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王公们直说不敢不敢,脑门上汗珠不断往外冒。
康熙努力板着脸,心里高兴极了。
看到自家坏儿子去“坏”别人,他别提多舒坦。
蒙古王公们虽然被胤禔的一马当先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他们不认为自己的孩子会输。
说白了,这些障碍都是模拟现实障碍,他们的孩子天天在真实的草原上跑马,还能比偶尔骑马在狭小的校场上跑一圈的小皇子差?
赛道后半段全是边骑马边砍靶子,砍靶子有额外得分。在马上砍杀需要很强的技巧,深宫的皇子哪有这个经验和力气?
他们正想着,胤禔已经冲到了最后的打靶区。
胤禔手中提着的是一柄长柄马刀。刀身很薄、刀刃很锋利,是胤礽让工匠们打造的新式钢刀。
胤礽虽是个废物文科生,但看小说的时候,勉强记得铁加碳,再用高炉高温,还要吹进什么气体,就能得到大量的钢。
他把自己零散的记忆告诉康熙,康熙召集工匠试验。
胤礽根本没报什么希望,但工匠们还真搞出来了批量炼钢。
虽然那钢铁比不过什么几十叠百叠钢,但普通士兵也用不到那等手工打造的好刀啊。
他们能人手一把钢刀,至少比铁强。
胤禔手中的宝刀是工匠们用批量生产的钢铁再锻造后,得到的大清目前最高工艺的宝刀。
别看刀身薄,就着骑马的惯性力道,刀刃轻轻滑过靶子,靶子立刻被斩断,马匹前行完全没有停顿。
蒙古王公们猛男张嘴,瞠目结舌。
不会吧不会吧?他们的草原幼鹰们不会输吧?
这时候,草原幼鹰们也来到了打靶区。
为首的一人狠狠一刀砍向靶子,没收住惯性,刀呲溜一身荡到了马身上。
可怜的骏马哀鸣一声,把那草原幼鹰甩了出去。
赵良栋一挥手,立刻有人冲进去把那只草原幼鹰抬出来治疗。
康熙黑线:“你们不是经常狩猎吗?怎么在马上用刀都不会用?”
蒙古王公们尴尬道:“我们在马上多用弓箭。”
康熙深呼吸了几下,语气温柔地询问道:“你们难道骑在马上就只用弓箭打猎,没有进行过其他训练?等战斗的时候,你们除了弓箭,其他都不用吗?”
蒙古王公们:“……”他们要怎么说?自家子嗣这么金贵,怎么会让他们上战场?
康熙温柔劝说:“就算你们舍不得孩子上战场,也得训练他们在马上的功夫,以防万一啊。溺子如杀子,你们的孩子……唉……”
胤祉忍不住了:“皇父,还不如让儿子去。”
蒙古王公们:“……”这就有点尴尬了。
胤礽想了想,笑着道:“你还小,赢了输了都是他们尴尬。等哥哥们比完之后,咱们私下玩耍的时候你和他们切磋。那时候就别要彩头了,就只当玩耍。”
胤祉嘟着嘴道:“好,听太子哥哥的。”
胤礽问康熙道:“皇父看这样可好?”
康熙点头:“可。带三阿哥出来,就是让他多认识些人,你安排便是。”
胤礽在马背上行礼道:“儿子遵旨。”
胤祉看看胤礽,又看看康熙,心里觉得有些古怪。
太子哥哥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一言一行都合乎规矩得过分,对着汗阿玛的表情和动作也谦逊恭顺得过分。
胤祉捏紧了缰绳,没来由的感到了些许难过。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难过。等大哥比赛结束,问问大哥吧。
赛场上,比赛已经进入了尾声。
胤禔从出发时便与其他人拉开了差距,之后差距越来越大,后面的人看着胤禔的马屁股,神情越来越绝望。
他们发了疯似地抽打马匹,想要跑得更快一点。
赛马这种事,不是鞭子抽得狠了,马就跑得更快。
急躁的情绪升起来之后,他们的失误更多了,不断有人从马背上滚落。
康熙的脸都看黑了。
大家都是马背上的民族。大清入关之后,皇子都在校场上训练,只偶尔去景山猎场训练。
你们蒙古人天天在草原上跑,就算输,也不该输这么多啊。
蒙古八旗也是大清的兵,康熙开始怀疑蒙古八旗的战斗力了。
胤礽却一点都不意外。
从小在马背上玩耍,和赛马这种竞技比赛是两回事。就像是多年的老司机不会开赛车一样。
他们兄弟从开始骑马起,跑的就是这样的赛道,经历的就是这样的训练,寒暑不断。一群不过骑着马玩耍的草原幼鹰们,哪可能比得过他们?
