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屠户和他的女儿绣娘上一章:第152章
  • 郑屠户和他的女儿绣娘下一章:第154章

  任务系统弹出来:

  任务1:给十个陌生人发脾气。(0/10)

  奖励:无

  任务2:给五个陌生男性主动穿短裙。(0/5)

  奖励:无

  任务3:给五个陌生人的胡子编制麻花辫!(0/5)

  奖励:无

  张婴仔细看了一会,嘴角微微抽搐,这些任务真是一个比一个奇葩。

  张婴:【这些任务,社牛看了都摇头。】

  光球:【宿主,你是最棒的!你是未来千古留名的神童!……就是宿主如今已经是上卿,有偶像包袱了吧,像这类撒娇卖萌的任务,怕是有些难。】

  张婴“呵呵”两声,也算吃了这一发糖衣炮弹。

  张婴:【难什么,你看我操作。】

  光球:【宿主,你就有想法了吗?】

  张婴:【因地制宜,船到桥头自然直,我目前也只一个简单的念头,具体得看后续。】

  张婴先找了些女子秦衣裳,命布衣工匠稍微改良了一下,尤其将裙子部分剪了一半,做得有点像后世的练功裙套服。

  之后,张婴仔细换了一身官服,戴好象征身份的绶带,便开始在兰池宫例外晃悠。等张婴看到一位不认识的秦吏,他立刻笑眯眯地上前问道:“你在何处做事?哪位的属官?”

  秦吏先是一愣,瞟了一眼张婴腰间的绶带后,头低得更低了,他连忙拱手道:“回上卿,某不过一小吏,负责运输辎重。”

  “嗯。”张婴拍拍对方的手腕,“带我去看看吧。”

  秦吏下意识想拒绝,但踌躇了下乖乖地点头。

  他领着张婴来到了负责运输辎重的地方。

  张婴刚过去,正好看见有一位样貌带点西域风的陌生小将正在与一位搬运军需物资的秦卒起了争执。

  陌生小将道:“我们的军粮辎重为何与蒙家、王家的不一样!不光少了,里面为何有那么多坏的还掺着碎石。”

  军需官吏不耐烦地摆摆手道:“有个甚不一样!饿着你们了吗?还能给你们发军粮就不错了!”

  陌生小将怒道:“就因为我们是归顺的羌族?我们立下那么多的军功,砍下来的脑袋都垒成山……”

  军需官吏怒视道:“对!就因为这个!蒙老将军就是太相信你们了才会仙逝。我没有一把毒药毒死你们,没饿死你们,就是看在你们为大秦立下的功劳……”

  “哎。怎能这么说袍泽呢!”

  张婴大迈步走上前,先是怒斥军需官,“有功必赏。这是大秦立国的根本,既然陛下上将军都没有开口,那么你们依旧得视他们为为袍泽,不能私下排挤虐待,否则克扣辎重可是重罪!你上级军需官在何处?还有你的同僚们在哪,统统带过来!”

  军需官被劈头盖脸喷了一顿,原本还想争辩,但看到张婴腰间的绶带,又听见他一次性要找那么多人过来,脸都有些白了,忙道:“下次不敢!下次不敢!”

  张婴眼睛一瞪,道:“快去。”都是完成任务1的指标,谁也别想跑。

  然后在羌族小将感谢他的时候,张婴一视同仁也将这位陌生小将骂了一顿,道:“动动脑子!既然你立下赫赫功勋,你就得把自己当老秦人,把腰杆子挺直了。

  某些军需官假公济私地用掺了碎石的军粮对你,你就得去找能解决问题的人去告状,而不是随便找了个运输秦卒,盲目指责对方歧视你是羌族人。

  对,他们就是歧视你了,但光吵架有用吗?你得为下属负责,得解问题……”

  张婴将羌族小将批判了一顿,一转身,恰好看见十来个表情有些囧的负责军需辎重的人。

  张婴二话不说先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将过来的所有人都数落了一顿。

  任务1:给十个陌生人发脾气。(已完成)

  任务一完成,张婴就开始收尾。

  他先是简单解释了一下为何骂,并不是因为站在羌族外族,而是在维护大秦军中弱势的军种。

  “你是羌族你就一定是细作,这与平日里说你们运输辎重的都是被淘汰的弱者。有什么区别!”

  张婴简单说完,就给这些挨骂的军需秦吏送实在

  的福利。

  这大手笔的福利一送,原本被骂得有些心气不顺的顿时眉开眼笑,某些在旁边看戏的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早知道上卿这么大方,就应该主动过去挨骂啊!

