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为了不让康熙联想到这是诅咒反噬,专门抱怨了一通康熙为什么要在冰天雪地里等弟弟。
正常来说,你不该去隔壁偏殿里围着火炉等吗?
康熙把抱怨的胤礽的额头都弹肿了:“不,正常来说,庶妃生孩子,根本轮不到朕和你乌库妈妈去守着!”
胤礽捂着额头一边呻、吟,一边滚来滚去。
可恶啊,我都生病了,你还揍我!暴君!渣爹!
康熙冷哼。仗着儿子不爱哭,把滚来滚去的儿子按在膝盖上就是一顿巴掌炒肉。
连一向明哲保身的御医都惊动了,赶紧阻止康熙。
儿子随便什么时候都能揍,但别在孩子发着低烧的时候揍啊!
康熙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实在忍不住。
他拿了胤礽去年的病例一比对,发现胤礽去年生病的时间,正好是胤禔身体变好的时间,能不揍儿子吗?
胤礽心里直呼冤枉。
小孩子小时候免疫力低,容易生病。三岁是一个坎,六岁又是一个坎,每过一个坎,孩子的身体就会好许多。去年胤禔过了三周岁的坎,身边比以前好,不是理所当然吗?
可有了这次的巧合,胤礽有口说不清,也不敢说清,只能双手抱头挨揍。
反正老爹怜惜他生病,揍屁股的力道很轻。自己只要干嚎配合几下就完事。
“玛法若再告诉你什么,你一定要好好记住。”
揍完孩子之后,康熙亲自给胤礽喂了苦药,塞了一颗蜜饯进胤礽嘴里。
胤礽砸吧砸吧嘴,拱康熙腿上闭眼睡觉,半点看不出之前干嚎的惨状,演技一点都不走心。
康熙点了点胤礽的小鼻子。胤礽像小猪一样皱了皱鼻子,挥舞着小胖手打了一下康熙的手,然后药效的副作用发作,他很快沉沉睡去。
康熙把胤礽抱到一旁,给胤礽盖上小被子,然后铺开纸,拿起笔。
翌日,一道圣旨下达。
皇五子被送出宫,养于内务府总管噶禄处。
接到这道圣旨时,庶妃乌喇那拉氏时心里一慌,手中杯盏落到地上摔了个粉碎。
钟粹宫的事被康熙和太皇太后封锁。胤礽和康熙的声音很轻,非离得近的人听不到,她并不知道“诅咒”的事。
康熙突然让她把儿子送出宫,乌喇那拉氏怀疑,家里私自联系叶赫那拉氏的事暴露了。
作者有话要说:
根据史料记载,胤礽周岁被封为太子的时候,圣旨上的名字就是“胤礽”,从这一点可以推测,大阿哥那时应该也已经取了“胤禔”这个大名了,保清和保成一样是小名。


第6章
胤礽醒来的时候,不知道何时被康熙搬运到了慈宁宫中。
在温暖的软塌上,康熙一边抱着他,一边和太皇太后商议大阿哥出宫寄养的事。
太皇太后见康熙对胤礽抱着不撒手的模样,嘴唇动了动,最终劝说的话没能说出口。
康熙幼年丧父,很快丧母,好不容易坐稳了皇位,在他最艰难时刻相互扶持的结发妻子又血崩去世。
胤礽是康熙唯一的嫡子,是康熙亲手带大的孩子。
宫里死再多的孩子,康熙都能撑过去。但胤礽的命,康熙看得太重。
或许在自己这个孙儿眼中,目前只有胤礽是“玄烨”的孩子。
太皇太后尽可能让自己理性到冷酷的思考。
康熙开始“感情用事”,她必须理性,必须冷酷。
但太皇太后看到醒来的胤礽那揉眼睛的可爱模样时,她心中冷酷的理性不可抑制的消融。
胤礽和董鄂氏不同,董鄂氏是外人,胤礽是玄烨的儿子,是自己的重孙子,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
胤礽还那么可爱,那么懂事,那么勇敢。她怎么能冷酷理性得了?
