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怎么死的,真的是只有天知地知了。
楚王眼睛也沉了沉:“这个人,新机手腕都有,最会审时度势。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自然是千好万好,可是一旦挡了她的路,她可不会管别人的死活。从前她做出个观音模样,那是因为三皇子是唯一一个存活了的成年皇子,可是现在,三皇子死了…”
冯贵妃的愤怒可想而知,一定是足以毁天灭地的。
楚王妃也想像得到冯贵妃会如何生气,不免有些担忧:“可她又不蠢…三皇子和冯家的事,毕竟跟咱们脱不了关系…”
“她又不知道。”楚王双手枕在脑后:“她知道的只有我们想让她知道的。反正现在她知道的就是,方皇后怀了身孕,和卫家过从甚密。而冯家受难,都是曹安一手造成。”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收买刘振,不能得罪他的缘故了。
宫里头谁最有用?
就是这些无根的太监们。
他们常年陪伴在贵人身边,最有机会说的上话了。
让刘振想个法子叫冯贵妃知道,曹安和曹文也跟卫家挺有关系的,那真是再简单也不过了。
楚王猜的很对。
他们夫妻俩正在商量这些事情,如何讨好刘振的时候,冯贵妃在宫里乏了好大的火。
她一直供奉着的观音神像被她摔了个稀烂,她踩在碎片上头,神情晦暗得让人害怕。
足足一刻钟以后,她才从小佛堂里转出来,冷厉的吩咐人把之前出宫去了的太监宫女一同带上来。
他们已经被饿的奄奄一息了,瘫软在地上半点力气也没有。
冯贵妃坐在上头,眉眼冷淡的问他们:“你们真的没听错,卫老太太真是那么跟方家那个老太婆说的?”
宫娥还没什么反应,太监却连忙连滚带爬的爬起来,挣扎了几下磕了头:“真的真的!奴婢不敢欺瞒…”
他饿的已经头晕眼花了,说出来的话都没什么力气。
冯贵妃仍旧稳稳地动也没动,半响才冷哼了一声。
卫家这么多年都没动静,她还以为卫家是一条死蛇不用再打了,却没想到这毒蛇只是冬眠了而已,一出手就这样狠的要把人生吞活剥。
可卫家咬谁不好,为什么非要咬她呢?
她想不通,嘴角现出一个渗人的冷笑。

 

第163章 要命
没有人找麻烦的时候,日子过的飞快,过了十一月,眼看着连年都要到了,卫老太太正听三夫人说外头铺子上的账目。
她信任三夫人,许多事也不能自己出面打理,干脆就把名下的店铺都交给了三夫人管着,三夫人这些年来也一直管的很不错。
今年更是尤甚,光是卫安给的那张治伤寒的方子,就让药铺大赚了一笔----虽然药方不要钱,可是抓药却是要钱的。
更何况人性使然,总觉得能出这张方子的药铺肯定更厉害,药铺生意一下子陡然好了数倍,许多大药房还直接从卫家的药铺进货,如今卫家的药铺短短小半年,已经净赚了四五千两的银子,是一笔极大的收入了。
卫老太太让花嬷嬷收了银票,又问三夫人:“最近外头还顺利么?”
