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见陆帆声音的时候, 他都还没意识到这话是对自己说的,只是茫然地抬起了头。
妖魔道在他对面。
正道诸多宗门在他身后。
他回转头去,看见陆帆那一张脸, 还有那许多因沈独即将离开而急切无比的面孔, 一下竟然觉得陌生。
心里不知什么念头涌了出来,方晓站在原地,握紧了手中这一把血染的雪鹿剑,不但没有追上去取沈独的性命,反而还后退了一步。
正道众人顿时一阵耸动。
妖魔道这边姚青等人却是知道沈独平日是何等说一不二之人, 根本都没想过让沈独收回他刚才说过的话,见了眼下这情况,只当机立断道:“护剑!别让他们得手!”
正道那头有人飞身而来要抢方晓手中的剑,妖魔道这边却不敢坐视这已然与沈独性命相系的剑落入对方手中,立刻与抢剑之人战成了一团。
先前短暂停顿的争端,再一次爆发!
陆帆急红了眼,一旁的池饮看了眼前的乱象,却是顷刻间就已经看清了局势的关键,提醒道:“陆庄主,沈独要进去了。”
于是陆帆陡然醒悟,一时再顾不得那剑不剑的事,只是豁然抬手,向着前方沈独的背影一指,狠声道:“先杀魔头!”
他乃是斜风山庄的庄主,今日在此设伏的人泰半都是他的,虽然觉得在沈独向方晓下跪磕头之后还要动手,有那么一点奇怪,可毕竟他的话下面人得听。
所以仅有片刻的迟疑。
下一刻所有正在动手的和没有动手的人,都朝着峡谷口的沈独冲了过去!
一如那一日五风口的夜战一般,十八般武器俱上,半点情面也不留!
沈独却半点也不惊讶。
不是正道之中都是小人,都是伪君子,只是今日在天机禅院山门外设伏的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所求罢了。
他们若真容他这般轻易走了,怕才是出人意料。
只是他并没有想到,所有向他袭来的刀剑和暗器,竟然没有一样落到他的身上,反而被一柄如月华在水似的软剑扫荡出去!
“铮——”
那是沈独认得的剑,也是正道认得的剑!
那是顾昭的剑——
蟾宫!
所有动手的人都愣住了。
就这样眼睁睁看着顾昭在半空中一个旋身收回剑来,甩出一道暗银的剑光,凛然超尘地落在了沈独的身前。
比山水更渺远的眉眼,淡,也静。
垂剑而指时,那剑锋所向,竟不是身后的魔头,而是身前的同道!
“顾少山这是何意!”
陆帆万万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有人出来坏事,且这个人不是旁人,而是昔日怎么看怎么与沈独势不两立的顾昭!
顾昭笑了,也没回头看沈独一眼,只是看向了池饮:“顾某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人在江湖,到底该讲信义二字。这方晓乃是天水盟属下,方才他已经说了沈独下跪磕头便让他通过此处。如今诸位再动手,怕不是很合适吧?”
说实话,正道这边也这样觉得。
只是不知为什么,这话从顾昭口中说出来,好像不是那么对劲。分明他以往也是总站在公理与正义的一边,这一次似乎也没区别。可……
到底是哪里不对?
众人一时说不清楚古怪的感觉从何而来。
可心思更敏锐的已从眼前这一幕中,感觉出了惊人的熟悉——
这一幕,与当日天下会顾昭不杀沈独,何其相似!
池饮陡然眯了眼。
陆帆脑子里也冒出了一个往日根本不敢去想的念头:“顾少山,你可知道自己现在正在干什么,又正在说什么?!此刻放过这魔头,无异于放虎归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你可不要自己犯糊涂,生出不该有的妇人之仁来!”
妇人之仁?
这还是顾昭头一次听人这样评价自己。
他觉得挺有意思的,只是在环顾此刻用各种各样的目光看着自己的所有人时,又怪异地觉出了几分深重的悲哀。
此时此刻他所作所为,分明是这十来日里已经在心里算计过了一千遍一万遍的冷酷理智之举,可为什么——
他心里还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告诉他?
