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情小说大全上一章:限时婚宠BOSS大人不可以
- 言情小说大全下一章:大明徐后传
王敦王悦荀灌郗鉴四个“男人”自是不信,但表面上都装作相信了幕僚的鬼话,跟着一起落泪,述说撒币衍昔日的各种好处。
虽说二王当国,羊公无德。但是撒币衍对家族是极好的,好到为了家族而散尽家财,逼得老婆郭氏不得不要陪嫁丫鬟去路边捡粪来贴补家用。
王悦和王敦这两个族人轮番上场,为死去王衍歌功颂德,接风宴在宾主尽欢中结束。
席间王澄一直昏睡,时不时梦呓“拿酒来”!
王敦王悦等人回房休息,叔侄两个小声密谋。
王悦问王敦:“叔父,我看王澄靠不住,但是外面被激怒的巴蜀流民更可怕,他们只晓得我们和王澄都是琅琊王氏的人,并不会区别对待,放过我们。所以我想先派人去建业,要我父亲派一支军队来荆州接人。”
大家都是躲避战乱的流民,他们是中原流民,外头是巴蜀流民,所以王悦他们对流民的痛苦感同身受,王澄要流民投降,又杀了人家,这事做的既愚蠢也没有底线,还使得荆州城陷入了被巴蜀流民包围的境地。
王敦毕竟是长辈,考虑的更多一些,“从幕僚的话里来看,王澄好像被立场所困扰,中原五个行台,江南还有个你父亲辅佐的江南盟主司马睿。王澄目前并没有选择任何一方投靠,所以荆州城是个孤岛。我们要先说服王澄和我们一起投靠江南盟主,许诺给他各种好处和官位爵位,王澄才有可能帮我们回建业。”
王悦反对:“王澄坑杀八千巴蜀流民,丧心病狂,这种人我不屑为谋。如果王澄臣服江南盟主,获得高位,那么城外这些巴蜀流民必定会反噬,与江南盟主为敌,如此内战不断,江南也会乱起来的。”
王敦劝侄儿,“我们先处理一件事,再去考虑另一桩。我们必须哄着王澄,帮我们安全到建业,然后——”
王敦目光一冷,“就杀了王澄,以解巴蜀流民的怨气。我亲自动手杀王澄,你还年轻,不要脏了你的手——不管这个族人如何卑鄙,残杀同族的恶名毕竟不好听。”
☆、第102章 家书
王悦痛恨王澄杀八千俘虏的恶行, 但是从未想过杀了他。在他的认知中, 族人,尤其是王澄还是三族之内的近亲, 政治观点可以不一样,但是杀死对方,他是万万没有想过的。
残杀同族,按照族规,是要被逐出家门的。
看着一脸震惊的侄儿,王敦说道:“王澄名声已经坏透了,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我不是残杀同族,我是为了清理门户,不管你同不同意,我必定会杀王澄。”
王敦性格以倔强闻名,他认定的事情,肯定会义无反顾的做下去。当年大晋首富石崇在金谷园设酒宴,石崇有劝酒的恶习, 命婢女在旁边劝酒,若客人不喝, 石崇就命人砍了劝酒婢女的头, 在座的客人没有不喝的, 唯有王敦, 任由石崇连砍三个婢女, 说不喝就是不喝。
王敦说要杀王澄, 王澄肯定会丧生他手。
王悦赶紧回去,和曹淑他们商议对策,众人听说王敦要杀王澄,王敦的性格,整个洛阳城无人不知,众人都确定王敦肯定会动手。
曹淑面有忧色,“王澄以前在洛阳的时候,并没有如此昏聩残暴,算是个贤德之人。到了荆州,天高皇帝远,无拘无束——如今大晋都亡国了,他肆无忌惮,在荆州当土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权力腐蚀人心啊。可能在他眼里,人命和名声都无所谓了,一切都由他掌控。这样的王澄,还能够被我们说服,去投靠江南盟主、屈居人下吗?”