一连两个多月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有,卫老太太总觉得心里有些打鼓,明知道楚王就是一把刀,却不知道这把刀到底什么时候才落下来,这种等死的滋味可不怎么好受。
三夫人知道卫老太太是在问楚王有没有找麻烦,也蹙着眉头摇摇头:“一切都好的很…”
她心里也有些发怵,楚王越是这么不声不响的,她心里就越是害怕。
可是再害怕,日子也还是要过,她打起精神来安慰卫老太太:“咱们也不用太过担心,不管怎么说,谨小慎微总是不会出错的…就跟安安说的那样,现在他自己日子也未必好过,不一定就能分出精神来对付我们。”
卫老太太的眼神越发的阴沉。
说的楚王不对付她们,就是天大的福气了似地。
可她不能忘记,楚王这个人是如何阴损歹毒,当年明家的事,十有八九就是他指使的。
后来慢慢的卫老太太也想明白了,楚王之前对付明家,现在又对付冯家,无非就是觉得明家和冯家扶持了隆庆帝登上了皇位,让他跟九五之尊失之交臂。
所以才想着要断了隆庆帝的臂膀。
可他偏偏又能干,兄弟多年,很能摸得清楚隆庆帝的脾气,知道隆庆帝忌讳什么,一点一点往明家和冯家身上网罗罪名。
隆庆帝把明家当成洪水猛兽,却不知道别人刚好用了他这点小心思钻了空子,真是可笑。
卫老太太想起隆庆帝,心情越发差,咳嗽了好几声,觉得心跳的厉害,胸口有些疼了,才接了三夫人递过来的参汤喝了一口,朝她摆摆手:“不必担心,你说的是,只好慢慢等了。”
三夫人起身给她拍背,温柔小意的点头:“娘也别太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有办法的。”
现如今也只好这样,卫老太太有些疲倦了,拿手揉了揉眉心,忽然想起什么似地,问她:“老五来信了?”
这些日子忙的厉害,之前卫五老爷送了信回来,她一封都没看,可是最近听说信一下子送的频繁起来,她才想起来了要问问。
三夫人嗯了一声,看着卫老太太的脸色斟酌着说:“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您要不要看一看?”
卫五老爷算上今年已经在豫章当了六年知府了,今年政绩考功又不错,无论如何也该挪一挪了,估计是为的这事儿才总写信回来。
卫老太太沉默片刻,吩咐花嬷嬷让锦绣去请卫安过来,才朝三夫人道:“把信拿来瞧瞧。”
卫安到的时候三夫人已经让人把卫阳清寄来的信都拿过来了,数一数有七封之多,看样子实在是急的很。
卫老太太看了她一眼:“你父亲寄了许多信回来,我想着让你一道来瞧一瞧。”
花嬷嬷拿了老花镜给卫老太太戴上,又把信放到老太太手里。
卫阳清人在南昌,可是消息却也算得上是灵通,头一封信就是问的曹安的事,很是焦急。第二封信开始大约就是听说曹安倒霉了,只让卫老太太多注意小心。
只是每封信总要提一提卫安的事,言语里既诚恳又急切,让卫老太太无论如何,请让卫安到南昌去。
卫老太太皱着眉头看卫安一眼。
她有些想不通这么多年都不闻不问的卫阳清为什么忽然这样重视起卫安来。
难道是因为卫安变了?
可是卫阳清又不知道这一点。
她想不通,卫安也有些想不通。
上一世卫阳清和长宁郡主也从来没有这样急切的要把她接到身边去养,到最后是她被庄奉退婚,身败名裂了,没人照管,卫阳清和长宁郡主才接她去了南昌的。
而且现在看来,比较急切的还是卫阳清。
卫阳清到底为什么这么急?
卫安在疑惑的时候,卫老太太却已经轻轻的呵了一声。
卫安朝她看过去,就听见卫老太太笑了一声:“这下好了,不必去了。”
她是在看最后一封信了。
三夫人有些诧异的问:“这是为什么?”
卫阳清莫不是有些毛病?之前催的多急,怎么又说不要就不要了?
卫老太太慢条斯理的放了手里的信,又把老花眼镜摘下来,把信交给卫安,话却是冲着三夫人说的:“他要回京了。”
三夫人有些吃惊,吃惊过后却又觉得是理所当然。
本来,卫阳清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肯定就不可能在南昌再呆了,何况他已经又满了一任,算一算也应该回来述职了。
她笑起来:“这感情好…”又问卫老太太:“五弟可说了什么时候动身么?我也好提前准备准备,把屋舍该收拾出来。”
长宁郡主是个挑剔的人,又并不怎么好相处,总得把一切都打点好,省的她回来挑麻烦。
卫老太太没什么喜意,淡淡的说:“你拿主意就是了。”
三夫人看出来她淡淡的不怎么喜欢,心里对于卫阳清的高升起的波澜也就不多,轻声答应了,笑着再陪卫老太太说了一会儿话,哄的卫老太太高兴了,才跟卫老太太说起正事:“有件事要告诉您…”
她笑着道:“我想给小五说个人家…”
----又有点晚啦,不好意思。

 

第164章 做媒
卫老太太有些诧异,这才想到之前三夫人已经说过好些次,要给卫玉攸相看人家的事来,不由震惊道:“你已经挑好人家了?是哪家的公子?”
