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那些事情的背后,多数是另有缘由。只是既然打听不到这些事,她就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其实也不怕那两女人会闹出什么事来,真要闹出什么事来才好呢,怕就怕她们沉得住气的。
接下来孟氏便与她细细讲了明日府里都会请哪些人过来,还特意给她抄了一份名单,逐一跟她说了一下。白文萝皆是用心记住了,孟氏倒没怎么苛求她,总归她是新媳妇,明日只需去露个脸,认几个人便行了。这事是需要慢慢来的,她也是在这王府待了多少年,才摸清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于是月落日升,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
白文萝一早是被那噼里啪啦地鞭炮声吵醒的,睁开眼一瞧,那天还未全亮。再往旁边一看,上官锦也醒了。
“你再躺一会,天还早着呢。”他虽是这么说,自己却是先起来了,然也不叫丫鬟,而是往浴室那走去,白文萝知道他又是去泡药澡。躺在床上想了一会,外头渐渐起了吵杂声,也睡不着,她便起了床,叫了丫鬟进来。
宴席开了后,上官锦便被拉去了男宾那。白文萝同孟氏招待了一会那席上的女客,认了几位同族至亲,随后孟氏就将她带到康王妃的厅内。那里,康王妃正陪着几位平日里走得较近的亲戚说着话。白文萝随孟氏进去后,就见那厅内的主位上,坐的并不是康王妃,而是一位身着华衣,发式隆重,珠光耀眼的丽姝。
“想必这位就是那位令上官家的二公子,以爵位换娶的美人了!”正疑惑那人是谁时,正巧她就转过头来,直接看向白文萝,随即就一脸饶有兴趣地笑道。
白文萝一时有些愣住,没听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也不敢随意开口询问,只是稍有些困惑地瞧了孟氏一眼。然不待孟氏开口,旁边的康王妃瞥了白文萝一眼,然后才轻笑着对那位丽姝道:“娘娘别跟她开玩笑了,元音你为文萝引见一下各位夫人。”
行了一圈礼后,白文萝才知道刚刚那位最先开口说话的。原是宫里的芸妃娘娘,亦是康王妃的亲侄女。
白文萝坐下后,那芸妃又笑眯眯地打量了她几眼,刚刚一进来时,就发觉是个身段婀娜的女子。如今再细瞧,只见并非是什么倾国倾城的容貌,且身上的衣着发式等,在这满屋的珠光宝气中,并不起眼。只是奇怪的是,只要将注意力放在她身上了,那目光就一时移不开去。沉静端庄的神态,略带上几分清冷的气质,举手投足间都透出几分优雅来。乌沉沉的一双眼,却似将这满室的华光都收了进去,清眸转动间,就跃出了浮光万点。
才瞧了一会,就发觉她身上的衣服,也并非是第一眼看得那般不起。芸妃心中微叹,她是宫中的女人,在这容貌衣饰上下的功夫自然多于常人。眼下的白文萝在她眼中,那从上到下,包括她身上的每一件配饰,都搭配的恰到好处,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在宫里久了,什么样的美人玉颜没见过,什么样的衣料款式没瞧过。然这种以人衬衣,而不是以衣衬人的女子,却真是少有见到的!
“之前还好奇着呢,今儿一见啊,我才是明白了。长卿这个爵位换得也不算冤,这样的人儿果真是难得的,姑妈得了个好儿媳呢!”芸妃说着就过头对康王妃笑了笑。
“是个招人疼的好孩子,但娘娘也莫要把她夸上天去了,免得她失了轻重。”康王妃笑着摇了摇头,旁边的一位贵妇人马上就开口问道:“娘娘刚刚说的以爵位换美人的事,我倒是曾有耳闻,原来说的就是锦二公子和锦二奶奶那。难怪了,我说这天底下还有谁能有这般的魄力,这事真不知羡煞了多少闺中女儿!”
