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灌说道:“公主就叫吧,叫破喉咙也没有人搭理你。连纪丘子夫人都说你要多练习武艺以自保,她命所有家仆都不要靠近内堂,自己也远远躲开耳不听为净了。”
话音刚落,王悦一阵风似的跑过来,一把抱住清河,将她从布环里解救出来。

☆、第28章 琅琊王氏的奇葩

自古慈夫多败妻。
王悦就是受不了清河的惨叫声, 除非是他自己弄出来的, 小时候恶作剧捉弄她, 就是喜欢听她的叫声和惊悚的小表情。
王悦小时候是蔫坏, 长大了变成腹黑, 就是一身仙童般纯洁的皮囊太能哄人。
清河揉着快要拉成水引饼(就是面条)的腿,埋怨荀灌太狠心。
荀灌手中的梨快只剩下一个圆锥形的梨核了, 指着王悦说道:“习武之人, 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不信你问王悦。”
王悦说道:“公主都十二岁了,筋骨已初成,不像你我小时候那样容易拉开,你要区别对待, 不要用我们练过的法子教她。”
“嫌弃我拔苗助长, 没有因材施教, 你行你上, 我不管了。”荀灌啃完最后一口梨,发现这个梨和寻常的梨不一样,梨核的中心是空的,细细一看,发现梨核中间有个小洞,好像是被细小的空心管子捅了进去, 把梨核里头的种子掏了出来。
荀灌赞叹道:“你们琅琊王氏吃东西太讲究了, 我们家只有吃葡萄和樱桃的时候由侍女用竹签捅出种子, 免得吃东西的人吐出籽不雅, 你们家连梨都不放过——别说,你家的梨还真好吃,脆甜多汁,比我们旬家的好。不过,梨核本身是涩的,没有连梨核都吃吧,最后都是连梨核梨籽一起扔了,为何你家要把梨籽掏出来?”
王悦和揉腿的清河对视一样,有些尴尬。
真相有些难以启齿,清河晓得王悦爱面子,便主动替他回答,“哦,因为这梨并不是王悦家里的,而是邻居安丰县侯王戎家的,他家有颗百年梨树,结出来的果子是琅琊王氏一绝,每年结的果子,他都舍不得吃,窖藏在冰室里,冬天的时候拿出来卖高价,一两银子一个,有时候更贵,价高者得。这梨便是纪丘子夫人为了招待你我而特意去隔壁王戎家买的。”
安丰县侯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玄学领袖人物,最大的特点就是抠门,抠到极致,抠到洛阳城无人不知,外号“抠门戎”。
王戎的女儿回娘家借钱,王妻借给女儿了,但次日王戎上朝,堵着同朝为官的女婿裴頠要他马上还钱。
当年王悦的父亲王导和母亲曹淑结婚,王戎参加这个同族侄儿兼邻居的婚礼,礼金是一件衣服,在王悦家又吃又喝,次日再次登门,硬是把衣服要回去了,白吃白喝……
就凭这两件事,抠门戎的名声如雷贯耳,荀灌早有耳闻,不过,她还有疑问,问道:“既然收了银子卖了梨,为何还把梨籽捅了去?把中间捅个洞,这梨就得现吃,不能久放,到了下午就烂了。”
清河说道:“因为抠门戎怕我们把梨籽收集起来播种,种出一样好吃的梨,他家的梨就不值钱了呀。”
荀灌叹为观止,“琅琊王氏不愧为是几百年的名门望族,什么人都有。”
其实荀灌是想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目前她在琅琊王氏的地盘上,说人家是“鸟”,未免太过刻薄了。
叹归叹,梨是真的好吃,尤其是在有地龙取暖的冬天室内,容易干燥上火,吃一口脆梨太舒服了。
荀灌又拿起一个空心梨,呵呵笑道:“我们快点吃,放久了就不好吃了。”
清河忙着揉酸疼的腿,没空吃梨,就馋馋的看着王悦。
此时无声胜有声,王悦削了皮,将雪白的梨肉切下来,喂到清河嘴里。
清河很自然的用嘴巴接住,和荀灌接着聊隔壁抠门戎各种“光辉事迹”。
荀灌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她先得知清河昨晚在王悦床上睡了一夜,刚才又看见王悦无视男女之大防,把清河从布环里抱下来,现在又看见王悦给她喂梨吃……
荀灌嘴里吃的是梨,其实吃的是狗粮。
她觉得王悦清河关系很不一般,但是,她没有证据。毕竟这一对从小就是好朋友,荀灌自我怀疑是自己太不纯洁了,容易想歪。
正在这时,说曹操曹操到,外头家仆来报,说邻居安丰县侯王戎来找王悦。
听说抠门戎来了,荀灌双目发光,非要亲眼看一看这个琅琊王氏地位最高、学问最好,也最抠门的极品。
清河对王家比皇宫还要熟悉,她指使侍女搬出一架屏风来,这个画屏是一副猛虎下山图,猛虎的眼睛是空的,可以透过眼睛偷看。
荀灌和清河藏在屏风后面。
王悦这时已经去门口把王戎亲自迎接到内堂,将贵客引到尊位,自己坐在下首,侍女上了茶和点心,当然,还有最贵的一盘空心梨。
抠门戎看到自家的梨,唾沫如泉涌,这东西太贵,他自己平日都舍不得吃。
王戎问:“你家今天有贵客啊?”
