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禔道:“我草!这个老家伙居然还做偷窥的事!”
姚启圣:“……”
姚启圣身后的施琅:“……”
姚启圣干笑道:“有这事?”
施琅表情扭曲。有、有这事?
胤礽笑道:“就当没这事吧。孤和大哥虽做了些功课,但还未远航过。姚大人和施将军可有什么提醒的?”
姚启圣忙道:“有有有。”
他从怀里掏出一大本书:“远航时可能遭遇的问题,老臣全写了进去。”
胤禔无语:“弟,姚大人怎么和你爱好一样,随时随地掏出一大本意见书?”
胤礽摸了摸鼻子,道:“未雨绸缪,未雨绸缪。”
他接过姚启圣递过来的书,道:“等孤回京,帮姚大人出版。姚大人一定会被后世称为航海专家。”
施琅嘀咕:“他是什么专家?那明明是我写的。”
他以为胤礽没听见,但胤礽耳聪目明,听得很清楚。
胤礽忍笑道:“当然著作者也会写上施将军的名字。”
施琅一脸黑脸泛红。
姚启圣恨铁不成钢的瞥了施琅一眼,道:“别理睬他。他除了会带兵打仗,什么都不会。”
施琅小声嘀咕:“我会的挺多……”
胤礽对胤禔笑道:“哥,施将军总喜欢小声嘀咕反驳的样子和你好像。”
胤禔翻白眼:“我从来不小声嘀咕反驳,我都是大声反驳。”
施琅:“……”他声音这么低,怎么还是被太子听到了!
施琅本想给太子和直亲王留下一个好印象。他就嘀咕两声,不会给太子留下不好的印象吧?
其实施琅面临多年蹉跎,在面对上峰的时候没这么跳脱。但来台湾之后,常泰这个人实在是太豪爽了,他们成为了忘年交,让施琅的胆子大了许多。
而胤礽、胤禔与他们聊天的时候气氛也很轻松,他不知不觉被胤礽到了进去,心情紧张不起来。
姚启圣无奈极了。
他很好看施琅和他的孩子。但施琅现在的表现……罢了,他不应该责怪施琅,是太子太厉害了。
有的人能用表情、语言很快就打消别人的戒心,与人处成一片,即使身居高位,也让人不自觉地用平等的态度与其相处。
太子显然就是这样的人。
施琅刚开始还自觉失言,胤礽问了他一些话,和他聊了一些台湾和海军的事,他就放开了,完全没有面对太子的拘谨。
胤礽亲和力极强。平时大大咧咧的胤禔此刻却一直板着脸不搭话,只偶尔在胤礽说话的时候和胤礽聊天,把施琅无视了个彻底,把皇子和亲王的傲慢表现了个彻底。
这次见面后,施琅对姚启圣道:“太子殿下虽然亲和,但直亲王气势极强。怪不得皇上要让直亲王和太子一同出行。”
姚启圣无语:“你就看出了这个?”
施琅:“不、不够吗?”
姚启圣叹气:“怪不得你在京中蹉跎这么多年。你看人的眼光啊……你就没想过,太子和直亲王一个扮红脸,一个扮黑脸,是事先商量好的吗?你没注意到太子和直亲王身后随行的京中重臣,他们看谁的眼神更敬畏吗?”
施琅回忆了一下,老实道:“没注意。”
姚启圣:“……”
施琅年纪也已经很大了,但姚启圣想挥舞着手中的拐杖,像揍儿子一样揍施琅。
看姚启圣被自己气得直用拐杖捶地,施琅笑道:“我虽没看见,但我识人还是挺准。太子的亲和是真的亲和,直亲王的傲慢也是真的傲慢。”
姚启圣皱眉:“直觉?”
