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意地看了看洛玮,他无奈地笑了笑摇头不语。
“说他就不用了,让他给我做个风筝玩,就算赔礼了,我就不真他的气了。”标准的得理不饶人,我做了个鬼脸,难道我扮小孩子,也变幼稚了?
“那玮儿就给玉儿做个风筝吧。”
“是,婶婶。”
这家伙怎么整天像个小大人似的,一点都不像个孩子,真是的。比我这个大人还像大人。(你这样子哪里像大人啊?!)
我虽然坐在一边手里绣着东西,眼睛不时地看他在旁边捣鼓,找几张厚点的纸涂起来,再纸上用笔画个不停,再找些细细的竹片和线。不一会儿,一个风筝就稍显雏形了。我实在坐不住了,扔下手里的东西,蹲在他身边细细打量。
不错不错,虽然有点简陋,但总体还是不错的,他在纸上画出蝴蝶的样子,栩栩如生,可惜没有颜料,否则就可以色彩斑斓了。
洛玮把做好的风筝递给我,“拿去吧。”
我怀疑地看着风筝,“能飞起来吗?”
“去试试就知道。”
“洛婶,我们去玩一会儿,就一会儿。”
“去吧,可别玩的太疯了。”
我高兴地一手拿着风筝一手拉着他朝外走。
来到花园里,“洛玮哥,我们在这里放吧。”
咦,怎么声音,我转过去,看到他脸色通红的看着我们交握的手。
连忙放开他的手,古代的小屁孩怎么这么古板啊。洛玮捏捏了空着的手,心里突然有点失落。
“洛玮哥,就在这里放,好不好?”
“好,就在这里吧。”
让他帮我拿着线,我拿着风筝开始朝前跑。怎么飞不起来呢?
“不是这样的,放松点,应该这样的,对,一点点放,一点点。对,就这橛。”在洛玮的帮助下终于把风筝放了起来。我欢呼着拿着线兴高采烈地一会儿往前跑,一会儿往回跑。欢呼声把洛府中的人都给招过来了,一时间热闹非常。“放高点,放高点,再高点。”旁边的人不住地大喊。
一个下午就这么玩过去了,天快黑了才回到家,被娘亲好好说了一顿。可是真的好开心,这是我来到唐朝三年多来最开心的一天。就好像重温了前世的童年时光。
第 20 章
第二十章
每个月的月底是我查帐的时候,古代的记帐方法让我头痛不已,每次都要自己重新整理一番,没办法,只好把现代的记帐方法教给杏儿和桃儿,让她们帮我撰写。不过没想到杏儿喳喳呼呼地对记帐倒有几份灵性,我就把撰写这个任务交给她了。而查帐就让桃儿来做,我就再复查一遍,省心了许多。四家铺子点心铺生意最好,因为都是长安的美食,味道也有口皆碑,很多顾客都是慕名而来的。胭脂铺是走精品路线的,还没打开局面。杂货铺也可以,非常省事,不过自从我们开了后就有许多跟风的都开起了杂货铺生意就差了点,陶瓷作坊因为图样比较新颖别致,又雅俗共赏,走的又是中高低层次的都有,生意也不错。
我反复思量,决定把三家店的东西捆绑销售,到点心铺子和陶瓷作坊买东西可以送盒胭脂,而到胭脂铺里买东西可以送份点心。让大牛叔试验了一段时间后,效果就出来了。胭脂铺的生意果然上去了。四家铺子一个月下来,去除各种费用能赚个五十贯左右。我已经很满意了,决定铺子里的人每人发一件新衣服,大牛叔给了一贯钱和一匹绸缎。院子里的四个丫环每人一支金钗,杏儿和桃儿加了一副金手镯,把她们乐坏了。
吴夫人的寿辰快到了,邀请了我们母女去她们府上。母亲烦恼地翻了翻箱里,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去,当初来广州的时候母亲除了那十个装金银细软之物的箱子里其他的都没拿。衣服也只拿了几套很素的衣服,来广州后也没什么心情没添过什么衣服。
“娘,洛姨她们家开了绣庄,我们去看看吧。”
“也好,自从她们搬走后就没去府上拜访过,今天去看看吧。“母亲只除了去过两次吴府外基本上都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母亲带着我让春姨和几个丫环跟随着坐上了田武驾的车来到了洛府。洛姨已经带着丫环们等在门口了。
“妹妹,这么晚才来府上拜访,实在是抱歉。”
“姐姐,何出此言呢,我知道姐姐一向不出二门的,今天能来我府上拜访,真是蓬壁争辉,快请进来。”
洛姨陪着母亲慢慢观赏周围的景色,两人轻声说笑。走到雾院,迎进正房花厅里分主宾坐定,“洛姨,帮我母亲挑几件出门穿的衣服吧。”
“姐姐需要什么场合的衣服呢?”
