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情小说大全上一章:限时婚宠BOSS大人不可以
- 言情小说大全下一章:大明徐后传
当马车行驶到刘曜的营帐里,侍卫打开车门,要帝后下车时,看到梁皇后额骨开裂,满脸都是血的倒在马车里,永嘉帝跪在妻子身边,抚尸大哭,“皇后!我的皇后……触壁殉国了!”
☆、第97章 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永嘉帝自导自演一代贤后以身殉国。
不过到了天亮,梁皇后脖子上可怕的青黑色根本藏不住, 一看就是死于非命, 永嘉帝依然哭得伤心欲绝,刘曜看了, 心下发寒:这个亡国之君太可怕了。
羊献容和潘美人听到梁皇后惨死丈夫之手的真相,也是一阵无语。
诚然,她们恨透了梁皇后, 但是心下对这个惨死的亡国之后生出些许同情。
潘美人骂道:“殉国殉国,他为什么不去死!大晋亡在他手里一点都不意外,这个败家子亡了国, 连结发妻子都不放过,真是狠毒无耻之极!”
自打出了皇宫, 羊献容就一直呆滞不说话, 听到梁皇后的死讯,她才有些许反应,潘美人拍着她的手, “你莫要被梁皇后所谓殉国带偏了, 这那里是殉国, 分明是谋杀。”
羊献容反握住潘美人的手,“不提他们了——你说清和他们现在跑到那里了?”
提起清河, 羊献容眼里如死灰复燃般, 升起些许生机。
三天后, 洛阳城成为一座死城。
财富全部抢空, 活人要么跑光, 要么杀光,城里的活物只有老鼠和蟑螂。
昔日繁华的铜骆街上,标示性的铜骆驼满是干涸的血迹和铜锈,所有商铺都没有门窗,就像掉了牙齿的老头老太太。
洛阳城二百二十个里坊空无一人。
这场大劫难发生在永嘉年间,所以叫做“永嘉之乱”。
和永嘉之乱同时进行的,就是永嘉南渡。
中原百姓看见昔日天下脚下洛阳城的人们齐齐拖儿带女的往南迁徙,晓得大晋真的要亡了,也跟着大迁徙,这是有史以来规模空前绝后的人口大迁徙,其南迁的人数达到百万之多。
有普通百姓,也有士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琅琊诸葛氏等等家族纷纷南迁,从此以后,中原文明正式传入江南,有形的如财富,无形的如文化、礼仪、农具、农业工业技术等等皆通过迁徙的方式到了江东。
江东,这片被称为“蛮夷”的地方被输血,就像武林低手无意中得到了武功秘籍,练了洗髓经,脱胎换骨,成了武林盟主,绽放出新的文明。
江南文明由此诞生,发展壮大,后来甚至赶超了中原文明,上演蛇吞象。
这次人口大迁徙,史上称为“衣冠南渡”。
后世人看史书,只晓得衣冠南渡、民族大融合、江南文明萌芽崛起等等名词,但是这些简单词汇背后,字字皆是血与泪。
且说刘曜和王弥争夺皇宫开打,双方皆损千人以上——这个伤亡数字比打大晋正规军的战争还要多,事情闹大了,两人都不好向皇帝刘聪交代,于是乎,两人成了死你我活的仇人。
呼延晏因被王弥抢了七成财富和掰断两根手指头之仇,暂时站在刘曜这边,口口声声说是王弥先动的手!
皇帝刘聪的母亲是呼延太后,呼延晏是太后家族的人,算是刘聪的表哥,所以呼延晏的证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
王弥气啊,“你放屁!明明刘曜杀的大汉军人最多!他才应该对内讧之事负责!”
呼延晏指骨刚刚接好,连忙躲到刘曜身后,“是你先动的手,要杀了刘曜抢功劳、抢俘虏的大晋皇帝、国玺、独占皇宫的财富。刘曜为了自保,才不得不反抗的!”
王弥依然是土匪逻辑,“就我一个人抢了?刘曜分明抢的更多!既然都是抢,谁比谁高贵?谁比谁忠诚?”
