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为了陷害宋皇后,扰得裴清殊家宅不宁,北夏之人特意将消息在最短时间内散布到了大理国。
现在裴清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加上敏妃给大理国国王的亲笔信,大理国上下现在对北夏空前地敌视。
北夏单于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气得恨不得将负责此事的右贤王呼韩邪叫过来臭骂一顿。
可他这个小儿子,这几年来老往中原跑,单于就是想骂他都找不到人。
事实上,呼韩邪本人现在也很气闷。
在他的理解当中,裴清殊本应当是那种虽然年纪很轻,但却坚持“仁义礼智信”,满口仁义道德的傻瓜。
却没想到,他竟然会用这种方式回击北夏!
“可恶。”京郊的一处院子里,呼韩邪握紧酒杯,咬着牙说道:“明明我们已经清除了所有的痕迹,齐国人根本就不可能查到什么才对!”
身着黑衣斗篷的男子站在他的对面,十分谦卑地说道:“右贤王殿下,稍安,勿躁。裴清殊此举,无外乎是想,引蛇出洞。您可不能,自乱了阵脚。马上,可就要到您,最关键的时候了。”
其实呼韩邪也就是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感到生气,感觉自己被裴清殊将了一军。
而且因为事情的确是他们做的没错,又不能说是齐国人诬陷他们。
可是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实在是不爽!
不过,呼韩邪从小见过的大风大浪多了去了,这一点挫折根本算不上什么,他很快便又振作了起来:“算了,不说那些糟心事了。乌维,不是本王说你啊,你都到中原这么多年了,这汉话怎么还不如本王说的顺溜呢?”
第72章
乌维谦卑地说道:“殿下您,是世间罕有的奇才, 臣如何, 能够与您相比?”
呼韩邪笑了笑, 动了动手指:“行了, 你先回去吧。这段时间,本王要专心读书,无事的话,你就不要再来了。”
“那…离间大理,还有齐国的事…该怎么办?现在,大理那边,怕是恨死我们了。”
呼韩邪不屑地说道:“大理不过一弹丸小国, 距离北夏十分遥远, 根本构不成我们的威胁。原本本王让你们对那个大理公主出手, 也不过是试探一下那个裴钦辰还剩下几分实力罢了。现在看来,叶氏在后宫经营多年,果然还是有些能耐的。只可惜不能将裴钦墨的母妃策反,不然的话…”
呼韩邪指的, 是老四的母妃荣贵太妃。
乌维听了, 也是无奈地说:“原本我们,能搭上安郡王,就是靠着他,对左氏女的念想。但荣贵太妃她,坚决反对安王,与左氏的事情。想要拿捏住她, 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那就想想别的法子,往后宫里送人吧。太监,宫女,还有一年半以后的秀女大选…这些人手,现在就要准备起来。我们不能只在前朝有人,必须在后宫也有我们的耳目才行。”呼韩邪把玩着手上的戒指,冷笑一声:“等到那个时候,裴钦辰那个废物的存在,也就没什么必要了。”

敏妃中毒一案查清之后,皇后虽然“洗脱了嫌疑”,可她和敏妃之间的关系,算是彻底掰了。
敏妃早就不耐烦皇后磨磨唧唧地对自己管东管西,趁着这次机会,她干脆将另一个大理厨子也赶了出去,跟御膳房要了两个手艺很好的大师傅。
皇后听说之后,什么都没做,算是默许了敏妃的行为。
坤仪宫里,孟宜嫔颇为不屑地说道:“皇后娘娘,这敏妃可真是不识抬举,您对她那么好,她还这样对您。什么证据都没有的时候,她就敢在那么多人面前污蔑您…好在皇上英明,没有因为此事就给她晋位,只是赏了些东西而已。要是她因为这回的事情晋了贵妃,以后还不得在宫里横着走吗?”
这次的事情,让皇后心里也有些受伤。但好在从始至终,裴清殊都十分坚定地相信她,才会把这么大的危机化解于无形。
皇后只能安慰自己,借此机会看清楚一个人也不错。
“算了,宜妹妹,敏妃她一个人千里迢迢地嫁过来,也不容易,我们就都体谅她一点吧。”
“娘娘,您就是太大度了!”孟宜嫔颇有些着急地说:“以后您可不要再对她那么好了!”
