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要说是为救出主公的话便算了,可问题是人家都已经答应了,送与不送也就没什么差别了吧,那又何必白白给了吴军!
“是啊。”诸葛亮像是叹了口气,“为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尚襄童鞋的戏份似乎足了些,丞相只是结尾露了个小脸T^T,好失落
37
37、潜入敌营 ...


“…军师是在问我吗?”
赵云默了默,如果他能知道的话,又何必多此一举的询问一遍…
许是他此刻的神情太过有趣,本还有些愁绪的诸葛亮也禁不住松了眉目,淡淡微笑起来,“将军,你可以试着回答一下。”
“…”这种事不管怎么想也是想不通的吧。
赵云摇了摇头,秀朗的面容上有着未加掩饰的认真,“我回答不出。”
“…”见状,诸葛亮心中蓦的一动,竟失了先前的调笑心思。
居然…还是一样的。
他记得很清楚,年轻时候的赵子龙一腔碧心,是个太过诚赤的人,心中所想也全写在脸上,从来都不知道何为掩饰。
为什么要给东吴十万支箭么…
其实真要说起原因来也算是他的私心吧,总觉得这一世虽然改变了不少,但有些未变的事…能做还是应该去做。
就如同与周瑜惺惺相惜的掌中火字,就如同现今的草船借箭。
曹军兵强马壮,辎重粮械充足,成之不仅挫了曹军士气,还卖了面子给吴候,此种种所想,有利而无害,为何不为?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
他轻垂了眼帘,微不可查的叹气。
——还是要将主公安全无虞的救出来啊。
都已经两天了,也不知道主公现在情况如何…要平安无事才好啊。
他这一想,思绪也跟着游离了起来,赵云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后文,不由奇怪的皱了皱眉头,“军师…”
“…”
“军师,军师?”
“…哦,子龙将军。”诸葛亮回神,略微眨动了下长睫,“怎么了。”
“你还没告诉我,应下东吴十万支箭的原因。”
“在回答将军的这个问题这之前,在下心中还有一惑,”这话才刚说了一半,就已经能很清楚的看到赵云脸上的讶色,“…意欲让将军开解。”
“嗯?”他没听错吧,居然要找他…找他寻答案?
“…”诸葛亮笑了笑,抬手推开舱窗,“若是江面大现敌船,曹军会如何?”
江雾已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浓厚起来,放目处竟是茫茫白色,混沌一片。
“先生,已快至大江北岸了!”
没等赵云做出回答,外头已传来小校的呼喊。
大江北岸是曹军水寨之地,若再深入,恐怕就会有危险了。
赵云的目光不自觉往舱门外望去,诸葛亮却只轻摇着羽扇,语气淡淡:“传令,且灭船上火光原地待命,半柱香后,再行动作。”
为什么要凭的在此逗留半柱香的时间?
若说旁人还有不解,此刻见了诸葛亮示意船工解下小筏放入江中,而赵云则一个凌空跃上撑杆远去的一幕时,再是不明白也该明白了。
——这是要独身入敌营啊!
“先生,这…”与诸葛亮一齐站于船边的小校咽了咽口水,显然是对赵云独自前往曹军水寨而感到担忧,“这么做会不会有些不妥…”
不妥么?
自然是不妥的。
世人曾道诸葛孔明身性谨慎从不涉险,可现在…
他面色冷峻的注视着赵云快要消失在浓雾中的背影,惯来带着三分笑意的唇畔也紧紧抿着,印得一双清隽眉目也像是染上了深沉。
若非情况实实紧急容不得一丝耽搁,他又何尝愿意这样。
——这简直…就是拿主公的性命和老天堵!
***
赵云循着诸葛亮所给的方位朝前疾行,没过多久就感到手下竹竿撑到了坚硬的石头,他心中一喜,不由得加快了手下动作,再往前行过数丈,对岸已是近在咫尺。
此地离曹军的营寨还有些距离,赵云快手快脚的将小筏拉进林密处藏好,然而,下一瞬的江面上突然传来阵阵鼓槌轰响,其间还夹杂着很多人震天的喊杀声。
“…”听这声音传来的方向…分明就是他刚才来的那条路!
