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裴无寂真是差点就要气疯了!
“那三卷佛藏就如此重要,值得你冒着被顾昭再次算计的危险舍身去争?!”
裴无寂永远是矛盾的,沈独能看懂他,包括他此时此刻的愤怒和脱口而出的话语。
只是……
这一切都不能改变他的答案:“值得。”
因为就连顾昭都不知道,他愿意答应这一桩几乎等于为他人做嫁衣的交易,为的不仅仅是三卷佛藏,更因为天机禅院里某一个人。
他想过了——
那秃驴不愿意跟他走,他凭什么不能逼他走、抢他走?
他沈独本就是个魔头,行事自该肆无忌惮。秃驴的想法?手无缚鸡之力,他的想法算个屁!
这天下,从不该有他看上了却得不到的东西。
人也一样。
他这一次,就是要上天机禅院,抢一个人走。
第51章 剑庐行┃隐隐然的不妙预感。
值得?
跟了沈独这么多年, 裴无寂能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吗?最惜的就是这一条命, 若没要事轻易不犯险。
可现在为着区区的三卷佛藏, 竟敢去天下会?
裴无寂一身暗红的衣袍上透着一种压抑又死寂的气息,身体则犹如他握紧的手指那般紧绷着,看沈独的目光里, 已然沉着几分嘲弄。但很快,这几分嘲弄就变成了一种近乎于深切的悲哀。
他问:“你六合神诀,是不是要大成了?”
沈独看着他, 无言。
于是裴无寂什么都明白了。
那突如其来的感觉, 约莫是心如刀绞,让他身子都跟着晃了一下, 那嘲弄和悲哀都不见了,只剩下满面的颓然。
他来了。
说了几句话。
又转身走了。
沈独便坐在那榻上看着他寂寂然离去的背影, 很快又听到外面响起了凤箫惊讶的声音:“你什么时候过来的?谁准许你过来了,又想要干什么!你……”
然而裴无寂约莫是没搭理她。
脚步声很快去远。
凤箫与别的侍女们的脚步声却近了。
间天崖上的早晨, 总是雾茫茫的。
侍女们端着伺候他洗漱的一应器具,随凤箫一道走进来,沈独便一句话没说, 洗漱净面, 又用过了米粥,却不往外走。
他只吩咐凤箫:“这几日我要闭关,道中有什么事情,都让裴左使、姚右使和崔先生解决。若遇到什么难以决断、意见不一之事,则依裴左使的意思行事。”
凤箫顿时目瞪口呆。
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沈独竟然会在这时候闭关, 更没有想到在裴无寂做下那些事情之后,沈独竟然还这么信任他!
这不等于将整个妖魔道都交给了裴无寂吗?
她想要反驳,想要询问,可到底还是被沈独赶了出去。待她将消息递出去,整个间天崖上几乎立刻就炸开了锅。
谁能想得到?
这一段日子以来,人人都以为裴无寂是被架空了,接下来必定没他好日子过。可一眨眼,道主闭关,妖魔道又是裴无寂的了。
这他娘的,怎么回事?
不管是有脑子的还是没脑子的,谁也搞不明白沈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连姚青、崔红两人听了这消息都不由紧缩了眉头。
间天崖上,一时是谣言四起。
有人说,永嘉关与顾昭对战,势必消耗了沈独不少的力气,甚至让他受了重伤,才忽然需要闭关;
有人说,裴无寂手段高超,在永嘉关劫走了武圣后人,算是为妖魔道立下了大功,重得道主信任是应该的;
当然,也有人说——
沈独死活不处置裴无寂,无非是色令智昏。只怕是姓裴的不要脸,在床上把道主给哄好了,才有今日。
裴无寂是什么反应,没人知道。
这样的流言蜚语也传不到沈独的耳中,或者说,即便是传到了沈独的耳中,他也不会在意。
小十年了,这样的话还少吗?