琅琊王氏的家风简朴,不崇尚奢侈,曹夫人平时过日子不会买如此贵重的水果,不过每次清河来王家,曹夫人都是准备最贵最好的吃食招待,从不计较金钱。
王悦不便泄露公主和荀灌都在他家避风头,于是说道:“今天是晚辈的生日,家母为晚辈庆贺。”
过生日嘛,吃顿好的再寻常不过。
“哎呀,若早知道你过生日,我必定不会空手来。”王戎一边叹息,一边拿起自家的梨,开没说正事,就先吃了一个。
一两银子呢,不吃白不吃。
两家是邻居,王悦晓得王戎吝啬的性格,绝对不会相信“我必定不会空手来”这样的鬼话。
王戎是长辈,还是竹林七贤之一,老师嵇侍中对他都恭恭敬敬的,王悦只能比老师更恭敬,乖乖坐在一旁,听着王戎咔嚓咔嚓吃梨。
等王戎吃完梨,王悦说道:“外头天冷路滑,安丰县侯就住在隔壁,若有事,要人来告知晚辈一声,晚辈必定上门拜访。”
王戎干笑一声,“我在家憋闷,出来走走送一送筋骨。”
屏风后的清河对着荀灌耳语道:“王悦若上门拜访,抠门戎还要准备茶水点心招待客人,他舍不得这个钱。”
荀灌恍然大悟,一般都是晚辈拜访长辈,原来王戎是为了省钱。
王悦笑了笑,不说破。
王戎说起了正事,“昨天齐王司马冏来我家了,要拜我为尚书令。”
大晋官制的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个部门分立。
门下省是皇帝的智囊团,侍中依然是嵇邵。中书省管着起草诏令,尚书省则总揽政务,是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实施,尚书令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齐王司马冏是此次勤王的元帅,他打到京城,杀了伪帝司马伦全家,大权在握,急需搭建属于自己的领导班子。
得士族则得天下,齐王第一个拜访的就是琅琊王氏,选择王戎,是因为他竹林七贤的名声,还有他曾经也位列三公,是琅琊王氏,乃至士族的领袖人物。
齐王要王戎当大晋的国务/院总理。
王悦说道:“恭喜县侯。”
王戎一拍桌子,“他们司马家内斗,由得他们斗,士族不要掺和进去。你这臭小子自作主张,去朝歌迎接四大藩王来洛阳勤王,把家族坑的不轻啊。齐王对你赞叹有佳,他以为你代表了琅琊王氏的立场,说你慧眼识英雄。”
王悦连忙说道:“是齐王误会了,我这就去解释。”我就是故意让他误会的,不这样做,齐王和其他三个藩王都不可能这么快出兵洛阳,清河他们一家人死定了。
“慢着。”王戎抬了抬手,“我们琅琊王氏对外要团结一致,别落下出尔反尔的恶名,如今之计,只能将错就错,齐王以为琅琊王氏支持他,便来邀请我当尚书令,我只好勉为其难,同意了,重新出仕为官。”
屏风后的清河与荀灌对视一眼:听起来你好像一点都不勉强啊!大权在握,还有丰厚的俸禄,你明明挺愿意当尚书令的。