“给别人祝寿用的。”
洛姨让人去绣庄拿样品,拿回来后让人穿起来一件件细看。母亲看中了一套绣有莲花的绿色荷叶罗裙的襦服,而洛姨则选了一套绣着繁复花朵的绛紫色襦服给母亲,我指了指那件衣服“娘,这套好看,看上去很雍容华贵。”
“姐姐,去做寿的话就穿这套吧,既不会抢寿星的风头,又不会黯淡无色。”
“好吧,就听你们两个的。”
母亲挑了几套衣服,说道:“玉儿,你也挑几套吧。”
“不要,洛姨做了好几套衣服给我,都放在霏园里呢,我都还没穿呢。”洛姨替我做的都是胡装和男装,出来的时候我都会穿男装,在家的时候都穿胡装。我一个才八岁多的孩子穿那种花枝招展的襦服能看吗?还不如胡装来的舒服呢。
“谢谢妹妹了,能替玉儿想的这么仔细,我这个做母亲的有点太失职了。”母亲这一年多依然有点消沉,表面挺好的,心里恐怕一时还放不下。对我有点疏忽我能理解。
“姐姐说哪里话,姐姐对我家夫君有救命之恩,恩同再造。不敢言谢,只希望能有报答的一天,现在只是替玉儿做几件衣服而已。玉儿这么可爱,说句不知轻重的话,姐姐不要见怪,在我心里都把她当成自己女儿一样看的。”
听到别人称赞自己的子女,做母亲的都会非常开心。“玉儿能多个人来爱护,我感激还来不及,怎么会见怪呢。”
第 21 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到了吴夫人寿辰那一天,母亲换上那套绣着繁复花朵的绛紫色襦服,挽上飞月髻,戴上珠宝头面,化着淡淡的妆。整个人看起来高贵大方,温柔淡雅。我仍旧是一身嫩黄的胡服,干净利落。
母亲和我坐上马车,照例跟着春姨和梅花,桃儿。我看了看母亲放在马车里的盒子,问道:“娘,这是寿礼吗?”
“是个玉如意。”母亲打开盒子让我看,我看到玉如意上面有层淡淡的光,就算再不懂玉器,也明白价值不菲。
“娘,寿礼不需要送这么贵重的东西吧。”
“傻孩子,虽然我们是亲戚,但是我们离开了萧府,不再是昔日高高在上的人了,广州知府是这里最高的长官。如果搞好关系,有什么麻烦的话也好庇护于我们。”母亲对我细细解释道。
“我明白了,娘。”
来到吴府,府外车水马龙,挤的满满当当的。吴府的一个管家从侧门迎了我们进去,二门一个管家娘子带我们进入了内宅,今天的吴府人来人往,人声沸腾,楼台阁轩都披红带绿的,装饰一新。我们踏入吴夫人所住的院子厅里,只见有许多内眷都在此,吴夫人穿了一件大红的衣服,头上插满了钗簪,手腕上戴着好几个金手镯,十根手指上戴满了各种各样的戒指,整个人珠光宝气。我的娘呀,太吓人吧。可旁边的人还在不停地夸赞吴夫人如何高贵如何国色天香如何如何。难道是我的眼光有问题吗?还是她们的眼光有问题?