刘曜说道:“我今日就启程回平阳(汉国都城),所有的财宝、大晋的皇帝、国玺我什么不留,全部献给皇上。”
刘曜说的出,做得到。反正皇帝刘聪是他二哥,会帮他养着手下军队、
但是王弥不一样啊,他就是貔貅,只进不出,要他吐出来比要他死还难受。
如果刘曜回平阳献出财富和俘虏,加上呼延晏作证,我轻则贬官,重则处死——反正现在大晋已经灭亡了,汉国横行中原,皇帝刘聪过河拆桥,八成会杀了我!
既然如此,老子还效忠汉国作甚?
我如今抢了那么多东西,能够自给自足,还不如回到老家青州去,占地为王,岂不快活,何必回去受刘曜这厮的鸟气!
王弥本就是中原人投靠了汉国,现在再次判出汉国也就不意外了。
说走咱就走啊,王弥当即命令手下大军往青州方向开拨,居然在打了胜仗之后,叛出汉国,跑了!
呼延晏见王弥跑了,连忙煽风点火,怂恿刘曜乘胜追击,“王弥心虚,将军何不乘机将其一举歼灭,灭了大晋,俘虏帝王,献上国玺,再加上平定王弥叛乱,四项大功劳加在一起,将军这次恐怕封王啊!”
刘曜因是养子,而一直没有封王。
刘曜对呼延晏的打算心知肚明,笑道:“功高震主啊,这个平乱的功劳还是让给呼延将军吧,顺便报断指之仇。”
呼延晏但笑不语:你以为我不想?我是打不过王弥这个疯子啊。
刘曜拍了拍呼延晏的肩膀,“这次多亏了呼延将军帮忙,才能逼走王弥,否则我在皇上那里不好交代。”
呼延晏说道:“咱们是一家人,这个王弥是中原人,早晚会背叛我大汉国。不是咱们逼他走的,是他自己要走——刘将军真的不追了?万一王弥将来反咬将军一口怎么办?”
刘曜神秘一笑,“你放心,我已经安排下去了,王弥会死在另一个人手里,他没有机会在皇帝面前告状的。”
呼延晏忙问:“谁?”
刘曜卖了个关子,“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洛阳城已经是一座死城了,没有守城的价值,刘曜和呼延晏遂点了一把火,撤出洛阳,回都城平阳。
刘曜回平阳之前,秘密修书一封,命亲信快马加鞭,送到了正在赶往洛阳的石勒手中。
石勒因阻截东海王王衍等大晋主力而被缠住了,没能及时赶到洛阳分一杯羹。
石勒接到刘曜的信件,刘曜说很抱歉啊老兄,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洛阳城已经被我们瓜分殆尽,只有蟑螂老鼠留给你了。
但是,第一个攻进洛阳城的是呼延晏,他把洛阳抢的差不多了,打算攻进皇宫继续抢的时候,土匪头子王弥赶到,瓜分了呼延晏七成财富,还有两根手指头。
而我最后才到,我只抓了大晋皇帝皇后和传国玉玺,还有皇宫一些财宝——这些我私人分文不取,都是献给皇帝的。
所以,你可能听说我,呼延晏,王弥三人瓜分洛阳的传闻,但实际上,王弥抢的最多,他才是最大的赢家。
我为什么给你写这封信呢?
是因为王弥为了抢我的东西,和我打了一架,死了不少人——我们和大晋开打的时候都没有死过这么多人,呼延晏指责王弥贪财,不惜屠杀同袍,王弥害怕被皇帝责罚,干脆带着军队跑到他老家青州去了!
所以……你懂我的意思吧?
老弟,我只能说到这了。
石勒本来因自己迟到了,连口汤都没得喝而懊悔——老子干嘛费力不讨好的去全歼大晋主力,把王弥他们推到高墙下砸死?
仗是老子打的,功劳全是别人的,我不服!
石勒接到刘曜的来信,他当然懂得刘曜的意思——就是去抢最有钱的王弥。
因为王弥已经叛出了汉国,所以杀了王弥,抢了他的财富,也不会被皇帝责任,因为我是为了大汉国平定王弥之乱。
石勒当即吩咐军队,“我们不去洛阳了,我们改道去通往青州的必经之路。”
果然,石勒在半路发现了王弥军队的行踪,王弥的队伍有很多车马,全部装满,一看就是收获颇丰,要回老家占山为王了。
石勒派了亲信给王弥送信,说你受委屈了,刘曜和呼延晏合起伙来欺负你,我替你打抱不平啊,你是中原人,我是羯族人,刘曜和呼延晏血统纯正,都是匈奴皇族人,所以我明白你的苦衷。
你被逼出汉国,我也不想效忠汉国了,我们外族人打下的江山,功劳和赏赐全是匈奴自己人,凭什么?
