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情小说大全上一章:深闺
  • 言情小说大全下一章:最妖娆
“你说的可是沂山脚下,王仁普家的二闺女?”
“不是她还有谁。这满渤海郡,王家的女孩都算上,哪个比得上她的好命?说是儿子都做了将军了。”
“原来是她。这世事无常啊,现在你是瞧她嫁的好了。怎么不想想当初,她王家是,又很有些家财。那姓楚的不过猎户出身,听说和王家姑娘成亲时,才是个游击校尉。”
“那王进士只生了两个女儿,还是孪生,又都才貌双全,被人称作是“沂山双美”。我还见过这姐妹俩,真真是长的一模一样,让人分瓣不出。可惜,这前后脚出声的,命相竟然天差地别。”
“可不是,那大些的还没嫁人,竟然就病故了,可怜花骨朵般的年纪。有人说啊…”
说话这妇人,又故意四下看看,才压低了声音说道:“有人说,王家祖传下来一件宝物,是聚财聚福的,本来藏在王家祖宅的某一处,因此这王家才世代昌顺。可女生外向,这宝物竟被那位二姑娘偷带去了夫家。所以二姑娘出嫁后不久,那王进士也病故了,而楚家却步步高升,如今是泼天的富贵了。”
另一妇人也压低声音道:“真有此事?”
“我还骗你不成。我家里原来与王进士家是有些来往的。这二姑娘出嫁后,直接就搬去了京城,再也没有回来过。就是王进士病故,她都没有回来奔丧,只是派了些家人回来料理。再以后,更是将王家的浮财都搜罗走了,只留了少许的祖产,留人打理着。他家本没有近支,那以后更是与王家族人断了来往。”
三人一阵沉默。
“郡守大人与她同宗,就算她贵为侯爷夫人,郡守的身份可也辱没不了她,不知道平时有无来往。”
“这事我最清楚的,我一个侄子就在王家二公子手下,他们两家早就出了五服,是从无来往的。”
“这位宣公子可早到了成亲的年纪了,听说提亲的不少,只是一直没成。表婶,您一定知道宣公子中意什么样的姑娘吧!不瞒您说,我姐姐家里有个女孩,才14岁。不是我夸她长的和天仙似的,难得的是脾性极好。若是能,**成良缘…”
宴席过后,水幽寒就离了王府,史管事正等在门外,说是欧阳因有人求诊,已经先走了,让他护送水幽寒回府,水幽寒点点头,就带着小红上了马车。
车走到骡马市大街上,水幽寒想起这里一家铺子卖的五香驴肉,是奶娘最爱吃的。就让车停在路边,打发小红下去买。
过了一会,小红捧着个油纸包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人。
“姑娘,驴肉买回来了。我还碰见了海伯,他想见见您。”
水幽寒一看,跟在小红身后的那个,可不正是海伯,半年多没见,海伯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海伯也看见了水幽寒,躬身一揖:“原来奶奶果真来了济水。看奶奶一切都好,我也就安心了。”
水幽寒看海伯一片真挚,想来是特意跟小红来,想看看她现在生活的可好。水幽寒想起王家村的那段生活,海伯是个好人。
“多谢海伯还惦记着我们。不知海伯进城可有什么事?”
“庄子上的一批农具旧了,城里有好铁匠,所以特意来城里修补修补。”
水幽寒点点头,放下心来,看到街边正好有一家茶水铺子,并没有什么生意,就从马车上下来。
“海伯如果不急着回村里,不如就在这铺子坐一坐,喝碗茶水再走。”
水幽寒领着海伯到铺子里坐下,叫了壶茶。
“庄子上一切都好吗?我和奶娘,还有小红可是时常念叨您。”
“多谢奶奶记挂。庄子上都好,今年年景不错。院子里那些果树,都挂了好多果子,奶奶您开的那片菜地,我也都给种上了。”
水幽寒叹息了一声,她心里对于王家村还是有些留恋的,毕竟那是她重生后第一个家。
“奶奶,您现在…,我…,奶奶,我不太会说话,您别见怪。我看您现在过的似乎不错,不过,若是您有什么不方便,或是有什么难处,奶奶您尽可以搬回王家村来住。”
“哦?”
