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您别激动,当心身体。”萧正连忙扶住她,低声安慰道。
“难道我们想过的更好,这不对吗?”萧似薇大声问道。
“你这个逆女,你想气死你祖母吗?还不给我住嘴。”萧正怒了。
“父亲,难道我说错了吗?我们想过的好一点,有什么不对?难道这一生只能仰别人鼻息吗?”萧似薇双眼冒火光,急的一边的冯氏去拉她。不让她多说,可她却狠狠的一把推开冯氏,一脸不服的盯着萧老夫人和萧正。
萧老夫人好不容易平息下来,用手指着她的鼻子道,“想过的好一点,是没错。但绝不能踩着自己手足的身体朝上爬,这一点我绝对不允许。你平时无事总喜欢踩踩你那几个姐妹,我都看在眼里,只当你是小孩子脾气,过个一二年就懂事了。可没想到你益发的娇纵任性,总以为凭着那容貌,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世上之事,哪有这么简单,你任意妄为,总有一天会惹出祸端,萧家绝不能毁在你的手里,你听清楚了,要么发誓,要么在你脸上划几下,你自己选,我给你一盏茶的时间,你考虑吧。”
厅里的众人都不敢做声,静的连根针落下的声音都能听见。时间一点点流逝,空气静的让人窒息。萧似薇的脸忽青忽白忽红,像演四川变脸。眼神飘浮不定,游移散乱。
一盏茶的时间很快到了,萧老夫人道:“你考虑好了吗?”
萧似薇低着头,不肯吭声。
“既然如此,就让我来替你做决定吧,来人,拿剪子去划几下。”萧老夫人示意拿着剪子的下人动手。
剪子一寸寸接近萧似薇,她脸色发白,可始终不肯开口,冯氏忍不住跪下求情,“老夫人,求求你开恩,求求您开恩。”
“哼。”萧老夫人冷哼一声,“她自己都不在乎,别人又何必在乎呢?”
剪子已经抵在萧似薇的额头上,作势划了两下,她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萧老夫对此视而不见,喝了口茶,冷冷道:“还不动手。”
那下人捉着萧似薇的胳膊,就要划下去。萧似薇哭叫道:“我发誓,我发誓。”
萧老夫人挥挥手,那人退下,原以为她能坚持到底,没想到最后还不是跪地求饶,外表一副强硬的样子,一遇到事,先软下来的肯定是她,外强中干,这种人最是头疼。长的漂亮有什么用,城府不深,又喜欢挑畔别人,如果真如她父亲所说的送进宫里,还不知道怎么死的。怎么就没一个能成事的呢人?
“我发誓,我发誓,如果我。。。”萧似薇抽泣的发着毒誓。
“后面再加上一句,如果做不到,罚我一生孤苦,无所可依。”萧老夫人道。
萧似薇浑身一震,犹疑了一下,萧老夫人轻轻哼了一声。

 

 

