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疑小说上一章:古董局中局4:大结局
- 悬疑小说下一章:通天杀局
于是忽必烈就答应了贾似道称臣纳贡的条件,撤走了大军。
忽必烈前脚刚走,贾似道尾随追来,恰好有百人的蒙古兵还没有来得及渡江,被贾似道狠狠地欺负了一把。然后贾似道兴高采烈地回去见皇帝:
老大,咱们赢了。
我靠,我早就知道你会赢!度宗乐得眉开眼笑。
重赏。加官晋爵。晋升太师。
这时候随行出征的军士们传出了怨言,明明被人家打得屁也不敢放一个,却蒙人说自己大捷,世上有这么不要脸的吗?说这些怨言的士兵们马上就在这世界上消失了。紧接着,跟随贾似道出征的知情将官,有的误吃了有毒的食物,有的走路不小心摔死,很快,贾似道就成了这次大胜的唯一证人。
再说忽必烈回到蒙古,对自己的兄弟阿里不哥一顿拳打脚踢,打得阿里不哥鬼哭狼嚎,胜利地弄到了蒙古国主的位子,然后忽必烈就派人来南宋拿贾似道答应的岁币。
贾似道见到使者,呵呵乐了:小样的,哥们儿逗你玩玩,你还当真了。敢情这位拿国家大事当小孩子撒尿的玩乐了。
既然赢了,贾似道就要轻松轻松,加官晋爵之余,再给自己放个小假,就搞来一群尼姑,乌烟瘴气地玩了起来。可是忽必烈却咽不下这口气,他倒是知道宋军又脑袋进水了,可水进到这种程度的脑袋他还真没有见过,打不过就降,不乐意降就打,哪有这么一个玩法的呢?
你他妈的这到底是治理国家呢,还是哄小孩子玩呢?
忽必烈生气了,大军出动,进逼襄阳。
襄阳守将的兄弟们哭着向朝廷求救,贾似道就装没听见。
胡儿大张挞伐威,两柱擎天力不支。
如何兵火连天夜,犹自张灯作水嘻。
一边是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一边是笙歌夜舞纸醉金迷,和会玩的贾似道一比,浴血奋战的兄弟们亏大发了。可怜襄阳的兄弟,死死地守了三年城。这三年的工夫里,再厚的纸也被火烧透了,偏偏度宗就是不知道,直到有一天,有一个宫女把消息告诉了他。猜猜度宗干了什么?
度宗马上把消息告诉了贾似道,莫非他以为贾似道真的不知道?
贾似道一听就生气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嘛,老爷们的事儿,老娘们跟着掺和什么?那个宫女叫什么名字?
度宗马上把宫女的姓名汇报给贾似道,贾似道于是进宫,逮到宫女活活掐死。
回头度宗的耳根子清净了,他感觉这滋味硬是爽。
眨眼工夫,襄阳又被围了两年。
整整五年的工夫啊,五年的工夫竟然等不到一个援兵的影子,襄阳兄弟们的心都寒透了,就答应了蒙古人开出来的优惠条件,投降了。
这时候度宗幸福地死掉了,死时他将国事委托给贾似道,重臣汪立信上书直斥贾似道误国害民,可现在朝廷里说话算数的是贾似道,收到他的信,贾似道非常气愤:这个老汪,怎么能这么搞,真是太不像话了。
撤职查办。
贾似道不光是有欺上的本事,修理下面的人,也有着独到的天分。曾经有一次,太庙附近失火,贾似道立即赶去,他坐在一顶小轿之上,每走一里就换四名力士抬轿,等到了太庙之后,他就说了一句话:
如果火烧到太庙,就斩统帅。
话音落了没一会儿的工夫,大火就被扑灭了。
所以说,贾似道除了撒谎撂屁,欺下瞒上,也不是一点本事没有。可事情糟也正糟在这里,他要是一点本事也没有就好了。偏偏有了这点祸害南宋江山的本事,那就活该南宋倒霉了。
这时候蒙古建国号大元,攻势愈加猛烈,贾似道慌了手脚,便想故伎重施,再跟蒙古人谈议和条件,可到了这份儿上,傻子才肯跟他议和呢。蒙古统帅伯颜回答贾似道的异想天开时,说道:我军未渡江时,尚可议和入贡,现在沿江州郡,都已经归服了我大元,还有什么和可以议的?如果你贾似道一定要求和,那你过来,咱俩当面谈谈。
说话间,池州沦陷。接着鲁港落入元人之手。
贾似道一路狂奔逃往扬州,沿途遇到溃散下来的宋军士兵,便亲切地挥手致意:兄弟们好。
丢你老母!兄弟们齐声回答道,砖头瓦块掷将过来,让贾似道好不郁闷。
靠,怎么能这样对待领导呢,真是太不像话了。
贾似道生气地回朝: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军大胜!
