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盈低泣着叩头,听来更觉哀婉凄凉。

她从贴身小衣中,抽出一道叠成方形的小笺,双手呈了上来——

“这就是娘娘那日接到的信笺,她习惯将这些重要书信藏在八宝盒的夹层里。”

果然信笺上,犹有齐妃惯用的馨香,香盈继续道:“娘娘就是看了这封信笺才决定去飞烟阁的。”

皇帝展开一看,上书寥寥几字:“今晚亥时初分,飞烟阁相会。”字迹刚毅中不失娟秀,瞧着很是熟悉——乃是周贵妃的手笔。

他目光连闪,电光火石间,已经窥得了其中奥秘。

“周贵妃并不是真凶!”皇帝决然说道。

皇后仍在懵懂,太后已经瞧出了其中蹊跷,淡淡道:“周贵妃与那使者既然定在阁中幽会,就不可能邀人前来。”

皇后也反应过来,她稍一思索,惊疑道:“是有人模仿周贵妃的字,投信邀齐妃前来,这两边一撞上,周贵妃就起了杀心…”

她有意无意的仍是将凶案朝周贵妃身上拉,这盆污水,不泼到她身上,是绝不甘心了。

皇帝皱眉,正要反驳,却被晨露轻拉衣袖示意。

她从侧下的座位起身,裣衽道:“我接手此案后,为恐有碍物听,传唤了多名宫中杂役,最后在瞿统领的帮助下,才找到了一位巡更之人。”

在皇帝示意下,她又传来一位巡更的宦官,此人证明,那夜在西华门前的甬道上,窥见周贵妃与一位青年手牵相挽,极是亲密,从远处疾奔而来,仿佛受了什么惊吓似的。

皇后一听,更是得意:“和本宫说的一样!”

皇帝却听出了话音,问道:“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宦官哆嗦着,却极为肯定,那是戊时过了大半。

皇帝静静听着,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句——

“这是嫁祸!”殿中一片死寂,半晌都没有人说话。

皇帝冷怒已极,将信笺掷向御案,冷笑道:“宫中出了这等贼子,真是让朕心生惊骇!”

皇后瞧得目眩神迷,心下略一思索,仍是一阵轻松——

至少周贵妃与人通奸的罪名也是跑不了了!

第四卷 第八十八章 饯行

在戊时已经奔至西华门的周贵妃,被她宫中之人证明,是在亥时之前回返的,这样,她杀死齐妃的嫌疑,便不攻自破了。

皇帝看了太后一眼,缓缓道:“母后,无论周贵妃做了何等失德之事,这桩杀人大案,却是与她毫无干系了!”

太后目光微闪,叹道:“看样子,她是招惹了什么人,有意将她设计入局。”

皇后在旁接口道:“周贵妃素性刚强,宫中众人,都对她颇有怨言呢!”

晨露冷眼瞧着,知道他们有话要说,于是起身辞去。

外间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一片暗色昏暝中,她谢绝了廊下侍女奉上的纸伞,独自一人在雨中漫行。

长而深广的甬道,仿佛永无尽头,她瞥了眼,西北角上,那一梁破败的屋檐,想起那幽禁于冷宫的女子,心下一片茫然。

自己替她昭雪了杀人的冤屈,可失德淫乱的罪名,却足够让她万劫不复。

她可曾后悔吗?雨声萧萧,逐渐变大,重重的琉璃宫墙,于千回百转间,光华暗淡,几乎要被夜色湮没。

一柄竹伞拢于头上,她悠然回首,正见瞿云手持伞柄,立于身旁。

“你终于肯来见我了?!”

她抿了下唇,扯出一道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近乎负气的扭着头。

“你太过胡闹了…”

瞿云凝视着她,半晌,才无奈长叹。

“三十年前你就说过这句,不新鲜了!”