施琅点头:“直觉。”
姚启圣沉思。
他本以为太子是个擅长收买人心的心机深沉之人,但施琅这个武人的直觉堪比野生动物,从来没有出错过。
施琅道:“和太子殿下聊天的时候,我是真的很放松。我能感到,他确实是平等地对待我。我观察太子殿下对其他人,他甚至对端茶送水的小厮的态度都很平和。太子殿下的眼中有所有人,而直亲王的眼中除了太子殿下,就只有身后少数重臣侍卫。”
姚启圣喃喃道:“太子殿下的眼中有所有人?”
施琅点头:“他看着所有人,所有人都能进入了他的眼睛。你不信,明天太子殿下不是要出门逛逛台湾府最繁华的街道吗?你观察观察。”
姚启圣点头。
第二日,姚启圣陪着微服的胤礽和胤禔上街,注意观察胤礽的神情。
他惊讶发现,胤礽真如施琅说说,眼中有所有人。
别说太子,就算是普通士族,他们看人的时候也会分高低贵贱。虽说他们的秉性和礼仪不会让他们故意轻视谁,但他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让他们不自觉的忽视别人。
比如路边的小商贩、行走的衣衫褴褛的路人、随行的下人……他们的视线就算落到这些人身上,这些人也入不了他们的眼睛,就好像这些人不存在一样。
太子却不一样。
他看到了谁,眼中就会落下那个人的影子。
下人给他递东西,他会好好的回视对方,并报以微笑;有商贩叫卖,他会好奇地打量那些人的相貌,甚至能看出他们可能来自什么地方;当路人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他会体贴地让行,甚至还会拉着直亲王,说某个小孩真可爱。
这时候直亲王的视线才会落到路人身上,眼中印现出那个人的影子,语气无奈地问太子,是不是想弟弟们了。
姚启圣想起生病归家的妹夫黄锡衮对太子的评价。
“皇太子完美如圣人。”
圣人吗……姚启圣笑了笑,对胤礽道:“台湾新开垦了许多农田,小少爷想不想看看?”
胤礽眼睛一亮:“想看!你们种的什么?高产的玉米、土豆、红薯种了吗?台湾山地多,要好好推广这些作物……”
胤礽小嘴叭叭叭说开了,听得胤禔只扶额。
“咱们马上就要走了,你看什么田地?想看的话,等回来的时候你在台湾多逗留些时日。”胤禔道,“你要是赶不上会谈,回去小心皇……父亲抽你。”
胤礽遗憾道:“说的也是。我看看城郊的田地就好。我想看看他们怎么伺候田地。大哥你不想去海军军营中看看吗?”
他试图说服胤禔多停留一日。他们时间很充足,不在乎这一两日。
胤禔却双手在胸前交叉,以示拒绝:“我只想早点去舅舅军中,看舅舅打了胜仗的海军是什么样。想都别想,给我按时出行!我可不会为了你看田地的愿望,去和那么多大臣将领扯皮,我怕麻烦!”
胤礽脸往胤禔肩膀上一砸:“嗷!你已经不是最疼我的哥哥了。”
胤禔道:“我现在是把出了京就浪得像脱缰野马的弟弟好好看住的严厉哥哥!”
胤礽又“嗷”了一声,可难过了。
姚启圣看得脸上忍不住慈祥笑。
他总算明白妹夫为什么说,“当你看到太子和大皇子相处,你就知道太子之位有多稳固”。
看看太子和大皇子的相处,比寻常人家同母兄弟还更亲近。
嫡子与庶长子能如此相处,太子和宫中其他小皇子的相处只怕更加融洽,威望恐怕更加高。
皇位争夺,果然不可能出现。
“太子殿下确实该以任务为重,是老臣唐突了。”姚启圣笑眯眯道,“臣准备了台湾耕地资料,太子殿下无聊可以翻看。”
胤礽立刻满血复活:“好!”