第 82 章

第八十二章
萧似薇浑身一震,犹疑了一下,萧老夫人冷冷哼了一声。
萧似薇再也不敢拒绝,连忙照着老夫人说的话加上最后一句。刚说完,泪就刷的流了下来。
剩下的人都乖乖发了誓,轮到我时,老夫人说道;“玉儿就不必了,晖儿是你嫡嫡亲的兄长,你只有扶持守护的份,绝没有伤害的心。”
我犹豫了一下,看看四周,别人的脸都像是僵掉了,什么表情都没有。
萧似蕾看了眼老夫人,上前发了誓。萧似芊也不得不发了誓。
全部都结束了,萧老夫人点了点头,满意的说道:“这样才好,不过,不能光这些弟弟妹妹发誓,晖儿,虽说祖母信的过你,但是你也来发个誓,安安你这些弟妹的心。”
“是,祖母。”萧以晖上前一步,慎重的举起右手,道,“我,萧以晖,此生会守护萧家,爱护手足,如违此誓,人神共愤。”
说完这话,在场的人脸色好看了许多,稍稍有了些血色。
萧老夫人神情终于放松下来,叹道:“孩子们,别怪祖母心狠,祖母实在是不忍心看着我们萧家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一个大家族的覆灭,大多数不是因为外敌的入侵,而是由他们自己内部腐蚀,内部斗争才倒下的。我决不允许我们萧家也落得那样的下场。”
“是,祖母,我们定会齐心协力,把萧家传扬下去。”萧以晖道。
至此,我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一直以来,萧老夫人都慈眉善目,让人忘记了她的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萧家曾经的女主人,在萧家最困难的时候一手撑起整个家族的女子。抚育着唯一的儿子,直至他成材,继承家业。这一路走来,不仅困难重重,更是心力交卒,苦苦挣扎,她的手段肯定是有的,而且是很有用的,也很残酷的。心志肯定是很坚定,也很冷酷。
这次萧老夫人一出手,不仅解决了萧家最大的心病,更是把萧以晖牢牢绑在萧家这艘烂船上,为它做牛做马。哼。
我本来想将兄嫂一家带回广州,想借机劝劝他们,让他们对萧家死心,好随我去广州,一家团聚,现在却。。。却什么也没指望了。
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却无法阻止,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做不了。我的心情一下子荡到了谷底,难受的要命。
整个家宴是在极其沉闷的气氛下结束的,众人都百无聊赖的回自己院子里休息去了。
新年第一天,萧老夫人就给每个子孙发了十根金条,十根银条,算是补偿吧。经过一夜的休息,也接受了事实,众人的脸色已经恢复过来了,见了这些东西,脸上都有了笑容,我不得不说一句,高啊,实在是高,打一棒子给粒糖吃,这一手萧老夫人玩的如火纯青了。
我拿着自己一份,带着杏儿她们回到满园。
见我闷闷不乐,杏儿开解道:“姑娘,您心情再不好,也不要放在脸上,这不是您经常跟我们说的吗?事已至此,也没有法子,您不要不开心了,别人见了还以为您不喜欢大少爷继承家业。”
是不喜欢啊,萧家有什么好?居然把萧以晖绑的死死的,讨厌。
“我刚才在脸上带出不高兴了吗?”我问道,不管怎么说,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这倒没有,你只是面无表情罢了。只不过熟悉您的人,肯定看得出您不开心了。还好这些人和您都不熟,没有发现。”
“我知道了,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敢紧提醒我。”我嘱咐道。
“是,姑娘,这些东西要收起来吗?”杏儿问道。
我点点头,把昨天那个荷包也扔给她,让她收起来。
“姑娘,您看。”杏儿把荷包里的东西拿给我看。
昨晚心情不好,所以根本没看荷包里是什么东西,我以为只不过是金锞子之类的东西。
我伸手接过,咦,怎么会是两颗鹌鹑蛋大小的珍珠,珠圆玉润,隐隐有光,一看就价值不菲。
“姑娘,这两颗珍珠比上次程家家主送的那颗珍珠还要大些,应该很贵。”杏儿笑道,她跟着我,也染了一身铜臭,呵呵。
“小心收着,我另有用处。”我说道。
一连几天的摆酒,喝年酒,有时还会被带着去些亲戚家拜年,让我不胜其烦。不想去都不行,这些人我都不认识,还要忍受那些惊奇讶异鄙视的眼神,仿佛都在说这丫头怎么冒出来了?不是消失好久了吗?她母亲现在怎么样了?难道也回萧家了?。。。。。。
