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活法与说法
的确,方言不仅涉及地域,更涉及文化。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说得白一点,就是活法。有不同的活法(生活方式),就有不同的说法(表达方式)。就算是"指桑骂槐",那"桑"也得因地制宜。比如北方有"狗腿",南方有"蟹脚";北方有"立马";南方有"落篷"(收场)。"落篷"这话,北方人是不懂的,因为骑马的北方人不知那"篷"为何物。
上海人当然懂得"落篷"的意思。他们祖上就有不少是坐乌篷船进上海的。不过到了上海,就不坐船了,坐车。上海有汽车、电车、黄包车。如果要省钱,也可以"开11路电车"。所谓"11路电车",其实就是人的两条腿;开11路电车,就是步行。这是典型的"上海俏皮话",--拿现代化生活方式来说事。这话后来别的地方也跟着说,如果他们那里也终于有了电车的话。没有电车,有公共汽车也行。
上海俏皮话或上海流行语总是打着这个工商业城市的烙印,"商"味十足,工业味十足,世俗味十足。比如最近流行的套牢、解套、价位、到位,就原本是股市和商界的术语,觋在也用于社会生活。一个人如果被某事缠得死死的,就叫"套牢";而在餐桌上问人家"到位了吗",则是问人家是否吃饱。又比如"立升",也是上海才有的说法。立升,原本指电冰箱的容量。容量大立升也大,当然售价也高;容量小立升也小,当然售价也低。于是上海人便用"立升"来指一个人的财势。有立升,就是有财势;立升牢大,就是财大气粗。如此,则北京的"腕儿"或"款爷",在上海人眼里就不过是一台特大的冰箱。
其实冰箱的档次和价格并不一定和容量成正比,但如果价格相近档次相当而容量较大,就显得实惠。上海人是讲实惠的。就连说话,也讲究简明快捷,不喜双拖泥带水。他们往往直筒筒地问人家"侬几岁",根本不管对方是大爷,还是小姐。那语气,就像是在商店里问价。商店里的营业员也缺少"人情味"。他们常常会直筒筒地问人家"侬买[口伐]",而不会像北京人那样同"您瞧着哪件儿可心"。上海人的这种说话方式往往令北方人尤其是北方的老年人不快。北京人问人年龄,是有很多讲究的。问老年人得问"高寿";问中年人,得向"贵庚";问青少年,得问"十几";只有对小娃娃,才问"几岁"。饶这么着,也得多说几句:"小朋友,告诉爷爷,几岁啦?"不兴直筒筒问人家"侬几岁"的。在北京人看来,这就叫礼数;而在上海人看来,这是啰嗦。
上海人不喜欢啰嗦。不是说上海人就不讲闲话。上海人也讲闲话的。而且,上梅人有时比北京人还啰嗦。一个中文名叫马天明的美国小伙子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北京人听了只有一句:"嘿,哥们,够地道的啊!"上海人却会发出一连串的感叹:"啊呀呀,马天明!你的中国话讲得这么好呀!你是在哪儿学的?学了几年啦?了不起呀!"但不难看出,上海人虽然话多,却没有废话。除表示惊叹外,还提出了问题,表示了好奇。
事实上上海人即便讲闲话,速度也快,句子也短,信息量也大。他们说话就像办企业做生意,希望低投入,高产出,少支付,多回报,因此即便骂人,也不愿多说一句话,能短就短。一个字最好,两个字还行(如戆大、寿头、洋盘、瘪三、赤佬、推板、搭浆),三个字就很够意思了。上海人骂人、损人、批评人、对他人行为表示不以为然的口头禅,以三个字的居多,如阿木林(呆头呆脑土里土气容易上当受骗的人)、阿土生(没见过世面的土老冒)、十三点、猪头三。不要以为三个字就简单,其实里面的内容蛮"丰富"的。比如猪头三,是"猪头三牲"的歇后语,意思是牲口。又因为"牲"和"生"同音,便主要用来骂初到上海的陌生人。上海是个大世界,外地人和乡下人进了上海,总会有点晕头转向不得要领,因此但凡反应迟钝者均可谓之"猪头三"。又比如十三点,一般认为和"二百五"是一个意思。但二百五为什么是十三点呢?有人说是因为"痴"字十三画,所以也叫"福熙路"(也是十三画)。又因为有个"点"宇,因此"十三点"也叫"蜡烛",意思是"不点不亮"。还有"咸肉庄",是骂人尽可夫者的。咸肉意谓非鲜货,肉庄意谓可以卖。这可真是不折不扣的"指桑骂槐"了。
上海人的"三字经"当中常常包含着一个动宾结构,比如开大兴、轧苗头、放生意、拆烂污、讲斤头、掉枪花、搭架子、扳错头、塌便宜、寻开心、拆棚脚、扦头皮、掰雀丝、凿壁脚、轧台型、掼浪头、吃螺蛳、摆噱头等等。轧苗头就是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放生意就是做好圈套,设计害人;拆烂污就是不负责任,把事办槽;讲斤头就是讨价还价,谈判条件:掉枪花就是耍花招(摆噱头也是);搭架子就是装样子;扳错头就是找岔子(掰雀丝也是);塌便宜就是占便宜;寻开心就是戏弄他人;拆棚脚就是拆台;扦头皮就是揭短;凿壁脚就是说坏话;轧台型就是出风头;吃螺蛳就是说话结巴。如此多样复杂的内容,都可以用三个字的动宾结构来表示,恐怕就得归结为上海人喜欢这样一种形式结构了。
事实上如果把这些俚语连起来念,是不难读出一种上海式节奏来的。精明的上海人对话语也精打细算。一个字构不成动宾结构,两个字能行,但不过瘾,也少了点味道,四五个字又多了点,还是三个字最合适,既省事,又有意思。比如"讲斤头"就比"讲价"有趣,"掉枪花"也比"搞鬼"好玩。所以上海人(也包括吴语区许多地方人)喜欢这种三字动宾结构。就连维持表面的排场,也叫"撑市面";就连骂人,也叫"骂山门"。
五、雅与俗
北京人就没有上海人那么匆忙。
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一般的说是比较悠闲的。北京不是工商业城市,没什么"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也犯下着节省什么时间。传统北京的主流社会是由达官贵人、公子王孙、文人学士们构成的。他们的生活节奏一言以蔽之曰慢。你想,官员要打官腔,文人要玩深沉,少爷要拔份儿,他们都要摆谱,也都要讲礼数,怎么能快?有点什么事,就屁颠屁颠的,那是"下人"的作派。上流社会是不兴"猴急"的。贵人多忘事,贵人话语迟。上流社会讲究的是处变不惊,见惯不怪,雍容华贵,闲适恬淡,温文尔雅慢条斯理才显得有派头,有城府,有底气,有修养,大将风度。上以风化下。上流社会带了头,弄得一城的人也都不紧不慢,迈着四方步,拎着鸟笼子。就连做生意,也跟钓鱼似的。大家都不着急,大家都不上火,反正大家都有的是吋间。
有时间,就能把文章做足。北京人说话,最喜欢掰开了,揉碎了,从里到外又从外到里,不说到山穷水尽不罢休,非把死人给说活了不可。北京人是很能夸大其词的。比如说东西少,就说"还不够塞牙缝儿";说个子矮,就说"还没三块豆腐高"。你想一块豆腐才多高?个子再矮,也有三百块豆腐高吧?可北京人就敢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