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仙童神情也是憔悴不堪,呆呆看着地上东西,又见附近四邻对自己指指点点,终于伸手拿过布包,朝门口方向磕了个头,起身低头快步离去。
阿凤关了门,进屋对梅锦说了一遍情景,又道:“裴娘子,方才我帮你骂了她一顿,料她往后再没脸皮赖着不走了!她把裴少爷害的这么惨,若叫我说,你该把她卖了才是,还给她钱打发她走!”
梅锦苦笑了下,揉了揉两边太阳穴,道:“我累了,想睡一觉,你出去吧,仔细看好我娘。”
阿凤应了,关门出去。
梅锦上了床躺下去,多日来的纷杂疲惫如潮水般涌来,脑子到了后来,渐渐仿佛空白了,慢慢闭上眼睛,终于睡了许久没有过的长长的安稳一觉。
☆、第三十七回
……面前一团大雾,李东庭行在路上,觉得自己仿佛迷了路,隐隐看到前方仿佛行走了一个袅娜女子身影,便下意识地跟随而行,走的近了,他想追上去问个路,那个身影却消失在了雾气里。他茫然四顾之时,忽然看到脚边又多了条溪流,他便循着潺潺溪流往前而行,迷雾渐渐散去,四周阳光明媚,他也终于想了起来,这里仿佛便是濮寨的那条阔溪,而方才那女子也再次出现在他视线里,竟就坐在前方不远处对岸的溪边,正将一双赤足伸入溪水里戏水,李东庭这才看清,这女子竟然就是裴家的那个梅氏。她弯腰下去,将自己裤管卷至小腿,露出细柔脚腕,赤脚哗哗地踢着溪水作耍,神情愉悦如少女浪漫,头顶阳光照在她*的赤足上,白得有些刺目。
李东庭看得一阵燥热,心跳也微微加快。心知自己不该再看,脚步却偏偏舍不得离去,正摇摆之时,对岸女子仿佛留意到了他,蓦地停了下来,抬起脸,捡起一块石头便朝他投掷了过来,冷冷地道:“李大人,你还没看够么?”
石块落到了他脚边溪水里,溅起大片水花,冰凉溪水淋了他一身,冷热交加,强烈刺激之下,他打了个寒颤,蓦地睁开了眼睛。
李东庭茫然片刻,方意识到不过是南柯一梦。
虽是一个梦境,感觉却如此真实,以致于他醒来片刻后,心跳依然还是有些快,又觉口干舌燥,十分难受,便起身下榻,亮了烛火,倒水喝了一杯,过去推开窗户,长长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这才觉得舒适了些。
李东庭瞥了眼铜漏,见不过丑时末(凌晨三点),窗外漆黑,起身还有些早,便吹灯又躺了回去,却再也难以入眠。
距离裴家妇人与她婆婆为丈夫官司来求见自己一事,过去三四个月了,如今已是次年春。他再没见过那个妇人,白日也没怎么想起过她。但最近这几个月,像方才那样的梦境,去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这令李东庭感到有些困扰,也为自己这种隐隐带出了些欲-求意味的梦境里竟再三出现一个有夫之妇而感到沮丧。
这样的梦境出现过数次后,他意识到自发妻去世后,或许是自己独身太久,身边是需要有个女人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对此他仿佛又有些提不起兴趣。
最后他把这矛盾之处归结于自己事情太过忙碌了,每天千头万绪,实在是没精力再去想这些。
……
李东庭心绪慢慢平复下来,刚闭上眼睛,突然听到一阵急促敲门声,张富的声音传了过来:“大人!大人!”
李东庭蓦地睁开眼,从榻上翻身而下,披衣过去开了门。
“什么事?”李东庭问了一声。
“大人,尚福太监派来了个秘使,刚到。”张富手举烛台,飞快地道。
“说了为何而来吗?”
