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铎对此嗤之以鼻,揭他短道:“他也不见得是做什么好事。记得那年秋天,我们去西山打猎。赵隼跑到山头崖上偷看人家两个姑娘洗澡,结果被人家发现了。”
赵隼道:“那是多久的事啊,也不过十岁八岁,知道什么。”
明姬却对承铎道:“他既然看见了,你也一定看见了。”赵隼点头大笑。
承铎只管接着说:“可是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看了人家就得负责啊。于是他被那两个女子缠上了,最后没办法啊……”
承铎当然是胡诌的。当时就是两个山野村妇,姑娘家哪会幕天席地在野外洗澡。那村妇远远地看见有人,上岸穿上衣服便扯着嗓子骂开了。
赵隼一听承铎编他,就顺着他诌:“是啊是啊,两个女子正当芳龄,待字闺中,如此一来便一定要嫁给我。”
他见明姬有些相信的样子,策马到她身边,越性吹了起来:“多亏了王爷仗义,说,看是两个人看的,如此,一人娶一个,便帮我分了一个去。嘻嘻,结果他的……”赵隼本想说他的童子身就这样破了,突然想到不妥,连忙刹住。
承铎哪里容他编派,接口道:“赵隼也是个仗义之人啊,其中一个女子面黑齿黄,凸眼塌鼻,奇丑无比。他想到是自己偷看连累了我,于是抢先娶了过去。夜晚相对,噩梦不断。还写了句诗道:辗转反侧,梦魇迷之。”
赵隼不甘示弱,也说道:“王爷那个相貌稍好,就是有些说不得的小毛病……”
东方大声咳了一声。
承铎一看,东方脸都要绿了,连忙收拾了嬉笑的神情。
赵隼也觉悟过来,连忙道:“明姬妹子,我们军旅之人,只会这样玩笑。说得粗糙,你别介意。”
明姬扬头一笑:“我知道你们骗人,谁信你们的。不过是看你们编吧。”赵隼与承铎大掉下巴。承铎侧了头低声道:“赵隼,你现在混得连小姑娘都骗不住了。”
赵隼斜睨了他一眼,道:“你信不信她迟早得嫁在我们营里。”
承铎笑道:“我们营里人才辈出,你可别高兴得太早。”
说这一会儿话的工夫就到了东陵,东陵往北便分路去燕州。承铎就站住了,说:“慢走不送了。”
赵隼一打马也不回头,挥了挥手,道:“慢游不陪了,燕州等着你。”说完带了那两个亲兵,往北而去。
承铎掉头对东方道:“然之兄,我们比比看谁骑得快。”说着,一马当先向东面岔道奔了出去。东方欣然追上。明姬也不甘落后,跟着他二人在这郊外阔道上纵马而去。哲修尾随其后。
茶茶原本不太会骑马,如今承铎他们快马去了,哲义自然就留在后面看住她。茶茶倒不以为意,悠哉游哉地扯着绳子慢慢逛;又因为她到中原从没上过街,忍不住左顾右盼。
这原本没什么不是,然而渐渐地便有人不住地看她。哲义怕惹是非,便道:“姑娘,我们须快些追上主子才是。”伸手拉过茶茶马缰,自己打马,两匹马小跑着赶了上去。茶茶却也觉有趣,抓了马鞍让那马跑。
足跑了好一会儿才看见承铎和东方兄妹在前面下了马走着。哲义与茶茶也下了马,稍微跟在后面。今天是个难得的晴天,太阳出来照得人很舒服。这古原是近郊有名的游玩之地,在这春日晴晖里便渐渐地热闹起来。
不一会儿,古原一侧便道上过来一辆大车,车虽然华丽却不招摇。一个垂髫小婢掀开车帘,扶下一个妙龄少女。那少女脸上蒙着纱,款步上来道:“五哥来得好早。”
承铎笑道:“不早了,正是时候。”
明姬看了承锦两眼,轻轻扯了扯东方的衣袖,悄声道:“她虽遮了半张脸,却也不枉称天下第一美了。”东方笑笑。明姬不甘心又道:“哥哥,我忍不住想多看她两眼,你怎么就能忍住一眼都不看呢?”东方曲起一根手指敲在她额头。
承锦眼神扫过东方。东方的神色倒是泰然得很,仿佛完全没有前日那回事。承锦便也自在同承铎讲话。
“你告了病假,现在又出来游玩。若让人认了出来传到皇兄那里不太好吧。”
