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康熙继位之后,鳌拜当政,这帮满洲勋贵又开始圈地狂欢。康熙亲政之后,才又继续叫停。
康熙已经在考虑直接颁布旨意,从政策层面全面禁止圈地,这是后话。只说现在大清还没有经历康熙的励精图治的“温饱盛世”,对大清朝廷上下都十分恐惧。
这也是康熙说要往外打,汉臣们会咬牙同意的缘故。
他们不想屠刀再指向自己。
但这群人毕竟经历了华夏正统文化的熏陶,对祸水东引的事肯定良心不安。
胤礽说他们不为掠夺,只是做生意,说到了他们心坎上。
虽然他们也认为以国家的名义行商贾之事有失体统,但去外面烧杀抢掠更加有失体统。为了减少大清的杀戮,大清皇室要做生意算个屁?
他们心里爆粗口,纷纷跪地说皇上和太子的想法真是太好了太棒了,他们一定会尽力所能及为皇上把这个公司办好。
顾问团的人回去之后,立刻串联朝中汉臣,告诉他们这个消息。
“为了让我们不成为历史中的刽子手,这件事一定要做成!”
得到这个消息的汉臣们喜极而泣。
西方人的命也是命。他们把大清的杀戮引出去,已经做好了遗臭万年的准备。没想到皇上和太子如此仁慈善良,居然想出如此温和的法子。
因为康熙特意派人照顾,本应该在今年正月坠马而亡的顾炎武不仅现在还活着,他那本将会在康熙十九年病故的老妻也被康熙偷偷派来的御医救了回来。老两口归隐昆山,小日子过得不错。
徐乾学将此事写信告知顾炎武后,顾炎武眼泪都笑了出来:“蠢货!蠢货!满朝文武全是蠢货!”
老妻问道:“他们做了什么事,让你说他们蠢?”
顾炎武擦拭着眼角的泪珠,笑道:“不和你说,说了你也不懂。”
老妻沉默了一会儿,道:“这几日你不许点菜。你不懂做饭,菜名说了你也不懂。”
顾炎武:“……我错了。我给你解释解释。”
他把大清皇室要组建一个“公司”对外行商的事细细解释给老妻听。
老妻疑惑:“那群清人何必多此一举。他们不是向来直接靠抢吗?”
顾炎武笑着摇头:“靠抢多慢?哪有让别人双手把财物奉上来得快?从古至今最富裕的都是商人,而不是强盗。这主意绝对不是皇帝出的,一定是那个小太子。”
老妻想了想,大概想明白了这其中的事。她叹气道:“让别人心甘情愿把财物奉上,总比直接去抢强。他们高兴也是理所当然,至少他们不用背上动手杀人的污名。”
顾炎武笑道:“正是如此。怎么都比直接抢来着强。所以我笑他们愚蠢。他们没发现,提出这样法子的大清已经不是他们印象中那个野蛮无智的大清了。”
顾炎武笑着笑着,笑容很是苍凉:“大清将要蜕变成一个真正的王朝,说不定连王朝的盛世都快来临了。”
老妻捏起袖口,轻轻给顾炎武擦拭眼角浑浊的泪水。
她知道,大清的盛世是顾炎武想要看到的景象,却又是顾炎武最害怕和最愤怒看到的景象。
朝中可能也有如顾炎武一样看透了康熙(胤礽)此举的人,但他们都众口一词,支持康熙的决定。
正因为他们看透了,才必须支持。
不管如何,总比大清直接举起屠刀抢劫强吧?
于是,胤礽本来只想先搞个小公司赚点小钱钱,哪知道康熙完美强迫症患者直接把公司做到胤礽计划中的终极形态。
胤礽原本准备先用这个公司给自己的荷包里塞点钱,等公司做大做强之后,自己也赚够了之后,再把公司送给康熙。
现在,他的计划泡汤了。
胤礽气得和胤禔挤一床,抢胤禔的被子。
胤禔好脾气地把被子让给胤礽,自己重新拿了一床被子。
“我想给自己赚点钱就这么难吗?”胤礽瘪着嘴,难过极了。我的小钱钱啊!我写了那么厚一本赚钱计划书!