皇后无奈地笑了笑,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雍定朝后宫里的局势,渐渐变得明朗起来。
与皇后交好的,主要有娴妃和孟宜嫔。因为皇后、娴妃和林家的关系,所以她们都和林太后走得更近一些。
裕贵妃则与皇后等人很少有接触。除了常去傅太后那里之外,住在琼华宫里的欣美人,一直都默默地跟在裕贵妃身后。
原本和裕贵妃走得最近的是大公主的生母惠贵人,不过她已经因为故意让晴姐儿生病的事情,被打入了冷宫。所以现在和裕贵妃走得比较近的妃嫔,就只有欣美人了。
谢嘉妃和魏僖嫔曾经为了在后宫里站稳脚跟,还特意和裕贵妃交好了一阵。
不过在谢氏生子、成为四妃之一之后,她们就与裕贵妃渐行渐远了。
只不过碍于傅太后的关系,她们不曾和裕贵妃在明面上闹掰而已。
至于这个进宫最晚的敏妃,则是像后宫里的一个异类一样,喜欢独来独往。
雍定四年的新年宫宴,从后宫妃嫔们的座位上,就能很明显地看出这种局面。
裴清殊身为皇帝,多少能感觉出一些,不过他从未想过亲自插手,去改变什么。
人和人之间,本来就不是和谁都能相处得来。后妃们共侍一夫,就更不可能心无芥蒂地和谐相处了,分成一个个小的派别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像他父皇的后宫里,一度分为朱皇后、全贵妃和荣贵妃三派一样,这种事情是基本避免不了的。
只要表面上过得去,后妃们之间不会内斗得太厉害,一些小小的争风吃醋,裴清殊还是可以容忍的。
和往常过年时一样,太上皇和林太后,带着小女儿乐仪从行宫里回来,与裴清殊他们团聚。
太上皇独宠林太后,已经有好些年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的妃子们还很嫉妒林氏。等时候久了,也就习惯了。
除了年纪比较轻,总想为了自己的儿子争取个好差事的定太妃之外,其他太妃现在连争宠都懒得争了。
太上皇心里,对自己的这些妃子们也有一些歉疚。所以这回回宫之后,他就和裴清殊提出,可以让有儿子的太妃,出宫与她们的儿子同住。
裴清殊想了想,觉得这样也好。太妃们就算住在宫里,也得不到太上皇的关心和宠爱。裴清殊的兄弟们都已成年,总进宫探望她们也不方便。
如果放她们出宫,让她们的儿子奉养她们的话,太妃们的日子一定会比现在舒服得多。
涉及到太妃们的事情,向来是由傅太后负责的。
她让底下人统计了一下,符合标准、能够出宫的太妃,有安郡王的生母荣贵太妃、宁郡王的生母成太妃、襄亲王和景郡王的生母慎贵太嫔、简郡王的生母庆太嫔、直郡王的生母敦太嫔、恭郡王的生母穆贵太嫔,还有淳郡王的生母定太妃,共计七人。
她们这么一走,太妃里头剩下的,就只有儿子早早夭折的宁太妃、裴清殊的姨母恩太嫔,还有一些没有生育皇子的低位妃嫔了。
别人走了还好说,可是和傅太后亲如姐妹的荣贵太妃要走,傅太后还真是有些舍不得。
裴清殊知道傅太后心里不好受,就给了荣贵太妃特权,准许她随时进宫求见傅太后。
至于其他人,只要离了宫,想回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没有召见的话,她们就不能再随意出入宫禁。
而且太妃们出宫之后,除了按照品级得到一些内务司发放的例银之外,其他的吃穿用度,都要由她们的儿子负责。
老七和老八的生母慎贵太嫔,是唯一一个生了两个儿子的太妃。
老七性子活泼,王妃林氏又温柔好相处,而老八却是常年都不在京城。所以慎贵太嫔基本没怎么纠结,就选择了去大儿子府中生活。