胤禔不出意外,夺得了第一。
他冲过终点之后,勒马停在终点线前面,微微抬起下巴,冷漠地望着那些还未到终点的人,就像是真正的雄鹰俯瞰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叽叽喳喳小弱鸟。
当那些草原幼鹰们来到终点线的时候,接受了胤禔不屑的目光洗礼,黝黑的脸庞几乎都失去了血色,牙关都咬紧了。
胤禔等所有没有失误的草原幼鹰们来到终点线之后,才策马转身离开。
他一句话都没说,只留给这群人一个背影。但这群人却总觉得被嘲讽和侮辱了。
“一场赛马比试,居然有一成的人受伤。”康熙叹气:“还比吗?”
胤礽道:“皇父,还是明日比吧。他们看上去很累,儿子不想胜之不武。”
蒙古王公:“……”他们已经不想听到“胜之不武”这四个字了!
草原幼鹰们蔫哒哒的回来。
有一只幼鹰嘟囔,皇子们只是占了习惯这种比赛模式的便利,被自家老子狠狠两鞭子抽在地上直打滚。
“输了就输了!别找借口!”
蒙古王公贵族气得脸更黑了。他们可不想再听太子问一次“是不是胜之不武”!!
还不够丢脸吗!
蒙古王公这次是真的丢脸丢狠了,也气狠了。
他们看着大皇子领着两个弟弟去收马收刀,三皇子蹲在受伤的马身旁长吁短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三位皇子带来了大批赏赐,他们没有一个人得到,倒是把自己的马和武器输出去了!
胤祉蹲在地上叹气:“唉,多好的马啊,还能治好吗?”
胤禔拍了拍胤祉的脑袋,道:“交给赵师傅,能治好的就治,治不好就给你做成马肉火锅。弟弟,你带够了火锅调料吗?”
胤禔直接喊弟弟,或者其他皇子直接喊哥哥,哥哥弟弟前面没带数字排序,都是喊的胤礽。
胤礽道:“那哪能少得了火锅调料?放心,绝对带够了。”
他搞出火锅之后,拉着康熙入股,用仁孝皇后的嫁妆铺子开了火锅店,现在店铺成了康熙的探子窝点。
开分店的时候,胤礽让胤禔和胤祉入股,只拿分红不管理,作为送给哥哥弟弟们的入学礼物之一。
以后弟弟们入学,胤礽也会给弟弟们店铺分红,以免他们将来缺钱,被人引入歧途。
现在胤礽的分红只是小打小闹,等大清公司开起来,皇子们就真的不缺钱了。
常泰已经带着他的海军下南洋做生意;施琅明明年纪已经不小,还焕发了事业第二春,跑东洋去了。
常泰牢记胤礽的话,当地有什么好的工匠医生都绑回来。他绑回来的神医,还误打误撞救了姚启圣的命。
现在姚启圣在上奏请求致仕,说致仕之后也去船队上玩玩。康熙还没考虑清楚,让姚启圣进京来大学任教,还是让姚启圣上船玩。
赵良栋拍了拍马屁股,严肃的脸庞难得露出欣喜的笑容:“是好马,没骨折就能救。大阿哥……”
胤禔摆手:“我知道赵师傅你想说什么。我用不上这么多马,这些马都送到大学去,作为弟弟说的那个叫什么来着,哦,奖学金,谁期末考试考得好就给谁。不过我和弟弟会去观战。我的马,可不能让人作弊获得。”
胤祉小声道:“我也好想要新的马。”
他的马太温顺了,跑得不是很快。
胤礽揉了揉胤祉的脑袋,道:“咱们的马还是问汗阿玛要吧。汗阿玛那里的马更好。”
胤祉点头:“好。哥哥帮我挑。”
胤礽道:“没问题。”
康熙大步走过来,笑骂道:“这里的马还不够,你们居然惦记上朕的宝马了?”