胤禔道:“汗阿玛认为,你的就是他的,你告诉汗阿玛的时候,就该做好一无所有的准备。你就不能等一等,等到哥出宫建府,哥来帮你做这些事吗?”
胤礽的嘴更瘪了:“你提起娶媳妇,我才想起攒钱啊。你出府后肯定会拮据很长一段时间,我提前攒好钱,你和弟弟们以后出府就有好日子过了。”
皇子出府后,前几年能从宫中拿钱用,后面就要全靠自己了。在还没有封爵位的时候,他们那可怜的死工资,根本不够养活一家人,所以当时国库亏空,有很多钱都是出宫建府的阿哥们借的。
大阿哥和八阿哥还好,因为他们的钱是大阿哥党和八阿哥党供奉来的。
咳,还有他们买官卖官敲诈勒索来的。
胤礽不想让哥哥弟弟们长大后做坏事攒钱,也不想哥哥弟弟们过得拮据,自然要提前帮他们找好赚大钱的路子。
可是,这个路子被康熙拿走了。
康熙:这公司好,现在是我的了。
胤礽QAQ。
“这样啊,我就说你又没有花钱的地方,怎么突然想起赚钱来。”胤禔叹了口气,手从被子里伸出来,揉了揉弟弟的脑袋,“谢谢,你的好意大哥心领了。”
胤礽不想只让大哥心领。
他第二天鼓足劲,又写了一叠报告书给康熙,试图改变康熙的主意。
不要等着儿子封爵位之后再给儿子分干股!!!你知道儿子们分府之后生活有多拮据吗!!
胤礽顾不上康熙会猜忌他用钱财笼络皇子威胁皇位,把报告书往康熙桌子前一拍:“阿玛,打钱!”
康熙没看报告书,给胤礽看了一份圣旨。
圣旨中说,他宫中的皇子从出生起就有一份干股,钱先攒着,待出宫的时候再给他们分配。如果皇子早夭,钱就回到皇帝账上。当皇子立功升爵位后,还有额外的干股奖励。
太子也有干股。太子的干股是皇子的两倍。
胤礽傻眼:“阿玛,这和你昨天说的不一样。”
康熙慢悠悠把胤礽写的报告书翻开:“你被朕养着,根本不缺钱。现在突然想要钱,除了为了大清,也是为了那帮兄弟吧?朕就想逗逗你。”
伟大的大清皇帝吃醋了。
胤礽:“……”
康熙道:“写的不错,连他们可能因为缺钱做出的错事都写出来了。朕会让他们出府时人手一份,作为对他们的警醒。”
胤礽把康熙的手臂抬起来,一口咬住。
康熙破功笑得直不起腰:“这么大的人了,还学小狗咬人。哈哈哈,你还磨牙,朕怎么会有你这么幼稚的太子。”
胤礽QAQ。他才想说这句话!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幼稚的阿玛!
“好了,这件事就交给你。你参政太早,恐怕那些反对咱们爷俩的人会更加想害死你。海外他们无法插手,你可以练手。”康熙拎着胤礽的后衣领,把拿他的胳膊磨牙的蠢儿子挪开,“朕已经叫常泰进京,这等事交给常泰先试试。”
胤礽叹气:“舅舅又得学一门课了。”
康熙道:“能者多劳。”
胤礽道:“就怕猝死。”
康熙被胤礽的话噎住。
但他即使被胤礽的话噎住了,他还是不会改变暂时让常泰独自处理大清御制公司之事的决定。
康熙骨子里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人,所以对于他信任的人,他就会往死里用。
常泰就是他信任的人之一。
胤礽知道自家阿玛这个毛病,没有继续劝说。他已经给自家舅舅拟定好顾问名单,把清初的经济学家们一网打尽。
他不敢给康熙推荐人才。现在舅舅跑老远的地方给康熙干活,就可以用上这些人才了。
如果不出意外,舅舅应该去台湾的路上,已经拿着他给的名单找过一圈人了。
常泰当然已经做到了胤礽的要求。
他去台湾的路上,找到了胤礽千叮万嘱,一定要最先找到的重量级人物。这次进京,他便带上了这个人。
“唐先生,我们再对一对口供。”常泰紧张道,“你见到皇上,可千万不要露馅。”
唐甄哭笑不得:“下官不紧张,但常大人你是不是太过紧张了?咱俩又不是犯人,怎么都说上对口供了?”
