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情小说大全上一章:snape与腹黑小萝莉
- 言情小说大全下一章:后宫刷刷刷
这么静静走了一刻,永沥沉吟道:“我去年轻狂,同女史说了些不着边际的话…”他踟蹰着,不知该用怎样的词句才合适。
贾元春却洞悉他心底般,在他停顿的间隙,轻轻接过话头,“世子何曾说过什么。我素来不聪慧,昨日的话今日便忘了,哪里还想着去年的事儿?”
永沥哑然,固然卸下当日承诺心头一松,却又有些说不清的失落。这小小女子哪里是“不聪慧”,简直是太善解人意。
贾元春停下脚步,对着永沥福了福身,平静道:“世子留步吧,前面营帐多为女眷了。”说着收回了永沥怀中花朵,微低了头,背身离去。
永沥立在原地,望着贾元春窈窕身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营帐之后,唯有怀中一襟花香似有若无。
有一点惆怅,在那花香里悄悄萦绕。
贾元春回了自己帐子,如梅却已经先她一步回来了,正在清洗两个缠枝花瓶,见她回来,忙道:“女史您回来了!这两个花瓶您看看,和这花配么?”
贾元春松开双臂,满怀的花簌簌落了一地。
如梅呆住了,愣愣的望着她。
贾元春看她一眼,此刻也没有心气去问如兰的事,她低声道:“我自己静一静。”
如梅一声不吭退了出去。
贾元春自己扑倒在柔软的被面上,将脸埋在温暖的枕头里,过了好半响,她扬起头来,长长吸气。
这就对了。
虽然自去年永沥说了那样的话之后,她一直隐隐期盼着;他不时送来的小玩意儿,也令她产生了错觉。但是那种喜悦之下的不安一直都在,而且越来越重。做出那样举动的永沥,同她记忆中的那人,后来九五之尊的帝王,实在是相去甚远。简直不像是她知道的永沥了。
今天他说了这样的话。
这样才对。这才像他。
然而,她心中还是有挥之不去的沮丧。这沮丧仿佛是地狱里伸出来的手,要将她扯入一片灰色暗沉中去。
“喂。”有谁在说话。
“我是阿音呐。”
贾元春从床上爬起来。
“阿音?你去哪里了?这一年怎么都没出声过?”
“哎,别提了。”阿音的声音听起来不太开心,“我被宝树神拎回神界训了整整一天。”
一天?天上一天,人间一年?
“为何事训你?”
阿音很诡异得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道:“我说了,你可别怪我。”
贾元春心道:你无形无体,便是怪你又能如何?
阿音大叫,“那那那!心里怪我也不行!我能听到你的心里话的。”
磨了很久,阿音才小心翼翼道:“我那天听了你梦中与那个靖亲王世子的事情,知道你想嫁给他。我看你那么想嫁给他,就想帮你喽。我潜入他梦里,跟他一直讲一直讲,他就会慢慢觉得自己非娶你不可…简单来说,就是我用了法术,让他对你产生了强烈的感情,一定要娶你——喂喂喂,不许生气,我可是为了帮你的!”
贾元春简直不知该作何反应才好。
“这样做是不对的…宝树神已经封了我蛊惑人心的法力。”阿音的话听起来无比沮丧哀怨。
贾元春深呼吸几次冷静下来,问道:“那现在一切恢复原状了?”
阿音的声音越发低了,“基本上是的…”
“哪一部分不在‘基本’这个范围内?”贾元春单刀直入。
“额…你知道自然万物是平衡的,”阿音像走在薄冰上的狐狸一样,小心而狡猾得绕着圈,“喏,我改变了永沥对你的感情,自然就会改变另一个人对你的感情来维持平衡…”
“谁?”
“…那个姓谢的女史。”阿音惨兮兮得和盘托出,“她对你产生了强烈的嫉妒——而且为了平衡产生的感情,会比被首先强行改变的感情消失得晚。就是说,虽然现在永沥对你强烈的爱意消失了,但是谢女史对你强烈的嫉妒还存在着…”
贾元春简直想要哀嚎,她尽力保持着理智,“还会存在多久?”