王戎盯着王悦,“我是看着你长大的,我们琅琊王氏少年这一代,你最优秀。这次去朝歌选人,你选中了齐王司马冏,连我都很佩服你的眼光,齐王的身份尴尬,是皇室旁支,他应该没有底气再次废掉皇帝自立,他当个丞相就能满足了,这样国家会避免再次动荡。”
王悦自谦,“县侯谬赞,晚辈愧不敢当。”
王戎一摆手,“你莫要在我面前装,小时候你和清河公主翻墙去我家偷过梨——”
王悦道:“绝无此事。”也就偷过十几次吧,都是清河嘴巴馋啊!她非说偷的比花钱买的好吃十倍,我有什么办法?只能翻墙帮她偷了。
王戎不信,“都是邻居,我睁一眼闭一只眼,不和你们计较,也没大声嚷嚷出去,但不表示我不知道。既然你你鬼主意多,正好跟我去尚书台当差,当我的僚属,处理政务。”
王悦不想这么早就出仕,赶紧推辞,“晚辈才疏学浅,每天还要读书——”
“别推了。”王戎打断道:“我给你解决了大麻烦,当了尚书令,你就得给我当僚属,替我办事,这才公平,就这样说定了,明天一早,你去尚书台找我。”
王戎不容王悦反对,拂袖离去,临走时还顺手拿走一只自家的空心梨。
一两银子呢,拿到了就是赚到了。
王悦要去尚书台了,清河强烈反对:“你不能走,你一走荀灌就又要逼我压腿拉筋了,好疼呜呜。”
荀灌表示很羡慕:“不用每天读书多好啊,你不去我去。”
曹夫人倒是很赞成王悦去给王戎当学徒,说道:“你不要被他抠门的表面迷惑了,当年竹林七贤,只有他一人还活着,这就是本事啊,你多学学人家。”
清河心道:千年王八万年龟,这东西活的久,你干嘛不学王八呀。不过当着曹夫人的面,不好意思说出口。
王悦说道:“我先去看看,或许没过几天王戎嫌我烦,嫌我开销大,就把我裁——尚书令的僚属不吃朝廷俸禄,是靠着尚书令自己掏银子养,王戎这么抠门,他定舍不得。”
荀灌和清河都觉得有道理,只有曹夫人但笑不语。
晚上,曹夫人要侍女在卧房加了一张床,清河和荀灌还是睡一个屋子。
王悦去了自己的卧室,侍女点燃熏笼,正要熏被子,王悦阻止了,“屋子里有地龙,不用每天熏,退下。”
入夜,王悦脱衣,躺在床上,这是他的床,却沾上一股说不清的幽香,是清河的味道,他舍不得熏,因为熏烤之后,她的味道就消失了。
王悦裹着被子,深深吸了一口。

☆、第29章 两面人,双标悦

王悦十二岁生日收到了两份礼物, 蔡文姬的古琴和一份工作——尚书台尚书令王戎的僚属。
通俗一点讲, 就是□□总理的小秘书, 而且没有编制,没有国家财政拨款, 没有各种补助,完全靠尚书令的良心自掏腰包付工资,是个临时工。是个典型的三无职业。
因他年纪小, 还是个临时的童工。
而抠门戎的良心都给了金钱,到时候说不定连工资都没有, 王悦八成要为这份临时工倒贴钱。
曹淑却很乐意看到王悦去尚书台当临时工,她生来好强,亲生女儿兼未来儿媳是公主, 大晋的驸马要求长的好看,出身士族,有才华这这三点。
前两点王悦都符合, 就差才华这一项,王悦是个神童, 琅琊王氏的麒麟子, 但谁知道长大成年后会不会泯然众人矣?