常泰心道,欺骗皇上,和当犯人对口供有区别吗?都是不小心就会死掉的事。
常泰解释:“若皇上知道太子差我为大清寻找人才,定会多想。唐先生,再对对,再对对。”
唐甄点头:“下官明白,那再对一次吧。”
第86章 (11w营养液加更)
唐甄,“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和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不同的是,他不是明遗民。
唐甄为顺治朝举人,曾当了一阵子知县,有成为王者师匡扶天下的志向。
只是他不依附权贵,更没钱捐官,没有机会完成梦想,只能著书立说,希望自己的思想被人看到。
但他的思想沿袭自孟子“民贵君轻”,甚至有君主立宪制的雏形,不可能被权贵喜欢,自然也没人会提携他。
常泰拜访他的时候,唐甄挺纳闷。
他本以为会赏识他的是一位大儒,没想到居然是一位满人。
当得知这个满人的身份时,唐甄知道自己机会来了。
他想为王者师,常泰居然是太子亲舅舅!
“还有啊,唐先生,你的思想可以悄悄和太子讨论,千万别和皇上说。”常泰顿了顿,道,“您还是别说了,你和太子说的话,皇上肯定知道。”
唐甄再次哭笑不得:“下官省得,下官没有那么鲁莽。”
他以为自己没有机会再次入仕,才会把所有思想都写进书里。若为官,他当然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常泰已经叮嘱过许多次了,但仍旧很紧张。他很害怕会给太子外甥惹麻烦,太子外甥已经够辛苦了。
入京之后,常泰刮短了胡须,打理了容貌之后,才带着唐甄进宫。
康熙得知常泰进宫时居然带了个人来,惊讶极了:“他真是一点规矩都不讲。快让朕看看,他给朕带来了怎样的人才。”
康熙先让常泰进书房。
常泰给康熙请安后,耿直道:“这个人的思想秉承自孟子民贵君轻,臣本想看看他有什么本事如此宣扬,后来发现他真的有才华,就给皇上带来了。皇上肯定不喜欢他的政治主见,但应该喜欢他的经济主张。”
常泰说完之后,就把对方著作从袖子里拿出来,呈现给了康熙。
康熙失笑:“你这人,能不能别过分耿直?你就把他犯忌讳的点先说了?”
常泰道:“臣不是耿直。推荐人才,当然要从不好的点开始说。”
康熙翻了翻唐甄的著作,先略过限制君权的那几页,直接翻到唐甄对于经济上的主张,边看边点头道:“抑尊富民,有意思。你认为该给他什么官职?”
常泰老实道:“臣不知道。臣认为,他无论去哪个部门,都会引发别人弹劾。”
康熙笑得差点被茶水呛到:“那你把他带来干什么?”
常泰道:“臣带他来给皇上看看。臣想,皇上可能想和他聊聊。”
康熙无奈道:“你啊,好吧,朕和他聊聊。聊完之后,你想让他给你当幕僚吗?”