——难道是船上出什么差错了?!
他心里一个咯噔,抬目远眺,可雾气已浓目不能视,哪里能辨得清楚。
赵云急了,弯身扯出小筏就想赶回去,可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脑中忽而闪过道灵光——
若是江面大现敌军,曹军会如何?
那是诸葛亮的声音,吟吟含笑却又无比认真。
“他…”
赵云觉得喉口有些发紧,喃喃自语着,手里的捆绳也滑落到了地上,“他是故意的…”
故意弄出这么大的响动,好让曹军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江面上,松懈其他地方的守备,这样他就可以趁势寻到主公,将其救出…
可是这样的话,他又会怎么样…
不过区区数十只草船而已,船上的兵士加起来还没两百人,就这么对上曹操的千船万军,会有怎么样的后果…
不用想的,这种事想都不用想!
可最让人揪心的,却是他不能回去…
赵云咬牙,将小筏重又塞进密林中,朝着曹军扎寨处飞快跑去。
——此刻,也只能尽快将主公救出来,这样的话,军师自然就能脱险了!
***
外头震天的喊杀声已经传到了曹军的牢中,蜷缩在角落的东吴兵士们听见了,不由都焦躁起来。
“哎哎,你们有没有听到外头的动静?”
“…是不是吴候派人来救我们了!”
“一定是的,一定是这样的!吴候派人来救我们了,吴候派人来救我们了!!!”
所有人都沸腾的了起来,齐齐涌到木栏边上,你推我挤,兴奋拍着门,“我们在这里,我们在这里!!!”
可惜这边的动静没有引来救兵,却反将牢头引了过来。
“吵什么吵!活的不耐烦了?!!!”牢头粗着嗓门吼,手里的鞭子一甩,呼啸夹着疾风猛然袭来,几个躲闪不及的人立刻遭了秧。
有人开始惊叫,跌跌撞撞的往后退,奈何后方的人没来得及退开,就这么挤成了一团。
那鞭子做的极是毒辣,鞭身上还有突出的倒勾,一鞭子下去便是皮开肉绽,细末肉屑横飞。
惨叫的人越来越多,牢头却越打越兴起,眼睛都被兴奋之色染红了,手中鞭子起落飞快,犹自在骂骂咧咧,“不是有人来救你们吗?喊啊,继续喊啊,进了这个鬼地方还想出去?做梦!!!”
且不管其他被吓怕的人如何颤抖,牢中却是有两个人实在看不下去这暴虐场景,怒声高喝——
“住手!”
“不许伤人!”
作者有话要说:你们这群大坟蛋┭┮﹏┭┮竟然这么对待勤奋日更的我!!!!嘤嘤嘤,只有三个姑娘粗线桑碎了玻璃心,本来打算下章让主公和丞相见面的,哼!!!
38
38、绝不离开 ...


刘备与尚襄几乎是挨着前后脚的功夫制住那名牢头。
一人劈手直接打向牢头执鞭的手腕,使了个巧劲便让那血淋淋的鞭子落了地,然而没等后者发出痛呼,喉间已是一紧,箍住自己脖颈的东西开始发力,牢头只觉眼前天旋地转,待反应过来时已经是浑身被拆了遍般的痛摔在地上,想起身,肩上却是一重。
尚襄从鼻子里哼出口气儿,踩着牢头的肩膀半弯下腰,摸索找出钥匙往后一丢。
刘备伸手接过,直接将牢门打开了。
这一配合可谓是天衣无缝默契到了极点,简直就像是已经演练过无数遍。
东吴众兵被这一变故给弄懵了,齐齐傻在原地。
——明明前一刻,他们还在遭受毒打,可转瞬间逃生的机会已经摆在了面前,所以没能及时反应过来…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
不过刘备却将他们这一心态当成是打怕了。
缓了下面上神色,他温声安抚,“诸位莫慌,还是快些…”
“你们还在磨蹭什么?!”一旁的尚襄可没刘备那么好脾气,不耐烦的挑眉高喝了声,“蹲这等死吗?要走就赶快!”
