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芷衣撇了撇嘴,当然不会真的拿着这绣帕就去沈琅面前胡说,只是看王兄这般紧张模样,觉得有些好玩罢了,只道:“行嘛,王兄说什么就是什么咯。反正朝中的事情我也不懂,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被皇兄哄了也不知道的。”
沈玠气结。
又见旁边还有那许多伴读的世家小姐看着,这一时便更加窘迫了,只匆匆丢下一句“我先出宫了”,便急忙离去。
这架势分明是落荒而逃。
沈芷衣见了差点笑得直不起腰。
可其他人的神情就各不相同了。
旁人或许没认出那绣帕来,可萧姝方才站得近,清清楚楚地看见了绣帕一角绣着的红姜花,又念及方才沈玠看姜雪宁的那一眼,拿着那一柄精致香扇的手指便慢慢地紧了些。
她转过眸来,看着姜雪宁。
这一次的眼神与先前的任何一次都不同。
姜雪宁却是心道沈玠这时候与姜雪蕙已经有了交集,这绣帕便算是二人间的“信物”,只不过上一世被她得了机会冒名顶替。
这一世她不插手,也不知二人会如何?
看沈玠方才的神情倒像是的确有几分认真。
不过这事也不过就是在她脑海里闪了一圈罢了,她的心念下一刻就转到了沈玠方才说的“漕河丝船”的事情上。
原来丝船会翻是因为有人预谋。
如此上一世尤芳吟恰好出事前用所有的钱购入生丝等着涨价,便合情合理了:也许是她无意中得到过什么消息。
至于这一世……
脑海中又掠过那个木讷尤芳吟的面容。
姜雪宁心底轻叹一声,不由摇了摇头,倒没有注意旁边萧姝打量自己的眼神,反而转过了目光去看站得稍后一些的姚惜——
这位吏部尚书家的嫡小姐,连着两日来都是一副闷闷不乐的脸,即便方妙等人讲笑话逗得所有人前俯后仰时,她也只在一旁坐着,根本不笑。
在姜雪宁看过来时,她整个人的面色更是差到了极点。
两手交叠在身前,攥着一方绣帕。
但看得出手指十分用力,染过了凤仙花汁的指甲粉红娇艳,可扯在丝质的绣帕上却过于尖利,划出了一道道痕迹。
姜雪宁的眉头不觉慢慢皱了起来。
*
在御花园里逛着的时候还好,可才拜别长公主,与众人一道回了仰止斋,姚惜就直接扑到了自己屋内的榻上哭了起来。
那模样甚为伤心。
同行之人看见她回来时面色就不对了,这一时都面面相觑。
怎么说都在同一屋檐下,不去关心不好。
可她哭着的时候又不好去打扰。
于是只好在流水阁先沏上茶,摆上干果蜜饯,待听见那屋里哭声渐渐歇了,才由一个能哄人开心的方妙和一个行事沉稳的陈淑仪去把人哄了出来坐下。
姚惜一双漂亮的杏眼已经哭红了,妆容都花了不少,眉目间一股滞涩的阴郁,似乎有千般万般的不忿和委屈。
众人都叫她说出来,有什么事大家也好出出主意。
她便道:“我是方才在御花园里听见临淄王殿下说那刑科给事中的事情,所以才哭的。”
有人不明白:“刑科给事中?”
陈淑仪却是知道一点的,只道:“亲事定了吗?”