承铎酸不溜湫地说:“国相大人说我穷兵黩武,不体民情。我今天正是要好好来体一体民情啊。”
就这古原上看来,民情一派大好。前些时皇榜说那扰人的怪兽已坠崖,此后果然再没有怪兽伤人的事。无论官民都觉得欣喜,再加天一暖和,每天游原之人众多。沿路都有不少小摊小贩,或卖吃食,或卖字画古玩,应有尽有。游玩的人更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不远的空地上,地势稍高,背对着一个高台,坐了个锦衣公子。这公子人很年轻,服饰不算华丽,却十分精良,独自坐在那里画着一幅长卷。他画得十分专注,不曾发现身后踱上个人来,站着看他作画。
那看画的人算得五官端正,只是架势招摇了些。他看了半晌,一拍那年轻公子的肩膀:“这位兄台,你这幅画卖多少钱?”那年轻公子扯扯了肩袖,掸了掸,头也不抬道:“不卖。”看画的人冷“哼”了一声,道:“我还就想买你这幅画。”他身后几个随从模样的人便欺上前来。
那作画的年轻公子仍不抬头,勾完一笔,缓缓搁下笔道:“站开些,挡了景了。”那看画人的一个随从就上前来道:“你看清楚些,我家少爷想买你的画,多少银子都买得起。不要不识相。”几个人围拢去,摩拳擦掌。
承锦一看,拉了拉承铎道:“那个想抢画的就是沈文韬的二儿子。”承铎不由大大皱眉:“就是给你写歪诗的那个?有个吏部尚书的爹就这副德行了。”他忽一眼看到那个作画的年轻公子,附掌大笑:“这可真是巧了,我看那沈二公子要吃亏了。”
他这一笑动静大了些,那姓沈的回头扫了他们一眼,吃了一惊,眼睛就定在承锦身上。承锦冲他嫣然一笑,拉了承铎胳膊道:“五哥,你看那画值得一买么?”那沈二公子听她这样一叫,眼睛立刻又定到了承铎身上,承铎微微一笑道:“我看值得很啊。”
那作画的年轻公子看承铎过来,便在卷画,如今淡淡接道:“大姐夫,你若喜欢,送给你便是。”沈二公子又是一愣,回头定定地看着那作画的年轻人。脑子有些转不过来。
承锦的五哥便是大名鼎鼎的靖远亲王承铎,承铎的小舅子那就该是国相萧云山的儿子啊。这一想过来了,吃惊得不小,闹了半天这几个人没有一个他惹得起,不由吓得脸色都变了,立在那里尴尬得一塌糊涂。
那年轻公子卷好了画,收拾完笔墨,背上画卷便向承铎他们走过去。沈二公子想说两句什么,看见承铎又不大敢上去。那三人竟一眼也不看他,说着话自顾自地走了。
“萧墨,我回来这许久你也不来看我。”承铎抱怨。
“你是忙人,我是闲人,只怕打扰了你。”那作画的年轻公子回头看着东方,“这位是……”
承铎便将二人介绍了一番。萧墨与东方各自见礼,萧墨又望着茶茶道:“这是尊夫人么?”当时茶茶站在东身后一点,铅华未著,一眼看去一对璧人。
茶茶连忙移开一步,东方说:“萧兄误会,她是五王爷的人。”
承铎指了东方笑道:“他是未许东风珍重久,还没有什么尊夫人。”承铎本是随口一说,也不记得这诗句的出处了。承锦听了却红了脸,虽然面纱遮着一半,也不由得低下头去。
承铎便问萧墨:“国相大人还康健吧?”
萧墨摇摇头:“还好吧。他本身有些旧疾,自己又不肯歇息,整天操劳。日复一日,怎么会好。”
承铎颇为头痛道:“我下过拜帖给他,他一口回绝了不见我。”
“父亲大约一直介怀姐姐的事吧。”
承铎隐约地想起了一点自己妻子的影子。有一些东西,记得并不是因为深刻,反而是因为潦草。潦草到稍纵即逝,才让人觉得茫然若失。
她的美名也曾经传扬京城,是相国萧云山的掌上明珠,时常出入宫廷。一场狩猎之后,她便一定要嫁给他,先皇便把她嫁了给他。那时他心里装着太多太重的事情,并不曾去体恤过少女的情思。而很短暂地,她又离去了。
承铎岔开话题,跟萧墨谈他的画与这古原上的风土人物。他走了半天,觉得这一路有什么地方不对。承铎便问:“小妹,你怎么不说话?”