所以,我愿意追随王大将军,咱们一起去青州,强强联手,这样就不怕汉国来讨伐咱们了。
你来我的大营吧,我们一起商量联手的事情。
石勒的信引起了王弥的共鸣,对此深信不疑,遂来到石勒的营地,两人把酒言欢,喝到最酣时,石勒摔杯为号,埋伏在四周的刀斧手齐齐现身,当场砍死了王弥!
王弥居然就这么死在了石勒手里……
石勒提着王弥的人头,一下子接管了王弥所有的军队和财富。
石勒怕回到汉国后,会被迫吐出来强占的军队和财富,干脆也不回平阳了,以扫荡的借口,长期盘踞在外头,成了一方霸主,表面上臣服汉国,其实一直在扩大自己的势力。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且说刘曜大获全胜,回到平阳,将大晋皇帝和国玺献给皇帝刘聪。
刘聪问:“不是还有个寡妇羊皇后吗?怎么不见她?”
刘聪是个色胚,他称帝之后,一口气封了六个皇后,宫里还有数不清的嫔妃,久闻大晋的羊皇后有倾国倾城之色,他一直盼目睹羊献容真容呢。
刘曜笑道:“这次平定大晋,臣弟什么赏赐都不要,只要这个寡妇。臣弟一直没有娶妻,从今以后,没有什么大晋皇后,有的只是臣弟的夫人。”
刘聪见大晋皇帝和国玺都到手了,如果这点赏赐都不肯给最大的功臣,恐怕要寒了将士的心,于是大手一挥,“一个老寡妇而已,无所谓,你拿去便是,朕还要给你封王,就封你为中山王吧!”
刘曜跪地,说道:“多谢陛下,还请陛下封臣弟的夫人为中山王妃。”
刘聪说道:“那是自然。”
刘曜指着目瞪口呆、已经被刘聪封为会稽郡公的永嘉帝司马炽,说道:“会稽郡公刚死了老婆,陛下得想法子安慰一下郡公。”
皇帝刘聪当即把自己后宫里一个玩腻了的嫔妃赏赐给了永嘉帝,“以后就要她来伺候会稽郡公的枕席吧。”
永嘉帝大喜过望,跪地说道:“微臣有艳福了,谢陛下龙恩!”
☆、第98章 中山王妃
昨天抱着“殉国”梁皇后的棺材哭得像个泪人似的, 卖深情亡国之君的人设, 今天就得抱得新欢归家?
刘曜顿时开眼了, 他本以为永嘉帝会拒绝呢, 然后乘机进“谗言”,说永嘉帝不听话, 怂恿皇帝刘聪杀了永嘉帝——永嘉帝是如何虐待羊献容的,刘曜一点没忘记,他这个人记仇的很,尤其是面对威胁羊献容的人,更是睚眦必报, 怎么可能放过永嘉帝?
只是永嘉帝对皇帝刘聪还有用处, 不能死在刘曜手里,不方便动手罢了。
可是永嘉帝根本不上当, 他得了新欢,欢天喜地跪地谢恩的样子, 比三国时期蜀帝刘禅那句著名的“乐不思蜀”还没有节操。
人不要脸, 天下无敌——是因为他的对手不是刘曜。
刘曜必定是要弄死永嘉帝的!
一计不成, 又生一计, 刘曜在庆功宴会和皇帝刘聪私聊,揭秘了梁皇后的真实死因。
刘曜说道:“……会稽郡公这个人深不可测,心狠手辣, 臣弟觉得他并非真的臣服我大汉, 而是隐忍负重, 以图东山再起。”
皇帝刘聪听了, 也是一惊,说道:“我且再试探他一下。”
次日,刘聪又开宫宴,专门邀请大晋投降的臣子们赴宴,席间,皇帝问降臣们中间地位最高的会稽郡公司马炽:“当年你还是藩王的时候,朕曾经去洛阳拜访过你,你我交流了各自写的乐府诗歌,我们还比箭法,我射中十二箭,你射中了九箭,这些事情会稽郡公还记得吗?”
永嘉帝恭恭敬敬的说道:“臣一直记得,只恨臣当年有眼无珠,没能认出陛下真龙天子的真身,惭
愧啊。”
这话说得,刘曜天下第一舔狗的桂冠都要让给永嘉帝,这番侮辱还能舔下去!