经常是让我怒气忡忡,真想破口大骂,可却不得不忍耐,我只好自我安慰,就当这些人是移动的银行好了,看在那些颇为丰厚的红包份上,就忍忍吧。他们顶多像欣赏珍稀动物那样盯着你看,反正也不会出口问你,也不会当着你的面嘲笑你,你就当他们是空气,我经常阿Q的这么开解自己。
一直闹到十五日,这个年才算完了。我总算能停下来好好休息一番。
正当我悠闲的趴在榻上看书时,杏儿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姑娘,赵生哥回长安了。”
我连忙打起精神,坐了起来,“什么时候回来的?”
杏儿把信递给我,我接过拆开一看,不由吃了一惊,瞪大眼睛仔细看起来。
看罢,我跳起来,叫道,“杏儿,快给我翻身男装出来,我要出去。”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杏儿焦急的问道。
我把信给她,她迅速看了一遍,眼中泪光闪烁。放下信,急急的去找衣服。
正当我打扮妥当,扮成了个小少年时,佟惠闯了进来,一脸的汗,叫道,“姑娘,姑娘。”
“出什么事了?”我扶住她问道,很少见她如此情绪激动。
佟惠凑到我耳边,说了一句话,我不禁大喜,不住问道:“真的吗?”
“真的。”她非常肯定的点头。
“走,我们看看去。”
“嫂子,你感觉如何?”刚进李秋芬的房,我已经心急的问道。
房间里只有李秋芬和她的贴身丫环墨书,两人喜气洋洋,李秋芬眉目间俱是喜意,笑着说道:“妹妹,你怎么这身打扮?”
我看了看这身衣服,哎,一急就忘了。
“别管我,嫂子,我听阿惠说了,你现在感觉如何?难受吗?”
“妹妹快坐。”李秋芬拉着我坐下,“只是感觉有些累,居然没查觉出来。”
“那跟哥哥说了吗?”我问道。
“刚才知道的,怎么可能现在就让你哥哥知道了,等他回来后,再告诉他。”李秋芬笑意盈然,也有丝羞涩。
“哥哥知道了,肯定很高兴。”我开心的笑道。
李秋芬抿着嘴笑,手在肚子上轻轻抚摸。
原来刚刚李秋芬突然感觉很累,想躺下休息一会,正好佟惠过来,见此,就把了一下脉。没想到居然诊出有一个多月的身孕了,因为时日尚短,没有察觉出来。当下李秋芬就喜极而泣,而佟惠则急着向我报喜。
“嫂子,除了我们几个,其他人知道吗?”我突然想起一事,问道。
李秋芬的脸色一下子严肃起来,“还没有,只有我们几个知道,我想等你哥哥回来后再说。”
“这样也好,先别急着朝外说。”我说道。
“妹妹,我有些担心。”李秋芬皱起眉,手紧紧的护住腹部,“当初母亲(曾氏)三次都流产了。”
言下之意,里面别有乾坤。那。。。“那有没有查出来?”
“没有。”李秋芬摇摇头,“自从第一次流产后,后面二次都特别小心,可再怎么小心,到第三个月左右都会出状况,每次都会流产。可再怎么仔细盘查,都查不出蛛丝蚂迹。”
谁在暗中操纵这一切呢?还是真的是巧合?可是一次可以说是巧合,二次三次都出意外,那就不会是巧合了。我拧紧眉沉思,曾氏那么小心谨慎的人,都会中招,看来此人深不可测啊,会是谁呢?嫂子这次怀孕,如果被那个人知道了,会不会也会对她下手呢?想想就胆战心惊。
李秋芬的脸色黯淡,看来也想到了这里。“玉儿,你说会不会。。。。。。”
“嫂子,你现在什么也不要想,等哥哥回来再说。消息封锁起来,不要外传。”我正色对她说道,萧府的水太深了,我对这里又不熟悉,很难对症下药,唯有这些能做的。
“是啊,少夫人,您现在最重要的是保重身体,放松心情。”佟惠劝道。
“我知道了。”李秋芬点头道,有些不好意思,“妹妹,真是对不住,还要你这个小姑子帮着出主意,我实在是。。。”
“嫂子,我们都是自家人,你说这些干吗?再说你不是也想到这些了吗?”
“妹妹,阿惠姑娘,这次真要谢谢你们,没有你们,这个孩子恐怕不会来的这么早。”李秋芬真心实意的谢道。
“少夫人,您不用这么说,这也是您的福气大,才招来了这孩子,跟我们没什么关系。”佟惠轻笑道。
“是啊,嫂子,我可一心盼着你给我生个白白胖胖的小侄子呢!”我笑道。
李秋芬温柔的笑着,满是母亲的慈爱。
“嫂子,我有些事要出去,我让佟惠陪着你。”我想起另一件事,不禁有些着急。
“你要出去?有什么事吗?让别人代你出去吧。”李秋芬担忧的问道。
“不要紧,这事我自己亲自去一趟。”
“那你怎么出去?要去跟老祖宗禀一声吗?”李秋芬见我一身男装,疑问道。
“我偷偷出去,很快就会回来。我从后门走,不会惊动到别人。”我笑道。
“那。。。小心点,早点回来。”李秋芬见我一切准备就绪,知道拦不住。
“知道了,嫂子,你多保重身体。”