“不晓得。只是看秘使似乎有些急,料是什么紧急情况要见大人。”
李东庭点了点头,“你去吧。我马上过去。”
张富离去后,李东庭迅速穿好衣服,开门走了出去。
……
自从裴长青走后,万氏终日伤心,梅锦为照顾她,医馆也不大开了,过了这年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暖,小半年时间了,万氏才渐渐有些平复下来,开始盼着儿子归家的日子。梅锦见她终于从打击中恢复了过来,加上时不时总有不少病患找上来求自己看病,便重新开张了医馆,日子渐渐恢复了平静,不料这日,钧台县万百户差了儿子万大过来,说他娘身子有些不妥,吃了些药都不见好,想把梅锦请过去看病。
裴家出事后,万舅母唯恐万氏伤心,去年底还特意来马平探望过万氏,这回她生病,梅锦自然要过去。万氏原本想与梅锦一道去的,只是偏不巧,前几天不小心正好摔了下腿,走路有些不便,只好让梅锦一人去,细细叮嘱后,让梅锦带了许多东西,送上万大赶来的车,出发去了钧台。
钧台县到马平,路有些远,走了两日才到。梅锦替万舅母仔细看病,在万家住了十来天,待她身体渐渐好转,这才告辞回去,万百户感激自不必说,让万大再赶车送梅锦回马平,车上装了满满半车的回礼,梅锦辞也辞不去,只得收了。这日一早出发,行至中午,到了一个叫洪山厂的地方,见前头路边有个供往来路人打尖吃饭的地方,万大便将骡车停下来,与梅锦一道进去吃饭。
洪山厂顾名思义,是以附近洪山里的一座铜矿而命名的。矿厂很大,每日往来进出铜山的人络绎不绝,故这地方虽破,生意却不错,坐满了人,两人等了好久才吃了出来,万大坐到前头赶车,梅锦上了车厢,关门上路后,见边上一个装了满满米面的箩筐挪了位置,从中间移到自己脚边,以为是路上颠簸所致的,也没在意,只是觉得有些绊脚,便想将箩筐移回原来位置,刚俯下身,发现箩筐后的角落里,竟蜷缩着一个人。
这是个少年,十二三岁的样子,面容清秀,但身上衣服破旧不堪,头脸、脖颈、双手和穿着破烂草鞋的双脚沾满了厚厚泥尘,看起来至少一两个月没洗澡了,手臂、腿上还有清晰可见的笞痕,此刻闭着眼睛,双腿弓到腹部,就这么紧紧蜷缩在车厢角落里,双目紧闭,看起来仿佛昏迷了过去。
梅锦吃了一惊。
她确定早上离开万家时,车厢里必定是没有别人的。现在却突然多了这么一个少年,最大的可能,就是方才她与万大停车去吃饭时,这少年自己爬了上来藏进去的。
梅锦盯着这少年看了一会儿,探手过去摸了下他额头,触手滚烫,不禁踌躇了下。
这少年是什么人?为什么中途这样爬上了一辆偶遇的车把自己藏了进去?
骡车忽然慢了下来,前头传来一阵吆喝声,听起来仿佛是遇到了路检。
梅锦正要问万大怎么回事,看见这少年蓦然睁开眼睛,又伸出手指在她脚边迅速划写出“救我,求你”的字样,写完后,便睁大眼睛望着她,眼神里满是哀求恐惧之意。
梅锦一愣。这时车外声音已经很近了,来不及多想什么,下意识地便将箩筐迅速挪回到了原来位置,又将一个装了衣服的包裹放在了上头。
……
车外,万大正和拦住了自己的两个洪山矿厂兵丁在说话。
洪山铜矿出产丰富,规模很大,为了管理矿丁,厂主组织了一群全副武装的打打手为自己效力。今日一早,一处矿洞突然坍塌,场面当时十分混乱,过后检查,发现有几十个黑丁趁乱逃走了,因时间过去还不长,料那些黑丁逃的不远,厂主便组织人手到附近寻找。这两个厂兵就负责在这路口巡查,看见万大骡车过来,上前要检查。
万大自然说车上除了自己表嫂,并无他人。两个厂兵便转到了车后要看一眼。
梅锦听到要自己开车门的声音,紧张的心怦怦直跳。
她已经猜到了,这少年想必就是趁乱从铜厂逃走的黑丁之一。
原本她也与这少年素不相识,完全不必为救下他而冒什么风险,但迅速思量一番过后,梅锦最终还是决定尽量帮他遮掩一下。倘若实在遮掩不了,最后被发现了,也就推说是这少年趁方才车上没人的功夫爬上来躲起来的,自己半点也不知情。
梅锦定了定神,推开了门,对那两个厂兵道:“我们一早从钧台县过来的,我是马平人,也是郎中。你们打听下,马平没有人不知道我开的修存堂!我正急着要回去给人看病!龙城土司府你们知道吧,我和土司李大人认识,就是要赶回去给土司府的人看病的!你们要查快些查,别耽误了我的要紧事!”
