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小姐与她表兄已有婚约。罪将并无夺人妻的喜好。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免得沈家小姐为难。”
皇帝道:“朕已经另外赐婚她那个表兄了。沈家丫头无婚约在身。”
段元琛道:“沈小姐与她那位表兄青梅竹马,想必她心里对他也是有情的。陛下又何必强人所难?”
皇帝道:“朕已经赐婚卢嵩之子了,岂有收回成命之说?你不必顾虑这些!”
段元琛道:“赐婚亦非我所愿。罪将还是请陛下收回。”
皇帝眯了眯眼,盯着跪在地上的儿子。
“你看不上沈家丫头?她不配你?”
段元琛顿了下,忽地从地上站了起来,目光直视着对面的皇帝。
“怎么,你有话说?”皇帝望着他,慢条斯理地道。
“皇上,您心里在想什么,我十分的清楚。倘若皇上就为了让我回来向你跪拜认错,我跪拜认错也是无妨。但沈家小姐本是局外之人,一个早已经远离皇城的人,您又何必定要把她牵进来?”
皇帝微微一怔,慢慢地也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背着双手,来回走了两圈。
“好,好,说出来了,总算说出来了!”
他蓦地停了下来,扭过头。
“十年过去了,卢嵩都能体谅朕!沈家的女儿也在宫中陪朕说笑!你却为何还是对当年事耿耿于怀?段元琛,你别忘了,朕不止是皇帝,朕还是你的父亲!你从小也饱读圣贤之书,忠孝何在?”
段元琛淡淡道:“皇上倘若不是皇帝,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卢嵩和沈弼女儿还会对您有所不敢言吗?您费尽心机将我召回京中,是要我为当年的忤逆之罪亲口向您认错是吧?”
他再次跪了下去,朝皇帝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您可满意了?若是不行,罪臣再多叩几个头。或者当着文武百官上罪书也是无妨。只是从今往后,还望陛下勿再强人所难。”
皇帝双目蓦地圆睁,望着面前这个面无表情朝自己叩头的儿子,袍袖下的手在微微颤抖。
“段元琛!朕在想什么,你并不清楚!朕不仅仅只是要你跪拜认错,朕还要你给我留下!朕是你的父!你便是剔骨去肉,也改变不了你生在皇家的天命!”
段元琛沉默了片刻。
“皇上,沈将军当年忠烈可感天地,死后尚蒙受奇冤。您这样对待他留下的女儿,令元琛深感羞愧。元琛这趟回来,不过是想把话与您讲清。赐婚恕元琛不受。京城也非元琛能留之所。今夜元琛便出城,上路回往庭州。”
他朝皇帝最后又叩了三个头,神情恭肃,起来便往外走去。
皇帝死死盯着他的背影。
“你!给我站住——”
他的喉咙咯咯的响,仿佛有一口痰堵住了,嗓音也有些变调。
段元琛行至门口,忽然听到身后啪的一声,回头见皇帝脸色灰白,微微闭着眼睛,半边身体歪靠在了御案上,手肘将近旁一方砚台碰落,砸在了地上。
段元琛一怔。
一直在门外屏声敛气站着的徐令听到不对,急忙推门而入,见状大惊失色,一个箭步上去搀扶住了皇帝。
“皇上!皇上!您怎么样?奴婢这就去召太医!”
皇帝被徐令扶着,缓了缓神,慢慢地睁开眼睛,道:“不必了,朕没事。”
“皇上!”徐令犹是不放心。
“朕说不用就不用!”皇帝蓦地提高了声音,“朕躺一会儿就好了。”
徐令无奈,回头看向还立在门口的段元琛:“七殿下!帮奴婢一把,扶皇上到榻上去。”
段元琛快步走了回来,撑着皇帝送他到了设在御书房后的一张榻上。
皇帝被服侍着,侧身朝里躺了过去,慢慢闭上了眼睛。
段元琛转头看了眼徐令,朝外而去。
徐令跟了出去。
“徐公公……皇上身体是怎么了?”