吴夫人见到我们连忙站了起来,母亲和我连忙上去问好行礼。吴夫人拉着母亲的手不住地说笑,还引见了很多在场的夫人,都好像是吴知府的下属夫人。我忙着上去行礼,还和各家的小孩也相互见礼。好一通忙乱后终于分宾主坐下,我看到吴子瑛对我眨了眨眼睛,我朝她笑了笑。
吴夫人让我们几个女孩子出去到花园里玩,丫环们跟在后面伺候。除了吴子瑛姐妹外还有六个不同年岁的女孩子。
我们几个坐在花园里的亭子里,下人上了茶和点心。吴子清对我们说道“各位妹妹都尝尝,这是我家厨房做的点心,味道挺不错的。”
我捡了个猫耳朵,尝了一口,不错,很可口。不过这茶嘛,哎,唐朝的茶是团茶,很苦的。平日时我都是让人把花采下来后晒干做成花茶。基本上家里有茉莉茶、莲茶、菊花茶这三种。
“温玉妹妹,最近在做什么呢?”吴子瑛问道。
“还在上课啊,每天都要学。子瑛姐姐呢?”
“哎,我也是,天天要学琴棋书画。真累啊。”
“子瑛姐姐最喜欢哪个?”
“琴,我最喜欢。”
琴,我在这方面的造诣不高,只会弹几首曲子,蒙蒙人呗了。
“琴我也很喜欢,我弹的也很好,我老师说再过几年她也没东西再教我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得意的说。
这人是谁啊?我用眼睛问了问吴子瑛。
“林娇姐姐,你的琴真的这么好吗,那让我们开开眼界,弹给我们听听。”吴子瑛说道。
“既然子瑛妹妹这么要求,那我就给你们弹一曲吧。”还说古人含蓄,这不是挺狂的嘛。
吴子瑛让丫环下去取琴去了,过了会把琴取来,吴子瑛笑着对林娇说:“这是我平时弹的琴,请姐姐让我们一饱耳福吧。”
林娇接过琴,肃目坐下,默了一会,起手开始弹,高山流水。可是这就是她自己说的好吗,我抽了抽嘴角看了看四周的人,别人都在极力忍笑。黑线中。太差劲了,还弹错了好几个音。
一曲弹罢,林娇站了起来,行了个礼,“请各位姐姐妹妹指教。”
吴子清咳了咳,说道:“林娇妹妹弹的真好听。”“是呀,是呀!”“真好听!”一边赞扬声响起。那林娇得意地抬起头。我忍不住低头喝了口茶,忍住,掐了下自己的腿。
“这位妹妹,你觉得呢?”林娇的声音。
有人捅了捅我,咦,问我吗?难道就我没表扬她吗?
“真是一山比一山高啊,今天真是开了眼界了。多谢姐姐了。”我一本正经地说道。旁边的吴子瑛一口茶喷了出来,正好喷在了正对面的林娇身上。
吴子清连忙站了起来,“林娇妹妹,跟我去换一身衣服吧,实在是家妹不小心,你别放在心上。”
吴子清带着林娇出去了,看着她们两人的背影消失后,我们都再也忍不住放声大笑。天啊,太好玩了。
笑的眼泪都出来了,过了好久我才问起这个林娇的情况。原来她父亲是吴知府手下的一个知县,是乡下出来的。可又怕别人笑他们家村,就附庸风雅地请了人教自己子女琴棋书画,可惜请的人水平不行,根本是混口饭吃。他们就以为自己水平有多高了,有多风雅了。经常闹出笑话来。
吴子瑛从一个荷包拿出个九连环:“温玉妹妹,上次你送了两条帕子给我,这个送给你做回礼吧。”唐代的人都喜欢称兄道弟,姐姐妹妹的,我也只能随乡入俗了。
“谢谢姐姐,我很喜欢。”接过九连环,我试了试,“这个要用多久才能连好?”
“我是试了三天才弄好的,你试试看你能用多久弄好。”
我把九连环收进荷包,“那我试试,不知道能不能比得上姐姐。”
吴子清已经把换好衣服的林娇带了过来,重新坐好后开始闲聊。
一个说话极其爽朗的女孩子叶燕妮是录事参军的嫡女,今年十一岁,穿了一身胡服蛮有英姿飒飒的味道。
一个穿着粉紫襦服非常文静的女孩子方玲是经学博士之女,今年十二岁,听说很有才名,诗写的极好。
穿着深蓝胡服的笑起来眼睛都咪起来的女孩子胡美美是医学博士之女,今年十岁,听说歌舞一绝。
另一对是姐妹花,沈芳婵,沈芳娟也是县令之女。今年分别是九岁和八岁。看起来都挺内向的,并不起眼。
第 22 章
第二十二章
正闲聊着,突然前面花园转角处走出两个男孩子带了几名仆妇进来了,看到我们几个坐在亭子里,就站定了没走过来。几个女孩子都站了起来,沈家姐妹更是缩在吴子清的背后,吴子清忙笑道说:“没事,这是舍弟吴子皓和吴子皎。”
说完扬声叫道“大弟二弟,你们怎么进来了?”