胜你个头啊!他还以为跟上一次一样呢,他说什么大家就信什么了,这边元人已经逼到了南宋的最后生死线,他再想蒙骗,也不考虑一下难度有多大。
贾似道被流放,押送者是会稽县尉郑虎臣。
两人出发了,走不多久,郑虎臣问道:老贾,你怎么还有脸活着呢?
贾似道:关你什么事?
郑虎臣: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贾似道:怎么就不能?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遇到我贾似道,你就长点见识吧。
郑虎臣:我看你还是死了算了,大家都落得个轻松。
贾似道:头可断,血可流,想叫我死万不能。
郑虎臣:我靠,我算是服了你,看来只好拿出我的绝活了。
史载,郑虎臣苦口婆心地做贾似道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贾似道自杀,别脏了别人的手,可是贾似道意志坚如钢铁,说什么就是不干。最后逼得郑虎臣没有办法,只好趁贾似道去厕所的时候,他跟了进去,抓住贾似道的身体举起来,用力地往地下砸,只听砰砰砰几声响过,贾似道这才不服不忿地闭上了眼睛。
贾似道虽然死了,但是他死得真是太值了,整整一个民族被他拖下了水,至少南宋已经要替他殉葬了。
第二十四 象南宋灭亡的预言
象二十四 丁亥 兑下巽上 中孚
谶曰:
山崖海边,不帝亦仙。
三九四八,于万斯年。
颂曰:
十一卜人小月终,回天无力道俱穷。
干戈四起疑无路,指点洪涛巨浪中。
“十一卜人小月”,这是繁体的赵(趙)字拆开了的解释。
很明显,这一象标志着南宋的赵家王朝最后的日子。
南宋覆亡在襄阳一战,襄阳有失,则元人策马,就可横扫江南。但当时南宋是由贾似道当权,这个贾似道似乎打定主意要搞死南宋,隐瞒着襄阳的紧急军情不报。他不报没有关系,襄阳城整整被围了五年,这么长的时间里难道就没有一点消息传进皇帝度宗的耳朵里吗?
传是传进去了,但度宗不爱听这个,谁敢提襄阳两个字他就杀你全家。
明白了,这是皇帝也存心找死了,问题是你要找死自己去找根绳啊,拖这么多的人一起死算是怎么一回事啊。
皇帝才懒得跟你解释,反正是君要国亡,国不得不亡,就是这么简单。
五年后,襄阳士卒丧失了对南宋的最后希望,谁能给他们一个继续死守的理由?既然人家皇帝都不打算再玩了。
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的大侠郭靖和黄蓉,就是在守护襄阳。事实上,一座遭到本国政府遗弃的孤城能够坚守五年,也真的是一个奇迹。但奇迹不可能天天发生,天天发生的就不叫奇迹了。
举城投降。
从此元人长驱而入。
局势危在旦夕。
忽必烈派了工部侍郎严忠范来与南宋议和,严忠范到了独松关,遇到宋将张濡,张濡大展神威,斩严忠范于马下。
忽必烈火了,或战或和,或降或死,这是两个国家在打架,不管你乐意不乐意挨打,反正我正在打你,但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规矩你懂吧?杀手无缚鸡之力的使者算怎么一回事呢?显你们南宋有本事吗?