段元琛眉头紧锁,迟疑了下,问道。
徐令忽然朝他跪了下去。
段元琛吃了一惊。
徐令是皇帝身边最得用的大太监,十年来与皇帝几乎片刻也不离身。便是杨纹高德东那些人见了他,也是客客气气。
段元琛托起徐令,徐令不肯起,半蹲跪地道:“殿下,皇上他这两年起,龙体便大不如前。奴婢谁也不敢说,去年冬天便咳了血。前些时候,有一晚上召了沈姑娘来下棋,难得高兴着,起来便忽然晕厥了过去,摔到地上不省人事,救回来后嚷着手脚麻痹,太医诊治了些时候,如今虽好了些,但行路没了从前利索。太医说须得静心调养,万万不可伤怒,否则不知道哪天就……”
“殿下有所不知。皇上如今和从前不大一样了。虽没说什么,只奴婢也看得出来,皇上极是想念七殿下,这才千方百计想召回殿下。都十年了,恕奴婢说句僭越的话,当年殿下走了时,皇上还精健着,如今殿下您也看到了。这趟既然回了,何必马上要走?皇上虽是皇上,奴婢瞧他却是无人可以说话,上月十七,是没了的荣妃娘娘的忌日,皇上一个人,连奴婢也不要跟着,半夜去了她宫里,坐了半晌才回来……”
徐令眼中流下了眼泪,俯在地上不起。
段元琛定在原地,神色僵硬。
元琛还在吗?叫他进来。
里头传出皇帝的声音。
……
段元琛立在皇帝榻前,注视着床上那个显得有些佝偻的背影。
身后烛火跳了一下,他看到自己投在墙上笼罩住了皇帝的那道身影跟着晃了晃。
他的身影里,皇上慢慢地回过头,睁开眼睛。
两人对视了片刻。
皇帝忽然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眼睛慢慢地转了回去,喃喃地道:“元琛,你从小就是个心高气傲的孩子。朕从前那样打了你一顿,你到现在还生朕的气,朕知道。朕之所以赐婚你和沈家丫头,也是觉得她能配的上的你。你若真不想要,朕也不勉强你。你不肯再叫朕父皇,朕也不怪你。只是这趟,你既然回了,先去看看你母妃和外公的寝墓吧。看过了再走也不迟。朕不方便出宫,已经好些年没去了。”
皇帝说完,疲倦地挥了挥手,转过身,再次闭上了眼睛。
段元琛默立片刻,转身缓缓地走了出去。
徐令已经从地上爬了起来,忙命六福领段元琛去安置,轻声道:“殿下,荣妃娘娘从前的地方一直空着。殿下可过去暂时歇息。”
……
段元琛往生母荣妃生前住的明藻宫去。随行的六福告诉他,双鱼这些时日都被皇帝留在宫中,就住秀安宫里。
段元琛微微停了停脚步,扭脸看向秀安宫的方向。
月华如水而下,远处的那片琉璃瓦背泛出淋淋的一层糖霜白光。
……
十年前因为忤逆了皇帝而被驱逐出京的那位七皇子于昨夜回了京城!
第二天,这个消息不胫而走。
早朝的时候,皇帝的精神显得格外的好,大臣和列位的太子以及皇子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龙椅上的天子发出过如此有中气的声音了。
文武百官其实无心早朝,每个人都仔细观察着皇帝的神色,想从他的口里听到些什么。
但皇帝没提半句关于七皇子的话。下朝后便撇下众人走了。
杨纹和高德东先离开的,继而是皇子们,太子第一个走。
等他们都走了,剩下的大臣们还不肯离开,纷纷三五一堆地凑在一起,低声议论今早刚刚得知的这个犹如一声惊雷般的消息。
太子的脸色,看着不大好啊,礼部的一个官员凑到刘伯玉的耳畔,低低地咬了一句耳朵。
……
段元琛忽然就这样回到了京城,毫无征兆。
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双鱼还是有些难以相信。心里又难免猜测起来,他怎么突然就回来了?
