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鱼都捉不到,还想从龙。”
申九看着篝火,眉头微蹙。
闻人令不以为意,依然笑呵呵地说:“第一条路,说明新帝有手腕抱负,可以再守几十年太平,第二条路,说明我老师看错了英王,既然他都错了,那教我的肯定不对,第三条…”
于私而言,天下大乱正是群雄并起的时机,多少人英豪可以在此时做一番大事名垂青史。
闻人令想到的却非是私人名利,而是如果干戈再起,天下苍生又要陷入浩劫之中,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血,要撒在那路上。
在这样思考的时候,闻人令和平时总是闯祸的呆书生判若两人,篝火的光映入他的双瞳,似有流光溅入,熠熠生辉。
“若是…孙相爷死了,英王也死了呢?”
申九的一条腿从树枝上垂下来,她身子一侧,从两米高的树干上稳稳地跳了下来。
因为火上架着的烤鱼快要熟了。
她说的话足以让人心惊,孙相爷如今是辅佐新帝的中流砥柱,若是他死了,新帝必然难以弹压众臣,英王的不臣之心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地步,一旦孙相爷身故,英王也身故,朝廷群龙无首,叛党也无可继任之人,天下必将陷入朝廷孱弱四方暗潮汹涌的变局之中。
那样的情势中,身负大才的闻人令三条路都可以走,他可以入朝堂,可以归乡野,也可以做一方霸主的左膀右臂。
“那…”闻人令看着篝火,篝火的对面是面无表情看着他的女人,虽然女人没有什么表情,闻人令却总能从她的身上汲取到他缺少的力量。
想了许久,看了许久,他说,“那我就去当第二个孙相爷,再守天下三十年太平。”
最终,是选了最难的那一条路。
“你为何现在不去?”
申九没有因为闻人令的目光感觉到羞涩或者局促,她也在很认真地陪着闻人令思考,说话的时候带出了疑问的语气,因为她真的不明白,为什么闻人令还要等,人生苦短,想做就做,她不也是没怎么想明白,只是因为想杀了主人,就那么杀了么。
“啊?”
呆书生呆呆地看着她,刚才眼中的流光溢彩消散无踪。
“你最想要的,不过是个太平,既然想要就去守,守不了天下天平,总能庇护一城一镇。”
想明白了的申九很随意地说着话,很随意地把火上的烤鱼取了下来,鱼很烫,她几次用手指摸耳垂,这种手被烫了之后的止痛法是闻人令教给她的,她做得颇有些生疏。。
闻人令却因为她的话猛地站了起来。
他四面八方随意地走着,嘴里念念有词,申九毫不在意地看他发疯,吃完了鱼,又在火里放了一把艾草。
英王盘踞一方,势力庞大,早已渗入了这个朽烂王朝的每一个角落,说他死,不过是一个假设。
书生和杀手都知道这一点。
但是这不妨碍书生畅想,不妨碍杀手守着这个书生畅想。
这是他们的相守,有那么一丝丝的静默缠绵,更多的是对互相的包容。
“Cut!OK!”