“保成醒了?渴了吗?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康熙还没发现儿子已经醒来,太皇太后就问了一连串。
她将不断揉眼睛的胤礽从康熙腿上抱到了自己怀里,拿着帕子替胤礽擦着睡迷糊了的眼睛。
“渴,不饿。”胤礽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抱着太皇太后的手蹭了蹭,“请、乌库妈妈安。”
“朕呢?”康熙吃味道。
胤礽随着康熙的声音,脑袋后仰去看康熙,一个倒栽葱栽在了太皇太后怀里。
太皇太后护着栽倒的胤礽,止不住的笑:“你这傻孩子,你阿玛在你身后,你转头看就好,怎么还倒仰着看?”
康熙被睡迷糊了的胤礽的蠢样,逗得眼泪都笑出来了。
他一边擦着笑出来的眼泪,一边指着胤礽的小脑袋道:“糊涂了吗?”
“没糊涂。”胤礽已经被嘲笑习惯,不在乎的又打了一个哈欠,“请阿玛安。”
“过来。”康熙对胤礽招招手。
胤礽像是毛毛虫一样,从太皇太后怀里蠕动到康熙怀里。
顾问行已经把温热的牛乳端来。胤礽自己捧着牛乳,一口吨吨吨喝完。
喝完牛乳之后,胤礽舔了舔嘴唇,把杯子递给顾问行,故意拿康熙的袖子擦了擦嘴,然后拍打了几下康熙的衣摆,舒舒服服的窝了进去。
康熙挑着眉看着胤礽在他怀里嚣张做窝,待胤礽躺好之后,才拧起儿子软乎乎的脸颊,教训嚣张的儿子。
太皇太后笑得差点呛着。苏麻喇姑一边笑一边给太皇太后顺气。
宫里长成的孩子不多,但胤礽这个年龄的孩子她们见过不少,就没有一个像胤礽这样,简直是十足的开心果。
康熙和太皇太后本在讨论诅咒这个十分痛苦的事,被胤礽一闹腾,两人心中的郁气都笑没了。
胤礽被康熙教训完之后,便窝在康熙怀里打盹。
康熙和太皇太后继续商量把宫里的孩子们送出去躲避诅咒的事。
胤礽眯着眼睛竖着耳朵听了许久,满心疑惑。
皇帝老爹和太皇太后似乎在他开口之前,没打算把孩子迁出宫。
这不对吧?他怎么记得老大和老三都在宫外养过,到老四出生的时候,宫里的孩子才一直养在宫中?
明年年底老四出生。老四没被送出去养,那么老大老三也该回来了吧?所以他才按照“历史”,说让老大老三出宫一年,明年回来。
康熙和太皇太后正在说把孩子送出宫养的弊端。
宫里有最好的御医,有最好的食物和药材,这样都养不活皇子,臣子哪敢说自己能养得活?
能养皇子的人家肯定是康熙的心腹,可若皇子死在心腹家,这就不是施恩而是降祸。
幼年的孩子就算没有诅咒,夭折的可能性都非常大。那些大臣自己家都会死孩子,怎么敢肯定自己养得活皇子?
康熙现在下旨“坑”了内务府总管噶禄,内务府总管噶禄连滚带爬痛哭流涕,求康熙三思。
康熙压力很大。
听到这话,胤礽吓得眼睛都差点睁开了。
他只能把脸埋在康熙怀里,掩饰自己震惊的表情。
对、对哦!皇宫都养不活的孩子,阿玛怎么会确定大臣养得活?
若阿哥们幼年长期养在大臣府中,阿玛真的能放心吗?
胤礽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件事。老大和老三的确曾经在大臣家里住过,但什么时候出去住的,住了几年,这些事历史上不但没有记载。因为前前世自己那时还小,对这些事的记忆也是一片空白。
甚至老大和老三自己对此也没有记忆,只听宫里人说过这件事。
如果他们不是长期住在宫外,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宫?阿玛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不顾一切把孩子送出宫?