“…唔,这个不好说,可能三五天,可能三五年,也可能…三五十年…”阿音说到后面,自动消音了。
一人一神沉默了很久。
最后阿音心虚落跑,“我才从神界回来,要养足精神才行…我休息了哈…”
贾元春头大得趴回毯子上,在宽大的营帐里滚来滚去,简直像疯了一样。她想扯着喉咙唱不找边际的歌,想出去骑上烈马奔驰,想…让阿音生出形体,好让她好好发泄一通!
难怪永沥去年表现那么奇怪!难怪上一世和亲了的谢鲤这一世直跟她搅合!
“好哇,人人都忙着明日的八王聚会,你这妮子倒会躲懒!”伴着爽朗的女声,安玥郡主挑开帘子走了进来。
贾元春忙又爬起来。
“大白天的就躺下啦?”安玥郡主笑着走进来,见了一地红花,“呀,这花真漂亮——我说,你这女史做得可真奢侈,拿鲜花铺地。”
“郡主?”贾元春不知道她何时也来了这草原上 。
安玥郡主对上她疑问的眼神,双眉上扬道:“怎得,我难道来不得?”她大约是心情极好,俯身去捡花瓣,还是笑着,“我跟母亲随着皇上来的,比你们略晚些。父王的意思是要我称病留在京中的,但是我听说太孙也来了,便跟过来了。”她这话极力要说出落落大方的味道,提到“太孙”时却还是难掩羞涩之情。
贾元春一边收拢地上的花,一边问道:“郡王要你称病留在京中的?”
这一年来,她与安玥郡主的交情可谓突飞猛进。大概是因为安玥郡主的女儿心思不好对别人道,偏偏贾元春是为数不多知情者中与她年纪相仿的唯一女孩,人又显得稳重不多嘴。安玥郡主信她,有些话总爱对她说。一来二去,两人便熟络起来了。
“是啊。”安玥郡主给了肯定的回复,歪着脑袋看贾元春在那收花,“你又不问为什么了?”
贾元春方才出去采花其实已经过量运动了,此刻这花散的到处都是,蹲着收拾了一会儿膝盖便酸了,索性侧身坐了下来,低头慢慢捡着花,想了一会儿道:“郡王是怕你被远嫁吧。”
先有蒙古三部求娶,明日又有八王聚会,哪里变出这么多公主抚蒙?
皇上这次秋狩,点了她们四个女史,此外钦点的大臣也多为有适龄女儿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东平郡王有那个体面让他女儿称病,她贾元春却是无计回避的。
安玥郡主听了她的话,眼睛一亮,也在她身边坐下,“你原来懂的啊!”又奇怪了,“那你还这么沉得住气,不怕皇上把你嫁给蒙古人啊?”
贾元春将手中一捧花理顺,轻声道:“皇上真拿定了主意,我怕也没用的。”然而据她看来,别人且不论,四个女史中最有可能远嫁蒙古的不是谢鲤便是她。吴女史和周女史都是后宫高位家族所出,一个背后是太子一系,一个是靖亲王一系,皇上是绝对不会让她们同蒙古军队沾上亲戚关系的。
她稳住心思,不往深处想,笑道:“你既然也懂的,怎得还要来?称病不出多好。”
安玥郡主有些不自在的挪开视线,口中哼哼着,“不是说了是知道太孙来了的么…”
贾元春看着安玥郡主还带点羞涩的面容,心里犹豫着该不该提点她。这一年来,俩人关系虽好,说到“太孙”这个话题时也都是点到即止。一来安玥郡主毕竟女儿心性,害羞不多言;二来贾元春有意避开这个点,怕知道的太多不好抽身。
她有些想不明白安玥郡主与太孙的关系。
若说两情相悦,还有个小冯氏。至少表面上看来,太孙为了小冯氏几乎举兵;小冯氏为了太孙一度寻死觅活。虽然过了一年,俩人没能厮守也都各自过得不错了。但怎么看,都没安玥郡主什么事儿。
她如何就会对太孙这样痴迷了呢?
