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享受着儿子的关心,笑着说道:“哪儿那么多觉,睡多了还觉得头疼,倒是你一大早就起来了,是不是雨声吵的人睡不好?”
秦春沛摇了摇头,看着外头的大雨只是说道:“有些担心外头的情况,也不知道那些没收上来的稻子怎么样了。”
钱氏一边进了厨房做早餐,她也心疼女儿,没把昨天被三丫闹了大半夜的秦招娣叫起来,一边搭话说:“之前看着,大部分人家还是收好了的,剩下的那几个不是不听劝,就是骨头懒,这会儿也怪不得别人。”
秦春沛也没进厨房,这年头除了厨子,少人男人进厨房的,一开始他还想要帮忙,但被郑氏和钱氏严令禁止了,在她们看来,除非是家里头没女人了,这才需要男人进去。
即使不出去看,秦春沛也能想到那些留在地里头的稻子怕是好不了了,他叹了口气说道:“只希望这雨赶紧停,这也下的太大了。”
钱氏一边干活,一边说道:“是啊,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雨了,也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可真是有些愁人,这雨不停的话,衣服都干不了。”
大雨不停,不但衣服干不了,秦小山夫妻都回不来,路上都是水,这会儿要回来的话反倒是比刚下雨的时候还要危险了。
第九章天降横鱼
“嗯啊.....”隔壁隐隐约约传来三丫的哭声,秦春沛揉了揉眉心,就听见郑氏哄孩子的声音,三丫抽抽噎噎的嚷嚷着:“娘,我要娘。”
秦家二房夫妻俩依旧没回来,这三天雨下的越来越大,外头河里面的水都漫出来的,王氏的娘家又离得远,这时候走山路回来显然不是明智的事情。
看了看外头依旧阴沉沉的天色,秦春沛也没有继续睡,敲了敲隔壁的房门走了进去,果然,郑氏正抱着三丫在屋子里头来回走,看见他就问道:“怎么啦,丫头的声音吵到你了?”
秦春沛摇了摇头,看见三丫哭的脸颊通红的模样也有些心疼,王氏平时小心思挺多,却是个疼孩子的,不管是儿子女儿都是,又因为三丫还小,一直都是跟着他们夫妻俩睡的。
秦春沛见郑氏累的厉害,索性伸手把孩子接了过去,带着她在屋子里头边走边哄。
郑氏微微叹了口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臂,说了一句:“年纪大了,真是不认老不行喽,这才抱着三丫一会会手臂就酸的不行,以前你阿姐小的时候,可都是我带着的。”
那时候钱氏头胎生了女儿,郑氏心里头其实是有些不高兴的,但还是把带孩子的事情接了过来,就是为了能让儿子媳妇赶紧着再生一胎。
秦春沛不知道这些内情,听了就笑着说道:“放心吧奶奶,您还年轻着呢,我看啊是这几天雨下的太大,大家伙儿身体都不太好了。”
可不是吗,虽说南方一直都是多雨的情况,但是这么一下就是好多天,还都是倾盆大雨的情况实在是少见,不少人都觉得腰酸腿疼,老寒腿都发作了。
听了这话郑氏就笑了起来,原本因为担心二儿子夫妇俩而紧紧皱着的眉头都松开了一些,等秦春沛抱了一会儿,郑氏有心疼的想要接过三丫。
秦春沛却笑着说道:“奶,不用了,三丫快睡着了,等她睡着就好了。”
郑氏探出头看了看,可不是吗,刚才她怎么哄都不睡的小丫头,如今在秦春沛的怀里头砸吧着嘴巴昏昏欲睡,大眼睛都已经眯起来了。
郑氏看着觉得好笑,也不知道为什么,家里头大大小小的孩子,从招娣来娣到春云三丫都喜欢大孙子,在郑氏看来,自家孙子自然是千好万好的,也觉得这些孩子有眼光。
如果秦春沛知道郑氏的心思的话,或许会笑一下,这些孩子都喜欢他,大约是因为他是家里头唯一一个有私房钱的孩子,时不时能从县城带一些零嘴回来吧。
闹腾了大半夜的三丫估计也是真的累了,在秦春沛的怀中沉沉睡去,等孩子睡熟了他才把三丫轻轻放到床上。
也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下够了,这一天天亮之后,大雨居然慢慢的变小,等钱氏带着秦招娣把早饭做好,外头只听见淅淅沥沥的雨声了。
秦大山葫芦的吃了一顿早点,就迫不及待的出门打探去了,他们家的稻子是都收了,但红薯还有几块地没来得及,钱氏也走到菜园子那边打探。
一直到中午时分,秦大山才脸色不大好的回来了,一进门就说道:“稻子没收的人家都在哭,我去看了眼,那些稻穗都发芽了,就算是捡起来晒干了也吃不得了。”
钱氏不关心其他人家,追问道:“咱家的红薯地怎么样了?”