姚惜又差点哽咽起来,道:“定下来一半。可凭他一个七品的刑科给事中,怎么配得上我?他都不是科举出身,乃是白身吏考上来,才进朝廷当了官的。家里一个粗鄙寡母,又老又丑。原本父亲说刑科给事中官品不高,却是天子近臣,若一朝得了圣上青眼,提拔起来很快,嫁给这般的人看的就是前程。所以我才被说动,答应了这门亲事。可现在呢?圣上都差点要把他投下大狱了!我听人此人在衙门查案时便总喜欢跟死人打交道,其性情极为古怪,绝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如今锦衣卫势大,他偏还开罪了锦衣卫。这样的人,有什么前程可言?我嫁过去,一要侍奉他老母,二要忍受他怪脾性,三说不准还要同他一道坐牢!凭什么……”
众人这才听明白,说的竟是最近在朝廷上搅出了一番风雨的那位刑科给事中,张遮。
就因为他,圣上撤了锦衣卫一位姓周的千户。
姚惜竟与他议亲。
一时众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萧姝微微蹙眉道:“可亲事都在议了。”
姜雪宁坐在一旁,听着姚惜这番哭诉,目光却落在那博古架前放着的大鱼缸里,看莲叶下游动着的金鱼,低垂了眼眸,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姚惜咬紧了牙关,目中的不忿变得更为明显,在屋内这算不上太明亮的摇晃烛火下,竟显出几分阴沉可怕,只道:“正是因为在议了,我才不甘心!可如今庚帖都换过了,若要反悔,难免让人家说我姚府势利。如今不尴不尬,是嫁不好,不嫁也不好。且那张遮先前已经议过两门亲,只是一个跟人私定终身退婚了,一个还没过门就死了,这一回好不容易攀附上我姚府门楣,必不肯主动退亲的。我父亲乃是当朝一品大员,我堂堂一世家嫡女,怎能嫁给这种人?”
姜雪宁差点听得冷笑:张遮稀罕攀附你姚府门楣?真把自己当个东西了!
那尤月听得“张遮”二字,却是下意识看了姜雪宁一眼,不由以手掩唇,轻轻地一笑,只对姚惜道:“这等小事有什么可烦恼的?姚姐姐这心思未免也太死了些。天底下大路那么多条,办法那么多种,何必一定要那姓张的退亲?贵府先退了又有何妨?只要找对理由,谁也不能说什么呀。”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
姚惜也诧异地抬起头来看她,见是清远伯府的尤月,一时下意识皱了皱眉,平日里是看这人不起的,只是这会儿听她好似有办法,便道:“什么理由?”
清远伯府式微,这一趟好不容易被选进宫来,尤月的心里其实比谁都急切。这一时连先前与姜雪宁起龃龉是因为张遮这件事都抛之于脑后了,且姜雪宁父亲姜伯游撑死也不过一侍郎,她要讨好的姚惜却是礼部尚书兼内阁学士之女,又怎需要惧怕姜雪宁?
所以她笑了起来。
当下不紧不慢道:“若真如姚姐姐方才所言,这张遮议亲过两回都没成,可见是个命里没有老婆的,且第二门亲事没成人就死了。这叫什么?这不就是命硬克妻吗?”
姚惜怔了一怔,呢喃道:“可他未婚妻从小就是体弱多病,是因为当时受了风寒,才病逝的……”
尤月嗤笑:“姚姐姐脑筋怎的这般死板?不管怎样,反正人是死了啊。你要退亲,只需说张遮命里克妻,是天煞孤星命格,谁嫁给他谁不得好死。如此,哪个敢说你姚府做得不好?且如今形势摆在这里,令尊大人即便是惜才,觉得此人不错,可若这种话听多了,又怎能不疼惜自己的女儿?姚阁老在朝堂上说一不二,连圣上都要卖他几分薄面。若那张遮不识好歹,便是与姚大人作对,难道还能治不住他不成?”
是了。
张遮乃是吏考出身,因善断刑狱才被破格提拔,任用至今,可并无科举功名在身,于朝野之上本就寸步难行。只要她能拿得出一个过得去的理由,好好劝说父亲,以父亲对她的疼爱,这门亲事又有什么退不掉的呢?