不管是他,还是裴无寂,都应该习惯了。
斜风山庄天下会将会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召开,江湖上早热闹了起来,除了庄主陆帆固定邀请发出去的那些请帖之外,其他的不记名请帖已经是一帖难求。加上今年情况特殊,听说还给妖魔道发了请帖,虽不知沈独会不会去,可江湖上各大势力依旧密切地关注了起来。
正月廿四,沈独出关。
次日下午,寒绝顶议事。
因他原本武学造诣就已经极高,所以众人完全看不出他这一次闭关之后的深浅来,只是下意识觉得一定是比原来更厉害了。
当然事实也的确相去不远。
自六合神诀之后,沈独还从未接触过这样高深玄奥的功法,虽只有三章,可这几日闭关只将第一章 练了,便觉内力更厚了一分,且比一般功法修成的内力更坚实雄浑。
偶一试威力,虽无一招半式,却如虎啸龙吟,强劲猛烈。
他虽没接触过武圣娄东望,但依据江湖上大部分的传言来看,此人杀人手段极为酷烈,功法也走刚劲的一派,全无半点阴邪之感。所以这三章功法,比起传说中的“三卷佛藏”好像是少了一些,可也未必不是武圣留下的武学精要。
所以沈独对这东西的来历虽有些忌惮,但他从不是想去细究根底的那种人,练了也就练了。
死马当活马医没什么不好。
反正这条贱命也就剩下两年,练不练有什么区别呢?
心里这念头越清楚,他言语和行事上的顾忌也就更少。一整上午的议事里,他说的话都没超过十句,临到结束时才做了一番安排。
斜风山庄在江宁。
这一次沈独一定要去天下会,间天崖上下自然是反对,但碍于他的威压,再大的反对也掀不出什么水花来。
只是该做的准备是要有的。
他特点了妖魔道上最精锐的三堂高手,在天下会之前便秘密往斜风山庄去,另要捎上武圣后人娄璋,以防半路上出什么差错。
而他自己则是轻装简从,先去剑庐。
这是兵分两路,他大摇大摆不掩饰自己半点行踪,暗中妖魔道上的高手却已经带着武圣后人去江宁,保管让人看不出半点端倪来。
正月廿六,沈独再一次离开了妖魔道。
身边带着的人不多,也就三个,同时也是妖魔道上除他自己之外地位和武功最高的三个:裴无寂、姚青和崔红。
凤箫知道这消息不免又哭了一回。
毕竟沈独都把裴无寂带走了,居然不带着她一起去看热闹,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只是被姚青那凶巴巴的眼神一瞪,就委屈地藏起了眼泪,不敢再闹腾什么,只敢嗫嚅着小声让他们回来给她讲,再带点外面新鲜的吃的喝的玩的。
姚青自是不耐烦地应了。
如此,一行四人才终于离开了间天崖,自西北而东南,过了几条险道,终于在两日后的下午抵达了荆门。
荆门临长江踞汉江,倒是个难得的好地方。
只是此地在江湖之中有名声,算来算去,终究是因为这城中一座剑庐。
初时,这所谓的剑庐,不过就是城中一再普通不过的铁匠铺。铸剑师黎炎那时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铁匠。但后来山中忽然发现了一座陨铁矿,终于引得江湖人士纷至沓来。
但怪的是,竟无人能将陨铁打造成兵器。
直到有一天黎炎潜心钻研,终用了特殊的方法进行锻造,这才开启了“剑庐”的传奇。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昔日的铁匠黎炎已靠着精湛的锻造技术,拥有了江湖第一铸剑师的美名,昔日的铁匠铺也成了如今城中鼎鼎有名的“剑庐”。
明日便是他六十大寿。
数十年来黎炎为江湖上不少高手名士锻造过兵器,人缘极好,更不用说他大寿之日正好还要从寒潭之中起出一柄新铸的宝剑。所以沈独他们到时,城中热闹非凡,到处都是人。
“哎哟,张少侠,又见面了啊。”
“那不是观止门的少门主吗?居然也来了……”
“哈哈,黎老的面子到底是很大的。你们怕还不知道吧?今儿一早就传来了消息,说是蜀中天水盟的池少盟主几日前已经从蜀中出发,也要来给黎老贺寿。还有八卦楼的玄楼主……”
“玄鹤生也要来?”
