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媳妇连忙谢了。过年期间,水幽寒和奶娘拿彩线串了好些串铜钱,预备给人打赏压岁钱。今天回来,水幽寒也带了些,就拿出来分给春生家的几个孩子。一家人千恩万谢,又说了会子话,才告辞走了。
小红进来禀告水幽寒,东西都收拾齐整了。水幽寒亲自去内宅又走了一圈,回想自己在这里的日子,有些不舍。然后又去看东西是不是都在马车上装好了。水幽寒不在的这些天,海伯一直帮着照料暖房。水幽寒吩咐给海伯留下两厢的蘑菇和豌豆苗,又感谢他这几个月对她们主仆的照顾。双方客套了一番,水幽寒才上车离开。
一行人已经走出好远,小红对水幽寒说:“姑娘,您看,海伯还看着咱们那。我看刚才和咱们告别,他眼泪就在眼圈打转。唉,海伯可是个好人,对咱们也不错。”
水幽寒听小红这样说,也就掀起车帘,往后张望。果然看见海伯还站在宅子门口,向这边挥着手。
“海伯…,确实是个好人。唉…”水幽寒叹息一声,不由得有点后悔,刚才不该拿那样冠冕堂皇的话来忽悠这个耿直的老人。
马车出了村子,走上大路。车夫吆喝一声,马儿喷着响鼻小跑起来。一会工夫,大宅、王家村就被甩在身后。马车拐了一个弯,水幽寒再回头看,就只看到田地、青山,而前面的路越来越宽,水幽寒的心境也跟着敞亮起来。
第三十五章 济水城
这一日,欧阳、水幽寒一行从济水城的南门进了城。欧阳和几个家人骑马,水幽寒主仆三人坐车。车箱上包了厚厚的棉布帘,外面还裹了一层毡子。车内更是铺的软软的,水幽寒抱着麒儿,斜靠在软枕上,时不时从面前的小桌上拿块点心吃进嘴里。奶娘和小红坐在旁边,正把小炭炉的火拨的更旺些,炉上还热着鲜奶。
水幽寒的家当都在后面的几辆马车上。那些个箱子的鲜菜自不必说,都拿了好几层厚布和草帘子盖着。史管事已经打点好,进了城,就给那些给了定金的人家送去。还有的就是些坛坛罐罐,风鸡腊鱼等。
破家尚值万贯,何况这些都是水幽寒自己花钱置办的。里面的酒啊、酱啊的,她可是花了不少的心血,哪能扔掉。现在她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之主,养家糊口可不得精打细算?当然,还有两位那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物,走到哪里都是要带上的。哞哞、咩咩,听这叫声,可不就是麒儿的那两位奶娘:羊妈妈和牛妈妈吗。
进了城,多是青石板路。马车走着走着,忽然停了下来。水幽寒正诧异,就听外面欧阳与人说话。
“振衣兄,你总算回来了。这一去就是一年多,大家都很想你啊。这几天家母还在念叨。你既回来了,哪天在客似云来大家聚一聚,我做东。”
“二公子,一向可好。当然要聚一聚,不过你可不能抢我的东道。”
“呵呵呵,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两人说笑几句,相互告辞,马车才开始移动。水幽寒忍不住将车帘掀起一角,偷眼向外张望。却只看到一个白衣白马的英挺背影,被一群人簇拥着走远。那些人看打扮,有些是家丁,还有些应该是军卒。
“小寒,你看这边,就是我家的济生堂。”是欧阳,看见水幽寒掀起车帘张望,就将一个临街的铺面指给她看。
既然被发现,水幽寒索性大大方方地将帘子掀起,四下打量。
原来这是条很宽的街道,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因为是正月里,好多的铺面都关着门。可还是能想像出平时的繁华景象。欧阳所指的铺子,在一家书纸店和珠宝楼的中间。匾额上大大的“济生堂”三个字,却是开着门的。那门里的掌柜已经瞧见了欧阳这一行人,跑出来与欧阳见礼。
