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贤拍拍儿子的小屁股:“好了好了,你是哥哥,要爱护妹妹,怎么能欺负妹妹呢?”智哥儿一张小脸红扑扑的,把头埋在爹怀里不说话。
婉潞已经起身把瑾姐儿递给赵思贤,从他怀里接过智哥儿,拍一拍他的小脸:“委屈什么,做哥哥的总是要照顾妹妹的。”智哥儿伸开双手抱住婉潞的脖子,软软地叫娘,婉潞抱着他坐下,拿起一块糕点塞到他嘴里:“娘难道有了妹妹就不要你了。”
智哥儿手里捏着糕点,小脸依旧红彤彤的,一头扎进她怀里不说话。夫妻俩逗了会孩子,瑾姐儿已经打着哈欠,智哥儿也已困了,婉潞叫进奶妈把他们俩抱下去安歇,这才对赵思贤道:“都说好了?”
方才赵思贤不过是勉强陪着孩子们玩耍,这会就觉得酒意涌上来,用手捶着额头不说话,婉潞给他背后放了个枕头,又蹲下给他脱着鞋袜,好让他松活一些。
赵思贤享受着妻子的服侍,伸出一只手在她脸上脖上摩挲,婉潞啪地把他的手打下去,赵思贤的眼这才睁开,凑到妻子的耳边道:“瑾姐儿都一岁多了,两兄妹现在都会吵架了,我们再生一个出来,让他们两兄妹晓得爱护妹妹好不好?”
婉潞站起身用手指点他的额头一下:“你啊,现在尽拿孩子们做借口。”赵思贤伸开双臂把妻子抱个满怀:“你现在有了,生下来正好做完月子我就满任,岂不两相宜,若是再过几个月有,等我满任的时候,你怀着肚子奔波,那我可心疼了。”
说到心疼这句,赵思贤已抬起妻子的下巴亲了上去,婉潞本就半推半就,吹灭了灯屋里暗了下来。
八爷过了几日就收拾回京,赵思贤吩咐小董送他回去,直送他到水西门码头瞧着船远去变成一个小黑点,赵思贤才上轿回家。
轿子刚进衙门就见医官走了出来,医官不会无故到来,赵思贤忙命停轿,下了轿拱手道:“鲁医官,我衙里是何人病了,要劳烦您亲自过来?”鲁医官忙还了礼才道:“方才贵衙门来人说奶奶突然晕了,小可忙忙赶来,却不是病,是喜,奶奶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了。”
赵思贤听说婉潞晕倒,心里已经着急,等到听说不是病,是喜这才放心下来,拱手谢过医官,医官还在那里罗里罗嗦地道:“奶奶虽然身子壮,但这胎得时就在年边,应酬未免多了些,这才晕过去,学生已经留了药方,照方调理就可,还要减少应酬,安心在家养胎。”
赵思贤仔细听了,吩咐人送医官出去,自己急匆匆往后衙赶去,智哥儿趴在婉潞床边,眼巴巴瞧着娘,婉潞正用手拍着安慰他。
听到他的脚步声,婉潞抬头笑道:“快来哄哄你儿子,刚才我醒过来时,他和瑾姐儿两个哭的一个比一个大,不知道的,还当是我…”赵思贤已经抱起智哥儿,用手捂住妻子的唇,不许她说出那句话。婉潞低头一笑,接着就道:“我知道,我会好好的,瑾姐儿方才哭的都快抽过去了,我让奶妈把她抱出去,医官也去给她瞧过,说她是被吓到,开了剂方子,说服了就会好的,你也去瞧瞧她。”
婉潞说话时候,赵思贤仔细瞧她脸上,见她面色红润依旧,说话声音也很洪亮,心这才放了下来,叫过秋烟让把瑾姐儿抱过来,手握住妻子的手:“你不知道我听医官说你晕了过去,心头那个怕。”
婉潞虽然知道丈夫和自己之间感情日深,但还是戏谑地笑道:“不是都说升官发财死老婆是人生快事吗?你又何必…”不等她说完赵思贤就拉起她的手咬了一口,婉潞吃痛叫出声来,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这个温文尔雅的丈夫会做出这种事来。
赵思贤咬了这一口,才觉得心里舒坦些,恨恨地道:“这样你就疼了,方才你说这话时候,我比你更疼上万分,我们是一家子,纵然别的女子再年轻再漂亮,可是没有了你,那些又和我有什么关系?”
