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相信他是个一诺千金的人,这句话一说出口,即便是天坼地裂,他也不会改变心意。
可她的心…
芳菲想到此处,只觉得一阵一阵的揪心难过。唉,不管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愁明日当日后再说吧…
现在她要忙的事儿多着呢郊外花园那边,固然是要照料。但有些筹备已久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北风吹,雪花飘,腊月到。
冬日的佳味斋,又推出了几款新鲜菜式。归地烧羊肉、珠玉二宝粥、玉竹蒸嫩鸭…每一道新菜的推出都给佳味斋带来了不少生意,每天抢着来定位子的人是络绎不绝。到佳味斋来吃一顿冬季药膳,已经成了这个冬天阳城人们最渴盼的事情之一。
但佳味斋的新花样,可不止这些。
“咦?小哥儿,我们可没叫多上一壶茶啊。”
佳味斋大堂里,几位快要用膳完毕的客人看着店小二又捧过一壶新茶来,不禁有些疑惑。上茶上错桌子了吧?
“您老别急,这是我们新作的‘养生茶’,这几天来每一桌来吃饭的客人我们都会送一壶的。您几位慢用”
店小二将茶放到桌上便退下了。那几人正好吃了吃完了菜,既然店家如此体贴多送一壶新茶来,她们就尝尝鲜好了。
“哎,这个茶的味道真不错…不过,喝着有点药味?”
“人家说了是养生茶嘛。唔,不错不错,这种茶的味道没尝过。要不,问问他家小二是泡的那种茶叶?”
“小二知道什么呀,得问掌柜的…”
二楼雅间里,佳味斋的大掌柜吴大震和二掌柜方和,正在向芳菲汇报这些天来客人们喝了新茶以后的反应。
“好多客人喝完了还点名再要一壶呢,”吴大震说:“也有人来问茶方的,我说这可是本店的秘方,不外传的,他们还不肯罢休,非要我给不可。”
方和也说:“秦小姐,您这白送的主意可真绝,一下子客人们都好上这口了。”
“这个浓姜红糖茶,只是我们要推出的第一种…”
芳菲拿起眼前那杯茶喝了一口,微微笑道:“两位掌柜,要准备下一种茶了。”
正文 第四十九章:茶楼
第四十九章:茶楼
半个月后,佳味斋新制的“浓姜红糖茶”,已经传入了阳城许多大户人家的内宅。大家都知道,这茶就是用姜汁和红糖加茶叶来冲泡,但自己在家冲的茶,就是没有佳味斋的好喝。
而且,现在佳味斋也不送茶了,要喝就得掏腰包了。可是在这大冬天里,能喝上这么一壶滚烫的姜茶,整个人浑身都舒泰了不少。所以现在到佳味斋来用饭的人,往往都要叫上一壶姜茶。
“秦小姐,按您的方子弄的姜茶,果然和寻常的姜茶不一样”
大掌柜吴大震对芳菲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正是有了这位秦小姐四年来层出不穷的好主意,佳味斋的生意才能一年比一年更好。这些天来,光是卖姜茶的利润就是一笔不小的收益,吴大震心情当然好得不得了。
芳菲笑道:“此时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寒邪袭人,所以适宜御寒取暖。冬日饮茶,以红茶为上品。我这姜糖茶的方子,并不特别,只是多用了些心思罢了。倒是掌柜你要交代交代手下人,别把方子传了出去。”
“那自然,那自然”吴大震恭敬地应下。表少爷早说过了,他们如今都不在阳城,事实上芳菲就成了佳味斋的当家人,他们都得听芳菲的。不过芳菲不爱胡乱插手,除了对菜色茶方提供意见以外,其他的事务都是任由吴大震与方和去做主,这让他们感到更加自在。
芳菲的姜糖茶方,是要用精选过的红茶,加上薄薄的姜片,一同放入砂锅内煎煮成浓汁。浓汁将成,再加入适量红糖——红糖的量也有讲究,多了腻味,少了寡淡,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才能引出姜和茶的香味。
外头那些人自己弄姜糖茶,不懂得用砂锅煎煮,直接用滚水冲泡,哪能做出佳味斋这样的味道?