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天花。
胤礽心里很快得出答案,惊出一身冷汗,身子几近虚脱。
天花,没错了。只有天花才会让幼年的皇子们出宫避祸。
康熙十七年十一月,老四还未满月,自己出痘。
那时,大阿哥和三阿哥被送去大臣府中逼祸,四阿哥因为还未满月不能出宫。
直到自己痊愈,宫中经过了好几次清理,可能到了第二年天气暖和起来的时候,大阿哥和三阿哥才回宫。
这一切是不是就合情合理、顺理成章起来了?
胤礽背后出了一层冷汗。
他自作聪明了。
大阿哥和三阿哥的确会出宫,但不是现在。他们也不是因为在大臣家里才养活,只是因为自己出痘而去大臣家逼祸而已。
这也是大阿哥和三阿哥长大后对自己曾经待过的大臣家并无什么感情的缘故。
他们本就不是被这两家带大,不过是暂避天花而已。
现在大阿哥提前出宫,会不会出事?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把这件事圆过来,让老大和老三留在宫里。胤礽心里紧张极了。
他错了。他要仗着历史胡来,也要仗着自己清楚的历史啊!
他自己都不清楚的事,怎么能乱来!
这样自作聪明,害了老大和老三怎么办?
老大和老三出事,他们俩寄养的大臣家肯定也会遭到灭顶之灾!
胤礽快被自己愚蠢气哭了,绞尽脑汁思考要怎么弥补。
可他思来想去,想得肚子咕噜咕噜叫,也没能想出弥补的办法。
听到胤礽肚子在叫,康熙没好气的拍了拍儿子咕咕直叫的肚子:“用膳!”
太皇太后笑着给胤礽打圆场:“正好,哀家也饿了。”
慈宁宫的小厨房早就准备好了热腾腾的膳食。太监一喊,端着午膳的太监宫女鱼贯而入,端上来的午膳大多是下面放着炭火煨着的汤食。
胤礽不像宫里其他孩子,三四岁了还以奶娘的奶为主食。他有了两颗小米牙之后,就开始爬桌子抢康熙的食物。
御医说无碍后,康熙便让胤礽尝试着吃一些不带太多调料的酥软食物。
胤礽吃得欢畅,肠胃也没有什么不舒服,康熙就由着胤礽继续和他同桌吃饭了。
皇帝为了不让人看出自己的喜好,按照祖宗规矩不会对着一道菜猛吃。
不过祖宗规矩在康熙这里就是个屁。他为了吃自己爱吃的菜,还会经常出去找厨子带回宫。
胤礽有这样一个视祖宗规矩为无物的阿玛,自然也可以对着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猛吃。
现在,胤礽捧着一碗羊肉烩面汤埋头苦吃中。
羊肉薄如蝉翼,烩面片只有小指宽,磨牙特别舒服。胤礽围了一个小围裙,不需要任何人照顾,自己挥舞着小汤勺,一边吃还知道一边擦嘴。一碗烩面片吃下来,他的小围裙上都没有几滴油。
康熙和太皇太后都忍不住满脸得意。
看,自家养的孩子就是厉害。
别说胤礽这点大的孩子,便是五六岁大的孩子,哪个不是被人喂饭?
“嗝。”胤礽打了个饱嗝,但并不满足。
他刚用脑过度,肚子饿得厉害。吃完一小碗羊肉烩面片之后,胤礽又端起一碗鱼肉丸子大快朵颐。
做丸子的鱼肉都被挑去了鱼刺后多次过滤,绝对没有一根细刺——皇权社会里,御膳房敢让皇帝在鱼肉丸子里吃到刺?不想活了吗?
有没有鱼刺的淡水鱼肉吃,真是太幸福了。
胤礽满足的又打了一个嗝,还想再吃一碗,被康熙拎着衣领拖离饭桌。
康熙拍了拍他的小肚子:“低头看看你的鼓肚子,不准再吃了,你这只贪嘴的小馋猫。”
胤礽拍着肚肚,不吃就不吃:“我是小馋猫,阿玛是什么?皇帝猫?”