这话儿一起,这厅内的那几个女人自然就闲不下来了。然这话对康王妃来说,却是有几分别扭。这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事,若是搁到别人身上,她自然也少不得要议论一番,但是落到自家孩子身上,就不怎么讨喜了,而且对方还是自己先前看不上眼的。只是眼下瞧着芸妃娘娘兴致高涨,她也不好泼了冷水,只得陪着说了几句。
白文萝在旁边听了一会后,终于弄清楚了,原来皇上给她指婚前,还有这么一回事!她心里一时叹息了一声,却又有几分惘然。
从康王妃那出来后,时已近中午,女客这边的酒席差不多要散了,只有男宾那还是一片觥筹交错,笑语声喧的热闹景象。她不便走过去,只远远瞧了一眼,没看见上官锦的身影,也不知他在没在那边。
同孟氏一起送走了一批客人后,孟氏便让白文萝先去吃饭,顺便歇一会去。总归眼下客人少了,忙不了多会,余下的事交给她就行。白文萝也不多做客气,道了谢,就回了关雎阁。然才走到正房门口时,她顿了顿,就往东面看了一眼,然那长长的走廊尽头,什么也没有。
只是,那边是通向上官锦的书房的方向,刚刚眼角的余光似乎瞧见有个人影从那晃过。她心中微疑,这平日里,若没什么特别的事,下人们是不会往那边去的。
第18章 温暖
正犹豫着要不要过去看一眼时,忽然就听到木香从外头小步跑进来说道:“二奶奶,西凉那边给二奶奶送东西来了,还有轩哥儿的信!”
因木香这声音,正在屋里候着的沉香金萱也都出来了,皆瞅着木香手里的包袱,都想瞧是什么东西,门口一时热闹了起来。白文萝赶紧让木香把东西拿进屋去,最后她要往里迈进脚步时,又往走廊那看了一眼,然后便收回目光,进去了。
白文萝先拿那封信瞧了瞧,看着是白玉轩的字迹,顿时就笑了一下,也不急着看。一边打开包袱一边问道:“是就送了这些东西过来吗?什么时候送到的?”
“就刚刚才到的,正好我在那边,就拿了过来。送了好些东西呢,有西凉那边特有的珍珠香米、风干的野菌、刀子酒、杏仁酥糖,还有好些特制的腊肉等装了一大车。这个包裹是专门给二奶奶送过来的,明儿就是二奶奶的生辰了,我想这肯定是芸姨娘和轩哥儿提前给二奶奶准备的庆生礼。”
白文萝笑了笑,打开一瞧,里面是三个小锦盒和一个稍大的木匣子,以及两套做工极细的衣裙。她先看了看那两套衣裙,鲜艳的颜色,精细的绣活,一瞧就是芸三娘的手艺。她拿起来轻轻摸了两下,又走到镜子前比了比,面上不自觉地带着笑,木香和沉香在一旁一个劲地夸好看。白文萝瞧着满意后,就放在床上小心叠好了,接着又走到桌前逐一打开那些锦盒。
第一个里面是摆着的是织金刺绣的荷包,里面装着一个金寿星,是老太太送的;第二个里面放着的是玉如意的小玩件,是周氏送的;第三个里面装着的是一个别致的金花镶珠胸针,是林氏送的。最后拿过来那个木匣子,白文萝瞅了瞅,知道这指定是白玉轩送的了。她笑了一下,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的果然是一匹木雕的骏马,只不过那马被他雕得有些像驴了。
“呵,是不是比前两年进步不少了!”白文萝拿了起来,一边笑着问木香,一边摸着,这木雕的表面打滑得很均匀,还上了漆。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似乎男人对于交通工具都特别偏爱,白玉轩也不例外。所以他对于自己最亲的人,送的礼物自然就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了。
以前在西福街那会,白玉轩总是跟赵武混在一块,两个半大的孩子对什么都有兴趣,拿块木头也能琢磨上半天的。直到她十二岁生日那天,白玉轩满是得意地给她拿来一个自己雕刻的骏马。她才知道白玉轩一直就背着她,给她准备生日礼物呢。
“好多了!好多了!”木香忙不迭地点头,一旁的沉香也跟着叹道:“姑娘和轩哥儿的感情真是好得没话说的,我还没见过有谁能这么费心,用一年的时间来慢慢准备一件礼物的呢!”