“奶奶,您也许还不知道。阿东已经不在镇上了。您若搬回去,就只当是我的亲戚。这城里生活不易。可村子里就不一样,这粮食、菜蔬都可以自己种。还有乡亲们互相照应。”
“王东怎么搬走了?”
“阿东安葬了蔡氏之后,也不知怎地,过了没多少日子,就带着一家人进了京城。他走前,曾来找过我,说是夫人身边缺能干的家人,因此叫他进京去帮忙。其实,我知道,是他主动写信给夫人,要进京的。阿东还问起奶奶您。”
“海伯是如何回复的?”
“我只说,奶奶因为衙门的事,吓破了胆,就没在回村里了。阿东问我奶奶搬去了哪里,我怕阿东执迷不悟,还要找奶奶的麻烦,就说应该是搬出了渤海郡,去哪里我也并不清楚。”
水幽寒松了口气:“多谢海伯帮我遮掩。也谢谢海伯你的好意,我们主仆在城里日子还颇过得,不想搬来搬去的。若是以后我们有了难处,再找海伯帮忙。”
“也好,奶奶只要记得,若是别处住的不好,就搬回村里住。奶奶也不用有别的顾虑,现在庄子上,还有镇上的铺子那都是我管事,定不会泄露了奶奶的消息。”
水幽寒含笑点点头,虽然她是不会去王家村住,但海伯能有这份心,她还是十分感动的。
辞别海伯后,水幽寒就直接回了府。
“姑娘,没想到会遇到海伯。我知道姑娘不想与王家再有瓜葛,本不想带他来见姑娘。可是,他坚持要见您,说不见到您平安无事,就不放心,我只好…”
水幽寒笑笑:“我没怪你。海伯脾气倔,我也是知道的。况且,他对咱们也是一片好心。”
水幽寒又把见了海伯的事说给奶娘听,奶娘唏嘘不已。
沈家三日流水席,招待完了贺客,又连着摆了两天的酒席,一天是酬谢帮忙的王家子弟,一天是犒劳王府的下人。沈夫人还派人给水幽寒送了礼来。毕竟葡萄和哈密瓜这两种果子,为她的寿宴加了不少光彩,让她非常有面子。
这日,水幽寒一连收了几张帖子,内容却都一样,是邀请她去寿园。原来沈夫人寿宴已毕,但沈家人还没走,更是趁了这个机会,要摆戏酒。一来自家人消遣消遣,二来,也请亲友聚聚。
水幽寒就拿了帖子来找欧阳,结果欧阳也收到了帖子,两人相视一笑,看来这个寿园的戏,是不去看都不行。


第七十七章 看戏

 


天空晴朗婺源,沈家在寿园正中的观云阁前搭起了戏台。观云阁共两层,女眷们占了楼上,男人家都在楼下。水幽寒发现,在座的似乎只有她是外人,其余都是沈家的人,或是沈家的姻亲。
楼上一溜摆了好些靠椅和矮几。沈老太太在正中就座,两边分别是沈夫人和沈大太太,其它的太太奶奶们也都按着顺序就座。
水幽寒自然和王嫣然坐在一起。这观云阁的二楼比戏台要高出好些来,居高临下,相当于剧场中的贵宾席了。
戏台上歌舞升平,看台上也是一片和乐融融。不过水幽寒总觉得这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她今天一来,就有沈二奶奶接待,给沈老太太请了安,见过了沈夫人。之后她就一直和王嫣然在一起,而且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王嫣然不放。
沈家女眷齐集一堂,隔了几个座位,五奶奶对水幽寒微微一笑。
水幽寒脸上机械地回了个笑容,感觉这外面艳阳高照,自己后背却有些发愣。沈二奶奶挨着沈大奶奶坐着,燕姨娘和袭香姨娘在她身后伺候茶水,递瓜递果。
沈二奶奶笑着说:“难得看场戏,你们也去一边坐着吧,不用在这伺候。”
“多谢姐姐体恤。 只是姐姐平时就不忍让咱们立规矩,今天索性让我和燕姐姐好好伺候伺候姐姐,也是我们的一片心意。燕姐姐也是这么想的,是不是燕姐姐?”