婉潞一颗心似乎被蜜糖泡在那里,当日说出誓言,却也怕誓言是靠不住的,年华渐渐老去,自己引以为傲的容貌也会渐渐消失,那时会不会他厌倦自己?
方才的话虽半是试探,却也有一半是真心,听了丈夫的回答,婉潞靠到他怀里:“我晓得,你方才怕的很,我不光是为了你,为了我们的孩子也要长命百岁,等到我们都老了,儿孙们都长大了,再一起死去好不好?”
婉潞描述的那个情景让赵思贤唇边绽开笑容,好,为什么不好?瑾姐儿已经被抱了过来,瞧见爹爹,她张开双手就要让赵思贤抱,嘴里喊着娘,娘。
赵思贤一手抱子,一手抱女,笑着对婉潞道:“等你生了老三,我都抱不下了。”婉潞瞧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心中的甜蜜更深,那些人不是自己的丈夫,他们会做的事自己的丈夫是不会做的。
玩了一会,赵思贤问过秋烟,知道婉潞晕过去之前,刚瞧了朱氏送来的信,自己岳母是个报喜不报忧的性子,什么事都是自己扛的,这次信上写了什么,会让婉潞晕过去?
拿了信过来一瞧,笔迹却不是朱氏的,而是续宗的,续宗去年考上举人,十三的举人虽称不上世所稀少,也是少见的。本来按了赵思贤的意思,今年就要让他下场,但续宗写道,娘重病在床,须日夜侍疾,不敢离开半步。
而朱氏得病的缘由,竟是上个月续宗定亲的那户人家的姑娘发了急病,不几日就死了,续宗虽中了举人,那户人家心疼女儿,竟在外面说续宗是克妻之命。朱氏一生刚强就为了两个儿女,受了这些气也没地方去诉,竟病了下来。
续宗虽聪明,年纪却小,这些事也不能说给别人,只有写信给姐姐诉苦。见他信上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纸,赵思贤皱起眉来,婉潞历来心疼继母和弟弟,听说这些,自己又远在外面,无法给他们伸以援手,难怪会晕了过去。

书信

-->
赵思贤晓得了前因后果,眉头微微皱了皱。丝儿已把药端了上来,赵思贤见她要进去,顺手接过药道:“我去给你奶奶送药。” 他们夫妻恩爱下人们是全瞧在眼里,丝儿依命退下,赵思贤正想进去,猛然想起另一手还握着信,把信递给秋烟,吩咐她收好这才走了进去。
孩子们都被抱了下去,婉潞躺在床上闭着眼,那眉还微微蹙着,听到脚步声睁开眼刚要坐起身,赵思贤已经快走几步扶住她:“医官说了你要静养,快把药喝了。”
婉潞就着他的手喝了药,赵思贤又从桌上拿起一小盒蜜饯来拈一颗出来:“来,张嘴。”这动作倒让婉潞笑了:“你当我是孩子呢?”但还是把蜜饯吃了下去,赵思贤给她轻轻捶着肩:“娘子,你这胎医生说要静养,这衙门里的事总要有人料理,我娘她在京城抽不开身,”
赵思贤没说完话,婉潞就抬眼看他,不会才刚向自己下了保证,他就要抬举丫鬟吧?婉潞正准备开口时候赵思贤已经道:“不如我们把岳母和小舅接过来,金陵多的是文人墨客,小舅在这里住着,也能结交几个朋友,对他以后有好处,岳母一来能照顾你,往来应酬她老人家出面也是好的。”
原来他打的这个主意,想起方才的念头,婉潞心里有一些羞惭,自己会不会太过担心了,丈夫的人品是值得信赖的。婉潞往赵思贤身上靠了靠,微笑着道:“好是好,只是娘是个寡妇,又只是你的岳母,不晓得外人会不会说什么闲话?”