白文萝笑,看着那匹丑丑的骏马,再瞧了瞧摆着床上的衣服,面上的表情很温柔。
“什么礼物?”木香的声音才落下,上官锦就走了进来。
“二爷。”木香和沉香赶紧行了礼,然后两人就笑着对视了一眼,也不用上官锦示意,便主动退出去了,临走时沉香还将慢吞吞的金萱拽了一下,又狠狠瞪了她一眼。金萱赶忙收回目光,低下头,跟着沉香她们出去了。
上官锦走近去,瞧了瞧白文萝手里的木雕,又看了看那锦盒子里的金寿星,然后道:“是西凉那边送来的?”
“嗯。”白文萝点了点头,闻到他身上带着许些酒气,便轻轻放下手里的木雕,问道:“客人都走了吗?是不是喝了很多酒,我让人给你端醒酒汤来。”白文萝说着,便出去吩咐了候在外头的丫鬟一声。
“明儿是你的生日了,前几年都是怎么过的?”上官锦拿起白玉轩雕刻的那匹骏马,一边看一边问道。
“又不是大寿,有什么过不过的,就是吃碗长寿面,然后去给老太太和太太磕个头,顺便收些礼物罢了。”白文萝走回来笑着说道,然后就拿起桌上的那封信,又看了上官锦一眼,问了一句:“中午要歇一会吗?还是等下还要过去?”
上官锦瞥了一眼她手中的信,就笑道:“我先歇一会,过不过去再说。”就在这会,柳黄端着醒酒汤进来了。她先是看了白文萝一眼,见白文萝只注意着手里的信,心里微松了口气,然后满是小心的将醒酒汤捧到上官锦跟前。
上官锦倒没多说什么,也未看她一眼,只是拿起碗,一口灌下去后,就将碗放了回去。柳黄迟疑了一下,终是想不出说什么,只得微有不甘地垂着脸,退出去了。只是她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一眼,就见白文萝已经走到上官锦跟前,拿着手里的帕子帮他拭擦着嘴角。她心里顿时一黯,慌忙回头,失魂落魄地出去了。
然当柳黄正往厨房那走去时,旁边忽然走出来个人影叫住了她,她一瞧,原是绿苏姑娘。而厨房那,金萱正好从里头出来,只是一瞧见那两人,她赶忙就闪身到一边躲了起来。
“要到床上躺一会吗?什么时候起来我叫你。或者要吃点东西?”白文萝只帮他拭擦了一下,才拿下帕子,外头的丫鬟就端着热水和毛巾进来了,她一边服侍着他擦脸洗手,一边问道。
“不用了,刚刚在那酒席上已经吃了一点,是想歇一会,头都有些晕了。”他笑,就在她脸上偷偷香了一口。
白文萝往侧一偏脸,朝门口那看了一眼,见门已关上,帘子微动,丫鬟们皆是退出去了。她便回头瞟了他一眼,着手为他宽衣,然后收拾了一下床铺,打开被子,服侍他躺了下去。只是要帮他盖上被子时,上官锦却侧过身,一手支起脑袋看着她说道:“我就是躺着歇一会,你去看信吧,若有什么好事就跟我说说,我们聊两句。”
刚刚还纳闷他怎么那么善解人意,知道给她留私人空间,原是换种方式盯着呢。
白文萝摇了摇头道:“不是头晕吗,不好好歇着,还聊什么。”也不等他回话,说着就起身往那桌边走去,在墩上坐下后,才拿起那封信,小心撕开。一共五张纸,写得满满的,却说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就似平日与她说话一般。白文萝边看,嘴角边不自觉地往上微扬,眉眼间全是柔和的神色。幸好五张信纸看下来,都没什么坏的消息,信中提到了自白文萝出嫁后,芸三娘偶尔会出来到老太太那说会话,而白孟儒每次回府,也都会去看一看芸三娘。最后写到信末的时候,白玉轩又提到了,他今年会参加院试,这段时间正用功呢,所以送来的那匹木雕的骏马才没那么好看!
