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小孩对这个世界还没什么认知,好像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啊。
虞璁心里鄙视了下自己,怎么想到问四五岁的小孩理想抱负,但眼瞅着都开了这个头,还是听完算了。
“读大学。”朱载壡目光坚定,声音还是绵软清澈:“读大学,然后学很多很多东西。”
朱载垕擦干净爪子上的糖渣,看向虞璁道:“听父皇的。”
朱载圳坐在旁边,想了想道:“母妃教导儿臣,勿言未酬之志。”
这个回答,倒是令虞璁有些意外。
四岁就这么谨慎而坦诚,还真是被教导的颇为周到啊。
“那以后会告诉父皇吗?”
老四抬起头来,认真道:“儿臣会下赢严承学,也会在做到之后,再和父皇讲的。”
“乖孩子。”虞璁笑着揉了揉他的小脑袋,看向另外两个小姑娘。
“常安公主将来想做什么?”
朱福媛条件反射地看向朱寿瑛,明显是对她颇为惦记。
朱寿瑛看向一圈兄弟姐妹,只犹豫了一下,还是站起来开口道:“想做父皇这样的好帝君。”
这话一出,小孩儿们哄堂大笑,朱载基就差到地上打滚了。
虞璁愣了半天,心想这闺女到九月才满四岁吧,还真是童言无忌啊。
“这话,是你自己想的吗?”
朱寿瑛扬起头来,完全没有被大家取笑的羞怯,而是看着虞璁的眼睛道:“宫里们的公公婢女都在说,父皇福泽绵长,庇佑大明——媖儿也想如此!”
还没等虞璁想好该怎么回答她,朱福媛反而抢先一句道:“做皇帝也肯定是我来做!”
得亏黄公公去东殿了,这屋子里暂时只有他们一家人没有外臣。
不然这些话到了旁人的耳朵里,不知道会被传成什么样。
“儿臣吃得苦,有耐心,什么事都肯比姐姐多用几分心,”朱福媛不依不饶道:“就算要当皇帝,也肯定做的比姐姐好!”
朱寿瑛噗嗤一笑,直接伸手捏了捏她的脸。
旁边的老四朱载圳慢悠悠道:“这话要是让端妃娘娘听见,恐怕你们两又得一个星期吃不到糖了。”
朱载基挥了挥手道:“没事!大哥这有糖!”
虞璁被小孩们吵得头脑发昏,只拍了拍桌子示意他们安静下来,又开口道:“如今父皇要开小课堂,由刚才你们见过的徐渭哥哥教你们数理——文藻之事自然还是会给你们分配不同的先生。”
“有谁想以后跟着叡哥哥每天过来听课的?”
寂静之中,只有两个人举起了手。
老四和二公主。
虞璁看向朱寿瑛,那小女孩依旧两眼清明的坐在那里,完全没有举手的意思。
他扬起笑容,慢悠悠道:“好,就这么定了。”
第106章
大学是七月一日开学的。
预计在十二月末迎来一次期末考试, 然后开始放寒假。
徐渭自然要去理工科大学读书,胡宗宪在京中呆了接近两年, 手头略有些积蓄, 给他安排了一辆独用的马车, 方便他出入宫城和去学校读书。
这理工大学讲解的不仅仅是数理知识,还会把工部各方面的进展集结成书, 再同他们结合实际的讲述目前的改革和发展动向。
两个大学都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在没有通过三关考核前不会透露更多方面有关新工程的动向, 同时考虑到用人的需要和工部内部的选拔,赵璜还联手杨慎安排了细密周到的实习方案——当然这些观念都是皇上给予的,也足够有用。
严世藩作为四品承学监,如今还在协调整个大学开学的运转, 虽然能忙里偷闲找时间去投喂虞鹤, 可平日其实连出门应酬的空都没有。