  张婴见到众人态度转变,知道打一棒子给一糖枣的效果达到了。

  然后,张婴让羌族小将这边来五个人,再让负责军需资重的这边来五个人。

  张婴道:“都是为大秦征战立功的老秦军,袍泽不和,军心不稳,是为大忌。这样,我们大秦全民尚武,军队更是崇尚武勇者,有我无敌,武勇第一。

  军粮的事既然已经解决,其他的也没必要再闹到太尉、廷尉那儿去。这样,你们十个人,两支队,分别一对一来摔跤,败者,要顶着被编辫子的胡须生活七日。不管胜负如何,有怨气发泄在擂台上,下台后握手言和,有没有问题?”

  秦人都知晓廷尉的可怕,都不想事态扩大,齐刷刷地点头,

  张婴道:“只为解决问题,不得涉及生死。为了保障你们寻常训练的衣裳不被损伤,也为了给你们增加些难度,在你们比斗前都必须换上这一套衣裳。”

  说完,他让人将有些怪模怪样的短袖中裙套装给发了下来。

  众人:……

  半个时辰后。

  任务2:给五个陌生男性主动穿短裙。(已完成)

  任务3:给五个陌生人的胡子编制麻花辫!(已完成)

  光球:【不愧是宿主,一箭三雕,一箭三雕啊!!】

  张婴:【不,稍微有点点后悔。】

  光球:【噶?为啥?】

  张婴眼角微微抽搐地看着前方。

  十个打得鼻青脸肿,口水与衣服横飞的男子,其中五个毫无形象地袒胸露乳,甚至有人直接岔开腿坐在地上,哈哈大笑道:“赢了赢了!”

  另外五个男子苦着一张脸,捏这个兰花指轻轻抚摸被捏着麻花辫的胡须,偶尔扯掉了一根,还会心疼得歪嘴。

  张婴:……

  辣他的眼睛,另外两方集体社死,真的是没有赢家。

  ……

  张婴完全没想到,他这一波为了完成惩罚任务的操作,居然在大秦军中广受“诡异”好评。

  也让原本与嬴政僵持的扶苏,在临行之前,有了一点点犹豫的想法。

  次日,扶苏与身后几人,敲开了张婴的大门,

  而张婴在打开门时,看到门口几人也怔住了。

  扶苏、李斯、赵高、张苍还有淳于越。

  被害人、同谋、主谋、跑路还有跑路。

  啊这……

  是什么离谱的五人组。

第213章 你如何看

  张婴的目光再次扫过五人,脑子一时间转成浆糊,如果说李斯和扶苏还算有迹可循,但赵高呢?这家伙不是支持胡亥的吗?

  赵高什么时候跟扶苏掺合在一起的?

  “阿婴,我有……”

  扶苏话还没说完,忽然被张婴打断,“等等!”他下意识伸手指着赵高,道:“这位?”

  众人一愣。

  赵高保持着谦卑的笑容,微微拱手道:“上卿,老奴是伺候陛下三十余年的……”

  “我不是问你的身份。”张婴对两位大佬都不端水了,面对“罪魁祸首”的赵高,态度就更随心了,“你为何会来找我?”

  赵高脸色微微一惊,有些不明白张婴对他的排斥,不应该说厌恶从何而来。

  李斯余光瞥了赵高一眼,微微蹙眉。

  淳于越在一旁帮忙帮腔道:“赵高是前几日从咸阳过来,他对博士学宫等一些事情知之甚详,所以……”

  “凑巧碰上而已,但其实也什么事。”

  白胖胖张苍的张苍敏锐地打断淳于越的话,注意到张婴的表情稍微有些缓和,他眯了眯眼,巧妙地换了个话锋,“上卿,本来这事与赵高也没多大关系,是我疏忽了,就直接领着人过来。”

  张苍说完,笑眯眯地看向赵高。做了一个向外“请”的手势。

  赵高表情一僵,藏在袖子的手几乎抓出血,但他依旧保持谦卑的态度,先顺着张苍的话说了几句跟过来是他冒犯了,之后赔礼道歉,最后还主动交代了些之前没说得太清楚的情报信息。

  说完,赵高才拱了拱手,施施然地离开。

  张婴看着赵高离去的背影,暗暗感慨,这人真不愧能伺候嬴政几十年啊,明明心里气得要死,非但没表现出半分不满,反而主动示弱,还热情地将全部情报送上。

  摆出一副,不管你喜不喜欢我,反正我忠心耿耿“掏心掏肺”的对你。

  啧啧啧,若不是知道记载中这人心狠手辣的一面,张婴只怕也会欣赏这样好用的下属。

  这时,淳于越忽然开口道:“长公子,这人心思深沉,不可深交。”

  张婴惊讶地看向淳于越,没想到这博士还有点识人的本事。

  扶苏道:“何出此言?”