秦大山这才说道:“看着还好,那地方地势高,淹倒是没淹,至于地里头的红薯怎么样就得等雨停了,咱去挖出来看看了。”
一般而言,红薯这东西还是能放的,但是这东西耐旱不耐涝,一个不好就得烂在地里头。
秦春沛也不知道身处的世界到底是平行世界还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反正按照经济发展而言,他们的时代与宋明差不多,但类似红薯,玉米这些高产的品种,又是原生的。
一开始吃到红薯的时候,秦春沛还以为自己进了一个比较靠后,大航海发达的平行世界,但是随着他慢慢长大,开始读书识字,却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这个世界的红薯、玉米并不是舶来品,而在大周朝的历史上,也并没有他熟悉的那些帝王的存在,他甚至看到了棉花的存在,虽说是从北方传来的,但确实是棉花。
听见秦大山的话,秦家人都微微松了口气,郑氏又说了一句:“咱家已经算很好了,就算是那些红薯烂了,存着的粮食也够吃了。”
钱氏却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后院的菜根都泡烂了,怕是好不了,招娣,待会儿你跟我一块儿去把能收的收了,做成酸菜酱菜也是好的。”
这会儿地里头还湿漉漉的,红薯自然是没办法起的,不过后院的菜倒是能先摘下来洗赶紧,做成了酸菜也能放的住。
农家人做事情仔细,也舍不得浪费,钱氏和招娣甚至把有些烂掉的菜叶子都放到了一起,打算到时候切一切喂猪,也好省一点割猪草的功夫。
等到下午的时候,这场雨总算是彻底停了,虽说天空还是阴沉沉的,但到底是没有再往地上掉雨滴。
秦春沛跟着亲爹去了一趟地里头,沿路看见的情景不容人松气,那些没收割的稻子早就泡烂了,稻田主人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收割,指望还能捡起一些来。
这时候田里头还都是水,雨虽然停了,但这边的水位一时半会儿却下不去,远远的依稀能够看见河岸边都淹没了,有些地势比较低的地方都淹没了。
青山村的房子都造的比较高,这会儿还没有听说谁家的屋子被淹了,但其余的地方都能淌水,秦春沛两人不得不挽起裤腿来走路。
秦春沛有记忆以来,青山村就没有发过这么大的水,田坎都被淹没了,抬头看稻田那块的话就像是一片湖面,不看里头哭着抢收的农人,倒是一片大好风光。
秦家的红薯地在稻田的最里头,靠近青山的那一块,也是因为那地方最远,所以在下雨之前才没能收起来,他们这会儿要过去就得淌过整一片水田。
秦大山生怕儿子磕着碰着,伸手拽着他两人搀扶着往前走,因为是稻田淹了水,这边的水流倒是不急,只是水浑浊的很,有时候看不太清路。
“啊!”秦春沛忽然发出一声惊呼,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秦大山连忙问道:“怎么了,是不是踩到石头了?”
秦春沛脸上闪过一丝古怪,抬头说道:“不是,爹,这水里头好像有鱼!”
“有鱼?”秦大山脸上却闪过一丝兴奋,笑着说道,“阿沛,你在旁边等着,看爹抓鱼给你熬汤喝!”