姚惜捏着锦帕,目光闪烁。
姜雪宁静静地看了一眼姚惜,又看了一眼旁边出完主意后示威般向她扫了一眼的尤月,悄然间攥紧了手掌。
还记得第一次见张遮,是在避暑山庄。
她带了宫女游湖赏荷。
没成想,七月天气孩子脸,午后的瓢泼大雨,说来就来。只好匆匆往旁边的清凉亭中避雨。结果到了才发现,里面已经坐了一人,还有一小太监侍立一旁,像是在等人。
那人穿着一身三品文官的官袍,坐在亭中圆桌旁的石凳上,一手搭在桌上,一手则垂下搁在右边膝盖,正静静地看着亭外的大雨。
桌上沏了茶,有水汽伴茶香氤氲而上。
亭外雨声喧嚣。
亭内这一隅却像是被天地抛弃,有一种没来由的安然清静。
姜雪宁怔了一怔才走进去。
她穿着一身宫装,裙摆上是凤凰飞舞,牡丹团簇。
小太监先看见她,忙躬身行礼,道了一声:“拜见娘娘千岁。”
那人这才看见她,立刻起了身来,连忙把头埋下,躬身行礼:“微臣张遮拜见皇后娘娘。”
张遮。
这名姓一出,她便一下挑了眉:那一阵周寅之为她办事,锦衣卫又与三法司争权,张遮乃是新任的刑部侍郎,处处与周寅之对着干,让周寅之这等心思缜密之人都失了常性,在镇抚司掀翻了桌案,暴跳如雷。
所以,她对此人是不见其人,却久闻大名了。
当下目光流转,上下将他一打量,才似笑非笑道:“平身,张大人不必多礼。”
她本准备与这人说上几句话。
但没想到这人面无表情,平身之后竟然直接道:“张遮乃是外臣,不敢惊扰娘娘凤驾。”
然后从亭内退了出去,竟站到了亭外台阶下。
天上还下着大雨,他一出去,只片刻便被雨水浇得湿透。
小太监都吓了一跳。
张遮之所以会在亭中等待,身边还有太监,应当是沈玠要召见他,只是人暂时还没来罢了。
小太监可不敢让朝廷命官这么淋着,拿了旁边的伞就要撑开,去外面给他打上。
岂料,姜雪宁忽然冷笑了一声,竟然道:“给我。”
她那时贵为皇后,谁见了她不捧着、哄着、宠着?
这张遮竟对自己避如蛇蝎。
且还有前朝的恩怨与争斗在,她岂能让这人好过?
所以只从那小太监的手中把伞接了,不慌不忙地踱步到了亭边,因还在亭内,高于台阶,所以反倒还比张遮高出一些来,却不给张遮打伞。
只把玩着伞柄,看那雨水从他冷硬的轮廓上淌过。
张遮的脸是天生不带半分笑意的,唇极薄,眼皮也极薄,所以当他微微抬眸向她看过来时,那眼神竟如薄刃似的,轻轻一划便能在人心底划出痕迹来。
姜雪宁笑:“大人怎么见了本宫就躲呢,是怕本宫吃了你么?”
张遮抿唇不言。
姜雪宁心底越发觉得他不识相:“听人说,张大人在前朝十分能耐,连如今锦衣卫都指挥使在大人手底下都要吃苦头呢。本宫知道大人可很久了,没成想,今日才见着……”
她的声音是悦耳动听的,但说出来的话却藏着点谁都能听出来的嘲讽。
雨声喧嚣,水雾朦胧。
张遮望着她,收回了目光,依旧一语不发,竟转身就要走。
只是才要迈开一步,却发现自己走不动。
他转头来才看见——
因他先前立在台阶上,官袍地一角落在上面的台阶上,被雨水打得湿透,此刻正被一只用银线绣了云纹的翘头履踩着。
姜雪宁故意作弄他,浑然不知自己踩着了一般,还要问他:“张大人怎么不走了?”
张遮定定地看了她有片刻,然后便在雨中俯下了身,竟然拽着那一角官袍,用力一扯。
“嘶啦!”
裂帛之声在雨声中显得有些刺耳惊心。
他直接将被姜雪宁踩着的一角撕了开来,这才重新起身,不卑不亢地对她道:“不敢劳娘娘移履。不过微臣也有一言要赠娘娘,须知人贪其利,与虎谋皮,却不知虎之为虎便是以其凶性天生,不因事改。今日与虎谋皮,他日亦必为虎所噬。娘娘,好自为之。”
张遮说罢,转身便去了。
姜雪宁恼怒至极,一下便将手里那柄伞扔了下去,撑开的伞面在雨中转了两圈,被雨水打得声声作响。
亭中的小太监已吓了个面无人色。
当时她想,天底下怎会有这样不识好歹的人呢?