梅锦说完,从位子上站了起来。
一个厂兵从她露面后便一直看着她,忽然面露惊喜,哎呀了一声,“是您呀!您就是那日在马平县救了我的那个女郎中啊!是我啊!刘三!您还认得我吧?”
梅锦一怔,仔细看了他一眼,这才想了起来,居然就是去年她刚到马平不久时,有一回和裴长青一起在回春堂门口救过的那个中暑病人。
“裴娘子!真是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遇到你了!去年我病好后,找到了我的那个亲戚,他安排我到这里做事。今早上矿里出了点事,跑了几个人,厂主要我们四处找找,既然是您,那还查什么查呀,您还要给土司府大人看病,不敢耽误您,您赶紧上路吧!”
刘三说完,急忙拉着自己那个同伴退到了一边,满脸恭敬之色。
梅锦记得这个刘三当时是提了句,说要去投奔一个在矿场里当镶头的亲戚。没想到这么巧,他竟是在这个地方做事,还这么碰上了。见他让开,暗暗吁了口气,脸上露出微笑,朝他点了点头,便关了门重新坐下去。
万大见无事了,重新上去驱车上路。
等走出去一段路后,梅锦拿掉包袱,挪走箩筐,看向少年。
这少年双眼依旧紧紧闭着,睫毛很长,微微抖动,额头沁出了一层汗。
“你是谁?从什么地方被卖到这里做黑丁的?”梅锦低声问他。
少年睁开眼睛,看了梅锦一眼,指了指自己喉咙,又用手指慢慢划下了几个字:“我会报答你的。”
梅锦蹙了蹙眉。
她之前听人说,这里一些有背景的铜厂为了扩充矿丁,私下会从人贩子手里用极低的价格买人充当黑丁,黑丁每日在矿里劳作,只保证不被饿死,其余待遇与猪狗无异,且更另人发指的是,人贩子为省事,在出手前,往往还会用□□毒哑黑丁。
看起来,这个少年似乎也是被毒哑了。
少年写完这几个字后,仿佛筋疲力尽,又闭上了眼睛。
梅锦再次探了探他的额,依旧滚烫。想了下,决定先把他带回去治好病再说。
☆、第三十八回
次日傍晚天黑的时候,梅锦回到了马平。
尽管路上行经一个小集镇时,梅锦曾中途停下来给这少年抓了副药,在药堂里煎了给他吃下了,但起效甚微,这少年从昨晚开始就陷入了昏迷状态。到了家,梅锦让万大帮忙将他背进去安置在空屋里,万氏见突然多了个陌生少年,吓一跳,急忙拽住问究竟。
万大看了眼梅锦,期期艾艾地说不出话,梅锦便把路上偶遇经过简单说了下。万氏有些惶恐,看着床上少年,怨道:“这叫我可怎么说呢,要是被人知道你收留人家买的矿丁,找我们麻烦可怎么办?”