芳菲最大的仰仗,便是自己脑中的这些资料。之前的几年,她年纪实在太小,只好蛰伏下来先慢慢存下些本钱,同时在心中不断地完善她的计划。
如今她即将及笄,在秦家又拥有了一定的自由,该是将多年谋划付诸实施的时候了
“方掌柜,这些日子麻烦你了。”芳菲诚心向方和道谢。她让方和送了两次吃的用的过去给陆寒,一开始陆寒还不太乐意收下,后来方和说那些腊肉和猪腿什么都是芳菲亲自动手做的,陆寒才将这些都收了下来。
芳菲自那回以后,都没有再见过陆寒。一来是她真的没什么机会出门,到大街上的佳味斋还说得过去,可是跑到乡下去就太难了。加上…见了陆寒,她会觉得尴尬…
他对她的深情,她不知该如何回应。
“哪里哪里,秦小姐,这都是我该做的。”方和忙不迭回应,又说:“对了,表少爷腊月里又要再回来一趟。”
“萧大哥要回来了?”芳菲心下一喜,她正准备和萧卓商量一些事情。不过不是听说他在准备明年上京考武进士吗,怎么抽得出时间回阳城?要是送年礼的话,派老成的家人送来也是一样。
“是这样,张老太爷怕是…”方和住了嘴,芳菲顿时明白过来。原来是张学政病危,那萧卓作为外孙回来看看他也是常理。
腊月里,家家户户都比往常更加忙碌了几倍。像秦家这种中等人家,家中人丁不少,要忙的事情也挺多。孙氏整日忙着筹备年节的事情,又把芳英带在身边教她管家。其他的芳苓、芳芷、芳芝几个表示不满,孙氏再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也不能把大房和二房的人抛开了不管啊
于是林氏又闹到了秦老夫人那头,把秦老夫人烦得不行。芳苓这些年来虽说不如之前受宠,可在秦老夫人面前还是有体面的。秦老夫人又心疼她没了母亲,更是对她偏爱了几分。
秦老夫人把孙氏找来说话,让她要一碗水端平,连芳苓几个都带着一起学管家。秦老夫人还把芳菲添了进去:“总不能只落下她一个,她也是定了亲的人,过了春天就十五了。连她也带上吧。”
芳菲才不想掺和到秦家这一锅粥似的家务里去。她是隔房的孙女儿,管人家的家务?吃饱了撑的
芳菲再三推脱,又说自己身体入冬以来就不好,每日里只歪在床上不想动弹,管家什么的就有赖众位姐妹了。
孙氏巴不得芳菲别在她眼前出现,每次一看到芳菲,孙氏就想起她闹的那出让自己大丢脸面的事情,尴尬得不知怎么面对芳菲好。
于是秦家的这些女人便闹哄哄地去争着管家务了,之间有多少的勾心斗角、怄气撒泼,这都不是芳菲所要关心的事情。
她所关心的,是萧卓的再次到来。
过了腊八,快到小年的时候,萧卓终于来到了阳城。他这回只能停留两天,马上又得启程回安宜,陪他的姨母安王妃过年。
“萧大哥,恭喜你高中举人”
芳菲在佳味斋见到了风尘仆仆的萧卓。萧卓中了举人,正是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刻,整个人精神焕发,意气飞扬。
“只是举人罢了,要是中不了进士,也只能进军中候选,等待缺员时补上军职。等我中了进士,你再贺我不迟”
芳菲笑道:“以萧大哥的人品武功,拿个武进士,还不是易如反掌”
“行了行了,”萧卓呵呵笑道:“方和说你有要事找我商量,是遇上什么麻烦了吗?”
芳菲沉吟一会,理了理思路,先把陆寒的事跟萧卓说了一遍。她对萧卓很有信心,考个武进士问题应该不大。再说还有安王妃在后头给他打点,他父亲据说又升了知府…将来肯定派在京里办差,不会发配到边军去当那劳什子副将的。
陆寒既然选了科举之路,若是三年后能通过县试、府试,必然要上京赶考。她先跟萧卓说了这事,便是为陆寒的将来做打算的意思。有了萧卓接应,陆寒在京城定然会好过得多,能够专心备考吧?