“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你传我的话,凡是这正月里留在铺子里的,都是双份的工钱。”
那掌柜笑眯眯地应了,又对欧阳说:“爷,您这回乡下一住就是这么久。老管家可一直念叨,好些个老顾客也念着您。总算把您给盼回来了,您还是快点回家吧,老管家只怕等急了。”
欧阳又嘱咐了掌柜几句,才又催马前行。马车又走了有两刻钟的工夫,复又停下。水幽寒在马车里听到外面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说道:“少爷,您可回来了。小三快帮少爷牵马。少爷您快进屋里,这外面冷。”
“桐叔,那院子可都收拾好了。”
“接到了少爷的信就开始收拾了,又搬了些家具过去。早料理的妥妥当当的。知道今个人就能到,那边的炕都烧的热热的,人一来就能住进去。”这次是个女声。
“有劳桐叔、桐婶费心了。”
“小寒,到家了。”
小红把车帘挑起来,水幽寒看到欧阳身边站了一男一女,都上了些年纪的。见水幽寒从车探出身来,都躬身行礼。
欧阳扶着水幽寒下了车,那个嬷嬷见水幽寒怀里还抱着个粉嫩嫩的胖娃娃,眼中立刻放出光彩。
欧阳在一边介绍:“小寒,桐叔、桐婶是我们家的老管家了,桐叔管外,桐婶主理内宅。你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和他们说。桐叔、桐婶,这就是我说的水表妹。”
水幽寒忙招呼:“桐叔、桐婶。”
在外面说话不便,桐叔带着人卸车。桐婶领着在水幽寒往宅子里走。一边走,还一边将府里各处介绍给水幽寒。水幽寒见桐婶面容慈祥,态度热情,心里也是高兴。
依照欧阳的吩咐,几个人先到了给水幽寒安排的小院。
水幽寒看这院子,果然如欧阳所说,一条夹道,通到欧阳书房的右侧,另外临街开了扇大门。院子小小巧巧,房舍、回廊等却十分精制。桐婶将水幽寒领到上房,屋子里早已摆放着火盆,临窗的大炕也烧的暖暖的,再看桌椅陈设,显见是细心收拾过的。
水幽寒真心地道谢:“桐婶果真是费心了的,以后只怕少不得要麻烦你和桐叔,我先谢过了。”
桐婶笑语:“不当谢,不当谢。少爷来信交代的清楚,要我们细细收拾,一点不得怠慢。水奶奶你要是觉得哪里不合意,尽管和我说,我叫人给你换了就是。”
欧阳对水幽寒说:“小寒,你看这里可还好?能不能住的惯?”
水幽寒便说自己很满意。桐婶过来扶了水幽寒,让她坐到炕里歇歇脚。水幽寒看她眼睛总是瞄着麒儿,就笑着说:“桐婶,这是我儿子,叫麒儿。”
桐婶巴不得的凑上来看,细细地打量麒儿。
“叫麒儿,好名字。长的这样周正,有几个月了。大冷的天,带着他,可别冻着了。快上炕里暖暖。这火盆可够?不够我再叫人送两个来。哎呦呦,这多可爱的小哥儿啊。”
水幽寒笑着的答:“冬月生的,再过些天就百日了。”
桐婶眼睛只在麒儿脸上,左看右看,还在水幽寒、欧阳、麒儿三人之间来回的瞄。一张脸笑的更像朵花了。
水幽寒被她这样近距离打量的有点发毛,欧阳觉出异样,就说时候不早,让桐婶去准备些晚饭。桐婶虽有些不舍,还是乐呵呵地去了厨房。
等桐婶出去了,欧阳对水幽寒说:“小寒,你别介意。桐婶她最喜欢小孩子。街上见到了人家的小孩子,都要上去搭讪的。”
水幽寒笑:“桐叔、桐婶看着都很慈善。桐婶能喜欢麒儿,我高兴还来不及,哪有什么可介意的。”
欧阳和水幽寒在屋里说话,外面奶娘、小红、并桐叔等带着人安置水幽寒带来的东西。
水幽寒不放心,就叫了奶娘来照看麒儿,自己去看人摆放东西。