皇帝这几天心情很是不错。每天下朝后,徐令都会将她叫过去陪驾。
这天也是如此。
午后的明媚秋阳从窗里洒了进来,投下几道凤尾森森的影子。
皇帝午后睡醒,漱口净面后坐了下去,双鱼站在侧旁,捉住一边衣袖,细细地磨着一方龙尾歙砚,看着砚台里的墨色随着自己的动作慢慢地变幻出宛若朝气云霞的晕纹。
御书房里静悄悄的,偶尔只闻皇帝叠合折子时发出的轻微的“啪”的一声。
“皇上,七殿下来了。”
一个小太监忽然躬身进来,轻声说道。
让他进来,皇帝说道,没有停下手里的笔。
双鱼心跳忽然微微有点加快。听到走廊上传来一阵似曾相识的脚步声,慢慢地抬起眼睛。
门旁那扇御风的雕龙髹金屏风后,一个青色的人影微微晃了晃,接着,段元琛就转过屏风,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第26章
两人四目相对。
仿佛没有想到突然会在这里见到她,段元琛视线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
双鱼轻轻垂下眼眸,朝他行了个礼,便自动地退出了御书房。
这是一向的规矩。每次有大臣或者皇子被召至这里,除了徐令或可留外,双鱼与其余宫人会避退。
她从他侧旁走过。
“回来了?”皇帝问了声。
“是。”段元琛转向皇帝,叩道。
他前几日去了筑于皇城百里外的皇陵。
“臣……”
皇帝将笔搁在了架上,摆了摆手,立刻打断了他。
“朕知道你想回庭州。朕前两天刚收到你舅父的信报,那边现在很太平,你回去了也无用场。等哪天突厥人不老实了,你想回,朕不会拦你。现下你既然回来了,安心再留些时日……”
皇帝沉吟了下。
“你虽未成婚,但已成年,但若嫌住宫中多有不便,朕赐你宅第,你可自行立府出去。你和诸多皇兄弟们十年没见,兄弟情分难免生疏了,趁着这机会,也该叙叙兄弟之情了。还有诸位皇叔那里,也要走走。”
“皇上……”
“就这样吧。”
皇帝面带微笑地看着他,目光慈和。
……
这晚皇帝有事,未打发人叫双鱼过去,秀安宫里时来了两个东宫的宫人。
“沈姑娘,太子妃有请。”宫人通传道。
双鱼微一踌躇,借口更衣入房,叫跟了自己进来的素梅去通知六福。随后才出了门,跟随宫人往东宫方向去。
路上她走的很慢,两个宫人不断催促。最后终于到了东宫,宫人带双鱼入了一间偏殿,让等在这里,便退了下去。
双鱼站在殿中,等了片刻,一阵脚步声近,抬眼望着,低垂帐幔被掀开,一道明黄色的身影出现在了那里。
太子年近四旬。据说相貌更似没了的皇后,带了秀士风范。他的面色浮白,两颧泛红,加上显眼的眼袋,令他看起来苍老无神了不少。
他站在帐幔近旁,两道目光落在双鱼的身上。
双鱼迟疑了下,终于还是朝他跪了下去,行叩礼。
“你就是沈弼的女儿?”
太子慢慢地走到双鱼面前,开口道。
“是。”双鱼盯着停在自己面前的黄袍一角。
“起来吧。”太子道。拍了下手掌,就有宫女鱼贯依次走了出来,手里各捧着物件,有金器、珠宝,衣物,布匹,烛火映照之下,闪闪令人眼花缭乱。
宫女放下东西后,便退了出去。
太子望着双鱼,脸上露出一丝和气的淡淡笑容,道:“你进宫有些时候了,本宫忙于事务,一直没有召见。这些都是赏你的,你瞧瞧,喜不喜欢?”说着拿了一个通体翠绿的玉镯,竟然捉住双鱼的一只手,冰凉湿滑指尖抚过她手背,将玉镯往她腕上套。
双鱼猛地缩回手。
“我不过一罪臣之女,当不起太子如此重赏。方才我听东宫宫人说,太子妃要见我。太子妃若是无暇露面,臣女先行告退。”
双鱼后退了两步,随即转身离开。
“站住——”
太子的声音拖长,踱到了双鱼的面前,神色开始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沈双鱼,你的眼里,可还有我这个太子?”