常泰道:“臣会让他管理台湾的钱粮,用台湾实验他的经济主张。反正那地方的富户和朝廷没关系,但那个地方的百姓对朝廷认可度高,对朝廷很有好处。”
康熙站起来,走到常泰面前,拍了拍常泰的肩膀:“干得好。”
常泰严肃的脸上展颜笑道:“谢谢皇上夸奖。”
康熙道:“你先去找保成吧,我知道你想他了。朕和他聊聊,等会儿晚上一起吃饭,你让人把换洗衣服带来,今晚就住畅春园。”
常泰笑容凝固。
康熙被常泰凝固的笑容逗乐了。他知道小舅子特别不喜欢和他抵足而眠,但他偏要欺负小舅子。因为小舅子嫌弃又不敢表现出来的表情,真是太好玩了。
常泰郁闷告退,去找他可爱的大外甥。
今日胤礽没课。他提前得知常泰会来,没有去市井间玩,和兄弟们在畅春园钓鱼。
说是钓鱼,结果一群小孩都围着池塘哒哒哒乱跑,根本没人有耐心等鱼上钩。
胤礽就在湖边画了格子,和兄弟们玩起了跳格子的游戏。
常泰来的时候,几个皇子已经跳累了,瘫在湖边的椅子上休息。
常泰给皇子们行礼之后,就被一众皇子围住,让他讲海岛和海军的事。
胤禔兴奋地眼睛都要冒光了。
常泰给皇子们细细介绍台湾岛的风土人情,还有海军现在训练的情况,以及大清海军的实力。
“我们和西方海盗打过几场,互有胜负。”常泰道,“看那些海盗的武器,应该是打着海盗旗号的西方正规海军,就是不知道是哪一家的。”
胤祉皱眉道:“没有、俘虏吗?”
常泰道:“我们几乎是依托岛屿上的大炮才能打赢他们,没有俘虏。大清的海军才刚建立不久,不够强大。”
胤祉眉头皱得更紧了:“我还以为大清所向披靡……”
胤禔翻白眼:“有本事他们上岸。我们八旗的铁骑绝对所向披靡。”
常泰摇头:“能在海上打就在海上打,尽可能不要在自家国土上打。如果战火烧到了我们国土上,无论输赢,我们的损失都会非常大。”
胤禔挥舞着小拳头:“那就去他们国土上打!”
常泰笑道:“那得我们先把海军变得强大,才能打到他们国土上。大阿哥放心,臣会先练好海军。等大阿哥长大了,臣协助大阿哥一起去其他国家。”
胤禔立刻和常泰碰拳头,与常泰约定。
胤祉犹豫道:“国外好危险啊……”
小胤禛挥舞起他不离手的小木剑:“我也要去打他们!”
小胤祺躲在小胤禛身后,探头看着常泰这个陌生人。唔,这个人脸黑黑的,有点可怕。
被晒黑了的常泰摸了摸脸,道:“臣吓到五阿哥了?”
小胤祺立刻摇头。其实有点害怕,但不能说。那是太子哥哥的舅舅,不能害怕。
他一小步一小步从小胤禛身后挪动出来,对着常泰腼腆一笑。
常泰的笑容更灿烂了。太子身边的兄弟们都是好孩子,他放心了。
常泰有很多故事可讲。同时他带来了一些用热带植物做成的小玩意儿给皇子们玩。
这些玩具都用沸水煮过,以免带上不好的病。常泰在太子的教导下,对这些事很细心。
另一边,康熙和唐甄聊得很尽兴。
唐甄作为官宦世家,祖上当过帝师,懂得如何为官,也懂得如何面圣。
他如与常泰商量的那样,没有隐瞒自己的思想,但又说这是自己的“理想国”,和孔子等先贤的“大同之世”一样,现在的社会环境还无法达成他的理想。若要达成他的理想,一定要民智开到一定程度才行。
所以他现在的目标,是百姓变得富裕且有智慧。这样再过几百年,或许他的后人有机会看到自己希望的那个世界。
康熙很敬佩唐甄的学识,也很欣赏唐甄实话实说的性格。他虽然无法立刻给唐甄中央朝廷的实权官职,但给了唐甄赏赐,并承诺他,如果他在台湾做出了成绩,一定会给他进中央施展抱负的机会。
康熙甚至口中开始称呼唐甄为“先生”,赐给唐甄衣服,与唐甄一起去见皇子们。
康熙与唐甄一同来到池塘边的时候,常泰已经和大阿哥打了起来。
嗯……嗯?!
