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秋菊图,让我送给您赏玩。”
金盏双手托着这幅名贵的大家之作,送到温夫人面前。
温夫人出身农门,见识跟殷蕙都没法比,也不曾听闻什么书画大家,打开这画后只觉得画里的菊花栩栩如生,自有一股令人忘我的神

韵传递出来。她也特意去看了看画卷上的落款,然而并不认得。
“阿蕙,这画是不是很贵?”温夫人悄悄问。
殷蕙:“贵不贵的,一幅画最重要的是能传到喜欢赏画的人手中,祖父虽然喜欢收集字画平时却并无闲暇欣赏,送您正合适。”
温夫人轻轻叹息:“我哪里懂得欣赏,看个表面罢了。”
哥哥少时想走科举之路,她家里也有些四书五经的书,温夫人曾跟着哥哥读书识字,但只是学了皮毛,比普通村妇强点而已,难登大

雅之堂。
殷蕙想了想,问:“儿媳略懂一些,那儿媳给您讲讲这幅画?”
温夫人立即高兴起来,像个好学的学生遇到了夫子,一脸渴盼。
殷蕙被婆母的表情逗笑了,也是做祖母的人了,性情还留着一份天真质朴。
至于殷蕙自己,从小跟着祖父聘回来的名家们读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还学过一套女子剑。倒不是她自己多刻苦好学

,而是祖父祖母过于疼爱她,殷家又富得流油,不差钱养那些女先生。殷蕙的兴趣也是一阵一变,譬如她七岁的时候喜欢读书,就多

跟着教书的女先生学,八岁的时候想学剑了,教剑的女先生就忙了起来,待到十岁懂事了,才每样都认真地学习。
家里七八个女先生,一直到殷蕙要出嫁了,那些堂姐不需要的女先生才带着丰厚的赏钱愉快离去。
“阿蕙懂得真多。”
听完殷蕙的讲解,温夫人只觉得意犹未尽,儿媳貌美,声音也轻柔动听,她很喜欢,心里亦高兴儿子娶了这么一位才学渊博的好姑娘

,真正相配。
殷蕙笑笑,就在她准备告辞的时候,徐王妃那边送了一条海鲈鱼过来。
殷蕙就问温夫人:“海鲈鱼有好多种吃法,清蒸、红烧、煎烤,您喜欢怎么吃?”
温夫人咽了咽口水:“我吃鱼都习惯红烧了,不过鲈鱼是好东西,阿蕙觉得怎么样更好吃?”
殷蕙笑道:“咱们口味不同,没法说哪种更好,只能说儿媳更喜欢吃烤鱼,既然您吃惯了红烧的,今晚就让厨房烤鱼吃?”
温夫人问:“怎么烤?”
她不怎么挑食,平时都是厨房做什么她吃什么,遇到特别不对胃口的,丫鬟看见了跟厨房说一声,往后也就不上了。
殷蕙擅吃也知道该怎么做,就让丫鬟准备纸笔,她亲自动手,将烤鱼的做法一条一条地记在了纸上。
“阿蕙的手好看,字也好看。”
温夫人坐在旁边,看着儿媳在宣纸上写下一行行秀美的小字,夸赞的话不经大脑就冒了出来。
没办法,谁让儿媳妇确实多才多艺。
殷蕙被夸得心情也更好了,上辈子温夫人就是个好相处的,如今她有了变化,婆媳二人相处起来也多了些趣味。
“今晚先让厨房试试,若是您这边的厨子做出来不好吃,下次儿媳叫人做好了给您送过来。”
离开时,殷蕙细心地道。
温夫人心里暖暖的,一直将儿媳妇送到静好堂门口才折了回来。
殷蕙回到澄心堂后,先去耳房看衡哥儿。
衡哥儿刚吃完一顿奶,睡着了,穿着一件红底黑边的小褂子,脸蛋胖嘟嘟的,两只小胳膊齐齐地往上举,睡相别提有多可爱。
殷蕙取出祖父送的银票,厚厚一叠,整整一万两。
“看看曾外祖父对你多好,你才这么大就给了你这么多银子用,长大了你可得孝敬他老人家。”
收好银票,殷蕙对着熟睡的衡哥儿嘀咕道。
她敢保证,整个平城四个月大的孩子里面,她的衡哥儿一定是最有钱的。
可惜衡哥儿并不知道自己的家底,兀自睡得香甜。
殷蕙看着看着也困了,也不在乎什么耳房不耳房的,擦过手脸,就在儿子身边躺下,娘俩一起歇晌。
燕王今日从前朝回来的比较早,大太监海公公服侍他更换常服时,笑着道:“王爷,今日三夫人回门了,带回来一箱海鲈鱼,晚上让