康熙:“……”每天都想揍儿子,但又舍不得,好难。
太皇太后笑得直不起腰:“对对对,你阿玛就是皇帝猫。哀家就是一只操心过度的老猫。”
见太皇太后都自黑了,康熙想打儿子的手无奈停了下来。
他还能怎么着?等下次机会再揍儿子吧。
胤礽躲进太皇太后怀里,转过头给他老爹做鬼脸。
感谢老爹御膳中的羊肉烩面片和鱼丸汤,他想出解决老大和老三提前出宫问题的办法了。


第7章
胤礽想到了一个损己利人的好主意。
大阿哥和三阿哥出宫是因为躲诅咒。他只要大病一场,证明自己已经吸走了诅咒,就可以顺理成章让大阿哥和三阿哥回来了。
这个主意很棒,操作起来却很难。
胤礽现在只是个孩子。在古代这个医疗条件下,一场风寒都能死人。他历史中活了下来,不代表现在自己主动病一场能活下来。
这不是最重要的。
不知为何,胤礽在涉及自己性命安危上不是很敏感。他不想主动寻死,但似乎对死亡也并不畏惧。
他自己暂时未发现这一点。
胤礽在想出这个损己利人的好主意后最为担心的是,身边伺候的人会不会因为自己的生病而被迁怒。
即使他什么都没做,身边伺候的人已经换了好几拨,但自己做了什么才导致他们被换,胤礽的心情会完全不同。
更何况这次如果玩脱了,那些人可能有性命之忧。
胤礽继续绞尽脑汁思考,自己要得什么病,病到什么程度。
他这么一想,从春雪纷飞想到了春暖花开。
大阿哥被送去了内务府总管噶禄处,乌喇那拉氏跪在康熙面前哭了一场。
康熙没有责怪乌喇那拉氏,还赏赐了乌喇那拉氏许多东西。
但他回过头立刻降了乌喇那拉氏父亲的职位,并在朝堂上斥责了明珠。
这时,明珠在朝堂上和索额图各组了朋党相互攻讦的事已经初见苗头。但因为三藩之乱未定,满朝上下都一团糟,康熙并未发现这件事。
身居高位的人总是想得多。明珠一被斥责,立刻以为自己朋党之事暴露,嚣张的气焰稍稍熄灭了一些,买官卖官的手也暂时停了下来。
索额图不是蠢的。他看到明珠被斥责,没有幸灾乐祸,而是也悄悄约束自身。
他虽是太子母族,但现在根本没机会接触到太子,与太子的关系并不稳固,还不敢仗着太子的身份胡作非为。
明珠向来明面上八面玲珑,只在私底下使手段都被收拾了。嚣张跋扈的自己还能好?
索额图是嚣张,但不是傻。
明珠和索额图安静下来,甚至为了打消康熙的怀疑携手合作。因他二人不再互拖后腿,对三藩之乱的攻势凌厉了许多,康熙这才回过味来。
他仔细想了想朝中细节,终于品出了这两人拉帮结派的苗头。
康熙此刻心情很古怪。
生气当然是生气,但他更多的想法是……居然还能这样阴差阳错让两只老狐狸的尾巴露出来?
康熙看向胤礽。
奶味圆团子胤礽低烧好了之后为了发泄之前憋得发慌的精力,正拿着木头小剑满屋子哒哒哒乱窜,根本不顾屋里还有一只阿玛在批改奏折,需要安静的环境。
这件事难道是拖了自家儿子的福?不愧是朕的儿子,福缘深厚!
满屋子乱窜的胤礽察觉康熙正看着他发呆,停下脚步抬起头:“嘎?”
嘎?康熙的微笑崩裂。
这混小子,怎么开始学鸭子叫?谁教的!伺候保成的人,果然还是应该再换换!
