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芳道:“怎么不一样?我们都是你的嫂嫂。”
七郎哑声说:“我没法当你是嫂嫂。”
“我却只当你是小叔,是我夫君的弟弟。”吟芳挣了挣,抵不过他的力气,手腕被他握住纹丝不动,“你放手。”
七郎不语,但那只手还是高高举着,丝毫未松。
吟芳去掰他的手指,但他五指如铁钳似的扣住她手腕,细白肌肤都被他勒红了。吟芳又委屈又害怕,抬手抽打他的拳头胳膊,声音带了哭腔:“你到底想怎么样!放开我!放开我……”
七郎猛地将她拉进怀里,双手箍住她的腰,迎面向她俯□去,吟芳的哭喊就变成了一串含糊的支吾混音。
杨末大吃一惊,虽然隔着树丛看不真切,但也能看出七郎在对六嫂行轻薄之事。她正想站起身去救助六嫂,那边吟芳已奋力挣开了,甩手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七郎脸上。
“杨七郎!我是你嫂嫂,是你哥哥的妻子!你怎么能做这种悖逆人伦禽兽不如的下作事!”
七郎捂着脸道:“我要是禽兽不如,你跟六哥成亲那天我就把你抢过来了,哪会等到现在!”
“住口!”吟芳气得手脚发抖,指着他顿足道,“你跟我过来!”转身向祠堂那边走去,七郎也随后跟上。
等他俩稍稍走远,杨末才舒了一口气,低头就见兆言脸色红得发紫,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她。她吓了一跳,以为自己捂住他的嘴把他憋坏了,连忙把手放开:“你没事吧?快深吸两口气。”
兆言别开脸:“没事……”
杨末看了看六嫂和七郎离去的方向:“走,咱们跟上去看看。”
兆言的眼神还有点迷离:“看什么?”
“你不觉得他们两个很有问题吗?不跟上去看看能放心?”
“谁们两个?”
杨末打量他一番,呼吸虽然有点急促,脸色还泛着红,但不像憋坏了神志不清的样子呀。“今天不管发生什么,你可都得把嘴捂紧了,不许出去乱说。”
兆言红着脸点点头。两人蹑手蹑脚地跟着七郎他们走到祠堂外,躲在侧面的窗户下,把窗户推开一条小缝往里看。
吟芳和七郎也刚到祠堂,吟芳指着供桌右侧新增的牌位对七郎喝道:“跪下!”
那正是六郎的灵位。七郎颓丧地垂下头,对着牌位跪倒。
吟芳厉声道:“你哥哥三月前刚刚战死沙场,尸骨未寒,你就对他的未亡人做出这等下流肮脏之举。对着你哥哥的灵位,你还敢说出刚才那种混账话吗?”
七郎苦笑道:“原本以为忍一忍就过去了,但是我忍不了……就算六哥现在还活着,我也一样敢说。我只后悔你们成亲那日没有说出实情,没有立即把你抢过来!”
吟芳气得声音发颤:“你、你居然说出这种话来!你怎么对得起你六哥!”
“要说对不起也是他先对不起我!”七郎两眼发红,抬头看向她,手指戳在自己胸口,“上元灯会先遇到你、和你一见倾心的人,是我!是我!”
吟芳惊得后退一步,后背撞在供桌边沿。她双目圆睁,和六郎相识的点滴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初遇是在上元佳节,花市灯如昼,君子端方、谦雅如玉,眼梢眉角情意暗生,让她回去后念念不忘,只盼再见;二度重逢是上巳游春,才过了一个半月,他却好似已遗忘了她,错愕之后才认出她来,她心中略感失落,但好在情思依旧,别后复燃;之后鸿雁往来,情意互许,六月告知父母大人定下姻缘,九月婚姻礼成结为夫妇,恩爱情浓达于极致;成婚三日他便赶赴战场,从此天人永隔阴阳殊途,今生夫妻缘尽……
她从未怀疑过其中有什么不对。面前这个与丈夫同胎孪生的小叔,兄嫂说他性情跳脱与六郎迥异,她完全没有想过会跟他有任何牵扯。
“你胡说……”她背靠供桌喃喃道,仿佛终于寻到了一点让自己心安的理由,“六郎沉稳庄重、温文有礼,你跟他根本不一样,我怎么会认错?”