承锦道:“你们说的我插不上话。”
萧墨连忙道:“是我不好,老讲些无聊的事情。”
承铎又问:“然之兄,你怎么不说话?”
东方道:“你们说得好好的,我没什么好说的。”
明姬此时见了许多人在那平地上放风筝,便也要买来放。萧墨就掏银子,着哲义去买来给明姬和承锦放着玩;又问茶茶放不放,茶茶摇头。
承铎转身,见茶茶望着那天上的风筝,低了头问她可曾放过风筝?茶茶还是摇头。承铎便买了一个来教她放。
他举着那风筝,让茶茶牵着绳子逆风跑两步。茶茶果然跑了,风筝摇摇欲起,承铎追过去,帮她牵着线绳带了两下,那风筝便慢慢爬上天空。承铎握着她手放了点线,告诉她风大力紧时就放些线,若是线绳松了,就扯扯绳子收一点。
那古原上风大,风筝已升在高空,茶茶只觉风大得拽不住,便只管放线。远远看见那风筝越变越小了。承铎转头和东方聊天。承锦放了一会,把线轴拿给哲义,叫他帮忙拿着,自己转去看那地摊上的风俗小玩意,都是些泥人核雕九连环之类。哲修便紧紧跟随保护。
明姬的风筝和人打了绞,萧墨正帮她拽,不知道说了什么笑话,逗得明姬笑个不住。承锦逛了一圈回来,让哲修去她车上把准备的点心拿过来。用一张大雪衬铺了地,几个人围坐了一圈,吃些点心小吃,谈天说地。
明姬拈着一块胭脂鹅脯说:“我听说西街那边有一家兵器铺,里面的兵器都是成色极好的。我想去看看。”
东方断然道:“不行!你一个姑娘家什么不好喜欢,偏喜欢兵器。”
明姬欲要争辩,又觉得这许多人面前,若是顶撞于他,东方面子上须过不去。便闷闷不乐起来。
萧墨道:“西街的兵器铺有名的莫过于‘一刀斩’。明姬小姐说的可是这一家?”
明姬被他一提,雀跃道:“正是这一家。萧公子知道?”
萧墨点头:“这家兵器铺的老板也是位异人。他所卖的兵器都是极好的,然而价码很高,且不能还价,他说是多少就是多少,久而久之就被人送了个名号叫‘一刀斩’。不想他听了这名号,索性便当真把店名改成了‘一刀斩’。”
承铎摇头道:“此人傲慢得很。禁军曾经想要铸一批刀剑,因他家的兵器火候好,便想和他做个生意。结果他说刀剑有灵,他的兵器岂能落在无数蠢人手里。气得当时的造办差点把他抓起来。好在那时是杨酉林领禁卫军,听说了这事,说:‘禁军手里的刀剑既不上阵杀敌,又不缉逃惩凶,没得辱没了好刀好剑。不铸就不铸吧。’那个店主才脱了身。”
明姬笑道:“哈,真没想到,杨大哥也有这么会说话的时候。”她又转头扯着东方道:“哥哥,这店主也是个趣人,今日既已出来,我们就去看一眼如何。就看一眼。”
东方被她这样一求,有些松动的意思:“我午后还有些事要忙,今天实在不行。改天好么?改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萧墨从旁道:“要不东方兄去忙你的,我陪明姬小姐走一趟就是。那家店我常去,也正可逛一逛去。”
“如此……就麻烦萧兄了。”
明姬差点没欢呼。东方仍是板着脸瞪了她一眼,从袖内摸出两张银票给明姬。明姬接了,对她老哥吐了吐舌头。
承铎便问承锦:“小妹,你可到我府上逛一逛去?”