“这回可真是热闹了。”
……
沈独等四人来得寻常,加之这时候在大街上行走的大多都不是紧要人物,所以也没几个人能认出他们吓人的身份来,只如常人一般穿行在大街上。
初时还好,待听到那几句议论,他便微微一扬眉。
黎炎那老头子在他少年时为他打造了无伤刀,他想着他六十大寿便趁天下会的机会,顺道过来转一圈。哪里能料想,这一回除了自己之外,竟还有这许多的厉害人物要来?
天水盟少盟主池饮……
不正好是顾昭那厮近来最厌恶、最忌惮的人吗?听说是想取顾昭而代之,成为这武林中第一说得上话的那人。
至于玄鹤生?
一想到这人,沈独眉梢便微微一挑,心里莫名生出了几分不妙的预感。
那个在八卦楼摆阵挑衅整个武林的病瘸子……
“姚青,去打听打听,现如今城中到底是什么情况,都有什么人要来。”
作者有话要说: *
间天崖F4
第52章 天水盟┃他却在这目光注视下,化作了一只小小的蝼蚁。
“此次荆门的确来了不少人, 因过不久便是天下会, 所有从北面来的江湖人士, 经过剑庐都来拜访,也有人单纯为了一睹开剑时的盛况。天水盟少盟主池饮虽是初出茅庐,但这两年风头极劲, 且半年前开始在蜀中之外的很多地方活动,黎炎大寿这种事他想必不会错过。”
探听了消息回来的姚青紧锁着眉头。
“至于玄鹤生,这些年来好像颇得黎炎喜欢, 已经为他锻造了三把兵刃。这一回将要开出来的宝剑, 据说也是为玄鹤生本人打造。他自是要来一趟的,但应当会比池饮慢上半天。”
“顾昭不来?”
一行四人也没声张, 就在城中找了间客栈落脚,此刻已入夜, 沈独坐在自己那间上房内听姚青回禀,也微微皱了眉。
姚青摇头:“不曾打听到什么消息, 只听说蓬山派人送来了贺寿礼,但顾昭本人还在斜风山庄。据闻是身上有伤,在那边将养。”
养伤?
这必定又是一个迷惑正道众人的幌子了。
沈独又不是不知道顾昭什么德性, 根本没将这一句话放在心上, 反而思忖了起来——
蜀中天水盟势力极强,但因为蜀地天险,进出从来一条道,并不容易往外扩张,所以多年以来都盘踞于盆地之中。但最近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少盟主池饮却是颇有野心, 隐隐要与顾昭分庭抗礼。所以顾昭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人不顺眼,一直想要除之而后快。
眼下池饮要来剑庐,顾昭却缺了席。
“这天水盟的少盟主池饮,可谓是顾昭眼中钉肉中刺了。这一回真是赶巧,若有机会,会上一会,兴许能有点什么意外之喜。”
沈独琢磨片刻,便笑了起来。
那两道藏着深重戾气的长眉里,隐约掠过了一分杀意。
谁都知道沈独与顾昭是死对头,一般人听了之后约莫只当他是要借池饮做点什么。
可此刻屋内其他三人都不简单。
裴无寂、崔红二人心思暂且不说,一旁本来心思简单的姚青听了这话已然是心头一跳。
她还记得当初在不空山外面被人截杀的事。
那时候是崔红与她约定了在某个地方会合,但没料想到半路上竟与东湖剑宗撞了个正着,且对方领头的长老还口口声声说是“池少盟主神机妙算”,早知道他们要从此地经过。
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巧合的事情?