告诉他:你疯了。
顾昭持剑的手没有分毫颤动,挡在沈独面前的身影也半点没有移开的迹象,甚至连声音都是冷静的:“杀戮深重固然该死,可出尔反尔也并不磊落。既然雪鹿剑已在方晓之手,将来只需在武林寻觅有心复仇之人,便可取沈独项上人头。不过迟上几天罢了,这么一点时间,陆庄主与池少盟主,都等不了吗?”
“一派胡言!”
池饮没说话,陆帆却已然动了真怒,彻底感觉出顾昭这一回是真要跟自己作对了,先前所有的客气便消失一空。
“邪魔外道,虚伪狡诈!他说的话岂可轻信?!顾少山素为蓬山第一仙,乃是正道标榜,人人敬佩的高风亮节之人,今日却如此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站在这满手血腥的魔头一边,究竟意欲何为?!你再不退开,便恕老夫等斗胆,要怀疑你与这魔头勾结已有,对我正道包藏祸心了!”
“顾昭……”
顾昭身后,沈独略显得复杂的声音响起,似乎是想要对他说点什么。
可顾昭根本不想听。
他心内那一股先前强压下来的邪火,“噌”一下就冒了上来,几乎要烧毁他所有的理智,但他却无法分清这怒意到底是因为陆帆这明摆着要翻脸的话,还是因为沈独那一声低低的唤。
这一刻头也不回地骂出声来!
“滚!当断不断,该走不走!你他妈等着留下来挨操吗?!”
“你他妈”三个字出来的时候,正道所有人都傻了一瞬,“挨操”两个字一出之后,有些人连刀剑都掉到了地上。
可能……
是幻听了吧?
沈独却是早已熟悉了。
他站在顾昭身后,顾昭看不见他此刻的模样,他也看不顾昭此刻的神情。
只是旧日点滴,忽然就这么淌了过来。
从赤云礁上初初交手之战,到达成默契一正一邪戏耍江湖,再到数月之前危机四伏一场鸿门宴,及至眼下仗剑而起冒天下之大不韪……
顾昭还是那个顾昭。
青衫一袭,玉簪束发,蟾宫剑在手,举止间便是流风回雪,意能谪仙……
连这满口糙话也没改。
沈独终是慢慢笑了一声,看了还不大摸得着头脑的姚青和凤箫,知道新的一场杀戮已在眼前了,可到底是没去看那些面色难看的正道人士一眼,只是喟叹般轻道:“谢了……”
他们认识了五载,也狼狈为奸了五载。这中间有过相互都信任的时候,也有过相互都怀疑的时候,曾经默契与共,也曾经拔剑相向……
顾昭救过沈独很多次。
可不管遇到的是多危难的情况,他又为救他违背了自己多少原则,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沈独从不会说一个“谢”字。
只因为他们从来只是认识,只因为利益的偶然拼凑在了一起,虽然比旁人更了解对方,但真论起来连“朋友”二字都算不上。
从头到尾,不过各取所需。
顾昭曾因他从不道谢的习惯打趣过他,可心里从没有想过真有听见这个字的瞬间。
这样……
嘲讽的瞬间。
这一刻顾昭几乎要忍不住回头去看他,只是他出于利益考量的理智与冷酷,精准而强势地控制着他的身体,让他一动也不动、甚至连表情都没有半点变化地站在原地,听着身后那人一步步走远。
正道众人终于反应过来了。
眼见着沈独已经进入那峡谷,所有人都急了。
陆帆一腔怒意在胸膛里点了火一般疯狂地炸开,只将自己腰间所佩之剑拔了出来,指向顾昭:“顾少山,你再不让开,可不要怪我等不念昔日情分了!”
“情分?”
顾昭笑一声,手腕轻轻一转,蟾宫剑的光华如月华一般流淌开来,却只在众人眼底铺开了一片寒凉的剑意。
话出口,是所有人都陌生的桀骜。
“老子早他妈看你不顺眼了,情你麻痹的分!”
还没等陆帆反应过来,他人随剑走,已先下手为强!这阵子暴涨上来的修为,霎时间展露在所有人面前,拉开了杀戮最恐怖的序幕!