白文萝这看着,那面上的笑容更是深了,放下信后,想了一会,心里似叹息一声,然后就将旁边的笔墨纸砚摆好了,准备给写回信。
上官锦躺在床上,默默地看着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偶尔白文萝会转过头看他一眼,他亦是未发一言,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午间的阳光,映着院中的残雪,白莹莹的一片从窗棂间透了进来,在她脸上描画出一层淡淡的柔光,如烟似雾。上官锦觉得眼下的这一刻,无比温馨宁静,似乎她身上的温暖能漫溢到他心里一般,不知过了过会,方觉有些困了,才将手放了下来,闭上眼睛。
白文萝写好回信后,再次转过头,就见他已经睡下了,于是便起身走过去帮他拉了拉被子。只是抬起眼时,看到的却是他微蹙的眉头,她怔了怔,伸出手在他眉头上轻轻抚了抚,又有什么难事了吗?
…
晚上,吃完元宵酒席后,白文萝回到关雎阁,这边因距摆酒宴那较远,故而总显出几分冷清来。然她却是很喜欢这样的安静,晴了几日的天,天空中只剩几朵轻飘飘的浮云,因此今晚这十五的圆月便很大方的露出脸来。清辉如水,漫过一草一木,一墙一屋,静静地洒在院中,泛出水银般的华光。
刚刚宴中,上官锦又是提前离席,也不知去了哪,直到酒宴散了后也不见回来。几日下来,她已经知道,皇上所谓的革职,不过是面上装个样子罢了,革职后上官锦要处理的事情,并不会比以前少。
她在院中站了一会,木香让她进屋去,眼下虽是没下雪,但这园中还有未化的积雪呢,而且夜已渐深,在外头站一会,手脚该冻冰了。
“好些天未见到这么好的月亮了。”白文萝似叹了一声,就呵了口白气,然后便迈开脚步进了屋。
只是才刚洗完手,连妆都未及卸的时候,上官锦竟回来了。她瞧着他这神出鬼没的样子,还未开口,上官锦就先将屋内的丫鬟遣了出去。原以为那些丫鬟只是退到外屋,却没想,听那外头的动静,好似全都退出了屋外,并且皆是各自回了各屋。
白文萝正要发问,上官锦却上前拉住她的手,一边带她往外走,一边说道:“嘘,咱们出去看花灯焰火。”
第19章 庆生
开了宵禁的京州城,即便是坐在马车内,也能感觉得到外头的喧嚣和热闹。深远的夜空不时传来烟花绽放的声响,满城的看灯人,使得这马车的速度不得不放慢下去。
“何必这么晚了还出来。”白文萝掀开车帘往外瞧了一眼,满眼所见的都是一片灯火辉煌,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之前王府开宴的时候就放了不少焰火,那各式各样的花灯也是挂了满园子,再出来看,来来去去也都是那些东西罢了,多的不过是几分热闹而已。
“醉仙楼顶楼有个包间,视野很好,能看得到大半个京州城的焰火。”瞧着她这么不赞同的模样,上官锦笑了笑,甚有兴致地说道。
将到醉仙楼时,白文萝又挑开车帘子一看,只见那满楼灯火通明之色,远远就可见,喧哗热闹之声,遥遥便可闻。车停下后,上官锦先下了车,然后转身朝她伸出手。楼前的大红灯笼,琉璃花盏映照出他大氅下露出来的锦袍袖口,玄色缎子,金线刺绣,黑貂风毛。他背光而立,后面满楼的灯火,远处不时绽放的烟花,使得他的脸色一时忽明忽暗的。
楼内早有伙计抢着迎了出来,陪着候在一旁,等着白文萝将手放在上官锦手中,下了车,站稳后,那伙计才陪笑着道:“爷快上去吧,房间已备好了,还以为不来了呢,刚刚有好几位贵人都说要包下那间房呢,幸好爷提前订下了。”
上官锦点了点头,就拉着白文萝,随那名伙计绕过醉仙楼的主楼,往后面走去。
原这醉仙楼后面还有一座朱漆红栏的小楼,只见那楼上每一层的檐前,皆悬着两盏琉璃花灯,照得那飞檐碧瓦流光溢彩,如似琼楼玉宇一般。前后两楼之间相距较远,隔着假山,水池,且后面地势稍高,因而这座小楼顶楼的视野算是这附近所有酒楼中最好的了。
那伙计将他们引上顶楼,殷勤地为他们挑起帘子,待他们都进去后,方才退了下去。