 

 

第 83 章

第八十三章
从后门出去,绕过几条街,就到了赵生租赁的小院子。
杏儿上前敲门,很快就有人为应门。
“姑娘,您来了。”是温丙。
“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响午时分。”他迎着我们进去。
入眼的是赵生、田武还有洛玮,洛玮哥他们两个居然从海外回来了。杏儿早已激动的扑了上去,“二哥,你回来了?”
“是啊,小妹,我们回来了。”田武不胜感慨的回道。兄妹俩极是亲热的说着话。
我看向洛玮,这段日子居然神奇的让他变成熟了,虽说他以前性子就很沉稳,看着比同龄的男孩子更成熟些,但这次却感觉脱胎换骨般,以前还有的一丝青涩一扫而空。整个人温和而又稳重,感觉极有担当的样子,这么看来这段时间经历了很多事情,让他成长了许多。他正朝我看来,我冲他笑笑,他忽然脸一红,头转了过去,这孩子咋了,怪怪的,难道在外面受刺激了?
“好了,好了,都进去坐吧。”赵生劝道。
他借的是间小四合院,小小的,但五脏俱全。进了正房,都落了座,上了茶,才听他们说起前几个月的经历。
原来他们出海后,开始时顺风顺水的,行了一个多月。没想到却在一个月后遇上了狂风大浪,把他们坐的船刮到了一个海岛上,由于船破了好几个洞,不能远航了,只能搭别人的船回来了。只不过不是在广州登陆的,是在扬州上岸的。当他们随着程家的人去程家,没想到听到我们都在长安的消息,担心我们有麻烦,就日夜兼程赶过来,希望能助一臂之力。
没想到来长安,却得知赵生去洛阳办事,正当失望时,赵生第二天就回来了,正好凑到一齐了。
他们虽然说的平平淡淡,我却听的心惊肉跳,在海上遇到风浪,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是丢性命的。还好老天保佑,让他们逃过这一劫。
杏儿的脸也吓白了,听到最后,不住的说,“谢谢老天爷保佑。”
“人没事就好。钱财是身外物,不要放在心上。”我怕他们不自在,安慰道。
田武神秘兮兮的拿出一个小口袋,递给我,“姑娘,您看。”
我狐疑的打开来,哇,居然是一颗颗硕大的红宝石,数了数,有二十六颗。
“这个是哪里来的?”我奇怪的问道。
田武得意的笑道:“我们的船队在海上遇到了一队来自很遥远的海外商团,看到我们家的瓷器木漆器,特别喜欢,非要我们换给他,我开始还舍不得,洛玮作主换了这些东西回来。本想带到南洋各国可以再换其他值钱的东西。幸亏当时东西都换掉了,否则就血无没归,我可没脸回来见您。”
“胡说什么呢?平时我是怎么跟你们说的?命是最宝贵的,东西没了就没了,命可只有一条。记往了,不管发生什么事,先考虑性命,命都没有了,要其他东西有什么用呢?”我怒道。
田武低垂着头听着,杏儿狠狠的瞪着他,不断朝他扔白眼。
“姑娘,他知道说错话了,您就消消气吧。”赵生出来打圆场。
田武陪笑着,给我递茶,“姑娘,我错了。”
我接过来,喝了一口。“很辛苦吗?”
“不辛苦,不辛苦,长了许多见识,原来海是那么的蓝。。。。。。。”他开始滔滔不绝的说起海外的见闻,神采飞扬,眉飞色舞。看来他是很喜欢那种生活,连枯燥无比的海上生活都被他说的生动无比。
我好奇的问道,“那个海岛在哪里?有人居住吗?”
“在东面,有人住的,不过人迹稀少,物产不多,是个小渔村,不过那里盛产蚝,味道很是鲜美,当地人称那里为蚝镜。”田武笑道。
蚝镜?那不是后来的澳门吗?历史文献是从明朝开始记载的,之前的事就不清楚了。我有些好奇,不住的打听澳门前身的情况。
田武虽然奇怪我对这个怎么会感兴趣,但仍一五一十介绍的极为清楚。听着听着,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
“那里能种地吗?”我问道。
“可能不行。那里都是细沙,种不了地吧。”
这样啊,我要细细想想。
“姑娘,这些东西您准备如何处理呢?”杏儿问道。
我看了眼桌上的东西,抬头问道:“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