裴清殊不想给和自己要好的老七那么大的压力,就在和太上皇打过招呼之后,请傅太后下懿旨,给慎贵太嫔晋了位。这样一来,慎太妃就能得到更多的例银,多少能够减轻一点襄亲王夫妇的负担。
至于其他人的位份,裴清殊则暂时没有动。
裴清殊的七哥裴钦逸,是在雍定三年的下半年才被晋封为亲王的。
其实裴清殊和老七的关系这么好,在他继位之初,裴清殊就有想过给老七晋位,不过老七一直不肯。
虽说晋位亲王之后,能够享受的待遇大大优于郡王,可他觉得自己承受不起。
大齐是主要按照功劳给皇子们分封爵位的。之前在裴清殊的兄弟们之中,只有他们的大哥毅亲王,因为战功而位居亲王。
裴钦逸觉得以自己的政绩和能力,郡王的位置很适合他。真要封他做亲王的话,他还承受不起。
所以为了给老七积攒政绩…在把他丢去煤矿上呆了大半年之后,裴清殊后来又让他去负责督造水坝工程。
等黄河发水之后,裴清殊又派安郡王和襄郡王一起去救灾。
等到救灾结束之后,裴清殊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便正式下旨,晋封裴钦逸为亲王。
至于和他同去的安郡王,则是仍居原位,回工部继续研究武器去了。
慎太妃晋位之后,襄亲王自然是要进宫来谢恩的。
裴清殊看着老七一本正经的样子,颇有些不习惯地说:“七哥,你同朕还客气什么,快起来说话吧。”
襄亲王故意演戏一般地抹了抹眼睛,用哭腔说道:“皇恩浩荡啊!”
“少来这一套。”两人打小一起长大,老七是什么尿性,裴清殊一眼就看穿了。“你是想讨好朕,让朕不要再把你送去外地办差了吧?”
“皇上,还是您了解臣啊!臣就是一坨扶不上墙的烂泥,就想留在京里老婆孩子热炕头,您就行行好吧,我都好几年不着家了!”
裴清殊好笑地说:“行了,朕知道,前两年你是辛苦了一些。今年朕不再派你出去了。”
襄亲王以为自己终于能悠闲一年了,刚要磕头谢恩,就听裴清殊笑呵呵地说道:“今年是武学正式推行和武举改革之后,第一年正式实行新的武举制度。年后你就去礼部报到,准备一下,做今年武举的总考官吧。”
老七闻言腿一软,差点没站稳:“皇上…”
他是知道裴清殊对选拔武官有多看重的,这份差事可不好做。
“嗯?”裴清殊似笑非笑地看着老七。
襄亲王含泪说道:“多谢皇上信任,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皇上的厚望。”
“那就好。”裴清殊笑眯眯地说道。
第73章
说完正事儿,兄弟俩顺便闲聊了两句。
“皇上, 都说巡盐御史是个肥差, 可您看八弟, 这两年可是瘦了不少呢, 看起来没少操心啊。”
裴清殊睨他一眼,道:“怎么,老八不想干了,让你来探朕的口风?”
所谓的肥差,说白了其实就是可以利用职位之便收取好处的位子。
景郡王因为之前同那个谋逆的三皇子交好,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哪还敢做什么贪赃违法的事情?
他战战兢兢地做着裴清殊交代给他的差事, 一点都不敢懈怠。
许是因为在福建吃住都不习惯, 加上压力大的缘故, 他不仅没像之前那些巡盐御史一样发福,还瘦了一大圈。
襄亲王听了忙道:“没没没,没有的事儿。皇上给他这么好的差事,那是老八的福气!”
“行了吧你, 少来这一套。”裴清殊好笑地说:“原本各地的巡演御史, 就是要经常调动的。等今年春天会试结束之后,他的位子就会动了。不过朕暂时还是需要他在地方做事,所以一时半会儿是回不了京的。”
“行行行,只要不是在福建就好!”襄亲王终于跟裴清殊说了大实话:“那地方离京城太远,而且多多少少残留着一些曾家留下的痕迹…老八成日里提心吊胆的,吃也吃不好, 睡也睡不好…若是能换个地方,那就太好了!”