虞璁成功的把朝廷上下都投入了现代外企般的高密度工作强度中,当然绩效工资也嗖嗖的在给出各种好处。
徐渭的课程渐渐从一日一上,到隔日一上, 三个孩子都来得颇勤,基本上不出什么乱子。
老四平时喜欢刨根问底,老二沉静矜持, 二公主虽然从前学的少,但是回宫了就继续找婢女补课, 以惊人的速度在追上两个哥哥的进度。
徐渭本身年纪不大,只是在这方面颇有天赋而已。
当初他选择考理科,就是因为父亲那边说了有关江浙考场舞弊的种种恶端, 于是自己央仆人买了书,花了两年的时间弃文从理,相当顺利的就考进了京城。
眼看着七夕要到了,家家在庭院楼台上设瓜果酒肴,市面上出现许多土木塑造的孩童像,也为了图个彩头。
刚好这一天没有课,胡宗宪就问徐渭要不要一起出去逛逛。
碰巧徐渭得了圣诏要入宫述职,想了想还是问了下虞璁,是否可以带二皇子出宫看看。
虞璁仔细一琢磨,自家孩子除了寿媖当初乱来出了宫之外,好像还没谁出去玩过,正好壡儿之前下棋有功,也该放出去透透气。
他安排了几个精锐的暗卫跟着,让胡宗宪带着这两小孩去内城各处看看热闹。
朱载壡在听到旨意之后惊讶了好一会,他被锁在这宫城之中,可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
走出西殿的时候,徐渭笑盈盈的候在门外,开口道:“殿下,这可是微臣讨来的好处。”
朱载壡抿唇一笑,点头道:“谢了。”
如今的京城每逢节庆,更是处处张灯结彩、彩绣辉煌。
除了看惯如此繁华的胡宗宪之外,另外两人皆是一脸的惊愕。
徐渭出身官宦之家,也见惯了繁华的街市。
可是如今的京城高楼云立,听说还有中央公园正在修建之中,处处房舍气派恢弘,游人穿纱披罗,竟无破落之象。
而朱载壡更多的,是在惊叹外面的世界。
他身上的沉稳气质,是跟着母妃的言传身教学来的,但到底年纪轻见的东西少,如今看着如此宽广的新世界,竟生出几分恋恋不舍的情节来。
“我知道壡儿想看什么。”徐渭眯眸一笑,唤了车夫道:“去理工大学吧。”
他们私下相处的时候,早已互相亲近如兄弟,在没有外人的时候也不用顾忌那些繁文缛节。
这街市上买的琉璃灯红泥偶,都是些寻常的玩意儿。
这一次趁着七夕节接皇子出来,还是为了带他看看,大学是什么样子。
由于位置稍远,马车加快了速度,略有些颠簸。
朱载壡抓紧了徐渭的衣角,好奇道:“文长哥哥在大学里,是什么感觉?”
“只觉得时间不够用。”徐渭看着窗外的风景,感叹道:“无论是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藏籍,还是实验楼里可以观摩甚至参与的试验项目,有无数的事情想要做,恨不得就睡在那里。”
胡宗宪噗嗤一笑道:“不如我来做侍读,你就安心睡大学学舍里罢了。”
“那可不行,”徐渭瞪了他一眼道:“你又不是学理的,别把壡儿教到歧路上去了。”
迎面而来的,就是圆弧状作飞翼展开的大门。
杨慎亲笔的‘皇家理工大学’六个字遒劲有力,被烫了金立在高处。
马车夫按着规矩在门口停好,朱载壡怯生生的下了车。
“这里——竟如宫城般恢弘!”
“听汝贞兄说,理工和医科大学合起来,接近禁城八成大小。”徐渭给门卫递了名牌,又给他看了眼宫里特批的红印,才把那两人也带了进去。
如今正是初夏,随意抬眸都可瞥见穿庭飞花之景。
遥远处可见蔚蓝的海子,还在泛着晴日的光芒。
而近处有象牙白的高楼林立,广场高柱上雕砌着流云飞鸾,还有莲池散步,蛱蝶相逐。
“这些,都是在父皇的鼓励下建成的?”