若不是阿音蛊惑人心的法术已经被封存了,贾元春真怀疑安玥郡主也是被鬼神控制了。
即便是真切疯狂的爱恋,在一直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时间久了也该消褪了吧。
贾元春看着安玥郡主,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回去。她如今还有永沥、谢鲤一堆麻烦事儿等着,明日弄不好还可能被指婚蒙古,有时间操心别人不如且顾好了自己。怎么说,安玥郡主上面还有个郡王父亲,比她安全多了。
安玥郡主带着一束扎好的花离开了。
如梅悄悄进来,打量了一下贾元春脸上神色,有些小心地问道:“女史,可要用晚膳?”
贾元春透过她掀起来的帘子缝隙向外一望,只见霞光漫天,已近日暮。
第31章
当夜小冯氏邀贾元春来下一盘“珍珑”。
棋过半局,小冯氏所执白子已显颓势,她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贾元春用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枚黑子,低头望着棋盘,轻声道,“贵嫔如今不宜多思虑,不如歇息了吧。”
小冯氏抬眼看她,有几分讶异,旋即一笑,忽而提起去年元春才入宫时的事情,“那时我曾许诺,来日必要报答你的实情相告。”
贾元春不知她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事,口中应和道,“是呢。”那会儿小冯氏一心求死,又是绝食又是身披孝服,后来又要她去见太孙,说要传一句话,否则便是死了也不甘心。她到底没去见太孙,而小冯氏如今也好好地坐在她眼前。
小冯氏思量着慢慢道:“我看皇上的意思,你们几个女史只怕有人是要抚蒙的。”
贾元春不做声,心知她说的是大实话、真心话。
“比起抚蒙来,你更愿意留在京中吧?”
贾元春勉力一笑,“自然是留在京中的好。”蒙古苦寒,外嫁女儿多半早逝;况且若她远嫁,于贾府实在无所裨益。
小冯氏深深望入贾元春眼睛,追问道:“这可是你的真心话?”
贾元春笑道:“比珍珠还真的真心话。”
小冯氏也一笑,伸手拂乱了棋局,莹白的手指虚虚拢在黑色的棋盘上,像一朵从夜色里开出来的昙花。
***
第二日晌午,果然来人传了贾元春去皇上所在的金帐。
虽然不是正式的行宫,皇帝所居的金帐还是极大的,顶端足有五人高,帐内可容纳数百人。太监引着贾元春从金帐左侧一扇小帘入内,一地儿软毯子,往前十数步用连绵的屏风隔开了。
吴女史与周女史已经在了,见了贾元春,点头示意,并不说话,两人脸上都有些惶惑紧张。
屏风另一侧传来歌舞之声,该是正在聚会的蒙古八王。
过了片刻,歌声停了,帐内安静下来。
一个粗莽的男声用音调奇怪的汉语道:“多谢伟大的博格达汗的盛宴。察花克不尔代表丰饶的瓜尔鄂草原向您求娶尊贵的公主,缔结两族万世流传的友谊。”
皇帝笑了两声。
立刻又有七名男子出列,以他们部族汗王的名义求娶公主。
皇帝安抚道:“你们的心意,朕都知道。朕与你们的心是一样的,都想要让咱们两族友好长存。不过也未必只有公主外嫁这一个法子——朕开放了两边贸易,你们的毛皮畜类卖入内地不受限制了,内地的茶盐丝绸运给你们也减轻了税收,这也是一个法子嘛。”
察花克不尔诚恳道:“开放贸易让两边的百姓喜悦,可是要稳固部族里面的大人,还需要您下嫁一位公主。这样部族里的大人才会感受到博格达汗的真心,愿意为您流血流汗啊。”他跪了下来,张开双臂向着皇上,“我愿意以三千只羊、三千匹马和最富饶的瓜尔鄂草原上一年的出产,向伟大的博格达汗求娶尊贵的公主。”
男人们在交涉着。
屏风后,周女史已经渐渐蜡黄了脸色。她神经质似得撕扯着手中的帕子,欲哭无泪得口中喃喃道:“若是当初应了贵妃的话多好…嫁到蒙古还不如死了算了…”
吴女史被她的情绪感染,原本就总是皱着的眉毛更是拧成了结。
外面的交涉已经接近尾声。
“朕如今唯一待嫁的女儿才十二岁,尚在稚龄。不过宫中养着著姓大家的四位女儿,与公主一样的尊贵体面…”
周女史含着的眼泪终于掉下来了。
吴女史身子一歪几乎瘫软在毯子上。
贾元春虽然早料到了会是这样的局面,还是忍不住心中一沉。然而四位女史,还缺一位,谢鲤怎得还没到?