胤礽行礼后道:“儿子和弟弟肯定是完成汗阿玛的考验之后,才敢要汗阿玛的马。”
胤禔撇头,在心里嘀咕康熙小气。
康熙看出了胤禔在心里嘀咕他,欣慰极了。
他的大儿子,居然知道在外人面前只心里嘀咕,没有给他抬杠,给足了他这个汗阿玛面子。
这绝对是太子教导得好!
“明日射箭,他们可就要拿出真本事了。”康熙道,“保成,你量力而行。”
胤禔忍不住了:“汗阿玛您什么意思?儿子难道赢的不是他们的真本事吗?!”
康熙:“……”他才刚欣慰!
胤礽劝道:“汗阿玛只是给蒙古诸部一个面子,假装他们没有使出全部力气,不是质疑大哥的胜利。不过明日,他们估计会派出真正的战士冒充王公子弟,不敢只让真正的贵族子弟来了。”
胤禔翻白眼:“冒充?那不是欺君吗?”
胤礽道:“我们本也没说和谁比试。”
胤禔嗤笑:“好啊,最好把他们的蒙古勇士派来,到时候输了更有意思。比射箭的准头,弟弟不可能输。”
见胤礽三言两语就把胤禔的思路带偏,康熙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担心胤禔会脑子一热,让他下不了台。
康熙有些怕了胤禔的憨脑子和直肠子了。
“是的,明日他们肯定会派出真正的战士。”康熙道,“保成,你别太努力,让他们赢也没关系。”
胤礽点头:“儿子知道。”
第二日,胤礽看了一眼参赛的人中,多出来的体格完全不同的几人,露出一个了然的微笑。
胤礽面容精致白皙,就像是精雕细琢的白玉人。
草原幼鹰们打量着这位大清国的太子殿下,怎么看,这位大清皇太子的骑射功夫也不像会有多厉害。
比赛靶子有固定靶子、移动靶子,还有加入了赛马元素的靶子——参加比赛的人上马奔驰到靶子区,计算经过靶子区的时间和所射的靶子综合评分,和胤禔后半段赛马砍靶子的比赛规则差不多。
胤礽在手上缠上了绷带,带上了扳指,俯身压了压筋。
哨声开始,固定靶场比赛开始,胤礽第一个出场比赛。
他拉起弯弓,眼睛微微眯起。
在他的视野中,微小的靶子好像一点一点的放大,空中也似乎出现了弓箭划过的痕迹。
这些只是幻觉,是胤礽精神力太过集中之后出现的幻觉。
手松开,一支羽箭呼啸着离开弓弦,呼啸飞过虚空,稳稳扎入了靶心正中央。
胤礽再抽出一支箭,弯弓搭箭,接二连三,羽箭接连不断脱手而出。
他的动作和表情都十分轻松写意,仿佛不是做射箭这等需要力气的事,而是在吟诗,在作画,在饲弄花草,端的是优雅无比。
可他的每一支箭都狠辣地正中红心,箭矢牢牢扎在靶子上,入木三分。
胤礽射空了箭筒里的十支箭,收起弯弓,慢吞吞解开缠绕在手掌上的绷带,取下大拇指上的扳指,转身离开射箭的位置。
其他人静静地看着他,居然不知不觉看出了一身冷汗。
“该你了。”
侍卫提醒下一个人。
那只草原幼鹰回过神,嘴唇翕动,半晌说不出话。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双手,居然在颤抖。
草原人精通骑射,神箭手不知有多少。那群草原贵族子弟是不怎么厉害,但草原上绝对有非常厉害的人,他们也见惯了厉害的人。
轮射箭的准头,草原上也有人能做到和胤礽一样好。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像这位大清太子一样,给他们这么强大的压力。
或许是太子第一个上场比赛就十支箭全中靶心,这样的“及格”成绩让人压力极大。第二个射箭的人失去了冷静,第一支箭居然落在了靶外。


第102章
胤禔收回了看向射箭场内的视线,不屑道:“本皇子都说了让弟弟最后上场,他们非要弟弟第一个上场。看,弓都拿不稳了。”
胤祉使劲点头:“以太子哥哥的射箭成绩作为及格成绩,这群人真是,哼。”
听到两个儿子的话,康熙努力把上弯的嘴角压下,干咳一声道:“草原神弓手这么多,总会有比得过保成的人。”
胤禔:“不可能,别想,皇父你想什么?皇父你不识数吗?”