此一语恍如石破天惊,众人立即醒悟,忙不迭的往外跑。
眼见着人都跑光了,尚襄脚下微一使力,刚想了解了牢头的性命,就被刘备看出意图。
“不可!”他面色微变,一把拉住尚襄,后者却甩开他的手,双目圆瞪,“你开什么玩笑!…他刚刚那么对待我东吴将士,不杀他难平众怒!”
“各为其主罢了。”
“我才不管这么多!”
刘备牢牢的攥着他的肩,语气坚定毫不妥协,“方才的教训已经够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莫做太绝。”
“闪开!”
“…”
刘备毫不退步,只那么静静的、温和的看着他,眼中脉脉如水的柔暖神情仿佛能止熄浮躁,渐渐的,尚襄的目光中开始浮现出动摇,却还是凭着一口气撑着,不愿退步,“你要是再不滚,小心我连你一起揍!”
——就是语气也变得没那么强硬,飘虚不定。
刘备何等样人,瞧他神情便能看出是已经放下了杀心,一时间也懒得再费口舌,扯了他就往牢外走去,“再耽搁下去,恐会生变,还是尽早离开吧。”
尚襄象征性的挣扎了下,很快便随了他的意思抬步离开,不过嘴上却仍是不松劲儿,“松手,我绝不轻易放过那个混蛋!”
当然了,说是绝不放过,也就口头嘴硬罢了。
刘备带着尚襄出了大牢,小心避过几拨巡逻的将士后,便再未见到危险,不由奇怪,“今夜巡守的人怎这般少。”
“少还不好吗?”尚襄心有怨气,不善的横了他一眼,“难道你想一大堆人跟在后面追杀?”
“…”刘备噎了下,很是识趣的闭嘴了。
一路无言。
寨门已经近在咫尺,刘备却是越往外走越觉得不对劲。
——曹军既然大费周章的将他们掳了来,怎会不严加看守,反而任他们轻易逃走?
就在他沉眉思索之际,身边的尚襄忽而拽了他一把,压低声音提醒,“有人来了!”
接着也不待他反应,就势窜进了边上的树林中。
一道矫健的身影乘风闪过,纵使那夜色太过昏暗很难辨清对方模样,可刘备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是谁,“子龙!”
对方倏然顿步,回头之际刚好有一抹月光流连而过,衬得那惯来英武秀朗的俊脸也柔上了几分。
赵云是见过刘备现在这张脸的。
——早在之前去往许昌寻人之际,诸葛亮为掩人耳目,就是以此面目示人。而现在诸葛亮身处江面,自是不可能出现在此,所以唯一的可能…
短暂的惊讶后,赵云立刻明了了眼前所站之人是谁,抱拳就欲行礼。
刘备一把托住他的双臂,示意他噤声的同时,眼神还略微往后瞟去。
赵云有些不明所以,可在望见尚襄满脸好奇的脸时,那声即将脱口而出的‘主公’,也就凭的咽了回去。
——这人是…
来不及奇怪此人身份,赵云一想到诸葛亮此刻还在江上苦苦拖延时间,就忍不住心急,“既然您安然无恙,便快快随同末将离开吧!”
刘备点头,也知此刻不是说话的地方,就示意他在前面带路。
三人一通奔波,天边也开始泛出了鱼肚白,浓雾渐渐消散,曹营已经被远远抛在脑后,可赵云却仍是满脸急切,就好像是在挂念着什么一样。
“子龙,”刘备一面赶路,一面还有些奇怪的询问:“你是怎知我身处曹营的?”