话虽如此,晨露仍是接过他手中的伞,两人一路并行,听着耳边喧嚣变大的雨声,多次的芥蒂,一扫而空。

“真是清爽…此刻,我竟是有点羡慕周贵妃了呢…”

晨露提起裙裾,栀子花的香味,由道旁花圃中幽幽传来,恍惚迷离。

“我羡慕她,无论何等凄惨,总有一人,在为她担心,等待…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话真是不假。”

她的声音,清冷漠然,在这暗夜听来,却是掩藏不住的寂寥。

翌日,皇帝颁下诏令,追封齐妃为“懿昭贵妃”,极尽隆重的厚葬了这位宫中宠妃。

周贵妃被谴回自己宫中,只是仍不能自由出入。

齐融对此,很是耿耿于怀,皇帝亲自把盏,与他夜宴私叙,道尽了其中蹊跷,他才霁颜而回。

临出宫前,他望着京城南面,露出了极为愤怒的神情——

南面乃是皇帝宗裔聚居之地,静王的府邸,也在其中。

瞿云瞧着内苑全无动静,不禁心生疑惑,向晨露问道:“皇帝准备如何处置周贵妃?”

“一般君王,得知自己的嫔妃与人私通款曲,必定是雷霆大怒,诛其九族,也不在话下…”

瞿云皱眉道:“周大将军镇守前线,如果处理过苛,怕是会生出大乱…”

他想了想,揣测道:“难道私下赐她自尽?”

晨露凝望着窗外,意味深长道:“你这次却是想错了…”

她轻轻道:“皇帝令周贵妃去京郊月心痷中带发修持,非召不得回宫。”

“这么轻的处罚?”

瞿云惊讶道:“他是顾及周浚?”

晨露摇头道:“我也如此作想,可元祈只说了还不够——”

她迎着瞿云询问的目光,一字一句道:“他说‘一日夫妻白日恩’.”

什么?!瞿云僵在当场,良久,才从齿中迸出一句:“他与元旭,当真不同…”

周贵妃离宫那日,并无一人相送,她并不感叹世态炎凉,只是回首望了眼身后重重宫阙,便毫不留恋的上了车。

车行至京郊的长亭,却有一行人,正等候其中。

有身着青衣的侍人,上前将车驾拦下——

“晨娘娘来给您饯行。”

周贵妃从车下跃下,只见炽热眼光下,飞檐高耸的亭中,正有一位素衣女子,正在桌边等候。

“你有什么事吗?”她走到桌前,径直问道,并不以为对方是单纯前来饯行的。

宸宫 第四卷 第八十九章 藩王

“古人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晨露递上一只紫檀小盒,内有一只小小香袋。唐传奇中,有一则故事说的很妙…”

晨露不理她疑惑的目光,悠然品茗说道。“有一人有离魂之症,一旦发作,便僵硬无息,三日之后,才会恢复原状…”

周贵妃凤眸一闪,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

“你让我假死遁走?”

“莫非你想在那庵堂之中,青灯古佛过一辈子?”

晨露微微一笑,将她的所有惊疑都冰熄殆尽。

“为何要帮我?”

明炽的日光,从亭外照入,晃得人眼前发花,周贵妃只觉得一阵晕眩,她低声问道。

晨露不答,只是轻声道:“你收起来,用时口服一匙即可。”

周贵妃心下感激,却仍是微有疑惑,她登上车驾,驶出不远,才听到身后隐隐有琴音传来,伴着飘渺女音,宛如天籁。

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歌声不伴一韵丝竹,清冽纯净,有如高山冷泉,碧波水色一般的晶莹,让人生出无限怅然。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周贵妃咀嚼着词中之意,心中思绪万千,不由得,竟坠下两行热泪。

她由窗中望出,只见天空中高碧晴朗,万里无云,只觉心中一片喜乐,仿佛久羁的鸟雀,回到了故林之中。

三日后,周贵妃仙逝于阉之中,宫中传下旨意,加谥号为“纯敏,”以厚礼葬之。

短短一月中,威权最盛的两位妃子,都香销玉陨而去,后宫格局,为之一变。

六月十五,皇帝于赏月家宴上,亲赐晨妃黄玉如意一柄,并准其在宫中佩剑行走,一切禁卫戍务,皆可相机处置,不必先奏。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朝中便有言官奏上,言及前朝嬖幸擅权,牝鸡司晨,如此这般的弹劾了一番。

出乎众人意料,素来雅言纳谏的皇帝,此次却是勃然大怒,将奏折掷于地下,责曰:“汝视朕为纣桀之流耶?!”