  “这赵高之前主动等候长公子,主动邀约一起过来,然而他之前交代的情报竟是不完全的。”淳于越愤愤不平道,“直到被张上卿赶走,这人才将所有知晓的情报说出来。太可恶了!长公子,这人待你不诚。不诚者,不可用。”

  众人:……

  张婴嘴角一抽,差点没绷住笑出声。

  这是什么非黑即白的评判用人标准。

  赵高就是一个路过的投机分子,说一半藏一半,一点一点抛鱼饵调好处的,在大秦官场上可再正常不过了。别说赵高,除了扶苏心腹的其他大臣们,比如在这里的李斯,肯定也有很多保留。

  难道这就代表李斯不能用了?

  这时,扶苏重新看向张婴,开口道:“阿婴,你对近日之事,可有关注?”

  张婴刚想说“没有”,但考虑到不甘不愿离场的赵高,他道:“知之甚少,扶苏阿兄可能详细与我说说。”

  扶苏点点头,张苍开始总结叙说。

  原来在张婴抨击完“罢黜百家,独尊法术”,以及建立一个“秦儒”之后,嬴政对儒家的态度有所缓和。

  说白了,嬴政讨厌儒家,是觉得现在的儒家思想在极力搞复古主义,老祖宗的都是好的,什么“废除井田制”、“郡县制”都是不好的,都要像老祖宗看齐。这妨碍了大秦的发展,不好。

  但如果真能如张婴所言,搞个适合大秦的“秦儒”,那还是很不错

  ,毕竟儒家某些说法是很适合皇帝大一统。

  但恰在这个时候,盯梢博士学宫的人,以及高士子同时发来信号,将近有一百多儒生和两百多方士联络高士子,希望乘船离开咸阳。

  在他们去抓捕审讯后才知道,已经有几十个博士提前走另外的地道跑了,并且他们逃亡的方向是九原郡。

  嬴政勃然大怒,下令要将这一批逃亡的人全部砍头,夷三族,主谋要用车裂的方式。另外,博士学宫的其他博士采取连坐罪,儒生以及其家人全部耐刑并且服徭役、判城旦。

  ……

  张苍说完,扶苏看向张婴道:“阿婴,你作何感想?”

  张婴道:“……嗯,有点惊讶。”

  记载中的焚书事件后一年才发生坑“儒”,没想到这里几天就来了。看来历史是有一定惯性,但蝴蝶翅膀带来的变动也不小。

  扶苏一愣,道:“没有了吗?”

  张婴疑惑了一秒,想了想记载中的扶苏,他开口道:“唔,扶苏阿兄是认为仲父惩罚得太严苛了?牵连甚广?”

  一边说,他的目光一直锁定在扶苏脸上,见扶苏没有立刻反对,心里就多少有些成算了。

  张婴直接扭头看向李斯,道:“廷尉,这些儒生、博士还有方士可是犯了谋反罪吗?证据确凿?”

  李斯隐晦地瞥了扶苏一眼,然后叹息一声,点头道:“上卿,这些博士不仅仅只是犯了谋反罪。

  昔年,陛下修建博士学宫时,不问出身,广纳天下人才,人人伏案讨论,每时每刻论政论道,几乎比当年的稷下学宫还要生机勃勃。

  陛下欣赏这样活跃的气氛,所以待得博士们极为宽厚。

  六国一统期间,大秦官吏都与六国贵族有所避嫌,唯博士学宫的博士们一直与旧六国贵族有来有往,以文会友。

  所以在这一次调查的起初,老臣一直以为博士们或许是被六国余孽们蒙蔽,或许是碍于过去的情分,又或者说被胁迫成为六国余孽的鹰犬,但出乎老臣的意料,没那么简单。”

  张婴听到这有些回过味来了,他追问道:“廷尉的意思是,这些儒生不是六国余孽座下的鹰犬?难道你们这些儒生们才是想要复辟六国的主谋?!”