沈独是什么时候就已经隐藏在暗中的,姚青不知道,但这一句话她记了很久,总觉得这当中有解开必定令人心惊的玄机。
只是她迟迟没说出来。
如今听沈独这般言语,心中却是了然:这里面的猫腻,道主心里该也是有数的。
小城客栈的上房,自然比不得间天崖上的奢华精致,就一架床搁在东南角,临街的一面开了窗,外面的声音已经渐渐小了下来。
昏黄的灯火开始在城中点亮。
沈独站窗边看了有片刻,才道:“都下去吧,明日一早再打听打听城中情况,日中再为黎老贺寿。”
“是。”
三个人各怀心思,应声退下。
“吱呀”,打开的门重新关上。
待人都走了,他才转过眼眸来,盯着这两扇紧闭的房门,眸底忽然阴沉沉的一片,犹如暴雨的前夜。
这一夜,沈独没能睡好。
他在衣食住行上向来奢侈靡费,且容易认床,客栈里硬邦邦的床硌得他浑身都痛,好不容易捱着咬牙睡过去,半夜里还做起梦来。
那种燥热的、让他安生不下来的绮梦。
竹海。
经文。
和尚。
蚂蚁。
他的手从那僧人的胸膛上游走而过,像是什么邪祟的妖魔一般攀附上他的脖颈,像是以前威胁其他任何人一样威胁他:“秃驴,你敢不跟我走,我便踏平了天机禅院,再杀了你……”
那僧人闭着的眼忽然睁开。
万丈佛光于是炸开,在他眸底;而他却在被这目光注视的瞬间,化作了一只小小的蝼蚁。
和尚不见了。
竹舍不见了。
只有一只手执着一根细长的竹筷,将他按进了一团泥泞之中,粉身碎骨。
沈独一下就醒了。
他翻身从床上坐起来,屋内的油灯没灭,喘息中一抬眸,便看见被他放在了桌上的那画轴和佛珠。
昏黄的光亮照着,彷如那一晚的竹舍。
噩梦缠身,是他的宿命。
自打坐上妖魔道道主的宝座之后,他没有一日不做噩梦。有时候是在间天崖上,看着父母的尸首,茫然无措;有时候是在那绝崖之下,饥寒交迫,又绝望又恐惧……
可梦到和尚和蚂蚁,还是头一次。
怔神半晌后,沈独心里面嘲弄忽起:大概是不空山下那一段经历,于他来说实在特殊到了极点,太难忘记,所以才会梦见吧?
在床上坐了一会儿,他终于还是平复了自己的呼吸。想要躺下去继续睡,却是怎么也睡不着了。
干脆披衣起身,站到了窗边。
伸手一拉,这位于二楼的窗户便开了一条缝,沈独站里面朝外望去,夜已经十分深了,怕已经过了子时。
墨空无月,星辰隐匿。
四条长街规整极了,将整座荆门城切割成方块状的四个区域。但此刻每一条街道上都干干净净,倒看不见什么行人,唯有远处的花楼酒肆里还有一些声音。
夜晚里,风吹面,微冷。
沈独在窗前站了很久,一如多年以前在间天崖绝道上等着崖上的明月慢慢爬上岩壁一样,清冷而安静。
只是这一夜终究太暗。
而且并不安静。
约莫丑正,长街另一头竟然有清脆的马蹄声传来,由远而近,听着竟然是有七八匹。
很快马蹄声近。
这一行人竟是无巧不巧从沈独窗下经过,于是被他看了个清楚。
七匹马,每一匹都是上佳的千里驹!
三骑在左,三骑在右,皆靠后;最中间的竟是一匹毛色纯黑的好马,马上坐一名身躯昂藏的男子,身穿一身玄黑劲装,银冠束发,五官极佳,眉目间却隐约几分狂放气。
策马扬鞭时衣袂飞起,露出一角银线弯月标记。
天水盟?