康熙立刻伸手拦住唐甄,蹑手蹑脚躲在树后偷看。
唐甄:“?”
常泰没发现康熙等人,继续指导大阿哥招数:“下盘要稳,对,不要扑上来。在校场的时候其他人不会伤你,但如果是真实战斗……”
常泰手中的木棍点了一下大阿哥的腰腹:“破绽太多了。”
常泰手中的木棒上绑着浸着墨汁的布团,大阿哥换了一身素色的衣服。木棒打到大阿哥的衣服上就是一团黑。
胤禔摸着自己的腰腹道:“唉,我又死了。校场师傅教的功夫根本没用啊。”
常泰笑道:“大阿哥不过十岁,有这身手很不错了。臣经历过战场厮杀,若是连大阿哥都打不过,那岂不是尸位素餐之人?”
胤禔咧嘴笑道:“说得对,继续!”
常泰摆好架势:“这次臣防守,大阿哥来攻击。”
胤礽领着一众小皇子为胤禔呐喊:“大哥加油!”
康熙笑了笑,转头对唐甄小声道:“朕的皇子不错吧?”
唐甄点头:“皇上的皇子们都非常好。”
康熙狡黠道:“先生能猜出谁是朕的太子吗?”
唐甄毫不犹豫道:“是那个穿着绛红色祥云纹衣衫的皇子。”
胤礽不爱穿代表太子的杏黄色衣服,总说那杏黄色土得慌,偏爱五颜六色换着穿,身上也不佩戴过多装饰。
康熙好奇:“先生如何一眼认出太子?难道外甥肖舅,太子和常泰长得像?”
唐甄道:“太子年纪尚小,又锦衣玉食,面容精致无比,和时常风餐露宿的常大人看不出相似之处。但臣知道太子是年纪排名第二的皇子,而常大人刚才叫了与他对练的皇子大阿哥。”
康熙尴尬道:“……对、对啊,是这样啊。朕还以为先生有什么相面之术呢。”
唐甄失笑:“臣并没有这等本事。”
不过没有这些推理,他也能一眼看出太子是谁。太子的气质太特殊,即使皇子们都是钟灵毓秀之人,但太子站在那里,就像是皓月与星辉的差别。
更何况,包括大阿哥在内的所有皇子,都会时不时的用信任又喜爱的眼神看着太子。好像太子是他们共同的宝物,他们隔一段时间就要用眼神寻找一次这个宝物,以免宝物丢失。
在皇宫之中,皇帝应该只会允许太子在众位皇子中有这等地位。
这些话他没打算和康熙说。
常泰对他的反复叮嘱让他明白,越优秀的太子越需要低调。
太子被皇上亲手带大,已经不需要任何人额外在皇上面前给太子增加存在感。对于一个对权力极其看重的皇帝而言,太子需要的反而是淡化自己的身影,将自己隐藏在皇帝的影子下。
第87章
康熙偷看到常泰和儿子们在玩什么之后,才从树丛后走出来。
“你们继续。”康熙道,“胤禔,你要是能赢一次常泰,朕就答应你一个要求,任何要求。”
胤禔无语道:“汗阿玛,您不想答应儿子的要求就请直说好吗?不需要给儿子布置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儿子如果能战胜常大人,儿子现在就去台湾跟着海军出去打海盗了。”
常泰看着康熙凝固的笑容,心里畅快极了。
该!总有一个能制住皇上的人!
康熙干咳了一声,对唐甄道:“朕的大阿哥是不是脾气有点古怪?”
唐甄听到康熙这句话,总算明白上司为什么老爱在背后抱怨康熙。
这些话是您能和臣子说的吗?您根本不考虑一下臣子的处境吗?