说完这话,秦大山直接脱下背后的竹篓,一动不动的低头站在那儿,似乎在观察着水里头的动静,竟是完全忘记他们原本要去对面的山上挖红薯看看状态的。
青山村有河,平时村民们也会去捕鱼吃,不过这边的河流不算大,里头的鱼也不算大,捕捉的人多了,鱼也变得机灵起来,有时候不一定能抓到。
秦大山是捕鱼的老手,平时下河总没有空手而归的时候,这时候就靠着一个竹篓子,没往下一套就是一条鱼,再一看那鱼的个头居然还不小,最大的能有三四斤的样子,最小的也得有成人巴掌大,肥嘟嘟的一副很好炖汤的样子。
秦大山抓鱼来了兴头,抓一条就丢给儿子一条,来回在田里头转悠,还开始往稻田里头找,旁边有村民看见了也有样学样,毕竟鱼肉也是好东西。
结果等他们回家的时候,红薯没挖到,倒是抓了一背篓的河鱼,不管是秦大山还是秦春沛都有些乐滋滋的,这几天下雨,家里头也没有肉,他们嘴巴都要淡出鸟来了。
郑氏钱氏见他们浑身湿透的回来也奇怪,一问顿时哭笑不得,郑氏更是拍着秦大山的手臂说道:“抓鱼就抓鱼,怎么弄得身上都湿透了,冻坏了我的大孙子看我能不能饶了你!”
秦大山傻呵呵的一笑,摸了摸头发,说道:“哎,这不是给忘了,招娣,待会儿多炖点鱼,也让你弟弟妹妹吃一个痛快。”
钱氏也看了眼那些大鱼,有些奇怪的问道:“什么时候咱这边河里头的鱼这么大了?”
秦招娣已经兴致勃勃的在杀鱼了,听了这话动作微微一顿,下意识的说道:“不会是上头那边的鱼塘里头跑出来的吧?”
他们上边的一个庄子有人开鱼塘养鱼,据说还是城里头老爷们交代的,具体的他们也不知道,只知道那个大户人家姓宋,那个看庄子的管家看着他们的时候都是鼻子朝天的样子。
钱氏原本喜滋滋的样子一顿,看了看已经被宰了两条的鱼,就问道:“那,那咱还吃吗?”
郑氏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吃,怎么不吃!谁说一定是他家的,就算是他家的,鱼都跑出来了,咱不吃也都游走了,难道大家抓了还都得给他们送回去不成。”
这事儿就这么听了,包括秦春沛在内都没提送回去的话,秦春沛自认不是什么好人,在末世待过的人,是不可能将到手的食物送回去的。
第十章治丧
可惜的是,这一天秦家的这一顿鱼汤注定是吃不安稳了,秦招娣刚杀了鱼,就听见外头一连串的叫声,却是二婶王氏的声音:“娘,大哥大嫂,你们快来人啊。”
“这好像是弟媳妇的声音?”钱氏惊讶的说道,急急忙忙的打开门,却见王氏推着一辆木板车踉踉跄跄的往前走,车上头躺着一个男人,可不就是秦小山!
钱氏惊叫道:“这是怎么了!”
秦小山的脸色阴沉的很,秦大山扯了媳妇一下让她别急着问,走过去弯腰把弟弟背到了屋子里头,也幸亏他是干习惯农活的,不然还真的背不动一个大男人。
等秦小山躺在了床上,秦大山卷起他的裤腿看了看,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气,只看见秦小山的膝盖处肿的老大,看起来腿都能有以前的两倍粗。
王氏低着头讷讷不语,钱氏是大嫂在外头避嫌,反倒是郑氏比较镇定,忙不迭的叫道:“老大家的,你先去村里头把老大夫请来。”
外头的钱氏应了一声去了,郑氏才冷下脸来问道:“说吧,这是出了什么事情了,你伤的这么重,怎么亲家还让你自己个儿回来了。”
至于推车送着秦小山回来的王氏,已经被郑氏忽略了个彻底,王氏也不敢说话,在她的心中婆婆虽然不会苛待儿媳妇,可也是家里头的一言堂!