胤祉惊讶地看向康熙。什么!原来汗阿玛不识数?!
康熙:“……”他只是谦虚一下。
“保清!”康熙沉声威胁胤禔。
胤禔想起胤礽千叮嘱万嘱咐,让他在外面要给康熙面子。
他立刻改口道:“皇父难道是认为他们会自带靶子?或者那箭会拐弯,能一口气连射几个靶子?皇父英明!儿子都没想到!”
胤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康熙:“……”
曹寅看不下去了,小声道:“皇上,大阿哥已经很努力了。”大阿哥真的不是阴阳怪气您啊皇上!
康熙:“……朕是说,可能平手。”
胤禔:“哦。”
胤祉:“哦哦哦。”
康熙把视线投向站在射箭场外,正在和身旁侍卫说话的胤礽。
嗯,这时候,他只能看着自家宝贝儿子洗洗眼睛洗洗脑子,免得被大阿哥气死。
说起来,三阿哥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是好像也微妙的朝着会气死老父亲的方向成长。
胤祉究竟是如何每一句接话,都能火上浇油,让他怒气更盛的?!
接下来确实有射箭技术和心理素质都不错的人,也在固定靶场上拿到了全满分的成绩。
但让蒙古王公脸上无光的是,这些人都是他们派进去的真正草原勇士,自己的孩子无一例外全部成绩惨淡。
这还只是第一轮。
接下来还有移动靶子,和移动着射靶子。
胤礽每轮都是第一个出场,每次都是每一箭都正中靶心。
限制他成绩的,只是他携带的箭矢数量。
如果前面的射靶子只是让众人震撼胤礽的射箭技术,在骑马射箭的时候,胤礽让他们看到了这具小小身体中所蕴含的杀伤力。
对骑兵而言,弓箭和轻弩其实才是最主要的杀伤工具,其他马刀、长柄武器之类,都是辅助。
真到了需要骑兵短兵相接的时候,已经是骑兵陷入了劣势。
对于那些年轻的草原贵族子弟而言,骑马射箭是他们唯一自信的地方——之前他们自信的地方很多,但已经被大皇子和太子碾碎了。
打猎是草原贵族子弟每日的玩乐,论骑马射箭的准头,他们相当有自信。
但胤礽策马射箭时,他们就像是看到了什么极其超乎常理的可怕的事,马都停了下来。
如果说固定靶子和移动靶子还能全中,坐在马上射箭,准确率能有五成,已经是草原人可以将其供奉起来的神箭手。
胤礽却仍旧是那一副轻描淡写的表情,箭矢随意出手,每一支箭都扎入了靶子上,好像那靶子中心有什么吸引箭矢的东西,让箭矢自己飞了过去。
甚至胤礽都没怎么瞄准,箭矢上弦,弓弦拉开,箭矢射出,一气呵成,无论是骏马行进的速度还是他射箭的速度,都极具节奏感,仿佛演奏着一支节拍分明的乐曲。
这违反常理的行为,让胤礽显得不像是一个真人。
连见多识广的蒙古贵族,都忍不住起了一身的毛毛汗。
胤礽能射出这违反常理的箭,就是因为他那违反常理的“金手指”——过于强大的精神集中力。
游戏中有一个“子弹时间”,即射击的时候,目标物会放大,时间会放缓。