白文萝一进里头,顿时感觉里面温暖如春,且满室都飘着淡淡的寒香。
才刚一坐下,那外面就有人送进热毛巾,干果茶点等。每一位进来的皆是默默服侍完,就无声地退了出去,连走路的脚步声都是刻意放得很轻。
屋内一时静得只剩下外头偶尔传来很远的焰火声,还有不时从别处传来的喧闹声。桌边的炭火烧得很旺,这房间内不止这摆着一个炭盆,角落处还放着两个。皆是烧得红彤彤的,还发出几声噼噼啪啪的微响,难怪这屋会暖和成这样。
但似乎是太暖和了,因此觉得这屋里有些闷热,白文萝瞧了瞧,便起身走到那窗户旁,将窗户推开一些,风忽的就灌了进来,新鲜的空气顿时使人精神一振。白文萝回头瞧了上官锦一眼,见他只是往这边看过来,面上含着淡淡的浅笑,她便将窗户整个推开了。
原来这屋内的寒香,是从外面飘进来的。只见那窗户下面,是一片梅园,疏影横斜,花瓣分明,幽香阵阵,她轻轻吸了口气,叹道:“原来这后面还有这样的景色!”
正巧这会,对面的夜空中嘭地一下,忽的就在那浓黑的夜幕中绽放出璀璨的火树银花来!窸窸窣窣的微响,无数条银色的弧光散落天际,远处的街道,房屋,点起的万家灯火,上下相映,天上人间,繁华如斯。
上官锦起身走到她身边,有些懒洋洋地倚靠在那窗户旁,似看着窗外,又似看着她。
“我明天可能没时间陪你。”他静默了一会,就开口道。
“嗯?”白文萝从外面收回目光,看向他。
“我确实拿不出一年的时间来给你准备礼物,而且明天还有事要出去,只能在今晚陪你过子时。”他又道了一句,说着就看向窗外,接着道:“若是喜欢这里,那我就把这间房长年包下,你想什么时候过来都行。”
“用不着这样。”白文萝笑了笑,就摇了摇头道:“原是为这事,我还当是什么呢,不过是又长了一岁罢了,哪值得这么看重的。”而且严格说来,这也不全算是她的生日,只是这个身体的生日罢了。
上官锦没接她的话,只是陪她站着,看着窗外满园的梅花,花下积着的皑皑白雪,夜空中不时燃放的焰火,远处的繁华市井。他伸手将她拉至怀中,轻轻环抱住,天地如此寂静,似乎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
只是没过一会,那外头就又听到的脚步声,原是伙计上菜来了。白文萝推开上官锦,并有些不解地看着他道:“这刚刚才在府里吃过宴席呢,怎么还叫吃的!”
没待上官锦回答,那门已经被推开了,然走进来的却只有一位伙计,那伙计手里只端着一个托盘,那托盘上只摆着一碗长寿面。那伙计将面摆在桌上后,就又悄悄退了出去。
“过来吃两口,是我为你庆生准备的。”上官锦说着就将她拉到桌边坐下。
“真是,这会能吃得下多少。”白文萝虽是这么说,但那桌上的筷子已经拿起来了,她先是闻了闻,然后才夹起那长长的面条,小心吹了吹,就送进嘴里。劲道的面条,浓郁的汤汁,不知不觉就多吃了几口,直到觉得腹中微胀,才放下筷子,然后看着还剩大半碗的面条,就有些歉意地看着上官锦笑了笑。
上官锦将她手中的筷子拿了过去,又将她剩下的那大半碗面条移到自己面前,然后就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没一会,那剩下的面条就被他吃光了,白文萝看着那个空碗,似想起什么一般,面上的表情有些怔然。上官锦将旁边的茶水拿过来,两人都漱了口后,他才轻笑着道:“这可是有着四十年手艺的老师傅做出来的面条,我今晚算是沾了你的光。”
“这么大费周章的,就为吃这么一碗面。”白文萝摇了摇头,却是笑了一下,然后便站起身,这大晚上的,吃饱了,坐着不好消化。
上官锦笑了笑,拉着她重新走到那窗户旁,看着外头的梅花灯火,问道:“跟我说说你以前。”
“以前?”白文萝心中微愣,就看了他一眼。
“你住在西福街那会,生日的时候都是怎么过的?”上官锦补充了一句。