这个院子左角有个小套院,是厨房,旁边几间屋子,可以存放东西,也能住人。水幽寒就让人把那些坛坛罐罐都摆了进去。时时叮嘱要小心轻放,尤其是那几个橡木桶,那可是她以后养家糊口的依仗。又把羊妈妈和牛妈妈也栓在了棚子里。
这些个东西都安置好了,桐叔就带着小厮们回主宅那边。然后桐婶又打发了两个小丫头,帮着小红安放她们主仆的随身用具。好在东西并不算多,几个人脚不沾地,终于在傍晚前收拾妥当了。
桐婶过来说饭做好了,问摆在哪边。欧阳看水幽寒这一天也累坏了,就命人把饭菜端到这边来,几个人一起吃了。
吃过晚饭,欧阳叫桐叔把院子的钥匙拿来,交给水幽寒:“小寒,这是这院子的钥匙。有那边大门的,还有夹道上那道门的,还有你们各个屋子的。你现在人手少,这大门那边,还是我府里原来的人来看守。你放心,那也是我这几辈子的老人儿。你若是以后人手多了,再有别的安排,也都随你。另外,我再拨个丫头给你使唤。”
水幽寒将钥匙收过了,欧阳就回了主宅那边。一会,桐婶果然带了个小丫头,叫冬儿的,说给水幽寒做粗使。水幽寒看冬儿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容貌算是平常,只一双大眼很有精神。桐婶又说府里的女仆很少,除了厨房里有两个婆子,就是春夏秋冬四个丫鬟。这个冬儿是最老实能干的,欧阳特意吩咐了给水幽寒使唤。水幽寒也就道谢收下了。
天色渐晚,水幽寒略收拾了收拾,就睡下了。奶娘跟水幽寒一起,方便夜里照看麒儿。冬儿就让小红带着,去一边的厢房歇息。
虽然忙乱了一天,很是劳乏,可毕竟是初到异地,一时也难以睡着。水幽寒就和奶娘轻声地说话。
“姑娘,咱们真是遇到了好人。是夫人在天有灵啊。欧阳大夫待咱们是没的说。我看桐叔和桐婶,也都是善心的人。咱们,总算有好日子过了。”
水幽寒轻轻地应了一声,“是啊,咱们这算不算是苦尽甘来?他们待咱们好,咱们以后也待他们好就是。这样小家小户的日子,虽然没有山珍海味,可比那些大户人家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日子强上百倍。”
“嗯,姑娘,您这一步走的对。”
看来奶娘终于完全认同了水幽寒的选择。
奶娘毕竟有了些年纪,一天劳累下来,很快就睡着了。水幽寒闭上眼,听着旁边一老一小均匀的呼吸声,心里盘算以后的日子。一定要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水幽寒暗暗决定,不一会也沉沉入睡。
----------------------
啦啦啦,我是言出必行地人。看我把昨天的份补上啦,自己给自己撒花。推荐票票们,点击,收藏都向我头上砸过来吧,吼吼吼
第三十六章 燎锅底
一夜好睡,第二天水幽寒醒来时早已是天光大亮。冬儿送进洗脸水来,水幽寒洗漱了。等麒儿醒后,奶娘早已热好了鲜奶。两人就一边哄着,一边喂麒儿吃了奶。
之后,小红和冬儿就送了早饭进来。因为刚刚安顿,早饭就简便行事,不过是一碗榨菜肉丝面、另加了一盘卤蛋、炸花生、辣白菜、香煎小鱼的拼盘。
吃过早饭,水幽寒就带着小红,和冬儿又将各处仔细整理了一遍。
水幽寒打开临街的门,向外张望。欧阳这栋宅子在济水城的十里街杏花巷内,正是闹中取静的好处所。周围并没有高官巨贾,而大多是世代耕读,颇有些家业的寻常人家。偶尔有小贩挑着担子在巷子里走过,卖些针头线脑、糖豆干果等。还可以见到一些人携妻带子,打扮的喜气洋洋,往来走亲戚。
把东西都归置清楚,水幽寒就叫过小红和冬儿,把日常事务又做了一番安排。正想着过主宅那边找欧阳说话,就见欧阳领了一群人,一路说笑着已经进了前院。水幽寒看这情形,赶忙去接。还没等水幽寒看仔细,其中一个已经快走几步,过来抓了水幽寒的手笑,正是王嫣然。小桃和另外一个苗条的小丫头都赶上来给水幽寒见礼。水幽寒心里琢磨那个苗条的一定就是小莲。