这个“子弹时间”是有现实依据的。
当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运转的时候,眼前的事物动作在眼中就会“放慢”。这就是人类有时候能在千钧一发之时,做出匪夷所思躲避动作的原因。
胤礽能过目不忘,能将第一世残存的记忆碎片和第二世的记忆像翻书一样翻看,他也能自行进入“子弹时间”。
所以理论上,在单对单、不论生死的前提下,他几乎能战无不胜。
因为只要他的身体动作能跟上,他总能先对方一步攻击。
当然,这只是理论而已。虽然他思维跟得上,但身体不一定跟得上。
他现在艰苦训练,也只能在身体机能最巅峰的时候达成这一点。人的身体机能衰退之后,就算看得穿别人的动作,躲避也会有心无力。
不过现在,只是骑马射不会乱动的靶子而已,对胤礽来说轻而易举。
胤禔喃喃:“糟糕,弟弟求胜心很强,开大了。”
经常和胤礽一起玩桌游的胤禔和胤祉,都知道什么叫开大。
开大的意思是使用强力但极其耗蓝、冷却时间也极长的技能。
胤祉担忧道:“太子哥哥没事吧?”
胤禔道:“弟弟有分寸,应该没事,就是今晚上早点睡觉而已。”
康熙皱紧眉头。都说了让胤礽悠着点,胤礽怎么这么努力?
不愧是朕的太子!康熙十分欣慰,康熙有点膨胀。
他一直担心胤礽那仿佛泥一样软的脾气。现在看来,胤礽只是对家人脾气好,在外面还是有着一股子傲气的。
“等比赛完,你们就陪着太子在帐篷里休息,不用管之后的应酬。”康熙微笑道,“现在去迎接我们获胜的太……”
康熙话没说完,胤禔和胤祉撒腿就跑,很快没影。
康熙的微笑微微凝滞,捏紧的手泛起了青筋。
他在心里默念胤礽经常劝他的话,莫生气莫生气,气坏身体无人替。
“大阿哥和三阿哥应该多加强一点礼仪训练。”康熙咬牙切齿,“走!”
康熙也加快了脚步,追赶两个撒着脚丫子跑得飞快的儿子。
胤礽下马之后,先被胤禔抱了个满怀,然后又差点被胤祉撞成腰间盘突出。
还好他的汗阿玛即使赶到,从激动的哥哥弟弟手中拯救了可怜的他。
“干的很好。”康熙夸奖道,“不愧是朕的太子。”
胤礽恭顺道:“没有给皇父丢脸。”
胤禔看着胤礽现在的表情,感觉很伤眼睛,就大大咧咧把着胤礽的肩膀,把胤礽完美的礼仪姿态打破。
胤祉看着胤禔的动作,立刻伸手保住了自家太子哥哥的腰。
于是胤礽的完美太子装不下去了。
“好重……”胤礽按了一下试图把小短腿收起来,整个人挂在他身上的胤祉的脑袋。
“好了好了,知道你们都很激动,注意礼仪。”康熙看不下去了,再次从哥哥弟弟的魔爪中拯救了可怜的小太子。
其他蒙古王公贵族一边擦着汗一边夸奖太子真是完美无缺,不愧是皇上亲自教养长大的太子。
康熙矜持地点头,得意的神情含而不蓄,很有点骚气。
胤礽被哥哥弟弟你抱一下,我拉一下,被扯得东倒西歪,表情一片空白。
好累啊,为什么现在哥哥弟弟这么黏人?