“哦,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娘在那一天会特意为我做一碗长寿面,还有那天的饭菜会比平日丰盛点,然后一家人围在一块吃,就这样。”白文萝简单说了几句,心中却慢慢回忆起以前的时光。记得每次,芸三娘给她做的那一大碗长寿面,她都吃不完。可每次她说先分成三份,大家一块吃,芸三娘却是执意要她先吃,实在吃不完了,芸三娘才给帮忙着打扫干净。
“很好。”他在背后抱着她,轻轻说道。
她怔了一下,随之便笑着点了点头,缓声道:“嗯,是很好。”
有人记着自己的生日,有人特意为自己做一碗面,有人心疼,有人挂念,确实很好…
“对了,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白文萝靠在他怀里,过了一会,忽然想起,便问道。
“想给我准备礼物吗?”他在后面沉默了半响,然后就笑着问道。
“问一下,你也可以说说,我若能拿得出来的便行。”
“你若能拿得出来的便行?”他笑,想了一会,便道:“那就给我生个孩子吧。”他说着,就将手放到她腹中。
白文萝愣了一会,然后才道:“这又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且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蹦得出来的!”
“呵呵…也是…”他轻笑,良久才道:“七月初六。”他的出生之日,正好赶上七月流火的时节。他的话刚落,白文萝忽然就感觉到后面的男人,隐隐散发出几分阴冷的气息,她顿了顿,问道:“怎么了?”
“没事…”他似叹了口气,这时外头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呼呼地就从这开着的窗户往这屋内刮了进来。幸好那屋内的烛火有灯罩罩着,而且摆放的位置也不是对着窗户,因此只是被这一阵风吹得猛烈的晃动了几下,将灭未灭的时候,那风就停了,那火光又慢慢抬头挺胸地立了起来。
只是正对着窗户的小柜,上面摆着的一个三桅帆船摆件,却被这一阵风给刮倒了,一下子就从那小柜上掉了下来,发出一声轻响。
微微晃动的烛光,照着那个掉在地板上,做工异常精致的帆船,非常惹眼。白文萝走过去,拾起来一看,也不知这是用什么木头做的,拿在手里,比想象中的要轻,难怪这风一吹就倒了。不过这做工实在是精细,就连那船上的水手都做了几个摆在上头,瞧着真是活灵活现的。
白文萝看了几眼,就要摆放回去,只是当她将那帆船转过来时,忽然发现那船身上竟刻着一行字,一行英文字体!
“那是一帆风顺的意思,是西洋字。”上官锦走了过来,在她旁边瞧了一眼,说道。
第20章 心思明暗
“你认得,西洋字?”白文萝怔了怔,又看了一眼那上面的英文,只觉得那语法跟她以前学到的不太一样,跟德语有点类似,是古代英文吗?
“呵,只认得一些简单的,这个东西应该是从古雅那边传过来的,只有那边才会吸收各个地方的东西,包括文字。”上官锦接过她手中的帆船,翻过来,指着船底下一行文字道:“这还有,这才是古雅的文字,也是一帆风顺的意思。他们相信,在船底下刻上这样的文字后,在大海上行船,就不会遇到大的风浪。”
白文萝看着船底下那一行完全陌生的文字,然后从上官锦手中接回那个帆船,拿在手中摆了摆,瞧着那上头活灵活现的几个水手,她似乎能看得到那一副美丽的画面。大海,蓝天,白云,爽朗的水手,耀眼的阳光,自由的空气,当然,也有忽如其来的风暴,隐于海面的暗礁…
“喜欢这个?”上官锦看了她一眼,问道。
白文萝摇了摇头,便放了回去,然后转过头,看着他问了一句:“你怎么会懂这些外族文字的?”
“要了解一个地方,首要的就是学会他们的文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上官锦笑了笑,随意说了一句,想了想,又接着道:“不过眼下大景会这些外族文字的人实在是少,不仅是商队,官方也需要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