赵思贤拍一拍妻子的肩膀,果然人是关心则乱,婉潞全没有平日对别的事的镇静。见到妻子难得露出的担忧慌乱,赵思贤不由笑了出来。听到丈夫的笑声,婉潞轻轻敲他一下,嗔怪地道:“有话就说,可不许笑我。”
赵思贤把妻子更抱紧些:“女婿孝敬岳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会有人说闲话呢,况且我们又在外任,你身子不爽,自然要个老人家来帮忙照顾。”婉潞是撒娇一样的说话,听到赵思贤这样说,只是微笑不再说话。
赵思贤当下就修书数封,一封是给小董的,让他回来路上顺路去接朱氏他们,另一封是给朱氏,称婉潞这胎有些危急,还请岳母来帮忙照顾。第三封是给楚夫人的,信上讲了缘由,又在信上托楚夫人给朱氏一信,好让朱氏答应前来。
事情忙完,婉潞也就安心养着,心里还有些担心朱氏不会前来。转眼荷花又在含苞,已到五月天气。已经有信过来,说朱氏他们还有数日就到。婉潞这悬了两个月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吩咐丫鬟们把上房收拾出来,好让朱氏住进来,自己挪到厢房去住,续宗还是住在书房里面。
布置好了,赵思贤进来瞧瞧,一句话也没说,婉潞捏他一下:“怎么,让大老爷住进厢房,委屈你了?”赵思贤摇头:“不是,我想的是,这屋子不算大,岳母住了实在委屈。”婉潞只是抿唇一笑,赵思贤伸开双臂搂住她:“岳母虽只是你的继母,人品极被人敬重,做女婿的,自然想要把最好的奉上,不然怎么对得起她养出这么好的女儿。”
婉潞突然叹了口气,赵思贤忙问:“怎么,我说的不对?”婉潞故意皱着眉:“难怪智哥儿总是说家里的糖不够吃,听了你这话我才明白,平日定是你把那些糖都吃完了,不然嘴怎么那么甜?”说着婉潞已经忍不住笑了出声。
赵思贤这才回过味来,用手轻轻拍着她的背:“我猜你肚里这个,生出来之后一定爱笑。”这又是为了什么?赵思贤也是一脸严肃:“你怀着他的时候这么爱说笑话,生出来的娃自然也是这样。”
朱氏他们的船在三天后到达水西门码头,婉潞自从诊出怀孕后很少出门,今日也坐了轿子在那里早早等候。等到船停稳岸上,小董先下来到轿前行礼,婉潞这才在众人搀扶之下上了船。
两年多没见,朱氏瞧着比原来要瘦了些,鬓边的白发已经更加明显,续宗长的更高,眉宇之间稚气已经少了许多,瞧着和平老爷当日也差不多。
见到弟弟这样,婉潞不由眼睛一酸,就要流泪下来,朱氏上前拉住她的手:“怀了身子的人哭是不好的,我和你弟弟在家里什么都好,只是挂念着你。”婉潞急忙把泪忍住,脸上漾出笑容:“娘说的是。”赵思贤也走了进来,给岳母见礼,续宗又见过姐夫。
唤过轿子进来,婉潞和朱氏坐了一乘轿子。朱氏的手一直没有松开,见婉潞比起两年前更加从容,心这才放了下来:“你啊,也是生过两个孩子的人了,怎么怀这胎三个月都不知道?我问董管家,结果他竟然来句出门之前并没听说你有孕的话,我这颗心怎么放的下,这才厚了脸皮过来,一个岳母住在县衙,传出去让人怎么说?”
朱氏这番话里有嗔有怪,最多的还是厚厚的关心,婉潞趴到她怀里,有些撒娇地道:“娘,正好遇上过年,衙门里事情又多,我这不没注意吗?”朱氏拍她背两下:“纵你没想到,难道那些丫鬟就没一个知道的?”