胤禔使劲翻白眼。


第115章 (霸王票加更)
胤礽在城里逛了一会儿,施琅询问胤礽有什么意见。
他只是礼貌地询问一下,胤礽拉着他说了许多,把自己在城里看到的问题全说了出来。
施琅苦笑:“太子殿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就看出了这么多问题,臣愧疚难安。”
胤礽笑道:“你已经做得不错了,但要青史留名,你还能更努力一些。”
历史中施琅几乎把台湾当做了自己的自留地,在台湾作威作福,隔绝台湾和大陆的来往。
但施琅好几个儿子都在大陆做官,多有政声和廉名,这证明施琅对儿子的教育还是不错的。他这样做,大约是对家庭和宗族的过度补偿。
施琅曾经自傲鲁莽,和郑成功因误会而决裂,导致父亲和弟弟被杀,施家从此凋零。
他投靠大清之后,一直到两鬓花白也没有得到重用,直到花甲之年,才攻台成功,回到台湾。
已经年老的他,用尽一切手段敛财,供给留在北京的施家人,这是一种过度补偿。
许多贪官年少时都颠沛流离,家人为其付出许多。他们当官之后,就会对亲属和宗族过度补偿。
后世有个能干的大贪官和珅,也是这种类型的人。
有的贫穷了大半辈子的人,身居高位之后体恤民艰,成为好官;也有的人穷怕了之后,疯狂敛财来维持自己的安全感。
胤礽第二世的同学曾经抱怨,自家富裕之后,父母一个舍不得花钱热衷存款,一个疯狂花钱热衷享受,造成家庭矛盾。胤礽很理解施琅的心情。
这个大清的官场无官不贪。反正都是贪官,施琅一家都很有才华,胤礽希望施琅能约束自己的贪念,就算是贪官,也留下一个较好的身后名。
现在台湾有姚启圣、有常泰,不是施琅的一言堂。施琅虽然也有抢夺田地,但只是地方官员的都会做的那种程度,不算过分。
胤礽看得出来,施琅的穿着和装饰,都显得很豪华。虽然现在施琅现在还不是一个大贪官,但施琅正朝着大贪官的路走。所以他稍稍提点了一下施琅。
“青史留名……”施琅咀嚼着这句话,有些唏嘘。
他本以为自己叛郑降清,蹉跎大半辈子,虽然最后报了仇,但这名声大概也就臭了。他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只有钱财。
“青史留名啊。”施琅又重复了几次,突然笑出了声,“太子殿下想让臣做什么?”
胤礽道:“做你应该做的事,好好训练海军。大清要走出去了,海军将领不够。京中已经有了一座陆军学校,皇父说应该给海军也建一座学校。现在不建,未来也是要建的。你闲暇之余,可以把自己的治军理念写成书。”
胤礽认真道:“现在不兴什么将门了,大清也不会允许某个家族世代把控一支军队或者一个地区。你何不学学大儒,著书立说,开门收徒?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兵家的声势不比儒家弱。”
“至于你的后代,”胤礽笑了笑,道,“你给他们留下了爵位,他们的起点已经比大部分人高。何况我看他们一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你给他们限定了未来,反而对他们是约束。”
施琅问道:“太子殿下知道我儿子的事?”
胤礽点头:“当然,你儿子施世纶品性高洁,大概对你最近的行为怨言挺深吧?他将来肯定是个清官能吏的好苗子。”
施世纶是清朝有名的施青天,被写进了戏文中,在民间名声比大清第一清官于成龙还高一些。直到现代,关于施青天的京剧仍旧在大剧院上演。
施琅眼中闪过一丝尴尬,道:“施世纶啊,他长得很丑。”
胤礽道:“幼时得病,又不是他的错。当官不看面相,皇父不重……”
他话未说完,胤禔插嘴道:“胡扯!我们皇父特别注重人的面相,施世纶估计能当个地方大员,皇父不可能把他放进北京城伤眼睛。”
太子弟弟说施世纶是个人才,胤禔当然相信。但太子弟弟给康熙脸上贴金,胤禔就要反驳了。
康熙不看面相?你问问曹子清和纳兰容若两人信不信?