双鱼抬起眼:“臣女不明太子所指。”
太子盯着她,微微眯了眯眼,片刻后,脸色渐渐又变的和缓了起来,点了点头,道:“果然是沈弼的女儿,颇有乃父风范。当年你父亲虽因一时贪功使的朝廷十万大军覆没,但也非故意为之,情有可原。况且对本宫,也是有相救之恩的。这些年,本宫时常记起往事。每每想到,便不胜唏嘘。这些赏是你应得的。你谢赏便是了。”
双鱼袖下的双手紧紧捏成了拳,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却丝毫不觉得疼。慢慢地抬起眼睛,直视着太子双目,唇边露出一丝冷笑。
“臣女先要谢过太子殿下的宽宏,竟还记得我父亲当年曾救过殿下。这种小事,原本也无需挂齿的,更何至于厚颜无耻到敢去领太子殿下的赏。有您这样的一句话,我父亲在天之灵有知,想必也会深感欣慰。死生定局,流云雾散,如此便够了。殿下无别事,臣女先告退。”
双鱼也不跪拜,几乎是咬着牙说完,转身便往外去。
“沈双鱼!”
太子在她身后勃然大怒。
长久压抑在他心底已经团成了坟堆般的所有恐惧和不满此刻仿佛被什么给扒拉开了一个洞,朝天袒露出了洞口下已经霉烂生蛆的一块腐肉。
连一个女子,竟然也敢这样轻视于他的威严!
太子全身绷紧,双目阴沉。
“今日没有本宫许可,你以为你能走出这个东宫?”
他的嘴角带着狞笑,森然道。
“多年不见,太子威风依旧不减当年,叫愚弟很是心折啊!”
紧闭的殿门之外忽然传来一个声音。接着咣当一声,门被人从外一把推开。
段元琛站在殿门之外,跨了进来,径直到她身边,停下,目光扫了她浑身上下一眼,随即看向太子,唇角微微动了动,神情似笑非笑。
几个东宫宫人面带惶色,匆匆跟了进来,跪在地上叩头乞罪:太子殿下恕罪!奴婢们拦不住七殿下。
太子一怔,神色慢慢转缓,挥手让宫人退下,走了过来,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干涩着声道:“原来是七弟来了。知道七弟回京,前两天本宫派人请七弟过来叙旧,不想七弟不在。此刻既来了,便留下,我们兄弟叙叙旧。这个沈弼的女儿……”
他看向双鱼。
“本宫传她来,不过想赏赐于她。她却口出恶言羞辱本宫,胆大包天!”
段元琛笑了笑:“太子殿下当知道,我本也是个心狠手辣之人。身上流着父皇的血,谁会没有点气性?沈弼女儿不识好歹,怨不得太子殿下发怒。只是她从前与我算是有段故交,愚弟见不得她受委屈。太子殿下若执意要惩治,由愚弟代她受便是。”
太子眼角肌肉抽了一下,盯了段元琛片刻,忽然哈哈笑了起来,抬手拍了拍他肩膀:“方才不过玩笑而已!本宫怎会对她施加什么惩治?”
段元琛朝太子微微躬身,转身道:“走罢!”叫的却是双鱼,说完便朝外而去。
双鱼随他出了东宫。素梅和六福就在外等着,神色有些焦急。见她出来,两人松了口气。
段元琛一路在前,默默无话,步伐有些大。双鱼须得迈开大步才能勉力跟上。
段元琛将她一直送到秀安宫外,方停下了脚步。
双鱼喘息略急,呼吸了几口气,等平了些,到他面前低声道谢。
段元琛望着她,皱了皱眉:“皇帝若执意留你在宫里,往后除了上书房,其余各宫无论是谁来传,你大可不必奉召。我料皇帝绝不会怪罪于你。”
双鱼低下头去,应了声是。
段元琛看她一眼。
秀安宫门前的灯笼光投了下来,她低眉敛目,只露一段额头,光洁而温柔。
“早些进去安歇了吧。”
段元琛的声音不自觉地温柔了下来,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第27章
太子当晚据说害了热病,次日未列早朝,但退朝后,却在太傅杨纹的陪伴下到昭德殿求觐。
当时双鱼正随徐令在御书房伺候着。
皇帝应该已经知道了昨晚她被太子召去东宫的事。方才过来时,徐令说,皇上说了,往后别宫传召,沈姑娘一概不奉。但皇帝本人对此却未置一词,就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只是神色有些阴沉。
太监躬身进来通传,皇帝眼皮都没抬一下,说了声“让他们进。”
双鱼知自己该退了,朝投来目光的徐令微微点头,出了御书房。出来时,遇到了正在等着的太子。他站之太傅杨纹边上,面皮青白,眼皮微微浮肿,仿佛魂不守舍在想什么,视线忽然撞到里面出来的双鱼,眼角抽了一下,随即面无表情地移开了目光。
杨纹目不斜视,听到皇帝传话出来便带着太子往里去,下拜后皇帝命起身,杨纹起,而太子不起。
皇帝道:“这是做什么?”