于是胤礽身边伺候的人再次大换血。
胤礽十分无奈。这次他身边的人保持了三月不换,他好不容易眼熟了一些人,又换了。
再这样下去,他恐怕要得脸盲症,除了阿玛和太皇太后身旁的人,谁也不认识。
——————
又过了一阵子,三阿哥也被送出了宫。
康熙本不想让三阿哥这么快被送出宫,但他又死了一个儿子。
长生,这个胤礽没见过的弟弟,在三阿哥出生一月后便病逝了。
长生自出生起便一直病恹恹的,御医委婉告诉康熙长生恐怕会早夭。
康熙给他取名叫“长生”时,仿佛就已经给他定下了结局。
只是马佳氏不肯放弃。
古代没有避孕手段,不想要孩子只能打胎。
马佳氏很受宠,受宠的代价是年年生孩子,身体未好便继续生孩子,孩子死了之后继续生孩子。
不断生不断死,马佳氏已经濒临崩溃。
钟粹宫院子里的事其他人不知道,马佳氏有所耳闻。
她猜到太子恐怕有神异之处。自己那时难产,自己的命和孩子的命恐怕是太子付出了什么代价保下来的。
那么,太子能不能保住长生的命?
马佳氏魔怔了。
她忘记了太子的身份,没有思考长生和太子分别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只凭着一腔濒临崩溃的母爱,抱着长生去求太子救命。
康熙看着刚出月子,憔悴衰老得不成人样的马佳氏,不但没有可怜马佳氏,反而很愤怒。
太子已经救了你和你的儿子,你还不知足,居然试图用太子换长生?!
凡事皆有代价,长生病入膏肓,太子若能救下长生,岂不是以命替之!
在康熙愤怒之时,胤礽成年人智商上线,冲上去护住马佳氏,打断了康熙的发怒。
“对不起,我能力不够,救不了所有人。”胤礽一边护着马佳氏,一边摸了摸长生的脸,“我救不了额娘,救不了胞兄,也救不了长生。”
似乎是因为长久生病,让长生的智力受到了影响。他傻乎乎的,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胤礽触碰他的时候,他本能的喜欢胤礽温暖的手,笑着蹭了蹭胤礽的手,张嘴“呀呀”了几声。
还未满两周岁的长生发育迟缓,居然连话都不会说。
康熙的愤怒被胤礽打断。他看到胤礽和长生互动的那一幕,心中愤怒终于转变成了悲伤。
悲伤又变成了更深的愤怒。
胤礽病好之后,“终于”能背下一些顺治在梦中告诉他的话。
女真族的诅咒,是因为被多尔衮打断的大清与华夏大地的龙脉融合,而不得不背负的诅咒。
康熙终于下定决心,即使掀翻所有祖制,也要斩断这直接朝着他子嗣来的诅咒。
胤礽的胡编不是乱编。当年清军入关时,的确没强制要求剃头,只说“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
但明朝降臣被谩骂后主动剃头主动上书,“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政策定下。
胤礽对康熙说,顺治当年心里很憋屈。
顺治定下两个政策,第一个是“不强制推行剃发令”,第二个是“勿杀无辜,勿掠财富,勿焚庐舍”,屁用都没有。
这两条规矩完成,清朝入关便可很快融入炎黄大地龙脉——炎黄大地王朝轮换,只要能给他们安稳的生活,绝大部分民众并不在乎新王朝是谁当皇帝。
可多尔衮三兄弟连皇太极都不尊敬,多铎甚至在皇太极寿辰上送给皇太极一匹跛脚马,他们能听顺治的话才有鬼。
更何况顺治是自幼修习汉学,和最爱杀文人的努尔哈赤一样不喜学问的多尔衮三兄弟,对顺治那满口的仁义道德更是嗤之以鼻。
他们脑子里根本没有长治久安这根弦,心里认为入关也就是多了作威作福的地方。
多尔衮三兄弟接连死了。可恶果已经造成,顺治可能是没魄力改变已经被定下的格局,也可能是还没来得及改变便患了天花去世,这满汉隔阂、八旗无法安置的难题,传到了康熙这一代。