七郎闷声道:“我就不能沉稳庄重、温文有礼?我第一次碰见自己喜欢的姑娘,当然要庄重一些。”
吟芳脑中一片纷乱:“怎么会……六郎知道吗?”
“六哥当然知道,你们俩上元定情的事人尽皆知,那天他根本没去,他怎会不知道是我?”七郎转头去看六郎的灵位,“他临终前还握着我的手说:‘哥哥对不起你,以后你好好地待吟芳……’他一早就知道了,可是他也喜欢你,冒了我的身份娶你,我到你们的婚礼上才知道……”
吟芳想起成婚后初见小叔时他的失态,他宿醉误事,他神色古怪,他敬六郎酒说怨隙一笔勾销……原来如此,他早就认识自己,上元节遇到的人竟然是他。
七郎继续道:“吟芳,我对你早已钟情,比六哥更早,是他冒名顶替从我手中把你抢走,并非我目无伦常染指寡嫂,你喜欢的人本来就是我。”
窗外两个蹲在墙下听壁脚的人此时默默对望一眼。兆言还是青葱少年,听到这等艳异情|事,双颊不由微微泛红,羞涩地抬眼小心觑着杨末;杨末也为自己家里隐秘私事被他窥见而尴尬,瞪眼用唇语威胁他:不许说出去!
第九章双声子4
屋内吟芳犹不敢置信,缓缓摇头,目光呆滞,“不……不是这样的……”
七郎站起来去拉她,被吟芳甩开。她似乎想起什么,抬起头问,“你只在上元节那天见过我,是不是,之后我再见的,都是六郎,”
七郎点头。吟芳沉思片刻,郑重道,“我第一次见你,确实因你相貌堂堂、年少英俊而心生好感。但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所谓一见钟情不过是容貌的吸引。你与六郎相貌一般无二,甚至还学他的端仪之态,这和我遇见他有何分别?之后我再见六郎,与他书信往来、志趣相投,这才彻底为他心折。新婚三日爱意深浓,更是超过以往所有。我心中爱的当然是六郎,爱他端正稳健、爱他刚中有柔、爱他忠义耿直、爱他君子风范,而不是只有一面之缘、性情也非我所好的你。”
七郎不意她说出这番话,心痛难当:“吟芳,你怎么能说出如此绝情的话来?我对你的情意哪里比六哥少?”伸手要去握她的肩。
吟芳闪身避开:“小叔,你不必再说了。我已经嫁给六郎,心里也只念着六郎,请你以后像尊敬大嫂一样,也对我以礼相待。”
七郎道:“我怎么可能把你当大嫂一样对待?我忍了这几个月,快要憋疯了,我一刻也忍不下去,只想跟你……”
吟芳斥道:“可我不想跟你有什么瓜葛。你如果一再纠缠不休,我只有请婆母和大伯、大嫂为我主持公道,到时小叔别怪我不留情面。”
七郎喝多了酒,双目赤红,撕声道:“你就这样跟我划清界限?好啊,你去啊,你去告诉娘和大哥大嫂,说六哥抢了我的意中人,说我喜欢你,说我要你,你去啊!”
吟芳见和他说不清,撇下他想往外走,被七郎一把搂住,捧着她的脸就要强吻。吟芳拼命挣扎,但她哪比得过七郎力大,纠缠中衣襟也被他扯破。吟芳哭叫道:“杨七郎!你禽兽不如!这里是祠堂,你就当着列祖列宗和父亲兄长的面这样对我!”
七郎喘着粗气说:“那就叫列祖列宗和爹爹评评理,你到底是该归我,还是该归六哥!”
窗外偷听的两人吓得不轻,急忙绕过门廊欲冲进去救吟芳。跑到门口,却见石径那头二娘扶着杨夫人正往祠堂走来。杨末这下是真的魂都吓没了,扬声喊道:“啊——娘!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二娘道:“末儿,你叫这么大声做什么,耳朵都被你震聋了。”
杨末上去扶着母亲,顺便挡住她步伐:“娘,前面不是有事吗,您怎么想到现在来这边。”
杨夫人道:“家里的事反正有你嫂嫂们操持,我也操心不动了。还不都是因为你,最近出了这么些事,现在你又要离家,两年都不能回来。我心里闷得很,来找你爹说叨说叨。往常有事,我跟他商量惯了。”
杨末退后一步继续挡着她:“是女儿不更事,让娘亲操心了。反正我是去给爹爹守墓,离家也不远,娘亲不必担忧。”
杨夫人摇摇头,往前走了两步,忽然听见祠堂里叮啷一声烛台落地,问杨末:“有人在里面?”