赵生想了想,道:“可以去换成金条,我们也用不了那么多,这次洛阳那边的产业我都变卖了,现在准备变卖长安的产业,要不,长安的产业留着吧。我看了帐本,很赚钱的,一间铺子的利钱能抵的上我们广州所有的铺子。”
我心里算了算,安史之乱是在十四年冬天爆发的,具体时间我记不得了。那就是说还有二年,这二年内应该还可以赚一点吧。可是人手呢?让谁坐镇这里呢?
“姑娘,如果不嫌弃的话,赵生愿意打理这些产业。”赵生看出了我的为难。
“那先留着吧,过段时间再说,你先管理起来吧。”
“是,姑娘。”
那杏儿和赵生的婚事,怎么办呢?总不能一直拖着,可如果办了,让他们一起住在长安,这妥当吗?就算要办婚事,他们的长辈都不在,也不行啊。可如果要回广州办,一来一回,要整整半年时间。我越想越是头疼,算了,先放一边吧。
我拿起红宝石,道:“这二十六颗红宝石还有洛玮哥的十三颗,洛玮哥,你准备怎么处置?”
抬头去看他,只见他一直呆呆的盯着我,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刚刚他们的话里我没听出什么事啊!
田武捅了捅他,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他才如梦初醒,“这些东西,都给你吧。反正也是你的本钱。”
“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初说好是借给你的,现在我可不好意思收,要不我多拿一颗,就当是本钱吧。”我笑道。
洛玮见我态度极为坚决,也知道我说一不二的脾气,只好点点头。
我让杏儿拿了十二颗过去,剩下的我想了半天,最后决定道,“田武哥,赵生哥,你们跟程家洽谈,让他们卖一艘船给我们。”
“什么?”“什么?”“啊?”那几人被我吓了一跳。
“姑娘,您准备以后都打算走海运了吗?”田武喜上眉梢道。
“我准备在蚝镜建房子,以后也有可能去定居,所以要搬去很多东西,船支是必不可少的。”我说出了刚刚的打算。
“在那里定居?为什么?大唐这么大,哪里都能定居,为什么要去那么偏僻的地方住呢?”田武第一个跳起来。
“我只是打算而已,所谓狡兔三窟,我只是多准备一手。”我笑眯眯的说道。
“可是,可是。。。。”杏儿想反驳,可又说不出所以然。
“就听玉儿的意思吧,她总有她的考量。”洛玮开口道。
“我知道你们担心太偏僻太荒凉,可是人多了就不荒凉,我们可以弄的舒服点。想想,以后我们可以广州住住,再到海岛住住,看看海岛风光,尝尝美味的蚝,多好啊。”
听我这么一描述,众人的眼睛晶晶亮,杏儿笑着点头,“听姑娘这么一说,感觉真不错。那就听姑娘的。”
“那我这些宝石,也用来买船吧,到时我也住到那里去。”洛玮说道。
“这个不急啦,我手头的钱应该够了,你这些留着到时造房子,买东西啊,都要用钱。”
“可是。。。”
“没什么可是,就这么说定了,到时恐怕要麻烦你的事,多着呢!”我盘算着人手,如果赵生留在长安照看这些产业的话,田文就管着广州那二个田庄,赵叔则管着所有的铺子。那开拓的人只有田武一人可选,只是他的个性毛躁,沉不住气,恐怕还要洛玮帮忙,这二人一动一静,相辅相成,我也能放心。哎,又是个头疼的问题。
洛玮见我有所打算,也不再争辩,默默的坐着。
“先去问问价钱,钱我那里还有。变卖洛阳产业的那些钱也可以拿出来用。”我最后吩咐了一声。
急匆匆的商议了一番,就准备回去。洛玮叫住我,“玉儿。。。”
我转过头去,“洛玮哥,什么事?”
洛玮犹豫了半响,田武挤眉弄眼的拉着他们几个退下了。
“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担心的看着他,他脸涨的通红,有些支支吾吾。
洛玮看了我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来。我怀疑的张大眼睛,这是怎么了?有话就直说啊,干吗吞吞吐吐的。又担心的看看天色,已经有些晚了。
“没什么大事,下次再说吧。你自己在里面小心点。”洛玮最后憋出了这么一句。
“知道了,那我先回去,有什么事,跟赵生说,他知道该怎样联络上我们。”我急忙说了这句,就带着杏儿回去了。不知道有没有被人发现,我们偷溜出来呢?