年轻的草原贵族子弟和年轻的草原勇士们蔫哒哒地走过来听训。
康熙没有太不给他们面子。虽然他们没能赢过胤禔和胤礽,排名前列的人还是获得了赏赐。
他们获得赏赐之后,好不容易才挤出高兴的表情,心里一点都不高兴。
蒙古王公们的笑容也很扭曲。
他们都派出草原勇士了,怎么还比不过小太子?小太子这天赋也太强了,待在皇宫中,是不是有些可惜?
别说蒙古王公们这么想,跟随康熙出行的一众武将也在心中叹息。
太子这神射手天赋无论放在哪个军中,都是杀手锏一样的存在。说不准给太子一个机会,太子甚至能从千军万马中取主将狗头,直接结束战斗。
可惜以太子的身份,没可能去危险的战场。
胤禔和胤礽给了这群蒙古人一个狠狠的下马威,蒙古人的心气都没了。
康熙扫了他们一眼,心里十分满意。接下来的商谈,大清可以好好很轻松的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不过康熙有点担心蒙古八旗的战斗力。之后几日的围猎中,康熙要好好看看蒙古八旗普通士兵,是不是也和贵族一样拉胯。
胤礽虽说自己不算太累,还是被哥哥弟弟拉着拽着去帐篷睡觉。
虽然不累,但能休息,胤礽自然不会拒绝。
他们在帐篷里吃了一顿火锅之后,洗漱睡觉时,天还亮着。
胤禔和胤祉盘坐在胤礽身边打《三国杀》。胤礽被子一拉,秒熟睡。
胤禔知道胤礽熟睡之后怎么喊都不会醒,说话声音没有降低:“还说不累。”
胤祉老气横秋叹气:“如果不是蒙古人作弊,哥哥就不会累。”
虽然没有明说,但蒙古人不会不知道这只是贵族子弟间的比试。让军队里的人来,他们真是不要脸。
胤祉看到,赵师傅的拳头都捏紧了。
“对这种不遵守规矩的人,就要狠狠落他们面子。”胤禔懒洋洋的丢出一张牌,“你太子哥哥也是知道这一点,才故意用了全力。他在校场中对战赵师傅他们的时候,都没有使出过全力。”
胤祉星星眼:“太子哥哥好厉害。”
胤禔道:“厉害吗?好吧,厉害是厉害。但我宁可他没这么厉害。”
胤祉疑惑:“为什么?”
胤禔道:“有多少力气,就想做多大的事。太子弟弟有这么强的天赋,又为天赋做出了这么多的努力,心里肯定想把这些力气使出来。但你想想,除了在围猎的时候射几只傻乎乎的动物,有他表现的机会吗?”
胤禔亮了亮自己的肌肉:“我啊,将来肯定是要领兵横扫海外的。你也能去,所有兄弟都能去,就只有太子弟弟哪都去不了。”
胤祉低情商道:“太子哥哥当了皇帝之后就好了呀。”
胤禔白了胤祉一眼:“他当了皇帝也哪都去不了。以他的性格,肯定天天埋头政务,比汗阿玛还过分。”
胤祉想想自家太子哥哥那悲天悯人的性格,深深叹了口气:“是啊。对了,大哥,太子哥哥为什么在这里跟变了个人似的,好陌生啊。”
胤祉扯了扯自己的面皮:“太子哥哥笑得好难看,就像带着一张面具。”
“他老说要在外人面前给汗阿玛面子,所以自己总会装出个汗阿玛想要的完美太子模样。”胤禔翻白眼,“我才不惯着汗阿玛,装来装去有什么意思?”
胤祉犹豫道:“可是如果太不给汗阿玛面子,汗阿玛会生气。汗阿玛生气,太子哥哥也会遭殃。”
他们倒是一躲了之,一直跟在汗阿玛身边的太子怎么办?