南宋急忙派人去告诉忽必烈:斩杀来使不是我们的意思,那是个别人的行为。忽必烈就信了,又派了议事官张羽去临安。张羽行至江平,正巧与宋兵相遇,宋兵发声喊杀将过来,再斩张羽于马下。
使者接连被杀,忽必烈真的生气了,我说你们南宋到底会不会玩啊?不就是一个打吗,谁怕谁啊,来来来,咱们真刀真枪地打一架试试。
于是元兵进逼扬州。
宋军大败。
接着荆南失陷,嘉定诸城举城而降,继而元兵火焚焦山,霎时间烟雾弥天,樯橹俱焚,宋军争先而遁。
忽必烈更生气了。噢,合着你们南宋就有个杀使者的本事,那我就教教你们到底应该怎么玩吧。
这时候南宋朝廷里已经吵成了一锅粥,两个宰相王爚和陈宜中意见不合,都闹情绪要求辞职,朝中是老太后带着一个不懂事的小皇帝,妇道人家心里根本没有个准主意。听着大臣们开吵,老太太也跟着号啕大哭,总之是吵的吵哭的哭,热闹倒是热闹了,就是不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人来了。
文天祥。书旗小说,http://www.bookqi.com/
文天祥上书,分请建四镇,聚兵民,以阻元人继续南下。可当时大家只顾吵架,根本没心思管这闲事,于是文天祥只好快快地自己走开。
文天祥走开倒也省心,毕竟这时候大势已去,纵然是神仙怕也救不得南宋危亡了。接连几日元兵势如破竹,泰州失守,常州被屠,独松关落入元人之手,从湖北到江西,已经全部是元人的天下了。没办法的情况下,宋廷派了工部侍郎柳岳,到元人大营求和。
元人统帅伯颜生气地说:这能怪我们欺负你们吗?这能怪我们吗?你们杀害我们使者的本事哪儿去了?再使出来给我看看啊,怎么这时候不敢吭声了,啊,合着你们就会欺负老实人啊,我这么老实就该着让你们欺负啊。
柳岳据理力争:此言差矣,极是差矣,我们南宋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招谁惹谁了?你们一脚踢门冲进来,乱打乱杀,这像话吗?是兄弟之邦应该干出来的事吗?
伯颜还有的说:我靠,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居然还怪我们踢破你们的家门,你家是哪里来的?早年你们的祖宗牛气的时候,人家江南的李唐、钱氏自己关起门来小日子过得多舒服?是谁冲进人家里去非要和人家一起过日子的?这事不是你们干的吗?当年你们自己立下的规矩,你们自己就得遵守。你们能踢开别人家的门,别人也就能踢开你们家的门,你凭什么不乐意?
柳岳吵不过伯颜,只好回来,宋廷又派了宗正少卿陆秀夫去见伯颜,开出条件如下:以后宋朝不再管伯颜叫伯颜,改叫伯父,逢年过节再送上孝敬钱——称侄纳币。伯颜摇头不答应。
宋廷再降低条件,以后宋朝不再管伯颜叫伯颜,也不叫伯父,叫伯爷——称侄孙。伯颜说:少跟我装孙子,就拒绝了。
再降格,还是派柳岳去,这次什么条件也不提了,只要元政府能够将宋廷封为一个小国,大家就心满意足了。这一次伯颜的态度就不清楚了,因为柳岳没能到达指定地点。老百姓听说了如此耻辱的议和条件,在他刚刚走到高邮时就把他宰掉了。
还是个接着打,元兵进,降嘉兴,陷吉安,直捣临安。
文天祥——虽然大家都不带他玩,可他非要跟着玩不可——和张世杰请老太后抱着婴儿皇帝上船入海,入海没什么丢人的,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嘛。这个建议遭到了宰相陈宜中的否决。
陈宜中建议马上投降,赶早不赶晚,降晚了就没讨价还价的余地了,现在老太后就瞧着陈宜中顺眼,越看文天祥和张世杰越像个奸臣,当然是听陈宜中的了。于是陈宜中派人把印玺给伯颜送去,伯颜很高兴,希望能和陈宜中进行亲切会晤,陈宜中欣然从命,出门后就一溜烟地逃走了。
接下来是惊险刺激的宋室大逃亡场面。
赵氏家族中的最后一个孤儿由母亲杨淑妃抱着,偷偷溜出临安,一路上拼命狂奔,跑到了温州,然后转道又逃到了福州。到了地方之后小孤儿就成了小皇帝,猜猜谁是宰相?