胤礽无语:“哥,能不能别拆我台?给皇父留点面子。”
胤禔道:“好吧,皇父不重外貌,施提督你的儿子一定出任一方大员。”
施琅:“……谢谢。”他应该说谢谢吗?
胤礽无视胤禔的拆台,继续道:“你其他儿子,有通政务的,有继承了你的将才的,还有基因……性格突变文采斐然的。你留在京中做质子的儿子再大一些,孤就提议皇父,让他入北京大学。说起你那个文采斐然但被你耽误了的儿子施世騋,他是不是正求着你,将他引荐给容若?”
胤禔唏嘘道:“人的名,树的影,容若简直是大清所有文人骚客的梦中情人。”
胤礽黑脸道:“请说容若是大清文人敬佩的楷模,或者说文雅点,是中秋洒下的银白月辉,是皑皑白雪中如火的红梅,是……”
纳兰性德受不了了:“太子殿下,直亲王殿下,能不能别拿臣开玩笑?”
胤礽严肃道:“我没有开玩笑。”
胤禔严肃道:“我和弟弟没有开玩笑。容若,难道你不是吗?子清,你说是不是!”
纳兰性德和曹寅虽然率领仪仗队,但他们也身兼侍卫一职。
倒是被其父和康熙派来当保镖的赵弘炜和赵弘熺两兄弟,被胤礽和胤禔丢去海军里接受历练了。
将才就要有将才的模样,侍卫还是由专业的人来当吧。
——主要是纳兰性德和曹寅长得好看,有了留海没了胡子之后,好看得胤礽和胤禔能对着他俩的脸多吃一碗饭。
曾经言情小说中的“风吹起纳兰容若的留海”,胤礽是真正欣赏到了。
曹寅忍着笑道:“容若,两位殿下是在夸你,你好好接受就行。”
纳兰性德翻白眼。
他们俩和胤礽、胤禔混得很熟,只有他们在的时候,可以没规矩。
本来还要加一个鄂伦岱,但鄂伦岱爱上了吃韭菜,满口韭菜味,被胤禔拿着刀鞘追打赶走。现在他也混在海军中低层将领中勾肩搭背,已经和其完全混熟了。
施琅表情复杂。他不知道是该感动还是该害怕,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被太子记得,他当然应该感动;但太子提及的几个儿子都还年轻,没有出仕,只跟随他在军中效力,太子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胤礽对施琅笑了笑,道:“常泰是我舅舅,他的信中经常夸奖你的儿子们。”
施琅恍然。他都忘记了,忘年交常泰是太子亲舅舅了。
施琅讪笑:“臣那几个犬子……比起国舅爷,简直不像话。”
施琅的几个儿子,和常泰算是同龄人。施琅原本以为自己很强了,但遇到常泰后,他不得不感慨,有的将才是天生的。(常泰:不是天生的,是太子教的。)
胤礽道:“孤的舅舅比较特殊。”
胤禔疑惑:“你和舅舅比什么比?舅舅敢和皇父打架,你儿子敢吗?”
胤礽连忙道:“舅舅没和皇父打过架,哥,你别胡说!”
胤禔道:“好吧,是切磋。切磋完之后,舅舅还嘲笑皇父弱。”
胤礽深呼吸:“没有没有,别听我哥胡说!舅舅可尊敬皇父了!”
胤禔道:“尊敬倒是尊敬,吵架还是要吵架。连皇父打呼噜吵到他,他都会吵。”
胤礽:“……大哥你闭嘴。”
胤禔赶紧捂嘴。
胤礽微笑:“皇父和舅舅私下是好友,偶尔抵足而眠。年轻人打打闹闹很正常。”
施琅:“……”他该怎么回答?
原来忘年交常国舅这么勇的吗?连皇帝都打?就算那是你姐夫,你也不该和皇帝打架啊!