皇帝刘聪都不晓得永嘉帝是心思深呢,还真的就是骨头太软?
刘聪决定再试探一次,问道:“你们大晋本不该亡的如此之快。若不是你和东海王司马越起内讧,临阵时突然宣布东海王是叛徒,动摇了军心,大晋的绝对也不至于溃不成军。你们司马家的人为什么总是要骨肉相残,没完没了呢?”
这句话简直诛心了!
被刘聪干掉的亲大哥刘和:二弟就是欺负我这个死人不能开口说话,他们司马家自相残杀,我们老刘家还不一样!我的人头就是你砍下来的,我的帝位也是你夺走的!
谁知永嘉帝一点都不脸红,还对着皇帝刘聪一拜,“这是因为老天爷都觉得这天下应该属于大汉,所以摧毁了大晋司马氏的皇室,要我们司马氏互相残杀。如果我们司马氏家族像大汉的刘氏家族一样团结友爱,那么,皇帝陛下如何能够得到天下呢?”
此话一出,别说皇帝刘聪了,就连在座的各位大晋降臣都面有愧色,低头看着酒杯,恨不得把耳朵给剁了!
这究竟是个东西当大晋皇帝?太丢人现眼了!
皇帝刘聪命人扶着永嘉帝下去更衣,回来的时候,永嘉帝居然脱了朝服,缠着奴婢的衣服!
不仅如此,永嘉帝手里还端着一壶酒。
皇帝刘聪指着宴会上的大臣们,“这些都是你以前的臣子,以前他们伺候你,今天你伺候他们,如何?”
大臣们哗然。
永嘉帝说道:“尊旨。”
言罢,真的端着酒壶,挨个给每个大臣添酒去了!
有的大臣沉默不语,有的大臣叹气,有的大臣抱着永嘉帝手里的酒壶痛哭流涕,“陛下……莫要再受如此侮辱了,快跟随梁皇后早日殉国吧!”
永嘉帝那里肯死?将酒壶从大臣手里抢了回来,“别哭了,你这是要害死我啊。”
皇帝刘聪见永嘉帝如此能忍,必有所谋,酒宴结束后,赐了永嘉帝鸩酒。
刘曜亲自给永嘉帝送行,端着鸩酒。
永嘉帝慌了,“不……不可能,我这么听话乖顺,皇帝不会杀我的。”
刘曜笑道:“就是因为你太听话了,听话不像是真的听话,势必会惹皇上怀疑。哪怕你做出一点点的反抗,都不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可是你这个人就是喜欢把事情做得太绝,你为了虚荣,为了所谓名节,杀了发妻。所以,你到底是软弱还是心狠呢?”
“皇帝会觉得,你对发妻狠,对自己可能会更狠,你一切乐不思蜀的行为,都会被误认为是忍辱负重,将来想要翻身,所以,皇帝不会留你这个隐患在身边,上路吧,跑的快一些,说不定还能追上你的发妻。”
永嘉帝怎么也没想到,他强行要梁皇后“殉国”的结果,居然是害了自己被大汉皇帝忌惮!
害人终害己。无论他如何卑微,如何隐忍,豁出去脸面跪舔皇帝刘聪,最终还是逃不过被杀的命运。
心有不甘的永嘉帝被人强行灌下鸩酒,亡。
且说另一边,羊献容和潘美人搬进了中山王府邸,刘曜谎称他在阵前刚娶的清河公主在护送到平阳途中被大晋的残军给救了,不知所终,所以无人追究清河公主的下落。
羊献容迟迟没能等来女儿安全到江南的消息,却等到了皇帝刘聪赐婚,并将封她为中山王妃的消息!
“不可以!”羊献容怒道:“你带我来这里的时候,可从未说过要嫁给你。”
刘曜心道:我就是想娶你,我做梦都想娶你。心中如此想,嘴上却说道:“我若不娶你,你就要委身皇帝了。他要召见你,你这么美,他定不会放过的。我这个二哥好色,他有六个皇后,两个上皇后,两个左皇后,一个右皇后,还有一个什么中皇后,一个个都佩授皇后印,我一下子有六个二嫂,你说可笑不可笑?”