念头才起,便听到外面山呼“千岁”,却是太后带着谢鲤来了。
“哀家听说皇帝要点鸳鸯谱,也过来凑个热闹。”太后笑对着起身相迎的皇帝,胳膊还由谢鲤搀扶着,“是怎么个章程啊?”
皇上做孝子状,将前情又细细说了一遍。
太后在皇上左手边坐下,听了点头道:“不错,这四位女史我都见过的,模样性情比真的公主一点不差。”她笑着拍拍谢鲤的手,“瞧瞧我身边这一个,可不是样样都好?”
不独皇上,连蒙古诸王也奉承太后。
太后与察花克不尔叙旧,“你母亲可还好?二十年前她随你父王来京,哀家见过的…”如此片刻,太后又叹道:“这四位女史都是好姑娘,不独你们想求娶,哀家还有心为自己孙子留着呢。哀家身上也流着草原里的血脉,草原上那是只有真英雄才能迎娶美人的。哀家有个提议,说出来给诸位听听,不知是否可行。”
皇帝做侧耳倾听状,“皇额娘请讲。”
“既然咱们是在草原上,就该按照草原上的规矩来办事。哀家这里有四位好皇孙,也都到了娶亲年纪了,让他们四个来,与求娶的汗王用草原上的摔跤赛上一场,赢了的才能抱得美人归。”太后极高兴的样子。
八位汗王,四位女史。怎么都不够分。
太后这话,确实是个不是法子的法子。
于是这关乎两族联姻的大事,就近乎儿戏得定下来了。
周女史与吴女史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纷纷祈祷皇孙胜出。贾元春在屏风后听了半响,终于确定这是皇帝与太后唱的双簧。
没有皇帝的授意,以太后老老实实在后宫呆了六十几年的性子,绝不可能冒然出头。这不过是皇帝不好开口说的话,借太后之口说出来了。
贾元春看着闭目祈祷的吴女史和周女史,心里有些悲凉,原本她还想着皇上是不肯让太子或靖亲王一系女子和亲蒙古的。现在看来竟是她想错了。皇帝会将她们一并远嫁,但是极有可能会嫁给两部有隔阂的小势力。在离京千万里之外的地方,也埋下各皇子间的矛盾种子。
外面抽签决定的摔跤已经开始了。
时间一分一秒得过去。
最终胜出的是瓜尔鄂草原的察花克不尔汗王、沂河左部汗王与沂河右部汗王,以及靖亲王世子永沥。诚如贾元春所料,同处沂河侧,一左一右,为了草原上珍贵的水源,左部与右部多年来分歧不断,小摩擦也爆发过几次。便是这抽签决定的摔跤,也是皇上早就安排好了结局吧。
“果然是草原上的好儿郎!”皇上抚掌大笑。
太后也笑了,又道:“这四位英雄才好配我这儿四位女史。只是怎么配却也有讲究。哀家看来,四位儿郎都是极好的,四位姑娘也是极好的,谁配谁都不亏——不如就交给天意。请四位英雄侧过身去,四位女史各自摘下一枚首饰放在锦盒中,你们挑首饰定人如何?”
