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征越,在朝臣将士之功,在天下黔首之拥。至此,百越归心,大秦特设南海郡、桂林郡……”
说到这,嬴政打开一份帛纸,“今日,一为祭祀天地,普天同庆。二为封赏功臣。”
说到这,嬴政先按王翦、王贲、的顺序说功劳封赏,然而在说到第三个人时,他喊到了张婴。
众人皆是一愣。
就连张婴自己都呆住了。
嬴政并没有直接说要封赏什么,但他从郎官手中接过了一柄长长的剑。
他注视着张婴道:“张婴,两年以来,功勋硕硕,朕暂不封赏,待丞相府会商定,再在以王书班行封赏。此乃定越剑,是墨家炼剑宗师效仿定秦剑所制。
此次征战百越,若非你数次巧思妙计,我大秦只怕在这还要多损耗数万老秦人不止。你于大秦功不可没,特赐定越剑,望你如虎添翼,与日俱进!”
众将士:!!!
定越剑!
光听这个名字就非同凡响啊,毕竟他的兄长定秦剑可是一把象征身份的天子剑!
这样的长剑居然赐福给张婴?
初一想,会想觉得很没有道理,太浪费。但仔细一想,好像将定越剑赏赐给任何一位将军,其他在百越将军都会有不服气的地方。
因为自张婴抵达后,征服百越的方式和进程就好像与战争走远了,换句话说,没有任何一位将军立下了足以服众的拿定越剑的大功劳。
张婴愣愣地看着嬴政靠近。
嬴政垂眉,道:“接赐剑。”
对方的表情过于肃穆,一时间张婴也严肃起来,伸出肉乎乎的双手。
这一柄剑,近看更是长,他双手接过,好沉,沉得他几乎拿不住,好在左右两侧的将军都帮忙悄悄使力顶了一下,才没造成现场掉剑事故。
他将其抱紧,细细一看,剑格两面是黑色琉璃玉镶嵌,剑柄上绣刻着蛇身,剑头是一口咬住蛇头的玄鸟。
咦?
这不就是那一柄,他跟着嬴政一起,亲眼看着从工匠手中浴火重生的长剑么。
……
等嬴政说完大赏三军。
祭坛上下爆发出浓烈而激奋的喝彩声。
张婴抱着剑,刚退到一边准备好好想一想今天的那一丝微妙和坑。忽然感受到自己的肩膀被旁边的大手轻轻拍了拍。
他抬头,恰好与嬴政的双眸对视上,对方道:“阿婴,有何变故?”
张婴一愣,没想到今日如此繁忙的仲父,居然还能细心观察到他这边的
状况。
他低声道:“仲父,刚刚奉常给我的祝文,空无一字。”
嬴政瞳孔一缩。
第150章
嬴政眸光暗了一秒,从张婴手中接过长剑,同时领着张婴走下祭坛。
他开口道:“具体说说。”
张婴就从如桥告知他要念上祭祀祝词,这事开始说,一直说到奉常给他的祝词没有字。
嬴政身体一顿,握张婴的小手更用力了一些,道:“你不知要念祝词?”
张婴点了点头,恍惚间一个微妙的念头炸出来,他看向嬴政道:“仲父,这不是你给我准备的惊喜之一?”
嬴政伸手弹了一下张婴的眉心,语气带着点无奈道:“祭祀天地是何等大事。诵读祝词又是何等重要。怎可能不提前与你说。”
“哎呀,我就说嘛。”张婴到底不是古人,没有发自内心地对祭祀天帝的崇拜与畏惧,所以才会忽视过去,“仲父,这内鬼这么厉害吗?”
“你先休息。”嬴政并没有正面回答张婴的问题,“三日后,我们启程回咸阳。”
张婴一惊,道:“要回去了?”
“想留在这?”嬴政讶异道。
张婴嘴角抽抽,道:“不是。扶苏阿兄上回来了一份信,布置的课业,我还差一点没有写。”
嬴政道:“何也?”
“是关于大秦贵族商户的一些应对措施。”张婴说完,想了想,将信中的内容简单口述。
扶苏给张婴写的回信中,不仅有思维导向式的举例子,还额外布置了几道大题。
比如,让他提前分析,秦越市场可能遇上的突发状况,以及被政策针对的大秦贵族商户,他们有可能采取什么避税手段,以及我们要如何提前预设措施。
关于秦越交易突发事件,张婴已经将大秦人趁着百越市没有“卷”薅大秦税收羊毛的事给写上去,同时也写了他的应对措施。
但大秦贵族商户方面,他压根没看到人,这没有调查,他就没有写下相对应内容。
等张婴说完,嬴政沉吟片刻,道:“你小子有多久没去暗月河港口。”
“啊?”张婴一愣,“有二十来日了。”
“你去看看便知。”
“真的?仲父只是在卖关子?不是想要趁机想调开我……哎呦。”
张婴话还没说完,嬴政一指弹工就弹张婴的额头,没好气道:“混账小子,妄自揣度皇帝心思可是大罪。看来得给你找个吏师先生,好好学一学。”
“不!仲父就是顶顶好的夫子,再没比仲父更好的啦!我……我去,马上去!”