明明只是切磋,还是被康熙拖着切磋的常泰,风评被害。
被大哥打岔,胤礽干咳了几声,转移话题:“孤和皇父提过你儿子的事。赵良栋赵将军你知道吧?”
施琅不知道为何胤礽要问赵将军,但赵良栋在汉将中,基本就和纳兰性德在文臣中一样,人的名树的影,他怎么会不知道?
“当然,臣遗憾赵将军进京的时候,臣已经离京,没能和赵将军聊过。”施琅道,“赵将军现在是北京大学的校长吧?”
胤礽点头:“赵将军也是孤和大哥的武学师傅。赵师傅的儿子赵弘炜与赵弘熺,此次随孤和大哥出访欧罗巴。若施将军有意,孤也可以给你两个名额。”
施琅深呼吸了几下,立刻跪下磕头道:“臣子施世骥擅俗务,心慎密;子施世骠擅治军,最勇武。臣请施世骥、施世骠二子随侍殿下左右!”
胤礽道:“准。”
他把施琅扶起来后,胤禔好奇道:“你二子武力比起赵师傅二子如何?”
胤礽:“……”
我的拱火乐子哥啊,就差没振臂疾呼打起来了。

 

第116章
赵弘炜和赵弘熺在队伍中比较低调。出行队伍中大多是勋贵子弟,他们不会跑出来喊自己是谁的儿子。施琅自然也不知道他俩的身份。
现在胤禔提起(拱火),施琅也很好奇。
施琅的儿子跟随施琅打过台湾,赵良栋的儿子也跟着赵良栋打过三藩,两方都是战场上厮杀过的小将。
现在小将见小将,两眼……
赵弘炜挠挠头:“太子,真打啊。”
赵弘熺看着对方的个头,怕倒是不怕,就是真要分出胜负,估计会两败俱伤。
胤礽让人搬来一大堆东西:“比一比,能增进了解增进感情。不止你们比,都来比一比,就当玩游戏,这是规则书,这是彩头。”
胤禔看着胤礽拿出来的小本子,无语耸肩叹气。
他的弟弟连玩个游戏都考虑这么周到,不愧是他的弟弟。
胤禔撸起袖子,也乐呵呵地加入了游戏。
胤礽就不去了。他去,这些人就不敢放开玩了。
说来奇怪,直亲王更自傲更目中无人,但侍卫们对太子却更拘束。
胤礽拿出了后世所称“游戏之父”的本事,小游戏既能考验玩家的战斗力,又充满趣味,且不会伤到对方。
吹那么多,其实就是普普通通趣味竞技运动而已。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蹴鞠,胤礽把后世街头足球的规则拿出来,可以考验玩家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
射箭和射击都是军中必备的训练项目,他加上了趣味性的打靶,比如打奖品;
海军要水中作战,他设计了几个比赛项目,模仿的是后世水上综艺项目……
胤礽介绍完所有玩耍项目之后,拍手道:“启航前一日,你们玩个够!这些东西,施将军以后也可以带着军中的人玩。枯燥的军营生活,也该有些娱乐。”
施琅看着手痒,奉承了胤礽几句之后,也加入了“玩耍”的行列。
姚启圣年纪大了,和胤礽一起坐在一旁观战。
姚启圣道:“听闻京中传出许多新奇的游戏,寓教于乐,风靡大清。有人说那是太子为弟弟们所做,老臣本以为是商家胡说。”
胤礽笑道:“的确是商家胡说。孤可不是只给弟弟做了游戏。”
姚启圣愣了一下,失声笑道:“对了,还有哥哥。太子肯定也会给直亲王做游戏。”
胤礽摇头:“不止。宫中太皇太后、皇太后、妃嫔、公主,都很喜欢孤的游戏。”
姚启圣道:“皇上是不是也很喜欢?”