太子叩头道:“父皇,儿臣是来请罪的。”
皇帝淡淡道:“你又何罪之有?”
“沈弼之女入宫后,儿臣忆及当年沈弼曾救儿臣于乱军之中,一直想赏赐于她。昨夜便召她至东宫……儿臣有违父皇平日苦心教诲啊——”
皇帝沉着脸,没有作声。
“……沈弼之女来后,”太子继续道,“儿臣便赏她一早预备好的赐物。儿臣是出于感念其父相救之心,不想她不受。不受便罢,儿臣也不会如何,不想她还口出不敬,儿臣当时恰好饮过一些酒,一时酒意上来,与她在言语上起了些争执。儿臣只是图了一时口舌之快,怎会对她真的有所不利?不想七弟闯了进来要带走沈弼之女。儿臣当时叫她随七弟离了东宫。他二人走后,儿臣酒也醒了,越想越是后悔……”
太子复用力叩头,叩的砰砰有声,再次抬起来时,额头一块青红印记。
“苍天可鉴,儿臣召她,原本只是出于善意。只怪儿臣昨夜饮酒,胸襟亦不够大量,这才有了昨晚不快。父皇!儿臣虽不孝,德行亦微,只对父皇教诲向来铭记于心,不敢有片刻相忘。昨夜儿臣酒醒之后,后悔万分,唯恐父皇误会。误会了儿臣倒没什么,儿臣不想父皇因为儿臣气坏了身子,这才斗胆过来向父皇请罪,诚惶诚恐,跪求父皇降罪!”
皇帝望着太子,目光锐利。太子低头,不敢相对。
一旁杨纹也道:“皇上,太子所言,字字出于一片肺腑!恳请皇上勿信一面之辞!”
皇帝终于开口了,冷冷道:“谁的一面之辞?太傅,你的言下,倒是谁在朕面前进过一面之辞?”
杨纹一怔,忙颤巍巍地跪了下去:“老臣一时口误。老臣并无别的所指。请皇上恕罪!”
皇帝哼了声:“朕有数了。退下去吧。”
杨纹道:“皇上,老臣另有一事相求。”
皇帝道:“讲。”
“沈弼当年虽犯冒进之罪,但应是无心之过。沈家忠良,本是开国柱国。朔州一战之前,沈弼也为朝廷立过汗马功劳,颇有军威,太子陷于险境之时,又有力救之功。如今十年已经过去,是以老臣斗胆想向陛下进一言,何不擢沈弼之女为太子侧妃?如此,一是全了沈弼当年力救太子之心,二来,也可彰显朝廷宽宏,免得寒了人心。”
立于侧的徐令吃了一惊,迅速抬眼望向皇帝。见他盯着杨纹,表情古怪,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杨纹道:“好个免得寒了人心!想的果然比朕要周到!太傅,你且告诉朕,这是太傅你的所见,还是太子所想?”
杨纹恭敬地道:“老臣所想,当也是太子所愿。”
“好,好——”
皇帝点头,忽然猛地用力拍了下桌案,搁在桌角的一摞折子便哗啦啦地塌了下来,滑落到地上。皇帝脸色已经转为铁青,怒叱道:“原来这就是你们打的如意算盘!好一个老臣所想,当也是太子所愿!杨纹,你就这样当的太子太傅?”
杨纹一惊,没料到皇帝反应竟如此之大,慌忙下跪:“老臣该死!老臣有负皇上所托!方才所言,不过是老臣自己所想,与太子无关。皇上要责,责老臣便是。”
皇帝从龙椅上起身,在御书房里踱步片刻,情绪仿佛终于慢慢克制了回去,冷冷道:“你们下去吧!”