胤礽虽然是一只咸鱼小奶猫,但也试图为这个时代做一点点微小的事。
所以在胤礽的“梦”中,顺治变成了好不容易稳定局面、正准备施展雄才大略,“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之人。
胤礽说,顺治希望康熙能完成他未完成的事,完全融合炎黄大地的龙脉。否则,清朝将和元朝一样,不过百余年寿命。
或许“海清河晏的未来”不足以让康熙下定决心,但这源自“龙脉未融合”的诅咒,足以让现在还很年轻、心中也充满雄心壮志的康熙下定决心。
说白了,满族不过皇太极时才建立,满族的建立就是为了爱新觉罗打天下而服务,而不是爱新觉罗为了这个刚“出生不久”的满族服务。
天聪九年才统一族名为“满洲”,距今不过四十二年。别说爱新觉罗,其他满族人对“满洲”这个民族,认同感也还不深,正是将“满洲人”改为“大清子民”的好时机。
爱新觉罗是皇帝,是天下主,是这炎黄大地新建立的王朝“大清”的主人。
满也好,汉也好,蒙也好,其他民族也好,不过是大清的子民,不过是爱新觉罗的臣民。
在爱新觉罗眼中,他们本该一样的地位低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老蒙族想要满蒙联姻出蒙古血脉的皇子,老女真族天天想维护他们旗主的利益分皇帝的权。
康熙熟读史书,很崇拜明太、祖。
胤礽便说,顺治崇拜明太、祖——正好顺治也拜祭过明太、祖。
顺治说,这天下,乞丐当得,我爱新觉罗便是从野人雇佣兵出身,又怎么当不得?
顺治说,不攀附女真王族那个显赫祖宗,爱新觉罗是大清皇帝,已经是既定事实!
胤礽结结巴巴说出豪情壮志的话,以为自己会被拆穿。
可小孩子不会说谎;
胤礽所说的话正好搔在康熙的痒处;
康熙希望自己的汗阿玛是一个拥有雄才大略、但时命不齐的悲情英雄,而不是一个为了女人要死要活的“情圣”;
三点合一,康熙对胤礽的话深信不疑。
现在看到自己曾经宠过的女人悲伤欲绝的模样,看到自己两个可爱的孩子那孱弱的身体,康熙心中最后一点关于改革满族和八旗的犹豫消失。
“回去吧。朕会让御医一直守着他。”康熙道。
马佳氏在听到太子说“对不起”的时候清醒过来。
她清醒过来之后没有害怕,只是哭得不能自已。
她知道长生没救了,真的没救了;她没有迁怒胤礽,却有些迁怒康熙。
胤礽只是个孩子,康熙却是她的男人、是皇帝,是她原本以为的天和地,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男人。
可康熙保护不了她的孩子。胤礽这么小的孩子,却想竭尽全力保护并不认识的弟弟们。
“太子殿下,是奴婢失态了。”马佳氏抱着孩子对胤礽磕头,擦干眼泪,步履蹒跚的离开。
康熙不知道深爱他的女人失望了,知道了也没什么感觉,顶多把马佳氏罚一顿。
他只是把胤礽抱到膝盖上,然后……
扒裤子,狠狠揍!
混蛋儿子,说“救不了额娘、救不了胞兄”的时候,康熙差点没绷住哭了。
这么丢脸的事,不狠狠揍儿子是揭不过了!
胤礽:“……啊!!!!”
混蛋老爹!我记仇了!我真的记仇了!
……
长生夭折,三阿哥被送往内大臣绰尔济处暂养。
马佳氏不像乌喇那拉氏那样哭天抢地。她淡然的给孩子准备好东西,低头亲吻了一下孩子的额头。
“孩子,若你能活下去,一定要记得太子的救命之恩。”憔悴的女人道。
同时,乾清宫中。
见还没断奶的三阿哥居然也被送出去的胤礽下定了决心,他扒拉着康熙的袖子道:“阿玛!牛奶好喝,我没见过牛!牛长什么样子?我要看牛!看牛牛!我要看牛牛!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活着的牛牛!”
康熙被胤礽吵得没法子,命令见多识广的顾问行带着胤礽去看牛牛。
作者有话要说:
胤礽:玛法说……
顺治:我没说过!