秦小山这几天可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再加上身体受了伤不舒服,丝毫不给王氏面子的说道:“娘,我这次可算是看清楚那些王家人了,平时说的多亲热啊,我们这可是回去帮忙的,他们倒是好,下了大雨回不来,这才住了两天就阴阳怪气的。”
“还不是嫌弃我们吃白食了,这还是亲戚吗?”秦小山似乎有些迁怒,瞪了一眼王氏说道,“后头我看雨小了,想着不受这个闲气赶紧回来,谁知道偏偏还摔了一跤。”
郑氏眉头皱在了一起,看着小儿子又是心疼又是恼怒,骂道:“你都摔断了腿,他们老王家就让王氏一个人推着你回来?”
说完这话,郑氏冷冷的朝着王氏看去,王氏哆嗦了一下,差点没直接哭出来,也是抹着眼泪说道:“娘,这事儿都是我娘家做的不好,但,但他们也是有苦衷的。”
郑氏冷笑道:“有什么苦衷,我倒是想要看看什么人家火急火燎的要把摔断腿的姑爷赶出家门,这么大老远的路,你那几个哥哥就没人能搭把手?”
王氏抽抽搭搭的继续说道:“娘,不是他们不想管,是我们村都被淹了,那儿地势低,这会儿到处都是水,我家也进水了。”
郑氏忽然冷喝道:“你家进水了,你睁开眼瞧瞧,咱家可是都好好的,你要是认那边才是你家,就赶紧给我滚回去。”
王氏下意识的张大嘴想要大哭,郑氏却冷冷说了一句:“敢哭出来的话就给我滚出去。”
骂完了媳妇,郑氏有转头骂儿子:“瞧瞧你当年都是什么眼光,要不是你看中了她,当年我就不会同意跟王家人做亲,媳妇是你自己娶的,现在再难受也得受着。”
秦小山的脸色也不好看,但听了这话也只能闷不吭声,其实他也是知道王氏娘家一堆的毛病,但以前不过是喜欢贪小便宜,两家距离不算近,再加上郑氏性格厉害,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也没啥感觉,只是这次的事情可把他恶心的够呛。
真是有些恨铁不成钢,又问了一句:“就因为家里头进水了,王家就让你媳妇一个人推着你回来了?这路多难走他们能不知道?”
秦小山看了脸颊涨得通红的媳妇,到底是多年的夫妻了,他还是有些舍不得,勉强说了一句:“不只是这个,他们村死了好多人,这会儿村里头都在忙着办丧事。”
“什么,怎么就这么严重?”这下子秦家人都惊到了,王家村那边的情况他们还是知道的,在往山里头的一个山坳里头,虽说地势确实是略低一些,但这些年也没发生过水淹的问题,去过那里的秦大山和郑氏更是大吃一惊。
王氏更是哭丧着脸说道:“谁能想到这次的雨这么大呢,天上的水往下掉,山上的水也往下淌,池塘里头的水都漫上来了。”
“靠近山边的地方还塌了,有两户住得近的人家全家都给埋了,我们那边会游水的不多,有些人来不及爬到高处,有些人舍不得家里头的东西,这不就......”
淹死的人其实不算多,但因为各种意外死去的王家村人实在是不少,尤其是山体塌方那个地方的两户人家,彻底的成了绝户。
听了这话,郑氏的气愤倒是少了一些,倒不是她原谅了王家人,而是懒得计较了:“罢了,回来都回来了,咱们总不能现在找上门去说理。”
说话的功夫,钱氏也把村里头大夫请过来了,那老大夫其实也就是乡下的赤脚医生,平时能治疗一个头疼脑热,经验还是有的,技术怎么样就不一定了。
他上手一摸,倒是解释道:“还好,骨头应该是没事,但还是得好好养着,伤筋动骨一百天,怕是年前都没办法下地了,这要是养不好的话以后可得当瘸子喽。”
秦小山听了倒是松了口气,原本他还以为自己的腿断了呢,如今知道只是伤筋倒是放松了一些,只要以后能走能干活就行了。
大夫一边开药,一边说道:“咱这边还算好,水不算大,听说再往南边那块都淹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哎,老天爷不留人。”
药方还没开完呢,外头急急忙忙的冲进来一个人,拉着老大夫喊道:“张大夫,你可得救救我娘啊!”
郑氏一看来人,心惊肉跳的问道:“老三,你娘怎么啦?”