谁能猜到那可是大智慧了。
还是陈宜中。
用陈宜中只有一个解释:赵氏皇族的脑袋统统进水了。
幸好这个陈宜中不久后自己死掉了,否则的话,名存实亡的宋廷还不知再用他多久呢。
这时候文天祥开府招军,张世杰传檄勤王,可是都不管用,因为太迟了。没见到各路的勤王人马,反倒是元兵脚跟脚地追了过来,杨太后抱着小皇帝急忙上船,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居然折折腾腾逃了两年,元人说什么也没逮到他们。但是到了碙洲,可怜的小皇帝因为饱受惊吓,活活吓死了。于是再立小皇帝的弟弟为小小皇帝,小小皇帝这一年才八岁,左丞相陆秀夫就做了小小皇帝的老师,每天逼着小小皇帝背诵《大学》章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想来那可怜的小小皇帝,与读书相比,还是逃命更有趣。
这时候元人已经玩腻了捉迷藏,不想再玩下去了,就派了张弘范来解决这个问题。
张弘范果然了得,他一出马,并不声张,率军悄无声息地赶到潮阳,先将到处乱跑组织义军抗元的文天祥逮了起来,然后挥师厓山。
山崖海边,不帝亦仙。
这就要结束了。
干戈四起疑无路,指点洪涛巨浪中。
看起来是真的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张世杰联舟为垒,守住峡口,淤泥涂船,防范火攻。
张弘范不放火。
但他也不放水,断绝樵汲孔道。
没过几天,宋军就渴得招架不住了,赤胆忠心不能当水喝,张世杰只好抛下小皇帝走路。
这时候小小皇帝身边只剩下一个老夫子陆秀夫了,背了那么多天的《大学》也不管用,可见这玩意儿在关键时候是派不上用场的。于是陆秀夫背起小小皇帝,扑通一声,投水自尽了。
那边还有一个张世杰,他划着小船飞快地逃着,逃到了海陵山下,正好刮起了台风。张世杰就焚香祷告:老天爷啊,你他妈的也太不像话了吧,我为了老赵家尽力了,死一个小皇帝,又弄出一个小小皇帝,现在小小皇帝也没了,你干吗要这样难为我呢?这样好了,要是老赵家还会有皇帝出来,就让他快点出来吧,要是老天爷你不给我这个机会的话,我靠,你干脆把我的船掀了算了。
风起,浪巨,舟覆。
张世杰溺死于海中。
赵家天下到此全部结束。
这个天下,轮到蒙古人坐庄了。
第二十五象 元朝开国的预言
象二十五 戊子 艮下巽上 渐
谶曰:
北帝南臣,一兀自立。
离离河水,燕巢补。
颂曰:
鼎足争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须臾。
北关钥锁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
这一象很有意思,金圣叹老先生猜测说,这一象多半有可能跟元朝立国有关,元太祖铁木真,最初称帝于离河(斡难河),此后元朝出了十个皇帝,图画上的斧柄十段就是隐含了这个意思。
是不是还真不好说,铁木真称帝于离河是不假,但是元朝的皇帝到底有几个呢?还是让我们掰着手指头数一数的好。
第一个皇帝就是成吉思汗了,不过他根本没有做过皇帝,皇帝是他的孙子忽必烈硬塞给他的,如果铁木真还能够发表意见的话,估计他更愿意让人称他为成吉思汗。这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他的伟大建立在残酷的战争上,不喜欢战争的人不会喜欢他,可是喜欢战争的人也未必喜欢他。但不管喜欢不喜欢,成吉思汗终究是成吉思汗,这是谁也拿他没办法的事情。
第二个皇帝是元太宗窝阔台,他同样也不是一个皇帝,但有什么办法呢?虽然他不是,但他的后人可以封他当皇帝嘛,所以他被封为太宗皇帝。他是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临至成吉思汗死的时候,曾在授汗时犹豫不决,又想传位给窝阔台,又想传位给幼子拖雷。但最终选择了窝阔台。