张婴讨好的话都不敢多说,嘿嘿一笑,拔腿就跑,生怕仲父再多说两句,兴致一来,直接就给他定死了一位先生。
那日后岂不是,作业加作业,越发造孽。
……
“这小滑头!”
嬴政无奈地摇了摇头。
当张婴的背影彻底离开,嬴政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回头给了赵文一个锐利眼神,然后向着相反的方向慢走,直到来到一处隐秘的大树下才停下。
嬴政转过身,面无表情地看着跟过来的赵文、王贲、辛胜、奉常还有几位郎官。
“赵文,你前日是如何与我承诺的。”嬴政冷眼道。
赵文心里一紧,扑通一声他直接跪下,开口道:“陛下,是老奴大意了,之前盯着的细作没出现异动,老奴便以为这次的事……”
“多说无益。”嬴政摆摆手,先是看向王翦、奉常,“辛胜将军,立刻率军封锁整个暗月河港口,禁止任何船只离开。王贲将军,你带兵去搜查百越部落,胆敢反抗者,都当窝藏逆贼处理。”
王贲和辛胜彼此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
同时拱手道:“是!”
嬴政看向赵文,道:“你也
去。若这样还擒拿不下细作……”
“请陛下放心,老奴誓死捉拿!”赵文跪下行礼道。
“两日之内。”
赵文高声道:“唯。”
“去领罚。”
赵文道:“唯。”
嬴政说完之后,转身离开。
……
等嬴政的背影消失,现场紧绷的气氛才稍微好了些。
辛胜忽然小步过来,迟疑了一会,才低声说:“王将军,有什么……不如与末将交流一二。”
王贲一脸纳闷,扭头道:“辛胜将军此言何意?”
“王翦将军,我不想探寻什么真相,我也不想莫名其妙卷入上面人的斗争。”
辛胜不卑不亢地说着,忽然露出一抹苦笑,“你能稍微暗示一下,这一回的事,你是中立吗?”
王贲越发疑惑起来,开口道:“辛胜将军,什么不想知道真相,这可是陛下交代的任务。别玩咬文嚼字的戏,我们都是将军,刀刀见血,你开门见山说亮话吧。”
“好!我的意思是,我欣赏扶苏公子,但不会支持任何一位公子。”
辛胜目光灼灼地看着王贲,“我说完了。王贲将军也可直言不讳了吗?!”
王贲:!!!
“慎言啊!”
王贲万万没想到辛胜居然怀疑陷入了继承人之间的皇位争斗,他揉了揉头发,“辛胜将军,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年,又有远超其他的公子的扶苏长公子。你,你岂会这么想。”
“你没想过吗?”辛胜目光一点都没偏离王贲,“虎符之后。”
王贲:……
不得不说辛胜切中要害了。
他怎么会没想过,不了解嬴政的朝臣将军们都有所猜测。
他一个与嬴政相伴将近三十载,完全见证对方一步步蜕变成如今的帝皇的臣子,又岂会没察觉嬴政的异常。
嬴政何许人也?
幼年时被贵族欺负,友人辜负,却在十二岁登基成为秦王;这一路,亲弟弟成蟜谋逆,他趁机覆灭国内楚国势力;嫪毐、熊启等人叛乱,他一举将吕不韦和赵太后的两大势力逼迫到极致,最终独揽大权。
他在亲人身上见证的厮杀、背叛、叛乱太多太多,或许是这个原因,陛下在对待后代时,非常很矛盾。
说嬴政不重视后宫子女。
嬴政得了到宝马、珍宝、奢华衣服,都会先赏赐给自己的子女享用。扶苏、公子高他们但凡是出于政治理念,哪怕顶撞嬴政,嬴政也不会太过计较。
但嬴政说他看重孩子们。
嬴政很少进后宫,每日不是在召见朝臣,就是批改简牍,私下也少于公子、公主玩闹。除了扶苏、胡亥,一年都难得与其他子女见面。
这样的陛下,居然会如此善待一位稚子,还是臣之子?