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荆州是避风港,真的来了,才发现此王澄已非彼王澄,习惯搞□□的王澄未必愿意依附任何一方势力。
这里不是避风港,很可能是个陷阱。
荀灌说道:“我们进城容易,出城难了。”
郗鉴说道:“我借口逛荆州城,出去试一试。”
郗鉴说走就走,但是没能走出去,被幕僚拦回来了,说外头有巴蜀流民闹事,为了保证各位贵客的安全,都待在刺史府里,不要出去。
众人等同被软禁在刺史府。
次日中午,王澄终于酒醒了,刚刚起床,就又设了宴会款待这群逃难的亲戚。
由于长期酗酒,王澄的眼睛和鼻头都泛红,王澄完全把酒当水喝,自斟自饮,一会怀念洛阳的旧时光,一会哭他死了全家的大哥王衍。疯疯癫癫的,脑子不正常。
王澄喝到兴奋时,干脆抽剑在席间跳起了剑舞,还邀请王敦王悦一起跳,以显示收复山河,光复大晋之意。
琅琊王氏老中青三代人齐舞,寒光阵阵。
席间,王敦几次都想乘机在舞蹈中杀了王澄,可是想到王澄一死,他的手下会立刻杀了所有人,只能忍住。
剑舞过后,王澄举杯,邀大家同饮。
王悦递上一封信,说道:“我们已经叨扰堂叔一天了,母亲着急和家人团聚,侄儿给父亲写了一封家书,要父亲派人来接我们去建业,还请堂叔代为转交。”
王澄接过家书,放在一旁,并没有立刻吩咐手下去建业送信,说道:“急什么?侄儿和堂弟远道而来投奔,我这个族人要好好招待,荆州之地富庶,尚有几处可赏玩的风景,等那天我闲下来了,就带着你们去好好玩一玩。”
王悦笑道:“我们不着急,这一路舟车劳顿,我们也需要好好休息,承蒙堂叔热情款待,我们就多住几日——只是父亲尚不知我们母子已经安全南渡,在堂叔的羽翼保护之下了,父亲一定很着急我们的消息,日夜揪心不已。身为人子,让父亲担忧牵挂,便是不孝,还请堂叔将家书转交给父亲,先给他报个平安。”
王悦提出孝道,王澄不好拒绝,遂把家书交给幕僚,“你去安排快马送信到建业纪丘子手中,就说他的妻女还有堂弟王敦皆在荆州做客,要他勿用挂念。”
这话看似温情脉脉,其实是要挟之意,意思是说你老婆孩子还有兄弟都在我手里,你看着办吧!
王敦心中暗骂:这个王八蛋,等我们安全了,一定先杀了你。
表面宾主尽欢,内心互相算计。
宴会结束后,王悦去看病重的“表妹”清河。
清河脑袋上好几个穴位都扎着针,像一个银刺猬,又在昏睡中。
荆州本地的名医,语言不通,不过幸好大夫都是识字的,曹淑在纸上写道:“我外甥女病情如何了?”
大夫写道:“伤了脑子,气脉不通,要每天服用汤药,再配合针灸治疗。多多休息,不要刺激她,心态平和。”
大夫拔针,王悦亲自送大夫出门,还格外偷偷塞了片金叶子给大夫。
王悦深受抠门戎的影响,晓得金钱的力量,昨天大夫第一次给清河看病的时候,他就避着刺史府的看守,给了大夫一片金叶子,今天照样给。
语言无法沟通,金子是通用的。
大夫将金叶子藏进袖子里,匆匆走了。
王悦进屋,看了大夫的医嘱,说道:“王澄变了的事情不要告诉她,以免她多思。”
曹淑叹道:“才出虎穴,又入狼窝。清河知道后肯定又忧心不已,她并非坐以待毙之人,一定会想法子脱身,又要伤脑筋了。我知道的,不会告诉她,就说一切安好,因荆州城外流民太多了,此时不便出城,等你父亲派人来接时,我们再去建业。”
王悦喝多了,口渴难耐,走到案几边自斟自饮,曹淑捂着鼻子,“好大的酒气,坐远点,别熏着清河。”
王悦自觉端着茶壶走开,“王澄非要我喝,我就陪了几杯……”王悦将酒宴上家书和母亲说了。
曹淑听儿子说家书已经往建业送达,居然比刚才放轻松了,“你父亲聪明的很,家书传到他手里,他知道该怎么做,一定会想法子把我们救出去的。”
王悦却没有母亲那么乐观,“建业有雷姨娘,还有三个弟弟,父亲并不差一个儿子。父亲不是那种会被妻儿要挟住的人。”
曹淑有自知之明,晓得丈夫王导并不怎么在乎她这个妻子,但是唯一的嫡子王悦对丈夫而言,三个庶子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他。
曹淑笑道:“你就是从小被父亲给惯坏了,天下当儿子的那个不对是父亲俯首帖耳,一点都不敢违背?你倒好,你和他下棋,非把他打的落花流水,一点都不顾忌他这个当爹的面子。他一点都不生气,还笑着提醒你,说‘你应该还记得我们是什么关系吧’,他想要你给个台阶,算和局,你不听他的,继续下棋,逼得他弃子认输才罢。在他眼里,你这个嫡长子最重要。”
王导对王悦当爹一样宠着养,真是掌上明珠,从不用父亲的威严压儿子,但是王悦因母亲和父亲之间冷淡的关系,天然同情母亲,而疏远父亲。
所以,曹淑提起父子之间温情往事,并没有打动王悦。
王悦淡淡道:“且看父亲收到家书后如何应对吧。王澄变了,谁知父亲变了没有?”