那两人走进,行了一礼说道“大姐,这是长安表姐处来人了,父亲让我们兄弟二人带进来见母亲的。”
长安表姐家?是不是嫂子?我开始有点兴奋了。
“那你们带进去吧。”吴子清说道。
一行人从亭子旁边的小路低头走了过去,咦,那个人好像是嫂子的陪嫁丫环呀。我们重新落座后,都有点神色不宁。沈家姐妹和林娇几个怎么脸红红的,我奇怪地看了她们一眼。
“各位姐姐们,来,吃点心啊。”吴子瑛热情地招呼大家。
叶燕妮笑道:“子瑛妹妹家的点心真是好吃,特别是这个绿豆酥更是一绝,怎么做的?”
“姐姐喜欢的话我让厨房把方子给写下来,姐姐家去让你家厨房给你做。”
“那就要谢谢妹妹了。”叶燕妮乐的眉开眼笑。
几人正说说笑笑着,后面传来桃儿惊喜地声音“姑娘,大少爷来信了,夫人让你去呢。”
我哗的一声跳了起来,“真的吗?哥哥真的来信了吗?”来广州一年多除了上次让吴家帮我们给哥嫂寄过一次报平安信后,再也没有一点只言片语。交通实在是不行啊,除了官府的驿站外,一般人寄信是件挺困难的事。
“是真的,夫人让你快去。”
“噢。”我笑着跑了出去。
“姑娘慢一点,别摔着了。”“砰”一声,桃儿你个乌鸦嘴。我摔的七荤八素的倒在地上,我的娘呀,好疼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温玉妹妹,你怎么样,摔疼了没?”一双白皙的手伸了进来扶起我:“抱歉,我没注意转弯处有人。疼的厉害吗,我让人去叫大夫。”我抬头一看是吴子皓,吴子皎跟在后面担心地看着我。
桃儿从后面赶过来,从吴子皓手里接过我,“姑娘,怎么样,哪里疼?”一脸焦急担心的桃儿问道。
我动了动手,又动了动脚,还好,没断。“没事了,别担心。”
“真的没事吗,让大夫来看一下比较放心。是我一时疏忽没留意转弯处,撞了温玉妹妹,实在是对不起。”一脸抱歉的吴子皓说道。
“不关吴大哥的事,是我突然窜出来的。我没事了,不要紧的。”人是没事,这衣服就惨了,都是泥土。我拍了拍衣服,无奈地想道。
“真不要紧吗?”
“真不要紧!两位哥哥去忙吧,不用管我。”低头又拍了拍衣服,算了,脏就脏吧。
“两位哥哥,我先走了,你们先忙啊。”急急忙忙地扶着桃儿朝前走。
“姑娘,你真没事吗?”走了一段桃儿还在问。
“真没事,就是这衣服有事,呆会进去有点丢脸啊。”我无奈道。
“等一下,温玉妹妹。”我转过头是吴子瑛,“子瑛姐姐,怎么了?跑那么急干吗?”
吴子瑛跑的满脸通红,手在胸口轻拍,“妹妹的衣服脏了,去姐姐房里换一身吧。”
“那就谢谢姐姐了,我刚才还担心被母亲说呢。”
来到吴子瑛房间,吴子瑛让丫环拿来一套桃红色的胡服,“妹妹穿这一身吧,是刚做好的还没上过身。”
我行了一礼,“谢谢姐姐。”
换过衣服,跟着吴子瑛来到正厅,“娘,哥哥来信了吗?”