朱载壡看着广场上散步诵书的士子,心里有温热的情感流淌出来。
徐渭站在莲池边,慢慢道:“你的父皇,是很了不起的人。”
“他改变了整个北平城,还会改变整个国家。”
朱载壡看向远处如炉鼎般形状的图书馆,喃喃道:“改变?”
“嗯。”
徐渭摸了摸他的头,牵着他继续往前慢慢走。
胡宗宪也是头一次来这散步,全程都目不暇接。
“听我父亲说,北平在五年前,都不是这般模样。”
“民生凋敝,流难之人接近十几万,别说这样精致恢弘的校舍——就是能苟活下来的人,也没有多少。”
“你父皇夺回了他们的田舍,肃清了那些贪腐的藩王和官宦,将整个大明朝从风雨飘摇中拉了回来,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徐渭知道这弟弟出身金玉之家,怕是不识穷苦,之苦笑道:“在三四年前,这京城里头,没几个人吃的起馒头和馍馍。”
“馒头都吃不起吗?”朱载壡惊讶道:“那他们吃什么?稀饭?”
“若是没有稀饭,就去捡些泔水般的东西,或者刨些野菜叶子果腹。”徐渭顿了一下,又道:“等哪日你离了京城,去更远的世界看看,就知道什么是穷苦了。”
朱载壡任由他牵着手,信赖的抬头问道:“难道京城之外的人,就不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吗?”
“不,他们穿着破布烂袄,冬天脚指头都可以冻掉。”
胡宗宪安静的听着他们的交谈,不紧不慢地开口道:“殿下,如今有此繁华盛景的,唯北平苏杭,其他地方……还都在凄风苦雨之中。”
朱载壡怔怔的点了点头,开口道:“我会去看看的。”
另一头,虞璁打了个喷嚏,看向陆炳道:“上次去医院,我总感觉那几层楼设计的没什么问题,可哪里怪怪的。”
中央医院是将太医院的旧部分了一半过去,之后会陆续安排通过多重考试的医生进去济世救人。
十三分科不变,不设药房任民间市场自由竞争,但也设立专家号和普通号,来分流贫富,不至于全堵在一起。
两人先前乔装打扮,去了趟医院到处转转,先是检查了防火和逃生措施,又看了下问诊的平台,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
“是缺了些什么。”陆炳沉思道:“若有妇人急产,又或者突遇什么刀伤火灼,来不及挂号施治——稍有耽误,恐怕就是一条性命。”
皇帝愣了半天,一拍脑袋道:“黄公公,叫崔太医过来!”
他怎么就忘了急诊科呢!难怪觉得哪里不对劲!
崔太医过来的时候,笑的满面春风:“皇上——大成了!”
“什么大成了?”虞璁愣了下,皱眉道:“这中央医院还差点东西,需要补上!”
“是牛痘大成了啊!陛下!”崔太医这时候也顾不上礼数了,深深作揖道:“如今整个太医院的人都施种过牛痘,而且效果彰著,非同一般!”
虞璁愣了下,终于想起来某个被自己忘了许久的东西。
天花现在能被预防了?!
“你们试验了多久?”
“已经三年了!”崔太医笑的皱纹都堆在了一处,就差喷唾沫星子了:“不仅如此,臣等还派人去疫区试探,连着三四次,二十多个被施种过牛痘的,都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竟有如此好事!
虞璁吩咐黄公公先记下急诊科的事情,又看向崔太医道:“可打算在京城全区施种?”
“此事在掌握要领之后,效率极高!”崔太医摸了把胡子,点头道:“臣以为可以如此!”
在晚清时期,民间还有痘师局这样的存在。
没有官方监管,没有朝廷把关,完全是靠那些从澳门进入内地的洋人垄断抬价,来给民间的百姓们种痘。
而现在,还是大明朝的时候,这种痘的技艺就已成熟稳妥,怎能说不是一件大好事!