“水姐姐多日未见,一向可好。我给姐姐带了些家里的海产,姐姐可不要嫌弃。”
水幽寒一看原来是沈九,正在躬身给自己行礼。
“沈九公子不必客套。”
欧阳身边还站着位年轻的公子,一身雪白的狐裘,面若桃花,剑眉星目,看面貌与王嫣然有几分相像。不过,如此美艳的相貌配上他一身的男子英气,更加让人惊艳。
欧阳开口向水幽寒说道:“小寒,这位是王家二公子王宣,是嫣然的二哥,人称宣公子”
宣公子向水幽寒拱手:“恭贺水奶奶乔迁之喜。我和妹妹备了点薄礼,请水奶奶笑纳。”
说着一招手,后面走过来四个小厮。其中两个每个人都抱着高高的一摞盒子。另两个手上抱着的却是两只瓷瓶,还有些绸缎。
王嫣然走过去,一一指着那些东西给水幽寒看:“水姐姐,这些个盒子里,是九哥他家的海产。这两个插瓶,是我二哥送给你的,取个平安的意思。还有这几匹布,是我送的。水姐姐,你总穿的那样素,好好的人,都显得老气了。你看我给你选的这几匹料子,苹果绿、淡粉、水红。水姐姐你皮肤那样好,这些个颜色最趁你了。”
水幽寒连连称谢,一边就吩咐小红领着两个小厮去把东西放好,并打发小厮赏钱,一边请几个人进屋说话。
大家在屋里坐定,奶娘带着冬儿摆上各色果品点心,又送上来热茶。
水幽寒暗暗打量这位宣公子,果然是可以和楚熙并驾齐驱的人才。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楚熙那样,给人冷峻、高高在上的感觉。相反,宣公子虽然也是一身天生的贵气,然而给人的感觉多了几分雍容,少了几分冷峻。水幽寒又看沈九,发觉他没什么变化,依旧是精神头十足,王嫣然的面庞似乎是圆润了些。
寒暄几句,水幽寒就先说道:“我刚搬来,本打算收拾好了,就去府上拜谢,看看嫣然妹妹。现在倒劳动你们先来看我,让我于心不安。还有九公子,怎么这样巧,就凑在一处了?”
沈九笑道:“原来水姐姐还不知道。这就是欧阳的不对了。我们哪里是碰上的,我就是从他家里来的。”
欧阳在一边陪笑:“是我疏忽了,没有告诉小寒。”
王嫣然就对水幽寒说:“水姐姐,我母亲是九哥的姑妈。”
水幽寒早就如此猜测,现在证实,也就笑道:“原来如此。”
沈九接着说:“年下太忙,要不早来看望水姐姐了。这次来看姑妈,本打算抽空去王家村看姐姐,却听说姐姐已经搬来济水。我就急急地过来了,正巧嫣然这小丫头也要来,我就和二哥带了她一起来了。”
是这样。水幽寒心想,王嫣然和沈九还好说,这位宣公子可没有来看她的理。想来是表弟和妹妹要来,他这做哥哥的也就一起来了。当然,还有欧阳的面子在里头。
沈九喝了口茶,又问水幽寒:“水姐姐,我听嫣然和欧阳说,你前些日子遭了官司,是为了避祸才搬来这里的?不知道是谁这么大胆子,欺负到咱们的头上了?水姐姐你和我说,我给你出气。”
“不是什么大事,已经了结了。”水幽寒答,一抬眼正瞥见宣公子望着他,若有所思。水幽寒来不及多想,只是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就转头问王嫣然济水有些什么景致。
提到这个,王嫣然就打开了话匣子。一屋子人,喝茶吃果子,就听她一个人比手划脚的说。水幽寒看宣公子一脸地宠溺,就知道王嫣然如此爱娇、单纯,一定是周围这些人保护的太好的缘故。王嫣然口若悬河说了半天,已经从景致说到玩乐,最后说到寺庙。
“水姐姐,西山寺的素斋可是天下闻名。到了济水城的,没一个不想去那里吃上一顿素斋的。哪天叫我二哥提前定下一桌,水姐姐和我一起去吃好不好。而且大家都说那里的菩萨是最灵验的,水姐姐有什么求的,只管去那里。”这最后一句却是在水幽寒耳边小声地说的。