“是啊,你哥哥还给你写了封信呢。”娘的眼里有丝笑意。把其中的一封信递给了我。
焦急的拆开信,里面问我们母女好,问在广州住的习惯吗,钱够用吗,过的开心吗,还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一切都好,嫂子还添个女儿。哇,我做姑姑了。最后还说想要什么东西尽管写信跟他要。这次还带了礼物给我。
不错不错,还是自家哥哥好。心里甜丝丝地想道。
原来这次吴夫人做寿,哥哥嫂嫂专程让人从长安带了礼物过来祝寿。同时也是给母亲请安送东西来的。
抬头正好看到吴夫人笑意盈盈地和母亲说着话,看来吴夫人真是满疼嫂子的。
开筵席了,大人一桌,小孩子又是一桌。菜一道道上着,十凉菜香糟卤凤爪、酱牛肉、猪蹄冻、凉拌海蜇头、呛蟹、五香风干咸鸡腿、广味腊肠、冰梅鸭、白灼海虾、麻香拌木耳。十热菜清蒸鲈鱼、烤乳猪、白灼虾、龙虎斗、太爷鸡、香芋扣肉、五彩炒蛇丝、菊花龙虎凤蛇羹、红烧海参、蒜子瑶柱脯。两个汤生鱼葛菜汤、虫草老鸭汤。四个点心翡翠虾饺、牛肉烧卖、叉烧包、云吞面。两个甜汤雪梨银耳甜汤,水果羹。
正吃的不亦乐乎,忽然听到同桌的林娇说道“咦,温玉妹妹,你怎么换身衣服了?”
“哦,摔了一跤,衣服弄脏了,子瑛姐姐把她的衣服给我换了。”心不在焉地说道。”
“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温玉妹妹,摔疼没,担心死我们了。”
怎么回事,阴阳怪气的。“谢谢姐姐关心,我无事。”
“那以后可要当心了,可别再摔到别人身上去了。”
不会吧,我这外表还是个孩子,“多谢姐姐关心了,以后姐姐也要当心不要摔到别人身上去了,啊”故意在啊上咬重了些。林娇脸红了起来,狠狠地白了我一眼。我这是招谁惹谁了,摔了一跤还被人这么说。
一旁的吴子清连忙在圆场,“来,林娇妹妹,尝尝这冰梅鸭,酸酸甜甜的很开胃的。温玉妹妹,你尝尝这虾饺,味道很鲜美。大家都不要客气,都尝尝。”无力地咬了口虾饺,怪不得都说唐朝女子是最开放的,不光是服饰打扮,更是思想和行为。别的朝代女子恐怕不会如此说话,如此作为。
不过这林娇也太不开眼吧,你喜欢人家就去说呗,干吗拿我做靶子呀,我这外表可是个八岁的小女孩,能有些什么,真是不知所谓。
正郁闷地腹诽着,一块牛肉夹在碟子里:“这个很好吃的。”吴子瑛安慰地笑道。
“谢谢。”回了她一个笑脸。
第 23 章
第二十三章
筵席结束后,母亲起身告辞了,吴夫人殷切地让管家娘子送了我们出来。哥哥派来的下人也随我们回来了,二男四女,本来吴夫人想让他们在吴府住下的,可他们说哥哥让他们去母亲住的地方,硬是不肯留下来。
回到家后陪着母亲去她院子里,春姨带着小丫环们上了茶后侍立在母亲背后。六人分两队行礼请安后站好,那个嫂子的陪房禀道:“夫人,这是大少爷和大少夫人送来的礼物。”手里托着份礼单,梅花上前接了过来,递给母亲,母亲随意看了看:“辛苦你们了,一路风尘仆仆地,下去休息吧。菊花,带他们下去,吩咐厨房多做几个菜。”“是。”
几人行了一礼退了出去,我终于开口了““娘,哥哥跟您在信里说什么了?”“没什么,只是问候,来,看看哥哥嫂嫂给我们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哥哥让人捎来的六口箱子放在地上,春姨上去打开盖子,二箱是一匹匹眼花缭乱的绸缎,一箱是做好的四季衣服二十四套(母亲的)和二十四个精美的荷包,一箱是各种名贵药材,还有三株百年的老山参。一箱是燕窝,鹿茸和阿胶等各种补品。另一箱是各种玩物,文房四宝十二套,荷包十二个,凤钗十二支,金戒指十二个,金手镯十二对,耳环十二对,金项圈十二个,宝石耳环十二个,金银裸子各十二个。母亲看着这些东西,叹了口气:“让他们费心了。”“娘,哥嫂他们是希望你开心的,你这样让他们怎么安心啊。”