因这势力在蜀中,与妖魔道相隔甚远,向来没什么冲突,所以沈独是没见过江湖上这支势力的人的。
可每个派别是什么徽记,他却一清二楚。
这个地方,这个时辰,这样的一批人……
下面过去的这人是什么身份,几乎不用深想都知道:除天水盟那一位少盟主池饮外,该不作第二人想。
只不过,他们入城的时间,未免也太晚了一些。
沈独的武学修为在整个江湖上都能算进第一流的行列,凭下面几个人的本事,还发现不了站在楼上的他。
所以这一行人一路奔过,也未回头。
待人从这街道上离开了之后,夜里的冷风才将那一股隐隐的血腥气,送到了他的窗前。
——天水盟这几个人,竟是在外面杀过了人、沾了血,才进的城。
手指轻轻一抬,搭在了窗沿上,沈独的神情忽然变得莫测了几分。他暗中琢磨着天水盟途中到底遇到了什么,又不知为什么想到了顾昭的身上。
凭直觉,他觉得此事与顾昭脱不开干系。
只是如今顾昭也不在,即便他心里有些猜疑,也只能按在心中,无从求证。
天水盟一行人走有了两刻多。
沈独一直站在窗前没动。
直到丑正三刻,这客栈二楼某一角的客房里传来了轻得几乎听不见的开门声,紧接着便是刻意压低的脚步声,翻上了楼,似是谁踩着楼顶的青瓦悄悄行过去了。
薄而冷的唇,忽然就拉开了些许。
昏沉沉、冷冰冰的夜,映照在他昏沉沉、冷冰冰的眸底,凝聚成了一种近乎于残忍的怜悯。
他明明,已经给了崔红机会。
“可你们,就这么想让我死吗……”
第53章 无伤┃当初的少年,身上没半点邪戾气,清风朗月似的。
天亮了, 城里热闹了起来, 外头响起了叩门声, 然后是裴无寂的嗓音:“该起来用饭了。”
没喊“道主”,毕竟出门在外。
沈独后半夜根本没睡,闻声只将那披着的衣袍穿上, 可要自己系腰间革带时,又怎么都系不好。
到底是从小被人伺候的。
他莫名地笑了一声,眼光闪了闪, 只向那门外喊道:“你进来。”
外面站着的裴无寂明显是愣了一下, 有些迟疑,因为在他话音落下后片刻, 他才推门进来。
沈独穿着那深紫的长袍,只是袖口袍角都不很整齐。
抬眸见他进来便将自己的双手展开了, 自然地道:“凤箫不在,倒是让我穿衣都嫌累了, 劳动裴左使。”
裴无寂年幼的时候,乃是家中独子,也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只是在间天崖上, 昔日优渥的生活不再, 很多事情只能自己动手。
所以这些年来,他会做很多事。
包括练功习武,端茶递水,穿衣缝补,甚至烧饭做菜。
在过去的很多时间里, 若有个什么事情,出门在外,总是他伺候着沈独的。
沈独也曾戏言,没了他他可能会饿死在荒野。
可这样的一句话,是他什么时候提到的?如今想起来,竟觉得没什么印象了。
裴无寂压抑着心内忽然泛起的那一层层捉摸不定的情绪,无言地走了过去,为他整理衣袍。因刻苦习武而长了粗茧的指腹,从领口袖口那几道褶皱上抚过。最后自然地半蹲了下来,为他扣上腰间那一条绣着紫黑色暗纹的革带。
这一刻,他像是拥着他。
双手从他腰侧穿过,几乎将这个人环在自己的怀中。
只是与以往任何一次一样,沈独是高高在上的,而他便半跪在他的面前,并不抬眸去看沈独此刻的神情。
一应细节,很快打理妥当。
裴无寂起身退开。
沈独还站在原地,随意地看了看自己那精致又宽大的袖袍,还有上面隐隐透着几分阴森的天魔图纹,然后才去看裴无寂。
他年轻的脸上,看不出有什么不满的情绪。
低垂着眉眼,也不看他一眼。
那一把他昔年交给他的无伤刀静静地佩在他腰间,殷红的铸纹如鲜血一般刻在刀刃的尖端。
“裴无寂。”
沈独忽然就开了口,而且连名带姓地喊他。
裴无寂忽然就觉察出了那一点不寻常的味道,眼帘微微闪烁间,已经抬起了头来,看向了他。
但直觉让他没有先开口接话。
只像是知道沈独后面还有话说一般,静候着。
沈独赞叹于他这一身与少年时截然不同的镇定与冷硬,唇角弯弯时,已轻轻地笑了一声,可轻描淡写从口中出来的问题,却不那么让人轻松了:“当初你敢反我,归根结底,是外头还有个东方戟吧?”