这话听起来有失持重,却是皇帝实在没有办法想出来的主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管他怎么指婚,蒙古八王里定然有人要觉得自己吃了亏。不如就交给不可捉摸的天意。
贾元春起身走到屏风侧,悄悄往太后处一望。
只见太后话音方落,皇帝身边的秦太监就捧出了金漆盖面的托盘。
又是早定好的。贾元春心中一沉。
胜出的四人便都侧过身去了。
小太监请贾元春等三人出去,谢鲤还站在太后身边。
贾元春大略扫视了一眼帐内,只见西侧坐了蒙古汗王等,东侧却坐着几个挽起了袖口的黄带子,想来是方才参与摔跤的几位。她视线在东边稍一流连,忽然看到东侧为首端坐着的乃是皇太孙。
皇太孙独自坐在东侧第一列正中间,衣冠齐整,显然方才只是观看,不曾下场。似乎是察觉到了贾元春的视线,皇太孙微微侧首,向她望来。他本就噙着一点儿笑意,此刻望过来时那笑意仿佛更深了些。
贾元春不确定皇太孙是真的对她笑了,还是她自己心底的臆想;然而一直鼓噪不安的心竟然略感平静,好像皇太孙的存在给了她安抚。
这可真是奇怪。
秦太监举着托盘走过来,他并不按照三人站的顺序走,而是先到吴女史边,由她放了一枚银簪子在托盘最左侧,又走到周女史旁,却只把托盘右侧一点举到她面前。周女史颤抖着手撸下一只玉镯来,就近便落在了托盘最右处。
然后秦太监才走回贾元春面前。
贾元春看他一眼,又瞥了一眼皇帝与太后所在,蠢蠢欲动想要打乱首饰位置,到底不敢冲动,皇帝谋划了许久之事被她弄乱,下场岂是好玩的?她垂下睫毛,轻轻摘下左耳的珊瑚红耳坠子,慢慢放到了托盘中间。她除了左边的耳坠子,右边的却还戴着。
若是永沥有心,自然会选她。
秦太监耷拉着眼皮,但是脸上绷紧的肌肉放松了些,又走到太后身旁的谢鲤面前。
贾元春已经猜到吴、周二位女史的去处,剩下她与谢鲤的归宿不是察花克不尔便是靖亲王世子永沥。
二中取一的可能。贾元春看着秦太监离谢鲤越来越近,心里的不安越发浓重起来。
为什么谢鲤看起来…仿佛成竹在胸?
这疑问在贾元春看到谢鲤拿出来的首饰时,得到了解答。
谢鲤笑盈盈得从袖口捻出来一朵珠花——花托上的那粒珍珠却已经不见了。
第32章
永沥选了珠花。
他们四人一同转过身来,永沥一眼看到那珠花,不及细想便伸手握住。那日在东平郡王府,贾元春头上便是簪了这样一朵珠花,后来他送她出去,珠花上的珍珠落在地上,被他捡回来,一直收藏着。
是以此刻一见这少了珍珠的珠花,永沥便认定是元春之物。比起其他三位并不认识的女史来,自然能让他有些微悸动的贾元春适合娶回来。
几乎与此同时,沂河左右两部汗王也各自拿起了托盘最左侧、最右侧的首饰。吴女史的银簪子和周女史的玉镯。
贾元春觉得胃里坠坠的疼,还有心思想着,果然沂河汗王是知道什么的。不然怎么会不加抉择径直选择。
唯有察花克不尔事前并不知情,因此一迟疑,托盘上就只剩了贾元春的珊瑚红耳坠子。
永沥捡了珠花在手,下意识得就向贾元春望去,却见她面色苍白绝不似欢喜之意,不禁心头一沉,再看她转过脸来,一侧戴了耳坠子,另一侧的却已经不翼而飞。他登时便觉不妙,再看托盘时,察花克不尔已经取了那珊瑚红耳坠子在手了。
这一切的发生不过几息,然而刹那间就定了四位女子的命运。
太后笑了起来,谢鲤娇羞得向着永沥福身。
秦太监一一唱名,“恭喜靖亲王世子,取中谢女史的珠花;恭喜察花克不尔汗王,取中贾女史的耳坠;恭喜沂河左部汗王,取中吴女史的簪子;恭喜沂河右部汗王,取中周女史的玉镯!”