不过这是三年之后的事情了,所以芳菲也只是先简单提了提。她要跟萧卓商量的大事,是她自己的生意。
“你是说,想自己开一家茶楼?”
“对。”芳菲点头说。
萧卓早知道芳菲不是寻常女子,但也没想到她竟有这么大的魄力。
自己弄一盘生意,可不是说笑的。期间要付出多少心力,这…她身在深闺,顾得过来吗?
萧卓说了自己的顾虑,芳菲说道:“小妹虽然身为女子,并没有什么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能耐,可是要照料这门生意应该还是做得下来的…”
她向萧卓说明了自己的构想。这家茶楼,她是打算以佳味斋的分店形式来开的。当然,所用到的资金、货源,她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只是想请萧卓帮她找一批得力的人手来做这件事。
而且,她打算开了茶楼之后,便不再收佳味斋那一分的红利了。
“这怎么行?毓昇当初就是这么交代的。就凭你这些年替佳味斋赚的钱,这红利也是你应得的”萧卓立刻反对。
芳菲摇头说:“我拿了四年的红利,已经够了。现在我开茶楼,又要麻烦佳味斋的人帮手,哪还能再来要红利?”
萧卓再劝了一会,芳菲却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
她欠朱毓昇、张端妍、萧卓的实在太多太多。这些年里,他们给了她多少帮助?直到如今,她还得厚着脸皮请萧卓帮忙——她何尝不想自立,一个人都不靠,不要欠下人情。可是这万恶的世道,哪能容得下她一个弱女子站出来做事?
她只能无奈地从他们身上借势,每一次向萧卓和张端妍开口,她都感觉到一阵阵的难受…
什么时候,自己才能真正的自立呢?
又或许,在这世上,一个女人想要自立只是痴人说梦…
纵使如此,她还是想在有限的空间里搏上一搏
萧卓还有另一个担心,芳菲做生意的事情要是被秦家发现,那定然会掀起轩然大波。尽管她是打着佳味斋分店的招牌来做这桩生意,但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这可不是买个花园那么简单
一旦被人知道芳菲背着家人在外弄私产,她将面临的是整个社会的谴责。这哪是一个未出嫁的女儿家做的事?
“关于这个…萧大哥,你就不用替我操心了。”
芳菲微微笑着,她已经想到了解决的方法…
萧卓听了芳菲的解释,也觉得此法可行。他是个干脆人,当天从佳味斋出来后,立刻找人去替芳菲物色合适的房屋,又让方和全权掌管此事。
方和听说自己不再是佳味斋的二掌柜,而是要当一家新茶楼的大掌柜,真是又惊又喜。
谁不想能当个掌舵的呢?何况又是替表少爷和秦小姐办事,方和自然更是尽心尽力。
萧卓离开阳城后,方和继续筹备新茶楼的开张事宜。他向芳菲禀告,等过了大年,茶楼就可以开张了。
芳菲深感欣慰。再过三天,就是除夕了…
她犹豫了许久,决定还是在除夕前,再去见一趟陆寒。
正文 第五十章:除夕
第五十章:除夕
朔风吹,雪花飘。
除夕前日,白雪皑皑的阳城全都笼罩在喜庆的气氛之中。无论是高门朱户,还是贫苦寒家,人人都忙着筹备过年了。
贴门神、写春联,那还是明日的事情,但今天大家要忙的事儿也不少。大街小巷,处处可见行色匆匆却满脸喜色的人们,都是在为筹办年货做准备。有些性急的孩子,已经穿上了年节才穿的新衣,拿着大人给买的小风车、小灯笼,在街上嬉笑追逐,好不热闹。
城外的村庄里,也是到处洋溢着欢腾的笑声。村人们把养了一年的肥猪拖到村口集体屠宰,忙了一年了,过节还不吃口好的吗?大家围在一块热火朝天的聊起这一年来的辛酸和收成,在这样高兴的日子里,过去流的汗吃的苦仿佛也都有了回报。大家说一阵,叹一阵,在穷苦伙伴的诉说中寻找共鸣,也算是苦中作乐。
陆寒裹紧了身上的棉袍,从一群又一群乡民身边走过。有些人认出了他,跟他打招呼让他过来分猪肉,他也笑着婉拒了:“年货都办下了,谢谢大叔的好意。”
有人不知道他的来历,便向身边的人询问这秀气的小哥儿是哪里人。
“这是住在村东头的陆家小哥儿可怜着呢,听说家里本来也是当官的,谁知父母都殁了,不知怎的也没个长辈看顾。他就自个住在张老三原来那间小院里,天天读书,从不出来淘气的。”
淳朴的乡人对于读书人总有着莫名的尊敬,尤其在他们听说这小哥儿是村学里的苏老先生最看重的弟子,对陆寒就更有好感了。
村中的里正看着陆寒在雪地里远去的背影,心想看这哥儿的模样,说不得是个有大出息的。待会还是让人送一份猪肉到他院子里去吧
陆寒走近自己住的那间农舍,远远的就看见了那辆熟悉的马车。
“方掌柜又来了…应该是芳菲妹妹让他给我送年货来了吧?”