襄亲王说的,裴清殊自然能理解。
这几年来,老八的表现都非常不错,所以裴清殊也愿意给他一些优待:“老八回来一趟也不容易,你和慎娘娘若是想他,就让他在京城呆到正月十八再走吧。”
襄亲王赶紧替弟弟向裴清殊道谢。
“正月十七是冬儿的生日,去年这个时候晴姐儿生了病,朕都没好好陪他过。今年朕打算办个家宴,为他庆贺一下,你和老八都带着王妃和孩子过来吧。”
宫里头不兴给小孩子过生日,怕“地下的小鬼”知道了小孩子的年龄之后就会缠上来,致使皇嗣夭折。
所以每年皇子和公主们的生辰,都不会大操大办,只会在其生母的寝宫里摆一两桌酒席,邀请和他们走得比较近的亲朋好友来吃席。
席间,所有人都绝口不提小孩子的年龄。
既然今年裴清殊打算办得稍微大一点,邀请几位兄长的话,再在皇后的坤仪宫里就不大合适了。
所以正月十七当天,襄郡王、景郡王还有毅亲王等人,都按照裴清殊的指示,携带家眷来到了乾元殿。
毅亲王在延和年间平叛的时候丢了一只手臂,一般的小孩子都有些怕他。面对他时,或多或少都会露出一些异样的表情。
不过敬坤从来都没有。
他总是像对待平常人一样,礼貌地叫毅亲王大伯,向他行礼。
毅亲王见他懂事,不禁大笑起来,想要像对自己儿子那样拍拍侄儿的肩,却又怕敬坤太瘦了些,会承受不住他的力量,便收回手,在自己头上抓了两下。
“哈哈,哈哈,大殿下快免礼吧!”毅亲王自己排行就是老大,过去向来都是别人叫他大殿下的。冷不丁这么称呼别人,毅亲王还真是有几分不习惯。
敬坤乖巧地说道:“大伯不必客气,您就像父皇一样,叫我冬儿吧。”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哈哈,哈哈。”毅亲王说着,把自己家的几个儿子叫了过来,对他们嘱咐道:“你们年纪大些,在长华殿读书时要多照顾大殿下一些,知道吗?”
毅亲王的长子今年都十五岁了,等过了年之后,就要随毅亲王到军中历练。
毅亲王这话,是对他的次子和三子说的。
几个孩子听了,都乖乖地点头。
敬坤去长华殿的时间虽然不长,还没有和其他堂兄们一起上过课,不过他也听说过毅亲王的长子敬章和次子敬武,知道他们都是长华殿里年纪最长、武功最好的,可以说是长华殿里的孩子王。
一旦他们两个调皮捣蛋起来,就是长华殿的夫子都要皱眉头,却不一定有法子能治得了他们。
不过可以看得出来,毅亲王这个父亲,在家中很有权威。
平日里十分威风,甚至有几分霸道的敬章和敬武,在毅亲王面前就跟两只小绵羊似的,乖巧得不得了。
等敬坤和毅亲王说完话之后,跟敬武他们一起转身离开的时候,就听敬武像个大哥一样地对敬坤说道:“你是叫敬坤是吧?放心,以后在长华殿里,有我罩着你。”
毅亲王的长子敬章和敬武都是嫡出,只有三子敬松是侧妃齐氏所出。
听敬武这么说,敬章只是笑了笑,敬松却是忍不住提醒道:“二哥,大殿下乃是皇子,你…”
敬松本是想提醒敬武,对敬坤这个皇长子说话时不能像对待其他堂兄弟一样随意,可敬武看起来完全不想听,很是不耐烦地打断了敬松:“啰嗦什么,就算咱们不是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但大家都是裴氏的子孙,分那么清楚做什么?”
