由。

  谢景行永远占着临安侯府最好的东西,吃的穿的玩的,谢景行想做什么没人敢阻拦,便是犯了天大的错,哪怕是打了皇子或是大臣家的少爷公子,谢鼎也只会自己赔礼道歉,待谢景行也只是轻轻揭过。有一次从海上送来一快虎皮被谢鼎给了谢景行,是非常罕见的完整虎皮,谢长朝和谢长武年纪小,偷偷去了谢景行屋子玩了一下午那虎皮。

  后来谢景行回来了,谢长朝永远都记得谢景行的神情。谢景行看了一眼被谢长朝兄弟二人爬过的毛皮,轻描淡写的让管家拿去烧了。

  他说:“别碰我的东西,脏。”

  谢鼎将谢家两兄弟狠狠责骂了一通,却偏偏没有责骂小题大做的谢景行。谢长朝从那个时候起,就对谢景行的东西有一种执念。沈妙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