陆寒推开柴扉,屋里的人听到动静便走了出来,果然是方和方掌柜。
“陆少爷,您回来了?”
方和对陆寒的态度和那些乡人是截然不同的。陆少爷再贫苦,那也是官家子弟,还是秦小姐的未来夫婿。秦小姐如今是他正儿八经的东家,他怎么会尊卑不分?
陆寒朝方和点点头,笑道:“是呀,方掌柜来了一会儿了吧?”
“没有,我们才来不久…”两人边说边往屋里走。
陆寒正为方和说的“我们”愣了一下神,紧接着就看见了坐在屋里的芳菲。
“陆哥哥,有些日子没见了。”
芳菲站了起来,笑着朝陆寒走来。
她穿了一身棉衣,身上也披着大红裘皮披风,但陆寒仍是皱起了眉头:“妹妹,你就这么在屋里坐着,也不生个火盆,冻坏了怎么办?”
说罢,陆寒立刻把怀里的书往桌上一放,话也顾不上多说两句,马上就去生火。方和刚走过去说要帮忙,陆寒却已经把火盆生起来了。动作之利落迅速,连方和看了都暗暗赞叹。
陆寒真是个能屈能伸的人…芳菲站在一旁看他生火,心中不禁有些佩服。
古人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可真正做到的有几人呢?身处逆境之中而能坚守本真的人,又有多少个?
而陆寒,从她认识他的第一天开始,他悠游淡定的姿态就从未改变。
“陆哥哥这会儿还出门?”芳菲来的时候,以为陆寒一定在家的。幸亏等了小半个时辰,他就回来了。
“嗯,去给老师家里送些东西,把前些日子妹妹托方掌柜带来的腊肉给老师送去了。”陆寒口中的老师,便是曾任翰林学士的村学先生苏老先生。
芳菲将她给陆寒带来的年货一包一包拿给他看。陆寒重孝在身,本来就要避讳年节中的亲戚走动,倒是省下了不少功夫和财物——更是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去拜会他那个叔叔。
芳菲给他准备的都是些最基本的东西,比如供奉祖宗和亡父亡母的香烛、香炉、纸钱,屋里钉的桃符,门上贴的门神,还有年糕、生果、瓜子、花生等等吃食。
“这一屉饺子,是我早晨起来包的,待会你一下锅就能吃。”芳菲又取出一个食盒:“这十五个,是猪肉白菜馅料;这十五个,是鸡蛋韭菜馅;这三十个,是羊肉大葱馅。我记得以前咱们一起吃饺子的时候,你最爱吃羊肉饺子,就多做了些。如今天冷,饺子在屋里放着也不怕坏,这里应该够你吃两日的了。”
说到这里,芳菲轻叹一声,看了陆寒一眼:“明儿除夕,我被家里拘着也不能来陪陆哥哥过年守岁。只能替你做些吃食了,陆哥哥不要怪我。”
“我怎么会怪你?”陆寒接过那食盒,看着里头一个个雪白饱满的大饺子,心里满是感动。他没问芳菲怎么在这种日子还能抽的出空儿来见她,想必也费了许多周折才找到借口出来的吧?她身边连一个丫头都没带,也不知要多辛苦才能把这些跟着她的人甩开呢。
“妹妹就不必挂心了,我一个人能照顾得过来。”陆寒说:“妹妹要是家里不方便,也不要常常出门来看我了,免得…又有人要说三道四,连累妹妹不好过。”
芳菲笑了笑,又转身去拿出一个包裹:“陆哥哥放心,我办事,是不会落人口实的。你看看这袍子合不合身?”