敬武说着,看向比自己小许多的敬坤:“你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敬坤只能点头。

裴清殊听不清敬坤和敬武他们在说什么,只知道儿子看起来和他的堂兄们相处得挺不错,这样他就能放心了。
其实今天裴清殊制造这个机会,多少也有些让敬坤多和他的伯父、堂兄们熟悉一下的意思。毕竟敬坤才刚去长华殿没多久,有大孩子带着他的话,多少能快一点适应新生活。
不过这样的优待,目前只有身为嫡长子的敬坤才有。
敬坤的生日之后没几天,就是谢嘉妃的儿子敬翊的生辰了。不过裴清殊并没有像给长子过生辰一样,专门办一个家宴,只是亲自去了一趟毓秀宫,陪嘉妃母子吃了顿饭。
谢嘉妃知道裴清殊重视孩子,今日肯定会来,便刻意打扮了一番,穿了身修身的衣裳,把身段勾勒出来。
裴清殊每回来她这儿,就有种唐三藏进了盘丝洞的感觉。不过偶尔体验一下这种被人缠着捧着的感觉,倒也不算太坏。只要嘉妃不像过去的南乔那样,有事儿没事儿地就往乾元殿跑,裴清殊就能容忍她的存在。
因为敬坤和敬翊的生辰离得实在太近了,裴清殊怕谢嘉妃会多想,在敬翊面前乱说,临睡之前,他便顺口解释了几句:“不是朕不疼翊儿,只是翊儿年纪还太小,让他见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刚好冬儿才进长华殿没多久,需要堂兄们的照拂,所以朕才安排了一下。你放心,等翊儿五六岁大的时候,朕也会为他好好办一次宫宴的。”
裴清殊猜得没错,对于这件事情,嘉妃心里是有些不满的。
不过当着裴清殊的面,嘉妃向来表现得十分善解人意。所以不管她心里多么嫉恨皇后母子,嘉妃还是嗲声说道:“皇上放心,臣妾不是那么不识大体的人。您说什么,臣妾都听您的。”
裴清殊满意地点了点头。

天气一日暖过一日,会试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这几年来,裴清殊除了让人对武举进行改革之外,文举的考试形式也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会试从考察四书五经为主,到现在强调“经世致用”的原则,并且加大了算学和法学的考察比例,尽量多为朝廷选拔一些能做实事,而不是只会满口之乎者也的官员。
让宋皇后有些失望的是,这次会试,她的兄长还是没有考中。
倒是谢嘉妃的哥哥谢三公子,在几次落第之后终于考取了功名。虽然只是二甲,不过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了。
这给了谢嘉妃更大的决心,去挑战皇后的位置。
不过谢嘉妃也知道,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这种事情是急不得的。她想坐上皇后之位,就得一步步来,稳扎稳打地往上爬才行。
她本以为等自己的兄长考上进士,入翰林院为官之后,谢家的地位多少会提升一些,裴清殊应该考虑给她晋位贵妃才对。
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钟灵宫竟然传出了娴妃有孕的消息。
谢嘉妃是真没想到,就娴妃那副风一吹就倒的样子,竟然还能怀上孩子!
这下子剩下的那唯一一个贵妃之位,还真不知道会给谁了。
虽然娴妃出身低,但她有宠爱,还能生啊!
想到这儿,谢嘉妃就感到气愤。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自从生下四皇子之后,月事就来的不是很规律。短时间内想要再怀上孩子,恐怕是很难了。
她现在只能祈祷,希望钟娴妃这一胎能生个女儿。那样的话,她还有机会和娴妃一争。
嘉妃不知道的是,就连钟娴妃本人,也希望这一胎能生个女儿。
“皇上的儿子已经不少啦,我知道他一直都想再要个小公主。”寿昌宫里,娴妃对宁太妃说道:“要是我这一胎,能生个像云儿一样可爱的女儿就好了。”
第74章
裴清殊的三皇姐昌仪长公主,乃是太上皇与其原配皇后朱氏所出的嫡出公主。
延和十四年, 朱氏因涉嫌谋害后妃和皇嗣, 被囚禁在了坤仪宫内。
当时皇后的儿子、三皇子裴清睿, 为了登上帝位, 救出朱氏,狠下心将同母所出的妹妹昌仪远嫁到了南疆,让手握重兵的曾剑成为其妹夫。之后裴清睿还通过科举舞弊,收取贿赂,在南疆偷偷地养私兵。
事情败露之后,裴钦睿便逃去了南方,与曾家一起造反了。
当时的大皇子、现在的毅亲王, 就是在平定那场叛乱的时候丢失了一条手臂。
不过同时, 他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叛军的主帅曾剑, 也就是昌仪公主的驸马,是被毅亲王亲手斩杀的。
曾剑身死之后,这场叛乱的局势便陡然间变得明朗了起来。
不过因为这件事情,毅亲王一直对曾云这个外甥女多有愧疚。毕竟不管怎么说, 都是他亲手杀了她的父亲。
但毅亲王只是经常送些东西来寿昌宫, 并不敢亲自来面对已经被太上皇改名为裴婉云的曾云。
因为在延和二十五年南巡之时,钟氏和裴清殊曾经为宁妃和曾云出头的缘故,这几年来,钟氏和宁太妃她们一直走得比较近。
娴妃时不时就会像今天这样,来探望宁妃和曾云祖孙二人。
“云儿头上这朵珠花可真好看,五颜六色的, 在太阳底下还会反光呢。”娴妃笑着夸赞道:“是宁娘娘给你选的,还是你自己挑的呀?”