永沥在愕然中望向贾元春。一种受骗的感觉让他的目光中饱含了不理智的愤怒。
贾元春避开他的目光,尽量不让负面情绪在脸上显露出来。
像是被绑在千钧重的巨石上沉下寒潭。
四肢百骸越来越冷。
可是她的理智竟然很清晰得在掂量对面那个选中了她耳坠的察花克不尔汗王。嗯,约莫二十五六的年纪,以这个年纪做到蒙古最大部族的汉王,也算少年英雄;看样貌,典型的蒙古人样子,粗犷而豪爽,但是一双眯起的小眼睛显露了他深沉的一面,这样一个人做为丈夫大概是不好相处的。听闻他原本的王妃所出部族后来背叛了瓜尔鄂草原,在他击败了王妃部落之后,他的王妃一夕暴毙。
贾元春不相信病死之说,察花克不尔——这是一个连枕边人都能下得去手的狠角色。
然而如果她当真远嫁蒙古,皇上想来会待贾府更加优容。纵然嗣皇帝继位,就算当日贾府站错了位置,就算要清算——看在贾府出了一个瓜尔鄂草原汗王妃的面子上,也不好赶尽杀绝的。
贾元春尽量往好的地方去想,但是却控制不住身体里下沉的感觉。
吴女史和周女史都已经是一副要晕过去的样子了。沂河两部汗王都已经年且四十了,原本的王妃也都是从京都名门远嫁的女儿,不过十年,双双亡命。做为娇花一样的女孩嫁给万里之外苦寒之地的近四十岁男子,这样的事情,恐怕吴女史与周女史在此前美丽的生命中从来没有想到过。
秦太监示意小太监扶着她们三位回屏风后,免得当场出丑。
贾元春走在最后,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虚浮不踏实。
就是这样了?她重活一世,努力了这么多,以为终于有所改变,结果迎来了远嫁蒙古的命运?
那珠花谢鲤怎么会知道?从八王聚会到指婚尘埃落定,当真环环相扣,谢鲤得偿所愿,这份心思也的确太深了些。
每走出一步,贾元春都感觉是离地狱更近了些。
不管她怎么积极得暗示自己,抚蒙远嫁的名门贵女,除了丈夫早死寡居归于故土的,自本朝起就没有一个活过三十五岁的。
可是此时此刻,还有谁能救她?
“请贾女史留步。”清朗的男声如同天籁。
贾元春不敢置信得回首。
皇太孙缓缓从席间起身。
他是这帐中除了皇帝之外,唯一一个一身明黄的所在。当他坐着沉默观看时,就如同一尊俊美的玉像;而当他笑着站起身来,仿佛所有的光都凝聚在他身上了。又或者他本身是会发光的,像是春日上午的太阳,温暖而不炙热,温柔而不容置疑得笼罩着每一个人。
帐中气氛为之一凝。
皇帝静默得看着,让人瞧不出情绪。
察花克不尔汗王眯着小眼睛在贾元春与皇太孙之间逡巡。
这诡异的气氛丝毫没有影响到始作俑者。
皇太孙从容得绕过几案,微昂了头,缓缓解着颈间的衣领,口中迤逦道:“贾女史是皇玛法属意赐给孤的。只因去岁有奸人作祟,皇玛法这才暂缓了旨意。”他这样落落大方得讲起被囚一事,脸上看不出丝毫困窘难堪之态。
“今日看来,只怕孤与察花克不尔汗王还要一战才行。”皇太孙解开了衣领,利落得除了外裳,笑着向察花克不尔汗王倾身做了个摔跤场上“请”的动作。
帐中众人都皇太孙这神来一笔惊住了。
察花克不尔汗王生得粗壮结实,这样的身板摔跤本就占优势;再看皇太孙身量颀长,肩膀宽厚而腰部精瘦,是美男子无疑,却不是摔跤的材料。
再者蒙古诸王此来是为了缔结“友谊”,同几个无关紧要的皇孙过招无所谓,对上皇太孙——未来的一国储君,轻了怠慢,重了逾越,分寸实在不好拿捏。
察花克不尔汗王在取舍。
皇太孙看穿了他的心思,温和道:“不用在意孤的身份。只一局定胜负,此事一过即忘。”
在察花克不尔汗王看来,摔跤上赢过这个皇太孙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蒙古各部汗王面前,赢过天朝的皇太孙——想一想,就让人热血沸腾。他咧嘴一笑,露出满口白森森的牙齿,粗声粗气道:“皇太孙有令,岂敢不从。”
然而察花克不尔想错了。
他输得很快,而且很惨。
快到他还没反应过发生了什么,惨到他此刻趴在毯子上羞于抬头。
一开始,察花克不尔很持重的按住皇太孙肩膀,他还想着要做一会儿样子,别让这天之骄子败得太快,恼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