“……”
这一刹那,真是心内一股令人冰寒的战栗冲涌上来!
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裴无寂本以为他是没有察觉,也懒得过问的。可就在这毫不起眼的小城里,客栈中,如此毫不在意地问了出来!
于是他这一刻骤然紧绷的反应,已然将自己出卖。
无需他回答,沈独全明白了。
他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的波动,只是走上了前去,轻轻将他腰间那无伤刀拿起来看了一眼,又放了回去,道:“走吧。”
铸剑师黎炎的六十大寿,就在今日。
荆门城中早已经聚拢了八方的来客,剑庐大门口处,才一到了迎客的时辰,各方的贵客便已经到了不少。
黎炎也不在门口,只在中堂内谢客。
他今年已是六十高龄,年过花甲,两鬓斑白,但因为常年铸剑,身子骨还不错,显得精神矍铄。
下把上蓄了一把胡子,只是看上去很短。
原因无他,都是前两天在锻造新剑的时候一没留神,被炉火烧去了大半截胡子,只剩下这短短的一把罢了。
身上穿的是万寿图纹的绸袍,黎炎长满了皱纹的脸上难得都是笑容,与今日来为他贺寿的江湖人士们说笑着。
天水盟的少盟主池饮来得也早。
众人到的时候,他已经坐在了堂中左侧,端了一盏茶慢慢品着。
身为蜀中第一势力的少主人,池饮生得一副堂堂的好相貌,举手投足间亦是一股大家之气。
人往那椅子上一坐,浑然是大马金刀气。
便是那饮茶的动作,都透出一种并不将天下放在眼中的、天然的睥睨。
不少人悄悄侧过眼眸来打量他,但也不知是顾忌他身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周遭这么多人,竟也没有一个敢上去搭话。
角落里有人小声地议论。
“听说昨天天水盟来荆门城,半道上好像遇到了一点意外,被不知哪里来的拦路盗匪所截,有些折损,最终进城的才七个人。你们是没看见,那城门口通过去的大街上,马蹄印子都是红的……”
“谁胆子这么大,竟敢对他们动手啊?”
“你们说会不会是妖魔道?”
这“妖魔道”三个字话音刚落,剑庐大门口的方向,忽地一阵耸动,好像是见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吓人事,人人骇然色变。
中堂里的宾客也都察觉到了,朝那边望去。
黎炎正与东湖剑宗的宗主易天铭说着话,见此动静,也不由得停了下来,发白的眉皱了起来:“出什么事了?”
没有人应他。
从门口处到这中堂外,每一个看清楚了的人,面上都浮起来一层恐惧,更有甚者已经是面如土色,禁不住地颤抖起来。
当然也不乏正义之士,皱眉大怒。
“是裴无寂……”
“妖魔道疯了不成?来剑庐干什么?”
“姓裴的,今日是黎老六十大寿,你妖魔道也要来插上一脚,未免也欺人太甚了吧?!”
不错,这引起了一片震悚的意外来客,不是旁人,正是妖魔道间天崖左使裴无寂。
此刻他手持着名帖,正递给门口的管家。
闻得里头人喝骂之声,他掀了眼皮朝那方向看了一眼,自看到了一堆对他横眉竖目的正道人士。
若是换了一种情形,手底下再多得几个人,只怕等不到对方把这一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说完,他早已经让对方永久的闭嘴躺在地上了。
只是今日毕竟不一样。
裴无寂冷硬的面容上略过了一分杀意,但很快又压了回去,只收回了目光,将名帖放在了那面目呆滞的剑庐管家的手中。
这些年来,剑庐在江湖上也算地位超然了。
身为剑庐的管家也算见过了不少世面,可此刻裴无寂面前这身材枯瘦的小老头依旧吓得满头冷汗。
“这,这是……”
“黎老今日六十大寿,怎么说昔日也蒙他老人家挑选,有铸刀之恩在。今日沈某冒昧登门,无意挑起任何争端,不过只是来为黎老贺寿罢了。”
一声轻笑忽然传来。
站得靠外的、距离门口近一些的人,几乎立刻就看见了说话的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