婉云腼腆地笑道:“是大舅舅送给我的。”
娴妃听了,不禁一怔。
婉云口中的这个大舅舅,除了毅亲王之外,别无他人。
娴妃一直很小心地不在婉云面前提起毅亲王,却没想到婉云竟然可以毫无芥蒂地,戴上自己“杀父仇人”送的东西…
突然之间,娴妃就不敢把她当成一个小孩子来看待了。
说来时间过得也快,当年婉云刚来京城的时候,还是个连话都说不利索的小娃娃。
现在一眨眼,她都长成了十岁出头的小姑娘。说亲嫁人,也就是过几年的事儿了。
宁太妃含笑看了看婉云,再看向娴妃:“这孩子爱美,像她母亲小时候一样,总喜欢亮晶晶的东西。都这么大的人了,晚上还怕黑,不留点光亮还睡不着呢。”
“祖母!”婉云不依地扭了扭身子,“当着娴妃娘娘的面,您就给我留点面子嘛。”
宁太妃笑了笑,慈爱地点了点头:“好,我不说了。你啊,以后也要学着一个人睡才好…”
宁太妃话音刚落,就听宫人过来通报,说是安郡王次子来找婉云郡主玩儿了。
敬安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寿昌宫了。宁太妃听了也不惊讶,只是嘱咐了婉云几句,出去玩儿时要注意安全,就由着他们去了。
娴妃见了,不由笑问:“怎么,敬安这孩子经常来找云儿玩儿吗?去年还是什么时候,我好像看到过一次,他们两个在御花园里头玩雪。”
宁太妃苦笑着点了点头:“这两个孩子,可以说是宫里头最命苦的了吧。他们两个年纪相仿,能玩儿到一块儿去,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娴妃想了想,沉吟道:“敬安这孩子,我也是很心疼的。只是有件事,妙珠不得不多一句嘴。”
宁太妃忙道:“你只管直说便是。在我这里,不用顾忌什么。”
“那我就说了,您可别生气。虽说云儿和敬安现在都姓裴,可您别忘了,云儿原本姓曾,是太上皇格外开恩,赐她的皇族姓氏。归根结底,云儿和敬安不是堂兄妹,而是表兄妹。现在两个孩子都大了,尤其敬安,翻过年都快十四了。多多少少,还是得避忌一些的。”
宁太妃心中一惊,心脏突然狂跳起来:“你是说云儿和敬安?这怎么可能…”
“当然有可能是妙珠想多了,只是像您说的,这两个孩子共同点太多,而且可以说都是在别人的非议中长大的。两个孩子惺惺相惜,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宁太妃刚开始觉得这种猜测十分令人难以接受。一来是因为她总觉得婉云还小,是个需要她陪着才能乖乖入睡的小女孩儿。二来是因为敬安和婉云现在名义上是堂兄妹,如果他们两个真的有点什么的话,会让人有一种乱伦般的不适感。
不过娴妃提醒的没错,现在敬安也不小了,很多事情,是需要注意一些了。
“妙珠,你说的是,是我欠考虑了。以后我会注意,尽量避免让他们两个多接触的。”
其实关于婉云的未来,宁太妃早已考虑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