王澄以前可不敢把族人软禁在家里当筹码。
此言一出,连曹淑也开始自我怀疑,王导会变吗?
一路逃难,见惯各种尔虞我诈,反目成仇,如今困在荆州,曹淑对人性也不敢乐观了。
荆州到建业,顺着长江走水路即可,日夜兼程的话,王澄说信使差不多十天能带来王导的回信,要客人们安心在荆州游山玩水。
众人那有心情玩乐?不过是配合王澄演戏罢了。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大夫每天三次给清河针灸治疗,清河精神每天都在转好,不像以前那种动不动就头疼欲裂,精神萎靡不振。
这一天,众人去游羊祜山。曹淑借口妇人家不好抛头露面,一人在府里陪着清河(荀灌一直以男子身份示人,目前自称是曹淑的外甥曹猛……)。
曹淑看着大夫给清河施针,治疗结束之后,曹淑又偷偷塞金叶子,用刚刚学到的荆州话说道:“辛苦大夫了。”
大夫一听,很是惊讶,这个洛阳来的贵妇人居然学蛮夷之地的语言。
曹淑一笑,提笔写道:“就会这一句,是府里的管事教的。”
大夫施了一礼,袖着金叶子告辞。
丫鬟将熬好的药端过来,曹淑用手腕试了试温度,放到可以入口了,才喂给清河。
清河忙道:“我有手有脚的,不用劳烦夫人。”
曹淑心疼女儿,受了那么多的苦,脑子至今还未康复,她从未尽到当母亲的义务,如今正好乘着这个机会补偿,说道:“我愿意,听话,把药喝了。”
清河看着黑黑的药汁皱眉头,“夫人一勺勺的喂,喝得慢,我自己抱着药盏一饮而尽,来个痛快的。一天喝六次药,把药当饭吃,我呼吸都是药味。”
曹淑只得把药碗给她,清河喝完,给她嘴里塞一块糖解苦味。
清河含着糖,“也不晓得母后现在怎样了。”
荆州偏远,闭目塞听,此时曹淑他们还不晓得羊献容已经成为汉国的中山王妃。
曹淑说道:“刘曜说话算数,你母亲性命无忧,其他的,等我们到了建业安顿下来,再派人潜去汉国平阳慢慢打听。”
清河嚼着糖,突然左边太阳穴一抽一抽的,像是被斧头砍了一刀,半边脸都疼僵了。
曹淑忙道:“又头疼了?我去把大夫叫来。”
清河疼得冷汗直冒,不想要曹淑担心,生生忍住了,“不打紧,过阵子就好。”
曹淑看着清河一滴滴冷汗,那里舍得?连忙叫丫鬟去把大夫找来。
可是不知为何,可能是丫鬟偷懒,没在外头伺候,曹淑叫了好几声,都没有人应答。
大夫就住在前面的院子,随时待命。
没有丫鬟传话,曹淑没得办法,只能亲自去前院请大夫。
清河头疼欲裂,紧紧抱着床柱子,手背的青筋都一根根凸出来了,她恨不得用头撞柱来止痛。
正痛的天昏地暗时,吱呀一声,门开了。
清河觉得纳闷,从之前几次传大夫的经验来看,从这里到前院往返起码一炷香时间,曹淑前脚刚出门,怎么后脚大夫就来了?