杜老爷子摘掉耳机,比了一个手势,表示池迟和唐未远的这场戏算是过了。
时间已经到了十一点半,大家收拾东西赶回酒店,在路上,几乎所有人看着池迟的眼神都带着深深的怜悯。
明天就要拍大通关,别的演员都获得了一天的休息时间,连上妆等戏都不用了,只有可怜的小池迟,前一天还要拍戏到半夜,第二天就要去跟那群一看就不好惹的武师们玩儿一场大的。
就连陈方都觉得杜安对池迟的压榨已经是不把人当人看的地步了。
只有那个小姑娘自己上车就睡着了,回到酒店里第一件事儿又是练武,一套八卦掌的套路再加上明天要打的套路,每样都练了两遍,练完了,时针又比她回酒店的时候往前多走了半格。
随便冲了冲身上,她躺下沾着枕头就睡了。
第二天早上池迟依然是五点半就爬起来,跑步,练武。
…
在杜安的眼里,只要到了拍摄现场,那就是要拍戏的,根本没有试拍的说法,不合格就一遍一遍地重来,直到磨好了为止。
幸好现在的电影拍摄已经不再是胶片时代,不然按照杜安这种拍法,光是花在胶片消耗上的钱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事实上过去他拍的电影,后期资金跟不上,很大的原因就是胶片的花费远超预期。
申九杀了刘尚书和周知府,因为刘尚书给她三千两让她取了周知府的命,周知府出价两千五百两,让她取刘尚书的命。没有人知道,在申九离开了夺命楼之后,她收钱杀人,先杀那些给了自己钱的人。
谁把她当成掌中剑手中刀,就要有被刀剑反噬的准备。
大概他们都没有这种准备…
所以死的很痛快。
而且因为找杀手这种事情从来秘而不宣,所以这些人死了,也没人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干的。
中秋节,申九是和闻人令一起过的,闻人令买了一堆面具送给了慈善堂的孤儿们,申九也得到了一个猴子的面具,闻人令送给申九一个猴子,并不是因为申九在属相中是猴的意思,而是因为申九会画画,只会画猴子。
在她成为杀手之前,申九从她娘那里学过画小猴子,后来她全家被主人派出的杀手杀了,只留下四五岁的她,带回去训练成了申九。
杀人的时候,这个面具就戴在她的脸上,偶尔捕捉到她身影的人,都说江湖上新出现了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高手,绰号“猴刺客”
申九喜欢这个称呼。
比“申九”可爱多了。
所以她每次杀人之后,都在那周围留下一只小猴子,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憨态可掬的神态。
没有人把申九和猴刺客联系到一起,大概因为申九这个名头在她前主人的操作下早就已经够响亮,人们想不出她为什么还要给自己穿一层诡异可笑的马甲。
猴刺客让人害怕,因为到处都是潜规则的杀手市场中,人们没有找到猴刺客的报价。
不收钱的刺客不是好刺客。
这个猴刺客破坏了他们的规则,他就必须死。
六大杀手追杀猴刺客就是电影里真功夫用的最多的一场打戏。
池迟穿着黑色的劲装头戴猴子面具,身畔站着的六位穿着各异的人就是六位武术行家。
“没想到我们六个人会为了杀猴聚在一起。”
“要怪,就怪你自己坏了规矩。”
…
这六个人的画风和池迟以前接触到的演员确实不一样,他们的气势带着**上的压迫感,强大的攻击性蓄势待发。
“杀你们,有钱拿么?”
低哑的声音从面具后面传来,带头的老者忍不住嗤笑。
“我们杀你有钱拿,就够了。”
杀手界的潜规则就是那一句话“没钱拿的杀人买卖不能接,接了,会死。”
“我杀了你们,也没钱可拿。”
说完,她收起了自己手中剑,用脚从地上挑起了一根树枝。
没有钱拿,那就不杀人了。
在对方看来,这是□□裸的挑衅。
一个杀手执长刀冲了过来。
长刀一扫,申九身体往后仰倒,刀从她的身前快速划过,她单手撑地,完美躲开,刀刃再次扫回,带起一阵寒风…连扫四刀,刀刀虎虎生风,申九次次避开,终于找到时机一脚踢向持刀之人。
趁对方下盘不稳之际,她猛然跃起,避过如雪锋刃猛然近身,拳掌交替,招招直取对方手腕之处,又借着树枝的杈部架起刀背,抬腿下压树杈,借着树枝杠杆之力把刀生生转脱于对方手中。
夺刀在手,刀背砍向对方的脑后,那人就被打晕在了地上。
随后她执刀在背后一挡,就见一根银针被弹落在了地上。
第66章 受伤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我是存稿箱,人渣(~﹃~)~zZ去了,我…也走了,大家看完之后骂谁都行别骂我,打谁都行也别打我,么么哒!