厨房做一条?”
燕王“嗬”了一声:“这个殷墉,一出手就是一箱海货,本王都没他会享福。”
海公公:“那是王爷节俭,不忍劳民伤财,不然山珍海味还不是随您吃。”
燕王只是随口调侃下殷墉,本也没有真的看殷家不顺眼的意思,换过衣服,道:“就清蒸吧,最近天气干,清淡一点。”
海公公就叫小太监去传话了。
燕王一个人吃的晚饭,吃完天色刚刚沉下来,燕王想了想,带上海公公去了西六所。
西六所住的全是他的妻妾,燕王走在路上还想着去郭侧妃那边,只是被别的念头打了岔,等他回神时,人已经到了温夫人的静好堂附

近。
温夫人……
燕王迟疑了片刻。
温夫人是他来燕地后纳的第一个妾。初来平城,他对平城的一切都比较新鲜,经常微服去街上巡坊,那日恰好路过温家门口,一个穿

青衫白裙的姑娘突然打开门要出来,瞧见他,那姑娘吃了一惊,马上又缩了进去。匆匆一面,燕王却忘不了那张清丽秀美的脸、惊讶

羞涩的眼,叫人打听一番,便把温氏纳进府来。
可惜温夫人美虽美,见识太少,两人话不投机,最初的新鲜感淡了后,燕王对温夫人的兴趣也就淡了,如今妻妾五人,燕王宠幸温夫

人的次数最少。
罢了,来都来了,就去看看她吧。
温夫人刚吃完晚饭。
因为那条海鲈鱼太昂贵,静好堂的厨子第一次处理这么好的食材,犹犹豫豫不敢下手,先拿一条普通的鱼照着殷蕙的食谱试了一次,

发现味道非常不错,厨子才有了信心,做了一条烤鱼配两个素菜,端到了温夫人面前。
烤鱼太好吃了,温夫人几乎没动那两个素菜,一个人干掉了一条两尺来长的大鱼。
吃得太饱,温夫人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溜着弯,一抬头,看见了许久不曾见面的燕王。
“王爷。”温夫人赶紧迎了上来。
燕王驻足,细细打量温氏,就见她红光满面的,让原本的清丽中增添了几分艳媚。
“气色不错。”燕王握住温夫人的手,并肩朝里面走去。
温夫人用另一只手摸摸自己的脸,心中很是懊恼,早知道王爷回来,刚刚她就不吃那么多了。
晚饭才撤下去没多久,燕王一跨进厅堂,就闻到了烤鱼的香味,且比他以前吃过的烤鱼都香。
他再次看向温夫人的脸,忽然明白温夫人的好气色是从何而来了。
“听说老三媳妇给每房都送了一条海鱼,你这边的厨子倒是厨艺不错,没糟蹋好东西。”
燕王闻着余香,想什么说什么。
温夫人还以为王爷在调侃自己嘴馋,脸更红了,口不择言地接话道:“是、是老三媳妇教我的做法,确实挺好吃的,先前不知道王爷