“提到西山寺的素斋,我可是想到了上次水姐姐做的火锅。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吃到。”沈九一脸的笑。
“怎么吃不到。我这里没有山珍海味,还怕你们吃不惯。你既然喜欢,那我们今天就吃火锅好了。还请宣公子和嫣然也一起尝尝,好不好。”
看看天色,水幽寒就让欧阳陪这兄妹坐着,自己去厨房备办火锅。王嫣然出于好奇,也要跟去。水幽寒本来怕她被厨房的烟气熏到,又一想这个不像炒菜,没有那样多的油烟,也就答应了。
先给王嫣然套上外袍式围裙,又帮她在头上包了布巾,然后水幽寒也一样打扮了,这才进了厨房。
火锅的汤底,依旧是拿了只鸡加上些大骨,小火熬制成高汤。备办的菜还是羊肉片、鸡翅、豆腐皮,冻豆腐、酸菜心、宽粉条、豆苗、土豆片、鱼丸、鲜蘑菇、冬笋片、藕片、猪肚等。另外将糖蒜、卤猪脚、盐水鸭、辣白菜、酸萝卜等装盘,做开胃小菜。还准备了些栗子糕、荷花酥和南瓜饼等小点心。欧阳遣人拿了上好的白酒来,水幽寒本身不擅饮,又考虑到王嫣然,就把自己酿的山楂甜酒也拿了一坛出来。
一张大桌,欧阳等人围坐在四周。火锅,开胃菜、配菜,小点心满满地摆了一桌子。水幽寒说这个吃火锅,吃的是一个气氛,就把伺候的人都打发了下去,让小红给他们另外安排饭食。这边火锅里已经放了羊肉片、酸菜心、豆腐皮等物,看着汤料滚开了小花,水幽寒就说了个请字,大家开动。
欧阳和沈九是吃过火锅的,宣公子和王嫣然都是第一次吃。沈九自告奋勇做了示范。王家兄妹似乎有些不适应这样的气氛,想来是食不言的训导已经深植于心。
水幽寒就说道:“这个火锅,本是平民百姓家的吃法。求的就是一家人,或是三五好友,守着这热热的锅子,边吃边聊。咱们暂时都把那些规矩什么的放一放,自在地吃就是了。”
王二公子听了,点了点头:“这样的吃法却是有趣,水奶奶说的很有道理。”
几个人一开始有些拘束,尤其是沈九,似乎不怎么放的开。到后来宣公子,吃的热了,脱了外面的袍子,和欧阳、沈九斗起酒来,大家才都放开来。他们三个边吃边喝,还一边说些个这家那家的故事。水幽寒听的云里雾里,索性不理会他们,只倒了山楂酒给王嫣然,劝她多喝些。
“这个山楂酒,最能克化肉食。多喝些也没关系,说是酒,也和果汁差不多了。”
沈九看王嫣然吃的高兴,就笑道:“嫣然,你该少吃些。我看你都快吃成小猪了。新做的衣服又该穿不下了吧。”
王嫣然撅起了嘴。水幽寒忙给王嫣然的碗里又舀了一勺的粉条:“嫣然还在长身体,多吃点有什么?她长个子那,衣服换的当然快些。”
王嫣然的脸色立刻阴转晴:“还是水姐姐心疼我。”
“古人是说过每餐只吃八九分饱,那是为了健康养生。可也不能因为怕长长胖,就让自己饿着,那样可不是养生之道。况且今天是在我家,你们是做客,哪有让客人饿肚子的道理。所以啊,你爱吃多少吃多少。”
“水姐姐,这火锅,最适合我们兄弟聚在一起,无拘无束,放开了肚皮来吃。水姐姐,你能不能告诉小弟要如何做这个火锅。尤其是这个沾料,我过年在家里,一时想吃这个。也弄了个炭炉子,涮了羊肉吃,可这沾料,我家那些厨子怎么都调不出这个味道。”
“这个火锅,可以有好多种汤底,有清汤锅、鱼汤锅、牛奶锅、麻辣锅等。就看下厨的人的巧心思了。至于沾料,咱们现在吃的这个是麻酱料,是涮羊肉必吃的。如果是涮别的东西,那还可以用香油调沾料。”
麻酱料,其中最重要的一味是韭菜花,最平民不过的东西。可没有这一味,任你拿龙肝凤髓来调制,都调不出那个味道。
“今天你们能来贺我的乔迁之喜,陪着我燎锅底。”水幽寒一不留神,把燎锅底说了出来,果然,王嫣然听了,就问:“水姐姐,什么燎锅底?”