康熙:不,你说过。
很多年之后,《顺治文集》出版。
顺治:???
文中三观不代表作者三观。多尔衮三兄弟是傻逼不代表顺治真的就白莲花。一切都为了剧情忽悠康熙需要。切勿当真。


第8章
顾问行已经卸任乾清宫太监总管的职位,成了新建立的敬事房的太监总管。
当听到敬事房建立时,胤礽小小的脸上露出了震撼的神色。
那个传说中的管皇帝睡妃子的部门成立了吗!
当得知敬事房是干什么之后,胤礽顿时意兴阑珊。
什么呀,原来敬事房是管太监和宫女、兼任管理满、蒙、汉文宫廷书房的部门啊。
没意思没意思。
怪不得顾问行成为敬事房总管,他是宫里最有学问的太监。
赵昌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乾清宫总管太监,很是志得意满。
胤礽想起前前世最后听到赵昌的消息。赵昌在皇帝老爹刚刚驾崩、老四还未登基时,就被老四匆匆处死。
想来赵昌这一辈子,应该是皇帝老爹最信任、自身只忠于康熙、一直保持着中立的太监,才会被老四匆匆杀掉吧。
胤礽看着赵昌胡思乱想,赵昌额头冷汗都冒出来了。
太子爷莫不是对我有什么不满?
康熙见胤礽被人伺候着穿鞋子的时候一直盯着赵昌看,好奇道:“你一直看着赵昌干什么?”
胤礽随口胡扯道:“我只是随便看着一个方向发呆。”
康熙:“……”这熊孩子。
赵昌:“……”差点吓死!
康熙哭笑不得的捏了捏胤礽的脸蛋:“去看你的牛牛,别吓唬赵昌。”
胤礽跳到地上,张牙舞爪对赵昌咆哮:“吓唬你。嗷呜,超凶!”
赵昌:“……”我是该装作被吓到吗?
康熙笑得喘不过气:“别顽皮了,快去。再不去朕不准你去了。”
胤礽立刻拉着顾问行的衣袖就往外跑。
顾问行一脸无奈的喊着:“太子爷,小心点,小心点……唉……”
看着胤礽拉着顾问行跑远,康熙笑得更厉害,眼泪都笑了出来。
他擦了擦眼角笑出来的眼泪,对赵昌道:“朕这孩子也太顽皮了。他如此不稳重,怎么当得好大清的太子?”
赵昌陪着笑,哪敢回答。
万岁爷一边埋汰太子殿下,一边宠溺的笑容止都止不住,谁敢接嘴?
——————
“我能走近一点看看吗?我想摸摸牛牛。”胤礽抬起头,装出熊孩子跃跃欲试的模样。
宫里的牛都很温顺,不但能挤奶吃肉,还能用来拉车。顾问行问过伺候牛的太监后,护着胤礽上前。
“太子殿下小心些。”顾问行道。
胤礽仔细观察牛。他看着牛的皮肤完好无损,心中不由失望。
这只牛没有生牛痘啊。
“换一只。我要挨个看一遍。”胤礽对顾问行伸出手,让顾问行抱着他挨个观察宫里养的牛,并故意问出一些天真幼稚的问题,装作真的对牛感兴趣。
顾问行的确见多识广,大部分问题都能答出来。他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就找伺候牛的太监回答。
作为太子,胤礽需要了解一些耕织牲畜等民生知识,此举并不突兀。
宫廷里有帝后耕织的地方。虽然大部分时候只有举办仪式庆典才会用上,有识之君也会带着继承人去学习。
若不知道耕织养殖有多辛苦,皇帝就不知道民生多艰。
康熙溺爱胤礽,对胤礽的教导中暂时没有这一项。不过胤礽自己提议去看牛牛,康熙便顺水推舟让顾问行把这一项补上。
宫廷里的牛都被伺候得很好,几乎每日洗澡,比太监宫女过得还要舒坦。
胤礽挨个牛棚看了一遍,都没找到生牛痘的牛,心里十分失望。
大概稍稍得了一丁点病,品相稍稍不好的牛,都被拉出去处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