清河定睛一看,来者不是大夫,也不是曹淑,却是此时应该在羊祜山和王悦他们一起游玩的荆州刺史王澄!
清河一惊,连忙下床行礼,“晚辈曹华,见过王大人。”
王澄说道:“抬起头来。”
清河缓缓抬头。
王澄向她一拜,“荆州刺史王澄,拜见清河公主。公主殿下,如今大晋灭国,山河破碎,中原大地群雄并起,短短两个月,就建了五个行台,立了四个皇太子。这还不算江南盟主司马睿。”
“微臣是大晋册封的荆州刺史,自然只能听大晋的,这些行台、太子、还有所谓盟主都是自封的,微臣只忠于大晋,微臣并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大晋虽灭,但清河公主乃是先帝唯一嫡出血脉,血统纯正,是那四个皇太子不能比的,微臣愿效忠公主殿下,建立荆州行台,请公主下诏书,号令天下军队汇聚荆州,一起北上勤王。”
☆、第103章 为了羊公
此时王澄目光清明, 淡定自如, 眼神里满满的野心,那里有半点烂酒鬼的样子?
人生如戏, 全靠演技。
王澄听说王敦王悦他们来到荆州城投奔,他不晓得是真逃难投奔,还是江南盟主和纪丘子王导设下的圈套,想要把堂哥王敦和妻子弄到荆州来试探他是否愿意跟随江南盟主司马睿。
王澄不好直接拒接王敦等人,于是将酒浇在自己身上,装作喝多了。
在拜驸马王敦时,王澄还故意栽倒,差点给王敦磕头,演的太像了,把众人都骗过去。
王澄要查明这些人的底细,对曹淑突然冒出来的两个外甥有了兴趣。
曹猛(就是荀灌)倒也罢了,病重的外甥女曹华根据丫鬟的描述来看,相貌气质高贵出尘,且根据周围监视人的观察, 所有人,包括驸马王敦都对曹淑的外甥女很是尊重。
王澄怀疑病重少女的真实身份贵不可言, 况且纪丘子夫人曹淑在洛阳的时候经常出入宫廷, 犹如进出自己家门, 清河公主甚至时常去永康里王家夜宿。
王澄怀疑少女就是清河公主, 但是少女住在内宅, 且纪丘子夫人一直陪着他, 他一个当小叔子的不方便进出嫂子的卧房,于是就使出调虎离山之计。
表面上,带着王敦王悦他们去羊祜山游玩,他借口喝醉了,在山中别院睡觉,其实偷偷下山回到刺史府,命令所有的丫鬟走开,然后命令大夫给少女施针做治疗的时候,偷偷动些手脚,让少女病情突然加重,头疼。
没有丫鬟传话,曹淑必然会自己去前院请大夫,房间就只有清河一人了。
清河时常去琅琊王氏聚居地永康里玩耍,所以王澄认识她。
清河虽然因中了毒而且路途劳累瘦了许多,但大体的相貌不会变,
王澄确定清河身份后,简直狂喜万分。
大晋亡国,群龙无首,中原五大行台和江南盟主都伸出橄榄枝要招揽王澄,将荆州这一块肥肉吞下。
但是王澄自从当了荆州的土皇帝,尝到了独/裁的滋味,说杀就杀,生杀予夺,这种感觉令人上瘾,他怎么可能甘心屈居人下,受到别人差遣?
有了独一无二的先帝唯一血脉清河公主当傀儡,成为精神领袖就不一样了!
王澄遂拜清河为主,建立荆州行台。从血统上看,荆州行台的领袖清河公主最纯正。
王澄有个儿子,尚无妻室,将来要清河嫁给儿子,生下子嗣,王澄就能长长久久的控制荆州行台。
多么完美的计划!
王澄简直要为自己的机智鼓掌呢!
为了让清河安心养脑子,曹淑等人一直瞒着她关于王澄变了的事情。
但清河是何等聪明之人?
王悦他们今天去游羊祜山,她的头疼病突然发作、曹淑莫名其妙消失了、王澄双目中掩饰不住的野心,清河顿时明白这一切都是王澄的阴谋,想要挟公主以令天下。
不能着急,尚不知曹淑的安危。
清河从十二岁就开始玩宫斗朝斗了,经历过八王之乱,什么场面没见过?