婉潞更加不好意思了:“娘,我房里的丫鬟全还是女身,她们哪懂的这个?”赵思贤房里的事,朱氏也不好去问小董,听了这话朱氏哦了一声,婉潞的脸有些绯红,朱氏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着她。
到了县衙,进了上房又重新行礼,奶妈把智哥儿瑾姐儿抱出来见过外婆舅舅,各自给了见面礼,朱氏见两个外孙,真是男的聪明,女的可爱,笑的都合不拢嘴,左手智哥儿,右手瑾姐,只是抱着不撒手。
婉潞趁机说带着续宗出去外面书房,让朱氏和两个外孙玩耍,到了外面婉潞才对续宗道:“你信上说娘重病,吓的人心都要掉了,现在瞧着娘倒也康健?”续宗被姐姐埋怨几句,低着头不说话,想起他总只有十四岁,婉潞也觉得自己方才的话说得有些重了,想用手摸一摸他的脑袋,但续宗已经长的和自己平齐,再不是原先那个能让自己轻轻一摸就能摸到脑袋的小孩子。
倒是续宗身子一矮,一双眼里闪着光,想被姐姐摸摸脑袋,婉潞还是只用中指点一点他的额头:“好了,到底怎么回事?”续宗见姐姐挺着个肚子,只怕也站不久,忙把她扶到旁边的石凳上坐下:“姐姐,娘本来是重病在床的,接了姐夫的信,说你这胎和前两胎不一样,这一着急,当天就起了床,要人立即备车过来。还是我和董管家再三劝说,才又调理了三四日,比原先健旺些才上了路。”
赵思贤写信婉潞是知道的,但信里怎么说婉潞就不大清楚,听了弟弟这话才晓得是赵思贤信里写的有些夸张,本想埋怨几句,但也晓得若不夸张些写,只怕朱氏也不会来,况且这封信不但让朱氏来了,还让她身体好了些,也算将功补过。
心里计较好了婉潞才又问:“你定亲的那户人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他家女儿为了什么没的,他家自己心里是极清楚的,哪有怪起你克妻来?”续宗坐到姐姐旁边,用手撑住下巴,年轻的脸上有些疑惑不解:“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说,娘去吊唁时候,这家竟然给了娘一个闭门羹吃,还在里面骂人,娘受了气又体谅人家丧女也是心疼,回家路上又受了点风寒,这才生起病来。”
毕竟是自己这个女儿嫁的太远,不然这种时候,本该是自己这个女儿出面安慰娘。婉潞心里叹气,不过也是出了这件事,不然朱氏也不会答应出来散散心,一家人也能团圆些日子。
安顿好了他们,平八老爷去年考中举人,他年纪已经老大,不想再考进士,索性选了官,得了山东某地的县丞,全家上任去了。朱氏这次出门,家里的事就托了九太太料理。族里的人一来已被料理过,二来续宗中了举人,族里还想仰仗他,哪会再生是非?故此朱氏出门也很安心。
赵思贤对朱氏极为礼敬,对续宗也甚爱护,他们娘儿俩也就在这里安心住下。续宗虽然比八爷年轻许多,但行事要比八爷稳重多了,每日只在书房念书,还是赵思贤看不过眼,才拉他出去走走。金陵风光,本和婉潞家乡风貌不一样。
对人人都向往的秦淮风月,续宗却无一点想法,反而爱山水。赵思贤本也爱山水,来金陵两年多,没人陪伴不过就在附近走走,两人一拍即合,趁着赵思贤休沐时候,两人的脚迹也踏遍了周围山水。
续宗来的时间久了,那种少年老成也才渐渐褪去,多了几分孩子的活泼味道。赵思贤现在只恨自己没有个亲妹妹,不然就再做了一门亲戚也好。这个念头一起来,赵思贤就写信回去给楚夫人,托她在京城名门淑女里面,给续宗瞧一房媳妇。
朱氏听到女婿这样用心,倒皱了眉:“其实,门第什么的我们也不挑,最要紧的是姑娘好。”婉潞听到朱氏这样说,心里倒想起淑娥来,她的人品相貌为人都是上好的,可惜就是定了亲,又大了续宗两岁,不然真是一门好姻缘。
婉潞把淑娥的遭遇说出,来往信件之中,朱氏也听婉潞提起过,只是没这么详细,听婉潞讲的,朱氏笑了:“能被你赞不绝口的,自然是好姑娘,不过姻缘天定,也不晓得那傻小子有没有福气有这么好的姑娘配他?”
莫雪和婉潞历来走的近,朱氏来了,她也来陪着坐坐,这日也正好在,听了朱氏的话就笑了:“伯母福泽深厚,不光享子女的福,日后享的媳妇福也不浅,又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婉潞和莫雪认识数年,倒是头一回听她这样恭维别人,含笑道:“雪妹妹今儿出门前可是喝了蜜糖,不然怎么那么嘴甜?”莫雪敲了婉潞一下才道:“我虽然做人粗笨,也晓得什么样的人是好人,原来没见伯母之前,还当伯母是那种只为面子才对婉姐姐好的人,谁知见了数面,说起话来,才晓得是我自己看错,方才那几句,全是肺腑之言,那是什么恭维话呢?”