梅锦叹了口气,“娘,你说的是,我也知道不该多事。但这孩子已经爬了上来,又病得不轻,我也不好就这么把他丢半路不管。你且放心,我们这里离洪山铜厂远,既然路上躲过了,料他们也不会为了个黑丁穷追不舍查到这里,毕竟官府不容黑丁买卖。方才我也留了个心眼,等门口边上没人了才弄他进来的。既遇到了,就留他在这里暂时待几天吧,我给他治好病,等他好了,他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便是了。”
万氏只得勉强应了下来,次日送送万大走,千叮万嘱叫他保密。
……
这少年应已经病了许久,只是此前一直撑着在铜矿里劳作,这会儿一倒下去,病势便如山压,起头几天一直高烧昏迷,情况危急。万氏见状,又开始担心起他会死在家里。梅锦索性把医馆闭了,留在这少年边上悉心照料,如此七八天过去,少年病情慢慢终于有所好转,不再像一开始那样整日昏昏沉沉,看见梅锦时,眼睛也会变得明亮起来。
十来天后,这少年病情已经稳定下来,手脚上的伤痕也开始结疤愈合,梅锦估计他再养个几天,病情差不多就会痊愈了。这日早上起来,正在小炉子里煎着药,万氏进来,踌躇了片刻,开口低声劝道:“锦娘,那小子我看病情差不多已经好了,你是不是该打发他走了?不是娘多嘴,毕竟他不是七八岁的,多住些时日也没关系,这么一个半大小子,那些乡下地方成婚早的,都能有媳妇了,我怕时间长了被邻居们知道,传闲话就不好了。”
自裴长青离家后,这半年多来,万氏对梅锦的行踪一直很是上心,时不时到医馆里张望个几眼已是常态,自己若不去,也暗中叮嘱阿凤留意她有没和陌生年轻男子说笑,有时候,梅锦出去给一些不方便行路的病人上门看病,万氏若得空,路再远,十有七八也要不辞劳苦地陪她一道去。梅锦早习以为常了。说丝毫不介意自然是假,有时也心里生厌,但再一想,自己还没和裴长青圆房,她这么紧张,也是能理解,所以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地任她折腾。
万氏自进来在边上犹豫,梅锦便已经猜到她要说什么了,听了,笑了笑,道:“您不说我也知道。那孩子的病是差不多了。我这两天正想着问他些籍贯家乡的事。等下我过去就问他。”
万氏哎了一声。
梅锦煎好药,端着碗进到到那少年睡着的偏屋,见他已经醒了,睁开眼睛正望着头顶糊了纸的屋顶,一动不动,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听到开门动静,转头见是她进来了,望着她,朝她笑了一下,慢慢坐了起来。
梅锦初见这少年时,他全身肮脏不堪,现在经过这些天的细心照料,犹如换了个人,眉清目秀,皮肤白皙,身上除了手脚后背有新近划破或被鞭笞过的痕迹外,其余地方细皮嫩肉的,想到他还能写字,便猜测这少年应该家境不错,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流落在外被卖入铜厂当了黑丁。
梅锦扶他坐了起来,将药端给他,微笑道:“今天感觉怎么样?”
少年没接药碗,只是望着梅锦,忽然说道:“我那天听你和那几个人说,你认识龙城的土司李东庭?”
他说的很吃力,声音也嘶哑难听无比,但梅锦还是听清楚了。
他的声带被伤,之前一直没开口说话过。梅锦不清楚人贩子究竟是用什么药。据她所知,也就万年青的花叶里含有一种毒素,误食后会引起口腔、声带、食道的损伤,能够致哑。但她并不确定。所以之前也只是加了些有助于修复消炎的药。此刻听他开口,不禁微微一怔。见他依然望着自己,便点了点头,“见过一两回。”
少年道:“你叫他来见我。”语气竟然十分托大。
梅锦狐疑地看着他。
少年看向梅锦,又重复了一遍。
梅锦迟疑了下,低声道:“你能告诉我你是谁吗?他……毕竟是土司,我和他也只是认识,说过几句话而已,不好就这么过去叫他来……”
少年道:“你家有纸笔吗?”