正与邪的分野,在这一刻模糊。
顾昭的诡变,迅速将陆帆、池饮等人卷入了杀戮,也将蓬山、斜风山庄、天水盟甚至是妖魔道的人卷入其中,迅速衍变成一场近乎一边倒的屠杀。
这个江湖的人,从头到尾都没真正看明白过:世间最大的邪魔,从来不在妖魔道,而是藏在他们身边。
鲜血如河,浸入了峡谷前的地面。
沈独头也不回地走在那只有一线光明的峡谷里面,老旧的岩壁上还残留着旧年那些逃亡至此却终遭一劫之人的鲜血痕迹,脚下从不空山高处流淌而下的溪流却与旧日一般清澈。
杀戮就在身后,但已经与他无关。
他不可避免地想起自己第一次抵达此处时的情景,一样的满手鲜血,满身杀戮。
只是当时他邪,现在他真。
如今第三次从这峡谷中经过,所有往昔的妖戾与忐忑都已放下,只余下一种担当过后的坦然。
在走出峡谷的一刻,天光重新照在了他的身上,也让他看见了依旧伫立在溪水里从未有过改变的止戈碑。
还有……
那山门之前,无数严阵以待的僧人,以及立在僧人们正中的缘灭方丈。
沈独已经没有力气再打一场了,只是抬起头来,用那一双阴霾散去后干净得像是琉璃的一双眼眸,看向缘灭,平静道:“我想见他。”


第99章 无忧花开┃你皈依佛,我皈依你。
缘灭方丈想说, 善哉已进了业塔自自省己罪、面壁思过, 沈施主怕是见不着了。
然而沈独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还不等缘灭方丈给他什么答复, 他便又淡淡道:“方丈若不让我见,我昏倒死在山门前事小,世间妖邪魔头又复出事大。”
“你是在威胁我禅院吗?!”
缘灭方丈皱眉没答话, 后头一名持棍的武僧已然横眉竖目,显然是看不惯沈独到了极点。
可沈独哪里会去搭理他?
从头到尾都像是没听到这话一般,连目光都没移开过, 只依旧注视着缘灭:“方丈考虑好了吗?”
缘灭方丈早在上次妖魔道与正道一同逼上山门的时候, 就领教过沈独的难缠了,没料想如今人虽然重伤, 人却比先前还难应付了。偏偏佛门对苦厄众生一视同仁,无论是让他看沈独重回山外杀戮, 还是看他死在山门前,都做不到。
于是终无奈地一叹。
“阿弥陀佛, 天怜世人,我佛慈悲。沈施主想见之人,此刻已在业塔之中。只是业塔为罪塔, 一则守塔僧未必放你进去, 二则施主想见之人未必愿意见你。”
“他不愿见我又怎样?”沈独笑了一声,已听明白了缘灭言下并无阻拦之意,只道,“我想要见他,这便足够了。”
天机禅院的僧人们还从未见过这般厚颜无耻之人, 更没有想过那许多总让人浮想联翩的传言会因为这个人,落到他们仰视也不能及的那一位最有慧根的僧人身上。
这一时间,全都看着他没了言语。
沈独却没有理会这些了,只是对缘灭方丈轻道了一声“谢过”,便抬步上了台阶。
不空山上,晨光熹微。
轻薄的雾气纱似的在山间浮荡,山下的竹海碧波一般摇晃,上山的台阶一重一重,被初升不久的日头照着,像是一道天梯直通高处。
僧人们相觑一眼,到底为他让开了道。
这满身血污还未洗尽的昔日魔头,便一步步拾级而上,无端端让身后所有人想起了月前另一名僧人回到禅院后,一步一步跪上禅院时的姿态。
缘灭方丈无言。
只是他既然应允,此刻便不会横加阻拦,是以从头到尾只是平和而悲悯地看着。
山门峡谷外的杀戮还在继续。
沈独的脚步没有停过。
他一步步走过了三重山门,看着山门上那山山水水的篆字,若有所悟,可细想时还是什么都不懂,于是便记起来,那和尚说自己榆木疙瘩,半点慧根都没有,约莫是真了。
浸满了鲜血的长袍袍角,在长长的台阶上留下了逶迤的血痕,但随着他走远又渐渐干涸。
从山下到山上,沈独觉得自己走了很久。
可真当站到了禅院这一片恢弘的建筑前,看见那一座业塔孤高冷落的影子时,又觉只不过是这么一瞬。
藏经阁卧伏在西北,千佛殿偏坐于东北,高高的业塔却在东南角上。八角舍利塔,陈旧的塔身沉淀着风雨侵蚀的痕迹,上面书写着的一行又一行经文,有的依旧清晰,有的却已经模糊。
八面塔身,刻的是天龙部众。
塔旁栽着一棵高大遒劲的老树,树上开满了金灿灿的花朵,一片堆着一片。
树下的台阶上,盘坐着一形容枯槁的老僧。
在沈独走到台阶下的时候,他那满布着皱纹的眼皮便动了一动,慢慢掀开,看向了他。
沈独便驻足,抬首望这高高的佛塔。
他问:“法师,他便在里面吗?”