 

 

第 84 章

第八十四章
依旧从后门入,黑叔已经等急了,“怎么会这么久的?”
杏儿陪笑道:“黑叔,有点事耽搁住了,真是对不住。”
黑叔摆摆手,“你们快进去吧,当心有人查觉。”
“谢谢黑叔。”两人急急进去。
幸好别人都以为我在休息,没人发现。茶花从床上坐起来,笑道:“姑娘,你们怎么去了那么久,我睡在这里提心吊胆的,就怕有人进来叫你,揭穿我这个冒牌货。”
“还好没人来,我也挺担心的,在外面也心神不宁的。”我说道。
“别出什么事吧?我们什么时候能走了?”茶花问道。
“快了,应该就在这几日,不过先别整理行李,免得别人查觉。紧要的东西先收好。”
“知道了,姑娘,我们终于可以要回去了。”茶花开心不已,出来这么久了,总算可以离开。
“哥哥回来了吗?”
“大少爷好像不没回来,可能有事耽搁了吧,不过少夫人那里怎么办呢?我还真替她捏了把汗。”茶花这些日子下来,跟李秋芬接触的比较多,对她有些关心。
“我也很担心,真希望能带哥哥嫂子一起回广州。”我怅然不已。
“大少爷或许不行,但少夫人和绵姑娘应该可以试试。”茶花说道。
“你也这么觉得?等哥哥回来后,再和他谈谈,争取带嫂子母女回广州。可是她有身孕了,不知道能不能出远门?”
几人面面相视,都不清楚这个问题。
“可是大少爷怎么办呢?”杏儿担心的问道。
我皱起眉,忧心忡忡,萧以晖恐怕是不会离开萧家的,可是即将到来的安史之乱,他该怎么避过呢?我记得只要在长安洛阳的官员只有三个下场,一个随唐明皇入蜀中,一个是向叛贼投诚,一个就是死。可这三条路都不好走啊!
前一条路,因为唐明皇是偷偷离开长安,所有的官员都被蒙在股里,等上朝的人发现皇帝没来上朝,去宫里探问,才知道皇帝已经连夜出长安城了。有的官员一路追去,历经风霜,还有的人半路被叛贼捉住的。
而第二条路,向叛贼投诚,不仅是遗臭万年的事,而且等唐军收复长安时,所有投诚的官员都被处死了。第三条就不要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