“万岁爷请看,”崔太医撸起袖子,给他看自己胳膊上圆圆的痘印:“只需用薄利小刀割开一点,再以痘浆点入,须令自干,三四日后就会起泡发浆,数日后就会结痂脱落。”
虞璁沉吟片刻,突然开口道:“给朕试试。”
他要自己用过了,才肯放心给孩子们下种。
他扭头看向陆炳,略有些忐忑道:“我怕疼……你能帮我捂下眼睛么?”
陆炳轻轻应了一声,开口道:“要不……让微臣先试试?”
崔太医笑道:“已经累计给一百有余的人施种过了,陛下放心吧。”
虞璁点了点头,坚定道:“来,陆大人,给朕把眼睛捂上。”
第107章
待种痘之后, 崔太医行礼告辞,独留君臣二人在乾清殿中。
“今日过来, 是有要事相禀。”
陆炳在确定小皇帝终于感觉好点以后, 才继续道:“如今发改委得了经部批下来的资金, 准备择定三城之一进行改革。”
虞璁想了想道:“女真蒙古那边怎样了?”
似乎是早料到他会问这个,陆炳取出两个卷轴, 将誊画干净的表格展开给他看。
每个卷轴上有四个表格,分别记载了人口、经济发展速度、配合度及税收情况等详细信息。
之前徽浙晋都有不少商人前往北京, 再被集车发向时欣城。
他们将传达中原大地的特色文化,并且辅助女真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港口城市。
足够丰厚的税收奖励,和足够宽松的海关政策,已经让这些中上层的商人蠢蠢欲动, 以至于肯放下从前的小产业, 来这土地上再次施展手脚。
朝廷也非常地道的派遣了一千余名工匠前去辅助建成,剩下的就看女真族那边的情况了。
“至于蒙古……”陆炳失笑道:“前几日还有信件传达过来,以示抗议。”
“抗议什么?”虞璁挑了串葡萄慢悠悠吃着, 吮了下指尖清甜的汁液抬眸道:“总不会是出了乱子吧。”
陆炳的目光落在他唇侧白净的指尖上,只沉默了一刻才移开视线,继续道:“之前挑定的那两族首领都是甩手掌柜, 只管收钱不管建设。”
正因如此,在唐顺之、毛伯温等能臣的建设下, 草原被迅速的用防风林和草方格划分了两大区块,开始系统性的轮牧和调整。
而且之前明军开发出来的青贮黄贮饲料技术,几乎是开创性的让大量牧草得以存储和升级, 以至于他们养出来的牛羊都膘肥体圆,到了冬天也毫无压力。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他们还在冬季借了附近两族大量发酵完成的上好饲料——当然人家肯定是不会还的。
在此期间,白灾黄灾都有肆掠,其他几族都或多或少有些损失,等春天各族借着节日的名号相聚,这才看出来试点改革的两族发展的有多迅速。
他们的牛羊体积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而且还有吃不完的新鲜蔬果,那都是明朝作为嘉奖定期送过来的。
——不干了!老子也要这么多的好处!
——凭什么俺弟弟有这些,俺没有?!
——就两个名额怎么够啊,这还这么多人呢你忍心让他们都饿死吗!
“唐荆川写信跟我说,他们其他几族还有人试图盗窃制造饲料的技术,可惜这些人连泡菜都不会做,更别说黄贮牧草了。”陆炳示意他看那两组直线上升的发展数据,低头一笑道:“陛下以为,是开放,还是不开放?”
“不开放更多的名额,”虞璁抬手剥了葡萄喂给他:“这样等三五年以后,恐怕配合度会有惊人的表现。”
他的手指随着葡萄一起喂进他的唇里,让陆炳眼神一动,只握了他的手腕浅浅的亲了一下,继续开口道:“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
“可能会出。”虞璁低头擦净指尖,不紧不慢道:“这两三年里,如果看见邻家亲戚发展的如火如荼,有些耐不住性子的,恐怕就会随便找借口找茬了。”
他要的,不是蒙古如何发展的蒸蒸日上,而是这个民族,要衰落到足够疲颓的状态,被大明朝完全的征服。
“既然蒙古与女真情况都不错,那边再催名额就随便找借口回绝掉。”虞璁收好了两大卷轴,抬眸道:“你说的试点城市,是什么意思?”