那老僧看了他满身的鲜血与平静的面容一眼,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打了个机锋:“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
“扯你妈的鬼。”
这一段公案沈独还是听过的,只是压根儿不想往下听,当着这一名明显不简单的老僧的面,他已是冷笑了一声:“狗屁的‘仁者心动’!一个巴掌拍不响,风吹幡动,自然是风动幡也动。风不动,幡不动,你心动一个给老子看看?”
“……”
老禅师历经世事,见过了几多风雨,可在他面前还敢如此粗鄙的,沈独算是独一份。他看沈独的目光,忽然也变得一言难尽了起来。最终竟是长叹,宣了一声佛号。
“罪过!朽木不可雕也!”
只是话出口,心里想的却是:这魔头,老衲降不住,烫手的山芋还是莫要纠缠太久,让有本事的人收拾吧。
于是形容枯槁的僧人合十微笑。
只宽容忍让地对眼前沈独道:“业塔忏悔,素来是里面的人不能出,倒也没说过外面的人不能进。施主既怀执念而来,自然进也无妨。”
“……”
是不是有点太轻松了?
沈独来的一路上都在想,若天机禅院这帮秃驴也跟外面的人一般不识趣,便干脆下山养精蓄锐,或者再跟顾昭勾兑勾兑,一起搞了禅院,把和尚抢走便是。
可现在竟然不用了。
看着老僧人这看似普通实则透着几分高深莫测的笑容,他心里难免有些发毛,但一时又想不透其中关窍,也不觉得自己这将死之身有什么值得人算计的,所以只看着对方,迟疑了片刻,便懒得再想很多。
想了小半辈子,累了。
现在?爱他妈谁谁谁去吧。
沈独不是很看得惯这老秃驴,所以对方虽然没为难他还给他让开了道,可他也只是挑了一挑眉,半个“谢”字也没有,直接走上了台阶,推开了业塔紧闭的大门。
七重浮屠,庄严肃穆。
门外的天光斜斜照进门里,空气里浮动着发亮的微尘,高大的佛像立在塔内,低眉敛目,周遭的墙壁上堆放满古老陈旧的经卷,经卷的缝隙里偶见旧日刀剑留下的痕迹,也不知上百年还是上千年了,看着竟有些触目惊心。
传闻这一座业塔乃是为禅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位“杀生佛”所立,因有杀生之孽,所以名曰“业塔”。
解了百舌毒的舍利,便是祂坐化后所留。
沈独从来不信神佛,入了此塔见了此佛,也生不出什么敬畏之心,所以拜也懒得拜,直接从另一侧老旧的木梯往上行去。
佛塔越往上越狭窄。
他在心里数着层数。
数到一个“七”字的时候,便觉得一颗心微微颤了颤,脚下便是最后一级台阶。有那么一瞬间,他忽然有一种回头就走的冲动。
万一……
万一和尚真不愿意见他,万一他不顾一切的奔赴只是一厢情愿,万一……
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万一。
可万一,他还是喜欢他呢?