一根银针之后又接着几根银针,和刀面撞在一起,似有火花飞溅。
偷袭不成,那偷袭者挥舞一双短剑一跃而出,直直冲到申九的面前,一剑撩一剑刺,申九甩动手中长刀上拦下砍,一一破解。
连续挡了七八次,每一次都稳且准,即使矮小剑客手中的双剑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招式全出,那一柄长刀仍然将剑挡在了申九的周身之外。
一方势尽,另一方自然趁胜追击。
兵器在手,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一旦申九举刀攻来,那局面对剑客就是极为不利的。猛然兵刃突刺,终于,双剑避过了刀柄的格挡,剑客心下得意,却不曾想,申九将刀柄下压恰恰制住了他执剑的双腕,一只手松开大刀,另一只手单臂控刀大力一转,剑客的双剑陡然脱手,和被申九抛开的大刀一起掉在了地上。
申九深知此人身上有暗器,不曾近此人的身,一脚将其踢开,又一脚将刀从地上勾起来,用手将刀柄掷于那人胸口,借着大刀之重,生生将人压晕了过去。
大风乍起,黑衣女子长发飘然,她依然顶着那个可笑的猴子面具,却让其余四人的心里顿生寒意。
…
第五个人用的是软鞭。
进行到了这里,剧组的工作人员都看向杜安。
按说,就算是大通关,打了一两轮就应该停了,武打电影靠剪辑技术足以把20分的打戏生生提到80分,只要招式漂亮到位,哪怕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磨都能出很好的效果。现在池迟的打戏,说是满分也不为过,一丝一毫的错误都没有,也不带表演的痕迹,招式熟练、挥洒自如,正经的打星能做到这一步的都不多。
这里指的正经的打星,在四十五岁以下,只有男人了。
现在已经一口气打完了四轮,就算池迟能记准了每招每式还能坚持不出错,别人却未必有足够的注意力和她完整地对戏,再继续下去,出问题几乎是必然的。
杜安没说话,也没动,今天的一场打戏,他安排了足足二十个机位,甚至还第一次用起了多角度航拍,为的就是能把每一个他觉得满意的武打动作都收录在视频之内。
到目前为止,他很满意。
但也只是满意。
他想要惊喜,惊喜,从来不是必然的,却可以拿捏别人的心性,压榨出来。
软鞭,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最不好操控的武器,灵活性极高,初学者伤人伤己伤天伤地,让人都敬而远之,和执鞭者对打,危险系数也极高。
第五个人身材高大,体型壮实,耍起鞭子来是与外貌截然不同的灵巧。
他的鞭子尖儿直指申九的面具,当头而下,带着霹雳惊天之势。
申九不敢与之硬抗,急速后退一步,险险避过这一招。
此时她的手里并没有能与鞭子相抗衡的兵器,借着旁边的树干回身一转,纤细的身形踩在树干上借力,她几步跃上树的主枝,在鞭子打来的时候又利落跳下,灵活得像是一只猴子。
使鞭之人收力不及,鞭子硬生生抽打在树干上,震得他手臂生疼。
没有参演这场打戏,一直在监视器旁边守着的金思顺已经看出了不对。
因为池迟有八卦掌的功底,在编排武术动作的时候,在杀手惯常的短快狠之余糅合了八卦扎的“推、脱、截、拿”,务必让她的动作变得更轻盈又富内涵。
但是借力上树这等本事,他们就算编排进了招式里,演员们也不敢保证自己能用得好,更何况是在大通关的时候。
池迟之所以使出这个动作,是因为这场打戏的长度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她的位置发生的变化没有被计算到位,身后的那棵树阻挡了她的动作。