“我娶你,是为了保护你啊。皇帝虽好色,但从不染指兄弟和大臣的妻子。赐婚的圣旨就快到了,你配合一下。”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权宜之计,不得不如此了。”
羊献容踌躇片刻,说道:“我不会接旨,也不会向汉国的皇帝屈膝下跪。”
刘曜拍着胸脯,“你放心,我有办法,一切交给我来应付。”
赐婚圣旨到了中山王府。
管家引着赐婚的天使到了府里,却不见刘曜。
“我们王爷……可能在忙。”管家把天使带到书房,敲门,“王爷,天使来了,请王爷和王妃出来跪接圣旨。”
过了一会,吱呀一声,门开了,刘曜光着膀子,只穿着裤子,可能是太过匆忙,裤子腰带都没系,松垮垮的挎到了胯骨上挂着,仗着臀部足够翘,才不至于掉下来。
不仅如此,刘曜的胸脯还有几道明显的抓痕,一道道新鲜的血口子,很是醒目。
天使一愣,“中山王您这是……”
刘曜:“哦,被猫抓了。”
管家掩面。
天使是个太监,此时也晓得是怎么回事了,心想这中山王也太猴急了,大白天的……天使轻咳两声,说道:“皇上有旨,请王爷和……泰山羊氏女接旨。”
刘曜说道:“劳烦公公稍等。”
刘曜转身,露出挺翘如珠穆朗玛峰的臀线,啪的一下关门。
刘曜走进书房里面的用来小憩的卧房,羊献容见他衣冠不整的样子,简直辣眼睛,连忙转身背对着他。
刘曜说道:“你抓的还不够狠,劳烦你打我两巴掌。”
羊献容只得挥手,啪的一下一耳光扇过去。
刘曜觉得被蚊子了一口,一点都不疼,一照镜子,脸上一点痕迹都没有。
“算了算了。”刘曜说道:“你仔细手疼。”
说完,刘曜啪啪两下,自己打自己,蒲扇似的大手扇过来比板子还厉害。
刘曜的左脸右脸顷刻间有了微红的手指印。
羊献容看呆了。
刘曜再照镜子,很是满意,说道:“我去去就回。”
刘曜开门,这次脸上也挂了彩,而是明显的人类手指印,猫绝对打不成这个样子。
刘曜说道:“我夫人身体有些不舒服,卧床休息,就由我一个人来吧。”
天使心想,这屋里头得闹成什么样子,女人都下不了床了……
总不能把中山王妃拖下来床来,天使只得宣旨,刘曜接旨之后,穿了衣服,独自进宫谢恩。
皇帝刘聪见杀神刘曜脸上两个巴掌印,又气又好笑,“中山王从军至今,都没受过这么严重的伤
吧。”
刘曜心想:有的,她女儿清河公主捅过我,差点捅破了我的肾。
刘曜假装听不懂:“一点皮外伤而已,不碍事。”
皇帝刘聪已经从太监那里得知刘曜白天开门时那不堪入目的一幕,“你一直不娶,朕还以为你有什么……不一般的癖好(好男风),既然娶了妻,就好好过,生儿育女,都是王爷了还打光棍,连老婆都没有,以后还敢投靠我们大汉?”
刘曜乖的很,说道:“皇上教训的是,臣弟以后都改了。”
皇帝刘聪惊讶的发现桀骜不驯的刘曜居然亡国皇后驯服的服服帖帖的,果然英雄难过美人关!
这对皇帝而言是好事,因为刘曜从此不再是孤家寡人,有了软肋的人朕才能放心的用嘛。
刘聪对刘曜的表现很满意,但是心里不免对羊献容有了遐想:什么样的美人才能笼络住刘曜这样的野马?