至此,朝中皆是知晓,那位圣眷正隆的娘娘,乃是龙之逆鳞,不可招惹。

乾清宫中,元祈与晨露谈及此事,摇头叹道:“这般腐儒食古不化,倒是让你受委屈了!”

“皇上说的哪里话,这些人不过逞口舌之能,伤不了我分毫。”

晨露微笑着,漫不经心的扫视着御案上的奏折。

一封明黄缎面的折本吸引了她的注意,上有一行端正的小楷:臣弟望阙遥拜…

她未及看完,皇帝便问道:“有一件事,我百思不得其解…”

他有些疑惑的问道:“那张信笺,真是周贵妃所写的吗?”

晨露莞尔一笑:“本来不是,后来却是了。”

她笑着解释道:“原来,那是某人模仿着她的笔迹,用来引诱齐妃去飞烟阁,随即杀人嫁祸,如果真能找到,便能洗刷周贵妃的冤屈。可惜,齐妃做事一向谨慎,她看完信笺,便将之焚尽了。”

“于是,我到得狱中,让周贵妃亲手照写了一封。”她轻描淡写的解释完毕。

元祈听得目光闪动:“原来如此,怪不得那字迹相似,原来是本人所写。你这一招李代桃僵实在是闻所未闻!”

晨露含笑不答,低头又朝那奏折看去,只觉得鼻间一道氤氲奇香,由那折本上淡淡散开。

元祈见她注目于那一折本,便叹道:“你也看见了是不,这是四弟从封地上的奏折!”

他语带怒意,显然很是不满。

晨露一楞,旋即想起,本月末时,便是各方藩王入京的日子。

这些人齐聚京城,不知又要掀起多大风浪来。

她微一思索,便笑问道:“皇上这位王爷奏章中说了什么,让您如此不快?”

宸宫 第四卷 第九十章 朝觐

夏日炎炎,没有一丝风,街上空荡荡的,叫卖的声音在蜂鸟之间也显得沉滞沙哑。

酒楼中,有咿呀作响的琴声,合着小二如乐声一般的唱菜,遥遥传入人的耳朵。

“裴世兄今日随兴而吟,却已是夺了满席的风采,来日必将高中传捷!”

一位头戴银丝进梁冠的青年举人,一边以箸夹着桂鱼腹侧的嫩肉,一边兴奋的大声赞道。

“陈贤弟谬赞了,冉虽一时侥幸,却也不过诗词小伎,如今天子圣明,以国策甄选天下贤才,以我之萤珠之华,又何敢在天下英杰面前夸耀?!”

裴桢此时不过双十年华,生得白面端秀,他一边谦逊的回答,一边望了望空旷的街面。

“听说安平两位藩王,今日便会入京。”

旁边的陈豫见他若有所思,便想起一事来,趁着酒兴提了起来。

“根据先帝的例规,藩王的护卫兵士须在京城外十里扎营,所率从人,不得超过百骑。”

陈豫乃是京城人士,此次在其余入京的举人面前,侃侃而谈。

裴桢听到此处,眉心不为人察觉的一蹙,想起家门数里外那连绵突兀的营帐,又想起独留家中的妻子,心中隐隐生出不祥来。

但愿这些兵士,勿要滋扰四方…

他默念道,想起自己与娇妻一路行来,艰险无数,不由胸中发酸,悲从中来。

他与妻子尹氏,本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家中也订下婚约,不料当今国丈依仗权势意要强娶为妾。

他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激愤之下,仗着酒意去劫轿,却险些命丧黄泉。

危急时刻,气度不凡的一男一女,出手相救,并未留下姓名,就飘然而去。

唯一记得的是那神秘女子,如冰雪般靖冽的眼眸…

“世兄…世兄?!”