窝阔台爱好打猎、游玩、美女和饮酒,前边几个倒也罢了,唯独这个饮酒,让他的身体一天天羸弱下去,他的兄长察合台专门指点了一个人负责他的饮酒,不许用大杯,只能用小杯,每天饮酒杯数不变,总量却少了。窝阔台好像也没提出什么意见,但那个监酒官为了讨好窝阔台,经常偷偷替他倒几杯,窝阔台就乐呵呵地喝下去。结果有一天,他打猎回来,和一个名叫奥都刺合蛮的大臣放杯畅饮之后,睡下去就再也没爬起来,于是他的历史使命就结束了。
第三个皇帝是定宗贵由,这个皇帝最好玩,首先他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因为他的老师合答黑就是一名基督徒,而后来贵由的宰相镇海也是一名基督徒,马上皇帝基督教徒,这是一件非常奇异的事情。
更好玩的是,当窝阔台撒手归西的时候,贵由作为长子,正在远征俄罗斯和欧洲,于是皇后脱列哥那趁机抓权,做了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女大汗。她一旦掌握了权力,就先报复以前最看不顺眼的镇海,于是镇海就逃到了脱列哥那的儿子阔端那里躲了起来。接着脱列哥那又想抓另一名重臣牙老瓦赤,结果牙老瓦赤也逃了,和镇海一道躲在阔端处。脱列哥那几次派人去要人,都被阔端拒绝了。
这时候成吉思汗的弟弟翰赤斤突然来了情绪,跑来抢大汗的宝座,正在与脱列哥那对峙的时候,突然听说贵由已经返回,翰赤斤顿时偃旗息鼓,不声不响地回去了。不久宗王们聚集在答兰答八思,召开了隆重的忽里勒台大会,大会上,各宗王一致同意由贵由继任大汗的尊位。但是贵由好不命苦,他虽然成为了大汗,但还是母亲脱列哥那说了算,等到母亲说了不算的时候,他说了也不算了——他只做了三年皇帝,就在西征拔都的路上去世。
元朝的第四任皇帝是宪宗蒙哥,这个人有点来头,他是谁呢?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拖雷的儿子。
拖雷曾经多次出现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和郭靖是把兄弟,这是许多人都熟知的故事了。而且拖雷的死亡说起来非常的麻烦,话说有一天,大汗窝阔台病重,有人说要想治好大汗的病,除非是有一位亲族以身相替,否则大汗的性命就有点危险。那时候人们信这个,所以窝阔台当时就问:哪位皇子在我的身边?拖雷站了出来,说:我愿意以身相替。然后就饮下了“神水”,不一会儿的工夫“神水”发作了,拖雷说:我马上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走时我别无他求,只希望兄长照顾好我的孤儿和寡妇们。说完这句话,郭靖的把兄弟拖雷就死掉了。
拖雷的妻子名叫唆鲁禾贴尼,这个名字又长又难记,我们就管她叫拖妻好了——拖雷的寡妻。拖妻聪明能干,在爱情上又是非常的坚贞,曾经有一次,大汗窝阔台看她独自寡居,心生恻隐之心,就下令让她嫁给自己的长子贵由,这里边辈分虽然有点乱,但当时是有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可是大汗的这个诏令却遭到了拖妻的坚决拒绝。
拖妻是一个极有智慧的女人,在贵由去世后,当时年龄最大、声望最隆、兵权最重的拔都,命令全体宗王到他的驻地去,举行忽里勒台大会,选择新的大汗。但是宗王们都不乐意去,拖妻知道这事后,就悄悄告诉儿子蒙哥:拔都现在脚上有病,宗王们因此都轻视他,可是他的实力仍然是草原上无人能比的,你应该前去探望。蒙哥就去见拔都,拔都看到了蒙哥的智慧和才能,就决定力荐他为大汗。
拔都的建议遭到了几乎所有宗王的反对,这期间拖妻尽其可能地做每一个宗王的工作,可是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宗王们仍然坚持他们的意见。这时候拔都对拖妻说道:你尽管拥立蒙哥即位吧,那些违反命令的人都将掉脑袋。
没人想掉脑袋,于是拖雷的儿子就成为了蒙古的大汗。