按说他与东吴众兵被关押一事并无多少人知道,若是无人告知,远在江夏的赵云又如何能够得知,并且这么及时的赶到?
“此事说来话长,主…哦,大人!”虽然对于自己的失口有些懊恼,可赵云也顾不得这许多,只忧心如焚道:“军师现在的处境很危险,我们必须马上赶回去!”
刘备心中蓦地一紧,一把攥住了赵云的手臂,“怎么回事!”
怎么又突然的…和孔明扯上了干系?!
“军师设下调虎离山之计,以自身为饵诱敌。”
“他带了多少人?”
“不到五百。”
“…”
刘备不说话了,心头一点一点涌出慌意,越积越多,最终成为百转纠葛的愁结。
——才不过数十只草船,兵士也只百余,他竟敢这么大张旗鼓的冲到曹军地界…
他无意识的咬紧了牙根,绕过赵云就想往江岸方向走去,奈何后者几步上前拦住了他,沉声劝慰,“您不能过去!”
“现在沿江两岸早已布满曹兵,您若是此刻前往,必定…”
“让开。”
刘备的声音很轻,仿佛下一瞬就散在了晨间沁凉的江风中,可是那眼神却特别让人不安,如果说里面风起云涌盛了怒色还好,可那眸只波澜不惊的沉寂着,平平淡淡的,无一丝异样情绪。
赵云看在眼里,惊在心中,抱拳跪倒在地,“军师此举全为救出您,望三思!”
“…你难道不清楚,他此刻的处境很危险吗?”
“末将清楚,”赵云的脸上闪过抹犹豫,但很快的,他的眼神重又变得坚定起来,“可是您若再落敌营,岂不是辜负了军师的此番涉险?”
“你这话的意思是让我放任他不管,自己逃命吗?!”
“…”赵云沉默了,半响,才有些艰难道:“是。”
“休想!”
他这回答顷刻便把刘备隐忍多时的怒火给勾了出来,“他要是不完好无损的回来,我绝不离开!”
此刻他的处境有多危险几乎不用想也知道,若是在这种情况下将他弃之不顾独自逃走…
——绝对会失去他的!
一想到这种可能,胸腔中逐渐升腾的恐慌失措愈加浓重,几乎让人有种濒临窒息的错觉。
孔明…
明明就从未拥有过,提此失去更是无稽,可是刘备就是感到害怕,害怕此生再也见不到他。
想要前去救诸葛亮的心情急迫而焦虑,可不知为何脚下却怎么也迈不出一步,刘备不明白自己这是怎么了,就像是有什么东西牢牢的绊住了他的身体,紧跟着,无边无际的黑暗密密麻麻的压了下来,遮了一切,明辨不清…
刘备身形一僵,忽而朝旁倒去。
作者有话要说:=皿= 恢复更新了…感谢不施钥姑娘送的地雷,狠狠MUA~一个,劳你破费了。
39
39、完结章 ...


赵云下意识的扶住刘备。
后者双目紧闭,眉间却深深长蹙,郁结于心。
——怎…怎么回事…
“主…咳,大人?”
“你不是不想他涉险么?”尚襄拍了拍手,从暗处走了出来,“直接打晕不就成了,还啰哩啰嗦的扯那么多。”
哈?
打…打晕主公?!
赵云不知所措了。
好吧,虽然他确实不愿主公涉险,可劈手就把主公给打晕过去,实在是有些不敬吧…
就在此时,江上鼓声骤然停歇。
糟了!