如果之前还能用豆腐、番薯、鸡鸭灭蝗,来理解嬴政善待张婴的原因。
但大军封锁暗月河口岸、搜查附近所有百越部落帐篷。
那一枚,让张婴直接调动四十万大秦将士成为鸡鸭护卫军的虎符。
以及开天地祭坛,赏赐下来的定越剑。
谁还会相信只是培养善待一位对大秦有功劳的神童呢?
这些东西是宠臣可以沾边的吗?公子都不能随便沾边吧!
这真的不是在培养继承人吗?!
但明明有扶苏了啊!
陛下,为何还要这样呢?
思及此,王贲就有些头皮发麻,他看向还在等答案的辛胜,叹了口气道:“走吧!细作若是跑了,我们真的要出大麻烦了。”
辛胜一愣,道:“所以,你也是中立?”
“什么
中立不中立。在大秦,谁还能左右陛下的决定?是你,还是我?”
王贲说到这,辛胜连连摆手,拼命摇头。
王贲见状一小笑,一巴掌拍在辛胜的肩膀,道:“况且这些事与你我何干。我们好好打仗,为大秦开疆拓土,陛下自然不会亏待我们。至于陛下想如何安排,我们是军士,令出如山,听从即可。”
辛胜眼睛一亮,认真拱手道:“多谢点拨。末将这就去。”
没错,这事和他们武将能有啥关系!
大秦重武,谁上都不会亏待他们。
武将坦然了。
但文臣就被戳中心肺管子了。
……
大秦与百越之间路途遥远,百越的消息并不会那么及时地能传递到咸阳。
又因为陆路和水路之间的速度差异很快,乘船的负责送信“天地祭坛”、骑马的负责送“虎符借用”,所以好巧不巧,几条消息前后抵达咸阳,相隔的日子还不长。
所以会出现下面的场景。
在张婴虎符调遣四十万大军的消息刚刚传递来时,整个大秦文臣集团都炸了,但因为嬴政之前对张婴的偏宠待遇很多,又有蝗灾这种特殊情况。
他们炸完之后,又纷纷找出各种细节理由,自我安抚,说这是陛下对神童的宠爱,甚至还有人心思阴暗地说,这是陛下想利用张婴的福气去对抗蝗神的灾害。
但朝臣们还没自我消化完,“嬴政御驾亲征,张婴成功射杀,怂恿西瓯部落开战的余孽,西瓯联盟归心。”的消息又传了过来。
朝臣们听到消息再次又炸了。六岁独立射杀一位壮士?还是敌军首脑级人物?这合理吗?
朝臣们面面相觑,满心疑惑,但明面上只说前有甘罗,一语赚下十几个城,现有张婴,一箭射出,西瓯联盟归心,妙哉妙哉。
当朝臣们还没有自我洗脑结束时,定越剑封赏给张婴的消息又拍马而至。
朝臣们这一回直接被炸懵了,他们想自我说……已经不知道要怎么自我说服了。
定秦剑,定大秦之江山,定越剑,定百越群部落。光从名字就能知道,这是天子剑之下的第一剑,象征意义非常的特殊。
这样的剑铸造出来,要么放在百越祭坛,震慑百越宵小,要么作为天子剑,借给重臣代天巡狩,最后要归还给天子的!
现在却赏赐给臣子?不,是臣之子?
过了啊!陛下你这过了啊!
太明目张胆了啊!
我们想装作不知道,都不知道要如何装了啊!
第151章
咸阳宫偏殿。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内侍宫女们依次进来,给每一位朝臣前的案几摆上一根蜡烛,三份彩色糕点,以及一份果酒。
坐在最前方的扶苏忽然轻轻一拍桌,欣喜道:“好!加上南海郡,如今百越之地已设立四个郡县,西瓯首领也选择臣服,南下基本无忧,这一下我大秦又能安稳数百年。”
文臣们皆是一愣,纷纷称赞“是也。”
脸上一片风平浪静,暗中则时不时交流一个隐晦眼神。
扶苏又将一份竹简拿出来,道:“父皇将百越各族的风俗、农作物、军事力量等相关情报一并送过来。同时说,他有意安排西瓯首领作为南海郡的副职。问我对此有何异议?
你们说,父皇这是何意?”
朝臣们又是一愣,小团体再次隐晦地交流了一个视线。
张苍率先拱手道:“长公子,陛下莫不是想在百越之地实郡国并行制?”