陈豫轻轻摇晃,才将他从沉思中唤醒。

瞧着他大梦初醒的样子,在座另一位举人,笑着调侃道:“裴兄必是惦念家中娇妻了!”

在众人的大笑声中,裴桢正要反唇相讥,却听街上一阵鼓乐肃穆,巨大的喧嚣声,由远及近而来。

但风仪仗如云,冕器皿,迤俪而来,一行车驾辚辚而来,中央最为华丽的两座便是二王的所在了。众人瞧着这旌旗蔽天,冠盖如云的盛景,正在啧啧称赞,裴桢心细,一眼便看到了车后浩荡队伍。

“那是平王的随从吗…竟然逾越规制吗?”

他低声喝道,语带惊怒。

陈豫伸颈一看,却见那些金玉器皿,有意无意间,在数量和色彩上,已经超出一个藩王所应有的程度了。

“周礼云,天子九,诸侯七…那八道金樨是怎么回事?!”

裴桢嘿然冷笑道:“看来平王殿下,也不甚安分呢!”

陈豫大惊失色,连忙阻止道:“世兄不可妄议朝政!”

裴桢毫无惧色,笑道:“我辈学圣贤书,正是为了扫平宇内妖氛…”

几人正是年少气盛,值此大事,不免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说到激昂处,个个热血沸腾。

此时小二叩间而入,送上了一道上八珍里的炙烤鱼唇,笑着哈腰道:“这是隔壁雅间的客人,送给诸位的。”

众人一时惊讶,满腹疑惑间,终于发现这雅间虽然独成一体,却板壁甚薄,大约是刚才说得尽兴,声音不免大了些,让隔壁客人听了个真切。

他们面面相觑,惊疑之中,刚才的一腔热血,都似被冰水一盆浇熄。

举座之中,惟有裴桢面色如常:“大家不必担忧,对方既然赠以珍馐,便断然不会有恶意的!”

晨露与瞿云悄然下楼,已无心再看这满街盛况。

两人朝着‘翠色楼’的方向直行,烈日当头,一路上也未见多少行人。

走到那条青楼粉街之上,但见门户冷落,一派萧条,与平日的华灯香氛,艳帜高张相较,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问才知,原来两位藩王部下精兵,驻扎于城外十里,实在百无聊赖,竟花巨资包下了几家青楼中的大半姑娘。

“这也算是入京朝见?!”

瞿云不可置信的怒笑:“这是上京享福来了!!”

晨露却眉头微蹙,她熟知兵法,心中却不无忧虑——

这样的治军路数,是想锻造死士不成?!

宸宫 第四卷 第九十一章 蓄势

进入翠色楼中,但见清敏的侍女便迎了上来,仍将他们领至那雅致小楼中。

清敏一身纱裙,以一道玲珑珍珠簪挽住,一颦一笑间,仿佛二十余年的岁月,都不曾流逝。

“早就等着你来了…你要的人,都挑选好了!”

三人进入后院,早有三五个少年男女,在翘首等待。

“这些孩子是我多年栽培的,武艺头脑,皆是不弱。”

“我身边确实少些得心应手的,不过,这边几个…”

晨露见他们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不忍扫兴,于是对清敏低语道:“宫中都是宦官,这些少年…”

清敏故意笑道:“那也好办,一齐净身便是!”

晨露急道:“这要害人一生的!!”

她何等伶俐,话一出口,就知道不对,瞧着清敏笑得喘不过气来,只得兀自气闷。

清敏瞧着她尴尬的神情,敛了笑容,叹道:“历经如此劫难,你仍是外冷内热,偏有一颗菩萨心肠…”

晨露听着,幽幽笑道:“你看错我了…什么菩萨心肠,也早已经黑透了!”

两人对着满庭花香,想起多年际遇,但觉风霜染遍,无从话当年。

清敏为了缓和这压抑的气氛,故意调笑道:“你看这些孩子,一个个都等不及,要跟你去做一番事业了!”