燕姨娘点头称是,伺候的更加殷勤。二奶奶笑了笑也不再说什么。水幽寒眼神几次扫过,发现燕姨娘的站姿有些别扭,也许是天热的缘故,额上都见了汗,左胳膊似乎也有些不对劲。同样站着的袭香姨娘却一副神清气爽的样子。
几折戏唱过,沈老太太就去后面的厅里歇息。沈夫人和沈家几位太太都跟了过去。水幽寒觉得坐了半晌,身体有些僵,也想站起来活动活动。
方才她们坐的地方,相当于观景台,后面还有厅堂客房。王嫣然带着水幽寒转了一圈,就走到沈老太太歇息的大厅内。大厅内临窗一张卧榻,沈老太太正斜绮在靠枕上,和沈夫人说话。地下摆了两排的椅子,沈家几位太太和奶奶正坐在那里喝茶。
水幽寒和王嫣然刚进大厅,就见五奶奶从椅子上站起来。
“老太太,我有件要紧的事要跟您回。我哥哥在街上抓住了一对私奔的男女。没想到那女人竟说她是蓬莱沈家五爷的如夫人。我才嫁进沈家一个月,可那女子却有了近两个月的身孕。沈家是世家大族,哪里会做出这样没廉耻的事情来。我哥哥认定那人必是骗子,怕她在外面行骗坏了沈家的名声,就把人给我送了来。我不敢自己处置,特意来问老太太拿主意。”
随着话音,就有五奶奶的两个陪嫁婆子抬进来一个女子,那女子双手被绑在背后,嘴也被堵着。
水幽寒和王嫣然这时已经进了门,然而大家的注意力都被五奶奶的话,还有随后被抬进来的女子所吸引,并没人注意到她们。水幽寒想这是沈家的家事,自己不方便在场,而沈夫人定然也不愿意王嫣然知道太多,就想拉着王嫣然退出去。可是王嫣然最是小孩子脾气,好奇心盛,只是不肯,偏拉着水幽寒顺着墙根溜到人群背后,在一面屏风后站定,只探出头去看。水幽寒一面无奈,一面也有些好奇,半推半就,也在屏风后偷瞧。
屋里众人眼光都看向被抬进来的女子身上,燕姨娘正给沈二奶奶倒茶,似乎也走了神,手一抖,竟将一半茶水洒在沈二奶奶衣服上。燕姨娘赶紧拿出帕子给沈二奶奶擦拭。沈二奶奶推开燕姨娘,对袭香姨娘说了声,“你们留在这伺候。”就带了人去换衣服。
沈老太太从榻上直起身子,看了地上的女子一眼,说道:“这点小事还用来问我,你自己处置就是。”
五奶奶撇了撇嘴,“那我就听老太太的,这样的骗子,实在可恨,拖下去给我狠狠地打。”
就有老太太身边的婆子要来拉地上那女子,却被那两个陪嫁的婆子推开”嘴里说着:“不敢劳动老太太的人”,就将那女子往外拖。也不知怎地,那女子口中的布巾竟然脱落,就听女子大喊:“我不是骗子,我是莺儿啊。是三太太把我给了五爷做姨娘。我是名正言顺的。
老太太您别信五奶奶胡说,我是被她从沈家绑来的。求老太太救命,三太太给我做主啊,我肚子里的可是沈家的金孙。”
厅内顿时静了下来,五奶奶一脸得意,燕姨娘一下子瘫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袭香姨娘拿帕子掩住嘴,老太太面色铁青,三太太则明显被唬了一跳。
那女子也不知怎地,竟然挣脱了身上的绳子,从地上站起来,将头发理了理,露出整张脸来,就有人惊呼:“这不是燕姨娘的妹妹,姜莺儿姑娘吗?”