天底下的事情,每一件还未发生的,都拥有着无穷无尽的万一。可如果不敢做,不去做,心底真正期盼的那个万一,便永远只是万一。
沈独想,有什么好怕呢?
最坏也不过就是这样了。
“啪嗒。”
于是还是踏了上去,转过两步来,便望见了那一道熟悉的身影。
四周依旧是堆得高高的陈旧经卷,中间置了一张普通的长案,两摞经卷叠在一旁,却有两本泛黄的经卷被人翻开了摊在案上。
僧人便盘坐在蒲团上,埋首誊抄经文。
衣袂雪白,坠在地面,被窗外透进来的那一方天光照着,好似也在发亮。
他知道他进来了。
沈独也知道他知道他进来了。
只是这时候站在后面看着他的背影,又有一种千言万语都归于了静默的感觉。
山不言,水不语;你不言,我不语。
默立了良久之后,才走了过去,看着他依旧誊抄经文的修长手指,还有落在纸页上那好看的字迹。
沈独忽然就低低笑了一声。
他问他道:“我来了,你却不搭理,是想要我走?”
对他的到来和疑问,善哉似乎半点惊讶也没有,执笔的手不过微微一顿,也不回头,便笑:“顾昭此人,颇值深思。”
从来只听过旁人用痛恨或者惊羡的口吻提前顾昭,评价他的话也大多走两个极端。妖魔道的骂他阴险卑鄙诡计多端,正道的夸他足智多谋光风霁月。
可这样举重若轻的,还是头回听。
沈独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只道:“他斗不过你。你除了我,无所欲求,可他还有野心。”
僧人便不言语了。
沈独的脑袋长在脖子上,也不是都没用的。
早在顾昭将杀生佛舍利制的药端给他喝的时候,他便已了然和尚的“算计”。
“说过让你不要走,偏偏你打了诳语,骗我哄我,最后还是一走了之,跑回这劳什子的天机禅院,拿什么杀生佛舍利。且又故意没救姚青。你是把我看得太清,知道我一定会铤而走险去找顾昭。之后得了舍利,又直接让人送到蓬山……”
“姓顾的怕都要被你气死了。”
“和尚,你说你到底是罪人、出家人、聪明人,还是那坐收渔利的渔翁呢?”
沈独长身跪在了他身后,伸出手去环住了他的腰,把脑袋搁到了他肩膀上:“问你话呢,你说你到底什么人?”
“什么人也不是。”
经文是抄不下去了,善哉叹了一口气,轻轻搁笔,转过头来,沈独那一张苍白的、还沾着点伤痕血污的脸,便近在眼前。
还有那含着些微笑意的唇角。
他眉眼一低,便自然地亲了他的唇角,待唇分时,才想起自己不该在业塔中做这等事,于是莫名笑了一声,淡淡道:“只是你喜欢的人。”
沈独一下红了眼。
只是在秃驴面前他总嘴硬也不肯认输,便强嗤一声,声音有点哽咽的低哑:“也是喜欢老子的人。”
善哉说不出这一刻心底的感觉,因沈独就抱着他、靠在他肩膀上,所以他轻易便能察觉出他的心跳,他的颤抖,他的紧张……
还有那张牙舞爪的喜欢。
风从外面吹了进来,一只蝴蝶在天光里飞来飞去,他望了很久,才慢慢顺从着自己本心道:“是。”
“那你是不是也知道,我一定会来找你?”
“知道。”
“你也知道我进得来?”
“知道。”
“为什么?”
“世间从无神佛,禅院都是凡人。凡人者,七情六欲皆有,喜怒哀乐也俱。翻遍佛法,寻根究底,也脱不出‘情理’二字。何况禅院诸位高僧都不想沾上你这麻烦,除我之外无人解得。”
“……这话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嗯。”
……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瞬间,沈独又好想打人,仿佛回到当初善哉平平淡淡跟他说“让你一只手你也打不过我”的时候,这他妈是人能说出来的话?!
还“嗯”?