当然,这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老郭第一招就错了。”
鞭子动作的第一招应该是自左下往右上,从头打下这种动作危险系数太高,武术指导根本不可能考虑,老郭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问题,竟然一上来就昏了头。
“得让他们赶紧停。”正说话间,老郭在对打中又使出了几个杀伤力大的招式,池迟靠着自己灵活的反应能力和武术功底都堪堪避了过去。
执鞭老郭似乎越发得意,明明错招一堆,竟然愈战愈勇。
“再不停,池迟会受伤。”
杜安有心说再等等,他觉得这样结束太可惜了,场上已经出了乱子。
鞭子重重地抽打在女孩儿的左肩上,一串血点子顺着鞭子尖儿前行的轨迹,飞溅在了申九的面具上。
那个粗制滥造的猴面具,顿时带了几分的狰狞。
陈方看见这一幕都快要疯了,她想冲向场地,却被杜安指使剧组工作人员拦了下来。
“干什么,你们想干什么?杜导演,你们这是故意伤人,前几天你们对池迟的压榨已经是虐待了,现在又出这种事,我们不排除以法律手段解除合同的可能。”
杜老爷子脸上没了一贯的笑,他抿着嘴站了起来,不再透过监视器看着拍摄场内,而是用自己的双眼直视着,带着深沉的狂热。
“要是觉得演不下去了,池迟自己就下来了,她受伤了都没着急,你着急什么。”
摄像机忠实地记录着池迟的动作,或者说,是申九的动作。
她的指尖儿慢慢摩挲着自己脸上的面具,果然摸到了属于自己的血滴,她看不见,她手上的动作已经把血涂抹在了半个面具上。
只看见那熟悉的殷红,就在她自己的手上。
前面的时候,申九的动作一直是游刃有余的,甚至有些玩世不恭嬉闹的样子,在这一刻,她的眼神冷了下来。
看向拿着鞭子其实心里已经无比慌乱的老郭,她只说了两个字:
“很好。”
喑哑的声音紧扣着人的心底,让所有人都觉得一股凉意在胸腔内盘旋而过。
转手抽出自己的腰带,打了个对折,用手握住两端,申九似乎笑了,人们唯一能看见的是她的眼睛,弯了一下。
那是笑容?为什么带着诡谲的气势?
抽出腰带这里本该是在和鞭子对打的过程中出来的动作,因为对方太放飞自我,导致池迟一直没有机会抽出自己的腰带。一个武术行家的自我放飞,足够她这个年轻人疲于招架,就算天赋再好平时再勤奋,她学武的时间也只有一年而已。这会让她畏惧么?就像申九孤身一人面对着六大杀手,她会恐惧么?
不会。
在沉默中磨出来的孤剑,是她,也是申九。
猛然拉扯折叠的腰带,硬质的布料相互拍打发出了声响。
这个声响提醒了那个姓郭的汉子,这一场戏,并没有结束。
鞭子打来的时候,那腰带在申九的手里一拉一抬,刚好夹住了鞭子的力道,鞭子灵活,布制的腰带也有别的武器没有的韧性,这韧性纠缠着鞭子,让对方的武器受制于人,挣脱不得。
纠缠中,折叠在一起的腰带随着女人的手臂一拧,趁势套住了长鞭,在对方还没来得及抽出鞭子的时候,申九一个箭步窜到了对手的面前,以鞭子为支点,仗着对方自己拉扯着鞭子的力道飞起一脚踢在了对方的胸口上。
那人鞭子脱手,自己也踉跄了几步倒在地上。
终于符合了一开始的武术动作设计。
申九不会给他再反击的机会,不顾左肩的痛楚,她一脚踏在对方胸口,在对方奋力起身地时候双臂一夹一抽,将对方的脖子一拧。
最后一个,是个赤手空拳的老者。
“你已经受伤了,你不怕么。”
这句台词,是刘姓老人自己给自己加上的,他真的想问,这个小姑娘在面对鞭子的时候,就没害怕么?