他和小儿子的感情不亲近,对于一直在身边养着的二老爷和三老爷这两个庶子是真有情分在的,只是最近一直忙着没顾上卫玉攸的事,现在听说,未免觉得自己有些失职。
三夫人连忙笑:“正要跟您说呢,是郑家的孩子,我母亲介绍的…”
卫老太太想了想:“哪个郑家?”
“就是兵部武选司郎中家郑家。”三夫人显然是很满意,面上笑意始终不曾停过:“郑大人就三个孩子,这次介绍的是最小的那个,听说很是上进勤奋,人才也极为不错。”
卫家虽然还有侯府的身份,可是世子没定,等卫老太太死了以后,这爵位到底还在不在还是两说,何况三老爷只是个庶子,官职也不高,能有这门亲事,三夫人心里已经异常满意,觉得自家是高攀了。
卫老太太也觉得这门亲事极好,不由问道:“问过人家了?”
三夫人笑着点了点头:“我母亲说,是京营四品游击将军沈亮侯爷的夫人拉纤保媒…”
平西侯夫人?
想到平西侯夫人的身份,卫老太太又皱了皱眉头。
冯家的人,怎么会想到给卫家的人做媒?
这么多年为了防止叫隆庆帝觉得冯家跟卫家走得近,冯家一直都跟卫家保持距离的,两家已经疏远许多了,怎么冯氏还会接近卫家?
卫安也觉得疑惑。
上一世的荣昌侯是因为给卫家抱不平所以才被弄进牢里的,可是这一世可不是,这一世荣昌侯世子是因为被曹安污蔑行巫蛊才进的监狱。
所以能不能假设,上一世荣昌侯世子其实也没有替卫家抱不平的想法,只是被人陷害了呢?
如果真的是,那冯家就根本不怎么喜欢卫家,也不想亲近卫家。
那这次的介绍,就来的有些莫名了。
可也说不定就是冯家人跟孔家相熟,所以才给孔家卖的人情呢?
毕竟之前沈三公子摔断了腿,还是孔供奉给诊治的。
卫老太太这样想,和卫安对视了一眼,都看见了对方眼里的防备和警惕。
“什么时候相看?”卫老太太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只是笑着问:“到时候不如我这个老婆子也去看看,我们定北侯府的小姑娘都是金尊玉贵的,我们这些当长辈的,当然要好好的把关才行。”
卫老太太会这样说,三夫人真是喜出望外,连忙点头答应:“就定在了十一月初三,大后天,听说那时普慈庵的梅花就全部开了,也正好赏景看雪。”
卫安的眼皮剧烈的跳了跳。
她不喜欢普慈庵,上一世每次去普慈庵最后好像都没什么好事。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不止这些。
普慈庵这个地方实在算得上是藏污纳垢,明面上是尼姑庵,可其实说难听点就是给人苟合的地方,多少丑事就是靠着普慈庵遮掩的。
上一世她明明没偷玉如意,那些尼姑们也都是心知肚明的,可就因为陈御史势大,她没人倚仗,那些尼姑们就毫不留情的把她说的一文不值。
这一次冯家的人莫名出面保媒,又把地方定在普慈庵,她怎么想怎么觉得哪里不对。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看向三夫人说:“既然如此,你这个当娘的就回去好好准备,该给小五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我这里有一套点翠的头面,待会儿你给小五带回去。”
三夫人连忙站起来:“娘,怎么要您破费…”
卫老太太摆手:“什么破费?我为我孙女儿添些东西,这是理所当然的。你既有事,就先去忙吧,明天也不必来请安了。”
又叮嘱三夫人这几天把之前五房住的院子清理出来。
三夫人应了,亲自让人重新把五房的家具清理刷漆,又把摆设从库房里拿出来摆上,这才算是有空歇一下。
睡了不到半个时辰,外头就说五小姐来了,她又起来和卫玉攸说那天去普慈庵要注意的事,最重要的就是提之前的旧事:“你去了,就要忍着些,那些尼姑们为了要银子,什么话都说的出来的,你不能在外祖母和沈夫人跟前丢了风度…”
卫玉攸倚在她的肩膀上应是,又问三夫人:“那天小七也一起去吗?”