“他们这么孝顺娘当然很开心,玉儿,这一箱哥哥是给你的。”母亲指了指那个有各种玩物的箱子。
“哥哥最好了。”我笑嘻嘻地让人把箱子送到我房里去,春姨也带人把其它几口箱子送到库房里。房间里只剩下我们母女两个,我转了转眼珠,“娘,要不我们在广州给哥哥添份产业吧。”“在广州?他们又不会来这里,添了有什么用,太不方便了。”
“娘,你想啊,我们在这里长住,可以帮着管理的。再说了也只是添点田庄之类的东西,不会麻烦的。我们也不用跟哥哥他们说,就当给我侄女添份嫁妆。”
说到孙女,母亲有点松动了,“娘啊,你想啊,以后侄女出嫁的时候您做祖母的给她添妆,多好啊,娘啊,好不好嘛。”
“好吧,也算是祖母的一点心意,我让田贵去留意。”母亲终于答应了。
自那以后,田贵叔在城外十几里地的地方买了五顷的良田,落在嫂子名下。这是后话了。
田文回来说那个二顷的小庄已经造好了,问我要不要去看看。当然要了,跟母亲禀报说去洛府后就换了衣服带着杏儿桃儿和田武出门了。那座小田庄并不远,就在城外。庄子的大门宽二米左右,外表非常简朴,赵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下了马车,走进大门就是前院了,地方并不大,正面是前厅,厅里正方摆着张八仙桌和两张高背椅、两边下手都是一排待客的茶桌和椅子,并无其他装饰物。两边是厢房,一边可以作书房,一边作厨房。赵生说,“左右都有一个小院子,左边住下人,右边是车马房。”边说边迎着我们朝里走,走过厢房旁边的门,走上一条青砖铺的路,左右都有个院子,赵生在旁边说,“左边是粮仓,平时收下来的稻米都放在那里。”我点点头,说道“我们家的大米都不要卖,都囤起来吧。粮仓一定要做好,千万不要让米发霉了。”“知道了,姑娘,粮仓都是用铁浇成的,不会有问题的。”“那就好。右边的院子呢?”
“是正院。”“那去看看。”走进月洞门,虽然没有现在住的院子精致,但挺大气的。院子依然是正房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左前方搭了个葡萄架,葡萄架下面是个石桌和几张古石凳,石桌旁边有个小小地井。一条青石铺成路,其他的地方都种上茉莉花、月季花、凤仙花、丁香花。杏儿笑着说:“姑娘,这里很清净,住在这里一定很舒服。”我点点头:“那当然,这里空气也比较清新。”
走出正院顺着夹道朝里走,依次种着李树、杏树、桃树、梨树、枣树、荔枝树、杨梅树一大片树林。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大概会美不胜收吧。
过了树林就是几亩地上种了了各种瓜果蔬菜,绿油油地一片。再往后面是种了大豆,花生,绿豆之类的作物,用来做点心。再进去是左手一个大大池塘,明年就可以种荷花养莲藕了,还可以放上鱼苗虾苗。
右手边是一片竹子,虽然还没长成林。长成后就一年四季吃竹笋了。竹子四周用篱笆围了起来,里面可以散放鸡鸭鹅。
最后面就是一排猪圈,等明年就可以捉猪养了。“明年养个五十头猪吧。鸡鸭鹅粪可以拿来喂猪,猪粪发酵后可以拿来喂鱼,塘泥可以拿来作肥料。”我记得书上说的立体养殖模式就是这样的。
“什么,姑娘,这也可以吗?”田文奇怪地问道,其他的人都一副目瞪口呆地样子。
“可以的,书上说的。你们明年可以试试看。用一年来试验吧。”我笑道。
第 24 章
第二十四章
在庄子里逛了一圈后,回到前院厅里坐下。赵生把帐本拿来:“姑娘,建这个庄子共用掉一百二十八贯。”嗯,挺便宜的嘛。我接过帐本仔细算了起来,雇了十来个手艺好地工匠开工,材料都是极平常的,样式也是挺其简单实用的,并不胡里花哨的。有时候两人除了监工外还会自己动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