小兄弟他…
赵云心里猛地一沉,可还没来得及多想,远处已传来荡气回肠的大笑:“谢曹丞相赠箭。”
他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此刻雾色已散,江面上水光粼粼,明媚的金色光芒淡淡洒了下来,是极致喧嚣后的宁静,美得令人动容。
远方,数十只插满箭矢的草船已乘风远去。
赵云怔怔的望着这一切,脑中却倏地闪过道灵光。
他想起了诸葛亮吟吟笑意胸有成竹的神色,也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的意思。
——所谓的大现敌军,不过是虚招罢了,江面大雾横生,曹军不明底细怎敢深探,也只得以箭射之。
这样,就正好中了诸葛亮的计…
赵云越想越开心,嘴角的弧度也越咧越大,终于克制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尚襄本来守在刘备边上,不防之下被吓了一跳,不由瞪圆了眼,“你干什么啊!”
心口还嘭咚嘭咚急跳不休,他抚了抚胸,语气不善,“好好的发什么怪笑。”
赵云回头,英武秀朗的面容上有一抹柔光流连,志得气满与肆意风发交相辉映,与那一刻所投射而来的目光夺目璨亮,“我笑我军师妙策!”
如果最开始称呼诸葛亮‘军师’这两个字时有过别扭,现在的他便是完完全全的心意臣服。
此一计不仅安全无虞的将主公救出,还损了曹军士气缴走十万支箭矢,想必中军帐内的曹操该气得食不下咽了吧!
***
当日,将十万支箭带回去后,诸葛亮并没回营,只是冲鲁肃借了艘小船,兀自一人乘帆赶往江夏。
赵云早就将刘备带回本营,此刻一听诸葛亮回来的消息,连忙出帐迎接。
暗袍长衫的年轻军师手持羽扇远远走来,清隽眉目间虽有疲色,但更多的,却是深深重蹙的忧虑。
——这似乎是第一次见到军师有这种神色吧。
赵云难得走了下神,而这空挡,诸葛亮已经走到了面前,“子龙将军。”
后者微微垂头,以作行礼,“主公如何?”
“啊,军师放心!主公一切安好。”赵云微微侧了身,朝着主帐方向望了眼,“只是…”
诸葛亮的目光本已落在了主帐上,听得此言不由转头看向他。
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当时主公情绪失控的要去救军师,云一时造次,将主公给打晕了。”
诸葛亮眉目微缓,甚至还轻轻笑了下,“子龙将军勿忧,非常时刻行非常事,届时与主公解释清楚,便好了。”
赵云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下头,可转瞬却像是想起什么,无比崇拜道:“军师,晨间那出草船借箭…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
——简直是将天时地利人和通通算了个遍。
诸葛亮笑而不语,只是浅浅摇了两下羽扇。
赵云抱拳,“还请军师指点一二。”
“在下不过是取了节气变幻更替之便,”他抬步开始往前走,赵云跟在他身边,便见他淡淡微笑,语气不吭不卑,“实实不足一提。”
刘备早在军中下了令,道是军师前来主帐勿需通报,是以此刻诸葛亮走到了帐门口,那两个守兵也不见阻拦。
“子龙将军,”诸葛亮踌躇了下,“主公…可是在歇息?”
赵云点头。
尚襄当时那一掌可打得有些狠,至今刘备都还昏迷着,尚未醒来。
“那,在下便不作打扰了。”他后退了步,袍摆于半空绽出细碎的弧度,“营中事物,还得劳烦子龙将军多多费心了。”
“军师言重了。”这本就是他的分内之事。
诸葛亮持扇浅浅行了一揖,“如此,在下便先回吴寨。”
“怎么?”赵云惊讶,“军师还要回去?!”
他轻轻点了下头,微笑道:“尚有杂事未得处理。”
“那我送军师一程!”
“有劳子龙将军了。”
两人交谈着走远,却不察身后的帐帘微微一掀,走出个人来。
那人穿着身朴素的常服,眉目温和如水,他站在原地,安静望着渐行渐远的那道背影,心中忽而就充斥着淡淡的满足。
其实早在赵云离帐的时候他就醒了,昏迷前的记忆如潮水般倾袭将至,让他想起了诸葛亮被困江面的危险,可等他胡乱披上外袍持剑意欲冲出帐门时,却听到了诸葛亮的声音。
刚开始他还以为是幻听,是太过担忧而产生的臆念。
直到赵云也开了口,两人低低的对话,这才反应过来——
一切是真的。
孔明已脱险境,安然无恙。
现在正切切实实的站在外头,与他只隔着一道帐帘。
“主公?”守在边上的小兵见他长久不语,不由试探性的唤了他一声。
“嗯?”