胤禔愣住。
半晌,他烦恼的揉搓了一下头发:“好吧,你说得对。”
兄弟俩打了一会儿牌,在胤礽身边各自睡下。
第二日,康熙得知了这两兄弟的聊天内容,胤礽也知道了。
康熙笑话胤礽,哥哥弟弟都在担心他。
康熙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当太子是很痛苦的事吗?真是小孩子,一点都不知道太子的好。对不对,保成?”
胤礽打着哈欠道:“儿子也不知道太子有多好。”
不过大哥现在真清醒啊。可不是吗?学的本事太多,如果用不上的话就会很不甘很痛苦。
汗阿玛试图把所有皇子都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储君”,这不是人人都想争夺储君之位了?
要改变这一切,得给兄弟们找些能施展抱负的、比当太子更有意义和成就感的事。
康熙:“……”拳头硬了。
胤礽赶紧离远了一点:“汗阿玛,说归说,别动手。”
“过来。”康熙咬牙切齿。
胤礽探头探脑:“别动手。”
康熙捏拳头:“再不过来,朕就动手了!”
胤礽凑上去,给康熙捏肩膀:“汗阿玛消气,消气,什么事?”
康熙享受了一会儿儿子的殷勤,才道:“漠西蒙古来人了。”
胤礽挑眉:“来的真晚。”
康熙道:“他们说被噶尔丹阻拦了道路。”
胤礽道:“准噶尔的人都不老实,不只是噶尔丹,噶尔丹的侄子将来肯定也会反。”
康熙疑惑:“你怎么知道?”
胤礽更疑惑:“这不是汗阿玛抱怨过的吗?”
康熙仔细想想,不记得自己抱怨过没有。
他理直气壮到:“朕每日抱怨的事那么多,哪全记得。不过准噶尔确实都不老实,得把他们完全打服,否则还会再生事端。”
胤礽对康熙的战略眼光很佩服。
确实如康熙所言,噶尔丹死后,和噶尔丹敌对的侄子在准噶尔恢复实力之后,再次与大清敌对。
四弟弟的战略眼光和他的视力一样都很弱,败得一塌糊涂;乾隆虽然诸多不好,打仗时战略眼光是真的好。
胤礽想,如果四弟弟还能把弘历这个儿子生出来,把弘历丢到海外去打仗其实很不错。
康熙已经意识到了准噶尔的野心,不是一个两个首领,而是整个贵族阶层的野心。而且他们已经和沙俄走的太近,融合太深,完全成为沙俄的排头兵。
所以康熙亲征的时候,是想一举打到准噶尔本部,把准噶尔直接打服气。
但八旗那避战的老毛病又来了。
裕亲王能赢的前提下要和什么谈?
因为裕亲王福全虽然名义上是总领帅,其实八旗军队各自有自己的“主子”。当这群“主子”联合起来和他建议,他必须听从。
若现在就把噶尔丹一鼓作气剿灭了,八旗军队去哪继续吃饷?
他们能把三藩之乱拖好几年,恨上赵良栋这个迅速结束三藩之乱的汉将。远征准噶尔,他们也会故技重施,拖延战局,多吃粮饷。
康熙也意识到这一点,才会亲征。但无奈的是,他在能迅速结束战局的时候生病返程,没能如愿压制住八旗军队,导致战局失利。
错过了一鼓作气的机会,噶尔丹和大清打起了游击,准噶尔本部也成功迁徙逃脱。康熙精力了二征三征才解决了噶尔丹,且已经没有能力去追击准噶尔本部。
赢了,又没完全赢。
三征准噶尔,把康熙的年轻锐气都打没了。之后康熙的政策趋于保守,也错过了改编八旗军队的机会。
“汗阿玛,若要攻打准噶尔,我们需要有一支只忠于汗阿玛的军队。”胤礽建议,“否则儿子担心,他们会在快要获胜的时候,故意把噶尔丹放跑。”
康熙眼皮子跳了跳:“这么大胆?”
胤礽道:“他们已经知道汗阿玛的底线,即使他们造成了巨大战略失误,也不过是削爵降职,削掉的爵位还是会给其他子嗣继承,这惩罚不痛不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