当即镇定下来,说道:“之前隐瞒身份,是因我病了,外头巴蜀流民围城,我怕泄露身份,会给刺史大人带来麻烦,所以干脆隐蔽真实身份,希望刺史大人不要介意。”
王澄见清河如此配合,很是高兴,“公主答应下诏了?”
清河说道:“那是自然,我们虽然丢了中原,这不还有江南吗?还有很多像刺史大人一样效忠大晋的臣子。只要我们团结一致,还愁不能光复中原,把洛阳抢回来?”
清河眼圈一红,“我的母后被掳到了汉国都城平阳,我日夜思恋她,总有一天,我会亲自迎接母后回洛阳。王刺史,你会帮我的对不对?”
王澄欣喜若狂,“微臣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光复中原,重建晋室。”
清河也很激动,“你们琅琊王氏跟帮我,何愁不能光复中原。纪丘子夫人最近也是这样安慰我的,她人呢?”
被我骗出去了。王澄说道:“她叫大夫去了,马上就回来。”
清河说道:“这一路逃亡,驸马王敦和纪丘子世子王悦皆忠心护主,是我要他们隐瞒我的身份,王刺史可不要怪他们啊。”
王澄听了,只是叹气,“公主啊,你被这伙人给骗了。”
清河故作大惊:“此话怎讲?他们明明都是大晋忠臣啊,这一路护送实属不易。”
王澄骗她,“他们不是为了保护公主,而是为了公主的血脉。公主乃先帝唯一的骨血,嫡长子生的嫡出公主,中原五大行台四个所谓皇太子,都是旁支。王敦王悦他们是为了奇货可居,先把公主骗到江南建业去。”
“纪丘子王导是江南盟主司马睿的大军师,王敦是纪丘子亲堂弟,他们堂兄弟从小关系就好。纪丘子夫人和世子当然也是支持自家人。江南盟主只是旁支宗室,血统不正,但是若得了清河公主您,就弥补了江南盟主的短处。他借着公主的威信号令天下,去建业集合,起兵光复中原,由此操纵军队,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势力强大,巩固了地盘,到时候公主就会沦为联姻的工具,赐给功臣的儿子们,以笼络住臣子。”
“他们目的不纯,其心可诛啊!公主莫要被他们的假恩假义给蒙骗了。”
这才是你自己的打算吧!清河心知肚明,嘴上却说道:“是真的吗?太可怕了!我……我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这些,我想当面问一问纪丘子夫人,她是否在骗我。”
清河要保护曹淑。
王澄说道:“纪丘子夫人当然会否认,公主不要信她。”
清河耍起了公主脾气,“信不信是我的事,见不见,也是我的事情。王刺史既然宣布效忠于我,建立荆州行台,为何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能满足?”
王澄现在要哄着清河,只得答应,“这个房间太简陋了,不配公主的身份,还请公主移驾正院,微臣已经将正院腾出来的,以迎接公主大驾,等公主安顿下来,微臣就命人传唤纪丘子夫人。”
清河又问:“那么驸马王敦和纪丘子世子王悦他们人呢?”
王澄说道:“他们在荆州插翅难分,微臣会好好软禁他们,作为人质,以此来牵制江南盟主。我们要以这些人来逼江南盟主归顺荆州行台,纪丘子是江南盟主大军师,他最珍惜王悦这个嫡长子,他会说服江南盟主对公主效忠的。”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曾经“落落穆穆然也”的君子王澄,居然无师自通,成为了野心家和阴谋家。
清河假装相信王澄的鬼话,说道:“好,我听王刺史的。不过,他们一行人毕竟对我有救命之恩,我要他们都活着。”
王澄说道:“这是自然,他们都是我们琅琊王氏的族人,微臣不会杀同族的。”
清河坐着羊车,搬到了正院。
刚刚到正院,外头就传来纷乱的脚步声,幕僚狂奔而来,道:“刺史大人,不好了!巴蜀流民又开始叛乱,已经进城往刺史府方向杀过来来了!”
王澄不信,吼道:“胡说!不可能!荆州城墙防卫经过羊祜十年修理,比洛阳城还坚固,这群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攻到城里来?”