大晋公主不会下嫁一个庸人——当然,河东公主那个什么都不会的驸马孙会纯属意外。而且, 昨天皇帝已经下旨将两人和离了,孙会不再是驸马。
所以, 曹淑有危机意识, 对王悦的培养从来不会松懈, 以最高的标准要求王悦。
未来女婿兼儿子不能落后,他必须足够的优秀出众,才能娶到公主,次日,曹淑早早的把儿子叫起来,还为了他备了一车礼物,好方便王悦去尚书台上下打点关系。
王悦起床,曹淑亲自动手给儿子梳头簪发,“……荀家灌娘已经起来了,顶着寒风在庭院练习射箭,女孩子尚且如此,你是个男孩,要比她更勤奋才是。”
曹淑总是用各种理由劝王悦上进,王悦有些不耐烦,道:“清河公主还在睡吧。”
曹淑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脑勺,“她是公主,天之娇女,你好意思和她比?话说回来,你前晚怎么让清河睡你房间?平日你那些私用之物都不让碰的。”
王悦淡淡道:“那天是她生日,我没有礼物送她,就让她睡我的房间当做礼物了。”
曹淑问道:“可是你昨天生日,清河也没有礼物送你啊。”
王悦说道:“我又不是小孩子,要什么礼物?”
都是十二岁生日,王悦对待自己和清河是双重标准。严于律己,宽于律清河。
曹淑这十二年来把儿子当女婿养,时刻给儿子洗脑,要儿子对清河好,效果显著,王悦嘴上淡淡的,行动上总是不知觉的帮清河。
曹淑对未来女婿很满意,将一个白玉冠扣在发髻上,用同玉材的簪子别住,镜子中的王悦君子如玉,飘然若仙。
羊献容的儿子就是漂亮啊!将来我家清河有艳福了。
曹淑心中暗赞,一副吾家有女婿初长成的骄傲。
送儿子去当尚书台当童工,曹淑琢磨着今天的三餐菜谱,挖空心思做清河爱吃的菜,还要考虑贵客荀灌的喜好。
正思忖中,管家来报,说家主王导从江南建业派信使送来家书。
曹淑和王导是一对典型的家族联姻夫妻,两人没啥感情,曹淑出身谯郡曹氏,祖先是魏武帝曹操。
她有祖先曹操的魄力和野心,当年铤而走险参与偷龙转凤的计划,除了帮助羊献容保护亲生儿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淑身为琅琊王氏的宗妇,她需要一个亲生儿子傍身。
子嗣在这个时代,是已婚女人在婆家立足非常重要的筹码。
先皇后贾南风运筹帷幄,把持朝政十年,在政治民生上都颇有建树,但因她是个女人,又没生儿子,太子是庶长子,等太子长大,羽翼丰满,想要夺权,贾南风才会中了孙秀的借刀杀人之计,逼得方寸大乱,杀了太子,结果被伪帝司马伦抓住把柄,一杯毒酒了事。
如果没有羊献容调换儿子,曹淑会在生下女儿清河后,毫无悬念的继续怀孕,一直生出儿子为止。
幸好,曹淑有了王悦。长相出众,天才神童,丈夫王导爱不释手,把儿子当命根子,各种宠溺。
曹淑“生了”王悦,有子万事足,就不想睡王导了,立刻和丈夫分房睡,并且千挑万选,为丈夫纳妾,挑了一个家世清白、聪明漂亮、识字通文还会弹琴下棋的少女雷氏,解决王导的生理需求。
曹淑做主把雷氏纳进门,塞进了王导的房间。
雷氏这十二年给王导生了三个儿子,曹淑作为嫡母,地位稳如泰山,在家族中也颇有贤名。
今年回琅琊老家祭祖,琅琊王拜了王导为参谋,去江南建业就藩,王导一家跟着南渡,但是刚到地方,王悦就先离家出走来京城找清河,曹淑也惦记羊献容潘美人她们,借口找儿子回到洛阳,实际上是打着和王导两地分居的主意,根本没打算回建业——一旦去了建业,不晓得几时回来,两年后清河公主及笄,要选驸马,王悦鞭长莫及,彻底没戏了。
可是王导舍不得宝贝儿子啊!遂派信使催老婆孩子赶紧回建业。
曹淑展信一看,果然不出她所料,就是催促他们母子两个回家。
曹淑回到卧室,坐在梳妆台前,拿出铅粉,往脸上涂抹,连嘴唇也扑了粉,一副苍白病弱,面无血色的样子。
曹淑软绵绵的斜依在温暖的熏笼上,鬓发蓬松,召信使进来。
信使拜见主母,曹淑有气无力的问:“我最近染了风寒,身体不适,听说江南冬天温暖,老爷的身体还好吧?”