她咬了咬牙:“为什么?”
小姑娘之间是没什么纯粹的友情的,就算是亲姐妹,偶尔还有上牙磕下牙的事,何况不是亲姐妹,对方落魄又低眉顺眼的时候自然不吝啬表现一下姐妹情深,可是一旦一直不如你的人忽然把你比下去了,心里的滋味就不那么好受了。
卫玉攸很不明白为什么不过半年时间,卫安的地位就忽然水涨船高了。
三夫人敏锐的察觉到了她话里的酸意,连忙把含在嘴里的茶水吐出来,伸手往她额头上戳了一指头:“你在祖母跟前可别把你这副模样露出来!”
一面又忍不住觉得好笑:“你和她比什么呢?有什么好比呢…”
卫玉攸扭开脸:“比什么?祖母待她可比对我亲近多了…她如今多风光,谁对她不高看一眼…我相看人家,她跟着去干什么…生怕显不出来她得宠吗?”
被宠坏了的孩子就是这样,三夫人叹口气:“你这说的什么话?!?”
她不好和卫玉攸解释卫安的特别,只好道:“你祖母还不是因为她可怜才对她高看一眼的?何况你急什么呢?过一阵子,你五叔五婶就回来了,你五婶的性子你还不知道?”
卫玉攸有些错愕:“五叔五婶要回来了?”
她对外头的事不大清楚,当然不知道卫阳清的任期已经满了。
三夫人拢了拢身上的衣裳:“可不是,你比什么呢?你父母双全,又俱都把你看的眼珠子似地,光这一项,小七就已经万万比不上了。”
人总是喜欢听好听话,卫玉攸嘟了嘟嘴,心里总算好过一些了。

 

第165章 好命
身为女孩子,最喜欢听的话莫过于这轻飘飘的一句比不上。
卫玉攸眉眼舒展开来,带着些得意又有些娇俏的笑了笑,两只手挽住母亲的胳膊往她怀里藏:“对呀,我有个这样疼我宠我的娘亲,光是这一点,小七就已经万万比不上了。”
三夫人爱怜的抱住她,轻声细语的继续跟她说道理,要她善待卫七,又把下巴搁在她头顶轻轻摩挲:“你不用跟她比,也比不上。人就得晓得知足,你若是要比,比的过小七,比的过那些郡主公主么?比你好的多的是,比你差的也多的是,你若是总要跟别人比,那你这一世也别想快活了。”
卫玉攸听不大懂,却怕母亲继续说道理,连忙缠着她说知道了,又笑嘻嘻的要母亲帮她选那天要穿的衣裳首饰。
三夫人养儿子是穷养,养女儿却是富养,凡是她要的,能满足的都尽量满足。
算一算,从卫玉攸生出来到如今,她拢共对卫玉攸生气的次数也有限,最生气的一次还就是上次卫玉攸在普慈庵设计卫七,给卫七难堪了。
这些小事她就没有不依着的,再加上这回本来就需要打扮的漂亮得体,她笑着应了,让孔嬷嬷把卫玉攸新做的衣裳都拿出来,认真看了以后,给她选了一套茶白色的右荏小袄,底下选了一条银红色的描着兰花的百褶裙,外头再配一件大红羽缎的对襟出毛斗篷,又告诉她:“这是头一次见面,素雅就不必了,务必得先抓牢人的眼睛。也叫他们知道,你在我们家,是受宠的千金小姐。”
孔嬷嬷也笑着凑趣:“可不是,这一套下来,任谁也挑不出错处来。”
卫玉攸心里最后一点儿芥蒂和不满也没有了,满心欢喜娇羞,不好意思的喊了一声:“娘!”