唐甄立刻道:“皇上和大阿哥的关系真亲近。臣还以为皇上和阿哥们的相处会严肃拘谨些。”
康熙拍着胤禔的脑袋道:“就大阿哥这个性子,朕怎么严肃拘谨得起来。来,朕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唐先生,以后你们的功课里会增加唐先生写的书。”
除了胤礽之外的皇子们看唐甄的眼神,立刻和看仇人似的。
唐甄笑容再次勉强。
他的确想当王者师,但他并不想被皇子们仇视啊!
“先生的书能成为我们的功课,先生一定是大才之人。”胤礽连忙打圆场。
胤礽说话之后,皇子们看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给他们增加功课的人的表情才稍稍好了一些。
“真的?爷不信。”胤禔的口头禅又来了,“爷要考考你。”
康熙在心里磨牙。这大阿哥,居然在朕面前自称爷!看朕等会儿怎么收拾这个越来越不像话的大儿子!
唐甄对胤禔拱手作揖:“大阿哥殿下请考校。”
胤禔随意问了几个经义上的问题,唐甄都回答得很流利。
胤禔打起了精神。看来这个人的确有些才华。他眼珠子转了转,问起师傅们都不怎么懂的经济方面的问题,唐甄居然也答得很有讲见解。
胤禔赶紧又换了一个询问的放下,询问起了如何治军。
令胤禔惊讶地是,这个干干瘦瘦的老书生,居然连治军都颇有想法。
胤禔收起轻视的神态,拱手道:“先生确实高才。我很期待学到先生的著作。汗阿玛,为何不让先生给我们当师傅。”
康熙道:“唐先生的本事应该用于实际之处。朕派他和常泰一起练海军。”
唐甄在心里苦笑。其实他更想为皇子老师,而不是去台湾……罢了,常大人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应当以报答知遇之恩为优先。常大人是太子亲舅,他以后和太子联系的机会应该不会少。
胤禔终于展颜笑了:“唐先生原来是常大人身边的人?胤禔失敬了。不早说啊。你早说我就不考你了。常大人第一次向汗阿玛推举人才,你肯定很厉害。”
康熙纠正胤禔:“常泰是仁孝的弟弟,是你皇额娘的弟弟,你也该称舅舅。”
胤禔道:“好啊,儿子叫他一声舅舅,他能多教儿子几天吗?校场的那些师傅教的都是花架式,儿子可不敢拿他们教的东西上战场。”
康熙没好气道:“让你叫一声舅舅,你还讨价还价?常泰进京后会住在畅春园,你在他离开前可以随时向他讨教。罢了,你们这段时间的骑射课让常泰来教。”
常泰无奈:“皇上,您说的,臣只在畅春园住一天。”
康熙道:“朕让你在这里过夜,没说过几夜。抱怨那么多干什么?”
常泰敷衍拱手:“臣领旨。臣还要回家和弟弟、叔父说些事,明日再来可以吗?”
康熙道:“索额图就在畅春园,常海也在畅春园当值,等会儿你自己去找他们说,不用回家。别找借口了。朕这畅春园难道还差了?”
常泰道:“皇上的园林怎么会差?只是臣就想回自家睡,睡得更安稳。”
康熙道:“睡不安稳,那你就失眠吧。”
常泰和康熙你一言我一语的怼了起来,听上去特别不客气,又特别亲近。
胤禔和胤祉已经习惯常泰与康熙的相处模式,小胤禛和小胤祺很好奇地看着这个胆敢和自家可怕的汗阿玛如此说话的舅舅。
唐甄则惊讶极了。
他看着常泰一路上的谨慎小心,以为常泰特别惧怕皇帝。但常泰在皇帝面前却非常肆意,和真的面对自家姐夫似的放松,简直和来京路上的常泰判若两人。
常泰嘴挺厉害,康熙懒得和他多说,给了他一拳让他闭嘴。
胤禔开始起哄,让常泰和康熙对打,看谁赢的次数多。
康熙的兴致也来了:“好。常泰,不准留手,朕要看看你有没有长进。”
常泰无奈:“皇上,您确定?臣现在很厉害,真的很厉害。”
康熙道:“当然确定,难道朕还怕输?”