“噢,这个呀,嗯。是这样,这乔迁之初,不都是要先安灶,拜灶王爷吗。还有那句话叫另起炉灶。起了炉灶,当然要烧火,就是燎锅底了。也就是搬入新居,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吃顿饭,聚聚人气。我这燎锅底,不过是随口说出来的村言村语。”
欧阳笑:“很应景,尤其是咱们现在吃这锅子,正好合适。”
几个人连连称是。
水幽寒又继续说道:“这个火锅还有沾料的方子,等我整理整理。宣公子如果不嫌弃,倒时也送给你一份。我想,凭你们两家的厨师的手艺,定然能做的比我这好吃。”
“多谢水姐姐。”
“那就多谢水奶奶了。”
“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本来水幽寒还烦恼,王嫣然帮了她那样大的忙,她怎样都是要表示表示的。可金银珠宝,估计人家王家没见过的少,她自己的钱包却太瘪了。火锅方子,自己不必花钱,他们还喜欢,可不是两全其美。
吃到下半晌,已经加了几次汤,大家终于酒足饭饱。王二公子带了沈九、王嫣然告辞离去。王嫣然约了水幽寒后日去她家里,水幽寒满口答应了。
第三十七章 郡守府(上)
去郡守府拜访,只送火锅方子怕是不好看相。水幽寒细细地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再做些小点心。回想自己前生吃过的那些各地特产、小吃。最后决定就送茯苓夹饼、高粱饴糖、蒸蛋糕、葡萄乳酪球这四样。做好后,就拿糯米纸细细的包了,装在朱漆盒子里。另外又想起王嫣然爱吃鱼丸,而沈九送来的海鲜中,除了参鲍翅肚外,还有一些墨鱼,就做了些加了馅的墨鱼丸,也拿盒子装了。
至于火锅汤底、沾料的方子,水幽寒自己根本就不会用毛笔写字。对于这个时代的文字,她曾经随便拿了本经书来看,发现都是繁体字。因为前生有看过父母收藏的繁体字-简化字对照字典,也爱看港台的书报,所以认字难不倒她。但是她可没在书法上下过工夫,所以她觉得还是藏拙的好。这样,水幽寒就请了欧阳帮忙,自己口述,欧阳记录。最后整理出四份,一份水幽寒留着,一份给了欧阳,另外两份就是打算送给王家和沈家的。方子里除了清汤锅底,还写了鱼汤锅底、牛奶锅底、麻辣锅底的用料和做法。
为了不使礼物显得太过菲薄,水幽寒特地找了工匠,照着她那个火锅的样子,另外做了三个火锅,还在上面刻了花纹。做好了火锅,她又想起了鸳鸯锅,就在方子上就加上了鸳鸯锅的制作做法。
一大早起来,奶娘和小红就帮着水幽寒收拾。毕竟是去郡守府啊,还是要好好捣饬捣饬的。这一来吗,自然是自己的脸面。二来也是防那府里有生了两只富贵眼的人,只认衣衫不认人不是。
水幽寒一身淡紫色的锦缎袄裙,外面罩了欧阳送的狐裘。头上挽了个抛家髻,簪了珠花,又插了只步摇,耳朵上戴珍珠耳钉。照照镜子,简单不失高雅。这都是她首饰匣子里最好的,饰品在精而不在多,而且即使水幽寒想打扮的暴发户一样,她也没那么多的金银首饰不是
收拾停当,水幽寒就带着小红坐了马车去郡守府。马车是欧阳家的,欧阳还派了自己身边的小童跟着水幽寒。他本想陪着水幽寒一起去,只是手下一个铺子出了点事,必须他去料理。就说好了办完事情,他再去接水幽寒回来。
到了郡守府,小童跟府门的守卫打了招呼。似乎那些守卫认得欧阳家的马车,并且与小童熟识,就让马车从侧门进了府里。马车又行了一会,停在一个大影壁前面,小童请了水幽寒下车,早有小桃和两个婆子等在那里了。小童不便再往里走,就留在原地等候。水幽寒跟着小桃一路穿堂过室,直走到一座绿竹环绕的小院,就是王嫣然的香闺。
水幽寒迈步进了院子,王嫣然带着小莲和一众七八个丫鬟仆妇接住,说笑着迎进屋里。水幽寒刚坐下,就有人端上来面巾、热水,然后又是流水似地送上来茶水点心。水幽寒不动声色地四下打量,就见绣帘重重,空气中也飘着似有似无的甜香。屋里伺候的丫鬟媳妇都是一式的装束,模样也都齐整。这些人进退间低眉顺眼,鸦雀不闻。再看王嫣然穿着家常的绸缎袄裙,怀里抱了手炉,歪在大红缎子的靠枕上,意态悠然。水幽寒不禁叹道,这才是侯门绣户大家女,养尊处优,无忧无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