杨末支吾道:“啊……可能有吧……好像七哥刚刚进去祭拜来着……”祠堂里没有遮蔽,只有一个大门,七郎和六嫂势必无处躲藏,只能拖延时间让他们尽量不要露出马脚。
杨夫人推门而入,里面两人已经分开了,吟芳捂着自己衣领站在一边,发髻散乱,眼眶红红的强忍着眼泪;七郎却还坐在地下,全然没有打算掩饰的样子,手里还握着一截从吟芳身上撕下来的衣料。
二娘看了看两人,疑惑地问:“吟芳,你怎么啦?又哭了?”
“我过来看六郎,一时心中悲伤……”吟芳说着,眼泪没忍住从颊边滚下,她连忙擦去,“我没事的,外面还有事,我先去帮大嫂……”低头从杨末身边往外走。
杨夫人沉声道:“你站住。”
吟芳只得站住了。杨夫人走到她面前,把她按在心口的手拿下来,露出被撕破难以蔽体的衣领,脖子和下巴处还有几个鲜红的齿痕。她转头看了看七郎手里那几片布条,问:“你干的好事?还喝酒了?”
七郎昂首答道:“是。”
杨夫人举起手中的拐杖就朝他脑袋上砸下去:“畜生!她是你嫂嫂!”
她拄的是御赐的龙头拐杖,包铜镶金,一拐下去真能要人命。二娘吓得连忙去劝阻,推了一下,拐杖龙头落在七郎后背,当即把他砸得趴在地上,他也不动不挡。
杨末推兆言道:“你帮我拦一下,我去叫我大哥!”飞奔出祠堂,也没工夫绕路了,提气纵身直接从围墙屋顶上翻越过去。
兆言反应也快,立刻扑过去护住七郎:“夫人且慢!”
他是皇子,杨夫人当然不能连他一起打,收住拐杖道:“我教训我儿子,殿下请让一让。”
兆言道:“七郎自有难言之隐,夫人问清楚缘由再教训不迟。”
杨末一口气翻过好几间屋顶,直接跑到前厅,杨行乾和大娘正好都在。她也没空解释了,从屋上跳下来大喊:“大哥大嫂,快去祠堂!娘要把七哥打死了!”
大郎、大娘、四娘五娘等都是大惊,急忙放下手里的事赶往祠堂。赶到时七郎正跪在地下,除了刚才那一拐,脸上头上还挨了好几下,嘴角边挂了一点彩。二娘扶着杨夫人替她顺气,兆言和吟芳站在旁边。吟芳眼泪直流,硬忍着不让自己哽咽出声。
这几日七郎反复纠缠吟芳,不止杨末一人撞见过,见吟芳狼狈的模样,七郎又把杨夫人气得这么狠,妯娌们也大致猜到是东窗事发了。
杨夫人喘过气来,对七郎道:“你爹娘、哥哥嫂嫂们,活的死的都在这里了,你有什么难言之隐只管说出来。我倒要看看有什么光明正大的理由可以让你淫辱刚刚过世哥哥的妻室!”
七郎跪在地下,把他先遇见吟芳互生好感、六郎冒充他赢得佳人芳心的事说了一遍,说得一屋子的人都哑口无言面面相觑。末了七郎道:“六哥临终前将吟芳托付给我,请母亲成全六哥遗志、七郎心愿,许我接纳迎娶吟芳为妻。”
杨夫人怒道:“威迫寡嫂、欺辱亡兄,你还有脸提出这种要求!你眼里有没有道德伦常!”
七郎争辩道:“爹爹与娘亲年轻时不羁放旷,外人一样把你们说得很不堪,爹娘可有在意过?我尚未婚配,吟芳夫婿过世,除了会被那些道貌岸然多管闲事的人指指点点嚼舌根,我们俩在一起有何不可?”