梅锦知道他大概要写信,起身回自己屋里拿了纸笔过来,见他在纸上写了一行字,折了起来交过来道:“你帮我把这信给他。务必要交给他本人。”
梅锦见这少年目光清明,思维清晰,不像是在说胡话,想了下,接过信道:“虽然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料你也不会拿我消遣。既然你已经在我家了,你若真必须见他,我可以代你跑一趟,至于他见不见,我就不知道了。”
少年嗯了一声,这才端了碗喝完药,慢慢又躺了下去。
梅锦将他的信收好,收拾了空碗离开,走到房门口,停下来回头又看了一眼。
这少年正凝望她的背影,见她回过头,朝她微微一笑。
……
既答应了这少年传信,梅锦也不耽误,见还早,现在出发的话,中间若不耽搁,晚上能赶回来,去和万氏说了一声。没提自己要去土司府,只说自己问出来了,这少年有个亲戚在龙城,托她去送个口信来接他。万氏信以为真,巴不得那亲戚早些来接走他才好,这回也不说别的什么了,叮嘱她早去早回。梅锦答应了,叫了车再次往龙城去。
☆、第三十九回
去往土司府的路,梅锦已经非常熟悉。过午后,一路无话到达了门前,门房看到她,不用她开口,自己先便面上带笑地迎了出来,道:“裴娘子,今日来是要寻我们老府君还是大爷啊?”
梅锦微笑道:“李大人可在?若在,麻烦帮我通报一声,我有事。”
门房道:“您运气真好。若是昨日来,我们大人还不在。前些天他一直在外头。刚昨晚才回。”
梅锦吁了口气,“那他此刻在的了?”
门房摇头,“这会儿也不在。我家大爷一早又出去了。不过,我看他不像出远门的样子,估摸晚些时候能回。您进来等吧。”
梅锦微微失望。推辞。门房忙道:“裴娘子千万勿客气,这是我们大爷的吩咐。您要在外头等,小人倒怕大爷回来知道了要怪。”
门房说完,见梅锦仿佛有点愣,解释道:“您是贵客,大爷特意吩咐过,只要您过来找他,若他不在,务必也要让您先进来,不可在外等着。”
那少年给她信时,郑重强调一定要她亲手交给李东庭。梅锦也不知道里头写了什么,但估计很重要,她也不好随意就这么交给门房自己走了,想了下,决定听这门房的话,等等再说,顺口道了声谢。门房慌道:“小人只是个下人,您跟小人道什么谢啊,折煞小人了。”
梅锦失笑,也不再和他客气,进去了,被引到了一处花厅等着。侍女上来进茶,梅锦问起李府君,侍女说春暖花开,李家一处别院里如今春景正浓,刚前几天,李东林送她和阿鹿一起去了那边小住,故几人都不在家。
梅锦点头,侍女下去后,她便独自等在花厅。一直等到将近傍晚,问了几次,都说李东庭还没回,眼见天色要暗了,梅锦准备走,忽然听说他回了。
……
李东庭在外跑了一天,一回来,便听门房说马平县的那个裴娘子来了。
这些天因为一件特殊的事,他一直在外奔波不停,本感到有些疲乏了,忽然听到她来了,此刻还在里头等着的消息,没来由的,心口竟忽地微微颤悠了下,精神也一振,立刻下马往里大步而去,直到将要到了她所在的那间花厅,脚步这才缓了下来,等走到台阶前,呼吸了一口气,神色如常地走了进去。
梅锦正等的心焦,见他终于出现,起身迎了过去,要见礼,李东庭示意她不必,望着她道:“家人说你午后便来了,恰好我有事出去了,倒叫你空等了半日,不知何事?”
梅锦也不客套了,把自己半个月前在洪山铜厂附近救回来一个少年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拿出那封信,道:“我也不晓得那少年是什么人,只是他好像认识您,写了这信叫我交给您,还说务必要亲手交到您手上。”
李东庭听她讲述着的时候,神色便渐渐凝重,等她说完,接过信,取出展开看了一眼,神色微微一变,目中蓦然精光大盛,看向梅锦道:“他此刻还在你家里?”