后来才知道,张遮素性便是个识不得好歹的人。
脾气又臭又硬,谁骂他也不改。
当日那一番话她实觉得自己没放在心上,可回去之后多少次深夜里睡不着时,这话都要从记忆深处浮起。因为她身边的人要么有求于她,要么有意于她,要么受制于她,绝不会对她说出这样的话来……
她又怎知自己不是与虎谋皮呢?
人各有志。
上一世就为了当那个皇后,旁人忠言逆耳,她是听不进的,便明知是错,也要一错到底。
却没想到,最终会带累了他。
重生回来到现在,没见着张遮,倒是先见着他这一位“未婚妻”了……
夜色昏沉,烛影摇晃。
尤月出完了主意,便在一旁得意地笑。
姚惜则是慢慢握紧了手指,满面阴沉的霜色,似乎就要做出决定。
姜雪宁于是忽然想:人活在世上,若要当个好人,必定极累。要忍,要让,要克制,要谦卑,要不与人起冲突。比起当坏人来,可真是太不痛快了。虽然当坏人最终会付出当坏人的代价,可按着她上一世的经验来看,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至少当坏人的那一刻,是极为痛快,甚至酣畅淋漓的……
“尤二姑娘。”
姜雪宁起了身,只像是没听到今日她们在张遮之事上的筹谋一般,踱步到她方才一直盯着的那鱼缸旁边,看着这有人腰高的鱼缸里,几尾金鱼缓慢地游动,然后唤了一声。
“还请移步,我忽然有几句话想对你讲。”
她面上挂着平和的微笑,整个人看不出任何异常。
尤月却猜她许是因为她方才出的主意而有些着恼,但如今是在宫中,且有这么多人看着,实在也不怕她怎样,反倒想近距离地欣赏一下她一会儿难看的神情。
于是便笑了一声,向她走了过来。
屋内一时安静,大家的目光都落在她二人身上。
尤月才一走近,便道:“有什么话你便说吧。”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就在她走到那养着金鱼的大鱼缸前面时,一直立在旁边的姜雪宁竟毫无预兆地伸出手来,一把压住了她的脑袋,抓着人就往那白瓷的鱼缸里面摁!
尤月顿时尖叫。
可姜雪宁骤然之间下手,力道又极狠,岂是她慌神之间能挣脱得开的?
一时整个脑袋都埋进了水里!
屋里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跟着惊呼出声。
周宝樱先才端着的蜜饯都撒到了桌上,方妙更是直接捂住了自己的嘴。
就连萧姝也是面色一变,豁然起身!
这时姜雪宁脸上哪里还见得着先前半分的和善?
整个人没有一点笑意,浑身戾气滋长,神情如被冰雪封冻了一般,只面无表情地把人往水里摁,任尤月挣扎,动也不动一下。
溅起来的水沾了她衣襟,她都不看一眼。
直到众人惊慌之后反应过来,要冲上来劝了,她才冷冷地把呛了水没了力气的尤月拎了甩在地上。
尤月惊魂未定,已是面无人色。
她颤抖着伸出手来指着姜雪宁:“你、你,你——”
姜雪宁低了眉拿一旁的锦帕擦手,只道:“我怎样?”
所有人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她却只平平地笑了一声,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尤月,道:“我欺负你,要去告状吗?可我有长公主,有着户部实缺的父亲,你有什么?”
更别说还有如今人尽皆知的燕临了。
尤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刚才遇到了什么,更不敢相信姜雪宁竟然嚣张无比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
她想自己要反驳。
可迎着她那戾气满溢的双眼,浑身都在打冷战。
姜雪宁这时才不紧不慢地把目光向一旁同样被吓着了的姚惜转去,深邃的目光里沉着浅浅的光华,口吻竟十分平和友善:“闺阁女儿家,都还未出嫁呢,就要撺掇着坏人清平名誉,毁人终身大事。小小年纪便如此恶毒,长大怎生得了?传出去怕没谁敢娶。姚小姐,您说是吧?”