来人也是秦家人,算起来还是跟他们关系比较近的一房,当年秦家五个兄弟,最后活下来的有三个,如今当着村长的是当年的小弟,秦家是老二,这个跑进来的却是三房的侄子。
秦家侄子擦了把眼泪,痛哭道:“婶儿,我娘快不行了,我让她好好待在家里头她偏偏不听,说要出门帮忙,谁知道在田里头摔了一跤呛水啦!”
郑氏也没有多问,赶紧让秦大山背着那老大夫过去看看,要知道这位秦家弟妹,跟她也算是许多年的妯娌了,当年虽然有过矛盾,但这些年来感情却是越来越好了。
钱氏王氏也是心慌的不行,郑氏无奈说道:“这都什么事儿啊!”
过了许久,秦大山黑着脸回来了,看见郑氏就摇了摇头,无奈说道:“大夫赶过去的时候,三婶子已经断气了。”
郑氏哀叹了一声,只能打发钱氏和王氏把家里头的白布收拾出来:“他们家怕是也没有准备,如今去县城的路都被淹了,这些你们先送过去应应急。”
秦小山如今腿不好不能出门,秦大山带着郑氏和钱氏,王氏就留下来照顾秦小山和孩子们,后头跟着秦春沛一块儿出门了,他们手里头堆着东西,都是准备借给秦三爷爷家的。
走到秦三爷爷家门口,里头就传出嚎哭的声音来,看见他们一家上门,秦三爷爷抹着眼泪说道:“二嫂子,是我没拦着她啊。”
郑氏心里头也觉得难受,却也只能劝道:“人死不能复生,三弟妹以前都干干净净的,现在就算是死了,也得给她一点体面,我把家里头的布都带过来了,你们看看能不能用。”
三爷爷家的两个媳妇赶紧接了过去,苦着脸说道:“幸亏二婶想的周到,咱娘身前节俭,也没想到去的这么突然,竟是连身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秦三奶奶还不到五十,自然也就没准备好寿衣,也幸亏棺材是早早准备下来了,不然的话这会儿到处都是水,想打棺材可不容易。
相比起来,青山村还算是幸运了,除了秦三奶奶因为意外去了,其余人家受伤的人,直接去世的倒是没有,相比起隔壁的村子来已经好太多了。
青山村这边的习俗,人去世之后是要在家停灵七天,七天之后再送葬,秦家人一直担心这几天再下雨,若是雨下的太大的话,怕是不好出门。
老天爷这一次总算是照顾了一些,秦三奶奶去世之后,天气眼看着反倒是一天天晴朗了起来,只是温度也一下子降低了许多。
明明这场大雨之前,天气还炎热万分,收割稻子的时候人人汗流浃背,这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天气似乎一下子从夏季穿越到了初冬,送葬的那天他们不得不穿上小棉袄来抵挡寒风,路边的野草上头居然还积了霜。
等从山上回来,秦春沛看了看外头的霜,提醒道:“奶,咱家的棉衣棉被够吗?”
郑氏有些发愁,这天气太不对劲了,以至于她都没办法以经验来应对:“若是跟去年一样冷,倒是够了,哎,这算算还不到十月份吧。”
这些天水位倒是下去了一些,至少田地都露了出来,大家伙儿一看那千疮百孔的样子,觉得还不如被水淹着呢,至少看着不揪心。
秦春沛拉着郑氏说道:“咱家再买一些棉花回来吧,虽然贵了些,但说不定能用上,就算是用不上,到时候做成被子给阿姐当嫁妆也是可以的。”
秦招娣听见话题落到自己身上,唾了弟弟一口红着脸出去了。
郑氏数了数家里头的银子,不放心的说道:“咱家统共就这么点钱,花了可就没有了。”
倒是秦小山比较坚定的说道:“娘,再买点吧,我躺着都觉得冻死,往年过年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冷呢,这么冻下去可是要出人命的。”
秦小山伤了腿,这些天只能卧床休养,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到冷,这些天眼看着脸色都有些发青了,听见大侄子的话就立刻表示支持。
郑氏到底也有些心疼儿子,想了想还是拿出一部分银子来,毕竟之前谁能想到先是地震,后面还下大雨呢,之后也没有人能说天气到底会不会冷。
第十一章大雪
大周朝一百零三年,似乎是一切悲剧的开端,这一年北方大旱,一场横穿南北的大地震让无数人颠沛流离,随后北方大旱继续,南方却浸泡在了大雨之中。