承锦摇头:“不了。皇后这两天有些小恙,叫我午后去陪她说话。我也得回去了。”
承铎便叫东方:“晚上我请你喝酒如何?”东方答应了。
萧墨抬头扫了他们一眼。
*
下午时,明姬便同萧墨去逛街。萧墨带着她逛遍了整个西街,连那最偏僻的小巷子里卖的蒸糕他都知道。明姬倒是好奇,萧墨身为相国之子,不入仕途,却独个人在那古原上画画,闲来无事逛些市井街巷。
两人找到那家兵器铺子进去。这店铺铺面不大,装修也简洁,丝毫看不出鼎鼎有名的样子。但里面刀剑枪鞭斧,应有尽有。
明姬一排排看过去,见到一把短匕,铜丝盘了花纹镶在那鞘上。她忽想到承铎也有一把匕首,时常插在腰带上,便把那柄短匕抽了出来,锋刃带着墨色,光可鉴人。伸指一弹,铿然作响,显见是整铁所铸。明姬取下刀鞘,合匕入内,拿在手上翻转看了看,问店主多少钱?
店主是个长须中年人,看去像个帐房先生,只说七十三两。
明姬觉得太贵,又不忍释手,侧身悄问萧墨:“真的不能还价?”萧墨笑道:“你要是喜欢,我送给你。”明姬道:“七十三两银子我倒还有,只是花了就没钱了。不过我也是打算送人,让你付钱显得我没诚意了。”说着,从身上摸出银票来,付给那店主。
那店主看了看银票,也听见了方才他们那番对话,便道:“不想姑娘是个豪爽人。这匕首原是一对,姑娘若是喜欢,小店打个折扣,就算你二十九两五一柄,五十九两银子把那一柄也拿去吧。”
明姬又惊又喜,连问“真的吗?”那店主捧出一个匣子,抽开匣盖,里面果有一柄匕首。明姬觉得过意不去,对萧墨道:“你不是要送么?这柄你送吧。”萧墨笑笑,正要掏钱,店主手一摆,道:“我说五十九两两把就是五十九两。”
明姬心中想他还真是一口价,也不虚让了,伸手把那柄匕首也拿了出来,说:“我是个俗人,兵器买来就是用的,不会收着藏着,这个匣子就不必了。多谢。”店主拈须微笑,看他二人出了店门。

第十八章 寿诞

这天晚上因为承铎请东方喝酒,除了下酒的小菜,茶茶还做了一碟子桂花糯米藕做点心。承铎看到这点心,心里很是不爽了一下。只因他口味偏咸鲜,不喜甜食,更少吃点心。那么茶茶这点心分明是要投他人之好了。
于是承铎一片没尝。他若吃到嘴里,只怕也是酸的。东方却老实不客气地吃了,两人天南地北地吹了一个时辰,东方告辞而去。茶茶来收碟子,承铎作威作福的本性便显露了出来:“茶茶,我饿了。去做个我喜欢吃的菜来。”
茶茶便问他要吃什么,承铎仰头想了想,说:“要吃我没吃过的。”茶茶一愣,他这不故意找碴么?他打小在皇宫里,要什么没吃过,还现在就要吃。
“要是我不喜欢吃,今天就要你好看。”承铎凶巴巴地威胁。跟他久了,这人是真凶还是假凶,茶茶一只耳朵听听就能听出来。她好脾气地笑,做手势说:“让我想想。”而承铎的无赖嘴脸进一步暴露了出来:“我只给你一柱香的时间。”
茶茶瞪了瞪眼,跑到厨房,四面一看,都到这个时候,厨房没人,也没什么食材了。她抓了把绿豆芽洗了。又将一支紫姜和一张薄豆腐干切成丝。因为她刀工不好,这么少一点东西,切了她差不多半柱香时间。接着烧开了水,把几样东西一并倒下去,用滚水断生。便捞起来,倒上香油,撒上盐、葱花儿,花椒末扮匀。拌完她自己尝了一下,然后给承铎端了过去。
这绿豆芽和豆腐干原是极平常的味道,妙在那紫姜提味,竟十分清新爽口。茶茶做菜,虽然刀工欠佳,但是调味极有天才,能把很细微的作料分量拿捏得十分到位。承铎尝了一箸,装了片刻忍不住又尝了一箸,十分不情愿地说:“算你过关。”茶茶便笑,承铎夹了一筷子喂给她。