说完,康熙就去换了一身衣服,又仔细听了规则。
听完规则之后,他看了胤礽一眼。
胤礽叉腰仰头回看。
康熙使劲按了一下胤礽的脑袋,笑骂道:“坏小子,你就在带兄弟们玩的方面脑袋特别灵活。”
胤礽道:“舅舅指导大哥习武,怎么能叫玩?汗阿玛冤枉我,保成很生气,您必须赏给保成什么点东西,比如汗阿玛刚收到的那匹好马。”
胤禔伸出食指揉了揉鼻子。
常泰看看胤礽,又看看胤禔,道:“皇上,如果臣赢了,皇上就把那匹马赏给臣?”
康熙白了常泰一眼:“你就宠吧。好,来试试。”
常泰给了胤禔一个“你放心”的眼神。胤禔立刻兴奋地攥紧了拳头。
他的马稳了!
常泰和康熙各手持一根绑着墨汁布团的长杆,走进了木炭画的大圈子里。
木杆击中算一分,谁先赢得十分就算胜利;出圈直接判负。
胤礽掏出一个竹哨子,鼓足了劲使劲“哔”,常泰和康熙同时冲向对方。
常泰一招一式都是在台湾军营中蜕变过,是真正的杀招;康熙有名师教导,且自己天赋很高,居然短时间内和常泰打得平分秋色。
胤禔惊诧:“汗阿玛的身手不赖啊。”
三四五阿哥也纷纷点头:“没想到汗阿玛挺厉害。”
胤礽无语:“在你们印象中,汗阿玛难道很弱?”
康熙本来竖着耳朵想听儿子们崇拜的欢呼声,没想到听到这几句话。除了自己最爱的小太子外,其他儿子是不是教育都有问题?
康熙晃神的时候,常泰抓住机会一击直取康熙面门,康熙条件反射后跳一步。
“皇上,您输了。”常泰收回长杆。
康熙低头一看,自己已经跳到了圈外。
他咬牙道:“你刚就一直把朕往圈外逼?”
常泰挑眉:“那不是理所当然吗?皇上,别忘记把马给大阿哥。”
康熙把长杆丢给太监:“行行行,你们就合伙来骗我的马。怎么去了一趟台湾,你就变得这么厉害了?你不会真的上战场厮杀了吧?就算去,你不是训练海军吗?”
常泰道:“海盗上岸过几次。皇上先换个衣服,等会儿边喝酒边聊?”
康熙道:“行。”
他把唐甄留给皇子们,自己拉着常泰离开了。
康熙对台湾、海军、海盗的事好奇得很,等不及和常泰畅谈。今天的政务他都准备推掉,和常泰好好的喝一坛。
常泰离京后,康熙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一同喝酒吹牛了。
唐甄茫然地待在原地,不知道该做什么好。
皇上和常大人就把他丢这里,自己勾肩搭背走了?
“唐先生别拘束,咱们一起玩。”胤礽也被康熙这甩手掌柜的做派搞得很头大,他当然知道康熙这么做是默认让他收拾善后,但还是好无语,“唐先生去过很多地方吗?”
唐甄想起自己在大清各地流离失所的经历,轻轻点了点头:“很多地方。”
胤礽笑道:“我们一起玩《大清游记》吧。一边玩,唐先生一边给我们介绍你知道的风土人情好不好?”
唐甄还不知道什么是《大清游记》,但太子邀请了,他自然应下。
当胤礽拿出《大清游记》之后,唐甄有些惊奇:“这游戏……真是心思巧妙。一边玩耍,一边可以见识各地风土人情,很适合孩子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