她把包袱解开,拿出一身夹棉袍子。陆寒接过一看,从面料到做工都是上上之选:“这么好的衣裳,我在这村中穿了也是浪费,无异于衣锦夜行。”
“衣裳做了就是给人穿的,说什么浪费不浪费”芳菲嗔怪道:“陆哥哥难道是嫌弃我手艺不好?”
“这是妹妹做的?”陆寒惊喜不已,当下就脱下外衣试穿起来。无论是肩宽袖长,腰围身量,都是恰恰合适。
芳菲来了这儿多年,每日在闺中无事,早就学会了针黹功夫。“唔,看起来满合身。我早想着大过年的,你自己估计也不会去买新衣服,还是我给你做吧。放心,我都问过人了,这用的布料和针线的颜色全是孝中合用的,断断不会犯了色。”
不知是屋里生了火盆还是身上穿了棉袍的缘故,陆寒只觉得从骨子里冒出一阵又一阵的暖意,像是一团团暖软的棉絮,将他整个人紧紧地裹在里头。
他早料想着这会是他有生以来最难捱的除夕,也许他会躺在冷冰冰的床板上,听着周围无数人家的欢声笑语难以入眠吧?但芳菲的意外到来,是真真正正的雪中送炭,让陆寒怎能不情怀激荡呢…
“妹妹,我…”陆寒喉头一紧,一时说不出话来。
芳菲偏过头去,不敢正视陆寒眼中海样深情,嘴里说着:“对了,陆哥哥,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情。”
这些天来,关于自己该如何对待陆寒,芳菲想了很多,也想了很久。
尽管她的心中始终认为,只有相爱的情人才应该成亲,但她也不能全然无视这世界的宗法礼教。在世人眼中,她和陆寒既然已经定亲,没有一个说得过去的重大理由,是不应该解除婚约的——秦家想把陆寒的婚事给退了,本来在道义上就说不过去。所以秦家在芳菲坚持不退亲后也不敢说些什么,还得来跟她道歉。
芳菲当日使出险招,化解了秦家想要将她许配给湛煊的危机,却同时将自己和陆寒更加密切地捆绑在了一起——这是她“自杀”前就已经想到的,可是当时她并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如今,她是不可能主动退掉陆寒的婚事的,否则就是自打耳光。若是陆寒另觅淑女要退她的亲,芳菲倒是可以接受。但那天陆寒既然开口说了那句惊人的誓言,便证明他的心中已经将她视为终生的伴侣了。
她不能退亲,陆寒不会退亲。芳菲终于肯直面自己逃避了许多年的这个问题——她和陆寒,也许注定是要成亲的了。
如果自主选择生活方式,芳菲希望自己能够过独立的单身生活,静静地等待和自己所爱的人邂逅…
可是,她没有自主的权利。目前的她,甚至连脱离秦家独自过活的权利都没有。
作为这世间的女子,必须要依附家族或者丈夫生存,她便只能在命运给予她有限的选项中作出选择。
想通了此处,芳菲对陆寒的态度,便与从前迥然不同了。
如无意外,他将会是自己未来的丈夫,是陪伴自己度过下半生的“伙伴”。
那么,从今以后,她会全力以赴地帮助他达成他所期望的所有目标,将他这株稚嫩的小苗,栽培成可以终生荫庇她的参天大树…
为了使自己能够过上相对自由的生活,芳菲作出了如此决定。
至于爱情…没有爱情,也许也可以过得很好吧?毕竟在这世上的夫妻,又有几人是能够彼此相爱的呢…
陆寒问道:“芳菲妹妹,你要和我商量什么?”