姚惜这才醒悟过来,她竟是因张遮之事发作。
一时心底慌张,是又怕又恨。
可也不敢直视她目光,只躲躲闪闪。
姜雪宁还当她敢用这般狠毒的伎俩,是有多大的胆气呢,不想怂包一个,于是冷笑一声,只把锦帕慢慢叠好放下,对众人道:“你们慢聊,我有些乏,先回去睡了。”

第28章 第028章 考校

做完了仗势欺人的坏事, 姜雪宁毫无心理负担地回到了自己的屋里。
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一个姑娘家为了退婚硬是要给议亲的对象扣上“克妻”的名声, 且对方还以清正、刚直闻名, 传出去到底是谁倒霉还不知道;再说了,她们若要因为自己今日做的这一桩闹起来,要让旁人来评理,姜雪宁还巴不得呢。
闹大了她不正好能离宫?
左右都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一天晚上, 燕临还真给她送来了他打听到的一些考题, 当然未必很全,但大概的方向和考哪几本书都知道,若晚上挑灯夜读,明早起来再看一看,要过明日的考校应当不难。
毕竟只是看看大家的学识,并非真正的考学。
考校的目的也不过只是把太差的一些人剔除掉了。
姜雪宁拿到之后大致地扫看了一眼, 发现跟上一世几乎没有差别,看完之后便将这几页纸都凑到火上去烧了。她虽不在乎自己, 可若这东西被别人看到, 难免要查到燕临身上, 说出去总不好听。
如此一夜安睡。
次日一早起来洗漱梳妆毕, 她便推开了房门,结果一眼就看见,这一大早的, 廊上竟然有好几位世家小姐拿了书在外面, 或站或坐, 正在低声吟诵或者默记。
“……”
看来大家真的都很努力地想要留下来啊。
姜雪宁忽然觉得自己这般的懒散, 实在有些格格不入。
大约是因为昨晚上她忽然发作尤月与姚惜的事情,众人听见门响,抬起头看见她走进来时,目光里多少都有几分忌惮和畏惧。
只有少数几人主动跟她打了招呼。
其中就有这帮人里唯一一个没有临时抱佛脚看书的樊宜兰,她甚至向姜雪宁微微一笑:“姜二姑娘早。”
“樊小姐早。”
樊宜兰是真的不争不抢,腹有诗书气自华,有那真材实料,什么时候都平平静静,镇定自若。
这一份淡泊是姜雪宁羡慕不来的。
她对对自己展露友善的人,也一向是友善的,便也向她颔首示意,道:“大家今日起得好像都很早,看来都很重视学问考校这一关了。”
深秋的清晨,天际浮着淡淡的冷雾。
衣着各异的姑娘们立在廊下读书。
无论怎样看,都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
樊宜兰看了其他人一眼,道:“毕竟大家往日应该都没经历过这般的阵仗,有所紧张是必然,便是连我昨夜也不大能睡好,今日起了个大早。不过姜二姑娘倒是跟前两日一样,一觉睡到大天亮,实在令人钦羡。”
羡慕什么不好羡慕她能睡?
姜雪宁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另一边坐着的是今日难得放下了种种天象历书,反拿起一本《论语》来啃的方妙,听了樊宜兰这话便酸酸地插道:“樊小姐哪里知道,便是我们这里所有人昨晚睡不好,姜二姑娘也不可能睡不好的。朝野上下都知道,姜侍郎与谢先生交好,平日里也有往来。姜二姑娘别的不说,总能知道点谢先生的喜好,也知道一会儿考校答卷的时候要注意点什么吧?我们可就惨了,临时抱佛脚都不知道该抱哪只。”
话说到这里,声音忽然一顿。
方妙终于意识到了一件先前被自己忽略的事情,一拍自己脑门便站了起来,上来拉姜雪宁的手:“姜二姑娘!姜二姑娘!我竟然忘了,你乃是有‘势’之人啊。咳,那什么,你方便的话,能不能小小地透露一下,谢先生平时喜欢看什么书,阅卷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呀?”
谢危固然与姜伯游有往来,可那都是大人们的事情,姜雪宁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十八岁撑死了说虚岁十九的小姑娘,能知道什么?
若是上一世方妙这么问,那就是问错人了。
只不过这一世姜雪宁还真知道。
谁叫她是重生回来的,且还提前知道了考卷的内容呢?
在方妙问出这话的时候,廊上的读书声,不知为何都小了一点。
姜雪宁注意到有不少人都向她看了过来,心思便微微一动:这种“利人利己”的“好事”,自己为什么不做呢?