  张婴说完这个猜测,自己都被自己吓了一跳。

  他连忙看向李斯,发现对方也露出震惊的表情,同时连连摆手。

  李斯道:“非也非也!上卿,这些博士并不想复辟六国,他们非常乐意支持大秦统一。只不过……”李斯又叹了一口气,“他们更希望大秦能回归“分封制,井田制”,成为他们向往着上古时期,想重新回到夏商周。

  所以六国余孽利用他们,这些博士们也在主动利用六国余孽。”

  张婴:!!!

  “他们胆子这么大的吗?”张婴有些不敢置信地睁大眼,“那不就是一些腐儒吗?”

  “腐儒?他们都说儒家迂腐,老臣却不这么认为。”

  李斯简单地摇了摇头,“他们在吃穿用住上恪守利益,但在各国朝堂上时,孟夫子敢让齐王下不了台,也敢训斥梁惠王,他们可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在鲁国认定少正卯是小人,便将其诛杀,这哪里能看出来仁义迂腐?……”

  李斯又举了一些儒门人物吐槽,最后总结,儒门本就是复辟学派,会那么干也正常。

  张婴:……

  儒门是不是真这么干不好说,但看出来你对儒门是恨得深沉了。

  张婴又看向扶苏,道:“扶苏阿兄,既然是叛国罪,当依法处置。昔日,寒公子阿母一族也被发配去了边疆服徭役。”

  扶苏一时无语,轻轻戳了张婴的脑门一下,道:“你小子,谋逆罪当判则判,你莫不是以为我会“

  以情坏法”吗?”

  张婴:……

  他沉默,但狐疑的脸上似乎写满了几个字“你不是吗?”

  扶苏气笑了,忍不住又掐了张婴的脸颊一把,道:“你这小子!证据确凿,我岂会……罢了。”顿了顿,他才开口道:“阿婴,你是如何看待大秦的羌族骑兵呢?”

  张婴歪了歪脑袋道:“如何看待羌族骑兵?”他想到了之前委屈巴巴讨要军粮的羌族小将,“挺好的啊!莫不是他们又被抢军粮了?”

  扶苏脸上闪过一抹温和的神色,然后又叹了口气,正色道:“要比抢军粮严重得多!父皇因博士逃亡一事非常的愤怒。目前对收复的异族极其不信任。而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羌族骑兵,极可能被剥夺军旗、军爵,甚至没立过功的会被关押起来……”

  张婴瞳孔一缩。

  他连忙扭头看向李斯和张苍,发现两人同时露出苦笑。

  李斯道:“陛下命臣,统计有无军爵的羌族,有军爵的将会被分配到大秦不同郡县去。”

  张苍道:“陛下命臣押送没有军功的羌卒回咸阳牢狱,极可能成为隶臣。”

  张婴忽然明白这离谱的组合为何会联袂而来。

  说真的,如果羌族骑兵没发现什么谋反问题,如果仲父没有其他理由的话,他也觉得这么处理的羌族骑兵有些过分了。

  张婴起身,认真拍拍扶苏的手臂,道:“好。扶苏阿兄,我陪你走一趟!”

  李斯露出欣慰的微笑,这正是他接到命令后便也跟过来扶苏过来解释的原因。

  处理羌族骑兵的事小,涉及到嬴政与扶苏之间政见不合的事才大。

  只有让张婴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也搅和进去,他才能安然无恙的脱险。

  然而李斯还没有高兴完,他的笑容又一次僵在了脸上。

  因为扶苏说:“不。你就呆在这。”

  张婴道:“为何?扶苏阿兄来寻我,难道不是……”

  “当然不!”

  扶苏坚定地摇头,“只是听传闻阿婴替柯木智那小子出头,所以才想听听阿婴是如何看待羌族骑兵的。仅此而已。”

  “可我若不去……”你们很容易吵起来啊!

  张婴刚准备继续从心第开口,然而话还没说完,他的脸颊就被扶苏温柔地掐了把,随后又被rua了一把头发。

  扶苏道:“阿婴不要参与进来,父皇这次真的很生气。”

  张婴看着莫名坚定的扶苏,也只能微微颌首。

  “廷尉,随我走一遭吧!”扶苏又轻声道。

  李斯嘴角微微抽搐,拱手道:“唯。”

  张婴看着表情苦涩的李斯,以及扶苏大迈步离去的背影,忽然意识到,也许不是扶苏主动选择儒生,而是淳于越他们认为扶苏的为人敢于担责任,处世温和,武力强大,很符合他们学派主张的“明主”类型,才眼巴巴地纠缠上来吧。

第214章 背锅艺术

  扶苏告别了张婴。

  李斯与张苍沉默地跟在他身后,三人走了一段路,扶苏忽然回身,拱手感谢了李斯与张苍之前的配合,并且让他们早日回去休息,不必一起去寻嬴政。

  李斯惊讶抬眉。

  他以为这回铁定要一起去背锅。

  对方察觉到不乐意吗?