姜莺儿听有人这样说,顿时脸上露出喜色。“对,我就是姜莺儿。”说着径自走到厅中间,向沈老太太福了一福。“请老太太和三太太为我做主。我好好的在家里养胎,这五奶奶就派人,骗我说五爷想我,让我来济水。我就相信了。没想到一出府门,就被这些人绑了起来。五奶奶她是安心要害死我,要害死沈家的金孙。老太太,三太太,她这样恶毒的女人,你们不能放过她。”
老太太这时脸色已经变了几变,姜莺儿看老太太这边脸色难看,还以为是要发落五奶奶,就更加得意,转身到三太太跟前,捧着肚子,哭道:“请三太太给我做主啊,有人要害您的金孙啊。”
三太太急忙站了起来,“这是怎么说的,别哭了,快坐下,千万别伤了你肚子里的孩子。”
啪的一声,一只茶碗被摔在地下,五奶奶冷哼一声:“唉呦,合着这贱人大家都认识,里外里只瞒着我一个人是不是。老太太,太太,我可是沈家三书六礼、八抬大轿正正经经抬进门的,这也就一个月的工夫,怎么就来了一个怀胎两月的姨娘?若是沈家不满意我,何必娶我进门。既然娶了我,现在却拿这样一个贱人羞臊我,沈家这是打我们吴家的脸。”
“老五媳妇这是说的什么话?不过是个贱婢罢了,既然她自认是老五的姨娘,就凭你处置她。难不成还要你祖母来替你管房里的事?”
沈夫人沉着脸,开口说道。
“既然姑太太这么说,那我就做主了。这贱人未婚与人通奸,照理该浸猪笼的。只是我没有那样狠的心肠,就拉下去直接打*给那些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做个警醒。”
五奶奶对自己的陪嫁婆子使了个眼色,那两个婆子就要去扯姜莺儿。姜莺儿惊叫起来,只拉住三太太的衣襟不放:“太太,救我,救您的金孙啊。这姓吴好狠的心肠,您若依着她,以后您哪来的金孙抱,您是五爷的亲娘,不能让五爷断了后啊。”
三太太看看老太太,沈夫人,又看看五奶奶,最后咬了咬牙,将姜莺儿护在身后。
“媳妇,你先别生气。这莺儿确实是我给老五的,如今她即已怀了身子,你就大肚些。这孩子生下来,不还是要认你做嫡母。媳妇,你也是大户人家出身,这点道理应该懂得。况且,你如此贤良,你五爷以后也会感激你是不是?”三太太堆出满脸的笑来对五奶奶说道。
“太太这是说我不贤德?那太太可给了我机会做贤德的媳妇?五爷屋里的通房丫头不少,我是撵了还是赶了,哪个不是好好地在屋里伺候着。可这个贱人,刚才可有人认出来了,是二哥房里人的妹妹,可不是养在沈家内宅丫头。她哪里去不得,这无媒无聘,随随便便就爬上爷们的床,怎么就知道那肚里的孩子肯定是五爷的?不守妇道,她能跟五爷,难道就不能跟别的男人?太太,您难道要五爷戴这顶绿帽子不成?”
屋里有人忍不住窃笑,姜莺儿刚才还装柔弱,可她的脾气,哪容的人这样说她:“你别血口喷人,这孩子自然是五爷的,不信你叫进五爷来问问。”
三太太老脸一红,却也有些迟疑:“这,这怎么会弄错那?”
“太太,五爷还年轻,屋里这么多人,以后您还会少了孙子抱,那才是不掺假的沈家的种。若留下这个,就不怕给自己添堵?”
老太太咳嗽了一声:“三太太,难得老五这个媳妇如此贤惠。我看这姜莺儿身子似乎不大好,孩子还是不要留下的好。”
燕姨娘从沈二奶奶身后站出来,“老太太,三太太,五奶奶,原本这没有我说话的份。只是她毕竟是我妹妹。她年纪轻,犯了错,老太太,三太太和五奶奶肯容下她,是她的造化。我看还是照五奶奶的意思,这个孩子不要留下。”
五奶奶斜睨了燕姨娘一眼,还没等说什么,那边姜莺儿却不干了:“姐姐,你怎么也帮着外人,见不得我好。三太太,您不能听她们的。我肚子里这个可是您的金孙,您别忘了大仙的话,若是保不住这个,您以后再想抱孙儿就难了。”
燕姨娘听了这话,又是一个趔趄,却被袭香扶住。“大仙?唉呦,敢情燕姐姐一家都是贵人,别人一辈子都别想遇到一个大仙,偏燕姐姐一家,有这么多大仙护佑着。可惜我进门晚了,没福气见燕姐姐那个大仙,莺儿姑娘这个大仙可得请出来让大家见见。”
燕姨娘被袭香姨娘架着,脸色灰败。三太太却不高兴。“这大仙岂是寻常人能随便见的。况且大仙说,他已经泄露了天机,让我们不得说出来,否则对子孙有害。莺儿你怎么这么口快,若是对我孙儿有妨碍该如何是好。”
五奶奶又是一阵冷笑,“太太,这大仙不大仙的暂且不提,我刚才说到这姜莺儿肚子里的孩子,未必就是五爷的,这可不是胡说。我哥哥抓到姜莺儿时,她身边可跟着个男人。两人形同夫妇。这人我已经带来了,太太若是不信,咱们把他叫进来问问就清楚了。”
三太太有些狐疑:“莺儿,你果真是和人私奔吗?你,你怎么对得起我,怎么对得起你五爷?”