别人考得越好,才越显得她差呀!
方妙原本就是尝试着问问,眼看着姜雪宁目光闪烁,心里便道一声“果然是不会告诉的”。毕竟这种时候大家都算是有竞争关系,谁愿意帮助自己的对手呢?
若一个不小心被人挤掉,找谁哭去?
所以她叹了一口气:“我还是继续看我的《论语》吧,瞎抱总比不抱好。”
但万万没料到,姜雪宁看着她竟然笑了一声,对她道:“《论语》是要看的,若还有些空,再把《孟子》看了也不错。想也知道谢先生考校我们不会太难,也就看看大家都学了什么。所以按着一般士子们读书的顺序来讲,《大学》《诗经》也是得看看的。我父亲的确与谢先生有些交情,不过先生的习惯我所知不多,只知道比起答卷答得好,谢先生好像也很青睐于字写得端端正正的。答卷答得再好,若字不工整清晰,在谢先生那里都要被黜落。”
众人听了都是一愣。
有的是没有想到姜雪宁竟然会直接说出来;有人则是在思考,她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说出来,到底是真是假;也有人对她说的内容有些怀疑。
连周宝樱今日都在看书。
她一张小脸粉嫩嫩红扑扑的,两道秀眉一皱,显得困惑不已:“怎么会呢?读书读书,学识修养难道不是第一的吗?若仅仅因为字写得不够好,就被黜落,未免也太不公平了吧?要是考卷上的题目本来不少,仓促之间字迹难免潦草……”
姜雪宁笑:“那我就不知道了。”
上一世她与谢危的接触实在不算多,连见面的机会都少,只听人说他主持科考的时候,学识绝佳但字不够好的,在他手里都要往下面扔一等。
原本一甲的放入二甲;
原本二甲的沦为三甲;
原本三甲的可能就没有名姓了。
那一科的士子中多有不服气者,为此好闹出了个士林请命上书撤掉谢危会试总裁官的事情,但谢危照旧我行我素,没有半点要改的意思。
后来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谢危为什么如此,姜雪宁自是不清楚。
反正她知道的都说了,旁人信不信是她们的事。
因周宝樱这一问,许多人对姜雪宁方才那番话都有些将信将疑起来。
唯有萧姝对姜雪宁刮目相看。
因为她知道,姜雪宁说的都是真的。
萧氏一族在朝中毕竟势大,萧姝虽然已经与长公主熟识,且学识也不差,基本不可能在这一关被劝回家去。可一旦要涉及到学问考校,便事关面子。早有人为她打听过了太子少师谢危的一应习惯喜好,其中“写字好”这一条排在第一。
她知道,但从没想过对旁人讲。
然而姜雪宁竟然都说了出来……
这个人,竟没有半分私心的吗?
萧姝一时竟觉得自己不是很看得懂她,一时又觉得比起此人的坦荡,自己那一点想争第一的小心思,好像都落了下乘。
她心底忽然很复杂。
却不知,这会儿姜雪宁心底都要乐开花了:这帮傻姑娘可千万要抱好佛脚,趁这点时间赶快温书,答卷的时候认认真真写字,本宫顺利离宫早早回家的“宏图大业”,可都靠你们了!
旁人都在抓紧时间温书,姜雪宁却是觉着人生从来没有这般充满希望过,她走进了流水阁,想为自己沏上一壶茶,半点准备也不做,只等着一会儿来人叫她们去考。
只是没成到,才刚把水烧上,便进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姜雪宁抬眸一看,眉梢不由一挑。
姚惜。
许是因为昨日哭过,且姜雪宁走了之后她哭得更厉害,所以一双眼睛显得有些肿,从外面走进来时,目光便一直落在姜雪宁的身上。
一身杏红的衣裳,看着霎是好看。
但姜雪宁能从她垂在身侧紧握的手掌中,感觉到她的不甘与愤怒。
姜雪宁伸出手来,慢条斯理地在茶盘上摆好了一应茶具,只笑:“姚小姐放心,昨日你们那番话也是我们问了,你们才说的。我这人虽然不算是什么好人,但有什么仇有什么怨都是当面就说了,背后中伤传人小话这种事,我是不做的,自然也就无需担心我回头到处乱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