“刚刚…军师与子龙将军来找过您。”小兵显然是注意到了他的视线,主动通报道:“不过军师怕打扰您休息,就打算回往吴寨了。”
“嗯。”
那道修长的背影已经消失在视线尽头,刘备缓缓闭上双眼。
他知道的。
他都知道。
孔明说了些什么,以及说话时的神态、语调…他都一清二楚。
纵然眼睛无法看见,可是心看见了。
他的一切,早已铭刻在心,永世…难忘。
此刻,他甚至能‘望’见他已经到了码头,子龙在旁为他送别,而这分别之际,他会清清浅浅的露出一抹笑意,道上句:“子龙将军,且回去吧。”
***
码头。
湖面一艘小船轻轻摇晃着,诸葛亮踏上去,转身微微一笑,唇畔的弧度清清浅浅,语气温淡闲适,“子龙将军,且回去吧。”
赵云点头,“军师一路保重。”
小船渐渐驶得远了,他又在原地待会儿,转身离开了。
***
诸葛亮此行,并没有太多人知道。
除了赵云,除了刘备。
他就像是春日里的一抹徐徐清风,盘旋着掠过滔滔大江后短暂停驻,却于最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第一部·完——————————————————
作者有话要说:就像是前面说的啦,本文是第一部~如有姑娘赏脸继续追第二部的话,就表删除收藏哟,等到开第二部的时候,会在本文中打个广告的XDDD,当然啦,收藏作者专栏也是可以的。最后,请容许我煽情的说一句——谢谢大家的观赏,本故事到此结束【狂揍
40
40、腊八节贺礼(完) ...


章一:一碗腊八粥引发的血案
“文若可知今天是什么日子?”
当郭嘉提出这个问题时,荀彧正端坐于案后审批公文,因为心思全数在手中的竹简上,语气也就有些漫不经心,“不知。”
“那文若想不想知道?”
“不想。”
“…”
碰了个不冷不热的软钉子,郭嘉倒也没气馁,抱着酒坛几步走到荀彧身边,然后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袖。
荀彧执笔的手一顿,抬眼看他。
“文若真不想知道?”郭嘉一脸笑意吟吟,只是抓着他袍袖的手未松分毫。
——意思很明显,若是他不说想知道,公文也别想再审批下去。
“…”荀彧默了默,没说话。
郭嘉直接将他的默认当成了同意,笑眯眯道:“今天…是腊日。”
所谓腊日,也就是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的意思,若是往年在许都,必定会举行祭祖敬神,逐疫祈福的仪式,甚至还将以杂粮做成腊八粥,来祭祀五谷之神。
不过现在他们身处军营,不日还要与刘备大军正面交战!
“就到腊日了?”荀彧微讶,直到这时才搁下笔,郭嘉目光还停驻在他身上,接口缓声道:“嗯,腊日里头喝碗腊八粥可是习俗,所以文若…”
他再次扯了扯荀彧的衣袖,“咱们也喝腊八粥吧!”
“…”
荀彧觉得头疼,彻底服了他。
大战在即,他居然还有这闲心想喝腊八粥?!
像是察觉到荀彧游离于稳重边缘的无奈,郭嘉淡然道:“大战在即,腊八粥的熬制又相当繁复,实在不好麻烦将士们…”
这一番话说下来,倒是有理有据善解人意得很,荀彧不自觉缓和了神色,正欲开口,可郭嘉的下一句话却已经飘了出来,“文若,平素就属你与嘉的关系最亲近,又兼坐镇营地不需上战场,不如…就由你来煮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