“太太,您怎么信她胡说。我好生生呆在您安排的小院子里,是被她抓来的。我就一个人,哪来的私奔,哪来的男人。”
“你们都住口。咱们沈家是什么样的人家,这种事情连个影都是容不得的。三太太,你岁数不大,怎么也糊涂了,小五媳妇说的好,下午还年轻,以后有的是孙子让你抱。还问什么问,把这个什么莺儿的给我拉出去,直接杖毙。
这事就到此位置,谁也不许再提。”
婆子们过来又抓姜莺儿,却被五奶奶的人拦住。还有人想溜出去报信的,也被人拦住了。这楼各道门,竟不知什么时候,被些健壮的仆妇给把住了。
姜莺儿并不知道这些,理直气壮地说道:“我脚正不怕鞋歪,她定是找了人陷害我。我不怕与人对质,请太太给我做主。”
三太太耳朵根子最软,也说道:“既然这样,就让那人进来,若是小五媳妇说的不假,我也保不了你。若是你清清白白的,我自然护着我金孙。”
沈老太太在榻上被气了个倒仰,沈夫人忙爬上炕去,给老太太顺气。沈家的几位太太奶奶都围到榻前问长问短,可没有几双眼睛不是盯着地下几人的动静的。
五奶奶却无动于衷,只冷冷地看了眼姜莺儿,“淫妇都是嘴硬。”一边对门外招手。果然就有三四个婆子押了一人进来。
“那不是五奶奶的几个陪房吗?那天我明明看见她们被五奶奶赶走了,怎么又回来了。”屏风旁边一个小丫头低声嘀咕了一句。
“怎么是个道士?”王嫣然也惊讶出声。
被推进来的那个人确实身穿道袍,一头白发,三缕白须,面容清瘦,如果忽略他被几个婆子押着的狼狈相,想来平时也颇有几分仙气。
众人都在奇怪,难道姜莺儿的奸夫竟是个道士。
姜莺儿一见道士,浑身抖做一团,跪在三太太脚下:“太太救我,五奶奶要害死我呀。”又对着燕姨娘叫道:“姐姐救命。”
三太太也看到了那道士,一时愣住了,又揉了揉双眼,方指着那道士,哑声道:“怎么会是你?”


第七十八章 戏中戏


水幽寒寒看三太太举止古怪,不禁心里想,难道三太太竟难道认得那个道士?
“莺儿,你说,这是怎么回事?”三太太指了指那道士,向姜莺儿问道。
“太太,我是冤枉的,我什么都不知道。是五奶奶的几个陪嫁婆子绑了我来的。一路上,我被她们塞在马车里,眼睛也是被蒙住的。
我什么都不知道啊。太太,五奶奶抓了大仙来,是要断五爷的子孙.
啊。”
“这果真是钟山散仙?五奶奶,你还不快点让你的人,把大仙放开。这冒犯了大仙,会妨碍沈家子孙的运道的。”
五奶奶这时已经是满面笑容了:“太太,您可认清了,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大仙?”