三人又是一阵笑语,秋烟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信:“奶奶,这是京里送来的信。”面前都是自己人,婉潞也就当着她们的面拆开了信,刚看了数行,婉潞就对朱氏笑道:“还要恭喜娘呢,婆婆信上说,已瞧了数家姑娘,把每个姑娘的出身都写在下面,就等娘定夺呢。”
说着婉潞把后面几张纸递给朱氏,挑媳妇是大事,莫雪也凑过去瞧,楚夫人为人细致,名条之上除了是哪家的闺女,连有些什么特点都写出来,这家的姑娘是出了名的美貌,那家的女儿针线活极好。
莫雪和朱氏两人在那里议论,婉潞继续看信,突然哎呀了一声。朱氏和莫雪都抬头,婉潞已经对莫雪道:“方才说起淑娥妹妹,谁知婆婆信上也说了淑娥妹妹,说她做了件了不得的大事,此时京中各家高门都想求娶她,老太君想为八叔叔求娶,婆婆特地在信里让我写信给淑娥妹妹为八叔叔说几句好话呢。”
莫雪的眉不由一皱:“侯府门第虽高,不过八爷那个德性,还是算了吧。”婉潞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只是没有说出来,听了莫雪这话轻轻一笑。

大事

-->
朱氏在一边问道:“那位王姑娘,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说给我们听听,也好长长见识。”婉潞已经瞧完了信,正在把信重新折起来,听了这话眉一皱:“婆婆也只简略说了说,大概就是梅家要退婚,退婚倒也罢了,偏生为怕别人家说嘴,在外面散了无数的谣言,不外就是淑娥妹妹曾被人拐走,想必已不是清白之身,怎堪为配这些。”
莫雪已经快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哎呀,梅家怎么如此?退婚倒也罢了,这也是常事,哪能说这样的话,坏人清誉。”要知道淑娥回乡之时,赵思贤就行文当地,把事情原委全都告诉本地徐知县,又再次嘱托他把那个拐子的年貌开出来,行广捕文书。
本以为这些人不过今天姓张,明天姓李,天南海北四处去撞,也不晓得有没有用处。谁知广捕文书才发出去一月有余,常熟府就传来消息,说当地某大户家有个下人跑了,同时丢的还有大户家的女儿,都说是这女儿和这下人私奔。
大户家含羞,也没去寻,大户的夫人心疼女儿,悄悄命人去县衙里找知县奶奶说了,只望私下搜寻,恰好收到这封文书,拆开一看,这年貌和大户家逃走的下人就是一样,除了一点,这名字不同。
知县知道这事,晓得中间必有蹊跷,一边命人加紧搜捕那拐子,另外又两地行文问个究竟,还到各地行文,问除了这家,可还有别家有这样的事。这样一来,不到三四个月,各地的回馈都到了。原来这七八年间,除了这两家,各地总共还有四五十家失了女儿的,而且缘由都一样,都是说和下人私奔,再开来年貌,仿佛也差不多。
这知县明白只怕不是一件小案子,不敢怠慢,忙地打了文书给知府,又行文到部,批复下来,称这种污人清白,逼良为贱之风怎能长存?命就以常熟知府为头,全力追查此案。常熟知府得了部议,急忙集中人手,全力搜捕那拐子。
搜了几个月没有搜到,想到那拐子既经常进各家官员府邸,索性行文给各地知县,托他们一家家去问,问的就是最近投来的下人。问了一个来月,果然问到那拐子,原来他见事急,竟然躲到退居的张首辅府中。这样拐子,说话是百伶百俐,专会讨人开心,进府不过个把月,已经哄的管事的十分开心。
又兼他把胡子剃了,有些白的须发也染黑了,和文书上开的年貌并不一样,本以为不会查到。谁知竟是一家家去问新投来的下人,别说是稍微有点像的,只要是年纪相似的都被一一盘查。第一次查问的时候本已放过他,他心刚落,第二次盘问又来,就露了马脚,竟把以前用过的一个姓说出来。
纵是相府势大,这样事情哪是能帮的了的,见他面色一变,在旁边的管事就哎呀一声让人把他捆起,送到常熟府时,各地已经送来有十来个问出有些尴尬的,站成一排,让大户家的管事认,大户家管事的一眼就认出他来。