扶苏摆摆手,摇头道:“不会。父皇对郡县制的推行势在必行。他拿定一个注意,绝不会轻易更改,不可能是这个缘由。”
张苍坐下,偏殿内沉默了一会。
李斯忽然起身道:“长公子。老臣不知陛下何意,但老臣有过一个类似的经历。
数年前,《吕氏春秋》出现不久,吕不韦将书上呈给陛下后,又私下将其张贴在咸阳城门口,并且许下谁能改动《吕氏春秋》一个字,便奖赏一金的承诺。
一时间,整个大秦都在研究、讨论《吕氏春秋》,并且批评《商君书》。陛下也用此事问我,商君法是不是不如《吕氏春秋》?
老臣的回答是,若只为强兵止战,一统寰宇,则商君法胜。若要做诸国盟主与六国公分天下,则《吕氏春秋》胜。
陛下闻言,大喜。”
李廷尉说到这,戛然而止,看似毫无逻辑。
然而扶苏恰恰很清楚这番对话的后续,因为当时他也在场,他记得父皇大喜过后,次日,便将李斯提拔为长史。
所以……
扶苏手指微微一顿,看向李斯道:“李廷尉的意思是,父皇心中早有定夺,这番询问只是为了考校我对否?”
“老臣不敢揣摩陛下的心思。”李斯微微摇了摇头道。
扶苏听到这个答案也不意外,李廷尉这人向来说话说半边,谨慎得很。
但李斯的说法也打开了他的思路,父皇或许并非是在命令他要做什么,而是在考校他,引导他面对这个问题应该如何想、如何做。
思及此,扶苏忽然想到了他布置给张婴的课业提问,脸上闪过一抹古怪。
扶苏沉默思考许久。
典客忽然起身,拱手道:“长公子,百越之地与大秦习俗等方面有很大区别,陛下这般来信,莫不是想让长公子先行一步,统筹百越?”
话音一落,朝臣们纷纷看向典客,眼底闪烁着惊疑。
“典客此话何意?”张苍重新站起了身,目光锐利地看着对方,“百越乃蛮夷之地。陛下又岂会将长公子分配去那?”
“哎!张郎官此言差矣。”
典客不慌不忙地看向张苍,“百越一地三熟,粮食、玉石又颇受咸阳喜爱,如今如俯首称臣,有五十万大秦大军驻守,又新开辟暗月港口作商贸税收,岂可再说为荒蛮之地,今非昔比啊。”
张苍忽然“哈”了一声,阴阳怪气地笑了声,鼓掌道:“说得真对!听闻前些日子,寒公子从羌族谈判归来,带回来了十多车给大秦的朝贡之礼。
像寒公子这样擅长与外族打交道的人,应该更适合去百越。”
典客表情一僵,轻咳一声,道:“臣不知寒公子,不敢妄自
举荐。”
“哦。那你很知扶苏公子?”
张苍咄咄逼人,“还是有别的心思?”
典客脸色沉下来,道:“张郎官,勿要血口喷人!”
……
扶苏放下笔,看着情绪越来越冒火的大臣,若有所思。
他轻轻敲了下桌子,道:“我与三弟前往何处任命,不必揣度,自有父皇任命。”
典客和张苍表情同时一僵,纷纷拱手道:“唯。”
扶苏看向其他朝臣道:“南有百越归整,北有匈奴袭击,诸事繁琐,还请诸位心思放在政务上,戒骄戒躁。”
众朝臣们神色一凛,纷纷拱手道:“唯。”
……
夜明星稀,朝臣们陆续离开。
徒留扶苏一人还在殿内整理朝臣们刚刚新写的奏章。
百越之地的事,秦越交易引起的贵族冲突,以及鲁豫之地的土地兼并引起的土匪、野人激增的问题。
朝臣们已经尽力给出解决方案,但扶苏依旧觉得不够好。
数个时辰后,烛火渐渐变得暗淡。
内侍小心翼翼地走进来,见扶苏还未休息,忍不住道:“长公子,卯时了。休息可好?”
扶苏摇了摇头,捏了捏眉心,露出一抹苦笑道:“我刚在长榻上躺了会,辗转反侧睡不安稳,重新坐在案桌前,反而心情舒畅些。”
内侍道:“长公子,奴这就为你送上养神汤。”
“不必。”扶苏捏了捏眉心,“也无用。”
他并非是身体不适。
世人只知道扶苏温文尔雅,被赞有古之君子,但实际上,扶苏的这一份温和,不争不抢的平淡,是建立在对自身强大的自信上。
简单来说,他骨子里是一个非常自信自傲的人。
此次征战百越,父皇御驾亲征,枭首首恶,打下一片南海郡,阿婴更是用“鸡鸭”“港口”屡屡创下被世人称赞的大功劳。
他为人子,为人父,夹在中间,却没有做出任何突出功绩。
他不嫉妒,但绝不想落后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