三夫人摸摸她的头:“好啦,回自己房里好好睡一晚,我这里还有事呢。”
等卫玉攸走了,三夫人才无奈摇头:“胜负欲太强了,嫉妒心也太强…”
三夫人是过来人了,哪里不知道这绝不是什么好事,不由叹气:“从前有小七对比着,觉得小五好歹算得上识大体懂分寸,现在小七一懂事,小五身上的缺点就格外明显了。”
孔嬷嬷忍不住有些诧异的笑了:“夫人说什么呢?七小姐可比五小姐小了三岁,哪里能碍着五小姐的事?”
她说完,又道:“不过您担心的也是,大约是从前七小姐太不好了,同如今差别太大,所以五小姐就有些受不了…这可不好…”
当然不好,如果卫玉攸要嫁到郑家去,那就得修身养性,万事退让-----毕竟嫁的的可是小儿子,不能掌中馈,肯定要看宗妇的脸色过日子,如果总是这样忍不了,那可不好。
三夫人头疼的按了按自己的头:“你回头嘱咐她的奶娘和丫头,谁都不许在她耳边撺掇!多教着她,若我发现了谁为了讨她欢心就说些有的没的,绝不轻娆!”
孔嬷嬷忙答应了。
不一会儿三老爷就进来了,恰好听见三夫人最后一句话,不由挑了挑眉:“说什么呢?不轻饶谁?”
对着丈夫这些自然是没什么好瞒着的,何况三夫人还巴望着三老爷这个当父亲的再好好教教卫玉攸,就把之前的事说了出来。
三老爷听说卫玉攸是为的卫安生的气,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
他现在对卫安可算是服气的很了,这个丫头邪门着呢,他停了一会儿才朝三夫人摇头:“她多大的人了,还同妹妹置气,丢人不丢人?”
三夫人听出他语气里的怒气,连忙描补:“就是小孩子之间的攀比心罢了,谁小时候不是这么过来的,您也说的太严重了些。以后改了就罢了,我同您说这个,又不是让您来呵斥她的。小孩子家面皮薄,您再这么一教训,她后日的相看还去不去了?”
三老爷也晓得这个道理,也心疼自家女孩儿,见三夫人这样着急,就叹气:“我哪里是生她的气,我是怕她不识好歹,真的撞上去,把自己撞的头破血流。”
三夫人有些迟疑,接了三老爷的外裳递给丫头:“您是说…小七吗?”
说真的,三夫人自己也察觉出了卫安的不同了。
三老爷嗯了一声,睁开眼睛看着她:“你就没发现小七的不同之处了?你凭心自问,从普慈庵回来开始,她哪件事不是做的漂漂亮亮无可指责的?老太太对她另眼相看,不是没有道理的,小孩子不懂事,你总懂事,多劝劝小五。”
三夫人已经反应过来三老爷的意思,匆忙应是。
等三老爷喝完了茶,又问他:“老五要回来,您心里可得有个准备才是。”
最近三老爷和老太太的关系越发的好,虽然老太太对卫阳清的态度仍旧淡淡的,可是毕竟是亲母子,等人到了跟前日日服侍,说不定心肠就软了。
三夫人又道:“咱们毕竟不是亲生的。何况…”她看了三老爷一眼:“您也知道还有个小七呢,小七现在可是老太太跟前的红人儿,若是小七是向着她父亲的…”
三老爷嗤笑了一声,觉得三夫人未免想的太多了:“小七也不是傻子,但凡真的肯亲近老五,当初老五叫那么多人上京城来接她,她就该松口去了。可你看她去了吗?”