陆续不停的灾难,让这个原本有几分中兴之象的朝廷一下子跌入泥潭,赈灾的事宜已经让朝廷分身乏术,而官场的乱象却才刚刚开始。
这时候的秦春沛并不知道这一场大灾难即将间接的毁掉大周,他所希望的,只有与家人一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生活,但随着灾难的蔓延,这个平凡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起来。
并不受欢迎的大雪一夜之间落了下来,就像是那一次大雨似的突然,鹅毛般大的雪花悄无声息的飘落,在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将绿色的青山村变成了白色。
“啊,下雪啦!”首先发现的是依旧早早起来做早饭的秦招娣,她的眼中带着几分新奇,对于位于南方的青山村而言,这么大的雪实在是少见。
不得不说,青砖红瓦上覆盖着厚厚一层白雪之后,看着确实是有一种静止的美好。
相比起秦招娣还有几分少女的浪漫,钱氏却没有欣赏的心情,没好气的说道:“下雪有啥好看的,哎,这么大的雪,待会儿还不得你爹爬到屋顶上去铲雪。”
秦招娣顿时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讷讷的进屋子做饭去了,秦春沛出来的时候刚好听见这话,忍不住说道:“娘,你别老是说阿姐。”
钱氏没好气的喷了儿子一句:“是是是,知道你们是亲姐弟感情好,我这就是个后娘。”
秦春沛无奈的摸了摸鼻子,有过去敲了敲郑氏的房门,问道:“奶,你起来了吗?”
虽说这几天感觉太冷,每个屋子都加了被子,但郑氏一个人睡,年纪也大了,秦春沛还是有些担心她扛不住这种突然的降温。
幸好,里头很快传来郑氏的声音:“起来了,放心吧,奶奶没事。”
等从屋子里头出来看见外头的大雪,郑氏也忍不住说道:“得亏家里头多买了棉花,这雪怎么这么大,咱这还是南方呢。”
想到前几天去镇上听说到的消息,秦春沛叹了口气说道:“幸亏不是在北方,据说那边一直在干旱,这都快两年绝收了,一开始朝廷还能救灾,但灾民多了,总有顾不过来的时候。”
他会知道这些,还是因为青石县里头来了一户逃难的人家,据说以前也是大户人家,这才能赶在其他人之前早早的逃走,只是带来的消息却让人心惊。
即使是在屋子里头,呵出一口气也成了雾状,秦招娣做好的稀粥端出来,就从厨房过来短短的几步路,摸着竟然已经不烫手了。
一家人趁着热乎吃了早饭,身体总算是热乎了一些,秦大山就让秦春沛扶着梯子,自己上去把屋顶的雪扫落下来,省的到时候积累的太高不好弄。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秦大山的脸颊手指头都冻得红彤彤的,自己个儿在雪地里头搓热了再进屋,跺了跺脚说道:“这雪也太大了,不知道村里头的屋子能不能顶住。”
能有钱建砖瓦房的,村子里满打满算也只有一半,这还是因为靠近县城,他们村是说得上富裕的村子,其余的基本都是茅草屋,泥瓦房子。
之前初夏地震的时候,这些屋子已经经受过一次打击了,不少屋子都是在那之后重建的,平时住着倒是还好,这会儿怕是不好过。
不过他们也顾不得别人家了,这么大的雪,秦大山带着斗笠到村长家走了一圈回来就冻得够呛,哪里还敢往外走,家里人也舍不得。
光冻着肯定是不行的,就算是大人受得了,家里头还有孩子呢,春云和来娣才五岁,三丫更是不到两岁,总不能一直在被窝里窝着,躺的久了,也就不那么暖和了。
郑氏找出一个破烂的铁锅,下面用泥巴结结实实的堆了,里头就放着柴火慢慢烧着,用的还是前不久搬回家的树干,这些树不太干燥,烧的就比较慢。
烧的满是优点,但正因为树干比较潮湿,一开始的时候烟气也会比较大,秦家大堂里头烟熏火燎的,不得不开了一片窗户透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