信使说道:“江南冬天湿冷,不过老爷改造了房舍,在地下烧起地龙,在屋里子待着不会受凉,老爷身体很好。”
曹淑又问:“二郎,三郎和四郎的书念的如何?”
这就是雷氏生的三个庶子了。曹淑身为嫡母,要管着庶子们的家教。
信使说道:“老爷最近命夫子给三位小郎君暂停了功课。要他们学说江南话、了解当地风俗,还要他们去江南四处游历长见识,很少回家。”
曹淑再问:“雷姨娘还好吗?她最近做些什么?”
这是一道送命题,信使战战兢兢的说道:“雷姨娘管着内宅和人情来往,老奴来洛阳的时候,雷姨娘还盼着夫人和世子早些回家,她就能讨些清闲日子过了。”
曹淑说道:“你拿着我的回信交给老爷,跟老爷说,我偶感风寒,身体不适,外头冰天雪地的,道路难行,唯恐拖累了世子。等到春暖花开,我的身体也恢复了,就带着世子启程回建业。”
曹淑打着一个拖字的主意,到了春天,她自有另一番说辞,比如儿子王悦在尚书台当临时工,对他未来仕途有利,男孩子要多历练,她这个当娘的要照顾儿子等等理由。
反正不娶到清河公主,王悦就不能回家。
“老爷定着急等着回信,我就不留饭了,你赶紧把我的家书送到建业去。”曹淑摆摆手,“我乏了。”
曹淑在家族颇有威信,且都是正当理由,信使没得办法,只好拿着家书回建业交差。
信使一走,曹淑立刻卸妆,吩咐侍女,“今天中午的主菜做桂花酿蜜藕,跟厨娘说糖要减半。把昨天腌的那只羊烤了,盐比平时加两成。”
清河口味清淡,少糖的桂花酿蜜藕是给她做的。荀灌练习武艺,耗费体力,肉和盐必不可少。
果然,清河和荀灌吃得很开心。
两人吃饱,稍作休息,荀灌又要逼着清河拉筋,清河快疼疯了,今天比昨天更疼,清河觉得自己的骨头一寸寸的被棍子敲碎,疼入骨髓。
但荀灌不是王悦,清河一喊疼,王悦就毫无原则的停下来,荀灌铁石心肠,根本不理会清河的惨叫。
曹淑早就识相的出门去找几个妯娌打牌去了,不忍心听见女儿尖叫。
王悦在尚书台当童工,无法“解救”被“折磨”的清河。
荀灌这次来个狠的,直接坐在清河的大腿上,像个擀面杖似的帮她拉筋。
清河嗓子都快喊哑了,只能想法子自救。
“停!”清河开始转移目标,“灌娘,你想不想去偷抠门戎家的果子吃?”
荀灌来了兴趣,“你知道他们家冰窖所在?”
荀灌还惦记着王戎家的梨。
只要不拉筋,干什么都行。清河带着荀灌来到墙角,搬出一架竹梯,靠在围墙上,荀灌好奇的顺着梯子爬到墙头。
王戎家的庭院全是各种果树,花园是菜地,从来不养中看不中吃的东西,冰天雪地,万物凋零,但是有一颗柿子树在冰雪世界里格外显眼。
一个个红灯笼般的冻柿子吊在枝头上,外头结了一层糖霜,抠门戎侍弄果子有绝技,他家的冻柿子都比别人家的要大一些,红一些。
看上去就很好吃的样子。
荀灌顿时口舌生津,清河从墙角摸出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的顶端安着一把弯刀,弯刀下用铁丝圈成一个圆圈,圆圈下面是个捕鱼用的网兜。
清河驾轻就熟的指导荀灌如何使用这个奇怪的物件。
“你把竹竿伸到树下,用弯刀把枝丫勾断,果子就落在网兜里了。”
“一次不要勾(偷)太多,两个就够了,我们一人一个,勾多了抠门戎会发现的。”
荀灌问道:“为什么是我?”