要来,不然就等着您一块儿吃了。”
燕王坐到椅子上,奇道:“老三媳妇教你的?她是怎么个做法?”
温夫人一下子也记不清了,去内室将儿媳妇送她的食谱拿了出来,递给燕王过目。
看到三儿媳的字,燕王先赞许地点点头,没想到平时看起来瑟瑟缩缩的三儿媳,竟能写出这手好字。
仔细看过食谱,燕王随手递给了海公公。
温夫人太敬畏自己的丈夫,并不觉得被丈夫收走一张食谱有什么关系。
燕王猜到她需要时间消食,继续聊了起来:“老三媳妇今日回去探亲,你可有给殷老准备礼物?”
已经结了亲家,该尽的礼数就得尽到,而这礼数也只能由温夫人来尽,让王妃送礼给殷老,则过于看得起殷家了。
温夫人这点还是懂的,解释了她安排的人参,以及殷老回赠的秋菊图。
燕王想看看。
温夫人乖乖拿了出来。
燕王没看到落款就猜到这幅秋菊图是哪位大家所作了,没忍住又在心里数落了殷老一顿,这等雅物送温氏有何用,该送他才对啊。
不过,殷老是不想表现得过于巴结他吧,又不能送太差的给温氏。
没关系,秋菊图在温氏这边,他什么时候想观赏了,随时过来看就是。
“你可知道这图是谁画的?”遇到名画,燕王不禁想要抒发一番心中的感慨,笑着问温氏道。
温夫人若是个精明的,就该装傻给燕王表现的机会,但温夫人见识短眼力也不够,闻言高兴道:“知道,老三媳妇跟我讲过了……”
这下子,燕王不但没能抒发自己的感慨,反而听温夫人背诵文章般磕磕巴巴地介绍了那位大家的生平。
好在,她眉飞色舞的模样也算有趣,燕王一边赏画一边耐心地听完了。
末了,燕王问:“那老三媳妇有没有告诉你,这幅画现在价值几何?”
温夫人摇摇头:“我问她了,她没说,只说一幅画最重要的是能传到喜欢赏画的人手中,胜过束之高阁。”
燕王又点了点头,三儿媳虽然出身商户,人却不俗,没有动不动将银子挂在嘴边。
“没错,好画就是让人赏的,你也别收起来了,就挂在内室吧,方便赏看。”燕王做主道。
温夫人有些不放心:“这画肯定贵,我怕不小心弄坏了。”
燕王:“你又不是小孩子,没事不去动它,如何会坏?”
还是温夫人身边的丫鬟懂事,跪下去保证会照看好这幅画,绝不会有闪失。
聊了这么久的画,燕王叫丫鬟们备水,带着温夫人去了内室。
翌日早上,燕王起来后,又赏了一刻钟的秋菊图,才离开了静好堂。
不久,燕王昨晚歇在静好堂的消息也在西六所传开了。
徐王妃年纪最长,对这些早已不在意,李侧妃却不服老,得知燕王竟然去宠幸了温夫人,李侧妃十分生气。
嬷嬷劝道:“您别气啊,那边素来不得王爷宠爱,这次肯定是因为王爷吃了殷家的鱼,想起那边来了,一时兴起去看看,您等着,接

下来王爷肯定又要冷落那边一两个月。”
李侧妃咬牙道:“堂堂王爷,一把年纪了,还因为口腹之欲去宠爱女人,他真好意思。”
嬷嬷心想,您上次想给二爷一家求情,利用的不也是王爷的口腹之欲。
嘴上却道:“要怪就怪三夫人,她不回娘家,殷家也不敢无故往王府献殷勤。”
李侧妃因此又记了殷蕙一笔。
殷蕙哪知道几条鱼还影响了西六所的宠爱分配,一早起来,她也给厨房列了一张她的膳食单子,包括每道菜的火候掌握。
前两日忙这个忙那个差点给忘了,从今以后,她再也不想将就魏曕那糟糕的饮食喜好,自己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
列完单子,逗逗儿子,丫鬟来报,说是楹姑娘过来做客了。
楹姑娘,魏楹,郭侧妃之女,亦是燕王最宠爱的掌上明珠。


第10章 (魏曕进京)
燕王一共有三个女儿,长女已经出嫁,只剩次女魏杉、幺女魏楹待字闺中。
魏楹的生母乃郭侧妃。
燕王的妻妾当中,徐王妃、李侧妃的母族都是京城显赫之家,可惜离平城太远,无法与王府频繁走动。郭侧妃就不一样了,她的哥哥

是燕地第一猛将郭啸,掌管着调遣燕地十万禁军的虎符,而且郭家本族就住在平城,郭侧妃经常回娘家小坐,燕王府设宴时,也会请

郭家人登门做客。
因此种种,郭侧妃虽然进府晚,她在燕王府的地位却比李侧妃还要高,仅次于徐王妃,再加上郭侧妃又比较年轻且姿色艳丽,她也是

如今侍寝燕王次数最多的女人。
不过,燕王除了敬重徐王妃,对其他几个妾室的态度都差不多,看不出特别宠爱谁,即便对郭侧妃,睡得多归睡得多,燕王并不会因

为床上事就给郭侧妃什么特殊的权力,西六所众人依然要听徐王妃的管教。
整个燕王府,真正让燕王破格宠爱的,只有郭侧妃的女儿魏楹。
其他子女包括世子爷在燕王面前都是毕恭毕敬,唯独魏楹,敢与燕王顶嘴且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前世殷蕙与魏楹并无什么密切的来往。
她恪守规矩,魏楹却是个喜欢舞刀弄剑的,殷蕙陪着妯娌们赏花喝茶打牌时,魏楹要么在练武场练武,要么出府去玩了,或是逛铺子