晨露扫视这几个少年男女,眸中金光一盛,众人乍一撞上,但觉如一片混沌暗暝,心神都要为之丧失,强自忍耐,却都倒退了两三步。

“心性还算坚韧…很不错。”

晨露低低说道,抽出佩剑‘太阿,’雪莹剑刃在炽日下,光华流转,不可逼视。

众人都以为她要考究剑术,却不料她开口问道:“使剑之人,首要的觉悟是什么?”

半晌无人应答,良久,才有一个肌肤黛黑的少女,试探着轻道:“是仁义?…”

晨露微微一笑,朝她深深凝望道:“你叫什么名字?”

“涧青。”

“好名字…独具清幽。”

“你说仁义,这确实是习武之人必知的,但说到底,要由你手施行仁义,却也要学成以后了…”

晨露微微眯眼,一片清冽流光之下,宛如雪峰之高凛。

“你手中持剑,便要从心中认知,有一日,或许会丧命于剑下。”

她的声音,淡漠轻微,却有如巨雷从人心中滚过。

“这话说来不吉,但却再实在不过…你们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有人要退出吗?”

无人应答,清风吹过庭院,片片花瓣飘落,恍惚迷离中,众人眼中茫然渐退,但见决然。那黛肤女孩,仰起头,一字一句,虽有些羞怯,却仍是异常清晰——

“我没有什么后悔了,真有那一日,惟死而已。”

晨露无声的叹息,环视着这些热血激昂的孩子,又是高兴,又是伤感。

他们中究竟有多少人,能通过重重艰险,笑到最后呢?一入江湖催人老…

她心中滑过这样一句,无限怅然,随着日光而淡淡挥散。

六月廿四,皇帝于太和殿,接见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人由侍从引入,头戴帷帽,分明不欲以真面目见人。

“你为何擅自职守,到京城来见朕?”元祈冷道。

“皇上说得好轻巧,好好一个女孩儿,悄无声息便死了,我要是不来,还称得上是人父吗?”

那人冷笑着,声音让人心中生颤。“朕转给你的口供,难道你半页没看?”

“哼…三木之下,有何等证言不可得?”

宸宫 第四卷 第九十二章 隐谋

周浚轻轻摘了帷帽,眼中阴谲深邃,殿中本是燥热,他一眼望来,却是平添了一重清寒。

“你麾下大将,仍是羁押在诏狱中。”

皇帝淡淡道,言语间点到为止,并不欲使人颜面尽失。

周浚并不领情,回以冷笑道:“这等叛主求荣的小人,依着我的军法,该是以铁笼炙烤而死亡。”

他谈起这等悚人的话题,仍是一派儒雅,仿佛正在微笑着,谈诗品茗,丝毫不以爱将的性命为意。皇帝心中大怒,立时便要将那人推出午门,话到嘴边,他眼前浮现了那双魂牵梦萦的清冷眼眸——想起那晶莹黑眸,微微恳求的别致妩媚,皇帝心中一软,胸间戾气,生生被压了下去。

“大将军威仪如此深重,朕今日算是见识了…只是你乔装使者来京,总不会只为了向朕兴师问罪吧?”

皇帝悠然问道,不欲再纠缠细枝末节,转而问起他的真实来意。

“微臣岂敢…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诸般种种,也只怪我女儿命苦罢了!”

周浚低低说道,语音莫测,好似全无喜怒,仔细听来,却让人不由颤栗。

那墨色眼眸中,在日光下,染生一重悲郁,让满室气氛,都为之凝滞。

直到他再度开口,这冰封暗潮,方才缓缓流动——

“这几日间,各路藩王便会到齐,微臣心中,不无担忧…”

皇帝一听,大为惊愕,刚要斥他居心叵测,蓦然对视,却见他眼中似笑非笑,十分诡谲。

他心中灵光乍现,低喝道:“你知道了什么?”