杨夫人道:“我跟你爹爹两厢情愿,从未妨害过别人,自然不惧人言!你呢?你只顾着自己私欲,淫威逼迫强取豪夺,你有没有问问吟芳,她愿不愿意?”
她一手指向吟芳,所有人连同跪着的七郎都向吟芳看过来,吟芳哭得更厉害。
杨夫人放缓语气道:“吟芳,你自从嫁来我们家,没过过几天好日子,一直在受委屈。这件事你是什么打算?你心里怎么想只管说出来,不用怕别人的闲话。”
吟芳泪流不止,七郎跪在地上满脸期待地仰头望她,就盼她点个头。杨末免不了心疼自己哥哥,过去拉着吟芳袖子小声问:“六嫂,你愿不愿意嫁给我七哥?你别怕,我们家的人才不会为了面子断送自家人的好姻缘,如果你愿意,娘亲一定会成全你;如果你不愿意,也会为你主持公道,绝不让你再受委屈。”
吟芳左右为难,思虑再三,对着杨夫人扑通一声跪倒:“婆婆,您别责罚小叔了,千错万错都是吟芳的错,惹出这些事端害得家宅不宁,我也没脸再留在杨家。请婆婆原谅媳妇不能代六郎尽孝膝下,允我落发出家,以全名节!”
七郎惊愕地望着她,心中比看到她和六郎卿卿我我更痛:“你宁可出家做姑子,也不肯嫁给我?”
吟芳泪流满面,拜伏于地叩首不止。
杨夫人扶起她道:“你快起来,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好姑娘。快别说什么削发为尼的气话了,被六郎在地下知道,该多心疼?他才走了三个月,媳妇就被逼出了家,以后我这个做娘的哪还有脸去见他?你是我们杨家的好媳妇,只要你自己不走,没人能赶你走。”
吟芳拭泪道:“婆婆,可是我……”
杨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对地下面如死灰的七郎道:“你都听到了?这段时间你不许留在家中,免得再做出什么没分寸的事来!跟你妹妹一起去南郊守墓吧,对着你爹爹兄长的坟,想清楚了再回来!”
她转头望向供桌中央杨公的牌位,叹气道:“孩儿他爹,你说咱们家这……唉,罢了罢了,改天我再找个清静的时候来跟你唠叨。”转身由二娘、五娘扶着,携吟芳一同离开了。
七郎颓然跌坐于地,大娘等婆婆一走,立刻去为他清理脸上伤处。
杨末和兆言两个小辈缩在一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兆言小声道:“这样也好,有七郎陪着你,不至于你一个人太寂寞。”
杨末瞪他道:“谁要这种陪?我不怕寂寞。”
兆言嘴唇抿了抿,摆出一副正经劝说老气横秋的模样:“那你好好开解开解你哥哥,别让他为情所困。”
杨末不由挑起眉打量他:“你还懂什么叫为情所困。”
兆言像个小大人:“我懂得很。”
第十章 望远行1
杨末和七郎一同被贬去南郊守墓,确实应了兆言所言,两人还有个伴。红缨的老家就在南郊,距离墓园不足十里,她自请跟随去服侍小姐公子。加上墓园内原有个看守的老仆,帮他们做做粗活,二人守墓服孝的日子倒也清静自在。
兄妹俩守着三五间瓦舍,对着祖宗父兄的墓,每日读书习武练剑。杨末推迟了宇文徕的婚事来守墓,巴不得一直这么拖下去,并不觉得日子清苦难捱,七郎却是因为吟芳受罚,吟芳就在五十里外的家中,他却近前不得,初时很是颓废沮丧。杨末就支使他去清理墓园,他倒也上心,把园子里的杂草拔得一根不剩,松柏全都修剪整齐,一百多座墓碑洗刷得焕然一新,每天都去擦拭。实在闲得无事,杨末就约七郎比剑切磋、辩论兵法,二人武功也都精进不少。
时间就在这样的日常消磨中慢慢过去,没有娱乐嬉戏,却并不觉得无趣,心境也渐渐变得更宽阔平和。杨末有时也会想,以前自己那么贪玩,一天不登高爬蹿就觉得浑身骨头痒,现在居然能两年禁一切游乐,看来是真的长大了。