“自然,这大仙你们没见过,我可是见过。还有莺儿和莺儿她娘,也是见过的。不会错的,这不,莺儿也说那就是大仙。”
“你这贱人可是不打自招了!”五奶奶笑着指姜莺儿,然后转身对三太太说道:“太太,您是被人哄骗了。这个人,哪里是什么大仙,他不过是小戏班里一个戏子。太太您瞧他那白头发,白胡子,那都是假的,这道袍也不过是戏班子的道具。”
这么说着,早有两个婆子到了道士身边,一个揪住道士的胡子,一个抓起道士的头发,两人用力一扯,那胡子和头发竟生生被扯了下来。
在场的人都替那道士吸了口冷气,想着被硬生生扯掉胡子、头发,不知会有多疼。有的捂住眼睛,不想看那血淋淋的场面。哪知被扯掉毛发后,那道士竟没吭声,脸上和头皮上一点血丝也未见,露出一个光秃秃的头来。
五奶奶叫人把那胡子、头发扔到姜莺儿身上,得意地说道:“这戏子本来是个癞子,后来被迈进戏班,平常扮惯道士、和尚,为了方便索性就剃了光头。这唱戏,总共能赚几个钱,他就干起坑蒙拐骗的勾当来。太太,这姜莺儿分明与这戏子有奸情,有了身子,想栽赃到五爷头上,谋夺家产,因此叫了这戏子来哄骗了太太。”
“不,不可能。大仙怎么会是假的那?我那院子里的人的生辰八字,家里有什么人,出过什么事,随便挑出一个来,他都说的丝毫不差。就连我那只猫过年时拉了几天肚子,大仙都能算的一清二楚。这些也就罢了,可大仙只用浮尘扫了扫,就医好了我院子里那株海棠。
这不是仙术是什么?”
水幽寒抿住嘴,忍着笑。这位三太太真是朵奇葩,心里糊涂,耳朵根子又软。那些个东西,有心的人打听打听不就都知道了,哪里用的着算,不过是平常的行骗小把戏。至于医好海棠树,既然能将三太太院里的消息打探的那样清楚,玩个障眼法是再简单不过了。哎,封建迷信害死人那。
很显然不仅水幽寒这么想,屋子里那些勉强压抑的嗤笑声就说明好多人也是这么想的。
三太太也觉得有些不对头,可还是不死心,扯住姜莺儿问道:“莺儿,你说,你不是骗我的是不是?”
“太太,我.我没骗您。这个,这个人一定是假的。五奶奶也说他是戏子了,对,一定是五奶奶妒忌在她之前有了孩子,就请了戏子扮成大仙的样子,想要糊弄太太您。”姜莺儿一开始还说的磕磕巴巴,越到后来说的越顺,眼睛也重新亮起来。
“是不是我请人扮的,问一下不就清楚了。太太,大仙定是和您说了些要紧的话,不知是只跟您说的,还是有什么别的人在场?”
“只有我,莺儿,还有莺儿她娘,就我们三个人。不错,若不是大仙,必然不会知道我们都说了什么。”三太太也聪明了一回。
五奶奶对那戏子扬了扬下巴,“你把那天对三太太说的话,都重复一遍给大家听听。”
那戏子被婆子们押着跪在地上,这时才开口:“贫道在街上偶遇姜老夫人,发觉姜老夫人面相贵重,必有贵女。贫道掐指一算,这位贵女便是姜家二姑娘,而且二姑娘眼前正有一难,若是躲过了这一难,日后必定贵不可言。若是得遇机缘,嫁入皇家,则可为贵妃。不然,若是哪个豪门大户得了去,则最是旺夫旺子的命。”
“小娘子头上紫气升腾,必是怀有贵子。嗯,这一胎是三太太的金孙。小公子有亲娘贵命扶持,以后定会状元及第,光宗耀祖。若小公子有不测,则其父以后将再难得子。反之,则多子多孙,甚至可能执掌家业。”
那假道士话音刚落,三太太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周围的太太奶奶们,少不得有几个撇嘴冷笑的。
姜莺儿这时也知道害怕,“太太,太太,隔墙有耳,定是有人偷听了大仙的话,又告诉了五奶奶。五奶奶这才叫人来陷害我。”
“你把这姜家母女如何**叫你如何蒙骗太太的事.从头到尾再说一遍。”
假道士果然听话,就将姜老娘如何找到他,给了他一百两银子,教他如何说话,允诺事成之后给他二百两银子,又给了他一个小册子让他背下来,那上面都是沈家三太太院子里人的生辰八字、还有些日常琐事之类。最后约定某天,由三太太一个心腹的婆子引见,他如何见到了三太太,三太太如何问他,他如何按照本子上说的都答了,又把姜老娘嘱咐的话,都说了一遍,最后还装模作样地拿佛尘扫了扫院里一株枯死的海棠,说隔日海棠必将复活。隔天,姜老娘就喜滋滋地送了一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