逛庙会,或是跑马踏青,据说她还跟着燕王去过军营,总之魏楹并不喜欢像其他大家闺秀那样乖乖地待在内宅。
内心深处,殷蕙很喜欢魏楹,因为魏楹喜欢做的事,也是她爱做的,只是身份不同,魏楹能做的比她更多罢了。
但魏楹是燕王的爱女,她只是燕王的儿媳,又没有强大的娘家靠山,那十年里的殷蕙处处小心翼翼,刚嫁过来的时候魏楹还试着与她

相处过,发现大家不是一路人,魏楹就不再来找她说话,两人也就在去给徐王妃请安时或是在燕王府的宴席上能见见面。
今日魏楹又是为何而来?
短暂的思索后,殷蕙安排金盏去把魏楹请到后院来。
换成魏杉,来者不善,殷蕙就去前院见她,魏楹与人和善,这辈子,殷蕙想试试,看看能不能挽回曾经错失的友情。
魏楹已经在前面的厅堂坐下了,等着三嫂像之前那般客客气气地赶过来,拘谨小心地与她说话。
没想到,出现的只有三嫂身边的丫鬟金盏,笑着请她去后院。
魏楹奇怪了一下,但也没有想太多,跟着金盏往后走。
魏楹身边还带了一个叫阿福的丫鬟,金盏见阿福手里抱着匣子,就猜楹姑娘是因为吃了海鲈鱼,来给夫人回礼的。
那么受宠还如此懂礼,楹姑娘可真好,不像杉姑娘,鼻孔仿佛长在了脑门上。
魏楹一直走到后院的东侧间,才见到了殷蕙。
明亮的阳光透过琉璃窗照进来,殷蕙盘腿坐在榻上,正拿一个小拨浪鼓逗弄五郎,五郎仰面躺着,一会儿晃晃小手一会儿踢踢小腿儿

,眼睛追着拨浪鼓,不断发出独属于婴孩的欢快笑声。
五郎笑,殷蕙也在笑,穿件海棠色的褙子,笑得比花还好看。
“妹妹来啦,快上来坐。”
见魏楹怔怔地看着自己,殷蕙笑着招呼道,再把儿子抱起来,指着魏楹介绍道:“小姑姑来看五郎了,五郎快认认。”
衡哥儿靠在娘亲怀里,黑葡萄似的眼睛稀奇地盯着魏楹。
魏楹其实很喜欢小孩子,尤其是三岁以前的孩子,又小又软又好哄,再大些就不好玩了,譬如家里那几个侄子,大郎、眉姐儿太守礼

没意思,二郎霸道无礼令人厌恶,三郎任性什么事都要依着他。才一岁的四郎年龄正好,可惜身子骨弱,常常生病,魏楹不太敢去逗


“五郎越长越漂亮了。”
原本打算回完礼就告退的魏楹,这会儿不自觉地就脱了鞋子,来到殷蕙身边坐下。
殷蕙将儿子交给魏楹。
家里侄儿多,魏楹很会抱孩子,一手托着衡哥儿的背,一手捏着衡哥儿的小胖手,低头逗弄起来。
“今儿个天气好,妹妹怎么没出去玩?”殷蕙语气熟稔地问。
魏楹:“前阵子出去太多,被我娘训了,最近先装装老实,不过我与四哥五弟他们都约好了,明晚出去放河灯,三嫂要不要去?”
最后一句,魏楹存粹是出于客气才问的,而她心里已经知道了答案,三嫂太重规矩,一定不会去。
殷蕙果然想了想,然后凑近魏楹道:“我是想去,不过二嫂他们刚挨罚,我昨日又才回过娘家,明晚再出门不合适,等中秋二嫂他们

可以出来走动了,妹妹再约我,我肯定与妹妹同行。”
魏楹惊讶地眼睛都更亮了。
殷蕙瞅瞅衡哥儿,半真半假地道:“去年我刚嫁过来,不懂府里的规矩,做什么都紧张,现在不一样了,我已知道父王开明母妃也是