芳菲收拾心情,说道:“是关于一家茶楼…”
正文 第五十一章:开张
第五十一章:开张
灯火辉煌的上元夜,阳城每一条街道上都挤满了游人。
无论是人家或是店铺,都在门首悬上了五色花灯。而街头巷口,更是垒了无数灯山,到处都是金碧相映,锦绣交辉。官家与富绅都会采买大口焰火通宵燃放,火树银花,彻夜不休。
每逢灯节,全城狂欢,而此时也正是商家招徕顾客的大好时机。
东街上,一家新开的茶楼“佳茗居”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这店铺这么大的门脸,竟然是家茶坊?”
一个与友人在街上把臂同游的书生路秀才,看着这店铺门首两边挑出的“茶”字旗惊叹道。
他的同伴们也觉得奇怪,这老板是不是不会做生意啊?好好的三层店铺,装点得也极是华美,怎么不做酒楼食肆,而是做茶坊?
并不是说没有专门做茶坊的商家,只是没有像这家“佳茗居”一般做得这么大的。常见的茶坊,都是小街上开个门脸,摆上几套桌椅招呼客人。
那些茶坊里的茶叶也大多不是什么好茶,因为到那儿买茶的客人,往往都是些路过的贩夫走卒之流,喝茶只为解渴,哪会计较茶汤好坏?
要品好茶,自然要到大酒楼里去,比如佳味斋…
“咦,你们看,在他家门口招呼客人的,似乎是佳味斋的二掌柜方掌柜?”那路秀才到佳味斋吃过几次饭,认出了站在佳茗居门口的方和。
几人顿生好奇之心,反正今夜就是出来四处玩耍的,到这茶坊见识见识也无妨
几人进了茶楼大堂,只见这里点着许多花样宫灯,将整个大堂照得亮如白昼。堂中摆下了数十个小桌,已经有一半的位子坐上了客人,正在品茗叙话。
店小二询问几人是否要到楼上雅间就坐,几人点头称善,一齐举步往楼上走去。初上二楼,便见楼楣上写着“和静怡真”四字,两边又有一幅对联:“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
“此间主人倒是一位雅人”路秀才等人赞了一声,正欲再往三楼上走去,那小二却微笑着请众人止步:“几位公子,本店三楼只招待女宾,连上面跑堂的,都是清一色的小姑娘。”
“还有专门招待女宾的地方?”几人啧啧称奇,看着三楼上头那“瑶草琪花”的楼楣,也只能望而却步。
正因为有这样的规定,三楼上并没有什么宾客——确切的说,只有一间雅间里有客人。
“芳菲,你约我们几个今晚出来看灯,原来还有这等好事啊?”
盛晴晴坐在雅间圆桌旁,一边欣赏着墙上的一幅写意兰花,一边问坐在她身边的芳菲。
在座的五六个妙龄少女,都是她们闺学里的同窗。有丁同知的女儿丁碧,阮推官的侄女阮翠华,这几个都是平日里和芳菲交往多,性情也相投的密友。当然,要论和芳菲交情深厚,座中还是无人能越得过盛晴晴。各人的丫鬟也都立在一旁伺候着。
“是呀,刚刚我们也看了好一会儿舞狮子、耍龙灯了,来这儿歇个脚喝喝茶不好吗?”芳菲亲自拿起女店员刚刚端过来的一壶香茶,为在座同窗满上。
“尝尝这活血润喉的桂花茶,看合不合你们的口味?”
众人谢了她斟茶,一起拿起那薄如蝉翼的白瓷茶杯品起香茗来。
芳菲呷了一口杯中红茶,眯起眼睛观察座中诸位千金的反应。
今儿上元之夜,仕女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出来玩耍。芳菲以看花灯的名义将闺学中要好同窗请来饮茶,这本来就是她计划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因为她这间“佳茗居”,正打算大做特做这些千金贵女的生意呢
佳茗居从筹备到开张,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不禁对方和办事的效率大感佩服。方和也是当了多年二掌柜,早就想能够独当一面干出点样子来了。如今有了个让他撒开来干的机会,那还能不竭尽全力?
最让芳菲头疼的,是开张所需要的资金远远超过了她的预算——她把四年来收到的佳味斋分红银子可是全都投进去了,但即使如此,也还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