胤礽笑着点点头:“大臣们也挺喜欢。姚公若想要,孤也可以为你做一套。”
姚启圣立刻道:“老臣惶恐!”
胤礽道:“孤早就准备好了。这里有大哥看着,我们进屋一叙?”
姚启圣明白太子要说的绝对不止游戏,立刻答应。
胤礽和姚启圣进了屋,侍卫搬来一个大盒子。
胤礽将盒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大张纸铺在桌面上。
姚启圣看着纸上的线条和轮廓,总觉得有些眼熟,但又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看过。
直到胤礽给他介绍图中符号含义,姚启圣才惊骇道:“台湾地图?!”
他扑到桌面上仔细看了许久,喘着气道:“老臣还未见过如此详细的地图,这些、这些矿产是真的?”
胤礽道:“地形、矿产、植被、动物……都是真的。”
三百年,台湾的地形没有改变。
虽然文科生不能拯救世界,但文科生可以绘制地图。
感谢高考,感谢随时把记忆当书本翻看的金手指,胤礽现在脑海里有全世界的地形和自然资源大致分布图。
“这些图是从荷兰人手中得到的。”胤礽把锅甩给荷兰殖民者,“他们的执政者送给我们的和谈礼物。”
姚启圣一张本来没多少血色的老脸涨得通红,一头枯槁的头发仿佛要竖了起来。
他咬牙切齿,一口松动的牙仿佛都快被他咬碎:“红毛狼子野心!狼子野心!”
胤礽淡淡道:“台湾只是他们的跳板。郑成功是英雄,可惜郑家后人太废物。”
投降大清的郑克塽才十五岁,被推到傀儡位置时才十二岁,几乎就是一个唯唯诺诺的软弱没主见孩子。
康熙本想把郑家人全部拘禁在京城,将来郑氏族人的未来不会好过。
因为郑氏在大清本土的祖产,在大清入关的时候就已经分给其他人;郑氏在台湾的土地又不可能再还给他们。他们要养活一大宗族人,显然捉襟见肘。
后来这一家子人就散为平民,分崩离析。
胤礽敬仰郑成功是英雄,为郑家说情;施琅也上书,他虽与郑家有灭门之仇,但认为郑家中有能之人可用。
康熙这一世踌躇满志,自信心极强,不认为郑家能给他带来什么麻烦,便没有对郑家监视太过。
他遣散安置郑家其他宗族,以后这些郑家人如普通大清人一样,可以科举或者入军得官;郑克塽直系亲属留在京中,康熙给了郑克塽侍卫的官职,并且同意他入大学读书。
但怎么说呢,这群人不愧是在大清战船开到了港口,还要搞毒杀争权夺利的人,没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
胤礽可以预见,这一支嫡系估计最后还是会贫苦潦倒而终。
愿意被遣散的包括郑成功幼子在内的族人中,倒是有几个胤礽看得上的人才。待这些人安定下来之后,或许会靠自己的力量进入大清官场。
“郑克塽既然已经降清,郑家对抗荷兰的功绩,大清自然会承认。”胤礽道,“此次大清对荷兰开战,也算华夏一雪台湾被占之耻。”
姚启圣知道朝廷对郑家的处置,心里叹气。皇上的胆气越来越足,对待汉人越来越宽容,可惜郑家没人抓住这个机会。
立场敌对,姚启圣也很敬佩郑成功。可惜郑家后继无人。
“臣会尽快开发岛内。”姚启圣道。
胤礽摇头:“台湾已经回归,不用急。这张地图是给你制定长远计划用。你先收着,我和你说说台湾现在迫在眉睫的开发计划。”
短短一日,姚启圣就对这位小太子心悦诚服,立刻做出洗耳恭听状。
胤礽最担心的,一是台湾孤悬海外,不好管理;二是大清海军看到海上贸易兴盛之后,可能会当海盗。
他要给大清海军找一条可以合法敛财的路。
江河有漕运,海上也应该有固定的海运。这些海运航线,可以由大清海军来护送,收取海运费。