“如今国家经费充足,人口也在迅速发展。”
陆炳唤来虞鹤,让他把全国地图抱过来,直接在玉阶之下展开,让他看清楚整个中原大地的城市分布:“如今发改委内部开会,一共划了四个地方。”
大同、杭州、天津、苏州。
“南京作为旧都,仍然保留宫城和旧制,臣等担心把南京发展壮大之后……有隐患。”
陆炳的话没有说完,但是虞璁已经听懂了他的意思。
南京不能发展的原因,很简单。
这个城市拥有相当不错的地理位置,港口条件也很不错。
可是他作为曾经的旧都,保留了六部和宫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差一个皇帝了。
如果南京发展到如今北平城的状态,政治上又出现什么动乱的话,极有可能造成国家的分裂。
虞璁垂眸看了许久,问道:“为什么会有大同?”
“因为交通政策是联通西北和东北,有天然的基础——赵尚书那边已经开启了修阔路通山道的计划,将来还会有大量的固定车辆往来。”
晋商如果发展壮大,同样可以为国家带来客观的税收。
而且……山西那里,有煤。
现在边患已除,国防巩固,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患。
皇帝接过白玉杖,立在长卷地图旁看了许久,突然点了一个地方,开口道:“这里呢?”
“这里?”陆炳皱眉凝神看了一刻,问道:“松江?”
“嗯。”虞璁握紧手杖,垂眸道:“苏杭虽然城市发达,而且人口云集——可是徽商浙商已成气候,再纵容他们肆意发展下去,恐怕会更加势力虬结,难以管理。”
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当地的政府力量都不能奈何他们几分。
陆炳看了眼附近的河流山海,思索道:“松江此地临河傍海,水运自然便利,不过……”
“一定要有配套的政策。”
光有漂亮的海关和税收优惠可不行,等级制的个人所得和商业税也要一并发展。
“这样,”虞璁深呼吸道:“你把这个地方告诉王老爷子,让他暂时把手头忙得事情跟其他几个阁臣分一分,重点来看大同与松江两地的改革。”
“同时改革两地吗?”陆炳想了想道:“不是不成,只是经费恐怕……”
“不要紧,”虞璁淡定道:“之前第一轮改革商税要求在嘉靖十二年前收缴清楚,现在还剩半年不到,国库已经充的都要扩建新库了。”
大胆干,徐阶他不批你经费朕就去亲自削他。
陆炳噗嗤一笑,点了点头。
沈如婉最终还是决定去理工大学里呆几年。
一方面确实需要借阅大量的书籍,另一方面……她总觉得,这些数理之论,虽然与治国心术无关,日后却也总会派上用场。
而她是这大学之中唯二的女学士。
第一批大学统共有近两百人入学,相比于从前的科举,现在扩招的名额增多,同时还有之前国子监里的贡生跟着来学习研究。
整个大学放眼望去,男女老幼都有,只是女性相对而言少一些。
不过有陛下的圣训在那,也没人敢发出什么不敬之语——陛下说要拔舌头,那可能是真的会拔舌头,没人敢冒这个险。
但是,哪怕她穿着的再简朴不起眼,也会有无数人闻名而来——毕竟之前的种种传说,都实在是太令人浮想联翩了。
这年代大家都信鬼神,何况这中了科举寻仙考双试第一的大才女,之前有仙姑下凡的传闻,别说是那些小心翼翼的士子了,任教的老先生们都会忍不住多看她两眼。
得亏纱帽可以掩饰自己的神情目光,不然沈如婉平时上课都觉得不自在。
她从藏书楼里顺着旋转楼梯走了下来,还没等站稳,便瞥见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先生在旁边等着她。
在这里,所有的讲师都有朝廷特制的朱玄袍,上面按职称绣不同的纹饰,作区别之用。
沈如婉平日好学多问,基本上都认识这理工大学里所有的老师,此刻见了这老先生一面,竟然反应不过来他是谁。
“请问,是沈姑娘吗?”老先生摸了把胡子,笑呵呵道:“可否去前方茶社一叙?”