十五与十六岁这年的分界线,也成了她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她从顽劣泼皮无忧无虑的孩童,跨入了大人的世界。
魏国使团离开洛阳后,皇帝对战死的将士们追加了抚恤表彰。杨公追赠太尉、齐国公,谥曰忠武,敕修府第,杨夫人也获国夫人封号。忠武,这几乎是一个武将身后所能获得的最高褒奖的谥号,爹爹为国征战五十载,最后以身殉国,连鲜卑人都对他敬畏礼让,自然当得起这两个字;而齐国公等号,则多少有点对她这个被迫嫁给仇人和亲的女儿和家人的补偿宽慰之意。
为爹爹保全身后之名,忠义得扬,大约是她身为女儿能为他做的最后一点事了。
墓园周围荒凉,最近的村子也隔开数里远,杨末七郎带着两个仆人住在这里,犹如与世隔绝。平素里鲜有人来访,这两年内来得最多的,就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靖平。他少则十天、多则半月,都会奉大娘之命送来一些吃穿用度的物什,免得小姐和公子在这里缺衣少食吃苦。五十里快马也得一个时辰,七郎有时与靖平切磋论武,当天来不及往返,还会留他过夜。
起初杨末不觉得,后来习惯成定势,就算七郎不挽留,靖平也会过一夜再走,红缨会像伺候她和七郎一样帮靖平把一切都打点好。渐渐地杨末就觉出门道了。
红缨只比她小一岁,以前家里穷苦生得瘦小,这两年身量渐长,也有了少女含苞待放的风姿,该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了。她卖身为奴后一直受靖平照顾,有那么点小心思也是顺理成章。靖平想必也有意,否则不会这么勤快地往墓园跑。
杨末就存了撮合他俩的意思。这天靖平又来,吃完饭闲话时她半开玩笑地问:“靖平,你已经过了可以婚娶的年龄,福叔有没有催促你?再拖可就大了。”
靖平却说:“大将军对我恩同再造,我虽然不是他的子孙,但也有一腔哀痛追思之情,丧期不该婚娶。我跟爹爹说过了,他也觉得应该如此。”
杨末道:“那也行,反正红缨才十六,还得过两年才能婚配。”
红缨一听这话立刻羞红了脸,低头觑着靖平,看他如何反应。靖平却不如她所愿,绷着脸一言不发没有表态。
七郎正在一边拭剑,站起来道:“靖平,我这个月又练了一套新剑法,正好拿你喂招。走,咱们到外头比划比划,这回一定不会再输给你!”
靖平也不跟他客气:“要不是因为你是少爷对你手下留情,你输得还要更惨!”两人一个持刀一个握剑直接飞身跃出门去。
杨末被他们说得也技痒,喊道:“等等我!你们先打,打赢了的再跟我比试!”回头对红缨眨眨眼小声道:“你放心,再过两月我就能回去了,等我禀明大嫂,让她给你做主!”
红缨是个率直爽利的姑娘,也不扭捏,像模像样地对她抱拳道:“谢小姐成全!”
杨末追出门外,七郎和靖平已经斗了好几个回合,剑影刀风战成一团。七郎新练的这套剑法路数诡异,靖平不敢轻敌,防守观察小心应对,估计不等七郎把招数全都演一遍是不会分出胜负了。
她在一边看得焦急,突发奇想道:“七哥、靖平,今日我们来个三人切磋乱斗吧,不用等你们分出胜负了。”提剑跃入场中,一剑将二人荡开。
七郎往后退了退:“三人如何切磋?哪有这种比试法?”
杨末道:“真到了战场上,谁知会和几个人对阵?各种情形都要演练得应付自如。”
七郎道:“强词夺理!那我就先和靖平一起把你拿下,看你还出馊主意不!”手挽剑花向她袭来。
杨末躲过一招,问靖平:“靖平,你是帮我还是帮他?”
靖平不听七郎言,举刀攻向七郎,气得七郎吱哇乱叫:“靖平,你怎么帮起她来了!”