清河说道:“我胳膊没劲,拿不动竹竿,平时都是王悦帮忙勾(偷)果子。这东西也是王悦做的。”
荀灌柿子没吃到,就先被灌了一口狗粮。
荀灌再次感叹,想不到你是这样的王悦。这家伙有两幅面孔,对外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另一面坑蒙拐骗偷,无“恶”不作。
自从认识了清河,荀灌就开始重新认识王悦。
荀灌勤于锻炼,臂力不输经常打铁的王悦,她很快偷了两个冻柿子,放在火炉前烤软烤热了,几乎入口即化,香香甜甜,一点不涩。
吃人嘴短,荀灌再训练清河时,不好意思下狠手了,开始学着王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荀灌吃上/瘾了,每天下午都轮着王悦手造偷果子神器去偷邻居家的冻柿子。
很快,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街道尸首彻底清理干净,血迹也冲洗过了,过小年,家家户户要开始办年货,准备每年最盛大的节日——过年,沿街店铺纷纷开门重新营业。
洛阳城在**面前显示出惊人的恢复力,短短二十二天就恢复了往昔的活力和繁华,铜骆街采办年货的人们熙熙攘攘,好像战乱从未发生过。
无论如何,生活要继续,再大的痛苦都会过去。
羊献容肃清了宫廷,派潘美人接清河回宫,荀灌也向曹淑告辞,“……多谢两位这些日子的照顾。”
荀灌聪明,她晓得从小年开始,正式就步入过年了,因为一句“这大过年的”,就能将各种天大的矛盾暂时搁下。
这期间讲究一些的家长都不会打骂责罚孩子,一切都等过完年,甚至过了正月十五上元节再说。
天时地利人和,过小年是回家的最佳时机。
曹淑性格爽利,喜欢同样干脆的荀灌,“以后常来我家看看。”
小年这天,各大衙门封印放假,提前拿到俸禄好回家过年。
尚书台也是如此。王悦的薪水是尚书令王戎自己掏钱,童工王悦怀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找老板领工资。
王戎拿出一个小算盘,“我们家柿子树上的柿子都是有数的,一共一百八十九个,我每天都去数一遍。但是从腊月初二开始,每天少两个,截止昨晚,一共少了四十个。”
王悦晓得柿子进了清河的肚子,不过他没料到王戎每晚回家都清点柿子树。
王戎拨弄着算盘,“我家一个柿子卖二十个钱,四十个就是八百个钱。”
“你每月的俸禄是一贯,就是一千钱,扣掉八百钱,还剩两百钱。”
王戎从抽屉里拿出两吊钱,一吊是一百个钱,“这是你这个月的薪水,拿回家好好过个年。”
看着案几上的两吊钱,买个猪头祭祖都不够,王悦说道:“不用了,过年也没有什么好孝敬您的,这两吊钱您自己收好。”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呢。”王戎一边说,一边把两吊钱抚进了抽屉。
于是乎,王悦在尚书台当差的第一月,纯属白干。
没办法,慈夫多败妻啊。

☆、第30章 凤还巢

清河回宫, 宫里忙着过年, 在光秃秃的树枝上缠绕着绢花, 制造喜庆显赫的气氛。
这一次,清河车驾所到之处, 所有宫人皆停下手中的伙计,肃然而立,向她行礼。
上一次伪帝司马伦登基、废了帝后的时候, 清河可不是这个待遇啊!昨天的你爱答不理,今天的你高攀不起。
这一切都是白痴父亲重归帝位所赐, 虽然他依然是个傀儡,但至少能保护妻女尊严。
一家团聚,河东公主看到清河, 难得给她一个笑脸。
清河从王悦那里知道鸡窝疏忽,已经由潘美人和母亲为她背了黑锅,河东公主坚信她和母亲提过藏身之处, 是母亲故意整她,让她在鸡窝里睡一夜。
最毒继母心。
所以, 清河和河东公主之间还能保持塑料姐妹情。
席间姐妹两个说悄悄话。
河东公主说道:“孙会已经伤愈, 我把他偷偷接到公主府了。”
河东公主和离之后,继续住在宫外, 她觉得公主府一人做主,自由自在, 比规矩繁多的皇宫舒服多了。
孙家灭门, 只有孙会一人失踪, 下落不明,目前执政的大司马、齐王司马冏,以及其支持者长沙王司马乂都在找他,还贴了悬赏告示,全国通缉。
清河听了一惊:河东公主不靠谱啊,公主府里窝赃个通缉犯,万一消息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