茶茶铺开一张纸,就在那案桌上蘸了墨写道:“可惜东方先生走早了没尝到。”承铎冷哼了一声。茶茶仿佛没看见他脸色,继续写:“东方先生会治病,你会打仗。”承铎极不高兴她这样比较,那怒气隐忍未发,只吃菜。
茶茶仿若不觉,继续写:“医生只医有病的人,统帅只打自己的敌人,厨师做饭给需要吃饭的人。而人都要吃饭,所以厨师做给谁吃都是合情合理的。”写完,递到承铎面前。
承铎愣愣地望着,茶茶看他这样表情,满意地点点头,站起来端了碟子,飘然而去。承铎望着她出去,好半天才把桌子一拍。
这日子没法过了!竟然被她教育了。
*
过了两天,正到了承铎的生日。
承铎原不想在上京过生日,李嬷嬷劝说他留到生日过后再回燕州,又说多少年没在京城过个生日,好歹让她操办操办。承铎磨不过她,只得答应了。
然而以承铎的身份,过个生日又岂是容易的。承铎说了要养伤不见客,可从卯时初刻便有无数的官员或亲自登门,或派来下人送上寿礼。承铎都让老余应付了,自己见了几个,便忙到快中午了。可巧不巧,承铄却亲自到他的府上来了。
承铎只好正装穿戴,府上人人肃立,都忙碌起来迎驾。皇帝既然都到了他家,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员一拥而至,只有国相萧云山说是病了,送了个帖子来。他本是元老,又是承铎岳父,拿得起这个架子。其余大大小小的人物却把个靖远王府挤得水泄不通。
承铎在后院里摆了戏请人看,自己陪着承铄看了一出,却是出宫戏,看得他直掉牙。瞅着承铄更衣,转头对东方道:“你看这好看么?我怎么看着磨磨唧唧很是郁闷。”
东方却能看出些味来,只说:“都说戏如人生,如此反复,倒让人心意冷落。”
“我倒觉得,看这个还不如我们好好打一架,活动筋骨。”
“你不妨上去摆个擂,也算是一个玩法。”
正说着,茶茶低着头端了滚水挨到承铎身边,把他和东方的茶添上。添完她却又不走,承铎看她时,她就向那左边瞄了一眼。那边却是个素衣老者,只管盯着茶茶看,看得她心里发毛。承铎心中纳闷,若说这是个好色之徒,他都胡子花白了;再则茶茶是他身边的人,这人这么看她,也不怕承铎怪罪。
那人见了承铎看他,便走上前来对承铎施礼道:“贫道乃是钦天监主事水镜,随陛下来此,专为王爷贺寿。”哦,还是个道士。承铎今天真是什么人都见着了,便点头,还没说话。东方却站了起来,立在一旁,却也不说话。
承铎看他一眼,再看眼水镜,问他:“先生方才何故看着我的侍女?”
水镜略一沉吟,说:“恕贫道直言,由她面相看来,我朝基数将灭于此女之手。”
承铎听了一惊,心中仿佛是记起萧墨说过,承铄不知何时结识了这个道士,还对他有些信任。然而他这样乱讲,却容易招惹是非,承铎正色道:“倘若天命有数,杀了她也没用。她是胡人,只能做我府中下奴。我若身死,就让她殉葬,她如何覆灭我朝?”他说到“殉葬”两字,朝茶茶温柔一笑,茶茶听得脸色变了变。
水镜却点头道:“天数玄远,不可知也。百年之后,当见其应。”承铎更加笑道:“百年之后,我都不知道死了多久了,她也活不到那时。以道御天下者,自能长远。专务阴谋,猜度人心,古往今来,只会自取灭亡。”
水镜合掌道:“王爷所言甚是,贫道告退。”说罢,转身走了。
东方仿若不见,又回身坐了。承铎便问他:“你认得他?”
“见过。”东方只淡然道。
“看人面相能看出百年之后的事?”