羊献容就这样成了中山王妃,刘曜借口她身子虚弱,闭门不出,没有任何社交活动。
不过有一天,大司空刘欢乐和尚书刘延年两兄弟亲自来到中汉王府送礼,要见中山王妃羊献容。
羊献容本不想见,但是念及这两兄弟身份特殊,其实是她的长辈,就隔着帘子见了一面。
刘欢乐和刘延年的母亲是才女蔡文姬——写《胡笳十八拍》的那位。蔡文姬的亲妹妹嫁到了泰山羊氏,生了名臣羊祜,羊献容要叫羊蔡氏为叔曾祖母。
由于蔡文姬的关系,刘欢乐和刘延年兄弟也是她的长辈。
当年蔡文姬是在乱世里被匈奴王刘豹掳走的,好巧不巧,蔡文姬当年也是个寡妇,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出身河东卫氏的卫仲道,英年早逝,新寡的蔡文姬回到了娘家,这才被刘豹掳走。
曹文姬生下刘欢乐刘延年兄弟,后来被曹操用重金赎回汉朝。
羊献容也是寡妇,也是被刘曜掳到平阳,也是封了王妃。
昔日皇后成了别国王妃,此事传出去之后,大汉的人取笑她,大晋的人痛骂她,骂她为什么不去死,为什么不能像梁皇后那样殉国,她是大晋最大的羞耻云云。
唯独刘欢乐和刘延年兄弟对羊献容的态度是友善的,因为羊献容和蔡文姬太相似了。这对兄弟并不痛恨自己的母亲蔡文姬,乱世红颜,身不由己,她们已经够悲惨了,何必落井下石。
刘欢乐说道:“王妃不用在意外面那些风言风语,活下去比死更需要勇气。”
刘延年说道:“这些非议会伴随王妃一生一世,甚至死后青史上也会争议不断。我们兄弟有一半中原人血统,我们兄弟辅佐大汉灭了大晋,踏平中原,这是我们兄弟的选择,随便他们怎么说,我们无怨无悔。”
☆、第99章 衣冠南渡
且说中原这边, 乱成一锅粥, 大晋灭亡, 末代皇帝司马炽也死了, 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大晋任然还有几股残余的势力存活,且每股势力都推选出一个司马氏家族的男人为精神领袖,居然很快形成了被称为“行台”的割据局面。
首先,当然颍川荀氏家族建立的荀氏行台,大晋灭亡之前, 荀崧他们和王衍去东海的大部队从相反的方向而行, 反而躲过了王衍一行人全部被石勒个歼灭,死在倒塌的危墙之下这种局面。
逃过劫难后, 得知洛阳城被毁,永嘉帝被俘虏, 梁皇后自杀殉国的消息, 颍川荀氏在豫州推举了年仅十二岁的司马邺为皇太子, 司马邺是晋惠帝的亲侄子, 血统纯正,荀崧在这里招兵买马,保护皇太子, 和汉朝继续作战, 并焦急的等着女儿荀灌的消息。
其次, 就是苟郗行台。没错, 就是这个临阵倒戈,和永嘉帝上演讨伐东海王司马越闹剧的狗将军。
苟郗见王衍的大晋主力被全歼之后,连洛阳都不顾了,直接带着五千兵马跑路,听说大晋灭国了,就把惠帝另一个亲侄儿司马瑞推举出来当皇太子,搞了个苟郗行台。
这是两个比较有名的行台,此外,还有司徒辅袛设立的河阴行台、太原王氏王浚随便找了连家谱上都没有记载的司马氏的男人当皇太子,搞了个幽州行台。
中原大地,除了荀崧、苟郗、河阴、幽州这四个拥有各自司马氏“皇太子”的形台之外,还有个一个闻鸡起舞的刘琨,就像一座孤岛般被大汉切断了道路,依然坚持笼络一切和匈奴人有仇的民族或者势力,顽强继续战斗着,这就是留在大晋留在中原的第五股力量。
不过,王悦带着清河他们逃亡的方向,和这五大行台都不沾边,在王悦看来,连都城洛阳都陷落的了,中原任何一个行台都不安全,唯有江南建业父亲王导所辅佐的琅琊王司马睿的江南行台才能得到长久的安宁。
得知洛阳陷落,大晋亡国,中原出现五大行台、四个“皇太子”的消息,纪丘子王导果断给琅琊王司马睿取了个新名称——盟主!
因为琅琊王的血统不够纯正,肯定当不了皇太子,但是盟主这个称呼就很有意思了,似乎囊括了中原五大行台,被四大皇太子推举为“盟主”之一。
但实际上盟主只是王导等江南人认为的盟主,自封的,和中原五大行台都是相互独立的,王导想出盟主这个词,实在太鸡贼了。
王悦一路向南,投奔父亲纪丘子王导以及新封的江南盟主司马睿。
这一路几经波折,遇到了无数次流民、土匪、大晋的散兵游勇、大汉国的追兵等等的骚扰打劫,幸亏王悦荀灌还有郗鉴武功高强,十分能打,才一次次的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