  李斯沉默地看着光风霁月的扶苏,忽然轻轻叹了口气。

  张苍脸上闪过一抹担忧,拱手道:“长公子,蒙、王两家。不仅是陛下征战天下的左臂右膀。更是相伴数十年的忘年交。

  长公子,淮南侯被害离世,又恰逢查出儒生博士背弃了陛下的信任。双重打击之下,陛下一时间迁怒整个羌族骑兵也是人之常情……”

  扶苏温和地摇了摇头,看向李斯道:“廷尉,昔日父皇查出郑国是细作,下令驱赶朝中六国官吏,是你上表《谏逐客书》,你应当懂我的。”

  李斯又叹了口气,拱手道:“老臣能理解长公子,您是出于一片对陛下的忠心,对大秦的爱护之心。但这次又与上次不同,上一回郑国是细作不假,但他是光明正大提出修改水渠的建议,这建议也经过陛下与丞相们认可,最重要的是,郑国并未刻意杀人。所以长公子,您也要理解一下陛下的心情。”

  李斯说到这停下,点到即止。

  “正是我理解父皇,我知晓他有多爱大秦,有多看重这一片江山。”说到这扶苏一顿,又缓缓道,“所以我不希望日后有一天,父皇会后悔。”

  李斯闻言一顿,他察觉到张苍的眼神,微微摇了摇头。

  张苍暗恨,不再管李斯,上前一步道:“长公子,此事不妥,还是不妥当啊!”

  “何出此言?”

  张苍道:“长公子,陛下绝非轻率之人,一旦做出决定无人可……”张苍想到了张婴一顿,然后改口道,“短时间内很难扭转。长公子你此时寻陛下,岂不是针尖对麦芒。”

  扶苏道:“张苍。若我收服的羌族骑兵中出了细作,父皇要拿下他们,我虽怜悯但也觉得理所应当。可问题是羌族骑兵中并没有出现细作。

  我怜悯羌族骑兵,是因为他们为大秦立下战功,不应该被这么薄待。我相信父皇也并非真的不明事理,不清楚羌族骑兵的无辜。

  只是诸多杂事令父皇一时太过愤怒,我作为长子,必须得去说一说。”

  张苍脸上闪过一抹无奈,长公子都知晓,为何还要主动去跳火坑。

  然而张苍还没来得及组织继续劝说的话,扶苏反问道:“你劝我不要去,但刚刚阿婴声称要去,你为何没阻止?”

  “……”张苍沉默了一会儿,“长公子,上卿年幼,善讨人心,常会用一些出乎意料的方式获得成功甚至可以说是……神迹,陛下对他不光有宠爱还有深深的信任,若上卿去说,再如何匪夷所思,陛下也会多加考虑,即便陛下恼怒,至多也是打打上卿的屁股。但……”

  张苍将“但长公子去麻烦铁定大了”这句话给咽了回去。

  他直直地瞅着扶苏,就差明说,张婴情商更高,更聪明,经常乱搞一气也能拿到个好结果,所以嬴政更信任他,让张婴去能解决问题。

  扶苏却微微摇了摇头,道:“张苍,阿婴不足九岁,”

  张苍一愣,道:“对,可他不是一般……”稚子,他是神童是上卿啊。

  扶苏语气有些不善,道:“即便他再如何聪慧也不足九岁。寻常八岁正是在长辈膝下读书玩闹的年纪,岂可什么麻烦事都压在他身上。”

  张苍一时觉得有些道理,但想到张婴前几日“舌战群儒”的模样,再联想到张婴在长辈膝下傻乎乎玩闹的模样,张苍浑身汗毛莫名一炸。

  但张苍也不敢忤逆扶苏的意思,很快说出备选方案,道:“长公子,臣已知晓长公子的诉求。就由下官替长公子去找陛下,这样陛下再如何愤怒,也不会影响长公子在陛下……”

  “不。”扶苏摇了摇头道,“你们回吧。我意已决。”

  张苍急道:“长公子!”

  扶苏斩钉截铁道:“是我的事,你们回吧。”

  张苍、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