和善之人,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魏楹喜道:“确实如此,三嫂这么想就对了,那你等着,以后我会常来找你的,对了,昨日吃了三嫂送的鱼,我很喜欢,又不知道该

送什么回礼给三嫂,就把我小时候玩的一个玩物翻了出来,给五郎玩吧。”
说完,魏楹吩咐丫鬟阿福将她的礼物拿出来。
是一个有成人两个拳头大的赤金镂空球,里面还有一个金铃铛,球壁的金边都精心打磨过,保证不会割破小孩子娇嫩的肌肤,金铃铛

在里面晃来晃去,发出的声音清脆又不刺耳。
普通人家玩的镂空球都是用藤条编成的,魏楹是王府贵女,玩具也非比寻常。
殷蕙道:“这么精巧的球,一定是长辈所赠,妹妹还是自己留着做纪念吧,咱们一家人又何必因为一条鱼客气。”
魏楹:“以后我不会再跟三嫂客气了,不过这个都拿来了,还是送给五郎吧。”
她将球塞到衡哥儿手中,衡哥儿笨拙地抱着,很喜欢的样子。
逗逗孩子又说说话,魏楹不知不觉在澄心堂坐了一个时辰才欣然离开,去陪生母郭侧妃用饭。
“你这半晌又去哪里玩了?”郭侧妃看到这个女儿就头疼,明明是个姑娘,偏养得像个少爷似的,练起武来比哥哥还不怕辛苦。郭侧

妃有时候甚至都在想,其实当年她怀的是双胞胎俩儿子,只是因为她太盼着是龙凤胎,其中一个才不太情愿地变成了女孩的身,内里

还是男孩的心。
魏楹笑道:“我去三嫂那里待了待。”
郭侧妃:“哦,你是去谢她送的鱼?”
魏楹:“也不全是,娘,我今天才发现,其实三嫂这个人很有意思,我们两个非常谈得来,可惜以前没机会认识,不然我们也许早就

做成闺中密友了。”
郭侧妃惊讶道:“竟有此事?”
在她的记忆里,老三媳妇跟温夫人的脾气差不多,都是畏畏缩缩的,只是老三媳妇更美,娘家也更有钱。
魏楹解释道:“三嫂不敢流露本性,是因为咱们家的门第太高了,她需要时间适应,说出来娘可能都不信,三嫂还学过剑法呢,找机

会我一定要跟三嫂切磋切磋。”
郭侧妃生在平城长在平城,早就听闻殷老十分疼爱殷蕙这个孙女了,对殷家请的那些各怀绝技的女先生也是有所耳闻,点点头道:“

嗯,这样才对嘛,咱们燕地第一富商家的姑娘,怎么可能真那么小家子气。”
魏楹为多了一个性情相投的嫂子而高兴。
李侧妃一直跟母亲对着干,导致魏杉与她从小就不对付,寄居在这里的表姑娘温如月又被魏杉拉拢了过去,魏楹只能跟舅舅家的表妹

玩耍。后来大哥二哥娶妻了,大嫂徐清婉知书达理与她不是一路的,二嫂纪纤纤完全站在魏杉哪边,总算又来了个三嫂,真好。
八月初十,魏曕一行人在路上走了一个月,终于抵达了都城金陵。
三位藩王在金陵也有各自的王府,只是府邸与高级官员的府邸差不多,远远不如就藩之地的王宫豪华气派。
金陵的燕王府常年有丫鬟仆人打扫,魏曕、魏旸兄弟俩分别挑了一个院子居住。
魏曕只带了一文一武两个随从,行囊简单,魏旸这边夫妻俩再加上两个孩子,下人们忙忙碌碌,黄昏前总算都安置好了。
大郎、三郎累得洗完澡就趴床上去睡了,徐清婉与魏旸精神好一些,吃完晚饭又说了会儿话。
魏旸道:“我叫人去打听过了,咱们最先到,秦王叔、代王叔那边的堂弟们都还在路上。”
从平城到金陵,既有运河水路方便于行,陆路也畅通,秦地地处西北,代地地处西南,来金陵都要绕过崇山峻岭。
徐清婉:“应该也快了,虽然皇祖父的生辰是八月二十,可马上中秋了,宫中必有宴请,他们还能不赶来过节?”
魏旸:“是啊,就是不知道四位堂弟性情如何,大家离得太远了,别说见不到面,连个音信也难听到。”
徐清婉翻个身,手覆到丈夫的手背,忧道:“诸位皇孙进京,皇祖父会不会安排什么比试考量你们?”
魏旸笑道:“考量也不怕,文有我,武有三弟,两样都不至于垫底,丢不了父王的人。”
提到魏曕,徐清婉轻声道:“三弟这一路,身边连个伺候的丫鬟都没有,瞧着怪冷清的。我身为长嫂,若是不管,显得不够关心小叔