三夫人一想也是,想到这里又有些好奇起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嫡长女竟然这么不被待见,这俩夫妻对小七可真是薄情的很。”
三老爷不大乐意管这些事:“反正也不关我们的事,小七是个聪明人。你对她好,她心里是知道的。你尽管做好你自己的分内事就是了,其他的事…都不用我们操心,郡主娘娘自己就会把她往我们这里推了。”
倒也是这个道理,三夫人嗯了一声,和三老爷商量了去信问五老爷动身的日子,开始认真对账,又忙着让人提前把马喂好,并不再提卫玉攸的事了。

 

第166章 师太
三老爷和三夫人对卫玉攸说了什么卫安不知道,等到十一月初三那天,卫玉攸半点异样也没有了,披着一身大红羽缎的斗篷,显得整个人粉妆玉琢得出奇,亭亭立着就是一道风景。
连卫老太太也忍不住笑起来:“这么一打扮,可把整间屋子都照亮了。”
卫老太太很少夸人,卫玉攸忍不住有些喜形于色,揪着自己的袖子不好意思的把目光往别处看,这一看就就看见了立在卫老太太旁边的卫安。
卫安向来是好看的,身材又高挑,跟同龄人比起来高了大约有半个头,她今天穿的衣裳颜色并不鲜亮,是一种淡淡的灰色。
可偏偏那灰色又和普通的灰色不大一样,她身上的灰色有些雨过天青的青色,衣领上还镶了一圈粉色的珍珠,看上去不仅不寡淡,还飘飘欲仙,硬是把才十岁的卫安衬得像是观音座下的龙女一般。
她脸上的笑意忍不住有些僵硬,过了片刻才回转过来,在三夫人警示的目光下朝着卫安亲昵的招了招手:“安安,快过来!”
二夫人原本今天要回娘家的,因为日子特殊也不去了,见状就忍不住笑:“这两个丫头如今好的如同一个人似地。”
卫老太太笑着瞥了一眼,什么也没说,吩咐三夫人:“若是马车套好了,咱们就走罢。”
因为是去普慈庵,路途算不得近,因此卫家出发的算得上早了,谁知道到了地方,迎出来的小尼姑却笑着说平西侯夫人和郑夫人早已经到了。
“这样早?”三夫人一面诧异的笑,一面扶着卫老太太往里走:“既如此,可倒是好了,人多热闹些,总是好的。”
大家心里自然知道是相看人家,可是面上却不能说,还得做出个巧合的惊讶来,三夫人转头问出来了的宁和师太:“我们落脚的厢房收拾好了罢?”
庵里的尼姑们知道定北侯府在礼佛一事上尤其看重,不敢怠慢,一叠声的应:“都准备好了,不敢怠慢了贵客,一应都是干净整洁的,贫尼这就迎众位进去。”
又立定了双手合十恭敬的问卫老太太:“不知侯夫人是先上香,还是先休息?”
说着,又看见了立在卫老太太身侧的卫安,不由有些惊讶。
上一次来,卫安还是那个跟在二夫人后头,不大懂礼数,也没人理会的小姑娘,可是这回来,却站在了定北侯夫人的身边,还挽着定北侯夫人的手,可见很是亲近。
怎么短短时间,变化如此天翻地覆。
卫安抬眼看她一眼,微微皱了皱眉头。
她总觉得宁和师太看她的眼神让她不舒服。
卫老太太已经摇头了:“先去梳洗梳洗吧,这样满身风尘的去拜菩萨,怕冲撞了。”
宁和师太笑着说了声是,领着她们往后院厢房里去了。
才刚坐下,外头原本去指挥丫头们收拾东西的花嬷嬷就进来了,看了三夫人一眼,同卫老太太说:“老太太,平西侯夫人和郑夫人听说您也在,特地过来给您请安。”
怎么这么急?
卫老太太和三夫人对视了一眼。
按理来说,这门亲事纯属卫三老爷高攀了,郑家本不必表现的这样殷勤的。
可想是这么想,卫老太太却迅速回过神来,连忙笑道:“快请进来!”
平西侯夫人冯氏脚下生风,面上带笑的进门来,先给老太太行礼问安,笑着道:“老太太一向可好?”
卫老太太笑着与她寒暄两句,目光放在她身后的郑夫人脸上。
可奇怪的是,郑夫人表情并不如她的行动一般热切,淡淡的上来请了安,又淡淡的携着女儿站在旁边。
如果她的表情还不能说明什么的话,那她旁边站着的郑家小姑娘就实在太能说明问题了,郑小姐大约是太嫩了,眼里的不屑根本骗不过人。
卫老太太脸上笑意微微一滞,转过头去继续同平西侯夫人闲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