“怕?谁先想到怕,谁就要输了。”
申九被人称为天下第一刺客,不是因为她的剑最快,她的杀人手法百出,而是因为她有别人未有之勇。
“好。”
老人没有揉身上攻,反而摆出了一个起手式,好像这不再是一场刺杀,而是武者和武者之间真正的较量。
…
大通关,一次就拍完了主要流程。
导演喊了Cut之后,除了心急如焚的陈方,别人都没反应过来。
黑色衣服上渗出的血渍已经洇染了一片,摘到面具的池迟脸上苍白,流着冷汗,脸颊上有着异样的潮红,刚刚酣畅淋漓的打斗让她双眼异常明亮。。
那是痛楚和狂热的混合,她的精神和身体似乎已经分离。
陈方喊着剧组里的医生,加上反应过来的金思顺,把人直接送上了车,回酒店。
杜安摆摆手,不让工作人员拦着他们,他的眼睛一瞬不错地看着监视器,脸上是真切的笑容。
天还没黑,窦宝佳就赶到了剧组所在地。
她没来看池迟,先去找了杜安,半个小时之后气急败坏地冲进了池迟的房间里。
“他是故意的!那个死老头他绝对是故意的!”
池迟的伤口已经上好了药,穿着睡裙的她现在整个肩膀都被纱布包裹了起来。肩膀上的伤能养好,只要花点钱,连疤痕也不会留下。
摆在所有人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已经不是那点皮外伤,而是池迟的心理问题。
“你是不是傻?杜安那个疯老头儿发疯你怎么不跟我说?”
窦宝佳骂的不是池迟,是陈方。
陈方低着头没说话,脸上自责又愧疚。
池迟在日常生活中只是沉默孤僻了一点,陈方还以为她一向是这个性格,杜安一直笑眯眯的,也迷惑了陈方没有去多想。
再加上,陈方是怎么也想不到,在这个圈子里还真有这种为了演戏能豁出命去的存在。
她这下一次碰到了两个。
一个放任自己彻底入戏的池迟。
一个逼着演员入戏的杜安。
什么沉默孤僻,其实就是池迟入戏太深,在杜安有意无意地打磨和孤立之下,女孩儿渐渐成了他想要的性格,他抓着池迟和申九的角色契合点,逼着池迟放大那种契合,放弃自我成为申九那个角色。
这种引诱,大概从池迟试镜的时候就开始了,到了今天,终于打造出了一个能忍着伤痛完成大通关的“申九”。
可是池迟自己呢,那个本来爱吃爱笑,偶尔会话唠的小女孩儿呢?
还能找得回来么?
池迟半睁着眼看着窦宝佳骂着陈方,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她面前站着的这两个人,让她觉得有点陌生。
她知道她们在为她着急,却又好像不理解她们为什么着急,这种争吵只让她觉得烦闷。
至于自己,她现在觉得好像很痛,又好像该做点什么…去跑步,去练武,去看剧本?
她的剑呢?她是谁?
光从窗子上照进来,雪白的墙壁上映着树叶的影子。
看着光和影,她的内心恢复了平静。
有区别么?
女孩儿慢吞吞地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水杯的内沿,有水滴溅在上面,她摇了摇杯子,终于让遗落的水滴溶入了整杯水中。
在酒店的厨房里,金大厨沉默地烧着水,看着八角大料在沸水里被浸出味道。
杜安闻着气味慢慢走到厨房的门口,看见是高高大大的金思顺,竟然觉得心里有点失落。
“你们师徒还真像,有了心事就要做好吃的…”
金思顺放下手里的汤勺,大步走到杜安的面前,铁扇一样的杀手一把攥紧了他的脖子,老人的脚陡然离地。
第67章 赔命
“你从一开始是故意的,啊?你怎么能这么对她?她还是个孩子!”
十几年的老朋友,金思顺自认还是了解杜安的,虽然是为了拍出好的电影可以使出各种手段,但是本质上,杜安确实是个好人,他怎么也没想到,杜安会在池迟的身上下这么重的“心思”,池迟这个小姑娘自己本来就带了几分的“痴气”再加上杜安刻意的引导…
“你这是在拍戏么?这是在作孽!”