,可若是安排丫鬟过去伺候,三弟收了,又担心回去后三弟妹吃味。”
魏旸:“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三弟不好女色,别说普通丫鬟了,你就是挑个容貌不输三弟妹的美人送过去,三弟也不会碰的。”
说者无心,徐清婉的心弦则轻轻地拨动了一下。
容貌不输三弟妹的美人?
丈夫与殷蕙才见过几面,之前殷蕙又是那么瑟缩的性子,丈夫却也注意到了殷蕙的美貌?
“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徐清婉一边说着,一边往丈夫怀里靠了靠。
魏旸舟车劳顿,今晚并没有什么兴致,拍拍她的背,睡了。
翌日,魏旸带着家小,与魏曕一块儿进宫给建隆帝请安。
六十岁的建隆帝精神矍铄,看起来就是长寿相,而同在场的太子,明明才四十五岁,精气神反倒不如建隆帝。
建隆帝似乎很喜欢大郎、三郎这两个曾孙,一手抱着一个,心情不错地同魏旸、魏曕兄弟俩说话。
“一转眼老大都当爹了,上次见你的时候,你跟大郎差不多吧?”
魏旸颔首,微露伤感。
上次他进京,是皇祖母去世,他随父王进京吊唁。
建隆帝也叹了口气,又问魏曕:“怎么没带你媳妇来,开春你们父王给我写信报喜,你们家五郎也快会爬了吧?”
建隆帝有仨儿子在外就藩,每个儿子又分别给他生了一堆很少见面的孙子,就这样他居然能说出魏曕的家事,魏曕登时露出感动之情

,垂眸回道:“谢皇祖父关心,五郎太小了,孙儿便留他娘在家里照看,孙儿启程时,五郎能趴着抬起头了。”
建隆帝笑眯眯的,魏家子孙昌盛,是福气。
“行,你们先回去吧,趁这两日好好在京城逛逛,中秋朕再宣你们进宫吃团圆酒。”
兄弟俩告退。
回来不久,建隆帝就赐了赏过来,除了金银珠宝,另有八个环肥燕瘦的歌姬。
金银珠宝兄弟俩一人一份,八个歌姬并没有点名如何分配。
徐清婉不在,魏旸扫眼八位美人,笑着问魏曕:“三弟先挑吧,大哥让你。”
魏曕还是那副天生一般的冰块儿脸,道:“大哥都收了吧,您知道我不好这个。”
魏旸故意调侃道:“三弟莫非是怕弟妹拈酸不成?放心,咱们回去时并不会带上这些歌姬。”
魏曕扯扯嘴角,算是附和了兄长的玩笑,随即起身告辞。
魏旸还要陪徐清婉去镇国公府探望,让歌姬们先下去。
黄昏时分,大房一家还没回来,魏曕也带着随从离开了这座小小的燕王府。
他的舅舅温成当年考上功名,在外地任了几任知县,前年也调进京城为官了,只是官职低微,六品而已。
官职高低与否,都是他的舅舅。
魏曕来到温家的小宅门前,温成正好从官署回来了,见到魏曕,想认又不敢认。
魏曕先行礼,唤舅父。
温成眼角发酸,忙把外甥请了进去。
他外放之后续娶的妻子也出来招待,是个看起来颇为精明干练的年轻妇人。
魏曕对新舅母态度冷淡,喝了一盏茶,不见表妹温如月,主动问道:“舅父,表妹去年来京,可还适应京城的气候?”
他三月大婚,表妹二月里主动辞别,来投奔舅舅。
温成笑道:“适应适应,她很喜欢金陵呢,说这边景色好,哦,忘了跟你说了,今年年初如月出嫁了,跟着你妹夫去了绍兴。”
魏曕扫眼年轻的新舅母:“是吗,不知妹婿是哪家的公子。”
温成对女儿的婚事还是很满意的,解释道:“是永城侯家的薛七公子,虽然是庶出,但薛七公子出身名门,亦年少有为,你表妹能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