“微臣只知道…有人近在帝侧,欲要谋图社稷。”

周浚口气阴冷,殿中烛火闪烁,似乎都被他惊得一颤。

“是谁?”皇帝端坐中央,并不曾焦急失措,只那瞳仁中生出一道摄人锋芒。

“韩非有语:疏不间亲…皇上慎宜珍重,臣也会暂留京中,以防不测。”

周浚此时的语气,满是关切诚挚,皇帝老于事故,一听便知,他要坐山观虎斗,以便从中渔利。

他却怒盈胸间,却仍还愿失态,只咬牙笑道:“大将军长居京城,亦是无妨——”

安平二王到达后两日,襄王也抵达京中,他是待罪之身,并不似平日那般招摇,只轻身简从,在礼部官员的迎候下,入住特设的驿馆之中。

几日之间,其余远途跋涉而来的皇室藩王,也一一抵京。

六月廿八,皇帝升座太和殿,百官分列于丹墀之下,行大礼参拜,山呼万岁声中,皇帝微笑示意,眼中沉稳凝然。

宦官朗声宣道:“各位藩王进殿觐见——”

一时鼓乐肃穆,七八位藩王冠冕齐整,依次而入,但见御苑大殿之前,有铜鹤振翅,口中缕缕烟云,氤氲馥郁之下,更有檐庭如宇,高可齐天,九重御座,森然不知所在。

领头的几位,乃是先帝的手足,素来本分老实,率先跪下行拜礼。

后面安平二王,交换了个若有若无的眼色,也随即跪下,最后才是襄王。

皇帝含笑看着,微微欠身道:“叔父们远途跋涉,实在是辛苦了!”

他一一示意平身,耳边听着例行的颂词,心中却是若有所思。

直到华丽的骈四骊六文章道完,他才回过神来,对这几位骨肉亲眷,免不了又是一番温言抚慰。

一会儿便赐下宴席,如此雍睦和乐,欢聚一堂,自不必说。

宸宫 第四卷 第九十三章 渔翁

碧月宫中,晨露正在重新择选宫人宦者。

她如今手握权柄,一声吩咐下去,内务府便急急将刚选的宫娥送上,供她挑选。

她佯作细细观察,将清敏‘辰楼’中训练渗透的人手一一选出,又掺杂了些不相干之人,才满意而归。

她将宫中原先众人,大半调至其他宫室,许以清闲丰厚的职位,临行亦对他们温言切切,这些人面上都是感激涕零,一团欢喜。

原先在她身边服侍的宝儿,被她以琐碎理由谴出宫去,小姑娘先是泫然欲泣,听闻可以跟父母团聚,又是破涕为笑。

她另选了那日在‘翠色楼’见过的黛肤少女——名唤涧青的作为贴身侍女。

刚将旗开得胜事务交接清楚,便听廊下宫女进来禀道:“梅娘娘到了!”

晨露略一思索,便知晓她所为何来。

“姐姐晋升之喜,我都未及拜望,实在是万分惭愧!”

梅贵嫔身怀有孕,才二月有余,小腹便微微凸起,她在侍女搀扶下,竟要盈盈下拜。

晨露一使眼色,涧青连忙将她扶住。

“你这是做什么?”

“姐姐位分高贵,小妹这一礼,乃是发自内心的敬慕!”

梅贵嫔笑靥如花,言辞也甚是亲热。

晨露静静等着,果不其然,但见她寒暄几句后,神色一变,眼圈微红,几乎要坠下泪来。

“姐姐对我有再生之恩,如今大难将至,姐姐你可知道?”

晨露作出惊讶的神情,问道:“什么大难?”

梅贵嫔并不作答,只是目视涧青,后者见状,很是善解人意,借口去调治几样蜜饯,离开了内室。

以手掩口,轻轻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太后和皇后…”

晨露心中冷笑,面上却显出惊诧莫名:“我与两位娘娘夙无冤仇,怎会设计构陷于我?”

梅贵嫔急得珠泪盈盈,顿足道:“姐姐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独得皇上宠爱,又破了悬案,还了周贵妃清白,她们岂能饶你?!”

她发间步摇轻晃,眩出迷离光华,梨花带雨之下,愁眉轻蹙,映得面容分外娇媚。

“皇后素来当我是个懵懂,有什么话也不太避讳,所以才隐隐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