第五个皇帝就是忽必烈,他在和贾似道带领的宋兵交火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哥哥蒙哥的死讯,于是立即返回与另一个兄弟阿里不哥争夺皇位。蒙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是拖雷的儿子,不管他们谁输谁赢,肉都是烂在拖雷家的锅里,这就看出来拖妻的智慧了。可是亲兄弟同室操戈,这事也实在闹心,闹心也没办法,皇位太重要了,又不是争个碟子争个碗,所以相煎何太急是必然的。
忽必烈继位后,阿里不哥举兵叛乱,双方在草原上好一阵厮杀,最后阿里不哥兵败,不得不投降。但是他终究是拖雷的儿子,一条响当当的汉子,拒绝让自己的部属承担叛乱的责任,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或许正是他这种铁骨铮铮的意志感动了忽必烈,忽必烈就赦免了他,不久后阿里不哥染病身亡,而忽必烈就忙着灭亡南宋去了。
元朝的第六个皇帝是忽必烈的孙子铁穆尔,他在位期间汉人都很乖,但北方却出了不少的乱子,害得铁穆尔东征西讨,焦头烂额,正在搞不明白之际,叛乱者都突然玩腻了,放下兵器不打了。什么原因呢?大家说起来都是亲戚,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打什么架呢?于是铁穆尔大喜,就幸福地逝世了。
元朝的第七个皇帝是武宗海山,但实际上他却应该算是第八个皇帝,前面还有一个仁宗,这位仁宗是铁穆尔的侄子,名叫爱育黎拔力八达,名字好长,简称八达好了。因为铁穆尔在世的时候,皇后曾说过八达的坏话,所以八达抢到皇位,先将老皇后迁往东安州,然后又改了主意将她杀掉,这桩心事了结之后,仁宗看看天下,好像没他什么事做了,就把皇位让给了哥哥海山。所以史书把海山称为第七个皇帝,不明白仁宗为什么要不算数。
有意思的是,武宗海山只做了三年皇帝就死掉了,于是八达又跑回来重新做皇帝,还是称仁宗,所以搞来搞去,仁宗一个人虽然干了两届皇上,却只算一次,算是第八位皇上。
第九位皇帝是硕德八刺,称英宗。正是这位英宗将已经成为佛学家兼翻译家的赵氏皇族最后一个传人瀛国公赵赐死,很不讲道理的。除此之外,这位皇帝的位子还有点原则上的问题。早在第七八位两位兄弟皇帝之间,就曾相互约定,以后的皇位要兄终弟及,叔侄相承,可是第八位皇上仁宗却违背了自己的诺言,非但没有把皇位传给哥哥海山的儿子,反而将侄子贬到了云南去。
海山的儿子叫和世,他必将卷土重来,成为第十一位皇帝。
但在和世之前,还冒出来一位第十个皇帝。
第十位皇帝叫也孙铁木儿,虽然名字叫也孙,但他却是第九位皇帝硕德八刺的叔叔。
也孙铁木儿是在发生了史上有名的南坡事件之后登上皇位的。南坡事件听起来很玄乎,实际上也没什么,就是英宗硕德八刺在途经南坡的时候,御史大夫铁先等人冲了进去,将英宗连同右丞相拜住一块儿干掉了。于是江山无主,也孙铁木儿也就勉为其难了。
但也孙铁木儿也只做了五年皇帝,就舒服死了,于是就轮到了第十一位皇帝出场。
第十一位皇帝就是第七位皇帝海山的儿子和世,史称明宗。爷俩之间隔着俩皇帝,真是麻烦死了。
但更麻烦的是,虽然明宗和世是第十一位皇帝,但他的弟弟图贴睦尔却抢在他前面露了一手,挤在他前面先做了把皇帝。
最麻烦的是,和明宗的弟弟图贴睦尔同时抢皇位的,还有一个阿速吉八,幸好这位阿速吉八被清理了出去,否则非要乱套不可。
情形是这样的,第十位皇帝也孙铁木儿死后,宫里就发生了大规模的流血政变,政变者强烈支持第十一位皇帝明宗和世继位,可是这位和世正在漠北逃避着追杀,没工夫回来。大臣们唯恐夜长梦多,就先把和世的弟弟图贴睦尔接了过来,结果图贴睦尔先过上了皇帝瘾头,史称文宗。
反对派不同意明宗和世做皇帝,也不同意文宗图贴睦尔做皇帝,于是他们就抬出来一个阿速吉八。但后来这一派人马被打得落花流水,阿速吉八也就不知道去向了,成为了一个可以供小说家发挥想象的重大题材。
接下来第十一位皇帝明宗和世隆重地向京师进发,群臣接驾,名义上是第十二位皇帝但实际上真正是第十一位的皇帝文宗图贴睦尔真诚相迎。兄弟相逢,真情流露,明宗和世是真心地感谢弟弟和大臣们,并亲口许诺所有的官职安排一律照旧。文宗图贴睦尔也是真心地要把皇位让出,绝对没有一点点歪念头。