常熟府还没投下签子,这拐子就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倒不如全都招供,省得皮肉吃苦。原来他年不过十七时候,就投了个师父,专门到各家府邸充做下人,伺机把里面的小姐拐出来,一来小姐身上的金银首饰衣衫不少,二来这样人家的小姐,长的都是花容玉貌,卖的钱也要多一些。
况且大户人家都要脸面,小姐和下人一起不见,房里的首饰盒子也是空的,只会当自己教女不严,让女儿和人私奔,哪会想到拐子拐走,都没有一家出首去告的。
于是他师父闯了三十来年,拐走的人也有七八十,手里的银钱也过上万,竟没有一个人追究,年纪渐老,有人充作徒弟那是最好不过的。倾心交他不说,还让他怎么溜到书房偷了印信盖好,这样等到下一家的时候就有了荐书。
他学了三年,辞别师父自己出来,走过数省,也算青出于蓝,不过十年功夫,就拐了四五十个女子出来,卖的银钱不少。投到王家时候,见王老爷死了,本打算溜走,又舍不得淑娥好一个相貌,卖给别人少说也上百银子,做贼的还有个贼规矩,去哪家都不能空手,不然下次不吉利。
在淑娥茶里下了点东西把她闷到,夜半时分把她从船上偷了出来,行不过四五十里就去寻了自己常找的人贩子,开价一百两,人贩子只肯出五十两,最后六十两成交。还不忘写一纸放养文书,说自己养不活妹妹,没有法子只得把妹妹卖掉,日后遇到,千万不要怪哥哥。
这才拿了银子驾起船溜之大吉,本以为这次和原来几次一样,谁知竟遇到个不屈的淑娥,逃出来不说还告了一状,搜根寻里,竟把自己牵了出来。
常熟府录好了状词,这拐子又把那些女子被卖到什么地方写了出来,他一般也就卖给人贩子,也有生的特别好的,卖给富商做了妾室。常熟府见他所供,怒气更甚,喝叫衙役先打了一百杀威板,打的他皮开肉绽,又上了大号枷锁,命人日夜严密看管。
这才把来龙去脉写个详细,上奏朝廷。因此事是赵思贤救人发现,又行文金陵,大大赞了他一把。 各家失女的,这才晓得个中缘由,常熟知府又依了拐子的口供,把那几个常走动的人贩和媒婆带到,拷打之下问出那些女子的下落。除了被卖为妾的,还有一些竟是落入青楼。
常熟府又依了口供去那些人家寻,谁知竟有多一半已经死去,剩下的不过苟活,听到有公文来寻自己,当场跳井上吊的也有不少。
至于被卖进青楼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忍耻偷生本只为了重见天日,可等到了这日,才晓得自己在别人眼里已成不清白的人。有一些趁了不备寻了自尽,有几个虽回了家乡,见了爹妈大哭一场之后就削发为尼。
刚得音信,转眼又骨肉离散。各家都不是那种没势力的,纷纷写信给故交好友,必要把这些人活剐了才成。不一日部里批复,也不说什么年前不能动刑的话,部复到日,就把拐子活剐,人贩子和媒婆们,等到秋后处决。
这事因赵思贤而起,常熟府又请赵思贤过来监刑,也算有始有终。
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的功夫才算了结,淑娥的清白名声人人知道。这梅家自然也晓得,那为什么退婚之时还说淑娥坏话?
朱氏已经皱眉了:“说句不爱听的,王姑娘遇到这样事情,纵失了身,也由不得自己,做翁姑丈夫的,该念在她经历坎坷份上,多加疼爱才是,哪有反污她的道理?”
莫雪连连点头:“伯母这话说的是,况且淑娥妹妹清白,又没失了身,配他梅家小子,哪有配不上的,竟反要退婚,真是有眼不失金镶玉。”
婉潞也道:“淑娥妹妹的品性,雪妹妹比我知道的更清楚,她受了这样侮辱,那里肯咽下这口气,竟带着下人到了京里,要寻梅家问个清楚。梅家已寻好了另一个媳妇,那肯让她进门?她一怒之下,跑去顺天府衙门告状,若是自己不清白,情愿撞死在这里。那件案子方过去没有多久,顺天府衙接了状纸,晓得棘手,只有往上奏去。陛下收了奏折,心里稀奇,当做一件稀奇事讲给皇后娘娘听,称娘娘为天下之母,这种事情就该天下之母来做主,娘娘传召了淑娥妹妹进宫,问过究竟,命宫里女官验过,晓得淑娥妹妹竟还是真正女身。大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