东方也望着茶茶,略微皱眉道:“以六壬之法、推太乙之数可以看出些端倪,只是古法早已失传。今人能学到些皮毛,便很不错了。”
承铎正要再问,承铄却回来了,只好再陪着他说话。
茶茶退到一边,见了那许多外府的王公贵族,内院的朝廷命妇,不少人拿眼睛往她打量。这些人大多是听说了,承铎有一个专宠的胡人女奴;没听说的,在这种场合也可以马上听说起来。茶茶被看得不大自在,瞅见那上用的点心盒子,便把那里面的小碟子拿出来,自己拎了空盒子溜了。
回到书房卧室里,在软榻边趴了一会儿。软榻案桌上放着只盛了水的白瓷碗,里面是她昨天摘的两朵栀子,今天已开了,散着淡淡幽香。承铎是看不惯这些花花草草,零零碎碎的,让她拿到卧室去,茶茶便放在这窗边的软榻案上。
趴了一会儿,她有些犯困。今天府上到处都是人,她也懒得出去,索性合衣爬床,拎了件承铎的外套盖上补瞌睡。在这里茶茶不担心别人来打扰,只怕李嬷嬷来叫,然而李嬷嬷今天忙得很,怕是顾不上她了。
这段日子,承铎在府里养那点小伤,养出了大把的时间。他原说过要让茶茶喜欢的话,也果然兑现了。承铎说:“你放轻松点,我不会弄疼你的。我保证。”他保证得很奏效,然而茶茶却觉得这比弄疼她还要难受,简直欲生无路,欲死无门,欲哭无泪,欲叫无声。
承铎曾经想在床上诱哄她出声,茶茶却只能眼泪汪汪地捶床;承铎锲而不舍,茶茶愤而咬人;不料承铎更加不舍,于是两人一起奔向毁灭与新生。
世上的人做这等事,大抵是为了自己愉快。如果超出这个范畴,变成让对方愉快,就欢爱得过于投入了。这就容易产生问题。
倘若他们一早知道会有这个问题,那定然是谁也不肯的。然而承铎虽然能征善战,这个问题上终究还欠历练,大概就没有防备;茶茶虽然聪明狡黠,这个问题上却也缺乏经验,大概也就没有防备。等到他们约莫察觉到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变成一件有点纠结,有点欢欣,有点逃避,又有点甜蜜的事了。
这滋味委实复杂得美妙!
在承铎来看,即使茶茶来历不明,她毕竟现在为他所占有,没有什么危机感;在茶茶而言,既然被他所占有,那么顺着他也就是了。于是这个问题就被他们顺利地模糊下去了。
不过茶茶也赚了点小便宜,像现在这样消极怠工的情形,承铎大抵是不管的。李嬷嬷说起来,他还帮着对付一下。茶茶把那件大衣拉到头顶,整个人盖了进去,心里想着承铎还要在那里装样子应付场面,不由得十分愉快地睡着了。
这一觉睡到午后才醒,茶茶舒服地伸伸手脚,揉了揉眼睛,看那日头都有些偏西了。她起来倒了杯水喝,耳朵听着那边正院里声音小些了。茶茶也觉得有些饿,便出来往厨房去。
大下午的,厨房没有这么忙,只有十数个仆妇在收拾东西,主厨的人大约歇息去了。她不方便在大厨房里拿东西吃,便转到后面李嬷嬷素常做饭的小厨房里。一进去,里面没见一个人。茶茶找了一碟子点心,便拈了两枚来吃,顺手拉开后廊上的门想透透气,却给吓了一跳。
李嬷嬷不声不响地坐在那后廊,膝盖上抱着一簸箕风干栗子。看样子像是在剥,抱着那簸箕却在抹泪。茶茶转回去擦了擦手,出来走下那台阶,蹲在李嬷嬷面前望着她。李嬷嬷看她一眼却不言语,不知想着什么。
茶茶也不好表示什么,就挨在那廊下坐了,伸手拿了栗子来剥,心想着总不至于是自己睡了半天,她累得哭了吧。剥了两颗,李嬷嬷叹息一声,说:“丫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嫁人?”
茶茶摇了摇头。
“十四年了,我若不照顾着王爷,文娘娘会死不瞑目的。”
茶茶只淡淡地剥着栗子,李嬷嬷便接着往下说:“王爷出生的时候我就守在文娘娘身边儿,她死的时候我也守在她身边。她拉着我的手说,她在这世上只有我一人了,我是从小跟她的丫头,无论如何我要护着她的孩子,不然她今日一死也不甘心。我才一答允,她就去了。那是除夕啊,所有的人都在乐着,小姐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