沈如婉又看了眼他袍子上的兰草纹饰,点了点头。
“在下李言闻,号月池。”他要了一壶龙井茶,淡淡道:“从前是太医院吏目,如今被调遣过来做医科大学的讲师。”
沈如婉客气的跟他寒暄了一刻,提问道:“请问先生与不才素不相识,是有什么事吗?”
“不错。”李言闻虽然年纪不算非常老,可是明显操劳过度,脸上皱纹纵横,皮肤粗糙。
他缓缓起身,对着沈如婉作了个揖道:“近期医科大学将进行修书编撰,老臣想恳请沈姑娘向陛下相荐犬子,让他也参与其中,哪怕只打个下手也好。”
“令郎没有参加寻仙考吗?”沈如婉好奇道:“他也很喜欢行医救人?”
“确实如此,”李言闻叹息道:“他落榜两次了,恐怕是因为年仅十四,对改革之论又一窍不通。”
沈如婉心里多了几分不放心,已经有了回绝之意。
“爱子名唤李时珍,已经在门外候着了。”老先生抬起眼眸,露出恳求的神情:“可否请姑娘见一见?”
第108章
沈如婉思忖片刻, 那李大人也不急,只静静地等她决定。
“见一面吧。”她叹了口气, 终于让步道:“我见一面看看。”
“进来。”
木门传来两声轻叩, 一个少年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那男孩只有十四岁, 干瘦而沉默,也不肯抬头看她。
但是手中却捏着两三本册子。
“还不见过沈天师!”李言闻喝道:“越发没规矩了!”
沈如婉制止了他继续训斥下去, 低头看向他手中的册子:“这是什么?”
“《脉考》与《脉学》。”那少年低着头闷闷道:“见过天师。”
“这是你自己写的?”
“嗯。”
“都是些不成气候的梦呓之语,”李言闻无奈道:“这孩子太执拗了, 带这种东西来见您,还不如拿几本文章有用!”
沈如婉皱眉想了想道:“为什么不让他参加杏林测?”
李言闻叹息道:“杏林测要等明年了,有年岁限制。”
她想了想道:“李时珍是什么时候跟着你学医的?”
“四岁。”李言闻知道这孩子闷得慌,这时候屁都放不出来, 忙不迭开口道:“让他去写文章什么的, 虽然也有点出息,可这孩子天生就是个学医的料——去年疫病流行的时候,他一个人便开了药庐, 抓药开方煎药全都娴熟,不比那太医院里的医生差!”
医生虽说是中下等的职品,没有医官来的有说服力, 可是看这孩子还这么年轻,倒还真的让人有几分想多看两眼的感觉。
沈如婉放缓声音道:“你抬起头来。”
李时珍缓缓抬起头, 突然开口道:“我真的很想去大学,拜托大人给个机会。”
这话说的她哭笑不得——自己又不是管太医院和医科大的,怎么可能说给就给。
“你把这两本书交给我, 我先回去看看吧。”
待从茶社里出来之后,沈如婉思索了片刻,叫车夫送自己去了严府。
等严世藩下朝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了。
“沈大人?”严世藩愣了下,迅速换上官场专用的客套神情:“今儿过来坐坐?”
沈如婉沉吟片刻,把事情来去都跟他说了。
这事儿……还真不敢自己贸然拿主意。
严世藩知道她是信任自己,也是暂时没别的人可以问问。
他接过那两本医书,并没有直接打开翻看内容,而是低头道:“这事无论对错,都不应该由你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