幕僚说道:“不是巴蜀流民攻进荆州城,是荆州百姓——不,是内鬼反水,杀了我们的心腹,故意打开城门放巴蜀流民进来的,条件就是只杀刺史大人,不骚扰荆州城。”
原来,荆州百姓早就不满王澄的独/裁专横,加税加赋等等恶行,折腾当地人不能过安生日子,荆州城这一年经济萧条,荆州人早就想赶走这个洛阳伪君子了。
所以,当城外巴蜀流民要杀了王澄,为冤死的八千同乡复仇时,荆州人和巴蜀人一拍即和,联手消灭共同的敌人王澄。
王澄刚刚建立荆州行台的美梦立刻遭遇残酷现实的毒打。
“快!”王澄慌忙上马,带着他的儿子还有清河一起跑,“我们快撤!找个地方东山再起便是!”
荆州人反抗,勾结巴蜀人进城,这里不能再待了,反正手中有了清河公主,随时都可以招募新人入伙。
清河被裹挟,身体又虚弱,反抗无用,只得任凭被人塞进马车里逃跑,离开刺史府。
且说曹淑去前院找大夫,扑了个空,说是在另一处院子,曹淑去寻,依然不见人,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连忙赶回去,发现清河不在卧室,人走楼空。
曹淑大急,正要呼唤清河,大夫来了,手里举着一张纸,写着:“我是逼不得已,在女孩的穴位做了手脚,她才会突然头疼,跟我走,外头巴蜀流民进来了,会杀光刺史府所有人。我带你们去安全的地方。”
曹淑震惊,不知该不该相信这个大夫,几片金叶子就能收买大夫吗?
大夫急忙写到:“为了羊祜。羊公祠堂里的理事告诉我,你们是羊公的后人,刚到荆州就去祭拜羊公,羊公对荆州有恩,我们要保护羊公的后人。”
☆、第104章 穷追不舍
荆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三国时代,长江以南叫南荆州,属于东吴。长江以北是北荆州, 属于魏国, 羊祜出任北荆州刺史时, 从来不会掀起战争, 他一个搞军事,发誓要统一南北的人,居然是以关注民生为主。
镇守在这里的军队也实行屯田制,自给自足, 从来不向荆州百姓征粮食, 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 在羊祜治理的十年里,可以说是得到了重生, 所以荆州百姓用他的名字来给山川命名。
不仅仅在北荆州,羊祜在南荆州也很有名气,南荆州的猎户或者军队打猎,受伤的猎物跑到北荆州, 羊祜都会命令守军将猎物给南荆州的人。
当时镇守南荆州的将军是陆抗(就是前文八王之乱部分再也看不到华亭鹤唳陆机陆云兄弟的祖父),陆抗生病了, 羊祜命人送来药材, 手下要把药材扔了, 说可能有毒, 但是陆抗却要留下, “羊公是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
羊祜的品德连对手都信任和为之钦佩,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具备魏晋风骨的名臣。
羊祜一生,无子无女,把荆州百姓当成子女来呵护,很多南荆州的人偷/渡到北荆州来生活,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使得饱受战争之痛的荆州百姓视羊公再生父母。羊祜结束任期回到洛阳后两年就病逝了,消息传到千里之外的荆州,百姓莫不痛哭,自觉为羊公服丧守孝,甚至为了避讳“祜”字的发音,而从此把户称为门。
人们去羊祜山登高哭泣,立下坠泪碑,让后代子孙们牢牢记住羊公对荆州的恩德。
结果去年王澄成为荆州刺史,暴戾无道,到处收刮民脂民膏,荆州百姓莫不痛恨,再加上王澄来自琅琊王氏,他的亲哥哥王衍和堂哥王戎总是贬低污蔑羊祜,导致“二王当国,羊公无德”,羊祜在荆州就像神一样的存在,诋毁羊祜,就是侮神,荆州百姓更加讨厌王澄。
巴蜀流民的领袖杜弢乘机利用荆州和王澄的矛盾,提出荆州人作为内应,打开城门放巴蜀流民进去攻打刺史府的计划。
荆州百姓对王澄恨之入骨,答应了杜弢的提议,杀了王澄的心腹,开门迎接巴蜀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