金大厨双眼通红,他看着的是杜安,是也不是。
很多记忆在他的脑海里翻滚,此时的心疼和时间另一头奔涌来的痛楚交叠在了一起。
“电影是什么,是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之后,是人们对美的全部‘欲`望’。人们在它的指引下于思维的世界里构筑天堂和地狱,再给它起一个名字叫电影…真正看见了天堂和地狱的人是不愿意回到人间的。”
说这段话的人,叫连初初,她有两部堪称佳作的电影,在电影史上也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在的人们提起她,只能摇头说“英年早逝”或者“红颜薄命”。
当年的连初初也是不过二十几岁,拍了大导的电影一夜成名,人们沉迷于她在电影中明艳绮丽的表演,却不知道她根本没有从电影中走出来,那个光彩夺目的电影天堂一直在召唤着她,平凡无奇的人间生活根本没办法点燃她对生的渴望。
所以她死了,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穿着拍戏时候的旗袍,吞下了安眠药,打开了煤气阀,留给碌碌人间的尸体还带着微笑。
人们赞美着她留下的电影,唏嘘着她短暂的生命,互相间并不妨碍,毕竟有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成了她的裹尸布。
艺术,和魔障往往是同义词。
为艺术而死的人,在平常人眼中和自杀的疯子没有区别。只有真正经历了那种鲜活消逝的人,才会深切体会到其中的惨痛。很多人本该更好地活着,当一棵有花有果的树,好过只是一夜盛大的烟火。
金思顺知道,每个年代,都不乏为了“艺术”献身的人,可是,这种“献身”不该到这个池迟小姑娘身上,她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一份排骨就能让她悲喜交加,一盆烤肉拌饭就能让她感觉到幸福,只要能演戏她就能吃得下所有别人吃不下的苦。
“池迟这样的小丫头,应该兢兢业业演戏,漂漂亮亮拿奖,在适合的时候找一个爱她的人,在将来演不动戏的时候拿出相册看着自己演出了那么多的角色…”而不是像连初初一样,一场电影演完就成了一缕游魂,上不见天堂,下不见地狱,躯壳成囚笼,俗世恨平庸。
留给了活着的人太多的愧疚和无奈,金思顺也就是因为她,从一个颇有前途的武指成了一个厨子。
现在这个厨子的眼眶里带着泪,如果池迟也成了连初初那样,那作孽的人不只是杜安,还有教她练武鼓励她演戏的自己!
“为什么…。”杜安一把年纪被人这样吊着脖子,呼吸困难到一张老脸都涨成了红菊花,“你们会以为,她什么都不知道?”
金思顺明白杜安的意思,池迟知道杜安在渗透着她的生活,让她变成申九,她放任了这种渗透。
他清楚小姑娘演戏时候的拼命,这种事情小池迟做得出来。
但是,难道未成年少女向一个成年男人示爱,这个男人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么?艺术追求之外的道德感呢?身为一个成年人,身为一个长者应有的分寸和胸襟呢?
“做人要讲道理,道理就是她才十七,你都快七十了,你在毁她!”
手上陡然用力,又松开,金思顺一脚踢上了厨房的门。
杜老爷子扶着一边的案台缓了很久,才把自己从那种窒息感中解脱了出来。
他能理解金思顺的愤怒,可他并不觉得自己有错误。
“池迟的天分在那里,心性也在那里,要是知道自己扛不住,她会说,她说了么?”
“她不说,难道你就不知道了么?你比她大多少?你吃过的盐比她吃过的米还多!”
金思顺双手握拳又松开,如果不是杜安年纪大了,他真的要先把他揍一顿再说话。
杜老头摇了摇头:“在电影面前,无论多大年纪的人,都是平等的,我做这些是因为我和池迟都在互相寻找着对方的底线,她太出色了,我找不到她的,她却能轻易地找到我的…”
在第一天那场戏,池迟走了足足一百遍,她表现力的极限杜安没有找到,杜安想要的“极限”却被池迟发现了。
那以后的每一场戏,池迟几乎都能在前几遍就能达到杜安想要的效果。
一开始这给了杜安莫大的惊喜,如果他不是一个深爱了电影这么多年的人,他会为池迟的表现欣喜若狂,然后拿出一部他自我觉得满意的作品。
可惜,他是杜安,在电影的世界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他以为自己对于电影只剩下了“技艺”上的追求和灵魂的自我满足,却怎么也想不到,有人能用自己对电影卓越的追求来点燃他的思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