梅锦见他反应,虽不知道信里到底写了什么,但也猜到,这少年想必很重要。急忙点头。
“我立刻就和你去马平!”李东庭迅速道。
梅锦望着他,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李东庭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生怕惊吓到她,揉了揉自己的额,微笑道:“等下我再和你解释。”
梅锦自然依旧一头雾水,但也看得出来,他应该急着要接走那少年,忙道:“没事。那就赶紧上路,免得耽误了。”
李东庭点了点头,叫她稍等,自己匆匆离去。片刻后,一行人便在黄昏霞光中动身往马平出发,大约戌时末,来到了梅锦的家门口。
万氏在等梅锦,这么晚了她还没回,正担心着,突然听到门口起了一阵动静,仿佛来了许多车马,急忙开门出去察看,见火杖光里,自己儿媳妇和一个高个男子一道走了过来,略微一怔,再定睛一看,认出那男子竟是土司李东庭,一下慌了神,慌忙要拜见,被李东庭拦了。
李东庭命随从在外等着,自己一人进去,朝梅锦所指的那间屋快步而去。
万氏要跟上去,被梅锦拉住,摇了摇头。
“怎么了?”万氏还有些迷迷瞪瞪的,死死抓住梅锦手腕,“是不是咱们收留这小子惹了祸,连土司大人都惊动了?”
“没有的事,”梅锦低声道,“只是那孩子可能出身不错,李大人自己来接他走而已。”
万氏一颗心这才落了下来,却又好奇起来,不住张望着那屋的方向,低声问道:“那他是谁家的?竟能劳动李大人亲自过来接。”
“李大人没说,我也不方便问。”
梅锦说完,便没再说话,只叫万氏和自己一道等着,片刻后,见李东林扶着那少年从屋里走了出来,李东林朝外叫了一声,立刻进来两个随从,接过少年的左右臂膀,扶着他继续出去。
经过梅锦身边的时候,那少年停了下来,转头低声道:“我先走了。”
梅锦微微笑了下,点头道:“您走好。”
万氏忙陪笑插了一句:“少爷,我这里破门破户,这些天委屈您了,若有照料不到的地方,您可千万别见怪!”
少年目光扫过万氏,最后落到梅锦脸上,停顿了片刻,朝她点了点头,便慢慢走了出去,被送上那辆预先备好的马车。
李东庭跟上,万氏忙送到门口,见那少年被安顿好,李东庭也上马了,一行人都等着他动身离开,他却忽然像是想起什么,回头看了眼,下来又折了回来。
万氏不知他还要做什么,呆呆看着。
“裴家阿姆,我和你儿媳妇说几句话。”李东庭对万氏道过后,重入院内。
梅锦见人都已经走了,掉头正往屋里去,忽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靠近,回过头。
李东庭疾步来到梅锦面前,顿了下,低声道:“今日事你可能不解。是这样的,这些天我放下了别的事,派出许多人,连我自己在内,到各处一直找一位重要的人,走了许多地方都落空,今日也是,原本得了线报说有相像的,我便过去看了,依旧不是。没成想一回来,却从你这里得了好消息。这……这少年确实便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他居然还记得一开始说要向自己解释的话,人都走了,还特意回来,就为说这么几句,不禁略感意外,哦了声,便微笑道:“这便好。我也替大人高兴。”
李东庭注视着她,仿佛还想再说句什么,身后万氏已经挨挨擦擦地走了过来,便朝梅锦点了点头,转身快步离去,上了马,一行人护着那辆马车,很快消失在了夜色里。
裴家门口突然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边上邻人都出来围观,十分好奇,等这一行车马离去了,众邻人知道裴家儿媳妇不大爱说话,从她那也问不出什么,免不了都围着万氏,万氏便叽叽呱呱地说了起来,无非是自己儿媳妇救了个人,还带来回在家治病,没成想是个大大的落难贵人,方才龙城土司李大人亲自来迎走了他。众邻人羡慕不已,纷纷说不日必有奖赏,裴家运道否极泰来等等等等。
裴长青走后,最近这半年,梅锦见万氏还是头一回这么高兴,也就不拦她了,让她在院里和众人说个不停,自己先进了屋。
过了几日,果然便如万氏期待的那样,林知县亲自将来自土司府的厚赏送到了裴家。除了其余各色杂物,另有上好的帛、锦、缎各一百匹,满满一匣金稞,两匣银稞,除此,还赐了位于马平县外不远的一处庄子,附良田一百亩,庄子里奴仆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