杨纹不住叩头揽罪。皇帝一言不发,拂袖而去。
……
太子这趟回去后,倒是真的病了。据太医说,是郁结于肝,心火两旺所致。所以半个月后,皇帝移驾鹿苑避暑,听到徐令这么回报,淡淡道了一句:那就让太子留下,好生养病吧!
皇帝已经好些年没移驾鹿苑了。今年来了兴致,最兴奋的当属那些可以同去的太监宫女,即便被留下的,皇帝不在,当差也可比平日要松懈些,所以人人脸上都带了笑。
双鱼已经从六福那里得知了杨纹和太子那日觐见皇帝时发生的事。虽然皇帝表了态度,但她心里依旧极不舒服,仿佛吞吃了一只苍蝇般的恶心。
她在宫中已经有些时候了。皇帝现在待她自然算是爱护,但她自己无半点松懈。平日话不敢多说半句,路也不敢多走一步。所谓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她再明白不过。加上原本就思念舅父,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更是不想再留。
况且,她另外还有一层猜测。
虽然皇帝没说,徐令那边也不露半点的口风。但这么些时日下来,尤其自段元琛回京后,双鱼自己隐隐也怀疑,皇帝莫名把自己留在宫中,十之七八,应该和段元琛有关系。
段元琛是皇帝的儿子。就算悖逆过皇帝,皇帝照样可以不计前嫌。
但双鱼从没敢奢望哪一天,皇帝也能想到为自己的父亲洗去罪名。
每每想到这一层,她心里便添一层堵。
皇帝去鹿苑,她自然相随。到了临出发的前一天,寻了个机会对徐令道:“徐公公,我进宫也有些时候了。能侍奉皇上,原本是我荣幸。只是舅父年迈体弱,身边无人照顾,我有些放心不下。斗胆想问一声,可否容我出宫探望舅父?”
徐令道:“你一片孝心,皇上知道应也嘉许。只是莫急。皇上身边难得有个像你这么贴心的人,沈姑娘还是再留些时日吧。对了!”
他想了起来,又笑道,“你的表哥卢归璞,如今已在樊戴那里历练了。这回去鹿苑,樊戴随驾,你表哥应也同去。到了那边,我找个机会,帮你在在皇上跟前说一声,何妨见个面。”
皇帝虽然赐婚卢归璞和平郡王府郡主,但要等明年郡主满十六岁后成婚,所以卢归璞现在还在樊戴营中。
从他进京后,双鱼便一直没机会和卢归璞见面。听徐令这么说,心情总算振奋了些。
……
第二天,皇帝出行,一众皇子及文武大臣随行。虽然已经从简,但队伍浩荡迤逦,依旧绵延数里,百姓隔着拉出的黄帐沿路跪送。
双鱼身份特殊,虽然侍奉在御书房,但并不是宫女。所以出发时,未与宫女同坐马车,而是被安排单独坐了一辆。一路无话,傍晚时顺利到了鹿苑,安顿了下来。
第28章
皇帝移驾鹿苑,处置日常政务之余,也命诸多随驾臣将皇子行猎。
鹿苑猎场封林了多年,如今草木繁茂,林中飞禽走兽也息养繁嗣多年,正适合行猎。皇帝自己虽因身体缘故不再上马出猎,但每回完毕,必会兴致勃勃检看一番猎物,亲自行赏,也常赐下庆功酒宴。
双鱼到了这里,每日依旧只在行宫里陪驾,像这种场合,并不方便同行。这日听六福回来说,她的表哥卢归璞竟然打下了一头成年野猪,虽然也受了些皮肉伤,但并无大碍。皇帝听说之后,亲自召见了他,赠酒封赏,很是荣耀。
双鱼听的心惊肉跳,更急着想见一面了。终于等到次日,徐令笑着找她,说皇帝准她去探卢归璞。
双鱼大喜,拜谢徐令,在六福随同下出了行宫往外营去。
樊戴的骑常营驻在鹿苑南的山麓附近,距离猎场不远,与皇帝的行宫相距了数里,中间隔着湖泊,以一道贯桥相连。
卢归璞已经知道了双鱼要来看自己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