三人打得乱七八糟,竹篱外忽然传来一句嘶哑怪异的男声:“杨末,别瞎搅和你哥哥比武了,要打我来跟你比试。”
杨末停手一看,院子栅栏外的人竟然是兆言,胯|下黑马还喷着热气,显是刚赶了远路过来。她诧异地问:“你又来了……你的嗓子怎么啦?”
除了靖平,兆言是第二个来访最多的客人。起初他来得比靖平还勤,恨不得陪杨末和七郎住在这儿,被杨末骂了好几次碰了一鼻子灰,之后才来得少了,但每隔月余还是会跑过来,理由是六郎教他三十二路剑法,教了一半六郎就亡故,现在只能向七郎讨教。七郎也惯着他,每次都留他住上好几日。这回似乎隔得最久,有三个月没来了。
兆言忽地脸红了,抿着唇不说话。杨末为他打开竹篱笆门:“你又自己一个人偷偷跑过来,也不带个人,路上碰到个劫道的就死惨了,你是真不把自己当皇亲国戚呀。”
兆言下马,把马系在门外栏杆上,解下马鞍上的宝剑握在手中:“我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窝囊废,劫道的我怕他们?”
他一开口旁人就听出来了,嗓音确实与平时大不相同,又哑又涩,像公鸭叫似的难听。杨末问:“你的嗓子到底怎么啦?着凉了?”
七郎笑着走过来:“殿下这是要大人了,变声呢。”
一说兆言脸色更红。他从三月前发现喉间长节,嗓音变粗,所以一直忍着没来找杨末。忍了三个月也不见好转,问了太医说长可达数年,实在忍不住还是来了。
杨末这才注意到他的不同之处,站到他身边举手比了比:“真的呀,好像长高了不少,都齐到我鼻子了。”
兆言把她放在自己头顶比划的手打掉:“过两年就超过你了!”
杨末也不跟他计较,离得近了看出他唇上也长出了细细的绒毛,笑道:“殿下都开始长胡子了,真的是大男人了呢!”
兆言脸色微红,并不羞赧,似乎还觉得颇为自豪。杨末转回头又问:“这回不会再像两年前似的说‘女人烦死了,又不能陪我玩,我一个都不要’了吧?”
当时淑妃为他选妃,已经挑中了五名适龄少女,定其中家世最高的一名为燕王妃,其余四名为孺人。到了快行文定的时候,燕王殿下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一副屁都不懂的愣头青毛小子架势,搞得少女们及其家眷好不尴尬。
淑妃也觉得他还太小,未经人事难为人夫,便说等他满十六岁再议婚配。他年纪小拖得起,那几名少女待字闺中没个准信却急坏了父母大人,尤其是最大的比他大两岁,明年便要成年了。征得淑妃同意,其中两名年龄最大的已经另选佳婿,年后就要成婚。
有人把这事说到兆言面前糗他,他却满不在乎地说:“她们能另选称心合意的如意郎君不是最好,省得被我耽误。”让人气都气不动他。
兆言低着头小声嘀咕了一句,杨末没听清,刚想追问,靖平也收起刀过来道:“殿下要过来怎么不找我一起,我每旬都来送衣食家用,两个人路上也好照应。”
杨末道:“对呀,靖平的武功可不输大内高手,有他在身边,碰上二三十个劫道的也不怕,往后你想来就找他吧。”
兆言抬起头:“你不是还有两个月孝期即满,不用留在这儿了。”
靖平掐指算了算:“到正月十九是整二十七个月,能通融一下年前回去吗?不然老夫人今年又没有儿女陪着一起过年了。殿下,你帮着向陛下说说情,为了陪伴母亲,早这么十几二十天不要紧吧?”
老夫人现今只剩四个子女,大郎杨行乾因父丧丁忧,边关无人,皇帝以家中有弟弟妹妹为父守丧为由,只让他服丧一年便催去边疆守城了;三女淑妃深居宫中;七郎和杨末都在墓园守丧,整整两年没有归过家。幸而老夫人还有一众孝顺能干的儿媳,不至于太过凄清。
说到母亲杨末也心有不忍:“如果新年能一家团圆当然再好不过……”
兆言抢道:“你不能回去!”
三人都看向他:“为何?”
兆言迟疑半晌,嗫嚅道:“鲜卑人……鲜卑人派使臣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