这样海军既能合法敛财,又能增进台湾和内陆的联系。
让大清海军奉旨经商虽然会滋生腐败,但封建的军队,能做正经营生就算不错了,总比转职当海盗强。现在大清的海运航线最好国营,那么纳入海军体系最好不过。
康熙已经建立的大清公司将和海军合作,分给海军一部分股份,将来大清公司做生意,海军护航和运货,可以拿分成。这样海军即使不打仗,也有粮饷。
这么一看,海军将来肯定比陆军富裕,恐怕会引起陆军不满。
那就让海军赚钱,倒贴陆军,改善陆军条件好了。
胤礽根据后世理念和现在世界各国情况,已经将大清的未来规划好。
大清不会走老牌殖民地占领领土那一套,大清的军费撑不住;大清现在要走的,是已经证明一本万利的新式殖民。
土地可以不要,我们要实惠。
租借港口,划分租借,只做正经生意;打仗当雇佣兵,和所有国家都可以交好,一个关税互惠协议足以……
与其说是打仗,不如说是做生意。大清海军每出战一次,就要有切实的实惠可拿。
以战养战,是最基本的原则。
大清这样做,不仅能不受西方警惕的持续谋取利益,还能落下一个“仁”的名声。
在如今殖民就是纯粹抢劫杀戮的大航海时代,大清这种手段太过文明,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欧罗巴的人,大概会认为我们大清善良得很蠢吧。”胤礽自嘲道。
姚启圣沉默半晌,对着胤礽深深作揖:“皇上仁慈,太子仁慈。”
比起象征君臣差别的跪拜,深深作揖更显得姚启圣对皇上、太子的佩服。
“孤不是仁慈……罢了,算我仁慈吧。”胤礽深深叹了一口气。
这个时代,明明很残忍的做法,居然也显得仁慈了。
胤礽突然感到很疲惫。
他强撑着和姚启圣又说了一会儿话,告诉姚启圣台湾哪些地方种植什么作物最好,又提议姚启圣在海岸边搞近海养殖,做成干货销往内地,啰啰嗦嗦一大堆后,才回房睡觉。
胤礽熟睡之后,胤禔赢了一堆奖品回来。
明明是太子用来打赏随行将士和大臣的奖品,却被直亲王赢走,参加比赛的人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他们感觉自己被直亲王狠狠嘲讽了。
“弟弟怎么这么累?”胤禔一看胤礽熟睡的脸色,就知道胤礽精力消耗过度。
他气冲冲去找姚启圣询问,得知胤礽给他制定了台湾五年计划十年计划之后,气得拍桌子:“爷真是一点都不能把视线错开!他那超出常人的本事,是用体力和精力换的!一个小小的台湾而已,哪需要他这样!”
胤禔气得赢来的奖品都不香了。
胤礽总是这样,恨不得把眼中所见所有能做的事都做好,比康熙的完美主义还严重。
诸葛亮怎么死的?他的蠢弟弟将来如果继承了皇位,还不累死在龙椅上?!
姚启圣惊恐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生病了?”
胤禔深呼吸了几下,冷静了下来:“没生病,就是累了而已。他年纪太小,心力耗损过度就会过分劳累。别人算一步做一步,他算到了五年十年后,能不累吗?”
听直亲王点明这一点,姚启圣才意识到太子给他的五年计划十年计划有多可怕。
什么样的人,才能预料到五年、十年后的事?孔明在世?
他感到手中的计划书有些发烫。
“不要辜负他的劳累。”胤禔平静地扔下这句话,去找厨房做吃食。
他知道胤礽睡醒之后,绝对会嚷嚷肚子饿扁扁,然后吃下比平时多一倍的食物。
胤禔离开之后,姚启圣立刻找到台湾诸位官员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