嗯你大爷。
沈独咬牙看了他半天,满肚子都是邪火,几乎立刻想要跟他吵起来。只是抬眸触到他那温温然注视着自己的眼神,清隽的轮廓,一如初见时一般,沾染着几许让人动容的烟火气。
他说,我心,便是佛心。
所有的情绪都在这一刻消融一空,转而被一种异样的酸涩所取代,在他胸腔里蔓延。
僧人宽阔的后背贴着他滚烫的胸膛,沈独眨了眨眼,忽然便不敢看他,只是将额头贴在他挂了佛珠的脖颈上,慢慢道:“你说世间从无真正的神佛,只有一个善字。你也答应过,我不死你不走,我不想让你言而无信。我应该要留下来。可是我既不信神佛,也不信善,更不想剃成秃头当和尚……”
善哉望着窗外静默。
有一滴滚烫的泪坠在他脖颈上,是沈独垂首低眸,如烙印一般,亲吻他颈后的佛珠:“和尚,我只信你。你皈依佛,我皈依你,可好?”
该是禅院里的无忧花开了吧?
小小的一只蝴蝶,扇动着轻盈的翅膀,从这狭窄的一方窗前经过了许多次,终于飞了进来。
善哉伸出手去,蝴蝶便向他指尖停落。
这一刻,他忽然便分不清,自己到底是那停落的蝴蝶,还是那绽放的心花,只是慢慢地笑了出来。
天光透进慧眼,澄澈如琉璃。
然后听到自己模糊而平和的声音:“……好。”
蝴蝶飞进去,又飞了出来。
晴朗的天空高旷净蓝,不空山上,迟开了月余的无忧花都已盛放,将那金红的颜色堆满枝桠,仿佛在这佛顶上堆了一连片金灿灿的云霞。
业塔高耸,佛陀却只拈花而笑。
千罪万业,也不过终于一句皈依。
如此罢了。


第100章 顾昭:江湖一梦
“你、你是谁?”
昨夜下过了一场雨,阴暗的地牢里倒少了炎夏的闷热, 只是变得潮湿了不少, 以至于透出一股隐隐的霉味儿。
方晓听见了那个人的脚步声, 再一次问出了声来。
顾昭就站在地牢的过道里平静地看着他,像是透过他在看曾与他有过关联的另一个人。
只是从头到尾他都没有说话。
脚步声再起,平稳且平缓。
自不空山前那血色的一役之后, 方晓还未得到妖魔道那一位姚右使的庇护,便被一伙人抓了起来,夺走了那一柄雪鹿剑,关进了这永远不见天日的地牢中。
可他竟不知到底是谁抓了自己。
此刻听见那脚步又要离开,连日来的恐惧压抑到了极限,终于演变成了愤怒的嘶喊:“卑鄙小人!你是谁!你到底是谁?!抓我想干什么?”
空荡荡的地牢里, 只有一片回声。
顾昭的脚步从不因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停留。
从地牢出来,走过一片绿荫浓密的走廊,经过几座堆砌得写意的湖石, 一抬眼便能看见蓬山那仙境一般的景致了。
这几日来庆贺他正式执掌蓬山的客人们, 差不多已经都离开了,只有少数几个交情稍微厚些的还住在后面的客房中。
其中自然包括斜风山庄的新庄主陆飞婵。
此刻人就站在楼阁前面台阶上, 见他不知道从哪里走过来, 心里便生出几分疑惑,但只笑道:“如今可真是贵人事忙了,自打接掌蓬山之后,连要找你都要问上三四遍,先来这里等着。”
陆飞婵话里是有点嘲讽的意思的。
毕竟几个月前不空山前那一场杀戮, 实在是透出一种让人不得不怀疑的奇诡味道。
怎么算,顾昭都太清白了。
斜风山庄的事情一般都是她父亲处理的,围杀沈独当然也是,陆飞婵知道这个消息,只是陆帆知道她与沈独交好,早早便让人将她看守在了家里,不让她出去捣乱。
所以那一日到底发生了什么,她竟然不知道。
陆飞婵只知道,当日斜风山庄与天水盟的人一个都没活下来,全死了,包括她那野心勃勃的父亲陆帆和同样卓有算计的天水盟少盟主池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